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陜西書法遺跡傳承與價值思考_第1頁
芻議陜西書法遺跡傳承與價值思考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 7 -芻議陜西書法遺跡傳承與價值思考摘要:陜西書法遺跡是中國書法藝術文化的精髓,在全面復興傳統文化背景的新時代,開展書法遺跡內容研究并思考其背后的價值,有利于挖掘書法遺跡中的歷史文化與精神內涵,同時可進一步加強對陜西書法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本文總結了陜西書法遺跡的當代價值,并以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為例,探討了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在書法遺跡中如何對文物進行保護與傳承,提出了要立足于價值保護為基本點的書法遺跡文化傳承原則,旨在借此促進陜西書法遺跡文化的傳承與延續。關鍵詞:陜西;書法遺跡;文化保護;藝術價值;博物館一、陜西書法遺跡概況及其當代價值(一)陜西書法遺跡概述陜

2、西地區處于黃河渭水中心,東臨華夏中原,西接祁連山,南靠秦嶺,北據黃土高原,是古代建都的優選場所。從古至今共計有13個王朝在陜西建立都城,陜西在歷史的沿革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點的書法形式1。在所有出土的陜西書法遺跡中,從遺跡內容可窺探到陜西書法歷史的源遠流長。陜西書法最早可追溯到西周甲骨文、秦漢時期的石刻石碑、秦代封泥等文物。華山碑石鼓文石門頌等名碑石刻,不僅繼承了西周時期書法的陽剛雄壯之美,還充分發揮了文字的裝飾作用。東漢末年,以張芝為代表的草書風格得到普及,體現了書法文化的自覺性特點。陜西書法的精髓集中在隋朝之后,陜西地區見諸史傳的書法名人有唐代顏真卿、柳公權、杜牧,五

3、代的楊凝式,北宋的薛紹彭等。隋唐碑志及宋朝行楷古樸、莊重、文雅的書寫特點,對后世的書法文化理念產生了重大影響,孕育、培養了獨具地域風格的陜西書法藝術。依據地域和文化類型的區別,遵循地理因素“三秦概念”,陜西書法遺跡按照區域劃分為陜南、關中、陜北三部分。陜西各區域書法遺跡出土文物的代表作品見表1。(二)陜西書法遺跡價值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內容豐厚、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西安碑林、周原青銅器銘文、耀縣碑林、漢中石門摩崖石刻等,歷朝歷代的名碑石刻遍及三秦大地。大量書法藝術瑰寶的遺存,使陜西被譽為“書法之鄉”2。陜西書法遺跡傳承具有非凡的價值,其價值構成主要體現在歷史文化與現代功能兩個層面。歷史文化層面,

4、包含了歷史價值(即作為書法藝術文化歷史變遷的見證而具有的價值)、文化價值(通過書法遺跡展現的內容,深化社會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美學價值(從美學、藝術的角度看書法遺跡在書法造型、筆墨、韻律所體現的價值)、科學價值(從書法遺跡中融合傳統文學、藝術、哲學等相關知識,體現不同時期所表現的科學價值)?,F代功能層面,包含了信息價值(將書法遺跡內容作為一種特定信息傳遞方式所具有的價值)、經濟價值(通過對書法遺跡內容的提煉進行文創產品開發所帶來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發揮宣教功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促進社會凝聚力)。以陜西書法遺跡中的康熙帝御書碑刻為例,可窺見其背后的歷史價值。西安碑林較多地保留了康

5、熙帝的御書碑刻,康熙帝賜予前后擔任川陜總督的佛倫、吳赫書法,佛倫、吳赫將這些書法作品刻石,歌頌皇帝的書法造詣及其對漢族文化的深入理解。特別是皇帝將漢文化的書法賜予佛倫這些滿臣,說明其認同漢文化,起到了溝通滿漢文化的作用3。從康熙帝御書碑刻書法遺跡中可以進一步了解當時的歷史淵源與滿漢文化的形成因素,可見其歷史意義價值非凡。二、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在陜西書法遺跡中的保護與傳承(一)書法博物館概述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書法博物館”)創建于1989年12月,是中國第一座書法藝術專題博物館,也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文化服務機構,還是傳承和保護中國書法及篆刻的重要基地3。西安中國書法

6、博物館的文物種類豐富,特別是以陜西地區的書法出土文物資源為根基,收藏了眾多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書法作品、石刻石碑、秦代封泥等獨具特色的書法文物。書法博物館以繼承中國書法與中國篆刻為己任,在推動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發展、保護陜西書法遺跡、促進陜西文化遺產傳承及發展西安文創產業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二)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的書法文物保護書法博物館內的藏品較好地還原了書法歷史,對書法文物進行了深層次的保護與宣傳,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書法博物館內的藏品從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秦漢、隋唐五代、元宋明清及近代民國各個歷史階段書法文物皆有展示,甲骨文、金文、瓦當文、封泥、印璽文、墓志碑石、碑刻、石雕、裱

7、本書法墨跡、書寫工具文物等藏品一應俱全,并輔以圖文介紹其內容作用與保護方法,較為形象、系統地展示了書法藝術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向觀者完整呈現了中國書法所形成的脈絡。書法文物的出土需要保護,書法博物館保護的手段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體現在物理技術上,修復人員對文物進行了整體的細微清洗與處理,館內設置了良好的保護環境,減少溫度、濕度的變化,使其能得到更好、更完善的保存;其二體現在保護理念上,專家對書法文物進行原始的修復與仿制,并進行全方位展示與宣傳,目的在于傳承書法文物中的傳統文化價值及內涵。以館藏品秦代封泥為例,在書法博物館內,其最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研究保護價值。封泥是中國最早的文件保密手段之一,

8、是秦代文書中常用的封緘形式,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其作用主要是防止文書在傳遞的過程中被人偷看,泄露文書中的重要信息。秦代封泥是研究秦代歷史文化、年代特質、區域地理、漢字釋義的珍貴資料,秦代封泥實物如圖2所示。書法博物館藏有780余枚秦代封泥,范圍涵蓋三公九卿、郡縣亭里和宮殿園囿三個方面,并專設了秦代封泥藝術特展區,這一展區能讓觀者深入了解秦代的歷史文化及書法藝術特點,更好地理解中國秦代文化。(三)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的書法文化傳承書法博物館面向大眾的特點使其既要滿足觀者學習書法知識的求知欲望,還要在展示書法文物過程中,對書法藝術文化進行宣傳與推廣。書法博物館在陜西書法遺跡的文化傳承過程中,結合

9、館內現有藏品,開展了多種類型的書法主題活動,為陜西書法遺跡的文化傳承做足了工作。書法博物館曾先后策劃并舉辦了“歷代書法名家作品展”“書博20年館藏精品展”“秦漢磚瓦拓片題跋藝術展”“秦代封泥藝術展”等書畫主題展覽二百余場,在國內外書畫藝術界產生了積極、廣泛的社會影響。在具體的文化傳承表現中,以歷代名家書法展為例,書法博物館匯集了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柳公權的十六日帖、孫過庭的唐孫過庭書譜、楊凝式的狂草神仙起居法帖等名作仿制品。陜西古代書法名家楊凝式的狂草神仙起居法帖仿制品(圖3),讓觀者可以近距離欣賞傳世名帖的書法,感受書法之美,不僅開拓了觀眾的文化視野,幫助其深入了解陜西書法

10、遺跡的價值,還加深了觀者對書法藝術文化的認識,增強了其民族文化認同感。除了歷代名作仿制品外,博物館在傳承展示過程中,還出土了文物如秦代磚瓦拓片,九成宮顏勤禮碑嶧山碑玄秘塔碑等名碑拓片,觀者可清晰地感受到書法藝術在各歷史時期的變化,了解其背后的歷史淵源。同時,書法博物館為滿足不同年齡人群對于書法文化的審美需求,還推出了青少年兒童書法篆刻互動、封泥封緘制作、碑石打拓、拓印加工等互動體驗項目,家長與青少年兒童均可免費參與,受到了參與者的一致好評。現今,書法博物館定期開展了書法雅集互動活動,參與者可就創作的各類書法作品進行交流,互相品評書法心得。書法博物館通過書法雅集活動以書會友,讓參與者更好地融入到

11、書法藝術世界中。由此可見,書法博物館在發揚中國書法傳統文化及保護陜西書法遺跡中所做的保護傳承工作,正在不斷地推陳出新。三、立足于價值保護原則的陜西書法遺跡文化傳承(一)做好書法文物的價值保護對于書法藝術價值的提升及傳承,應立足于真實的文化遺產,以對書法藝術遺產本體的保護為基礎和前提5。以書法文物保護為例,博物館應該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關規定對書法文物進行有效的維護。同時,保護層面應該擴大到書法的價值保護,例如書法文物中出現的詩詞歌賦、線刻符號、經書祭文等非物質文化的各類信息,不僅能還原書法文物的真實性,還可以借助宣教功能傳達書法遺跡包含的文化意義。(二)立足書法遺跡中的價值導向價

12、值評估是書法文物在陜西書法遺跡中傳承的主要依據,要正確認識陜西書法遺跡中的價值導向,如文物價值、歷史價值、社會價值等。書法文物中所承載的信息相對復雜,部分公眾感覺晦澀難懂,無法理解其文化內涵和想要表達的精神。對此,博物館應對書法文物全方面做好價值評估,從多維度去考量書法文物價值的分類,并說明文物的價值概況,可更好、更客觀地反映書法遺跡蘊含的各類價值。(三)延伸書法遺跡的功能價值文創產業是當下社會形態對傳統文化的延伸和創新,文創產業需要注入傳統文化的精髓,從而體現書法遺跡的文化內涵、書法藝術文化的價值觀念及文化歷史傳承典故等內容。將書法藝術與文創產業二者相結合,可以發揮書法藝術在當代的功能價值,

13、凸顯藝術精神。從書法遺跡中提煉經典優秀的書法元素、形式、內容,符合當代社會對于傳統文化的需求,可以有效促進書法遺跡在歷史、美學、經濟、科學、社會中的作用,通過文創產業帶動經濟效益,逐漸發展成為書法藝術產業群,從而提升陜西書法遺跡的影響力,凸顯了陜西書法遺跡的功能價值。四、結語陜西書法遺跡的傳承需要立足于價值保護原則,以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在其書法遺跡中的保護傳承為例,可將陜西書法遺跡的價值總體分為兩類。其一是陜西書法遺跡的歷史文化價值,即我們能夠通過書法文物的內容還原歷史的真實性,展現特定時空下的書法藝術水準與風格,透過書法漢字反映其背后的文化價值;其二是陜西書法遺跡所體現的功能價值,通過書法博物館對書法文物的保護與研究,提煉傳統書法藝術的內涵,總結其書法的教育功能意義,可滿足當代人對于書法藝術的需求,從而促進陜西書法遺跡文化的傳承與延續?;痦椖筷兾髅褡逅囆g傳承與文創設計研究中心科研專項“陜西書法藝術傳承與文創設計研究”(項目編號:SMZX202230)。作者簡介馮秀廷,1987年10月生,女,漢族,山東聊城人,陜西國際商貿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書法理論與實踐。參考文獻1高喜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