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東大學 期末考試 知識點復習第十八章 教育社會心理學 一、教育社會心理學的概況 (一)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由來和發展 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產生的原因有:一方面傳統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在解決教育過程中的許多問題時常遇到困難;另一方面社會心理學越來越注重在教育等各個科學領域中拓展其研究和應用。 120世紀30年代普萊西(SLPressey)首先將社會心理學的內容引進教育心理學 (1)教育心理學創始于19世紀80年代,以高爾頓的第一次心理測驗和艾賓浩斯發表的關于記憶的研究為標志。 (2)20世紀早期,教育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是桑代克。但桑代克及后來的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只考慮學生學習過程本身,不考慮社會心理方面
2、的因素。 (3)1908年,社會心理學誕生。1924年,F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得到學術界廣泛承認,但仍未能在教育界引起重視。教育心理學家感興趣的仍是教學方法、教育測量和評價。 (4)20世紀30年代,教育心理學開始關注社會因素。1933年普萊西首先在其心理學與新教育中列入“兒童與青少年的社會心理學”一章,第一次用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來解釋教育過程,但并沒有得到重視。 220世紀50年代社會心理學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重視 (1)20世紀40年代,不少人批評教育心理學只研究個體心理,忽視了個體行為的社會方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對兒童發展的縱向研究結果促使許多教育心理學家研究社會心理及人格變量。 (2)2
3、0世紀50年代,教育中的社會心理因素已經得到日益廣泛的重視。1950年,克隆巴赫(LJCronbach)教育心理學文章的發表代表著運用社會心理學來研究教育問題的趨勢。教學群體動力學:教與學的社會心理學(1959)是第一部關于課堂學習的社會心理學專著。至此,教育社會心理學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已經呼之欲出。 (3)1957年,蘇聯人造衛星的升空引起美國教育界的震驚,于是人們放棄了社會心理學方面,回到原來對學習的實驗研究中去。此后,斯金納的程序教學占據了統治地位。 (4)20世紀70年代,許多美國人認為50、60年代的教學改革失敗了,于是對教育活動的一些社會性問題又重新重視起來。 320世紀70
4、年代教育社會心理學成為獨立的學科 (1)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又重新回到重視教育過程中的社會性問題的路上,教育社會心理學再次崛起。與之相關的兩個起促進作用的事件:美國政府的反貧困運動;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的“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的研究。 (2)1969年,蓋澤爾斯(JWGetzels)在第二版社會心理學手冊中正式提出“教育社會心理學”這一學科名稱。這被認為是教育社會心理學產生的標志。蓋澤爾斯在文章中系統地闡述了教育社會心理學的框架和內容。 (3)此后,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更注重實際的應用性。以后的10年中,諸多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層出不窮的問世,標志著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已經初步形成
5、了自己的學科體系,并向縱深方向發展。 (二)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幾個基本問題 1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界定 教育社會心理學是應用社會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和研究方法來研究教育系統、教學過程中個體和群體在人際互動中產生的心理活動,并探索其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 (1)教育社會心理學作為社會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是應用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分析教育環境中的問題和現象。教育社會心理學只研究在教育系統的支配下出現的特殊的心理問題。 (2)教育社會心理學同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教育社會學的區別和聯系 與教育心理學的區別與聯系:由于它涉及教育過程中的心理規律而與教育心理學具有一致性,但它研究的范圍集中于學校機構、群體和
6、人際關系影響下的教學心理學規律而與教育心理學相區別。 與社會心理學的區別與聯系:由于它借用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而與社會心理學一致,但它主要研究教育范圍內的社會心理規律而與社會心理學相區別。 與教育社會學的區別與聯系:由于它研究社會文化對教育的影響,研究個體社會化過程而與教育社會學相一致,但它著重于以微觀的角度分析社會文化對個體心理和行為的影響而與教育社會學相區別。 2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教育社會心理學主要從互動的角度探討影響學生學習及行為發展的機制。其研究課題相當廣泛。當前教育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些重要領域主要包括:學校里的人際關系;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歸因;社會化和學校規范;學生
7、態度、行為和個性培養;群體研究,包括學校群體及其特征和效能、學校的教育氣氛等;學校組織。 二、影響學生學習的社會心理因素 教育社會心理學強調用互動論的觀點去理解學習的過程和結果。 (一)教育社會心理學對學習的看法 1學習是個人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教育社會心理學是通過考察個人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來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的。既包括教學方式、課堂氣氛、群體結構、學校組織、人際關系等,又包括學生個人帶到學習情境中去的、影響社會交互作用的性質和結果的知覺、認知過程、需要、價值觀以及其他個性特征。在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以下有代表性的觀點: (1)蓋澤爾斯等人的觀點 蓋澤爾斯等人將社會心理學系統
8、地運用于研究影響學生課堂學習行為的各種因素。他們在群體背景中考察個體行為,認為影響學習的因素包括角色期待和個性特征兩大類,并提出一個公式進行概括:B=(RP),公式中的B是行為(包括學習),R是某個情境中的角色期待,P是由需要決定的個人的特征。 可以看出,蓋澤爾斯等人強調影響學生行為的動態的社會系統,但忽視了學生在感知學校的要求,并將其與自己的需要相結合來決定行為的過程中,個性特征是怎樣發揮作用的。 (2)布魯科弗和埃里克森的觀點 布魯科弗和埃里克森提出了一個社會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他們認為,人的許多行為是由個人要學習的決策決定的,而決策是人對感知到可能會有問題的社會行為后果的一種機能。個人的決
9、策過程是建立在他人對自己的期待或他人提供的其他信息的基礎上的。這種決策進而轉化為有關學習的行為。個人在得到他人的反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對自己的特征和品質的全面認識,即形成了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會影響人的學習行為。 布魯科弗和埃里克森進一步指出了影響自我概念及行為決策的因素:自我角色要求;能力的自我概念;自我的工具性價值;自我的內在價值。 總之,布魯科弗和埃里克森的理論模型把影響學習的各種社會心理因素綜合起來,說明學習行為是在決策的認知過程基礎上進行的,而決策會受到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3)班杜拉的觀點 班杜拉從人和環境決定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方面考察行為,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探討了影響學習的
10、多種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4)羅特的觀點 羅特提出個性學習理論,認為影響個人行為的主要因素是期待、強化價值和心理情境。期待是個人對特定強化出現的可能性的估計。強化價值指個人對影響行為的刺激的偏好程度。能滿足需要的強化更有價值。心理情境指個人做決策時的情境線索,如有無他人在場、社會交互作用、對情境的熟悉程度等。這種理論能較好地解釋學生的學習行為。 (5)米歇爾的觀點 米歇爾提出認知社會學習理論,將分析學生學習行為的基本單位從個人特質轉移到個人對特定情境中的有關行為和認知活動上去,是將個人看作是在不斷變化著的環境中的主動參與者,探討學生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環境對學生的作用。 2研究復雜環境中的學習需
11、要新的方法論 (1)以往研究方法的不足 沒有注意到環境中的復雜變量對學習效果的作用; 沒有意識到學習者對環境因素的感知、建構和理解; 忽視了作為動態系統的環境因素與個體因素之間持續多變的交互作用; 無法對現實課堂情境中學生的學習做出合理的解釋和預測; 研究結果不能概括到學生實際的學習情境中去。 (2)新的方法論 布朗芬布倫納提出“教育生態學”方法。他基于勒溫的研究,提出研究“個人和情境之間的動態關系”的方法論。認為要有效地揭示學習規律,既要研究學習者的特點與其生活環境之間的關系,也要研究各種環境之間的關系。為確保這種生態學方法的有效性,他提出以下主張: a必須對實際生活環境進行真實的調查,不能
12、使環境受到研究者的影響。 b研究中盡力避免外部無關因素的干擾,維持自然環境的原貌,確保環境的“生態完蓋”。 c只有使用的標準具有社會文化背景的特點時才能保證生態效度,即“環境效度”。 d為在研究中確保結構的有效性,研究者必須了解學習者對環境所下的定義。通過對學生在研究條件下知覺到的評價,來驗證他們對環境的定義與研究者理論上的環境的定義是否一致。根據這種一致性程度去評價結構效度,稱為“現象學的效度”。 e研究者在關注學生行為的同時,也應注意環境的特點,從而為分析學生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提供資料。這種方法稱做“環境分析”。 米歇爾認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選擇、改變和形成條件,他們對條件進行選擇改變和形成
13、的程度與其受到條件影響的程度是一樣的。如果要研究人們在真實生活環境中的活動,不能采用目前常用的紙筆測驗和實驗室實驗,應該進行直接觀察。學習研究也是如此。 (二)教育社會心理學的一個學習模型 麥克米蘭提出了一個整合影響學生學習的各種社會心理因素的模型(圖18-1)。該模型的基本假設是學生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是行為的最基本決定因素,而且重點在于認知。 該模式也被稱為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學習模型,可以表示為:Bps=f(IcpNpsFs)。在特定情境(s)中的個人(P)的行為(B),即是關于具有個性特征的個人(Icp),在這個特定情境中的個人需要(Nps),以及從他人那里得到的關于這一情境中適當的行為反
14、饋(Fs)的函數。 對這一模型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幾點: 1情境(s)的性質可以從“熟悉”到“不熟悉”分成若干水平。分析情境對于學生是熟悉的還是不熟悉的,熟悉到什么程度、不熟悉到什么程度。這對于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很重要。 2個性特征(Icp)分為常量和變量兩種: (1)常量特征是在不同情境中保持相對穩定的特征,包括認知方式、成就動機、智力水平等。 (2)變量特征依賴于情境而變化,如控制點、焦慮、歸因等。 3個人需要(Nps)決定了對于個人而言什么是強化刺激,因而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 4個人從情境那里得到的反饋(Fs)包括重要他人、群體和學校三大類。 5教育社會心理學的這一學習模型將影響學習的個人環
15、境相互作用的各種因素組織起來。按照這一模型分析學生的學習的步驟為: (1)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特別是要了解那些在特定情境中對學習有影響的特征。 (2)分析個人的需要,同時確定個人作決策時所需要的信息類型。 (3)分析情境中的重要他人以及從他們那里得到的反饋和從群體、組織中得到的信息及指令。 該模型強調要將兒個因素聯系起來進行系統分析。由于人在不同情境中的需要不同,因而從他人那里得到的刺激也不一樣,相應地,每個人的重要他人也各不相同,群體過程和組織特點對他人的影響也不一樣。 三、教師期待的心理效應 教師期待效應揭示出師生關系中的人際互動在教育問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的研究
16、和自我實現的預言 1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的研究 1968年,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進行了一項實驗研究。他們給任課教師一份名單,說根據心理發展測驗的結果,名單上的學生在學習上會有顯著的進步。8個月后,他們發現,被指名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明顯的進步,教師給他們做的品行評定也更好了。 他們解釋說,教師收到了以專家的身份提出的名單,并對這些學生今后會有很大進步的虛假預言信以為真。這個預言變成教師對這些學生的期待。由于教師的期待不同,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式也不同,學生的行為反應自然也不同。反過來,被期待的學生的行為又影響教師,強化教師的期待,兩者相互影響,連鎖反應,結果使學生的成績不斷提高。 這一教師的期待效應稱
17、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2自我實現的預言 自我實現的預言,最早由莫頓(RMerton,1948)提出,是指個人有一個將要發生什么情況的信念而使可能的事情變成了現實。一個人一旦形成了某種預言,就形成了一種期待,一種信念,他就會把這個信念當成真實的,從而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最終他的行動使信念變成了現實。 自我實現的預言就是人際期待作用的結果。教育作為一種師生互動的過程,當然也包含著教師對學生的期待和學生對教師的期待。“教師期待”有時會通過“自我實現的預青”的方式干預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教師對個別學生未來的學業成績、智力發展或社會行為形成了深信不疑的推斷或預測,繼而采取與期待相一致的態度和行為。在
18、教師的影響下,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社會行為等方面的表現會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靠攏,完成了自我實現的預言。 3課堂是教師期待作用的特殊環境 教師的期待能夠起到自我實現預言的作用是由課堂環境的特點決定的。 (1)課堂進程的繁忙使教師的期待迅速成熟 課堂是一個快節奏的環境。教師能夠花費在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是很少的,因此,期待就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迅速地形成。期待一旦形成就開始起作用并很難改變。 (2)教師選擇性注意的需要使教師的期待特別起作用 課堂是一個繁忙的環境。為了保證預期的教學進程,教師不可能對課堂上發生的一切全都注意到。為了控制課堂的進程,教師必須進行選擇性注意。教師注意的是可能發生什么,或需要出現
19、什么,因此只有根據期待來尋找跡象。 (3)教師對課堂上發生的一切做出迅速解釋的需要使期待特別起作用 課堂是一個復雜的環境。任何一個情況都會引起學生各自不同的反應。教師為了控制課堂和進行教學活動必須迅速解釋學生的反應。但課堂中有很多行為并沒有明確的意義,孤立的一個行為是無法解釋的。因此,只有依靠已有的與之有關的信息來加工,借助期待來進行。 (二)教師期待效應的作用過程 1教師期待效應的理論模型 最早的也是人們引用最多的教師期待效應的理論模型由布羅菲和古德(JEBrophyTGood,1970)提出。該模型共包括以下五個步驟: (1)教師預期某一學生特有的行為和學習成績; (2)由于有不同的期待,
20、教師對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3)這種區別對待,使學生了解到教師期待自己的是什么樣的行為和什么樣的學習成績,并改變了學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和抱負水平; (4)如果這種區別對待一直持續下去,就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和行為; (5)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成績和行為會越來越符合教師對他們的最初期待。 2形成教師期待的信息來源 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中,教師的期待來自心理學家提供的虛假信息,而在現實生活中,教師期待是自然形成的,來自實踐中所獲得的有關學生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分為兩類:直接信息和間接信息。 3教師對學生的學業期待和社會性期待 社會性期待是對學生的人際交往方面的期待,而學業期待則是對學生學
21、習方面的期待。從理論上講,這兩種期待可能在一個人身上方向不同地存在著。而得到更多研究支持的卻是社會性期待和學業期待的一致性,尤其在學業期待高的學生身上,社會性期待往往也高。 4教師期待的傳達 教師傳達期待的行為分為兩類:行政管理行為(包括各種行政管理的決策、手段)和相互作用行為(包括教師通過不同的態度、言語和相互作用的頻率等傳達不同的期待的行為)。 教師向學生傳達期待的方式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座位安排上的區別對待 教師往往把低期待的學生的座位安排在遠離教師的角落或把他們集中在一起。 (2)課堂上教師給予的關注的區別對待 教師較多地注意高期待的學生,對他們微笑、關懷和信任,而較少注意低期
22、待的學生,或較少對他們微笑和與他們有目光接觸。 (3)課堂提問上的區別對待 教師更多地讓高期待的學生來回答問題或公開演示,而較少讓低期待的學生參與。 (4)回答問題等待時間的區別對待 當高期待學生不能立即回答問題時,教師給予較長的等待時間,回答不正確時給他們留有思考或糾正錯誤的時間;而同樣情況下給低期待的學生時間較少。 (5)批評和表揚的區別對待 當高期待學生正確地回答了問題時,教師給予表揚,而對低期待的學生很少給予表揚。當低期待學生回答問題不正確時,教師通常會批評,而對高期待的學生則不批評。當答案介于對錯之間時,教師對低期待的學生給予表揚,而對高期待的學生則不給予表揚。 (6)在要求完成的學
23、習任務和付出的努力上的區別對待 教師對低期待的學生提出的學習任務和付出努力的要求比對高期待學生提出的要求低。 (7)在提供學習反饋上的區別對待 教師給低期待學生的反饋不如給高期待學生的反饋那么精確和詳細,甚至有些教師經常對低期待學生的回答不予反饋。 (三)教師期待對學生的影響 1教師期待對學生的學習和行為的影響 (1)教師期待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最直接的是教師使用法定權力通過“行政管理行為”給不同期待的學生造成的學習機會和學習內容上的不平等。 (2)教師期待還通過獎勵和懲罰影響學生的自我概念,增強或減弱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方式,間接地、然而更深刻、更本質地影響學生的學習。 總之,教師對學生的較高期待
24、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或使學生的行為更加符合社會規范。馬丁和科曼(MMartin&SKerman,1973)的研究證明,教師的期待和行為是能夠改變的,而且這種改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期待存在心理效應的實驗研究 (1)金盛華的期待存在心理效應的實驗研究 研究過程:基于角色理論的觀點,認為差生成績落后是其整個行為動力系統的角色偏常的表現。他在實驗中讓差生擔任低年級同學的教學預習輔導教師,以此改變他們的社會身份。 研究結果:社會身份改變四個月后的差生在自我報告的各個方面都出現了與新的現行社會身份相對應的角色模式。實驗組差生在自我概念水平和教學成績上有顯著的正實驗效應,而控制組無明顯提高。而且
25、實驗組在成就動機、社會接納性和測驗焦慮上都顯示了積極的改變趨勢。 (2)張志學的期待存在心理效應的實驗研究 研究過程:利用利他取向量表挑選出一批低利他取向的學生進行干預。讓班主任任命他們擔任“班風建設委員會”負責人,記錄當天班內的好人好事以及不好的事情,同時要監督、維護班級紀律。 研究結果:幾個月后發現這些參加“角色訓練”的學生無論是利他取向還是親社會行為表現都出現了極顯著的提高。 3教師期待效應的環節 教師期待效應是師生互動的一種表現和結果,其實現取決于師生雙方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它包含幾個獨立環節: (1)教師對學生的知覺和行為(形成期待并以某種行為方式表現出來); (2)學生對教師
26、的知覺(了解教師對自己的期待); (3)學生的自我概念的變化和行為變化(表現出與期待有關的行為)。 任何一個環節的不存在都會使整個鏈條斷裂,教師期待的作用也就不會發生。教師和學生的個性及其組合決定了教師的期待是否起作用和對學生的影響程度。 四、合作學習 (一)關于學校里競爭與合作的研究 1研究概述 20世紀70年代,社會心理學家約翰遜(DJohnson,1971,1977)等人對競爭與合作對學生的影響進行了研究。1980年,他們又進行了配對分析研究,比較了合作、競爭和個人單獨的學習情境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 結果證明:合作學習比競爭或獨立學習得到的成績更好,只有在進行機械譯碼和完成改錯任務時,
27、合作似乎不是最好的。合作學習的優勢在中等學生身上體現得最明顯。一個在合作情境下學習成績居中的學生在競爭或單獨的情境下,成績會下降。根據研究結果,約翰遜等人提出合作是更有效的學習方法的新觀點。 2研究結果總結 (1)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 競爭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競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是競爭傾向于強化外部動機。競爭有增強動機的可能,但也有使學生完全喪失動機的可能。那些認為在競爭中缺乏實力、不可能取勝的學生就有可能退出競爭,徹底放棄。 合作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學生在合作的情境中感到很安全,與競爭的情境相比,合作降低了學生對失敗的恐懼,并感到很有可能取得成功,從而增強了動機,而且合作傾向于強
28、化內部動機。當然,合作中也會產生“搭便車”、“渾水摸魚”的現象,表明一些學生實際上還是缺乏動機。 (2)對學生能力發展的影響 競爭對學生能力發展的影響。在競爭的情境中,學生集中考慮的是“如何取勝”的問題,他們主要進行的是趨同思維,不可能大膽創造。同時,競爭容易產生“馬太效應”,即越有能力的學生其能力發展的機會越多,而越是需要鍛煉的學生越得不到機會。因此,長期以競爭為惟一模式的教學,容易造成學生嚴重的兩極分化,甚至一些學生的實踐和受獎勵的機會完全被剝奪。 合作對學生能力發展的影響。在合作情境中,學生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解決問題上,所以敢于大膽創造,發散性思維得到發展。同時,合作的情境能促進建設性的
29、爭論。在爭論中,學生從他人那里得到更高級的知識、技能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并有更多的口頭表達的機會,從而使口頭表達能力得以提高,在與別人交流的同時也鍛煉了自身的溝通能力。所以,合作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3)對學生間信息交流的影響 競爭對學生間信息交流的影響。競爭的情境本身就規定了個人要戰勝對方,即要使對方失敗。個人的知識或任何一點有用的信息都是戰勝對方的武器,不可能將其交給對方。所以競爭中的學生不可能共享信息。競爭的情境是封閉的,其中的個體需要信息,然而卻缺乏信息來源。 合作對學生間信息交流的影響。在合作的情境中,共同的目標使學生互相信任,彼此都希望對方成功,以誠相待,配合默契,所以都給
30、對方提供可靠而有用的信息。這樣,每個學生都可能從對方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并能適當地利用這些信息。學生之間進行的是有效的信息溝通。 (4)對自我情緒體驗的影響 學生在合作、競爭和獨立的情境中,由于不同的人際關系和交往方式而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合作情境中學生有最積極的情緒體驗。他們體驗到更強烈的被他人接受、信任和喜歡的信念,感受到他人的關心和支持,并且也想幫助他人。而競爭使學生感到不被他人接受和信任,被拒絕、被打擊。如果在競爭中強于他人,則感到被人嫉妒;如果落后于他人,則感到被輕視。(如表18-1所示) (二)合作學習的目的和特征 1合作學習的含義 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小組中一起學習,并因集體的成就而
31、獲得獎勵的學習方式。整個小組做得好或不好,取決于每一個成員的表現,以及他們相互進行幫助的程度。 合作學習一般是在46人的異質小組里進行的。學習的任務通常是在集體學習中掌握教師先前講述的內容,或者作為一個小組完成教師指定的某個項目。 2合作學習的目的和特征 (1)合作學習的目的:促使學生為個人和集體的成功而一起學習。 (2)合作學習的關鍵特征: 小組成員是異質的。 小組的學習任務通常是掌握性的或項目性的。在合作學習中小組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一般有兩種:要求每個小組成員掌握先前教師講授過的材料或要求小組完成一個項目。 行為規則是成員間相互幫助。每個人都要有責任感,承擔個人與小組的義務和責任,并互相支持
32、、鼓勵與合作。 獎勵制度是使成員平等分享小組所獲得的獎勵。作為小組成員,個人所獲得的分數不是基于個人努力的分數,而是基于小組的整體成績。 (三)合作學習的主要類型 1團隊學習 (1)學生團隊成績分配型(StudentTeamsAchievementDivisions,STAD) 在STAD中,學生被安排在4人的異質小組中。STAD的過程包括教師講述、小組學習、個人測驗、確定小組分數、小組獎勵。學生測驗的分數和他們過去的分數相比較,根據學生能達到他們以前的成績或超過的程度給予學分的獎勵。然后,把這些分數總和起來成為小組的分數。達到某一標準的小組可以得到證書或其他獎勵。活動的整個周期通常需要35個
33、課時。 這種方法被廣泛地用于各種學科和各個年級。它對于教授有明確規定的目標,并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課程最為適用。 (2)團隊游戲比賽型(TeamsGamesTournaments,TGT) TGT的步驟與STAD相同,差別是用小組比賽代替個人測驗。比賽中學生與其他小組的成員競爭為自己小組掙分。“淘汰”的程序保持了競爭公平。每個“比賽臺”的得勝者帶著同樣的分數回到自己的小組。成績低者和高成績者有相同的成功機會,從而保證了每個小組成員都參與平等競爭。有時,每個“比賽臺”上的得勝者再參加更高一級的競爭。這樣,最后的競爭總是發生在成功者之間。從這點看,TGT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失去了異質性的特征。 (3)小
34、組幫助下的個體化型和小組加速的教育型(TeamsAssisted Individualization and TeamAccelerated Instruction,TAI) TAI將合作學習和個體化的教學結合起來。TAI是專門為36年級學生學習數學而沒計的。開始時,對所有的學生進行一次算術方面熟練程度的測驗。根據測驗的結果,將學生安排在符合自己進度的異質小組里。各小組學習不同的單元,小組成員根據答案紙互相對照檢查,有問題互相幫助。最后,進行單元測驗,并且由班長評分。教師根據所有的小組成員完成的單元數量,及通過最后測驗的人數來評定分數,發給證書或給予其他獎勵。對完成得特別好的小組給予加分。TA
35、I的一個重要的做法是,當學生在小組里集體學習時,教師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給不同進度的小組學生講課上。 (4)合作性一體化閱讀和寫作型(CooperativeIntegratedReading and Composition, CIRC) CIRC是最新的小組學習方法,主要是用于小學高年級閱讀和作文教學。在CIRC中,教師在上一節閱讀課時,安排學生配對學習,小組成員兩人一組互相檢查對方完成的情況,并得到對方的認可。然后,與小組中的另一對一起檢查他們的理解程度,或者核對答案。在大部分CIRC的活動中,學生跟著教師的教!學序列走,當學生都準備好了的時候,才進行測驗。根據所有小組成員在閱讀和寫作中的平均
36、成績發給證書。 2拼板式的教學(Jigsaw teaching) 在拼板式的教學中,學生6人一組,學習材料也被劃分為一塊一塊的。每一個小組成員閱讀其中的一塊。閱讀同一塊的不同小組的成員合成一個“專家小組”來討論那一塊。然后,學生回到自己的小組,教給小組同伴這一塊的內容。由于學生除了自己學習以外,惟一的途徑就是傾聽他們同伴的講解,所以都表現出興趣和支持的態度。 斯萊文(1986)對拼板式學習方案進行了修訂,將其結合到學生小組學習程序(Student, Team Learning Program)中,稱作拼板。正如在STAD和TGT中一樣,學生在46人的小組中學習。不同的是每個學生都學習一個獨立的
37、章節,所有學生閱讀同一個故事。然后,每個學生接受一個課題,在這個課題上要成為專家。承擔同一課題的學生組成一個“專家小組”來討論。然后,他們再回到自己的小組將他們學到的東西教給其他小組同伴。最后,學生參加個體測驗,根據sTAD的計分方法給出小組分數,達到標準的小組可以得到證書。 (四)合作學習的優勢和局限 1合作學習的優勢 (1)對學業成績和課堂態度的影響 絕大多數研究表明,高成績者在合作學習的受益和低成績者或中等成績者的受益一樣多。在“互教”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在問題解決和學業活動等復雜的情境中,合作比競爭可以產生更好的成績。在拼板實驗中,學生對學校的態度有積
38、極的變化。 (2)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合作學習使小組成員互相之間更多地接受、關心和更加信任。合作學習有利于發展不同群體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有利于消除種族隔閡。合作班的學生比控制班的學生更持續地認為非本種族的學生是自己重要的朋友。對班級內和班級外的跨種族相互作用都有積極影響。 (3)對“主流”和“整合”的影響 將身體上或心理上殘缺的兒童和正常發育的兒童放在一個正規課堂里學習,這在北美稱為“主流”,在歐洲稱為“整合”。 在一項STAD研究中,企圖將那些在成績上比他們同齡人落后兩個年級甚至更多的殘障兒童整合到社會結構中來。結果顯示,STAD的使用顯著地減少了正規進度學生對他們的拒絕程度,而且這些學生的
39、學習成績和自尊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主流”殘障學生和他們的正常學習進度同伴之間的差距顯著縮小。 (4)對角色采擇的影響 為了和其他人合作,一個人必須有能力在一個共同的情境中同時采取自己的視角和他人的視角看待問題,因此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這種角色采擇能力。在拼板研究中,學生的推理思考的角色采擇(考慮他人的邏輯視角)和情感思考的角色采擇(考慮他人的情緒視角)在合作后都有所提高。 (5)對自尊的影響 合作環境改變了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失敗做自我一挫敗的歸因,并且避免形成消極的自我實現的預言,有利于提高個體的自尊水平。合作班級中的學生比傳統班級中的學生對自己有更積極的情感。 2合作學習的局限 (1)為了使
40、合作學習成功,小組成員必須做到不僅僅分享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說明他們是怎樣得出這個答案的,為什么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2)每個小組成員都要對小組負責。這個“個人為集體”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接受與適應的。 (3)合作學習要具有良好的狀態,小組成員必須一直堅持在任務上。 (4)在所有的小組里,每個人都必須與其他人融洽相處。 (五)使用合作學習的時機 當班級需要發展一種和諧的共同信念(集體為個人,個人為集體)時,當學生在學業上處于危機之中,或常常為自卑而痛苦時,當教師想幫助那些“主流”的學生時,使用合作學習應該是比較恰當的方法。 教育社會心理學已開始從個體水平、群體水平、學校水平以及社會系統水平
41、上分別開展對教育過程的研究,尤其它從互動的角度對學生學習及行為的分析使得那些在教育研究中只注重單一因素的局部效果的分析方法相形見絀。附錄資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刪除玻璃知識大全 普通平板玻璃 :普通平板玻璃亦稱窗玻璃。平板玻璃具有透光、隔熱、隔聲、耐磨、耐氣候變化的性能,有的還有保溫、吸熱、防輻射等特征,因而廣泛應用于鑲嵌建筑物的門窗、墻面、室內裝飾等。 平板玻璃的規格按厚度通常分為2mm、3mm、4mm、5mm、和6mm,亦有生產8mm和10mm的。一般2mm、3mm厚的適用于民用建筑物,4mm-6mm的用于工業和高層建筑。 影響平板玻璃質量的缺陷主要有氣泡、結石和波筋。氣泡是玻璃體中潛藏的空
42、洞,是在制造過程中的冷卻階段處理不慎而產生的。結石俗稱疙瘩,也稱沙粒,是存在于玻璃中的固體夾雜物,這是玻璃體內最危險的缺陷,它不僅破壞了玻璃制品的外觀和光學均一性,而且會大大降低玻璃制品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甚至會使制品自行碎裂。 好的平板玻璃制品應具有以下特點: 1)是無色透明的或稍帶淡綠色 2)玻璃的薄厚應均勻,尺寸應規范 3)沒有或少有氣泡、結石和波筋、劃痕等疵點。 用戶在選購玻璃時,可以先把兩塊玻璃平放在一起,使相互吻合,揭開來時,若使很大的力氣,則說明玻璃很平整 。另外要仔細觀察玻璃中有無氣泡、結石和波筋、劃痕等,質量好的玻璃距60厘米遠,背光線肉眼觀察,不允許有大的或集中的氣泡,不
43、允許有缺角或裂子,玻璃表面允許看出波筋、線道的最大角度不應超過45度;劃痕沙粒應以少為佳。 玻璃在潮濕的地方長期存放,表面會形成一層白翳,使玻璃的透明度會大大降低,挑選時要加以注意。 熱熔玻璃 熱熔玻璃又稱水晶立體藝術玻璃,是目前開始在裝飾行業中出現的新家族。熱熔玻璃源于西方國家,近幾年進入我國市場。以前,我國市場上均為國外產品,現在國內已有玻璃廠家引進國外熱熔爐生產的產品。熱熔玻璃以其獨特的裝飾效果成為設計單位、玻璃加工業主、裝飾裝潢業主關注的焦點。熱熔玻璃跨越現有的玻璃形態,充分發揮了設計者和加工者的藝術構思,把現代或古典的藝術形態融入玻璃之中,使平板玻璃加工出各種凹凸有致、彩色各異的藝術
44、效果。熱熔玻璃產品種類較多,目前已經有熱熔玻璃磚、門窗用熱熔玻璃、大型墻體嵌入玻璃、隔斷玻璃、一體式衛浴玻璃洗臉盆、成品鏡邊框、玻璃藝術品等,應用范圍因其獨特的玻璃材質和藝術效果而十分廣泛。熱熔玻璃是采用特制熱熔爐,以平板玻璃和無機色料等作為主要原料,設定特定的加熱程序和退火曲線,在加熱到玻璃軟化點以上,經特制成型模模壓成型后退火而成,必要的話,再進行雕刻、鉆孔、修裁等后道工序加工。 夾層玻璃 夾層玻璃,就是在兩塊玻璃之間夾進一層以聚乙烯醇縮丁醛為主要成分的PVB中間膜。玻璃即使碎裂,碎片也會被粘在薄膜上,破碎的玻璃表面仍保持整潔光滑。這就有效防止了碎片扎傷和穿透墜落事件的發生,確保了人身安全
45、。 在歐美,大部分建筑玻璃都采用夾層玻璃,這不僅為了避免傷害事故,還因為夾層玻璃有極好的抗震入侵能力。中間膜能抵御錘子、劈柴刀等兇器的連續攻擊,還能在相當長時間內抵御子彈穿透,其安全防范程度可謂極高。 現代居室,隔聲效果是否良好,已成為人們衡量住房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使用了SaflexPVB中間膜的夾層玻璃能阻隔聲波,維持安靜、舒適的辦公環境。其特有的過濾紫外線功能,既保護了人們的皮膚健康,又可使家中的貴重家具、陳列品等擺脫褪色的厄運。它還可減弱太陽光的透射,降低制冷能耗。 夾層玻璃的諸多優點,用在家居裝飾方面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如許多家庭的門,包括廚房的門,都是用磨砂玻璃做材料。煮飯時廚
46、房的油煙容易積在上面,如果用夾層玻璃取而代之,就不會有這個煩惱。同樣,家中大面積的玻璃間隔,對天生好動的小孩來說是個安全隱患,若用上夾層玻璃,家長就可以大大放心了。 夾層玻璃安全破裂,在重球撞擊下可能碎裂,但整塊玻璃仍保持一體性,碎塊和鋒利的小碎片仍與中間膜粘在一起。 鋼化玻璃需要較大撞擊力才碎,一旦破碎,整塊玻璃爆裂成無數細微顆粒,框架中僅存少許碎玻璃。 普通玻璃一撞就碎,典型的破碎狀況,產生許多長條形的銳口碎片。 夾絲玻璃破碎時,鏡齒形碎片包圍著洞口,且在穿透點四周留有較多玻璃碎片,金屬絲斷裂長短不一。 噴砂玻璃 噴砂玻璃用高科技工藝使平面玻璃的表面造成侵蝕,從而形成半透明的霧面效果,具有
47、一種朦朧的美感。在居室的裝修中,噴砂玻璃可用于表現界定區域卻互不封閉的地方,如在餐廳和客廳之間,可用噴砂玻璃制成一道精美的屏風。 彩繪玻璃 彩繪玻璃是目前家居裝修中較多運用的一種裝飾玻璃。制作中,先用一種特制的膠繪制出各種圖案,然后再用鉛油描摹出分隔線,最后再用特制的膠狀顏料在圖案上著色。彩繪玻璃圖案豐富亮麗,居室中彩繪玻璃的恰當運用,能較自如地創造出一種賞心悅目的和諧氛圍,增添浪漫迷人的現代情調。 雕刻玻璃 雕刻玻璃分為人工雕刻和電腦雕刻兩種。其中人工雕刻利用嫻熟刀法的深淺和轉折配合,更能表現出玻璃的質感,使所繪圖案予人呼之欲出的感受。雕刻玻璃是家居裝修中很有品位的一種裝飾玻璃,所繪圖案一般
48、都具有個性“創意”,反映著居室主人的情趣所在和追求。 鑲嵌玻璃 鑲嵌玻璃能體現家居空間的變化,是裝飾玻璃中具有隨意性的一種。它可以將彩色圖案的玻璃、霧面朦朧的玻璃、清晰剔透的玻璃任意組合,再用金屬絲條加以分隔,合理地搭配“創意”,呈現不同的美感,更加令人陶醉。 視飄玻璃 視飄玻璃是一種最新的高科技產品,是裝飾玻璃在靜止和無動感方面的一個大突破。顧名思義,它是在沒有任何外力的情況下,本身的圖案色彩隨著觀察者視角的改變而發生飄動,即隨人的視線移動而帶來玻璃圖案的變化、色彩的改變,形成一種獨特的視飄效果,使居室平添一種神秘的動感。 玻璃磚 玻璃磚的款式有透明玻璃磚、霧面玻璃磚、紋路玻璃磚幾種,玻璃磚
49、的種類不同,光線的折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玻璃磚可供選擇的顏色有多種。玻璃的純度是會影響到整塊磚的色澤,純度越高的玻璃磚,相對的價格也就越高。沒有經過染色的透明玻璃磚,如果純度不夠,其玻璃磚色會呈綠色,缺乏自然透明感。 空心玻璃磚以燒熔的方式將兩片玻璃膠合在一起,再用白色膠攪和水泥將邊隙密合,可依玻璃磚的尺寸、大小、花樣、顏色來做不同的設計表現。依照尺寸的變化可以在家中設計出直線墻、曲線墻以及不連續墻的玻璃墻。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面積的磚墻或有弧度的施工方式,需要拉銅筋來維持磚塊水平,而小面積磚墻施工中,需要在每個玻璃磚相連的角上放置專用固定架連接施工。 手工藝術玻璃是與整體環境融為一體的藝術品,
50、除了擁有極佳的透光性外,其手工制作的獨特性及色彩的變化性也是為居家空間裝飾點綴加分的妙筆。在墻面、門板裝飾、燈墻、嵌燈的很多設計中都可以變化出新,其材質有別于一般以金屬或其他材質所制成的裝飾品,細致的手工表現均勻柔和之光感,是陽光溫和的轉述者。但由于單價較高,應用時可以與其他飾材混用作為點綴,營造良好的采光變化效果。 低輻射玻璃 低輻射玻璃又稱LOW-E(樓依)玻璃,是鍍膜玻璃家庭中的一員,此玻璃可減低室內外溫差而引起的熱傳遞。 它是一種既能像浮法玻璃一樣讓室外太陽能、可見光透過,又像紅外線反射鏡一樣,將物體二次輻射熱反射回去的新一代鍍膜玻璃。在任何氣候環境下使用,均能達到控制陽光、節約能源、
51、熱量控制調節及改善環境。 行內人士還稱其為恒溫玻璃:即無論室內外溫差有多少,只要裝上低輻射玻璃,室內花很少的空調費用便可永遠維持冬暖夏涼的境地。 但要注意的是,低輻射玻璃除了影響玻璃的紫外光線、遮光系數外,還從某角度上觀察會小許不同顏色顯現在玻璃的反射面上。 夾層玻璃 夾層玻璃是指在兩片或多片玻璃之間夾上PVB中間膜,經過熱加壓后,就可制成建筑用夾層玻璃材料。夾層玻璃是目前惟一的多功能安全玻璃。這種玻璃所具有的安全可靠的特性體現在由PVB中間膜緊密粘合而成的玻璃不易因撞擊而破碎,即使受外力作用破碎,仍保持碎片與中間膜的粘連,不會從高處掉落;另外,PVB具有很強的韌性、不易被撞擊物體穿透。 夾層
52、玻璃能抵御盜竊和暴力入侵,含有金屬篩網的夾層玻璃還能做成電子保密玻璃,可以替代現代人們為了安全、防盜而在窗外安裝的鐵柵欄,避免家家安裝“鐵籠子”,影響建筑美觀。 夾層玻璃隔聲密封及控制陽光的特性是由PVB中間膜實現的。PVB中間膜能減少穿透玻璃的噪音數量,能隔除99以上的紫外線,通過使用PVB中間膜過濾可見光并削弱其破壞能力,可有效降低室內制冷能耗。 夾層玻璃這樣的安全玻璃不僅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還提高了建筑設施的自身價值?,F在,有些住宅小區已開始采用夾層玻璃等安全玻璃做門窗,并以此作為吸引購房者的手段。 聰敏彩色玻璃 這種玻璃在空氣中出現某些化學物質時會改變顏色,這使它在環境監視、醫學診斷以
53、及家居裝飾等方面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究一種制造玻璃用的溶液,在其中添加有高度選擇性的酶或蛋白質,在出現某些化學物質時,添加劑便會改變顏色。 鐳射玻璃 在玻璃或透明有機滌綸薄膜上涂敷一層感光層,利用激光在上刻劃出任意的幾何光柵或全息光柵,鍍上鋁(或銀、鋁)再涂上保護漆,這就制成了鐳射玻璃。它在光線照射下,能形成衍射的彩色光譜,而且隨著光線的入射角或人眼觀察角的改變而呈觀出變幻多端的迷人圖案。它使用壽命可達50年,而且正向家庭裝璜發展。 智能玻璃 這種玻璃是利用電致變色原理制成。它在美國和德國一些城市的建筑裝璜中很受青睞,智能玻璃的特點是,當太陽在中午,朝南方向的窗戶
54、,隨著陽光輻射量的增加,會自動變暗,與此同時,處在陰影下的其它朝向窗戶開始明亮。裝上智能窗戶后,人們不必為遮擋驕陽配上暗色或裝上機械遮光罩了。嚴冬,這種朝北方向的智能窗戶能為建筑物提供70的太陽輻射量,獲得漫射陽光所給予的溫暖。同時,還可使裝上變色玻璃的建筑物減少供暖和致冷需用能量的25、照明的60、峰期電力需要量的30。 呼吸玻璃 同生物一樣具有呼吸作用,它用以排除人們在房間內的不舒適感。日本吉田工業公司應用德國專利稍加改進后,已研制成功一種能消除不舒適感的呼吸窗戶,命名為IFJ窗戶。經測定,裝有呼吸玻璃房間內的溫差僅有05攝氏度左右,特別適合人們的感官。不僅如此,呼吸玻璃還具有很高的節能效
55、果。按常規,其空調負荷系數為80,裝上呼吸窗戶后,下降為519(系數愈小節能性愈好)。據報道,這種呼吸窗戶框架是以特制鋁型材料制成,外部采用隔熱材料,而窗戶玻璃則采用反射紅外線的雙層玻璃,在雙層玻璃中間留下12毫米的空隙充入惰性氣體氬,靠近房間內側的玻璃涂有一層金屬膜。 真空玻璃 這種玻璃是雙層的,由于在雙層玻璃中被抽成為真空,所以具有熱阻極高的特點,這是其它玻璃所不能比擬的。人們普遍認為,真空窗戶有很高的實用性??崾睿彝飧邷責o法“鉆”入室內;嚴冬,房內的暖氣不會逸出,稱得上是抵御炎暑、寒冷侵襲的“忠誠衛士”,而且沒有空調所帶來的種種弊端。 彩色鑲嵌玻璃 使用彩色鑲嵌玻璃不僅能給人帶來新的感
56、覺,而且它本身具有現代造型,古典優雅,融藝術性與實用性為一體,再加上巧妙的構思和嶄新的工藝技巧,可發揮個人審美觀點,根據各自的設計創意和巧思,隨意組合。如今比較流行的種類有:壓花、冰晶、鏡面、磨砂、磨邊和各種顏色彩色玻璃,用銅或鋁條金屬框架略作不同精致鑲拼搭配。 中空玻璃 中空玻璃是由兩層或兩層以上普通平板玻璃所構成。四周用高強度、高氣密,性復合粘結劑,將兩片或多片玻璃與密封條、玻璃條粘接密封,中間充入干燥氣體,框內充以干燥劑,以保證玻璃片間空氣的干燥度。其特性,因留有一定的空腔,而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隔音等性能。主要用于采暖、空調、消聲設施的外層玻璃裝飾。其光學性能、導熱系數、隔音系數均應
57、符合國家標準。 高性能中空玻璃 高性能中空玻璃除在兩層玻璃之間封入干燥空氣之外,還要在外側玻璃中間空氣層側,涂上一層熱性能好的特殊金屬膜,它可以阻隔太陽紫外線射入到室內的能量。其特性是有較好的節能效果、隔熱、保溫,改善居室內環境。外觀有八種色彩,富有極好的裝飾藝術價值。 鋼化玻璃 鋼化玻璃又稱強化玻璃。它是利用加熱到一定溫度后迅速冷卻的方法,或是化學方法進行特殊處理的玻璃。它的特性是強度高,其抗彎曲強度、耐沖擊強度比普通平板玻璃高35倍。安全性能好,有均勻的內應力,破碎后呈網狀裂紋。主要用于門窗、間隔墻和櫥柜門。鋼化玻璃還在耐酸、耐堿。一般厚度為2-5毫米。其規格尺寸為400毫米X900毫米、
58、500毫米X1200毫米。 夾絲玻璃 夾絲玻璃別稱防碎玻璃。它是將普通平板玻璃加熱到紅熱軟化狀態時,再將預熱處理過的鐵絲或鐵絲網壓入玻璃中間而制成。它的特性是防火性優越,可遮擋火焰,高溫燃燒時不炸裂,破碎時不會造成碎片傷人。另外還有防盜性能,玻璃割破還有鐵絲網阻擋。主要用于屋頂天窗、陽臺窗。 玻璃馬賽克 玻璃馬賽克又叫作玻璃錦磚或玻璃紙皮磚。它是一種小規格的彩色飾面玻璃。一般規格為20毫米20毫米、30毫米30毫米、40毫米40毫米。厚度為4-6毫米。屬于各種顏色的小塊玻璃質鑲嵌材料。外觀有無色透明的,著色透明的,半透明的,帶金、銀色斑點、花紋或條紋的。正面是光澤滑潤細膩;背面帶有較粗糙的槽紋
59、,以便于用砂漿粘貼。特性是:具有色調柔和、樸實、典雅、美觀大方、化學穩定性、冷熱穩定性好等優點。而且還有不變色、不積塵、容重輕、粘結牢等特性,多用于室內局部,陽臺外側裝飾。其抗壓強度、抗拉強度、盛開溫度、耐水、耐酸性均應符合國家標準。1)什么是鋼化玻璃? 退火玻璃通過高溫和淬冷,表層形成強大的壓應力,使玻璃的機械強度數倍增加,即為鋼化玻璃。鋼化玻璃表面應力為:69168 Mpa。 2)什么是半鋼化玻璃? 退火玻璃通過高溫和淬冷,表層形成低于69 MPa的壓應力,使玻璃的機械強度數倍增加,即為半鋼化玻璃。半鋼化玻璃表面應力為:2469 Mpa。 3)什么是熱增強玻璃? 熱增強玻璃就是半鋼化玻璃,
60、它是半鋼化玻璃的專業術語。 4)鋼化玻璃具有哪些特點? 安全性:破裂后呈碎小鈍角顆粒,對人體不會造成重大傷害。高強度:一般是普通玻璃強度的4倍及以上。撓度:比普通玻璃大34倍。熱穩定性:鋼化玻璃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能經受的溫差約110C。 5)半鋼化玻璃具有哪些特點? 強度:半鋼化玻璃的強度是退火玻璃的2倍以上。安全性:破裂時碎片呈放射狀,每一碎片都延伸到邊緣,不易脫落,較安全,但不屬于安全玻璃。撓度:半鋼化玻璃的擾度比鋼化玻璃小比退火玻璃大。熱穩定性:熱穩定性也明顯地比退火玻璃好,能經受的溫差約75C。 6)鋼化產品采用哪種方式加工? 建筑業所用的平鋼化玻璃是使用水平輥道鋼化爐進行淬火熱處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人造石英石樹脂合作協議書
- 房建勞務分包合同集
- 農業種植合作合同協議
- 餐飲業連鎖店標準化管理運營方案
- 現代農業園區運營承包合同書
- 公務員擔保合同
- 行政管理思想演變試題及答案
- 城市綠化工程項目合作協議書
- 城市交通管理與優化技術服務協議
- 2025年行政管理自考知識綜合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填海工程土石方合同
- 【高考復習】文言文閱讀專題:特殊句式-(公開課課件)
- 【基于單片機的定時智能藥箱設計(論文)7700字】
- 采訪課件模板
- 2020年廣東深圳中考滿分作文《見證美好》8
- 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閱讀理解專項訓練16篇(含答案)
- 移動醫療賦能慢病管理的模式與效果
- 《老年人輔助器具應用( 第2版)》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國比特幣和加密貨幣錢包細分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2023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試題(解析版)
- DL-T+544-2012電力通信運行管理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