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10篇)_第1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10篇)_第2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10篇)_第3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10篇)_第4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10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1頁共21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活動目標】1、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激發探究昆蟲奧秘的欲望。2、發展細致的觀察能力。【活動準備】1、課件昆蟲躲在哪里。2、視頻:昆蟲的保護色。3、白板課件。重難點:知道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活動過程】一、觀看有關昆蟲偽裝的課件,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師:你們見到過哪些昆蟲,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神秘的昆蟲,他們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看你能不能一下子就把他們找出來?(播放課件)二、引導幼兒了解保護色,開展討論,積累經驗。1、引導幼兒了解什么是保護色,以及保護色對昆蟲的作用。(1)師:小朋友的

2、眼睛真棒,把剛才藏起來的小動物都找出來了,那么小動物為什么要躲起來呢?(請幼兒個別回答)(2)帶領幼兒討論:昆蟲為什么要有保護色?如果沒有保護色,它們將會怎樣?(3)師進行小結:原來,剛剛的昆蟲利用了保護色來偽裝自己,目的就是為了不被敵人發現,躲避危險。(4)師:現在,我們知道了什么是保護色,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驅除危險。那誰能來說一說你看到或聽過的這種類似的昆蟲呢?(5)幼兒相互討論,教師請個別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知道的昆蟲以及它的保護色。2、播放課件,了解一些常見的昆蟲,以及它的保護色。師:現在,我們來來揭開神秘昆蟲的面紗,看看他們躲在哪里,它們的保護色是什么樣子的?是如何保護自己的?3

3、、播放視頻,讓幼兒知道昆蟲保護自己的一些辦法。師:剛剛,我們只說到了保護色,現在,我們來看看昆蟲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4、教師進行相應的小結。三、游戲活動:昆蟲躲在哪里。1、師:我們剛才學習了保護色,知道了昆蟲保護自己的一些方法。現在,我們的昆蟲也要和我們一起來做游戲了。看看誰能來找出它們?2、教師邊出示白板課件,邊介紹游戲規則:現在,我們來進行比賽吧。分成兩隊,一隊是蘋果隊,還有一隊菠蘿隊,找出一個獎勵一顆紅心,看哪組找出的小昆蟲多。3、幼兒進行找昆蟲游戲比賽,教師給獲勝隊相應的獎勵。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二)活動目標1、了解雨水與人們生活的關系。2、嘗試用各種容器收集雨水,并運用不

4、同的方法比較收集到的雨水的多少。活動準備幼兒收集雨水的成器、記錄紙和筆、量杯、雨具。活動過程一、看錄像,回憶上次收集雨水的快樂經歷。1、說說錄像里自己和同伴們在做什么,有哪些快樂的經歷,談論收集雨水的好處,如澆灌植物、排澇、沖洗道路,雨水經過處理也可飲用等。2、談論各自收集雨水的方法:用什么盛器?在哪里收集?3、思考:為什么有的人收集的雨水多,有的人收集的少,交流各自的發現,并說說各自的推測。二、再次實踐探索1、在記錄紙上用符號表示自己準備去接雨水的容器和準備去接雨水的地點。2、按照自己的推測去收集雨水。3、聽信號在規定的時間里出發和集中。三、觀察比較1、集體目測比較誰收集的雨水多。2、將每位

5、幼兒收集的雨水倒入量杯,觀察量杯上的刻度,并記錄在各自的記錄紙上。3、和上次的記錄進行比較,進一步發現可以多收集雨水的方法。四、交流討論。1、交流各自的發現。2、通過觀察量杯刻度,找出今天收集雨水最多的幾位幼兒,并從他們的觀察記錄中去證實,剛才大家尋找的原因是否正確。3、從記錄中進一步發現問題,并思考是否還有其他原因。活動反思將用各種容器收集到的雨水進行量的比較,討論如何比較水量的多少,收集來的雨水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等問題,并在以后下雨的日子里繼續實踐探究。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三)【活動目標】1、讓幼兒了解保存蔬果的幾種方法,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2、學習自己動手保存蔬果,嘗試將自己的

6、觀察和實踐記錄下來。【活動重點】了解保存蔬果的小妙方,享受動手操作的樂趣。【活動難點】學習自己動手保存蔬果。【活動準備】1、新鮮葡萄、葡萄干、咸菜、黃瓜切片、蘋果醬、水果罐頭。2、鹽、小紙盤若干。3、PPT課件、學習單。【活動過程】一、情境引入1、談話:昨天老師收到一份邀請函,圖圖家里的水果和蔬菜大豐收了,想邀請我們一起到他家做客。走!我們一起去看看圖圖家里究竟有什么好吃的水果!(播放PPT),(幼兒看圖說一說)。2、圖圖家里有那么多的蔬果,可是他卻很不開心,為什么呢?因為太多的蔬果沒吃完,被壞蛋細菌給知道了,它們都跑到了蔬果上面大肆破壞,把很多的蔬果都弄壞了!這可氣壞了圖圖!圖圖想請我們班小

7、朋友幫忙想個辦法,看看怎么樣才能把這些蔬果保存起來呢?二、了解保存蔬果的方法。(邊講述邊看PPT)1、平時爸爸媽媽如果有吃不完的蔬果都是怎樣保存的呢?引導幼兒回答“放進冰箱。”(冰箱里面冷冷的,溫度很低!藏在蔬果上面的細菌就會被凍死,但是蔬果本身卻不會受到影響,所以蔬果可以保存下來。)注意:分門別類地放。2、圖圖把蔬果分門別類地放進冰箱里,可是問題又來了,蔬果實在是太多了,冰箱都放滿了,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保存蔬果呢?(先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再結合PPT講解)(幼兒可能會說到:用保鮮袋裝起來、放在窗口通風的地方、包保鮮膜等。)看圖講解:看看老師找到的好方法吧!A、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曬干。出示

8、葡萄干,請幼兒嘗嘗,它容易保存嗎?小實驗:請兩名幼兒上前分別捏新鮮葡萄和葡萄干,比較,你發現了什么?(曬干之后的蔬果極大的減少了水分,細菌沒有水分便不能生存下來。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用曬干的方法保存的,如:曬白菜、干辣椒、獼猴桃干等。B、除了曬干外,還有用鹽來腌。鹽是一種很厲害的衛士,它能把蔬果上的細菌都殺死。我們把蔬果洗凈切好,再抹上鹽進行腌制,比如:腌黃瓜、腌豇豆、咸菜等。C、另外還有浸泡在糖漿里的方法。我們這里用的是果糖。果糖就像一面保護罩,把蔬果包起來,細菌就不能傷害它們了。比如我們可以把蘋果浸泡在糖漿里來做蘋果罐頭,可以保存很長時間。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水果可以浸泡在糖漿里來保存,像:櫻

9、桃、杏肉等。(幼兒觀察水果罐頭)3、總結:好了,我們一共幫圖圖找到了幾種保存蔬果的小妙方呢?一起來看一下,分別是:冷藏、曬干、用鹽腌和浸在糖漿里。圖圖讓老師給小朋友說聲謝謝!來,一起夸夸自己吧!三、實驗探索:一起動手制作腌黃瓜。(課前洗手)1、找了這么多好方法,我們就一起來幫圖圖腌黃瓜吧!2、幼兒分組實驗,在黃瓜片上抹鹽進行腌制,腌好的黃瓜片放在小盤子里。(強調:把鹽抹均勻,多抹一些,但不要把鹽撒到桌子上,保持桌面整潔。)3、用小毛巾擦干凈手,將小盤子端到指定地方。4、老師拿出一盤沒抹鹽的新鮮黃瓜片,將它和腌好的黃瓜片一起放到干燥通風的地方。(盤子顏色區別開來)5、出示學習單。請幼兒每日觀察,

10、并記錄兩種黃瓜的顏色和形態變化,完成學習單上的記錄表。可以畫圖,也可以請老師幫忙記錄,要堅持記錄一個星期。四、品嘗老師帶來的保鮮蔬果。1、葡萄干:冬天很少吃到新鮮葡萄,但葡萄干一年四季都有!2、嘗嘗咸菜吧!它是用鹽腌的,可以保存很長時間!還很好吃!3、嘗果醬:它是什么味的?是用什么水果做成的?五、活動延伸:今天我們學到了這么多保存蔬果的好方法,還動手腌了黃瓜,那我們回家后幫爸爸媽媽保存果蔬,好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四)【學習目標】1、學習觀察并描述蔬果的顏色變化,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學習用圖畫做記錄。3、認識和感受一星期的排列順序,發展數理邏輯能力。【活動準備】1、提前把未

11、成熟的香蕉、芒果和蕃茄放進神秘袋;把成熟的香蕉、芒果和蕃茄放進另一個神秘袋。2、提前把未成熟的芒果和成熟的芒果分別切成小塊。【活動過程】學習領域:形式:小組1.請幼兒輪流把手伸進神秘袋摸一摸,猜猜袋中放了哪三種蔬果。2.出示神秘袋中的蔬果,請幼兒觀察并描述這些未成熟蔬果的顏色。3.出示另一個神秘袋,請幼兒逐一抽出成熟的蔬果,向幼兒提問:.兩個袋子里的蔬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吃哪個袋子里的蔬果?為什么?.你認為哪個袋子里的蔬果會比較好吃?為什么?4.請幼兒分別嘗一嘗未成熟的芒果和成熟的芒果,向幼兒提問:.兩種芒果的味道有什么不同?.什么顏色的芒果味道甜?.什么顏色的芒果味道酸?_把未成熟的蔬果放

12、在籃子中,請幼兒觀察:幾天后蔬果的顏色會有什么變化,并用圖畫記錄下來。教師可以在星期一開展這個活動,在以后的每一天里引導幼兒用圖畫記錄蔬果顏色的變化時,標注出記錄時間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從而幫助幼兒認識和感受一星期的排列順序。活動評價:.能描述蔬果成熟前后的顏色變化。.能用圖畫做記錄。.初步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順序。活動建議:.建議教師為每一位幼兒準備一個觀察記錄冊,請幼兒每天使用其中的一頁畫下水果顏色的變化,最后將這些記錄冊進行分享,看看大家的記錄結果有什么變化。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五)【活動目標】1、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激發探究昆蟲奧秘的欲望。2、發展細致的觀察能力。【活動準備

13、】1、課件昆蟲躲在哪里。2、視頻:昆蟲的保護色。3、白板課件。重難點:知道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活動過程】一、觀看有關昆蟲偽裝的課件,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師:你們見到過哪些昆蟲,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神秘的昆蟲,他們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看你能不能一下子就把他們找出來?(播放課件)二、引導幼兒了解保護色,開展討論,積累經驗。1、引導幼兒了解什么是保護色,以及保護色對昆蟲的作用。(1)師:小朋友的眼睛真棒,把剛才藏起來的小動物都找出來了,那么小動物為什么要躲起來呢?(請幼兒個別回答)(2)帶領幼兒討論:昆蟲為什么要有保護色?如果沒有保護色,

14、它們將會怎樣?(3)師進行小結:原來,剛剛的昆蟲利用了保護色來偽裝自己,目的就是為了不被敵人發現,躲避危險。(4)師:現在,我們知道了什么是保護色,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驅除危險。那誰能來說一說你看到或聽過的這種類似的昆蟲呢?(5)幼兒相互討論,教師請個別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知道的昆蟲以及它的保護色。2、播放課件,了解一些常見的昆蟲,以及它的保護色。師:現在,我們來來揭開神秘昆蟲的面紗,看看他們躲在哪里,它們的保護色是什么樣子的?是如何保護自己的?3、播放視頻,讓幼兒知道昆蟲保護自己的一些辦法。師:剛剛,我們只說到了保護色,現在,我們來看看昆蟲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4、教師進行相應的小結。三

15、、游戲活動:昆蟲躲在哪里。1、師:我們剛才學習了保護色,知道了昆蟲保護自己的一些方法。現在,我們的昆蟲也要和我們一起來做游戲了。看看誰能來找出它們?2、教師邊出示白板課件,邊介紹游戲規則:現在,我們來進行比賽吧。分成兩隊,一隊是蘋果隊,還有一隊菠蘿隊,找出一個獎勵一顆紅心,看哪組找出的小昆蟲多。3、幼兒進行找昆蟲游戲比賽,教師給獲勝隊相應的獎勵。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六)活動目標:1、了解常見蔬菜的食用部位,并嘗試進行分類。2、樂意向同伴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懂得多吃蔬菜身體好。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活動準備:了解、

16、認識常見的蔬菜;蔬菜實物若干;什么部位可以吃操作材料包。活動過程:一、說菜交流分享1、導入:每天無論是家里還是幼兒園,我們都要吃許多的蔬菜。2、說說我喜歡的蔬菜3、重點提問:你喜歡吃蔬菜嗎?喜歡吃什么蔬菜,為什么?(幼兒個別交流)小結: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吃蔬菜,喜歡它里面的營養。蔬菜的營養很豐富,有很多的維生素、礦物質,所以我們應該樣樣蔬菜都愛吃。二、選菜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1、看PPT,師:老師這里有很多蔬菜,我們一起來看看,誰認識的蔬菜多,誰的本領大?2、剛才我們介紹了各種蔬菜,那你們知道我們吃蔬菜的什么部位嗎?(請2_個幼兒介紹)有只小熊也愛吃蔬菜,我們一起看看它吃對了嗎?聽故事熊媽媽收菜。

17、重點提問:小熊跟著媽媽去菜園收蔬菜,它們收了哪些蔬菜?(蘿卜、白菜、西紅柿)。你聽了故事知道蘿卜、白菜、西紅柿應該吃什么部位呢?(蘿卜吃根莖、白菜吃葉莖、西紅柿吃果實)小結:原來,有的蔬菜要吃它的根莖,有的吃它的葉莖,還有的吃果實。3、嘗試分類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_個盆子,請你們幫他分一分(依次介紹根莖、葉莖、花、果實_個盆子)你們動動腦筋,看清你們的盆子上的字,想想應該挑選什么蔬菜。4、交流統計三、吃菜加深對蔬菜的印象1、重點提問:你們吃過這些蔬菜嗎?2、重點提問:你們是怎么吃的?(生吃、榨汁、炒菜、煮湯、做蔬菜色拉)小結:蔬菜的營養真好,是維持我們生命不可缺少的食物。一個人可以長期不吃葷菜

18、,但是不能不吃蔬菜,因為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我們小朋友每天都要和蔬菜做朋友,天天吃蔬菜,把阿姨準備的蔬菜吃光光,做個健康的乖寶寶。反思:1、豐富幼兒對蔬菜的經驗,在幼兒操作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一些蔬菜的部位,及它們能吃什么部位,讓幼兒了解之后再進行操作。2、加強幼兒的合作意識,在平時活動中,多創設幼兒合作的機會,讓幼兒學會商量,合作。3、在蔬菜營養的方面,知識還不夠全面,應了解更多的蔬菜的不同營養,在講解的過程中,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從而更好的激發幼兒喜歡吃蔬菜,多吃蔬菜的情感。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七)教材簡解天氣,與每個人的生活休戚相關,也越來越多地影響著幼兒的生活,_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

19、南科學領域提出了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的目標,而了解天氣的變化,正是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象認識的重要內容之一。陰晴雨雪、沙塵、霧霾,幼兒每天都能體驗到天氣的變化,對天氣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卻缺少進一步的經驗提升,如何引導他們對熟悉的自然現象產生關注,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獲得經驗的提升、總結和初步的系統化,是設計這一活動的出發點。進入中班下學期,幼兒的觀察、探究等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并嘗試用語言、圖畫等表現事物的特征,積累了簡單的記錄經驗。結合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活動從認識形象的天氣符號入手,引導幼兒發現天氣的多變,從而引發關注,并通過合作配圖、交流討論,真切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并

20、引發后續的關注。設計理念充分體現綱要和指南精神的科學教學活動是以幼兒為主體的,它不僅僅關注科學知識的獲得,還更重視科學素養的養成、科學興趣的培養。“多變的天氣”這一教學活動,以“多變”為主題,通過三個環節的不同設計,使幼兒主動發現天氣的多變,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引發對天氣的關注。環節一,利用天氣與符號間的多次轉換,形象地了解天氣的變化,并與環節三鏈接,體現“多變”的主題;環節二設置了有意義的情境,以配圖形式,將天氣與幼兒生活相聯系,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發現,知道在不同的天氣下需要做合適的事情。同時通過交流討論,分享同伴間不同的思考;環節三既是對前面經驗的鏈接,又為后續關注提供鋪墊

21、。目標預設1.認識晴、雨、雪、霧等天氣符號,發現天氣是多變的,引發對天氣的關注。2.知道在不同天氣需要做合適的事情,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活動準備Ppt課件小組操作板(含晴雨雪霧符號、_?符號、圖片插槽設置等)每組_幅生活圖片(曬被子、放風箏、輪船、飛機、傘、墨鏡、帽子、口罩)教學過程一、話題導入,引出天氣符號今天的天氣怎么樣?(以晴天為例,結合幼兒回答,ppt出示晴天圖片假如請你用一個符號來記錄晴天的話,你會怎么記錄?我們看看生活中是怎么記錄的出示晴天天氣符號(評析:從今天的天氣導入,自然引發幼兒的興趣,并且利用幼兒已有的記錄經驗,建立起天氣與天氣符號之間的聯系,了解生活中可以用天氣符號

22、來記錄天氣,從天氣轉換到符號)二、認識各種天氣符號,發現天氣是多變的1.認識各種天氣符號(1)認識雨天符號(如當天為雨天,與步驟一中內容互換)出示雨天符號看到這個符號,你知道表示什么天氣嗎?(評析:利用ppt鏈接,設計可隨機調換的符號,可結合當天的天氣與步驟一中的圖片內容靈活調換)(2)認識多種天氣符號出示多種天氣符號(晴、多云、陰、雨、霧、雪、沙塵)除了晴天、雨天,你還知道哪些不同的天氣?從符號中你也能找到嗎?有沒有你看不懂的?(結合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天氣圖片)(評析:當幼兒對符號有了概念之后,又從符號轉換到天氣,從眾多的符號中找出相應的天氣,初步感受天氣的多樣)2.了解同種天氣不同程度的

23、符號(1)出示三種雨天符號為什么同樣是雨天,要出現三種不同的符號?(2)除了雨天,有沒有其它天氣也會用不同程度的符號表示?(結合幼兒回答,ppt展示雪、風等天氣不同程度符號,拓展經驗)例:小雪、中雪、大雪、暴雪例:不同等級的風(評析:從單一的符號到三種不同程度的符號,是在上一環節基礎上的遞進,上一環節是不同天氣的變化,這一環節是相同天氣不同程度的變化,通過符號天氣的轉換,再次感受天氣的多變。)3.小結原來,天氣的變化有這么多,有晴天、陰天、雨天,還會刮風、下雨、下雪起沙塵,同一種天氣還會有很多不同的變化。(評析:小結,將經驗進行適時的提升與總結)三、合作配對圖片,感受天氣與生活的關系1.為四種

24、典型的天氣進行生活圖片配對,知道不同天氣下做哪些合適的事情(1)討論配對方法,了解合作要求Ppt展示_幅生活圖片:曬被子、放風箏、輪船、飛機、傘、墨鏡、帽子、口罩這些圖片表示生活中我們會做的事情,你看懂了嗎?出示操作板(以晴天為例)怎樣才能從_幅圖中選出所有適合晴天的圖片?三個人一組,該如何合作?遇到有不同意見怎么辦?(師結合幼兒回答,梳理配對方法與合作要求,如:可以一張張圖一起看,也可以全部放在桌子上一起討論,一起看;合作時可以一起先看,再配對,再檢查,也可以有人負責配對,有人負責介紹;遇到有疑議的,可以討論或者放在操作板?區)(2)幼兒三人一組,合作配對圖片(評析:圖片配對,截取了幼兒生活

25、中典型的情境,將天氣與生活的關系,巧妙的用游戲配對的形式呈現,使幼兒在自我分析、配對的過程中獲得發現,而不是機械的學習。)2.交流討論,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1)分享合作經驗哪一組完成最快,你們是怎么合作的?(2)交流操作結果你們選了哪些適合X天的圖?怎么選出來的,為什么這么選,說說你們的想法?結合幼兒回答,進行經驗拓展或提升例:晴天除了曬被子,還可以曬什么?為什么這些事情都適合在晴天做?例:霧天為什么乘船、做飛機都不適合在霧天進行?霧天為什么適合戴口罩?(3)提出疑議問題,引發幼兒思考例:雨傘為什么晴天、雨天、雪天都適合用傘?這_幅圖中還有沒有別的事情在不同天氣情況下都適合?(評析:交流

26、體現了幼兒思維過程的碰撞,因為配對的結果不是的,所以通過交流可以了解到幼兒的不同想法,進行同伴間的經驗分享。這一過程是開放式的,對幼兒具有思考、分析、表述等方面的多重挑戰。)3.小結原來變化的天氣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根據不同的天氣情況,我們可以進行合理的安排,選擇做一些合適的事情。(評析:適時小結,再次歸納提升。)四、介紹極端天氣,引發繼續了解的興趣1.介紹極端天氣出示極端天氣圖片或播放視頻剪輯沙塵暴、臺風、干旱、暴雨、暴雪、霧霾除了我們了解的天氣,還有很多極端天氣,你知道它們嗎?2.引發繼續了解的興趣極端的天氣會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災害,你知道會有些什么災害嗎?這么多極端天氣是因為什么原因產生的

27、?在極端天氣里人們又可以做些什么事情來應對呢?變化多端的天氣留給我們很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回家尋找答案,明天繼續交流。(評析:從常見的天氣轉換到極端的天氣,這是“多變”的再次遞進,既鏈接前面的經驗認知,又為后續的關注提供鋪墊。)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八)活動內容:風涉及領域:科學、語言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記錄和動手操作活動,容幼兒嘗試產生風的各種方法,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2、初步了解風力有大小之分,風力大小與人們的關系。重點、難點:產生風的各種方法,風力的大小。活動準備:幼兒感受過風,并有過觀察記錄,提供產生風的有關操作材料,風與人們關系的圖片。活動過程:1、看看說說,風在哪里

28、?教師:“前幾天,我們到戶外去尋找風娃娃,并畫了觀察記錄。請你輕輕地告訴旁邊的朋友,你在哪里找到風娃娃?”張貼個別幼兒的觀察記錄,請幼兒說出記錄的內容。小結:當我們看到樹葉搖、紅旗飄的時候就知道風吹來了,還可以聽到“呼呼”的聲音,風吹到我們的身上感覺是涼涼的。2、探索感受風的產生。1)出示靜止的紙條和風車,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才能使紙條、風車動起來呢?”“你有什么辦法變出風娃娃來呢?”2)介紹各種操作材料,提出要求:“小朋友可以用老師給的各種材料和用具去試試,能不能變出風娃娃?看誰想的辦法最多。”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你用什么辦法讓這些紙條、布條、風車動起來呢?”“除了老師給的這些用具,你

29、還有什么辦法能使這些東西動起來?”啟發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和探索的結果。4)比較風的大小:教師用扇子動風車,引導幼兒觀察:“為什么風車有時候轉得快有時轉得慢呢?”(因為扇子輕輕地扇,產生的風力小,風車轉得慢;要是用力地扇扇子,產生的風力大,風車也轉得快。)5)小結:用扇子、紙板扇的時候,空氣流動了,變出了風娃娃:用口吹的時候,也吹出了空氣,變成了風;跑動的時候,也產生了風。風是有大有小的,適當的風力可以利用來為人們做事,是有益的,風力太大,產生危害,是有害的風。3、了解風與人們的關系。1)玩游戲:有益的風和有害的風。讓幼兒觀察圖片,說出哪些風是有害的?哪些風是有益的?根據風的好處和壞處,貼上高興和不高興的娃娃。2)請幼兒想想,風還有哪些好處和壞處。4、總結,結實活動。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方案合集(九)核心目標1、繼續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和果味特點,知道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2、嘗試按不同標準進行水果分類,能大膽說出自己的分類理由。有重點地感知幾種水果,注意與小班經驗的銜接。也可以以任務的形式讓幼兒帶水果,如帶紅色、殼是硬的水果(荔枝);彎的、果肉是白的(香蕉)等。有利于幼兒更好理解水果的特征,幫助他們對水果進行分類。幼兒可以自己制作水果拼盤、水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