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下載原文可改顏色查看遮擋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溫州市環境保護設計科學研究院Wenzhouenvironmentalprotectiondesign&researchinstitute國環評證乙字第2014號二O一五年七月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溫州市車站大道神力大廈4幢7樓聯系電話目錄 HYPERLINK l _bookmark0 前言1 HYPERLINK l _bookmark1 第一章總論4 HYPERLINK l _bookmark2 編制依據4 HYPERLINK l _bookmark3
2、環境功能區劃7 HYPERLINK l _bookmark4 評價標準8 HYPERLINK l _bookmark5 評價因子12 HYPERLINK l _bookmark6 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范圍13 HYPERLINK l _bookmark7 環境保護目標和環境敏感點15 HYPERLINK l _bookmark8 評價技術路線17 HYPERLINK l _bookmark9 第二章區域環境概況18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自然環境概況18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社會環境概況21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蒼
3、南縣龍港新城中央商務區控規(啟動區)概況26 HYPERLINK l _bookmark13 龍港鎮污水處理廠27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29 HYPERLINK l _bookmark15 第三章封場技術選擇及設計概況31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新美洲垃圾場概況31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現有填埋場存在問題35 HYPERLINK l _bookmark18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37 HYPERLINK l _bookmark19 封場技術的選擇38 HYPERLINK l _bookmark20 封
4、場工程設計內容40 HYPERLINK l _bookmark21 主要工藝參數54 HYPERLINK l _bookmark21 總平面布置54 HYPERLINK l _bookmark22 封場施工條件57 HYPERLINK l _bookmark22 投資概算57 HYPERLINK l _bookmark23 第四章污染因子及源強分析58 HYPERLINK l _bookmark24 產污環節分析58 HYPERLINK l _bookmark25 污染源強分析59 HYPERLINK l _bookmark26 污染源匯總68 HYPERLINK l _bookmark27
5、第五章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69 HYPERLINK l _bookmark28 水環境現狀監測與評價69 HYPERLINK l _bookmark29 大氣環境現狀監測與評價71 HYPERLINK l _bookmark30 聲環境現狀監測與評價74 HYPERLINK l _bookmark31 土壤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75 HYPERLINK l _bookmark31 地下水環境現狀監測與評價75 HYPERLINK l _bookmark32 第六章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78 HYPERLINK l _bookmark33 施工期環境空氣影響分析78 HYPERLINK l _book
6、mark34 施工噪聲的影響81 HYPERLINK l _bookmark35 施工廢水的影響83 HYPERLINK l _bookmark36 施工固廢的影響84 HYPERLINK l _bookmark37 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85 HYPERLINK l _bookmark38 水土保持86 HYPERLINK l _bookmark39 施工期的其他影響87 HYPERLINK l _bookmark40 第七章封場后環境正效益88 HYPERLINK l _bookmark41 大氣環境正效益88 HYPERLINK l _bookmark42 水環境影響評價106 HYPE
7、RLINK l _bookmark43 聲環境影響評價107 HYPERLINK l _bookmark44 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108 HYPERLINK l _bookmark45 生態環境影響評價109 HYPERLINK l _bookmark46 第八章清潔生產與總量控制分析111 HYPERLINK l _bookmark47 清潔生產分析111 HYPERLINK l _bookmark48 總量控制114 HYPERLINK l _bookmark49 第九章環境保護措施分析115 HYPERLINK l _bookmark50 水污染防治措施115 HYPERLINK l _b
8、ookmark51 廢氣污染防治措施116 HYPERLINK l _bookmark52 噪聲防治措施118 HYPERLINK l _bookmark53 水土保持措施119 HYPERLINK l _bookmark54 生態恢復及綠化措施120 HYPERLINK l _bookmark55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21 HYPERLINK l _bookmark56 第十章環境風險評價和應急防范措施124 HYPERLINK l _bookmark57 水污染事故風險分析124 HYPERLINK l _bookmark58 填埋廢氣污染風險分析125 HYPERLINK l _book
9、mark59 垃圾堆體沉降或滑動的風險分析126 HYPERLINK l _bookmark60 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127 HYPERLINK l _bookmark61 第十一章公眾參與133 HYPERLINK l _bookmark62 公眾參與目的和形式133 HYPERLINK l _bookmark62 被調查對象分析133 HYPERLINK l _bookmark63 調查結果分析134 HYPERLINK l _bookmark64 公示內容138 HYPERLINK l _bookmark65 公示結果141 HYPERLINK l _bookmark66 公眾參與
10、調查分析142 HYPERLINK l _bookmark67 第十二章環境、社會與經濟效益分析143 HYPERLINK l _bookmark68 環境與社會效益143 HYPERLINK l _bookmark69 經濟效益144 HYPERLINK l _bookmark70 第十三章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147 HYPERLINK l _bookmark71 施工期環境管理147 HYPERLINK l _bookmark71 終場期的環境管理147 HYPERLINK l _bookmark72 環境監測計劃148 HYPERLINK l _bookmark73 環境監理152 HYP
11、ERLINK l _bookmark74 第十四章審批原則符合性分析154 HYPERLINK l _bookmark75 環評審批原則分析154 HYPERLINK l _bookmark76 環評審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56 HYPERLINK l _bookmark77 其他部門審批要求157 HYPERLINK l _bookmark78 第十五章結論和建議158 HYPERLINK l _bookmark79 15.1結論158 HYPERLINK l _bookmark80 15.2建議163 HYPERLINK l _bookmark81 15.3評價總結論164 PAGE 9溫州市
12、車站大道神力大廈4幢7樓聯系電話言1、項目背景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位于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村,屬于新老城區交接處。該場為灘涂型簡易垃圾填埋場,現垃圾填埋厚度約為810米,最高處約為20米,共堆填垃圾約42.4萬立方米。該填埋場既有堆腐垃圾,又有近兩年的新鮮垃圾,垃圾成份較為復雜。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承擔著龍港鎮轄區的生活垃圾,目前已呈飽和狀態,填埋場內主要是生活垃圾,部分(大約三分之一)為建筑垃圾(主要為建筑棄土),自1992年投入使用以來至今已運行了21年,封場工程占地面積約為4.95萬平方米。根據對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現狀以及環衛發展的需
13、要,該填埋場封場工程的建設是必要的、刻不容緩的。工程建設過程須貫徹安全穩定、生態環保、自然和諧的原則,在封場環境綜合整治基礎上,依“山”造景,將“污染型垃圾山”建設成以休閑為主題的生態綠地,作為一個景觀點和諧融入龍港鎮生態體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環境影響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受項目業主單位蒼南縣龍港鎮人民政府委托,溫州市環境保護設計科學研究院承擔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在現場踏勘、資料收集的基礎上,編制完成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送審稿)。2015年7月2日在溫州主持召開報告書評審會,一致同意通過評審。根據專家的評審意見,又進行了資料收集與文
14、本修改,形成了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提請審批。2、本次環評的指導思想在對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環境質量狀況調查和評價的基礎上,通過工程分析對項目建設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預測和評價;核算本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并針對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分析項目建成后對環境可能造成污染影響的范圍和程度,提出防治污染的對策措施,以使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在該項目的設計、建設和運行中做好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工作,為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環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據。3、評價工作過程通過資料查詢、實地調查等了解項目及周邊用地規劃、環境現狀;根據設計對項
15、目工程內容分析,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對項目污染排放和外環境對本項目影響進行預測分析和評價;提出環境保護措施和建議;征求評價區域內相關團體和個人對本項目的看法。4、評價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廢氣方面主要關注施工期的汽車揚塵、場地揚塵、攪拌揚塵和瀝青煙氣,主要污染因子為粉塵;修復期的項目大氣污染物主要是填埋氣體。關注廢氣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廢水方面主要關注施工期各類施工場地及營地施工人員生活污水對水環境的影響,主要污染因子為SS、COD等;修復期水污染物為生活污水和垃圾滲瀝液等,對水環境的影響,主要污染因子為COD、氨氮等。關注廢水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噪聲方面關注施工期噪聲對外環境的影響;關注修復期填埋區的
16、機械噪聲對外環境的影響,重點分析場界及附近敏感點聲環境是否可以達到相應的功能區要求。重點關注噪聲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固廢方面主要關注施工期各類棄渣、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對外環境的影響;關注修復期生活垃圾的影響。生態環境方面關注施工期對植被、動物生境的影響,關注施工過程的水土保持。關注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可行性。社會環境方面關注項目建設對城鎮規劃和建設、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5、報告書主要結論本項目是一個環保工程,是對原有的垃圾填埋場進行治理和生態恢復的工程,工程建設地點符合當地的總體規劃、環境衛生專項規劃和產業政策,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自建成投入運行以來,由于填埋場當時的
17、技術水平,沒有采取防滲措施及滲瀝液的收集和處理,填埋作業也沒有嚴格按照規范操作,一定程度上導致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對原有垃圾填埋場的污染物進行收集處理以減輕其對周圍環境影響,可大大改善填埋區環境質量,本工程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切實保證做到“三同時”,切實做到“三廢”處理達標排放,加強管理,滿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成為一個當地人民實實在在的環保工程,在此基礎上,本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第一章總論編制依據法律法規(一)國家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家主席令第9號,2015.01);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國家主席令第77號,1997.03);3、建設項
18、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53號,1998.11);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國家主席令第32號,2000.09);5、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國家主席令第4號,2003.01);6、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國家主席令第72號,2003.01);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國家主席令第77號,2003.09);8、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國家主席令第31號,2005.04);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國家主席令第87號,2008.06);10、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2006.03);11、關于加強城市建設項目環境
19、影響評價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環辦(2008)70號;12、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9號,2013年5月1日;13、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國發200539);14、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環境保護部令第2號,2008.10);15、關于切實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文件,環辦2013104號;16、關于下放部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權限的公告,環境保護部2013第73號,2013.11.15;17、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環發201277號),環境保護部;18、關
20、于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2012)98號文),環境保護部。(二)浙江省相關條例、意見、通知、辦法等1、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公告第1號,2003.09);2、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288號,2011.12);3、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浙政辦發2005109號,2005.12);4、浙江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公告第54號,2006.06);5、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若干意見(2006.08);6、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環發200
21、711號,2007.02);7、浙江省環境保護局關于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試行工作的通知(浙環發200794號,2007.12);8、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條例(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公告第5號,2009.01);9、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的通知(浙環發200976號,2009.10);10、關于進一步建立完善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替代區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浙環發200977號,2009.10);11、浙江省溫瑞塘河保護管理條例(2010年1月1日實施);12、關于印發浙江省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指導目錄(2012年本)的通知,(浙淘汰辦201220號,2012.12);13、關于印發浙
22、江省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總量準入審核辦法(試行)的通知,2012年2月24日;14、關于印發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管理辦法的通知,浙政辦發201486號,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4.7;15、關于發布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清單(2014年本)及設區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重污染、高環境風險以及嚴重影響生態的建設項目清單(2014年本)的通知,浙環發201443號,2014.8;16、關于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與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浙江省環保局浙環發2001151號。(三)溫州市相關通知、辦法等1、關于印發溫州市建設項目環評審
23、批污染物總量替代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溫環發201088號,2010.08);2、溫州市人民政府第123號令溫州市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行辦法,2011年3月1日。3、關于印發市區建筑工地建筑揚塵、垃圾處置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溫住建發2011257號);4、溫州市人民政府第130號令溫州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2012.1)。有關技術規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T2.4-2009;(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1;(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
24、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6)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2006.4);(7)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要點(修訂版),浙江省環保局,(2005.4);(8)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原則與技術方法,(HJ/14-1996),(1996.10.1);浙江省蒼南縣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2009年10月);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GB50869-2013);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建設部建城2000120號;(12)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13)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標140-2010);(14)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
25、規程(CJJ112-2007);(15)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技術規程(CJJ113-2007)。項目文件、基礎資料1、建設單位委托本單位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合同書;2、建設單位提供的其它建設項目相關資料。環境功能區劃1、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根據浙江省水利廳、浙江省環保局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項目納污水體為鰲江7號流域范圍,為類水體多功能區,項目所在地地表水為鰲江18號流域范圍,為類工業用水區;水環境質量分別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類、類標準。項目附近的水域功能見表1.2-1和附圖。表1.2-1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表水體編號功能區編號水
26、功能區名稱功能區范圍水環境功能區名稱水質目標納污水體鰲江7G030290803022鰲江平陽工業、農業用水區西爐104公路橋仙人巖多功能區江南河網地表水水體體鰲江18G0302901403012蒼南工業、農業龍港鎮金鄉鎮工業用水區用水區2、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根據溫州市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圖,本工程沿線評價范圍內環境空氣功能區劃為二類區。3、聲環境功能區劃項目所在區域聲環境質量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聲環境功能區。4、生態環境功能區劃根據浙江省蒼南縣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項目所在區域屬于蒼南臨港工業發展生態環境功能小區,功能小區編號:1-40327C01,為重點準入區
27、。評價標準環境質量標準1、地表水根據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項目附近水體水域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類標準,詳見表1.3-1。表1.3-1水環境質量標準(單位:mg/L,除pH外)參數pHDO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BOD5類6-9310306參數氨氮總磷銅鋅六價鉻類1.50.31.02.00.05參數鉛氰化物石油類揮發酚/類0.050.20.50.01/2、空氣環境根據蒼南縣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圖,項目所在地屬二類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常規大氣污染物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惡臭物質H2S、NH3參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
28、J36-79)中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相關標準值見表1.3-2。表1.3-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參考標準項目年平均日平均1小時平均單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SO260150500g/m3NO24080200NOx50100250TSP200300/PM1070150/PM2.53575/CO/4.010mg/m3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非甲烷總烴/2.0參考TJ36-79居住區NH3/0.20H2S/0.013、聲環境項目所在區域聲環境質量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聲環境功能區,即晝間60dB,夜間50dB。4、土壤環境項目pH鎘汞砷(旱
29、地)銅鉛鉻(旱地)鋅鎳標準6.51.01.540400500300500200土壤執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的三級標準,詳見表1.3-3。表1.3-3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三級標準(單位:mg/kg)5、地下水根據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本項目區域地下水主要適用于各種用途,執行類區標準,相關標準值見表1.3-4。表1.3-4地下水質量標準項目標準pH值六價鉻(mg/L)氯化物(mg/L)色度Zn(mg/L)Cu(mg/L)類5.56.5、8.590.1350255.01.5項目標準總硬度(總CaCO3,計)揮發性酚類(以苯酚計)硝酸鹽(mg/L)氨氮(mg/L)Pb(mg/L)C
30、d(mg/L)類5500.013050.10.01 PAGE 19溫州市車站大道神力大廈4幢7樓聯系電話染物排放標準1、廢水垃圾填埋場產生廢水主要為垃圾滲瀝液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滲濾液經填埋場內污水預處理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2中的規定濃度限值;預處理達標的滲濾液和生活污水統一收集后由專用管道輸送至距本項目約500m龍港鎮污水處理廠,再經龍港鎮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B標準后排放。具體標準值見表1.3-4、1.3-5。表1.3-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
31、單位:mg/L)指標標準(mg/L)指標標準(mg/L)CODCr100總汞0.001BOD530總鎘0.01SS30總鉻0.1總氮40六價鉻0.05氨氮25總砷0.1總磷3總鉛0.1表1.3-5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單位:mg/L,pH除外)污染物pHCODCrBOD5NH3-N總磷色度糞大腸菌群數(個/L)一級B標準(GB18918-2002)6960208(15)13010000注: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括號內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2、廢氣顆粒物、氮氧化物、非甲烷總烴執行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二級標準,見表1.3-6。表1.3-6大氣污
32、染物排放標準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排氣筒(m)二級標準監控點濃度(mg/m3)顆粒物120153.5周界外濃度最高點1.0氮氧化物240150.770.12非甲烷總烴12015104.0無組織排放的惡臭污染物NH3、H2S、甲硫醇、臭氣濃度,場界濃度限值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二級標準,具體標準值見表1.3-7。表1.3-7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廠界標準值污染物名稱二級標準值(mg/m3)備注NH31.5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H2S0.06CH3SH0.007臭氣濃度(無量綱)20除惡臭污染
33、物以外,項目填埋廢氣還包括大量甲烷,根據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甲烷排放控制要求: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高度范圍內甲烷的體積百分比應不大于0.1%;當通過導氣管道直接排放填埋氣體時,導氣管排放口的甲烷體積百分比不大于5%。3、噪聲項目施工期場界噪聲按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相關標準執行,詳見表1.3-8。表1.3-8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單位:dB(A))晝間夜間7055本項目修復期間邊界噪聲排放參照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晝間60dB,夜間50dB。4、場地利用標準工程實施后場
34、地用于城市綠地,根據GB/T25179-2010生活垃圾填埋場穩定化場地利用技術要求,工程實施后場地需滿足該標準表1中低度利用要求,并達到相應功能區劃要求,具體見表1.3-9。表1.3-9填埋場場地利用標準一覽表利用方式低度利用封場年限/a較短,3填埋場有機質含量稍高,20%地表水水質滿足GB3838相關要求堆體中填埋氣不影響植物生長,甲烷濃度5%場地區域大氣質量/惡臭指標/堆體沉降大,35cm/a植被恢復恢復初期*封場年限從填埋場完全封場后開始計算評價因子根據以上對建設項目的環境污染因子初步分析,確定主要影響要素為地面水、環境空氣和噪聲,對照國家的有關環境標準,結合評價區域環境現狀的特征,確
35、定評價因子如下:水環境評價因子水環境現狀評價:內河:pH、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BOD5、氨氮、揮發酚、氰化物、總汞、總鉛、總鎘、砷、六價鉻;鰲江:pH、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BOD5、氨氮、揮發酚、氰化物、總汞、總鉛、總鎘、砷、六價鉻;水環境影響預測:CODCr。環境空氣評價因子環境空氣現狀評價:SO2、NO2、PM10、臭氣濃度、氨氣、硫化氫;環境空氣影響預測:氨氣、硫化氫。環境噪聲現狀評價因子:Leq(A);影響評價因子:Leq(A)。(3)地下水環境PH、HCO3-、CL-、高錳酸鉀指、氨氮、Pb、TFe、Mn、色度、總硬度(以碳酸鈣計)、揮發酚、硝酸鹽(以氮計)、六價鉻、銅、鋅、鎘(
36、3)土壤環境pH、有機質、全硫、全氮、總磷、汞、鎳、鉛、鎘、總鉻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范圍評價工作等級1、水環境根據工程分析,項目廢水排放量為8086t/a,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滲濾液經填埋場內污水預處理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2中的規定濃度限值;預處理達標的滲濾液和生活污水統一收集后由專用管道輸送至距本項目約500m龍港鎮污水處理廠,再經龍港鎮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B標準后排放。項目廢水總排放量為8086t/a,CODcr排入環境濃度為60mg/L,氨氮排入環境濃度為8mg/L,CODcr排入環境量
37、為0.4844t/a,氨氮排入環境量為0.0606t/a。本填埋場封場覆蓋后由于垃圾體自身降解作用,滲瀝液污染物濃度將隨著填埋年限增長逐步降低。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HJ/T2.3-93)中有關地表水評價分級判據,確定本項目地表水評價等級為三級,主要對本滲瀝液處理措施作可行性分析。2、環境空氣本項目修復期主要大氣污染物主要為無組織排放的惡臭污染物,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通過導則推薦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對廢氣污染物氨氣和硫化氫進行計算,最大落地濃度見下表。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Pi按下式計算:PiCiCoi100%式中:Pi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C
38、i采用估算模式計算出的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mg/m3;Coi第i個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mg/m3。根據計算為可確定空氣環境評價的工作等級為二級。表1.5-1廢氣污染物評價等級污染物最大落地濃度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占標率評價等級氨氣0.00780.23.91%二硫化氫0.00780.0178.29%二3、聲環境本項目屬于2類聲環境功能區,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中工作等級劃分判據及建設所處地區的聲環境功能要求,確定噪聲評價等級為二級。4、地下水根據項目對地下水環境影響的特征,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1)將本項目劃分為第類建設
39、項目,類建設項目評價工作等級劃分依據見表1.5-2。表1.5-2類建設項目評價工作等級劃分依據項目類別包氣帶防污性能含水層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強度污水水質的復雜程度類強(素填土(淤泥性)為主的土層,層厚1.72.2m)不宜(淺水層水位埋藏較淺)不敏感(非生活供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資源等)項目污水排放量1000m3/d簡單按照類建設項目評價工作等級劃分依據,本項目地下水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5、生態環境根據浙江省蒼南縣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項目所在區域屬于蒼南臨港工業發展生態環境功能小區,功能小區編號:1-40327C01,為重點準入區,項目所在地無野生動植物保護物種,不涉及自然保護
40、區、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生態敏感區。本工程占地49475m20.681m3/s(根據暴雨強度計算的雨水流量)故該斷面可滿足要求。當坡度i=5.0%時,取上述參數計算流速VV=1/nR2/3i1/2=7.13m/s故當坡度當坡度i5.0%時,流速過大,應在溝底設置加糙樁,消能降速。(4)結構設計根據地形實際情況,排水溝采用矩形斷面形式,排水溝各段要盡量順接,排水溝采用鋼筋砼預制結構,現場拼接。2、平臺排水溝設計根據填埋場一層平臺南側坡面最大的排水溝匯集面積為0.9675萬平方米。根據相關計算取值,填埋庫區一層平臺的南側排水溝的經濟斷面設計為底寬:0.76m,設計水深0.38m,經過修正后
41、,取矩形排水溝截面為寬0.6m,高0.8m,水深為0.6m。填埋氣體的導排系統1、氣體導排系統設計通常來講,為確保填埋場周圍的安全,填埋氣體通過新建導氣井的方法進行導排。導氣井與土工復合排水網導滲層相連,可加強氣體收集效果。按照規范要求,因此本垃圾填埋場應采用主動導排方式對填埋氣體進行導排。采用導氣井收集導排垃圾降解時產生的填埋氣體。收集的氣體擬初步采用火炬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2、氣體收集系統設計集氣井設計本填埋場采用建設導氣井的方法進行導氣,導氣井的布置間距50m,錯列布置。導氣井采用集氣排水兩用井。排水井設計由于垃圾填埋場內部溫度較高,氣體濕度較大,當氣體被抽出,由于溫度及壓力的變化,在管
42、道內氣體中的水蒸氣就會凝結成水,因此在集氣管網中必須設排水井,將管道中的凝結水及時排掉,才能保證集氣管網的正常運行。一般情況下100米左右設一排水井,管道應有不小于2%的坡度,排水井設在管道的最低點。實際工程中,如果地面自然坡度大于2%,則管道可隨地面的坡度鋪設。由于整個集氣管網是在負壓狀態下運行,因此排水井考慮設置水封,防止空氣被吸進管網。在場內外敷設的輸氣支管及干管,根據地形,管道最低點設排水井,排水井內集水利用氣壓隔膜泵排出。集氣管網設計由于集排井數量多,布置分散,為了調節方便,本設計考慮將若干個井連接至一個集氣站內,每個井對應一個支管,每個支管上安裝閥門,壓力計和氣體取樣口,在一個集氣
43、站內就可以調節若干個抽氣井。利用集氣支管將各集氣站連接至抽氣站,各抽氣站將填埋氣匯總后通過集氣干管輸送至沿填埋場環場道路敷設的導氣總管內,最終進入抽氣站及后端處理及利用設施,即形成完整的集氣管網。考慮到垃圾及填埋氣的腐蝕性以及垃圾堆體的沉降性特點,收集和輸送填埋氣的管道采用SDR17.6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集氣站設計一定數量的沼氣井匯集設立成沼氣收集站,每口抽氣井均有控制閥可調控流量,并在適當地點匯集數口抽氣井形成一個局部網絡。濃縮分離裝置可將沼氣含水量降低并去除部份有機揮發性物質,同時在地形較低處亦可匯集冷凝水排至填埋場地下,為方便排水,集氣支管及集氣站中間設置排水井,兩者均向排水井
44、2%坡度放坡。各收集站均設有采樣口便于采樣分析。本次設計共設置3座方形集氣站。抽氣及處理系統設計本項目設計抽氣系統擬采用變頻羅茨風機收集后,經火炬焚燒處理后排放。道路與平臺1、概述本工程封場道路有兩種,其一是可從環場道路通達填埋場堆體頂部區域的道路,以下稱封場道路;其二是堆體表面平臺人行道;其三是溝通環場道路和堆體坡面平臺及堆體頂部的豎向人行通道。封場環場道路及平臺人行道參照廠礦道路四級標準設計。2、封場道路封場環場道路為從填埋場進口到填埋場場頂的道路。封場道路結合封場布置總體要求,基本沿現有垃圾堆體表面堆體邊沿進行鋪設,縱坡控制小于6%。封場道路路面結構選擇水泥穩定層+二灰碎石路面。本設計主
45、要考慮到瀝青路面雖然柔性好,但其整體性差,在堆體坡面施工攤鋪相對較難等因素確定。封場上山道路面寬度5m。圾堆體表面段封場道路路面單向排水,按2坡度坡向內側,封場道路內側設排水溝,沿道路至地面后就近連接填埋庫區坡腳排水溝,排水溝斷面面積為0.2m2,排水溝底坡度同道路縱坡。封場道路的結構由下而上為:15cm填土找平層15cm2:8灰土層30cm5%水泥穩定碎石(兩層鋪設)2cm石屑3、平臺人行道根據垃圾填埋場封場要求,并結合本垃圾堆體坡面特征,在垃圾堆體10高程位置設3m寬的平臺道路。設置平臺一方面能提高堆體安全性,另一方面豐富景觀效果。平臺靠外側鋪厚度25cm碎石路面,寬度2m,方便人行。平臺
46、路面按1.5%坡度坡向內側,修建排水溝。溝底坡度大于0.5%,流向填埋場的西北角和南側的雨水排水口。生態恢復設計由于本填埋場缺少衛生填埋設施和措施,已經對環境造成了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滲瀝液對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導氣井收集系統沒有,填埋氣體無序散發,對植物生長危害很大;由于垃圾填埋,場區植被造成很大破壞,影響了生態環境。填埋場終場后,將在表面進行綠化、植被,改善景觀和生態環境,消除垃圾填埋場的不利影響。垃圾堆體表層將覆蓋粘土防滲層,以防止填埋氣體溢出而危害植物根部。封場覆蓋的土層厚度至少應達到80cm以上,具體厚度與封場后利用方案相關,對需要種植樹木的地區,其頂部的土層應稍厚,滿足樹
47、木生長的需要。本方案對封場利用后的高大樹木區覆土厚度達到120cm,低木區覆土厚度達到100cm,其余地區為80cm,具體根據綠化工程需要調整。圖3.5-4典型的封場結構覆土圖主要工藝參數表3.6-1封場工程主要工程量序號項目數量單位備注1總封場面積49475m2水平面積1.1邊坡區域面積24265m2/1.2場頂斜面區域面積21470m2/1.3環庫道理及平臺面積3740m2/2導氣井(兩用)20口/3集氣站3座/4滲濾液導排支盲溝720mdn160管5滲濾液導排主盲溝870mDn200管6永久截洪溝890m0.81m7平臺排水溝735m0.60.8m8急流槽85m0.81m9場外排水溝35
48、0m11m10滲濾液提升井2座/總平面布置現有填埋場的整體布置現有填埋場包括如下幾個功能區:管理區、生產區(填埋區)等。管理區由辦公用房、生活用房、等組成。空壓站擬放在填埋場管理區。管理區靠近整個場區入口,便于管理及對外聯絡。生產區即為填埋區,各種井和管道位于生產區。生產區位于管理區的東側。封場總平面布置整個封場工程的總圖設計根據其組成和使用要求,結合有關的技術標準,綜合考慮地形、地貌、周圍環境、工藝流程、建構筑物及各項設施相互間的平面和空間關系,使各項設施組成一個協調的整體,力求達到投資省、建設周期短、生產成本低的效果。根據目前填埋場各區的區域分布情況,本封場設計的總平面布置如下:1、在管理
49、區和填埋之間區域設置綠化隔離帶。2、根據現有填埋區實際的情況,按照中間高,四周低,堆體整形坡度不小于5%后,填埋場場區設置一條上山道,路面寬約為5m,10m高程平臺設置一條平臺道路,寬3m。3、將整個填埋先進行封場,然后再進行綠化。隨著區域性生態恢復工程的建設,將呈現一個生機盎然的綠色生態公園,可以提高海邊灘涂的綠地面積,還可為市民提供旅游觀光甚至環保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豎向設計根據上一章填埋場堆體整形和雨水導排設計,總圖布置在填埋場環庫道路內側設置排水溝,并在庫區設置一層平臺排水溝,并設計四條縱向急流槽與之相連,最終將封場后的堆體表面雨水導排出填埋庫區。填埋區設置兩個排水口,一個位于填埋區的西
50、北角,一個為位于填埋區的南側。初步設計場內永久排水溝橫斷面為方形預制排水溝,溝內徑寬800毫米,溝高1000毫米。道路與運輸填埋場場外道路采用填埋場原有道路,封場工程中填埋區的道路主要有兩種:1、場內上山道路,寬5米,2、平臺道路,寬3米。綠化垃圾填埋場是固體廢物集中銷納的場所,重視并搞好處理中心的綠化尤為重要。設計根據各功能區不同的使用功能采取了不同的綠化和美化措施。1、在保護好填埋場四周已有植被的同時,在填埋場形成的最終平臺及坡上及時植草和種植灌木,防止垃圾和覆蓋土的裸露;2、填埋場終場頂面可鋪砌草皮,并結合當地氣候種植適宜林木;3、管理區充分考慮綠地面積。主要技術指標圖3.7-1封場總平
51、面圖本次設計主要參數如下:表3.7-1總圖工程主要工程量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總封場面積m249475(水平面積)1.1邊坡區域面積m224265(同上)1.2場頂斜面區域面積m221470(同上)1.3平臺面積m23740(同上)2挖方量(整形)m2466003填方量(整形)m2402764上山道路(5m)m22145平臺道路(3m)m7456綠化面積m53330封場施工條件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封場位于龍港鎮新美洲村,管理區在填埋場的西側入口附近,龍洲東路南側。東臨東海,南側為蒼南利美輕型墻體材料有限公司。填埋堆體東南側坡度較陡峭,西北側坡度平緩,最高高程為18.66m,最低高程為
52、4.33m。施工地點交通較便利,東側有龍洲東路,北側、東側有5m寬水泥路,南側有5m寬瀝青路。通信設備從原填埋場辦公室接入,用水,用電等從填埋場管理區的供水,供電設施提供。投資概算本工程總投資概算為2236.25萬元,其中工程費用1876.96萬元,其他費用252.8萬元,基本預備費106.49萬元。第四章污染因子及源強分析產污環節分析廢水本項目廢水主要來自:填埋場滲瀝液,產生量與垃圾本身含水量、場地水文地質條件、氣候條件、填埋方式等有關,成份十分復雜,通常包含高濃度的可溶有機物及無機離子,主要污染因子為:SS、COD、氨氮等。滲濾液經預處理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
53、08)表2中的規定濃度限值;預處理達標的滲濾液和生活污水統一收集后由專用管道輸送至距本項目約500m龍港鎮污水處理廠,再經龍港鎮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B標準后排放。員工生活污水,污染因子為:SS、COD、BOD等。廢氣本項目廢氣主要來自:填埋氣體,指垃圾在填埋處理過程中其有機廢物經降解產生的混合氣體,填埋氣體的主要成份包括CH4、CO2、H2、N2和O2,還有一些微量氣體,如H2S、NH3、庚烷、辛烷、壬烷、已烷、正丁烷、異丁烷、丙酮、苯、乙基硫醇、氯苯、氯乙烯等。主要污染因子為惡臭類污染物質,如H2S、NH3、甲硫醇等。廠區廢水處理
54、設施惡臭氣體。揚塵,車輛行駛揚塵,大風揚起路面及填埋場的塵土。固廢本項目的固體廢物主要為員工生活辦公垃圾。噪聲本項目主要噪聲源來自填埋區的機械噪聲及運輸車輛交通噪聲等。污染源強分析水污染源強分析1、滲瀝液產生量填埋場垃圾滲瀝液是垃圾發酵分解后產生的液體和外來水分(包括大氣降水、地表徑流水和地下水入侵)混合而成的一種含有高濃度懸浮物、高濃度有機和無機成份的液體,如果滲瀝液進入地表水系或地下水系,將會造成嚴重污染。垃圾滲瀝液的排放是城市垃圾填埋場最為主要的污染源。本項目垃圾滲瀝液經廠區廢水處理站預處理達標后至龍港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圖4.2-1垃圾填埋場水平衡概念圖根據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工
55、程水文地質勘察報告本項目各巖土層垂直滲透系數分別為第2層粘土3.510-6cm/s,第1層淤泥0.910-6cm/s,第2層淤泥0.310-6cm/s,第1層淤泥質粘土3.910-6cm/s,第2層粘土6.810-6cm/s,污染物滲透主要影響到填土(層厚2.565.60m),下面的粘土層和淤泥層起到隔水層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垃圾滲濾液的繼續下滲而對底部及周邊土壤的污染。封場后的填埋場滲瀝液主要是由垃圾分解后產生的液體與封場表面降雨滲入所形成。其產生量通常決定于填埋場表面結構的滲透性、垃圾堆體的成份特性、填埋場封場后的管理等三方面。填埋場雨污分流系統良好前提下,不考慮庫區外徑流影響。另外,填埋
56、場經良好封場整治后,降落于進行了封場覆蓋的填埋層上的雨水直接排掉,不進入滲瀝液收集系統。 PAGE 60溫州市車站大道神力大廈4幢7樓聯系電話此產生的滲瀝液主要源自垃圾分解產生的液體。垃圾瀝出的滲瀝液量根據沿海地區填埋場已有經驗,按垃圾填埋量的1020%估算。在滲瀝液導排系統良好的情況下,這部分滲瀝液在填埋初期即得以收集導排。原填埋場沒有滲瀝液收集導排系統,假定這部分滲瀝液均存在于垃圾堆體內。一般垃圾穩定年限為1520年,本工程取20年,結合本工程滲瀝液輸送管出水管標高,能最終外排的滲瀝液約占50%。隨著填埋年限增加,滲瀝液產生量逐漸減少。如果沒有實施良好的封場,
57、降雨將直接滲入垃圾堆體,轉化為滲瀝液,則滲瀝液產生量將大大提高,該部分降雨量根據如下公式計算:Q:滲瀝液產生量,m3/d;q:降雨量,mm;A1:正在填埋作業區面積,m2;C1:正在填埋作業區降水轉化為滲瀝液系數;A2:中間覆蓋區面積,m2;C2:中間覆蓋區降水轉化為滲瀝液系數;A3:終場覆蓋區面積,m2;C3:終場覆蓋區降水轉化為滲瀝液系數。現狀填埋堆體占地面積約74畝。完全覆蓋后,降雨轉化系數0.1,則滲瀝液產生量約為22.0t/d,8013t/a。計算調節池容量是應采用逐月平均產生量,平均日產生量約22.0t,安全系數1.4,調節量1653m3,調節容量2315m3,具體計算見表4.2-
58、1。61溫州市車站大道神力大廈4幢7樓聯系電話南縣龍港鎮新美洲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表4.2-1垃圾滲瀝液產生情況計算表月份平均填埋規模(t/d)填埋作業面積(m2)中間覆蓋面積(m2)終場覆蓋面積(m2)月平均降雨量(mm)作業面入滲系數中間覆蓋入滲系數終場覆蓋入滲系數垃圾自身滲出系數降雨滲入水量(t/d)垃圾滲出水量(t/d)滲瀝液產量(t/d)生活污水(t/d)滲瀝液處理規模(t/d)調節容積(m3)M,根據填埋規模預測C1,根據填埋發展規劃,最大年C2,根據填埋發展規劃,最大年C3,根據填埋發展規劃,最大年q,根據氣象資料A1,根據經驗取值A2,
59、根據經驗取值A3,根據經驗取值b,根據經驗取值Q1=q(C1*A1+C2*A2+C3*A3)/1000Q2=M*bQ=Q1+Q2選取10004550562.40.70.140.100.209.10.09.10.022.00.020004550588.70.70.140.100.2013.10.013.10.022.00.0300045505148.70.70.140.100.2021.80.021.80.022.00.0400045505159.20.70.140.100.2023.30.023.30.022.035.0500045505224.10.70.140.100.2032.90.03
60、2.90.022.0366.7600045505257.90.70.140.100.2037.90.037.90.022.0836.3700045505165.20.70.140.100.2024.30.024.30.022.0900.0800045505250.20.70.140.100.2036.80.036.80.022.01350.3900045505220.20.70.140.100.2032.30.032.30.022.01653.91000045505101.80.70.140.100.2014.90.014.90.022.01428.91100045505650.70.1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行為規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注重的試題及答案
- 項目文檔管理的基礎與發展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考題解析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檢驗人才培養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證書在企業中的應用價值及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知識框架梳理試題及答案
- 亮化工程幕墻施工方案
- 攔截鉆孔考察方案范本
- 海底設施鋪設工程建筑考核試卷
- 2025屆廣東省廣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 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2-國開(ZJ)-參考資料
- 診所中藥飲片清單
- AOI直通率持續提升報告
- 來料檢驗指導書鋁型材
- 基于單片機的無線射頻收發系統
- 工程項目監理常用臺賬記錄表格(最新整理)
- Purchase Order模板參考模板
- 質量保證體系調查表
- -腦梗死臨床路徑201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