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與機遇_第1頁
淺談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與機遇_第2頁
淺談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與機遇_第3頁
淺談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與機遇_第4頁
淺談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與機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與機遇 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 發展歷史 行業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為保險營銷員 帶來的機遇經代渠道的挑戰與建議第一章 經代渠道定義第三章 經代渠道風險所在第四章 經代渠道開設建議 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 發展歷史 行業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為保險營銷員 帶來的機遇經代渠道的挑戰與建議 保險經代渠道 保險公司不使用傳統意義上的個人代理人,而是通過專業的代理機構,例如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這一類中介渠道與客戶對接,銷售產品。這種渠道模式實現了保險的“產銷分離”。、保險經代渠道的概念19世紀初的“洋行”代理是早期外商保險公司獲取保險業務的主要途徑。、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歷史1 洋行

2、模式 簽訂南京條約后,外國保險公司紛紛在中國成立分支機構。為有效推銷保單,雇用大批買辦,效果明顯。、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歷史2 買辦模式、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歷史1865年上海義和保險行成立標志民族保險業起步。3 促進民族保險業20世紀初,華興、華成、聯保、水寧、華安等民族保險公司相繼成立。截止到1937年,全國有保險公司40家,保險代理機構1688個, 中國的保險中介渠道 呈現興旺發展之勢!1949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北京成立,逐漸壟斷全國市場1952 全國代理網點3千多;外商保險公司退出。民族保險逐步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歷史4 新中國中介萎縮1955年經紀人被完全

3、廢除;保險代理為唯一的中介形式。1958-1979年國內保險業被停辦,保險經代渠道暫時退出中國的經濟舞臺。、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歷史5 改革開放1979年國內保險業務恢復;人保及其他主體保險公司開始委托單位和個人代理保險業務。1990年人保擁有1.3萬多個代理機構,2.5萬多專職代理人。、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歷史6 市場建立1996年人民銀行頒布:保險代理人管理暫行規定1998年人民銀行頒布:保險經紀人管理試行規定2000年由保監會頒布:保險公估人管理試行規定市場化需求:來自更多的保險公司01按照國際慣例,保險公司更多專注于產品精算和投資及客戶服務工作,產品銷售工作更多由保險中介機構承擔。

4、02大量新保險公司進入市場,專業營銷人才相對缺乏,代理公司的人才配備正是新保險公司所需要的。03新保險公司市場啟動成本高,通過與代理公司合作,可以較低成本快速進入市場并專注做好客戶服務。04我國對外資保險公司的客觀限制加快大量具有先進理念的外資保險公司與代理公司的合作,合法解決地域性限制。、保險公司選擇經代渠道的理由作為中國第一家實行“經代先行”戰略的合資壽險公司,中英人壽從2004年開始經代渠道的培育,通過八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截至2012 年12 月31 日,中英人壽已和265 家經代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共創造首、續年總保費合計48.9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0%。兩大“核心競爭力”:第一

5、、提供專業的行銷輔導及業務管理的支持。包括提高對經代公司的培訓、行銷輔助、業務管理等方面的支持;第二、與經代公司銜接的高效率行政作業系統與流程。包括與經代公司開展數據對接、掃描系統對接、業務查詢系統的完善等.工作。在2007 年保險中介系統監管會議上,時任中國保監會主席助理陳文輝還特別將中英人壽經代渠道的發展模式命名為“中英模式”。該模式要求保險公司投入巨大資源到合作經代公司的培育和品質管控上。保險經代渠道的成功案例“中 英 模 式”、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歷史 7 機 構 快 增、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發展歷史 8 高 速 增 收第一章 經代渠道定義第三章 經代渠道風險所在第四章 經代渠道開設建

6、議 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 發展歷史 行業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為保險營銷員 帶來的機遇經代渠道的挑戰與建議2016年,全國保險公司通過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實現保費收入2138億,占保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的比重達到了7%。、保險經代渠道的現狀 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中介機構2527家。其中,保險中介集團6家,保險專業代理機構1730家,保險經紀機構450家,保險公估機構347家。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保險中介行業報告、三大發展趨勢一、專業化發展趨勢 保險行業專業細化,產銷分離必將是保險行業發展的趨勢,這是行業專業細分的結果。以專業化作為保險中介行業改革著力點,以專業化提升中介行業綜合實力和服務能

7、力。二、集團化發展趨勢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到:“支持具備條件的保險中介機構實施集團化改革”。集團化成為發展的必經之路!三、互聯網化發展趨勢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保險正展現著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在互聯網浪潮下保險中介公司紛紛尋求轉型,借助互聯網紅利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集團化發展2016年保險經代企業10強集團(準集團)企業1 泛華金融服務集團 泛華金融服務集團2 大童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大童保險(準集團)3 英大長安保險經紀集團 美臣金融服務集團4 明亞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英大長安保險經紀集團5 華康保險代理公司 北京聯合保險經紀(準集團)6 江

8、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 民太安保險公估集團7 中怡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圣源祥保險服務集團8 北京聯合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河北燕趙保險銷售服務集團9 深圳市中安信保險經紀有限公司10達 信(北京)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注:以上非排名)數據來源:保監會,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互聯網趨勢,案例:泛華 - O2O平臺第一章 經代渠道定義第三章 經代渠道風險所在第四章 經代渠道開設建議 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 發展歷史 行業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為保險營銷員 帶來的機遇經代渠道的挑戰與建議、保險營銷員的前世今生1992年友邦保險公司在國內推行美國日本常見的的個人保險代理人模式,從此 個人代理人(營銷員)走上中國經濟

9、舞臺,成為保險中介主要力量。 中國保險業能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代理人制度”功不可沒。2016年底國內保險營銷員數量高達770萬人。 是壽險保費的第一來源。、保險營銷員的痛點 調查顯示,2011-2013年,有508萬人加入保險銷售行列,同時有502萬人流失。國內險企發展仍沉迷依賴于破百萬的個險人力。 保險營銷市場面臨“廣增員、高脫落、高成本、低產能”的困局,傳統保險代理人社會地位尷尬,缺乏歸屬感,流動性大,專業性差,不易被認可!、保險營銷員的痛點 隨互聯網對線下交易模式的沖擊,保險營銷模式也在發生多元化變革。如果繼續糾纏和沿用習慣的套路,與其它行業人員的差距會繼續拉大。 面對紛繁

10、復雜的保險產品,消費者急需處在客觀立場的獨立第三方機構幫助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響應產銷分離,應聘專業代理機構將是大勢所趨!、一位壽險代理人的深情告白 2016年年初,我發現市場在悄悄的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我的很多客戶在選擇上放棄了我所在的XX公司,雖然公司依然是龐然大物,雖然我依然是別人眼中那個最專業的代理人,我獲取保單的成本越來越高,時間成本、精力成本,甚至包括交通成本、不停的更改計劃、不停的跟客戶解釋公司的價值、我服務的長久,但往往很多時候都是無功而返。 我忽然發現我客戶的身邊多了一個中介公司的代理人,他可以毫不費力的拿出華夏的、泰康的、中意的、中英的等等等等計劃書供他選擇,要公司大?有!

11、來,看看泰康,要外資?有!來看看中英,中意,工銀安盛,要服務好?有!每家公司都帶有不錯的保單附加值服務! 而我是蒼白的,只有公司大,公司大,公司大 經過半年的時間,我終于決定離開我服務十年的XX公司,來到一家真正的集團化的代理公司。又經過半年時間,我驚喜的發現,我的選擇對了!對于我來說,客戶!是我生存之本,我為客戶利益作出最佳的選擇就是對我職業生涯的肯定!2015底,中國保監會關于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的意見、積極響應國家的鼓勵政策1、推進獨立個人代理人制度。 注:獨立代理人是指同時獨立的為多家保險公司代理保險業務的代理人。2、鼓勵專業中介機構 探索“互聯網+保險中介”的有效形式,借助互聯網開發

12、形成新的業務平臺。3、培育一批具有專業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龍頭型保險中介機構;第一章 經代渠道定義第三章 經代渠道風險所在第四章 經代渠道開設建議 中國保險經代渠道的 發展歷史 行業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為保險營銷員 帶來的機遇經代渠道的挑戰與建議01專業機構發展較慢 專業中介機構發展較為緩慢,而營銷員渠道和兼業代理機構等占據了主導地位。 經代渠道已成為保險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也不乏成功案例。但經營不規范現象仍然較多,服務能力不強,專業水平不高。相關監管理念、思路、制度、能力相對滯后。經代渠道面臨的主要問題:1、經代渠道的挑戰02市場競爭力還比較弱 專業中介機構的資本金、業務收入、技術水平、服務能力等方面都還處于起步階段。03營銷員體制改革緩慢 現行的營銷員體制固有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市場創新能力仍然比較有限。04還存在一些違規違法操作 保險公司與保險中介機構在業務財務等方面不合法、不真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