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與感染_第1頁
慢性胃炎與感染_第2頁
慢性胃炎與感染_第3頁
慢性胃炎與感染_第4頁
慢性胃炎與感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慢性胃炎與感染第1頁,共10頁,2022年,5月20日,12點27分,星期三慢性胃炎定義:慢性胃炎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分類:1983年,我國分類: (1)非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 (2)萎縮性胃炎 (3)肥厚型胃炎 2000年,井岡山會議分類:根據內鏡檢查及病理診斷分類。 第2頁,共10頁,2022年,5月20日,12點27分,星期三病因及發病機制: 1.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最常見的致病因素。 2.免疫因素。與慢性萎縮性胃炎關系密切。胃體萎縮性胃炎(A型)為主的患者中可檢測出壁細胞抗體(PCA)、內因子抗體(IFA);胃竇萎縮性胃炎(B型)與免疫因素關系不大。 3.刺激性物質:非

2、甾體類抗炎藥、乙醇、濃茶、刺激性食物等。 4.十二指腸液返流。 5.胃竇內容物潴留:如胃石癥。 6.細菌、病毒及其毒素:乙肝病毒,上呼吸道感染。 7.年齡因素。8.遺傳因素。第3頁,共10頁,2022年,5月20日,12點27分,星期三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HP形狀:呈螺旋形狀,具有鞭毛結構。HP可產生毒性酶:尿素酶、黏蛋白酶、脂多糖、溶血凝酶等。HP具有粘附活性:形成“觸足樣”結構。HP感染后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產生HP抗體。第4頁,共10頁,2022年,5月20日,12點27分,星期三慢性胃炎病理變化基本病變:(1)細胞浸潤;(2)白細胞游走;(3)固有腺

3、萎縮;(4)腸腺化生;(5)不典型增生;(6)囊形變;(7)纖維化。病變程度:通常情況下炎癥、萎縮及腸腺化生的病變程度胃竇部重于胃體,小彎側重于大彎側。第5頁,共10頁,2022年,5月20日,12點27分,星期三臨床表現癥狀無特異性。多表現為上腹痛及飽脹。痛疼無明現節律性,通常進食后較重,空腹時較輕,可能與胃容受舒張功能障礙有關。噯氣、泛酸、惡心、早飽、上腹部不適或燒灼感較常見。合并胃萎縮者可出現貧血、全身衰弱、神情淡漠。第6頁,共10頁,2022年,5月20日,12點27分,星期三輔助檢查胃鏡檢查是金標準。上消化道鋇餐檢查。實驗室檢查:胃酸測定、胃蛋白酶測定、內因子測定、自身抗體檢測、HP

4、檢測、胃運動功能檢測等。第7頁,共10頁,2022年,5月20日,12點27分,星期三根除HP的疾病1、淺表性胃炎伴糜爛、萎縮性胃炎伴中-重度腸化或不典型增生、肥厚性胃炎。2、胃、十二指腸潰瘍。3、反復反作的功能性消化不良。4、有胃癌家族史。5、胃淋巴瘤。第8頁,共10頁,2022年,5月20日,12點27分,星期三治療清除HP感染:PPI和/或鉍制劑+抗生素 方案一: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共10-14天。多用: 雷貝拉唑10mgbid,克拉霉素0.5bid,阿莫西林1.0bid. 方案二:PPI+克拉霉素+替硝唑 方案三:PPI+阿莫西林+替硝唑 方案四:PPI+左氧氟沙星+替硝唑 方案五:PPI+呋喃唑酮+替硝唑 方案六:PPI+鉍制劑+克拉霉素+替硝唑第9頁,共10頁,2022年,5月20日,12點27分,星期三飲食治療。去除病因: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尿毒癥、肝膽疾病等,避免刺激性飲食及非甾體類藥物及乙醇等。藥物治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