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1課件_第1頁
《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1課件_第2頁
《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1課件_第3頁
《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1課件_第4頁
《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 中國人認為人的一呼一吸都與宇宙相通。藝術家的精神無處不與寥廓的宇宙相感應,相交游。人與自然是融合為一,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這叫“天人合一”思想。這也是中國山水畫的思想核心。 中國山水畫美學思想的核心 中國古代山水畫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一門傳統藝術,東方的哲理和美學思想滋養了它的精神內涵,山水畫的材質工具筆、墨、硯、紙造就了它的表現形態。 中國山水畫受老莊思想及禪宗思想影響至深,注重個體心靈的體悟,常常在靜寂觀照中,結合宇宙內部的生命求返于自己內心深處的心靈。山水畫創作并非是對一山一水作客觀刻板的自然描繪,而是把山水作為傳達情感的載體,來抒發畫家自己內心的情緒,用筆墨的濃淡、點線

2、的交錯、明暗虛實的互映、形體氣勢的開合,去創造一幅意境幽深、氣象萬千的胸中丘壑。 千百年來在無數山水畫家的千錘百煉下,中國山水畫使其內外交融,爐火純青,鑄就成一種具有獨特風格和鮮明文化特征的繪畫藝術,她與東西方各畫種共呈于世界藝術之林。如同中國古代人物畫一樣,中國古代山水畫也有它自己的藝術傳統。 在表現上要求創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要求山水畫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滿足于對自然景物的客觀描繪,要求畫家把對自然景物的認識與感受,與被描繪的客觀對象很好地結合起來,使情與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這種融合中,表現出十分鮮明的、可給人以啟發和思想的自然景物,同時又包含這耐人尋味的意

3、蘊。下面我們欣賞幾幅宋、元的山水畫。 中國古代山水畫感悟展子虔的山水畫成就很大,他的游春圖,對推動綠水青山的畫法,起了重大作用。他以巧妙的經營和豐富的色調,畫出了春光明媚的湖山景色。一片江南煙水,翠蚰蔥蘢,春波蕩漾,表現了山川的美麗和遼闊。 經典中國古代山水畫賞析 元代畫家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此圖高33厘米,長636.9厘米。展卷望去,猶如坐在小船上,逆富春江而行,在移動中觀看青山綠水,每觀每異,令你應接不暇 ,煙、云、樹、山、林舍盡收畫中,圖中峰巒坡石,秋水疏林,綿延起伏清順治七年,吳洪裕臨死前囑家人將此畫“火殉以隨”。幸虧其侄吳子文(吳靜庵)從爐火中搶出,換以他卷,才得以幸存,但是該畫中段

4、已被燒毀成兩段。經典中國古代山水畫賞析趙孟頫鵲華秋色圖 綜觀全圖,水陸交接、林木聚散、平原遠近、兩山對峙、屋宇人物,諸多景物安排得錯落有致,富有節奏感 ,設色明麗清淡,風格古雅俊秀,創造性地將水墨山水與青綠山水融為一體。 中國畫自古便有很強的線條美感 中國畫線條由于融匯了書法的線條藝術特點,擴大了線條的媒介范圍,成了畫家創造藝術美的基本手段 。 漁莊秋霽圖 (元) 倪贊 運用簡潔的線條創造孤傲、清高、蒼涼、疏放的一種藝術境界。古代山水畫的構圖的民族形式 北宋郭熙在所著林泉高致一文中提出“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三遠法是總結了構圖學上

5、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高遠、深遠和平遠的三遠法,實際上是如何表現山水境界中的高、寬、深三度空間的方法。 高遠,是從下面向上仰視,才覺得高遠,我們今天應用透視學的觀點,即把物象放在視平線上。古代山水畫的構圖的民族形式 平遠 平遠景色要畫出前后左右遼闊的空間。平遠畫法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矮山及丘陵的平遠山水;一種是只有田園河流的平原大地。 古代山水畫的基本技法 筆法:中鋒、側鋒、逆順、點、 粗細、頓挫、方圓、疾徐、轉折 墨法 :焦墨、濃墨、破墨、淡墨、積墨、宿墨、潑墨。 古代山水畫技法的程式美 中國古代山水畫在表現山石的質感上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表現程式,叫做皴法。 以畫為主,在一幅作品中加上詩文、書法、繪畫以至印章的等藝術手段,也是中國畫極為新穎的一個特色。它的形成過程很漫長,首先是提倡畫中有詩,也就是追求畫像詩一樣的富有抒情味并且帶有詩的韻律,也像詩那樣的善于創造美妙的意境而做到“畫外有意”“意趣無窮”,給讀者以充分的回味與想象的余地。同時,這些又是表達作者的個性,體現與眾不同的風格的一個很好的陣地。這樣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和完善使得中國畫成為了以畫為主體并有詩、書、印相輔相成的一門小型的“綜合藝術”。中國古代山水畫知識總結表演中國山水畫創作過程:1:章法或布白(高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