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眩暈中醫診療方案一、病名中醫病名:眩暈西醫病名:高血壓、頸椎病、美尼爾氏綜合癥等二、診斷(一)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中醫內科常見疾病診療指南(ZYYXH/T18-2008).眩暈由風陽上擾,痰瘀內阻等導致腦竅失養,腦髓不充。以頭暈目眩。視物運轉為主要表現。多見于內耳性眩暈、頸椎病、椎-基底動脈系統血管病、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貧血等。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 急診醫學分冊(中華醫學會 2005 年)1).病史應詳細了解眩暈的特點:發作的緩急,誘因和持續時間,發作時能否站立或傾倒的方向,發作與頭位和體位的關系。既往用藥病史特別是具有耳毒性的藥物如鏈霉素等以及引
2、起中樞損害的 藥物如鎮靜藥和麻醉藥,既往頭部外傷史、眼耳部疾病史、心血管病史、內分泌代謝及血液病史。2).伴隨癥狀主要是迷走神經激惹癥狀惡心、嘔吐、出汗及面色蒼白。特別要注意神經系統的伴隨癥狀。3).體格檢查包括生命體征,心臟和胸部檢查,耳部及全面完整的神經系統查體。4).輔助檢查心電圖、X 線胸片、心臟彩超、頭顱 CT 和 MRI、腦電圖檢查、前庭功能檢查和聽力檢查以及化驗檢查。(二)證候診斷:肝陽上亢證:眩暈,頭部跳痛,耳鳴如潮,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滑。氣血虧虛證:頭目眩暈,勞則加劇,神疲健忘,聲低氣短, 面白少華或萎黃,或心悸失眠,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腎精不足證:
3、眩暈耳鳴精神萎靡,腰膝酸軟。偏于陰虛者兼見咽干,形瘦,五心煩熱,舌嫩紅,苔少或光剝,脈細數;偏于陽虛者兼見面色白或黑,形寒肢冷,遺精滑泄,舌淡嫩,苔白,脈弱。痰濕中阻證:頭重如蒙,頭目不清,或伴視物旋轉,胸悶不食,嗜睡,時吐痰涎,舌苔膩,脈滑或弦滑。瘀血阻竅證:眩暈日久,頭痛明顯,失眠健忘,心悸怔忡, 唇舌色暗,舌有瘀點或瘀斑,脈澀。三、治療方案(一)一般處理眩暈是一種疾病,也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癥狀。導致眩暈發病的因素較多針對發病因素進行處理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對眩暈治療除藥物治療外還要針對發病因素進行調節。如調節飲食,飲食盡可能定時定量忌暴飲暴食及過食肥甘厚味,或過咸食品,適當多食蔬菜盡可
4、能戒除煙酒,合理安排工作、學習、生活,堅持體育鍛煉和參加文娛活動,避免體力和腦力的過度勞累節制房事,忌縱欲過度;保持心情舒揚、樂觀、防止七情內傷等。對眩暈嚴重者一定要求臥床休息及有人陪伴或住院治療。(二)辯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肝陽上亢證治法:平肝潛陽,清火熄風推薦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 9g,石決明 18g、鉤藤 12g、牛膝 12g、杜仲 9g、桑寄生 9g、黃芩 9g、山梔 9g,菊花 9g、白芍9g。氣血虧虛證治法:補益氣血,調養心脾推薦方藥:歸脾湯加減。黨參 6g,白術 9g、黃芪 12g、當歸 9g、熟地 18g、龍眼肉 12g、大棗三枚、茯苓 9g、炒扁豆 9g、遠志 6g、棗仁
5、 12g。腎精不足證治法:滋養肝腎,益精填髓推薦方藥:熟地 24g、山萸肉 12g、山藥 12g、龜板 12g(先煎)、鹿角膠 12g(烊化)、紫河車 6g、杜仲9g、枸杞子12g、菟絲子12g、淮牛膝 9g。痰濁中阻證治法:化痰祛濕,健脾和胃推薦方藥: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半夏 9g,陳皮 6g、白術 15g、苡仁 9g、茯苓 6g、天麻 6g。瘀血阻竅證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竅推薦方藥:通竅活血湯加減。川芎 9g、赤芍 9g、桃仁 9g、紅花6g、白芷 9g、菖蒲 9g、當歸 6g、地龍 6g、全蝎 6g。(三)針灸理療療法1.針刺主穴:百會、風池、頭俠、太陽、懸鐘。肝陽上亢者,加太沖、行間
6、;氣血虧虛者,加氣海、足三里;痰濁內蘊者,加內關、中脘、豐?。婚懷杞j者,加血海、膈俞;腎精不足者,加腎俞、太溪。實證針用瀉法,虛證針用補法。急重期配合體針(百會、四神聰等)和耳穴治療。2.灸法艾灸百會穴,可治各種虛證眩暈急性發作。推拿療法:百會、風池、風府、太陽、印堂、肺俞、心俞、胸俞、腎俞穴,用推、拿、抹、按、搓手法。磁療、激光照射等治療。(四)其他療法根據患者情況,可選用耳尖放血療法、藥枕療法等。(五)康復指導眩暈中止后應選用相應的成藥鞏固治療。尤其對因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引發者更應堅持治療,防止復發,預防并發癥。合理安排工作、學習、生活,保證足夠的睡眠時問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八
7、段錦、練氣功一般性的球類活動等。四、中醫治療難點分析與應對措施(一)為盡快緩解或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療效,除辨證施予中藥湯劑外可重點配合針灸療法:體針療法:常用穴位有風池、百會、合谷、陽陵泉、三陰交、足三里等,透針用內關透外關、曲池透少海,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隔日針 1 次,7 日為 1 療程。耳針療法:常用穴有降壓溝、腦干、內分泌、皮質下、神門、眼、心等。每日或隔日針 1 次,每次 12 穴,留針 30 分鐘,710 日為 1 療程。亦可用埋針法或王不留行籽代替埋針,每日按壓 23 次。七星針療法:用梅花針輕叩頭部、脊柱兩側,每次 15 分鐘,每日或隔日 1 次,710 次為 1 療程。推
8、拿療法:百會、風池、風府、太陽、印堂、肺俞、心俞、胸俞、腎俞穴,用推、拿、抹、按、搓手法。磁療、激光照射等治療。(二) 除辨證施治中藥湯劑外,日常生活中可配以穴位敷貼、食療等綜合療法。藥枕療法:夏枯草、荷葉、竹葉、公英、菊花各 50 克,研細末,裝入布袋中,當枕芯用.連續 12 月??汕鍩崞礁?,適用于于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穴位敷貼: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搗成膏狀,外敷,適用于痰濕眩暈,一般用藥 30 分鐘后眩暈可明顯減輕。肝陽上亢型:保持心情舒暢,病室應通風,安靜。飲食以清淡為主,可多食用山楂、淡菜、紫菜、芹菜、海蜇、荸薺,香菇等,禁食辛辣、油膩、粘滑及過咸之品。腎精虧損型飲食以營養豐富,易
9、消化,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胡桃肉、紅棗、山藥、甲魚、羊肝、豬腎等血肉有情之品。陰虛患者忌食羊肉、辛辣。氣血兩虛型飲食宜少食多餐,以細軟、滋補為主,鼓勵患者食用種粗糧、蜂蜜、山楂、香蕉、西瓜等。痰濁中阻型可多食苡米、紅小豆、西瓜、玉米、冬瓜、竹筍等清熱利濕之物,禁忌甜粘、生冷、肥膩飲食。五、療效評估:(一)評價標準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治愈:癥狀、體征及有關實驗室檢查基本正常。好轉:癥狀及體征減輕,實驗室檢查有改善。未愈:癥狀無改變。(二)評價方法 1眩暈癥狀明顯改善,基本痊愈。2病情穩定,沒有需要住院治療的并發癥。2020 年眩暈診療方案實施情況及中醫藥療效總結和評
10、估一、診療方案實施情況眩暈診療方案在我科實施 3 年,我科對此類疾病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以及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做出系統性評估,積極做出優化治療方案,真正使中醫藥在眩暈治療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全年收治眩暈病人49 例,其中肝陽上亢證 12 例,占 24.5,氣血虧虛證 3 例,占 6.1。腎精不足證 1 例,占 3.3。痰濕中阻證 16 例,占 32.7,瘀血阻竅證 17 例,占 34.7。辯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 30 例,針灸療法 6 例,占 12.2,其他療法治療 5 例,占 10.2,中西結合治療 8 例, 占 16.3.所有門診留觀病人中醫藥參與率達 100%。二、療效評估與總結(一)評價標準
11、:參照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中醫內科常見疾病診療指南(ZYYXH/T18-2008).治愈:癥狀、體征及有關實驗室檢查基本正常。好轉:癥狀及體征減輕,實驗室檢查有改善。未愈:癥狀無改變。(二)評價方法 1眩暈癥狀明顯改善,基本痊愈。2病情穩定,沒有需要住院治療的并發癥。(三)評價總結參照評價標準,全年 49 例病人出院前均作出了評估,統計結果為:治愈 26 例,治愈率 53.1,好轉 23 例,占 46,無效 0 例。(四)療效分析應用口服中藥湯劑治療平均痊愈時間為十天,平均好轉時間為兩天, 與傳統療法相比,愈合時間明顯縮短。說明口服中藥湯劑治療具有顯著療效。在眩暈治療中突出彰顯了中醫藥的優勢。三
12、、診療方案優化(一)為盡快緩解或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療效,除辨證施予中藥湯劑外可重點配合針灸療法:體針療法:常用穴位有風池、百會、合谷、陽陵泉、三陰交、足三里等,透針用內關透外關、曲池透少海,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隔日針 1 次,7 日為 1 療程。耳針療法:常用穴有降壓溝、腦干、內分泌、皮質下、神門、眼、心等。每日或隔日針 1 次,每次 12 穴,留針 30 分鐘,710 日為 1 療程。亦可用埋針法或王不留行籽代替埋針,每日按壓 23 次。七星針療法:用梅花針輕叩頭部、脊柱兩側,每次 15 分鐘,每日或隔日 1 次,710 次為 1 療程。推拿療法:百會、風池、風府、太陽、印堂、肺俞、心俞、胸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紗廠能源管理與節能措施考核試卷
-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的耐熱循環性能考核試卷
- 磷肥廠設備升級與技術創新考核試卷
- 醫療器械用信息化學品的注冊與監管考核試卷
- 紡織品企業信息安全管理考核試卷
- 生物燃料生產與全球氣候治理參與考核試卷
- 筆的制造生產調度優化與決策支持考核試卷
- 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中的長期效應與安全性考核試卷
- 燈具的制造工藝創新與效率提升考核試卷
- 秘書工作與商務溝通考核試卷
- WT1806E功率分析儀操作規程
- 電動汽車充電網絡規劃與優化
- 新146道100以內四個數字的加減法混合題目
- 《機器人技術應用項目教程》(第二版)課件 2-項目三 威綸觸摸屏的組態設計 任務一 觸摸屏的組態與連接;觸摸屏控制氣缸推動
- 中考英語688高頻詞大綱詞頻表
- YY-T 0954-2015 無源外科植入物-I型膠原蛋白植入劑
- 12-2017-2021年陜西中考數學真題分類匯編之統計與概率
- 膿毒血癥課件
- 2024年時事政治熱點題庫200道含完整答案(必刷)
- 2024年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屈光性白內障手術發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