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TOC o 1-5 h z 1前言1工程概況1 HYPERLINK l bookmark67 o Current Document 勘察目的任務2 HYPERLINK l bookmark69 o Current Document 勘察工作執行的主要技術標準2 HYPERLINK l bookmark71 o Current Document 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2 HYPERLINK l bookmark73 o Current Document 國家標準2 HYPERLINK l bookmark75 o Current Document 行業標準3 HYPERLINK l bookm
2、ark77 o Current Document 地方標準3勘察工作布置與完成工作量3勘察方案布置原那么3 HYPERLINK l bookmark82 o Current Document 勘察手段及方法3 HYPERLINK l bookmark84 o Current Document 勘察工作概況及完成工作量32場地巖土工程地質條件42.1氣象、水文4 HYPERLINK l bookmark90 o Current Document 2.1.2 水文4 HYPERLINK l bookmark92 o Current Document 場地位置、地形和地貌單元4 HYPERLINK
3、l bookmark94 o Current Document 地質構造概況5不良地質作用、場地穩定性、適宜性和地下埋藏物6不良地質作用6 HYPERLINK l bookmark99 o Current Document 場地穩定性、適宜性6 HYPERLINK l bookmark101 o Current Document 地下埋藏物6 HYPERLINK l bookmark103 o Current Document 地層巖性結構特征6 HYPERLINK l bookmark105 o Current Document 水文地質條件6工程特性分析評價7巖 土 試驗與原位 試成果分析
4、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110 o Current Document 原位測試成果7 HYPERLINK l bookmark112 o Current Document 室內土工試驗成果8 HYPERLINK l bookmark0 o Current Document 巖土工程特征評價9 HYPERLINK l bookmark2 o Current Document 地基巖土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9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水、土腐蝕性評價9地震動參數10 HYPERLINK l book
5、mark9 o Current Document 場地土類型及建筑場地類別10 HYPERLINK l bookmark11 o Current Document 場地地震液化評價10 HYPERLINK l bookmark13 o Current Document 軟弱土的震陷評價11 HYPERLINK l bookmark15 o Current Document 抗震地段劃分11 HYPERLINK l bookmark17 o Current Document 抗震設防分類及設防標準11 HYPERLINK l bookmark19 o Current Document 3.6特殊
6、性巖土114地基基礎方案分析評價11天然地基基礎方案11地基穩定性11 HYPERLINK l bookmark25 o Current Document 地基均勻性評價11 HYPERLINK l bookmark27 o Current Document 天然地基方案可行性分析11 HYPERLINK l bookmark29 o Current Document 地基處理11 HYPERLINK l bookmark31 o Current Document 樁基礎125相關巖土工程問題12淺基礎的設計與施工12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
7、ment 換土墊層法設計與施工12樁基設計與施工12 HYPERLINK l bookmark38 o Current Document 樁基設計、特殊性巖土及不良地質作用對樁基的危害12 HYPERLINK l bookmark41 o Current Document 沉樁可行性和地下水對樁基的影響12 HYPERLINK l bookmark43 o Current Document 樁的施工條件及其對環境的影響13基樁施工、驗收13 HYPERLINK l bookmark45 o Current Document 地下室抗浮13土層 名稱統計 內容粒 徑 大 小 d(mm)50502
8、0202.00.5- 0.250.005粉土統計數22最大值3.879.820.9最小值.1.976.117.9平均值2.777.919.4細砂統計數6最大值.2.33.446.048.13.8.最小值.0.51.843.747.22.7.平均值1.32.645.247.73.3.中砂統計數5最大值.3.53.445.546.83.3.最小值2.82.144.546.02.5.平均值.3.22.645.146.32.7.卵石統計數12最大值74.86.810.910.610.29.48.8.最小值50.32.85.03.73.73.11.0.平均值60.74.47.97.66.97.05.5-
9、3. 2巖土工程特征評價雜填土:結構松散,具不均勻性和濕陷性,屬欠固結土,廣泛分布于場地表層。力學強 度低,壓縮性高,屬欠固結土,不能作為擬建建筑的地基持力層。素填土:結構松散,局部布于場地表層,結構松散,壓縮性高,屬欠固結土,不能作為 擬建建筑的地基持力層。粉上:稍密狀,承載力較低,可作為相對較小的擬建建筑天然地基淺基礎(柱基、條基、 筏基)地基持力層。細砂:松散狀,承載力較低,局部厚度大于1.0m的細砂具中等液化性,不能作為擬建建 筑的地基持力層。中砂:松散狀,承載力較低,不能作為擬建建筑的地基持力層。卵石:分布較連續、有一定的厚度,承載力較高,壓縮性較小,適宜作為擬建建筑的天然地基持力層
10、,其中下部的中密、密實卵石層可作為樁基礎樁端持力層。中風化砂質泥巖:分布較連續、厚度大,承載力高,適宜作為擬建建筑的樁基礎樁端持 力層。3. 3地基巖土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施工圖設計地基巖土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表3. 3指 標土名重度精聚力標準強內摩版標確m承載力楸施基興系依YGkEs3KKN/m3KPa度MPaKPaMN/m-1雜填土 117.568一一素填土17.586一一粉土18.613125.010010細砂18.5一208. 1808中砂19.0一2612.211011松散卵石19.5一3017.020020稍密卵石21.0一3524.431035中密卵石22.0一3841.560045
11、密實卵石23.0一4252.080060中風化砂質泥巖23.92503280.0800803. 4水、土腐蝕性評價在毗河先后取兩件地表水,在17#. 35#鉆孔中取兩件地下水,據場地所取水樣進行水質 檢測分析(詳見附件1 土工試驗成果)與所取上腐蝕性樣進行土的腐蝕性分析。場地地下水 為A型水,無色、無味、透明,水質較好。水、土腐蝕性評價列表3.4T和3. 4-2。場地水的腐蝕性評價表表3.4T評價類型腐蝕介質試驗值評價標準腐蝕等級結論地表水按環境類型水對 碎結構的腐蝕性環境類 型為n 類SO? (mg/L)25. 2228. 87300微具微腐蝕性Mg (mg/l.)7. 358. 28200
12、0微NH; (mg/L)0. 07500微OH (mg/L)0. 0043000微總礦化度(mg/L)356. 11360. 236.5微評價類型腐蝕介質試驗值評價標準腐蝕等級結論對硅結構的腐蝕 性透性為 強滲透 性HCO, (mmol/L)5. 700-5. 8271.0微侵蝕性C0:(mg/D0. 0015微水對瞼結構中鋼 筋的腐蝕性干濕交 替Cl(mg/L)18. 51-21. 20100微具微腐蝕性地 下 水按環境類型水對 碎結構的腐蝕性環境類 型為11 類SO. (mg/L)29. 3033. 38300微具微腐蝕性Mg (mg/L)7. 268. 452000NH; (mg/L)0
13、.07500微OH (rag/L)0.0043000微總礦化度(mg/L)354. 59360. 396.5微HCO. (mmol/L)5. 5065. 6041.0微侵蝕性C02(mg/L)0. 0015微水對碎結構中鋼 筋的腐蝕性干濕交 替Cl-(mg/L)20. 8824. 36100微具微腐蝕性場地土的腐蝕性評價表表3.4-2評價類型腐蝕介質試驗值評價標準腐蝕等級結論按環境類型土對混凝 土結構的腐蝕性環境類型為n 類SO/ (mg/kg)149. 27158. 20450微具微腐蝕性Mg(mg/kg)33.51-38. 845,0微士對鋼筋混凝土結構 中鋼筋的腐蝕性Cl (ng/kg)
14、34. 6238. 39250微具微腐蝕性根據水、土檢測報告及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第12.2 條及附錄G,結合場地附近已有水文地質資料及場地所處環境地質條件,綜合判定:場地所 屬環境類別為II類,場地地下水及土對混凝土結構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 本工程地卜無鋼結構,可不考慮場地內水、土對鋼結構的腐蝕性。水、土對建筑材料的防護, 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的規定。3. 5場地地震效應評價3. 5.1地震動參數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本工程場地位于成都市新都區新都 鎮,II類場地條
15、件下,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 10g,地震動反響譜特征周期為0.45s。依據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附錄A第A. 0. 23條,本工程場地設 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 10g,地震動反響譜特 征周期為0 45s.3. 5. 2場地土類型及建筑場地類別引用前期場地初勘土層剪切波速測試資料,依據計算結果,按照規范標準劃分場地類別 及場地土類型見下表3. 5. 2-1:鉆孔剪切波速測試成果及場地類別、場地土類型劃分表表3. 5. 2-1注:鉆孔孔號為初勘時鉆孔編號。孔號土層等效剪切波速u sc (in/s)計算卓越周期T
16、 (s)覆蓋層厚度 d, (m)建筑場地類別ZKI251.90.15910.0II類ZK8212.0().34318.2n類ZK14317.80.09116.2口類平均值260.60.198H類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第4. 1. 3、4. 1. 6條表4. 1. 6 的規定,雜填土、素填土屬軟弱地基土:粉土、細砂、中砂、松散卵石屬中軟土:稽密、中 密卵石、密實卵石屬中硬土:中風化砂質泥巖屬軟質巖。依據土層等效剪切波速和場地覆蓋 層厚度綜合判定本工程建筑場地類別為I【類。3. 5. 3場地地震液化評價(1)液化初判按規范(GR50011-2010) (
17、2016年版)4. 3. 3初判標準,依據土工試驗資料,飽和粉土 中黏粒含量(為17. 9-20. 9舟)大于10%,可不考慮液化影響;根據成都地區建筑地基基礎 設計規范(DB51/T5026-200DP. 0.1初步判別之規定,卵石層中的中砂夾層可不考慮液化影 響:場地內卵石層之上細砂假設厚度VI. 0m,可判定為不考慮液化影響。僅對位于卵石層之上厚 度21. 0m的細砂,根據標準貫入試驗結果進行液化性判定。(2)用標準貫入試驗判別飽和細砂液化性將位于最高地下水位之下、卵石層以上厚度21. 0m的細砂標貫錘擊數代入規范中所列公 式(1二吊。1求0.615+1.5)-0.1W商),求出的臨界值
18、均大于實測值,細砂屬可液 化土。(3)細砂的液化指數計算如下表。計算液化指數時采用歷史最高水位高程約為485. 0m。計算公式:可液化(細砂)土層液化指數計算及等級劃分表表 3. 5. 3-1標貫點標貫實標貫臨界標貫點所代表的上層中點權函數總液化 指數Lie液化等級孔號深度測值值上界面下界面厚度深度Wi(m)(N)(Ncr)(m)(m)di(m)z(m)(m1)2563.58.815.56.81.306.159.337.31中等注:a、液化指數計算時,地下水位彳樂高采用485. 0m細砂的最大液化指數為7.31,判定屬中等液化性場地土。5. 4軟弱土的震陷評價本工程場地范圍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
19、本場地分布的雜填土和素填土屬軟弱土。其剪切波速大于90m/s,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版)第5. 7. 11 條文說明,可不考慮震陷影響。5. 5抗震地段劃分擬建場地地形地貌簡單,地勢大多平緩,局部有起伏,場地內存在厚度較大的軟弱填土 層和局局部布的液化細砂層,屬建筑抗震不利地段。5. 6抗震設防分類及設防標準擬建建筑抗震設防分類均為丙類,按標準設防。6特殊性巖土經勘察在擬建場地范圍內所見的特殊性巖土有填土。現將場地所見的特殊性巖土評價如 下:(1)填土:場地內的填土主要為雜填土和素填土。雜填土和素填土場地內廣泛分布,為 近期堆填、結構松散,具較大的濕(震)陷性
20、和不均勻性,屬欠固結土,不能作為擬建建筑 地基持力層,對工程影響主要為場平時需碾壓夯實和基坑支護設計時應引起足夠的重視。4地基基礎方案分析評價4.1天然地基基礎方案1.1地基穩定性擬建工程基底設計標高以下存在成分不均勻、厚度不等的、欠固結的雜填土、素填土和 具中等液化的細砂上。軟弱的雜填上和素填土層具不均勻性、高壓縮性,會造成建筑基礎沉 降不均。局部細砂層厚度大于1.0m,具中等液化性,地震時可能出現液化現象,喪失地基承 載力,會造成地基失穩,可考慮加強上部結構或將基礎卜液化性細砂進行挖除換填或進行振 沖加密處理。1. 2地基均勻性評價根據擬建場地所處的地質情況和擬建建筑工程特性,擬建建筑設計
21、基底標高以下土層多 樣、成分不均、力學性質相差較大,為不均勻地基。4.1. 3天然地基方案可行性分析公廁、服務建筑1和售賣單體1基底下存在巨厚的欠固結的余填土層和素填土層,采用 天然地基開挖難度較大,不宜采用天然地基淺基礎。服務建筑2、售賣單體2、售賣單體3、雕塑、運動場廊架基底為厚約0. 5-2. 5m的雜填 土、素填土、細砂。上述土層均不能作為天然地基持力層。可將基底下部0.5-2. 5m厚的雜填 土、素填土和細砂清除,以下部的卵石層作為天然地基持力層,采用獨立柱基基礎。滑梯組合設備、滑索基底為約0.5m厚的雜填土,不能作為地基持力層,可將基底約下部 0.5m厚的雜填土清除,以下部的粉土層
22、作為天然地基持力層,采用獨立柱基基礎。雕塑塔基底為2. 0-2. 5m厚的素填土和粉土層,不能作為地基持力層,可將基底下部 2.0-2. 5m厚的雜填上、素填上和細砂清除,以下部的卵石層作為天然地基持力層,采用獨立 柱基基礎。擬建體行館絕大局部地段基底下為卵石層,僅局局部布有厚2. 0-2. 5m的雜填上,可采用 以卵石層為地基持力層的獨立柱基加抗水板基礎。擬建模塊調蓄水池、凈水池和設備井基底為4-7m的雜填土,采用天然地基開挖難度較大, 不宜采用天然地基淺基礎。4. 2地基處理擬建模塊調蓄水池、凈水池和設備井基底為較厚的雜填土,且這類建筑的荷載較小,可 采用換土墊層法,對基底下部較厚的柴填土
23、進行夯實,然后換填定厚度的砂卵石,并碾壓 夯實后作為地基持力層,采用筏板基礎。3樁基礎擬建公廁、服務建筑1和售賣單體1采用天然地基淺基礎開挖難度較大。根據地區經驗, 可選擇以中密-密實卵石層作為樁端持力層的預制樁基礎方案。施工圖設計時,場地各土層樁 基參數見下表4. 3-lo各土層樁基參數表表4. 3-1樁基巖土名稱偵制樁樁的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ik (kpa)樁的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pk (kpa)負摩阻力系數雜填土250.30素填土260.28粉土40細砂200.35中砂38松散卵石90稍密卵石1306400中密卵石1508000密實卵石17010000中風化砂質泥巖8(X)0注:I、樁基設
24、計時還需考慮欠固結填土和液化細砂的負摩阻力影響:2、單樁承載力需經靜載試驗確定。5相關巖土工程問題5.1淺基礎的設計與施工服務建筑2、售賣單體2、售賣單體3、雕塑、運動場廊架、體育館采用以卵石層作為天 然地基持力層時,基底標高下存在軟弱的雜填土層、素填土、細砂和粉土層,應對其進行清 除換填處理。對地其持力層中的軟弱下臥中砂層,可對其進行軟弱下臥層驗算,當不滿足設 計要求時,可采取調整基底面積、清除換填或高壓旋噴樁加固處理。應對基底的卵石層進行 釬探復核再進行驗槽。滑梯組合設備、滑索采用以粉土層作為天然地基持力層時,基底標高下存在軟弱的雜填 土層,應對其進行清除換填處理。開挖至粉土層時應采用快速
25、作業法,驗槽后及時采用素碎墊層封閉,防止擾動和地表水的浸泡。基坑施工到設計標高時,應會同設計、質監、監理、勘察、施工等單位進行地基驗槽。2換土墊層法設計與施工當采用在夯實的雜填土上換填一定厚度的砂卵石作為地基持力層的換土墊層法時,需對 換填的砂卵石進行分層(厚度2O-3Ocm)碾壓夯實,分層檢測其密實度。竣工驗收應經過靜 載荷試驗檢驗墊層承載力。3樁基設計與施工樁基設計、特殊性巖土及不良地質作用對樁基的危害擬建場地內存在欠固結的雜填土、素填土和液化的細砂土,對基樁會產生負摩阻力影響, 降低單樁承載力,基樁設計時應考慮。并應按建筑抗宸設計規范(GB 50011-2010, 2016 年版)第44
26、3條時樁基進行抗震驗算。同時場地內的卵石層頂面埋深和密實度變化較大,會 出現樁長差異較大,局部樁長較短的不利情況。樁長較短時,樁的受力特點和破壞模式發生 變化,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該情況,合現選取設計參數,驗算其不均勻沉降。場地內雜填土 層中局部存在較大塊徑的硬質物,對基樁施工垂直度和沉樁保證影響較大,應先清除,再進 行打樁施工。局部地段可能采用中風化砂質泥巖層作為預制樁樁端持力層。作為樁端持力層的基巖不 存在臨空面是良好的樁端持力層。中風化砂質泥巖屬軟化巖石,錘擊沉樁可能會破壞樁端 持力層的巖土結構完整性,地下水滲入后會造成樁端持力層軟化。針對該問題可采用閉口型 樁尖,并用用微膨脹混凝土填芯等
27、方法處理,同時設計時合理選擇樁基設計參數。場地內不存在不良地質作用。3. 2沉樁可行性和地下水對樁基的影響預制樁沉樁可采用錘擊沉樁,采用桶式柴油錘擊打沉樁。沉樁需穿過雜填土、素填土、 粉上、細砂、中砂、上部卵石層(以松散、稍密卵石為主,局部有中密、密實卵石透鏡體夾 層)到達卜部樁端持力層(中密、密實卵石層或中風化砂質泥巖層),樁進入上部土層、細 砂、中砂層和松散卵石層沉樁阻力較小,樁穿越較厚的梢密卵石及中密、密實卵石夾層有一 定的阻力。卵石層上部密實度變化較大,建議多點試樁,在基樁施工中,據地質條件變化, 應隨時調整樁長。遇到需穿硬夾層(較厚稍密卵石層和中密、密實卵石夾層)可采用重錘輕 擊。錘
28、擊沉樁施工應采用雙控標準(貫入度和樁端持力層標高),以貫入度控制為主、樁端 持力層標高控制為輔。假設出現貫入度已達設計要求,但樁端標高未達設計要求持力層標高時, 應追加三陣,該三陣每陣貫入度逐陣遞減可停止擊打沉樁,否那么應繼續錘擊沉樁。場地地下水主要為賦存于卵石和砂層中的孔隙潛水。地下水對對樁基施工有一定的影響, 當地下水位下降時.,卵石顆粒間的摩阻力增大,對未到達持力層時.,也會出現沉樁困難的現象。當場地內存在降水施工時,宜先進行樁基施工,再進行降水施工。場地內存在影響樁基施工的地下管線(燃氣管線和污水管線),樁基施工前應探明其位 置,對其進行遷改和保護。3. 3樁的施工條件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29、場地位置交通便利,基樁施工器械進出場無障礙。場地周邊較為空曠,但場地南側約三 百米外有住宅區,北側約五百米為醫院,樁基施T對將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噪音、振動影 響,應采取必要的防振隔音措施,合理安排打樁時間,減少沉樁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基樁施工、驗收基樁施工前中應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試樁,論證施工工藝、設計參數和確定基樁施工參數, 對出現問題應提出意見,即時處理。基樁施工完成后,應會同設計、質監、監理、勘察、施 工等單位進行基樁驗收。4地下室抗浮由丁場地抗浮水位高于擬建模塊調蓄水池、進水池、設備井的基底及體育館地下室基底, 建議對上述池內構筑物和體育館地下室進行抗浮設計。防水設計高度按室外地坪
30、以上0.50m 考慮。根據成建委2018573號文規定的要求,結合勘察期間水位、歷史最高水位和場地 地下水位變化幅度及擬建場地周邊環境特征,建議體育館以485.5m為抗浮設防水位,模塊調 蓄水池、凈水池、設備井以485.3m作為抗浮設防水位。在地下室和池類建筑施工和使用過程 中,將受到地下水浮托作用,故在施工圖設計時應進行抗浮設計驗算,假設不能滿足要求,應 采取相應的抗浮措施。4.1抗浮方案與措施根據地區經驗抗浮措施建議采用增加配重和設置抗浮錨桿。抗浮錨桿設計計算參數詳見 5.4 節。4. 2抗浮錨桿評價抗浮錨桿的類型建議采用全長粘結型錨桿,錨固體直徑不宜小于150mm,錨固深度不應 小于6m
31、。基底以下土層主要為卵石層,地層的可鉆性和可注漿性良好。在降水條件下應防止抽水對錨桿注漿的不利影響,在注漿前宜將地下水位降至設計錨桿底部以下。4. 3臨時抗浮措施抗浮措施應考慮施工期間各種工況下不利荷載組合時地下室的臨時抗浮穩定性,必要時 設置臨時抗浮措施。5基坑工程擬建場地大多處于挖方地段,基坑開挖前應將地坪標高降至設計地面標高,減小基坑開 挖深度。采用天然地基的服務建筑2、售賣單體2、售賣單體3、雕塑、運動場廊架開挖深度 約在2. 5-3. 5m (自設計室外地面標高計算),可采用放坡法支護。擬建體育館基坑開挖深度 約3.5-7.5m (考慮清除軟弱雜填土層),屬深基坑“危大工程”。基坑支
32、護設計需綜合考慮 場地周邊環境和巖土地層情況合理選擇支護方式。擬建體育館各側較為空曠。基坑支護建議 可采用排樁、放坡+噴錨的支護方式。擬建模塊調蓄水池,南側11m緊鄰已建綠道,其余各側 均較空曠,可采用排樁、放坡+噴錨的支護方式。根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 -2012)表4.7.4,該工程巖土體與錨固體極限粘結強度標準值按表5.5T進行取值,排樁 設計參數按表5. 5-2進行取值。巖土體與錨固體極限粘結強度標準值及坡率建議值表表5. 5-1地層名稱frbk(kPa)坡高V5m坡高5Tom雜填土201:2.01:2.5素填土251:2.01:2.5粉土421:1.251:1.5細砂6
33、01:1.51:2.0中砂801:1.251:1.5松散卵石1101:1.251:1.50稍密卵石1401:1.01:1.25中密卵石1801:0. 751:1.0密實卵石2401:0.51:0.75中風化砂質泥巖2401:0.51:0.75樁基設計巖土參數建議值表表5. 5-2注:1、當水平荷載為長期或經常出現的荷載時,應將表列數值乘以0.4降低使用。樁基類型巖土名稱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m (MN/m4)相應單樁在地面處的水平位移(mm)雜填土2.56素填土2.56粉土106細砂108中砂146松散卵石1002稍密卵石1502中密卵石2002密實卵石24022、當樁頂水平位移大于表列
34、數值或灌注樁配筋率較高(20.65%)時,m值應適當降低。3、中風化砂質泥巖排樁支護設計時使用K法,其值為200kpa。6工程降水場地中主要含水層為砂、卵石層,地下水量較豐富。基礎施工須采取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措施,宜采用管井降水措施(應專項設計),將地F水位降至基坑底面-1.0m以下(假設有抗浮 錨桿施工,需降至抗浮錨桿設計桿底標高之下)。降水井位距基礎邊距不宜小于4.0m,并須 嚴控其抽水含砂量。含水層滲透系數K值取30m/d.同時應作好地表水的排流、疏通工作。 5. 7總平工程擬建場地大局部地段表層為巨厚的欠固結填土層。建議對場地進行強夯或碾壓夯實處理, 防止后期地坪沉降。局部場地地表層的
35、雜填土含較多的建筑和少許生活垃圾,土料質量不能 滿足總平需求,需對其進行挖除換填處理。對總平后期形成的邊坡應采用放坡支護或修筑擋 土墻支護。7地質條件可能引起的工程風險場地周邊有地下管線分布,基槽開挖可能引起周邊土體橫向移動,對地下管線可能造成 破壞。同時也可能使邊坡與坑周地面及鄰近建筑產生一定的變形和沉降。在采取平安可靠的 的基坑支護措施的同時,應在邊坡線附近地面布設變形觀測點,定時觀測,假設出現異常,便 于及時采取平安措施。同時基坑周邊嚴禁堆載,防止荷載過大導致坑壁失穩或傾覆。降低地卜.水位可能引起地面變形。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降低地下水位形成的水 力坡度大于臨界水力坡度時,在滲流壓
36、力作用卜將細粒土帶走、海空產生潛蝕和管涌,使粗 粒土顆粒重新排列、壓密而引起地面變形:二是地卜冰位卜降引起的有效應力增加而對卜部 土體產生的附加壓縮變形。故施工降水時應作好降水方案(局部地下砂層較多、較厚,重點 考慮井位布置.、井管結構、洗井工藝,嚴控抽水含砂量),減少降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并 作好監測。6結論及建議結論勘察工作采用調查收集資料、鉆探、原位測試、取土水試驗等綜合勘察方法和手段, 查明了擬建場地的地質、環境特征和巖土工程、水文地質條件。勘察工作及巖土工程、地基 基礎的分析、評價均到達了相關規范、規程標準要求。該項工程勘察報告經施工圖審查合格 后可供作施工圖設計依據。場區位丁成都平
37、原腹地,遠離龍門山和龍泉山兩大構造斷裂帶,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和 勘察資料綜合分析,場區內無影響場地穩定性的斷裂構造,屬無破壞性地震區。建筑抗震設 防類別為丙類。擬建場地地形地貌簡單,地勢平緩,場地內無其它嚴重不良地質作用:在擬建場地范 圍內除發現有燃氣管線和污水管線外,未發現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其 他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場地區域穩定性好,地基穩定,適宜建筑。擬建場地抗震設防基本烈度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 10g,設計地宸分組為 第三組。建筑場地類別屬II類,地藤動反響譜特征周期為0.45s。場地屬建筑抗藤的不利地 段。地下水和地基土對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
38、水、土對建筑材料腐蝕的防 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GB50046)的規定。2建議擬建體育館建議選擇卵石層作為天然地基持力層,采用獨立柱基加抗水板基礎。局部 地段基底標高下存在軟弱的雜填土層,應對其進行清除換填處理。對地基持力層中的軟弱下臥中砂層,可對其進行軟弱下臥層驗算,當不滿足設計要求時.,可采取調整基底面積、清除 換填或高壓旋噴樁加固處理。體育館建議以485. 5m作為抗浮水位。服務建筑2、售賣單體2、售賣單體3、雕塑、運動場廊架建議采用以卵石層為地基持力 層的獨立柱基基礎,基底標高下存在軟弱的雜填土層、素填土、細砂和粉土層,應對其進行 清除換填處理。滑梯組合設備、滑
39、索建議采用以粉土層作為地基持力層的獨立柱基基礎,基底標高卜存 在軟弱的雜填土層,應對其進行清除換填處理。公廁、服務建筑1和售賣單體1建議采用預制樁基礎,以中密卵石、密實卵石層或中風 化砂質泥巖層作為樁端持力層。擬建模塊調蓄水池、凈水池和設備井建議采用換土墊層法,對基底下部較厚的雜填土進 行夯實,然后換填一定厚度的砂卵石,并碾壓夯實后作為地基持力層,采用筏板基礎。擬建 模塊調蓄水池、凈水池和設備井建議以485. 3m作為抗浮水位。擬建建筑采用以粉土和卵石層作為地基持力層時,基底上部軟弱的朵填土清除后可按建 筑抗震的一般地段考慮。對基礎施工影響較大的孔隙潛水采用管井降水處理。建議對場地內的巨厚的填
40、土層進行強夯或碾壓夯實處理。加強地基驗收工作:在基槽(坑)開挖后,應會同業主、設計、質檢、監理、施工和 勘察等相關單位共同驗槽,應加強對基底地層的檢驗,如發現異常應進行施工勘察。對地質 條件的異常現象或不可判定的地質因素進行協商、及時處理。地基基礎設計與各相關工序的專項設計所需巖土參數建議值,詳見相關章節。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47 o Current Document 抗浮方案與措施13 HYPERLINK l bookmark49 o Current Document 抗浮錨桿評價13 HYPERLINK l bookmark51 o Cur
41、rent Document 臨時抗浮措施13 HYPERLINK l bookmark53 o Current Document 基坑工程13 HYPERLINK l bookmark55 o Current Document 工程降水14 HYPERLINK l bookmark57 o Current Document 地質條件可能引起的工程風險146結論及建議14結論14 HYPERLINK l bookmark62 o Current Document 建議141前言1.1工程概況成都市新都區興城建設投資,在成都市新都區新都街道辦桂林社區,新都繞城 路西側、育英路東側和毗河北岸擬建泥巴
42、沱森林公園二期(體育運動公園)。擬建泥巴沱森林公園二期(體育運動公園)規劃建設總用地面積約96010m;,主要由建筑 工程、室外運動場、主題樂園、中心景觀區、毗河北側銜接區域等局部組成,其中建筑面積 約38000平方米。主要規劃建(構)筑物為1-2框架結構、局部有一層地下室。建設單位委 托我公司對擬建的公廁、服務建筑、售賣單體、雕塑塔、雕塑、體育館、運動設施(滑梯組 合設備、滑索、運動場廊架)、模塊調蓄水池、凈水池、設備井場地進行詳細勘察階段的巖 土工程勘察工作。擬建建(構)筑物主要工程特性詳見卜.表L 1。擬建建(構)筑物特性一覽表表1.1擬建物名稱結構類型層數(F)高度 (m)設計土 0.
43、000 標高(m)室外地面 標商(m)基礎形式預計基礎 埋深(m最大荷載公用框架13.05487.00486.80獨立柱基-1.5500kN/柱服務建筑1框架!3.05487.(X)486.80獨立柱基-1.5500kN/柱服務建筑2框架13.05486.65486.20獨立柱基-1.5500kN/柱華賣單體1框架13.05486.80486.60獨立柱基-1.5500kN/柱售賣單體2框架13.05486.65486.20獨立柱基-1.5400kN/柱售賣單體3框架I3.05486.65486.20獨立柱基-1.5500kN/柱雕塑塔構筑物15.0486.71筏板-2.5I5()kpa雕塑構
44、筑物4.0486.50獨立柱基-2.0500kN/柱體育館框架2/-I487.00486.50獨基+抗水收-6.63000kN/tt滑梯組合設符構筑物4.0486.80獨立柱基-1.5500kN/柱滑索構筑物4.0486.80獨立柱基-1.5500kN/柱運動場廊架構筑物4.0486.60獨立柱基-1.5500kN/柱模塊調蓄水池構筑物486.30征板-6.4lOOkpa凈水池、設備井構筑物48630筏板-2.480k pa注:1、服務建筑和售賣單體編號是勘察單位為了方便表達自行編號。2、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3、設計單位未對建筑基礎沉降變形提特殊要求,地基允許變形滿足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45、GB50007-2011 表5. 3.4。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第3. 1.1條3. 1.3條的規定,判 定該工程重要性等級為三級,場地等級為二級,地基等級為二級。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 (GB50021-2001 )2009年版第3. 1.4條的規定,綜合確定本工程巖土工程詳細勘察等級為乙級。1.2勘察目的任務詳細勘察的目的是通過詳細勘察工作,查明擬建場地內的工程地質、環境特征與水文地 質條件,提出資料完整、評價正確、建議合理的勘察報告。對場地和地基穩定性作出巖土工 程評價,并對地基類型、基礎形式、地基處理、基坑支護、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質作用的防治 等提出
46、建議。為擬建工程的地基基礎施工圖設計與施工提供依據。本工程勘察具體技術要求 如下:(1)杳明影響場地穩定性的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成因、分布范圍、開展趨勢和危害程度, 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議及設計所需計算參數:查明擬建場地類別及場地土類型,提供抗震計算的有關參數,對場地的穩定性和適宜 性作出分析及論證:查明建筑范圍內各巖土層的成因類型、時代、地層結構、物理力學性質和工程特性, 分析和評價地基的穩定性、均勻性及提供地基土的承載力,同時為擬建筑物地基基礎選型、 設計提出合理化建議;查明地下水類型、埋藏、補給及排泄條件、腐蝕性:提供地下水位及其變化幅度和含 水層的滲透系數經驗值;評價環境水對地基基礎施工與
47、使用的影響,并提出對環境水所應采 取的控制措施:查明建筑范圍內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對復合地基或樁基類型、適宜性、持力層選擇提出建議:對基坑工程的設計、施工勘 察提出意見,并提供設計所需計算參數。L3勘察工作執行的主要技術標準勘察依據以下規程、規范、技術標準,并按各種規程、規范、技術標準的應用范圍實施。1. 3.1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建筑總平面布置圖測量放線控制點(A1,A2)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56-201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
48、B50011-2010) (2016年版)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13)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7)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2019)巖土工程勘察平安規范(GB50585-2010)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10)地基動力特性測試規范(GB/T50269-2015)8)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局部)(2013年版)1. 3. 3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建筑工程地質鉆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
49、008)(5)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20年版)危險性較大的分局部項工程平安管理規定(建設部)1. 3. 4地方標準成都地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51/T5026-2001)四川省建筑地下結構抗浮錨桿技術標準(DB51/T102-2018)四川省危險性較大的分局部項工程平安管理規定實施細那么1. 4勘察工作布置與完成工作量1. 4.1勘察方案布置原那么根據甲方提供的建筑總平面布置圖,我公司依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的相關規定并結合擬建建筑物性質和場地巖土工程條件,進行勘探工作的布置, 沿建(構)筑物邊線、角點、柱列線和擬建
50、承重型環線綠道中線布置勘探點。詳勘工作共布置勘探點64探點,29勘探線,建(構)筑物鉆孔間距7. 0-24. 8m,孔深 8. 1-23. 7m,標貫測試孔15個,取土樣孔22個,植物膠護壁回旋取芯孔32個,動力觸探孔 58個,植物膠護壁和動力觸探比照孔26個。1. 4. 2勘察手段及方法據擬建建筑物特性及場地巖土工程條件,本次勘察采用鉆探、標準貫入試驗、輕型(NQ 圓錐動力觸探、重型(Neas)圓錐動力觸探、超重型(N12o)圓錐動力觸探、波速測試和室內 巖土水質檢測相結合的綜合勘察技術方法。工程測量: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紅線圖,采用GPS-RTK將鉆孔按坐標準確測放于實地, 并測量各孔孔口高
51、程。坐標系采用成都坐標系,高程引自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鉆探:勘察對32個鉆孔(控制性鉆孔及動力觸探深度不能滿足勘察要求的鉆孔)采用 XY-1型液壓回旋鉆進行泥漿護壁全斷面回旋取芯鉆探;58個動力觸探鉆孔采用SH30型鉆機 對上部細粒土層作沖擊鉆進、抽芯觀察鑒別。XY-1型液壓回轉鉆:采用套管護壁,對布設鉆孔實施全斷面回轉取芯鉆探,鉆探工藝為 泥漿護壁、金剛石鉆進、單動雙管取芯。輕型(Nl0)動力觸探:對場地分布的素填土層進行輕型動力觸探,評價其密實度、均 勻性。(4)重型(N阻5)動力觸探:對場地分布的朵填土層進行重型動力觸探,評價其密實度、均 勻性。超重型(N)動力觸探:對場地分布的卵石
52、層進行超重型動力觸探,評價其密實度、 均勻性。標準貫入試驗:對場地分布的粉土、細砂進行標準貫入原位測試,評價地基巖土層均 勻性和承載力。波速測試: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21-2010) (2016年版)4. 1及相關標準 要求,選擇具有代表性鉆孔作剪切波速測試,從而評價場地土類型和劃分場地類別。采樣與測試:利用鉆孔采取土樣、水樣,并分別進行室內土(巖)常規物理力學性質 試驗、水、土腐蝕性試驗。4. 3勘察工作概況及完成工作量(1)勘察工作概況根據甲方開工通知,現場踏勘后,我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及各類機械設備于2021年5月7H 進場,隨即開展測量放孔和勘探工作,本次勘察共投入4分XYT型
53、鉆機,3臺SH30型鉆機,于 2021年5月15日結束外業勘探工作。2021年5月18日完成室內試驗,2021年5月22日提交勘察報 告。完成工作量本次詳勘共布置鉆孔64個,實際完成鉆孔64個,現場完成工作量列下表1.4. 3。表 1.4. 3勘察工作量一覽表序號工作工程J7單位完成工作量備注1測量放孔孔642回轉取芯鉆孔m/孔539. 0/32含26個比照孔3沖擊鉆進m/孔279. 8/584標準貫入試臉次/孔21/155輕型(N,o)圓錐動力觸探孔01/孔11.4/46重型(g.5)圓錐動力觸探孔m/孔19. 3/77超重型(N.20)圓錐動力觸探孔01/孔417. 1/58含26個比照孔
54、8土工試驗取原狀土試樣件22取巖樣件16取擾動土試樣件23土常規試驗件22顆粒分析密度評法件22卵石顆分限驗件12砂上顆分試驗件11巖石試驗件16水質分析件4土的腐蝕性件22場地巖土工程地質條件氣象、水文1. 1氣象該工程位于成都市新都區新都街道辦桂林村。成都地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其主要特點是:四季清楚、氣候溫和、雨量充分、夏無 酷暑、冬少冰雪。根據成都氣象臺觀測資料,成都地區的氣象指標如下:1)氣溫:多年平均氣溫16. 2,極端最高氣溫40. 0,極端最低氣溫-5. 9。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mm之間,多集中于夏季,7、8月份易形成暴雨 天氣,最大日降水量為262. 7
55、mm。69月為豐水期,13月為枯水期,其余月份為平水期。3)蒸發量:多年平均蒸發量1020. 5mm。4)相對濕度:多年平均濕度為82%,潮濕系數0.97。5)日照時間:多年平均為1228. 3小時。6)風向與風速:主導風向為NNE向:多年平均風速L35m/s,最大風速為28. Om/s (NE向), 瞬時極大風速為30.0 m/s (1961年6月21日)。7)風壓:多年平均風壓l40Pa,最大風壓280Pa01.2水文新都區內以毗河、青白江為主干河流,為沱江水系的過境河流,亦屬區間排洪河道性質。 河流大致東西向順應平原地勢,比降1-3%區間有錦水河,楊柳堰,東風渠等大小縱橫交織 的引排農灌
56、河渠,均屬都江堰內江灌區保灌體系,水量常年保障程度較高,水質較好,“水 早從人”,是“天府之國”的腹心地帶。河渠東流總匯于金堂流入沱江。詳見成都市水系圖 圖 2. L2T。圖2. 1.2T成都市水系圖一一擬建場區位置2. 2場地位置、地形和地貌單元擬建工程場地位于成都市新都區新都街道辦桂林村境內,新都繞城路西側、育英路東側 和毗河北岸,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場地現狀主要為空閑地,局部有施工棄上堆填。地形大體 較平緩,堆填的施工棄土形成局部起伏地貌。場地內標高約為482. 80-491. 12m,相對高差約8. 32m。擬建場地地貌單元屬岷江水系毗河一級階地。擬建工程場地地理位置見以下圖2. 2-1
57、, 擬建工程場地地貌形態見以下圖2. 2-2圖2.2-1擬建工程場地地理位置示意圖注: 一一擬建場地所在位置圖2. 2-2擬建工程場地地貌形態圖2. 3地質構造概況擬建場地位于成都平原東北部。成都平原處于新華夏系第三沉降帶之川西褶帶的西南緣, 位于龍門山隆褶帶山前江油灌縣區域性斷裂和龍泉山褶鋪帶之間,為斷陷盆地。該斷陷 盆地內,西部的大邑彭縣什那和東部的蒲江新津成都廣漢兩條隱伏斷裂將斷陷盆 地分為西部邊緣構造帶、中央凹陷和東部邊緣構造帶三局部。見圖2. 3。歷史地震資料顯示,市區一帶至今尚無強震記錄,僅受周邊50100km以外的遠震影響, 其影響烈度不過6度左右。1933年迭溪7. 5級極宸,
58、1958年北川6. 2級強宸,1967年雙流籍田5. 5 級中強震,1976年松(潘)平(武)7. 2級極震,1971年新都3. 4級弱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 8. 0級極震以及2013年4月20日雅安7. 0級極震均未對市區造成破壞性地震災害。圖2.3-1成都平原及周邊構造綱要圖注: 一一擬建場地所在位置2. 4不良地質作用、場地穩定性、適宜性和地下埋藏物2. 4. 1不良地質作用場地內無巖溶、采空區、地面沉降、震陷、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作用。場地穩定性、適宜性場地西距龍門山山前斷裂帶約55km,東離龍泉山斷裂帶約20km。在區域位置上主要受龍 門山構造帶與龍泉山構造帶二構造單元活動
59、的影響。場區地貌單元為沖積平原河流階地,第 四系沖洪積覆蓋層厚度較大,地形較平坦。從歷史上有關地震記錄資料可知,即是龍門山構 造帶上汶川、松潘、平武的強震或鄰近周邊的強震,涉及到地處盆地腹地的新都地區的最高 烈度均在七度以下,從地殼穩定性來看應屬穩定區。擬建場地適宜建筑。2. 4. 3地下埋藏物經調查、訪問及現場勘察工作,在擬建范圍內發現有一高壓燃氣管線(DN377鋼管、埋深 1.9-6. 8m)縱貫擬建場地和一污水管(直徑約1.2m、埋深約2. 0m)分布在擬建場地南側,此 外未發現有暗河、溝浜、墓穴、防空洞、孤石及其他地下管、線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地層巖性結構特征據現場勘探資料,構成場
60、地的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第四系全新統填上層(QJ)、第四系 全新統沖積層(QJ)和白堊系上統灌口組(K:g)棕紅色砂質泥巖基底。現將其巖性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5. 1第四系全新統填土層新叫雜填土:雜色,稍濕,結構松散。以粘性土為主,硬雜質含量約20-30%,硬質物成分 主要由碎磚、碎塊、卵石和風化巖塊等建渣,塊徑5-20cm為主,個別50cm,局部含少量生 活垃圾。局局部布于場地表層,為數月前至數年前隨意堆填形成、未經碾壓夯實,具(震) 濕陷和不均勻性,屬欠固結土,鉆孔揭示層厚0.5-9. 8m。素填土:雜色,稍濕,結構松散。成分以粘性土和風化泥巖為主,含約570%的碎磚塊、 碎塊、卵石等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深入理解2024年足球裁判規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的互動方式試題及答案
- 農業植保員職業技能測試題試題及答案
- 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成功經驗分享2024年體育經紀人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安全保護的試題及答案指南
- 2024年種子繁育員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 提升農作物種子產業的發展能力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資格考試的成功秘笈試題及答案
- 如何在農作物繁育中應用新技術試題及答案
- 部編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教學設計全套
-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術規范
- 北京市各區2024屆高三二模政治試題匯編:法律與生活-2024屆高考政治三輪沖刺
-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文檔
- 浙江省環大羅山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
- 建筑邊坡工程監測技術標準
- 《化學與社會發展》單元檢測3
- 基于stm32的智能煙灰缸設計
- 2023年江蘇省徐州市中考地理真題含解析
- 如何有效利用碎片時間學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