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落花生【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1)會認“畝、吩”等6個生字,會寫“畝、播、澆”等9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段落及重點語句。(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好處,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只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4)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由某一種事物想到的人。2.(過程與方法)(1)通過自學掃清字詞障礙。(2)通過聯系實際體會課文重點句的含義,引導學生做一個“有用的人”。(3)通過分角色朗讀,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
2、。(讀中悟)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中滲透做人的道理,引導學生做一個樸實無華、無私奉獻的人4.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1.緊扣爸爸說的一段話展開朗讀體會,讓學生認識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寫法及其所喻的道理。2.弄清課文的主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課時劃分】:兩課時【課前準備】學生搜集作者和有關落花生的資料;教師準備關于落花生的資料。【教學過程】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自學掃清字詞障礙。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脈絡。一、解題導入1齊讀課題,解題,談話導入: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嗎?你是怎么知道的?2課件出示落花生的圖片,教師補充講解
3、花生為什么叫做“落花生”。3作者簡介:本篇課文的作者是許地山,他有個筆名叫落華生,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學生當小老師,展示交流相關的資料)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中,走進許地山童年的時光。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1、出示自學要求:(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2)借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讀音,掌握字形,能準確書寫;了解重點詞語的詞義;(3)標注自然段序號,標注不理解的句子,準備小組合作討論學習2、學生按要求自主學習。3、小組交流、展示、匯報自學成果(項目式學習)三、理清思路,整體感知文章脈絡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2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種花生
4、、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3. 按內容再次梳理線索,劃分文章段落層次,并試著小結段意。4. 學生匯報總結段落段意(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的)根據劃分的段落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四、小結全文1、同學們,課文的題目是“落花生”,那課文著重描寫的是什么?大家從課文的內容中發現了什么?(“種花生”、“收花生”僅用了一個自然段;而更多在寫父親與孩子們的“議花生”上)2、那父親和孩子們議論了花生的什么?父親想借花生告訴我們什么呢?讓我們在下節課共同探討。 第二學時【課時目標】分角色朗讀課文,初步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學習花生的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計較
5、名利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重點難點】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學習花生的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計較名利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難點:在學習中,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明確重點內容導入:小小的普通的花生竟能引出這么多話題,作者一家人在議論花生的什么?父親要借助花生要告訴我們什么?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二、細讀課文、抓重點內容1種花生、收花生:(略處理)利用評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抓住“居然”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意外、欣喜。2、知曉文章哪些內容是略寫的(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哪些內容是詳寫的(議花生)三、突破重難點,感悟做人的道理1、出示
6、學習要求:(1)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15自然段(2)其他同學找出父親幾次對孩子們說的話,思考:父親講了花生的什么,又想告訴孩子們什么。(3)畫出“我”聽了父親對花生品格的議論之后的感悟的句子,談一談自己的感受2、學生一邊讀一邊思考,標記3、學生在全班匯報、交流(1)贊美花生“花生的好處很多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自由讀、指名讀出花生的好處。匯報:味道很美;能榨油;價錢便宜;父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它的果實埋在地里(2)出示父親第一次議論花生的語句,思考:父親是如何把花生的可貴之處說明白的?父親想告訴我們花生的什么可貴品質?(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計較名利)花生 桃、石榴、蘋果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掛在
7、枝頭外表 矮矮地長 鮮紅嫩綠印象 挖起來才知道 一見就生愛慕之心(3)出示父親的第二次議論,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做有用的人”“人要做有用的人”(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只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印在我的心上。許地山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長大后埋頭苦干,默默奉獻,成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個筆名叫落花生,這就是他筆名的由來。在抗日戰爭中,他為抗日奔波勞累過度而去世,年僅48歲,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讓我們來一起讀讀他說的這句話:“我要像落花生一樣,踏踏實實地做一個淳樸的人,有用的人,我要為中華而生,為中華而貢獻。”四、拓展延伸,體會寫作方法, 1、知曉“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2、拓展我們以前還學習過哪些借物喻人的文章3、課文由“落花生”想到了那些默默奉獻的人,這些人有通過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邊一定有許多像花生一樣的人,讓我們來贊美花生,贊美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人。“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