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京,是中國最后一座古代都城,歷經元、明、清三代。元代,規劃元大都時,沒有效法宋代汴京模式,而是選擇了更為古老的王都模式,即以儒家尊崇的周禮王城圖為藍本,也就是城市應呈方形,每邊九里四邊城墻上各設有三座城門,城內有九條直街與九條橫街,街道之寬為車軌的九倍。以周禮*考工記的城市規劃思想,進行修建規劃的元大都,是中國封建社會歷代都城中,最接近周禮之制的一座都城,奠定了近代北京城的雛形。大都城平面呈長方形,周長28.6公里,面積約50平方公里,道路規劃整齊、經緯分明,采取外城、皇城、宮城,三重城垣相套的傳統形制。從宋代以來,南方的經濟開始超過北方,北方的許多物質,包括糧食、紡織品、木料等,都要依靠南
2、方供應,南北大運河就成了南貨北運的重要通道,元大都更離不開這條運河。元朝伊始,因為要將漕運的船只引向大都城的后市,水量需求大大增加,大都城內太液池的湖水,已不能滿足城內五十萬人的生活供給和商業貿易,必須尋找新的水源。為元大都尋找水源的人叫郭守敬,他遍訪京郊各地、細察山脈水源,終于在大都以北的昌平一帶,尋找到新的水源。經勘查地形,將城北之水引向城西北之甕山泊,也就是今天的昆明湖,然后向東南經高粱河流至城內。又在城里開了一條河,與南來的運河相連。碧波蕩漾的湖水和商賈云集的繁茂,讓有著大國夢想的元世祖忽必烈興奮不已,他將這條河命名為“通惠河”。元大都時代的建筑,遺留至今的并不多,其短暫的輝煌與華美,
3、只留在了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游記中。1368年,明王朝占領了元代的北京城,朱元璋建國稱帝,并在南京修建了他的宮殿。公元1422年,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和君臣間的明爭暗斗,躊躇滿志的永樂大帝朱棣,將開國皇帝的陵墓留在了南京,把明王朝的統治中心遷往北京。永樂時期,營建紫禁城與營建都城的工程,是相結合進行的,主要工程有:把皇城從元大都的位置南移一里,將元大都的南城墻往南遷移二里,即從長安街一線移到今天的前門一線,同時完成了北京城大城墻的修建。在修建都城的同時,朱棣還修建了用于鎮壓元代“王氣”的鎮山土堆建筑“萬歲山”,也就是今天的景山。然而,讓朱棣沒有想到的是,明末,崇禎皇帝卻戲劇性地吊死于萬歲山。中國
4、封建王朝都城的選址和宮城的定位,必須嚴格恪守天子之禮制,即“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在皇宮建造布局上,充分體現了帝王居天地之中,而一統天下的理念。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因古代以紫微星象征帝王居所,皇宮歷來又屬禁地,因此得名。紫禁城按前朝后寢的制度分外朝和內廷,外朝占據了紫禁城的大半面積,是皇帝和大臣們舉行大典、朝賀、筵宴和行使權力的地方,也是最能體現皇權威嚴和紫禁城建筑藝術的部分。外朝,以中軸線上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朝政和后妃、皇子們居住、游玩之所。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午門,是紫禁城的大門,午
5、門主體分為正樓、鐘亭、鼓亭、東觀、西觀五部分,用廊廡連成“凹”字形平面,建在同形的墩臺上,這種建筑形式在古代稱為“闕門”,是大門的最高等級。皇帝發布詔令,戰爭后接受戰俘,都在這里舉行儀式。午門的中門為皇帝專用,此外,科舉殿試考中的狀元、榜眼、探花,可從中門出宮。按清代規制,平時上朝,文武官員走東偏門,宗室王公走西偏門。太和門,是前朝三大殿的大門,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進入紫禁城,就是在太和門里,舉行下達第一項詔令儀式的。順治時期,清朝效法明朝而創新政治制度,用以恢復封建經濟,并以威猛之勢嚴行剃發,來保護滿族習俗和維護統治特權。帝王,自比為真龍,因此在中國建筑中,各種涉及到龍的造型都出現在皇家
6、建筑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共同坐落在“土”字形本局的漢白玉臺基之上,每層皆作須彌座形式。四周裝飾以漢白玉欄桿,每根欄桿的望柱頭上都雕有精美的云龍和云鳳紋飾。望柱下則伸出一枚稱作“螭首”的獸頭吐水口,每到雨天,螭首即呈現“千龍噴水”的壯麗奇景。中國古建筑的大小都是以房間了計數的,間數越多,房屋也越高。紫禁城中最高等級的建筑太和殿在紫禁城的中心,也是都城北京的中心。太和殿從地面到屋脊共高26.9米,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取“九五之尊”之意。作為紫禁城外朝三大殿的主殿,太和殿俗稱“金鑾寶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初名“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改名為“皇極殿”。明代時,被毀三次,也重建了三次
7、。清順治二年五月修繕三大殿時,改名為太和殿。大殿內懸掛的“建極綏猷”的匾額,寓意有君臨天下、承天建邦,以順應大道之意。無論是明朝的“奉天”還是“皇極”,以及清朝的“太和”,這座世界獨一無二的皇宮大殿,無不浸透著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理想。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在古代的傳統思想中,“王”之所以“大”是因為“王”與“天”聯系在一起,認為其權利是天授予的,其行為代表著天的意志,從而皇權是至高無上的。然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盛世,才能驗證這種“天意”,于是中國古代皇帝逐漸用自然界的天、地、日、月代替了原始圖騰。王,之所以祭天、地,是帝王應將自己比作天地之子
8、,祭天地乃盡為子之道。因此,祭祀不僅成為一種禮制,而且也成為皇帝每年的重要政治活動。在對天、地、日、月的祭祀中,“祭天”最為隆重。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與紫禁城同時完成。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上天,祈禱五谷豐登,以及在大旱之年祈雨的場所。天壇占地面積達4148畝,相當于紫禁城面積的四倍,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無論在整體布局還是單一建筑上,天壇建筑群都反應出反映出天地之間的關系,而這一關系在中國古代宇宙觀中,占據著核心位置。同時,這些建筑還體現出帝王將相在這一關系中所起的獨特作用。祈年殿,是天壇中體量最大的建筑,也是北京城形制最為獨特的建筑。祈年殿,在明代初建時,三重屋檐最上層用青色琉璃瓦、中檐用黃色琉璃瓦、下檐用綠色琉璃瓦,以象征天、地、萬物。清*乾隆16年,被改為三檐一律覆青色琉璃瓦,即今天所見的形象,較明代更為莊重、大氣。圜丘,為三層漢白玉圓臺,是祭天的祭壇,圜丘所營造的空間,無疑成為北京城最具神性的場所之一。它與之前描述的紫禁城太和殿的空間,共同構成建筑空間藝術的兩大巔峰。相比之下,太和殿所象征的皇權頗具世俗色彩。而圜丘“天人對話”的巧妙構思,則更賦予東方文化意境。天壇作為中國古代建筑象征手法的杰出代表,其主要設計思想,是要在藝術上展現天的崇高、神圣,以及天子與天之間的密切關系,這樣的設計思想,無不貫穿于整組建筑群的宏偉布局和各個微觀之處,體現了古代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輸卵管癌護理查房
- 江蘇省南京市六區2024-2025學年初三4月模擬考試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日語語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阜新市名校2025屆初三第三次診斷性考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肇慶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第一次五校聯考自選模塊試題含解析
- 四川鐵道職業學院《雕塑》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眉山市龍正區重點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中考模擬試卷(英語試題理)試卷含答案
- 江西省育華學校2024-2025學年初三第四次統考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市級名校2025年下學期初三物理試題5月質檢考試試卷含解析
- 南寧理工學院《專業英語與文獻閱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瑞吉歐幼兒教育
- 2025年中國人壽招聘筆試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中國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行業發展狀況及前景規模調查報告2025-2030年
- 第18課《井岡翠竹》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5年河南林業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消防安全監督與檢查要點
- 【MOOC】《思想道德與法治》(東南大學)章節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課件
- 小學一年級數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同步練習題帶答案
- 《新聞攝影之我見》課件
- 《肺炎護理查房》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