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的生活經歷和音樂精神2014課件_第1頁
馬勒的生活經歷和音樂精神2014課件_第2頁
馬勒的生活經歷和音樂精神2014課件_第3頁
馬勒的生活經歷和音樂精神2014課件_第4頁
馬勒的生活經歷和音樂精神2014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亦何歡 死亦何懼古斯塔夫馬勒的音樂人生古斯塔夫馬勒(1860-1911),浪漫主義晚期奧地利作曲家和指揮家。曾任布達佩斯皇家歌劇院總監、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院長、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及愛樂樂團指揮。繼承了深厚維也納交響樂傳統的19世紀最后一位作曲家,同時預示了未來音樂的趨勢。馬勒的交響曲D大調第一交響曲(1889)c小調第二交響曲 (1895)d小調第三交響曲(1902)G大調第四交響曲(1901)C#小調第五交響曲(1904)A小調第六交響曲(1906)B小調第七交響曲(1908)Eb大調第八交響曲(1907)D第九交響曲(1912)F#大調第十交響曲(1924)馬勒的藝術歌曲歌曲三首(1880)

2、歌曲五首(1880-83)聲樂套曲旅人之歌(1884-96)歌曲集少年魔角(1892-98)歌曲集為呂克特詩歌譜曲五首(1901-02)聲樂套曲亡兒之歌(1901-05)交響聲樂套曲大地之歌(1907-11)一、生命的悲痛 馬勒童年生活的城市摩拉維亞的伊格勞(Iglau)市1860-1871年不幸的童年馬勒幼年在伊格勞市居住的房子 馬勒的父母:伯納德馬勒和瑪科塔馬勒11歲時,馬勒開始正式學習音樂。18751878年,馬勒在維也納大學攻讀歷史和哲學,同時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從愛潑斯坦學鋼琴,從富克斯學和聲,從克倫學作曲。 24歲的馬勒 青年馬勒的畫像 11歲的馬勒 1871-1880年求學道路

3、18811885年 擔任過盧布爾雅那、奧爾米茲、維也納和卡塞爾等城市的劇院指揮。1885年 任職匈牙利的布拉格歌劇院。指揮演出了瓦格納的歌劇。18861888年 在萊比錫擔任德國指揮家尼基什的助手。1888年 任布達佩斯皇家歌劇院總監。18911897年 任漢堡國家歌劇院指揮。在漢堡國家歌劇院工作時的馬勒1891-1897指揮生涯18971907年 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和愛樂樂團指揮,達到他指揮事業的最高峰。1907年 辭去該職務。馬勒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前的剪影1897-1907攀上高峰馬勒交響曲的情感思想內涵音樂作品表達了作曲家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馬勒所作的10部交響曲,具有統一的音樂構思,是

4、探尋人生意義的哲理性思考。馬勒在交響曲中表達了他對于世界的認識、對于人生的體驗,包括對生命的渴望、對自然的熱愛、對厄運的抗爭、對死亡的坦然,“生命”和“死亡”是他交響曲關注的中心。他的交響曲被稱為“生與死的交響曲”。第一交響曲“提坦”D大調第一交響曲是馬勒早期生活的概括,也是確立他交響曲構思的第一部作品。馬勒:“我的兩部交響曲(第一和第二)包含了我整個生活的內在方面,我把所經歷和忍受的全部寫進了交響曲。”作品1888年完成,1889年以五樂章交響詩形式在布達佩斯首演,此后四度修改,10年后樂譜出版的版本就是如今的四樂章交響曲。 第三樂章 欣賞馬勒受到法國版畫家卡洛(1592-1635)一幅送葬

5、版畫的啟示,寫作了這一樂章。馬勒稱之為“仿卡洛風格的葬禮進行曲”。樂曲基調憂傷痛苦,又充滿嘲弄和反諷。是馬勒早年生活中痛苦和悲傷的真實反映。套曲包括四首歌曲:1、當我的愛人婚嫁去,2、今晨我走過田野,3、我胸藏閃亮的匕首,4、我愛人的藍色明眸。第一首歌曲歌詞取自德國詩人布倫塔諾和阿爾尼姆合編的民歌集少年魔角,馬勒略作修改。其余三首歌曲由馬勒自作歌詞。第一首“當我的愛人婚嫁去”傾訴了作者當愛人婚嫁他人時的無限悲傷;第二首“今晨我走過田野”描寫大自然的景色,外界的優美和作者內心的傷痛形成強烈的對比反差;第三首“我胸藏閃亮的匕首”是具有暴風雨氣息的戲劇性歌曲,表達失戀的情緒猶如刺刀,深深刺傷歡樂;第

6、四首“我愛人的藍色明眸”中,作者懷著憂傷的心情回憶著愛人美麗的藍色明眸,情緒歸于平靜。歌曲欣賞“今晨我走過田野”清晨我走過田野,青草掛滿露水;快樂的鳥兒向我啼唱,“嘿,是你呀!早晨好!這世界多么美妙。咕咕,咕咕!明亮而美麗,啊,我愛這世界!”田野里的蘭鈴花,用它的鈴鐺,發出歡呼,丁零丁零,丁零丁零,像是傳遞早晨的問候:“這世界多么美麗,丁零丁零!一切這樣美麗!啊,我愛這世界!嘿呀!”在陽光里,世界閃閃發亮;在陽光里,萬物有聲有色!繁花百鳥,紛紛問候,“早晨好,早晨好!”這世界多么美妙!嘿,是你呀!“世界多么可愛!”現在我的幸福是否也會開花?不!不!我清楚知道,它永遠不會開放!二、愛情的慰藉19

7、02年,馬勒與阿爾瑪辛德勒結婚,進入他創作的高產時期。馬勒的妻子阿爾瑪瑪利亞辛德勒(1879-1964)1902-1907投身愛情阿爾瑪馬勒(約1908-1909年)阿爾瑪馬勒(攝于1909年)馬勒和妻子阿爾瑪在郊外散步(攝于1909年)1901-04年間,馬勒除為呂克特的亡兒之歌譜寫成聲樂套曲外,另外又選用5首詩歌寫作了歌曲。為呂克特詩歌譜曲五首包括以下詩歌: 1、我聞到一股溫柔的芳香 2、假如愛是為了美麗 3、請不要聽我歌唱 4、我已被世界遺忘 5、在午夜歌曲欣賞“我聞到一股溫柔的芳香”我聞到一股溫柔的芳香,房間里有一棵菩提樹。從親愛的手里,得到的禮物。多么可愛的菩提樹的香味!菩提樹的香味

8、多么可愛!你把菩提樹枝輕輕舉起,我聞到溫柔的菩提樹的香味,溫柔可愛的香味。原詩利用兩組發音相近的韻語相互對照,突出聲韻之美:1、Linden Linde (溫柔的) (菩提樹)2、Liebe Lieblich (親愛的) (可愛的) 第五交響曲第五交響曲是馬勒中期創作的代表作之一。悲劇性風格占據主導,死亡的陰影無處不在,這是馬勒飽嘗生活艱辛和體察世態炎涼后的心境。第五交響曲創作于1900-1902年,期間他墮入情網并與阿爾瑪結婚。作品1904年在科隆首演,此后修改了無數次,尤其是配器法。這部作品創造了一種配器法的典范:以龐大交響樂隊的配置演奏出細膩入微的室內樂風格。第四樂章“小柔板” 欣賞第五

9、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小柔板”卻是超脫了交響曲總體基調的特殊篇章。“小柔板”樂章僅用了弦樂器和豎琴演奏,馬勒在樂譜上要求演奏者“靈魂般地,帶著深深的情感和誠摯的熱情”。“小柔板”與馬勒先前寫作的藝術歌曲我消失于這個世界有著緊密關系,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詞是:“我僅僅生活在我自己的天堂里, 生活在我的愛情和歌聲中”。有的學者認為“小柔板”表現了馬勒甜美的夢境,是他理想世界的幻夢;更多人認為“小柔板”是馬勒對妻子阿爾瑪的愛情聲明。三、命運的無常 馬勒和小女兒安娜 馬勒和兩個女兒 1907年 馬勒年方四歲的長女瑪利亞去世。 馬勒獲悉自己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從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離職。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1907年

10、,前去美國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先后指揮演出了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菲德里奧和唐璜等作品。1909年 ,開始任紐約愛樂樂團指揮,致力于演奏水平的提高和曲目的擴充。1907-1909遠走他鄉馬勒的作曲小屋(托布拉赫)1907-1911年,馬勒往來于美國與歐洲之間,除了履行與大都會歌劇院的指揮合約,每年夏天他返回歐洲作曲。 馬勒在維也納郊外散步1907-1911夏日作曲1910年,馬勒遭遇婚姻危機,求助于心理學家弗洛伊德。 阿爾瑪的第二任丈夫“現代建筑之父”沃爾特格洛皮烏斯(1883-1969)聲樂套曲亡兒之歌亡兒之歌原為詩人呂克特1836年痛失兩個愛子后所作詩歌集,馬勒自詩集中選擇5首詩,于19

11、01-04年譜寫成聲樂套曲。這是馬勒藝術歌曲中悲劇性最強的作品,通過描繪失去愛子的父母的巨大的痛苦、絕望,瀕于瘋狂,表現了死亡的可怕和無奈。套曲包括5首歌曲:1、太陽即將升起;2、現在我剛明白;3、當你的母親走進門來;4、我常想,他們只是出門去了;5、暴風雨來臨。歌曲欣賞“我常想,他們只是出門了”我常想,他們只是出門了!很快就會回家!多么晴朗的一天!啊,不要著急!他們只是出門遠足。當然,他們只是出門了,現在就會回家。啊,不要著急,多么晴朗的一天!他們只是出門去到遠處的山坡!他們只是走在了我們的前面,不想再回家!我們會在山坡上在陽光里追上他們!在遠處的山坡上,多么晴朗的一天!馬勒藝術歌曲的風格特

12、征堅持詩歌的民族民間性,旋律樸素優美,多用自然音階,常用德國民間舞曲和進行曲的節奏寫作。作品兼具陰郁和溫柔的格調,歌曲內容偏喜孤獨的憂傷、死亡的恐懼、對生命的渴望和無奈的退隱,擅長表現悲傷、敏感、嘲諷、憂郁的情感。用大型管弦樂隊為藝術歌曲伴奏,開拓了“交響化藝術歌曲”的新形式。第八交響曲(千人交響曲)馬勒的交響曲規模龐大,氣勢雄偉,管弦樂法精致純熟。純器樂交響曲常與同時期寫作的藝術歌曲密切聯系,近半交響曲加入人聲,繼續發展了貝多芬式“聲樂交響曲”。第八交響曲是一部宏大磅礴的聲樂交響曲,運用了空前的聲部配置,1910年首演時,一個超四管編制的樂隊146人,獨唱者7人,三個合唱隊850人,共計10

13、03人,是名副其實的“千人交響曲”。馬勒:“這是我迄今創作的最龐大的作品,內容和形式都是無與倫比的,無法用文字加以描述。你必須想象這是整個宇宙在振動和歌唱,不再是人聲在唱,而是軌道上的行星和太陽在運行!”第八交響曲超越了傳統四樂章形式,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請降臨,創世主的圣靈基于中世紀的拉丁文贊美詩,呼喚上帝降臨來拯救世人;第二部分基于歌德的詩劇浮士德的終場,表現為探索人生意義奮斗終生的浮士德靈魂的升天。八交的兩部分以“天堂”和“人間”有機貫連,以浮士德靈魂升天的結局,象征人類以大愛的胸襟歸于天堂,獲得救贖的理念。八交是交響曲、彌撒曲與歌劇形式結合的范例。八交終曲合唱神秘之群合唱: “一切無常

14、者, 只是一虛影, 不可企及者, 在此事已成; 不可名狀者, 在此已實有; 永恒之女性, 領導我們走。”四、天國的歡樂馬勒的最后身影(1910-1911)馬勒在去美國的船上1910-1911最后身影1911年2月21日,馬勒在紐約指揮演出最后一場音樂會后病倒。4月返回歐洲后,經醫生會診,他肺部感染了鏈球菌,當時的醫療水平對此無能為力。5月18日逝于維也納。馬勒的遺容石膏像1911年生命終結 馬勒的墓碑第四交響曲為女高音獨唱和管弦樂隊而作的第四交響曲是馬勒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它樂隊編制小巧、風格抒情典雅,賞心悅耳。第四交響曲寫于1899-1900年,1901年在慕尼黑首演,幾度修改,1911年

15、馬勒指揮紐約愛樂樂團演奏了最后定稿。 第四樂章 欣賞馬勒:“在前面三個樂章中,籠罩著一個較高境界的沉靜肅穆氣氛,這個境界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令人莫名其妙地不寒而栗,在最后樂章中,孩子告訴我們它意味著什么”第四樂章加入女高音獨唱,引用了馬勒1890-1898年間寫作的組歌少年魔角中的一曲“天國的歡樂”。天國的歡樂天國的歡欣屬于我們,塵世的歡樂何足道哉!任憑那人間爭斗傾軋,都不能把我們天國的生活破壞,我們在這里生活無比恬美安泰。我們過的是天使的生活,但卻能盡情尋歡作樂。我們又蹦又跳,載舞載歌,圣彼得在天國觀看我們。(樂隊的迭句)那小羊羔我們得自圣約翰,希律將擔任屠夫。溫順的無辜的小羔羊,我們把它送

16、上死亡。圣路加屠宰公牛,他是那么漫不經心,不識憂愁,葡萄酒免費奉送,天國的酒池隨意取用,天使為我們把面包焙烘。(樂隊的迭句)五種植物在天國的花園生長。上好的蘆筍,上好的大豆,要什么便有什么,一盤盤有待我們去盡情享受。上好的蘋果,上好的梨,上好的葡萄!園丁們熱心滿足我們的愿望。牡鹿和野兔,奔入我們的懷抱,就在這露天的街道!每到齋節的日子,魚兒便成群地涌入,圣彼得他匆匆奔跑,帶著魚餌和網,要到天池垂釣。捕獲的魚由圣瑪莎烹調。(樂隊的迭句)世上沒有音樂,能與我們媲美,那一萬一千名貞女,竟偏偏起舞,如癡如醉,圣厄爾秀拉在一旁觀舞,頓開笑靨。西西利亞,她的至愛親朋,演奏得象一個皇家樂隊,天使的合唱,使我

17、們興致勃勃,到達天國歡悅的頂峰。 五、 馬勒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生亦何歡 死亦何懼馬勒: “這個世界從未讓我得到過安寧,象冰冷的波濤一樣,從我的心靈深處,始終壓抑著我的精神。”時代與社會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紀末”思潮哈布斯堡王朝窮途末路,德意志化俾斯麥“鐵血政治”,梅特涅專制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迫在眉睫德國種族主義論19世紀70年代新反猶主義現代工業化革命,科學萬能信仰缺失與精神危機個人經歷與心理狀態童年陰影帶來的終生心理創傷 我是“三重無家可歸者”常年經濟拮據“憐母”情結對妻子的眷愛和忽視女兒夭折心臟疾病精神分析與心理學家 弗洛伊德送別人生 歸俯大地 大地之歌交響聲樂套曲大地之歌大地之歌

18、完成于1909年,1911年11月在慕尼黑首演,當時馬勒已于半年前去世。大地之歌在第八交響曲之后寫作,本應是馬勒的第九交響曲,但出于對“第九”的恐懼,他將作品命名為為男高音和女低音(或男中音)獨唱和管弦樂隊而寫的交響曲。大地之歌的歌詞選自德國作家漢斯貝特格的德譯中國古詩集中國笛子,貝特格的譯詩非常自由,有時任意刪節,有時又添枝加葉,翻譯也有曲解原詩的現象,因此要查找原詩有一定難度。近30年來,經中國的音樂理論家和詩詞專家進行考證分析,6樂章中5個樂章的唐詩來源已達成共識:第一樂章:塵世苦難的飲酒歌,歌詞來自李白的悲歌行第二樂章:秋天里的孤獨者,歌詞來自錢起的效古秋夜長第四樂章:美人,歌詞來自李

19、白的采蓮曲第五樂章:春天的醉漢,歌詞來自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第六樂章:告別,歌詞來自孟浩然的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和王維的送別目前只有第三樂章青春(李白?)查無此詩。大地之歌第三樂章青春 欣賞小小池塘的中央處理這一座涼亭,用綠白陶瓷建成。一座玉帶拱橋,好像老虎弓背一樣,精致橫跨到涼亭上。許多朋友坐在亭中,衣冠楚楚,飲酒聊天,寫出許多詩篇。他們飄舉著衣袖,斜戴著絲綢小帽,神情瀟灑樂陶陶。小小池中平靜的池水,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一幅幅奇妙的畫圖:全都上下顛倒,坐在用綠色和白色陶瓷建成的涼亭中;那半月形的拱橋像倒立的彎弓。朋友們衣冠楚楚,飲酒聊天。第六樂章 送別迎候友人太陽已落到遠山背后,山谷里到處籠罩著暮色,夜的陰影被寒氣浸透。你看,月亮在藍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