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概況課件_第1頁
中國的概況課件_第2頁
中國的概況課件_第3頁
中國的概況課件_第4頁
中國的概況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好大一個家王瑞秋好大一個家 王瑞秋 好大一個家 祖國概況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疆域南起曾母暗沙,北至漠河附近的黑龍江上;西從帕米爾高原,東到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流處。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同14個國家接壤,與8個國家海上相鄰:東北與朝鮮接壤,東北、西北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為鄰,正北方是蒙古國,西部毗鄰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相接,南面有緬甸、老撾和越南。 2004年末,中國總人口是12億9988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首都是北京。 5

2、6個民族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漢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回族、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基諾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畬族、高山族。 政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二)省、自治區分

3、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并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目前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即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0個地區(州、盟);661個市,其中:直轄市4個;地級市283個;縣級市37

4、4個;1636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和林區);852個市轄區。總計:省級34個,地級333個,縣級2862個。 承德避暑山莊 布達拉宮 八達嶺長城 美麗山東山東省地處中國東部、黃河下游,是中國主要沿海省市之一。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帶。陸地南北最長約420公里,東西最寬約700余公里,陸地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6%,居全國第十九位。境域東臨海洋,西接大陸。水平地形分為半島和內陸兩部分,東部的山東半島突出于黃海、渤海之間,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遙遙相對,廟島群島(又稱長山列島)屹立在渤海海峽,是渤海與黃海的分界處,扼海峽咽喉,成為拱衛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門戶。西部內陸部

5、分自北而南依次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山東地處中國大陸東部的南北交通要道,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穿越境域西部,溝通了本省與沿海和內陸諸省的聯系;膠濟鐵路橫貫東西,藍煙鐵路穿行于半島中部,加之遍布全省的公路網絡,構成了境內四通八達的便利交通。 山東著名景點1泰山 2蓬萊閣 3孔府 4孔廟 5千佛山 6大明湖 7趵突泉 8黃島 9九龍大峽谷 10蒲松齡故居 蓬萊閣 魅力淄博淄博市位于山東中部魯中山地與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北臨黃河,東與濰坊市相接,西靠濟南市,南鄰萊蕪和臨沂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1732至11831,北緯3556至3718。國土總面積5938平方公里。市域形

6、態南北狹長。最大縱距151公里,東西較窄。最大橫距87公里。地勢特征為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108.3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現轄張店、淄川、博山、周村、臨淄五區和桓臺、高青、沂源三縣。五城區和桓臺縣 城呈梅花狀分布,東西南北城區距中心城區分別為20公里左右,城鄉交錯,布局舒展,形成城市組群。 年人口出生率為8.79,死亡率為6.4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5。年末全市總戶數為140.10萬戶,戶籍總人口為420.62萬人,比上年增加1.03萬人,增長0.25%;市轄區戶籍人口達278.17萬人,增加0.72萬人。到2008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為504.51萬人。 淄川淄川之地

7、,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公元428 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為淄川縣, 唐初置淄川郡。宋置淄川郡屬京東東路。元設般陽路,治所在淄川城。明初設般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縣為淄川州,洪武十年(1377年)又改為淄川縣,屬濟南府。清沿明制。辛亥革命后,廢府設道,淄川縣屬濟南道。民國17年(1928年)撤道,民國20年(1931年)縣轄十路改為九區。1948年3月,淄川縣全境解放,轄11個區。1955年4月,淄川縣制撤銷,原縣境內建立楊寨、洪山、昆侖3 個區。1956年2月,撤銷昆侖、楊寨兩區,設淄川區。1958年4月,洪山區撤銷,歸淄川區。 淄川區位于淄博市中部。地處東經1174111814,北緯36223645 自西漢初設般陽縣(因治所位于般水之陽而得名),曾為縣、州、郡、路治所。初為土城,后幾經重修。明崇禎九年(1636年)改建為石城,周圍8里, 設四門。建國后,城區不斷擴大,現城區面積18.2平方公里。 概況區名由來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稱淄川區。 政區人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