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講解 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分解_第1頁
知識講解 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分解_第2頁
知識講解 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分解_第3頁
知識講解 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分解_第4頁
知識講解 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分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學習目標】1通過實例分析掌握光的反射定律與光的折射定律.2理解折射率的定義及其與光速的關系.3學會用光的折射、反射定律來處理有關問題.知道光疏介質、光密介質、全反射、臨界角的概念.5能判定是否發(fā)生全反射,并能分析解決有關問題.了解全反射棱鏡和光導纖維.明確測定玻璃磚的折射率的原理.知道測定玻璃磚的折射率的操作步驟.會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誤差分析.【要點梳理】要點一、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現(xiàn)象和折射現(xiàn)象如圖所示,當光線入射AO到兩種介質的分界面上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的介質,即反射光線OB,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另一部分光進入第二種介質,并改變了原來的傳播方向,即光線0

2、C,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折射現(xiàn)象,光線OC稱為折射光線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稱為折射角(0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處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折射定律內容:折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0sin02=常數(shù).如圖所示.sini也可以用.二n的數(shù)學公式表達,n為比例常數(shù)這就是光的折射定律.sinr(2)對折射定律的理解:注意光線偏折的方向:如果光線從折射率(n)小的介質射向折射率(n)大的介質,折射光12線向法線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并且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減

3、小)折射角也會增大(減小;如果光線從折射率大的介質射向折射率小的介質,折射光線偏離法線,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并且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減小)折射角也會增大(減小).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如果讓光線逆著原來的折射光線射到界面上,光線就會逆著原來的人射光sin91cc線發(fā)生折射,定律中的公式就變?yōu)?=,式中9、9分別為此時的入射角和折射角.sin9n122折射率公式中的n(1)定義.實驗表明,光線在不同的介質界面發(fā)生折射時.相同入射角的情況下.折射角不同.這意味著定律中的n值是與介質有關的,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是在光線從真空中射向介質時所測得的n值,可以看到不同介質的n值不同,表明n值與介質的光學性質有關,人們把

4、這種性質稱為介質的折射率.實際運用中我們把光從真空斜射人某種介質發(fā)生折射時,入射角9的正弦跟折射角9的正弦之比。叫做這12種介質的折射率:sin9n=-2(2)對折射率的理解.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某種介質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跟光在這種介質中傳c播速度v之比,即n二-,單色光在折射率較大的介質中光速較小.v折射率n是反映介質光學性質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介質本身及人射光的頻率決定,與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無關,“折射率與sini成正比,跟sinr成反比”的說法和“折射率n跟光速”成反比的說法是錯誤的.視深問題(1)視深是人眼看透明物質內部某物點時像點離界面的距離.在中學階段,一般都是

5、沿著界面的法線方向去觀察,在計算時,由于入射角很小,折射角也很小,故有:sin9tan9sin9tan922991這是在視深問題中經(jīng)常用到的幾個關系式.一1(2)當沿豎直方向看水中的物體時,“視深”是實際深度的一倍,n為水的折射率.n玻璃磚對光的折射常見的玻璃磚有半圓形玻璃磚和長方形玻璃磚.對于半圓形玻璃磚,若光線從半圓面射入,且其方向指向圓心,則其光路圖如圖甲所示.對于兩個折射面相互平行的長方形玻璃磚,其折射光路如圖乙所示,光線經(jīng)過兩次折射后,出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方向平行,但發(fā)生了側移.物點通過玻璃磚亦可以成虛像如圖丙所示為其示意圖.乙丙折射成像的畫法應用折射定律,確定物點發(fā)出的任意兩條入射

6、光線的折射光線,即可找到折射所成的像如圖所示.畫光路圖應注意的問題(1)光線實際是從哪個物體發(fā)出的;(2)是從光密介質向光疏介質傳播的還是從光疏介質射向光密介質;(3)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借助光的可逆性原理;(4)注意作圖時一定要規(guī)范,光線與法線、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等應用,實線和虛線區(qū)分.關于大氣層的折射率及光現(xiàn)象一一蒙氣差地球大氣層的密度不均勻,越接近地球,表面密度越大,折射率也越大.光由真空進入空氣中時,傳播方向只有微小的變化,雖然如此,有時仍然不能不考慮空氣的折射效應.圖示表示來自一個遙遠天體的光穿過地球大氣層時被折射的情景.覆蓋著地球表面的大氣,越接近地表越稠密,折射率也越大我們可以把地球表

7、面上的大氣看做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許多水平氣層組成的.星光從一個氣層進入下一個氣層時,要折向法線方向.結果,我們看到的這顆星星的位置,比它的實際位置要高一些.這種效應越是接近地平線就越明顯.我們看到的靠近地平線的星星的位置,要比它的實際位置高P.這種效應叫做蒙氣差,是天文觀測中必須考慮的.要點二、全反射1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光在各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和介質相對真空的折射率都是不相同的兩種介質相比較光在其中傳播速度大,而折射率小的介質叫光疏介質;光在其中傳播速度小,而折射率大的介質叫光密介質.對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的理解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是相對而言的,并沒有絕對的意義.例如:水晶(n二1.55)對玻璃(n

8、二1.5)是光密介質,而對金剛石來說(n二2.427),就是光疏介質同一種介質到底是光疏介質還是光密介質,是不確定的.光若從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之,光由光疏介質進入光密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疏和光密是從介質的光學特性來說的,并不是它的密度大小.例如,酒精的密度比水小,但酒精和水相比酒精是光密介質.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的比較.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的比較表光的速度折射率光疏介質大小光密介質小大要點詮釋:光疏介質、光密介質是對確定的兩種介質而言的.任何兩種透明介質都可以通過比較光在其中速度的大小或折射率的大小來判定誰是光疏介質或光密介質.3全反射全反射現(xiàn)象.光由光密介質射向

9、光疏介質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當入射角增人,反射光增強,折射光減弱,繼續(xù)增大入射角,當折射角達到90。時,折射光全部消失,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質,當入射角再增大時.入射光仍被界面全部反射回原介質,這種現(xiàn)象叫全反射.對全反射的理解.全反射是光的折射的特殊現(xiàn)象,全反射現(xiàn)象還可以從能量變化角度加以理解.當光線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在入射角逐漸增大的過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漸增強,折射光的能量逐漸減弱,當入射角等于臨界角時,折射光的能量已經(jīng)減弱為零,發(fā)生了全反射.發(fā)生全反射的條件:光線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入射角大于或等于臨界角.全反射遵循的規(guī)律:光由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發(fā)生全反射時,仍然遵守反射定

10、律有關計算仍依據(jù)反射定律進行.4.臨界角臨界角的定義:折射角為90。時的入射角稱為全反射臨界角,簡稱臨界角,用C表示.要點詮釋: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時,只要入射角大于或等于臨界角C,一定會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一般情況下,光由一種介質到達另一種介質時,光既有反射又有折射,即光的能量有一部分反射回原介質中:而另,一部分則進入其他介質中.發(fā)生全反射時,光的能量全部反射回原介質中.臨界角C的表示式:由折射定律知,光由某介質射向真空(或空氣)時,若剛好發(fā)生全反射,則sin90。1n-.sinCsinC.1arcsm.n1所以sinC二,n應用全反射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確定光是由光疏介質進入光密介質還是

11、由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1若光由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時,則根據(jù)sinC確定臨界角,看是否發(fā)生全反射.n根據(jù)題設條件,畫出入射角等于臨界角的“臨界光路”運用幾何關系、三角函數(shù)關系、反射定律等進行判斷推理,運算及變換進行動態(tài)分析或定量計算.應用全反射解釋自然現(xiàn)象(1)對“海市蜃樓”的解釋:由于光在空氣中的折射和全反射,會在空中出現(xiàn)“海市蜃樓”在海面平靜的日子,站在海濱,有時可以看到遠處的空中出現(xiàn)了高樓聳立、街道棋布、山巒重疊等景象.這種景象的出現(xiàn)是有原因的.當大氣層比較平靜時,空氣的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對光的折射率也隨之減小,海面上空的空氣溫度比空中低,空氣的折射率下層比上層大我們可以粗略地把

12、空中的大氣分成許多水平的空氣層,如圖所示,下層的折射率較大遠處的景物發(fā)出的光線射向空中時,不斷被折射,射向折射率較低的上一層的入射角越來越大,當光線的入射角大到臨界角時,就會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光線就會從高空的空氣層中通過空氣的折射逐漸返回折射率較低的下一層在地面附近的觀察者就可以觀察到由空中射來的光線形成的虛像.這就是海市蜃樓的景象.如圖所示.(2)對沙漠上、柏油路上的蜃景的解釋:在沙漠里也會看到蜃景,太陽照到沙地上,接近沙面的熱空氣層比上層空氣的密度小,折射率也小.從遠處物體射向地面的光線,進入折射率小的熱空氣層時被折射,入射角逐漸增大,也可能發(fā)生全反射.人們逆著反射光線看去,就會看到遠處物體的

13、倒景(如圖),仿佛是從水面反射出來的一樣沙漠里的行人常被這種景象所迷惑,以為前方有水源而奔向前去,但總是可望而不可即.在炎熱夏天的柏油馬路上,有時也能看到上述現(xiàn)象.貼近熱路面附近的空氣層同熱沙面附近的空氣層一樣,比上層空氣的折射率小.從遠處物體射向路面的光線,也可能發(fā)生全反射,從遠處看去,路面顯得格外明亮光滑,就像用水淋過一樣.沙漠里的海市蜃景水或玻璃中的氣泡為何特別明亮?2由圖可知,也是光線在氣泡的表面發(fā)生全反射的結果.光纖通信全反射現(xiàn)象在通信中有、重要的作用,光導纖維之所以能傳光、傳像,就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現(xiàn)象,光導纖維是一種透明的玻璃纖維絲,直徑只有l(wèi)pm100pm.光導纖維如圖所示,它

14、是由內芯和外套兩層組成,內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進入,在兩層的界面上經(jīng)多次全反射,從另一端射出.光導纖維可以遠距離傳播光,光信號又可以轉換成電信號,進而變?yōu)槁曇簟D像.如果把許多(上萬根)此導纖維合成一束,并使兩端的纖維按嚴格相同的次序排列,就可以以傳輸圖像.要點三、測定玻璃磚的折射率1實驗目的(1)明確光通過玻璃時的入射角、折射角.(2)掌握測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2.實驗原理如圖所示abed為兩面平行的玻璃磚入射角為01和折射角為02,據(jù)n=sin0sin01計算出玻璃的折射率.實驗器材白紙,圖釘,大頭針,直尺,鉛筆,量角器,平木板,長方形玻璃磚.實驗步驟及調整安裝(1)把白紙

15、用圖釘釘在木板上.(2)如圖所示,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aa/作為界面,畫一條線段AO作為入射光線,并通過O點畫出界面aa/的法線NN把長方形的玻璃磚放在白紙上,使它的一個長邊跟aa對齊,并畫出玻璃磚的另一個長邊bb/.在AO線段上豎直的插上兩枚大頭針P、P.12在玻璃磚的bb一側豎直地插上大頭針P、P,調整眼睛視線,使P能同時擋住P和P的TOC o 1-5 h z34312像,使P能擋住P本身和P和P的像.4312記下P、P的位置,移去玻璃磚和大頭針,過P、P引直線OB與bb/交于O-連接00J343400就是玻璃磚內的折射光線的路徑,入射角o=ZA0N,折射角0=Z00Nl12用量角器量出入射

16、角0和折射角0的度數(shù).12從三角函數(shù)表中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記入自己設計的表格里.用上面的方法分別求出入射角為15。、30。、45。、60。和75。時的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把這些數(shù)據(jù)也記在表格里.(10)算出不同入射角時sin0sin02的值.比較一下,看它們是否接近個常數(shù),求出幾次實驗中測sin0sin02的平均值,就是玻璃的折射率.注意事項(1)用手拿玻璃磚時,手只能接觸玻璃磚的毛面或棱,不能觸摸光潔的光學面,嚴禁把玻璃磚當尺子畫玻璃磚的另一邊bb/.(2)實驗過程中,玻璃磚在紙上的位置不可移動.大頭針應豎直地插在白紙上,且玻璃磚每一側兩枚大頭針P與P、P與P間的距離

17、應大一1234些,以減少確定光路方向時造成的誤差.實驗時入射角不宜過小,否則會使測量誤差大,也不宜過大,否則在bb,側看不到P、P12的像.由于要多次改變入射角重復實驗,所以人射線與出射線要一一對應編號,以免混亂.玻璃磚應選用寬度較大的,宜在5cm以上.若寬度太小,則測量誤差較大.數(shù)據(jù)處理及誤差分析sin9n=isin92此實驗是通過測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然后查數(shù)學用表,找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再代入中求玻璃的折射率.除運用此方法之外,還有以下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1)處理方法一:在找到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以后,以入射點O為圓心,以任意長為半徑畫圓,分別與AD交于C點,與00(或00/的延長線)交

18、于D點,過C、D兩點分別向NN/作垂線,交NN/于C、D,用直尺量出CC,和DD的長.如圖所示.由于而CO二DO,sin9所以折射率:n=1ism92_CCDD求得各次折射率計算值,然后求其平均值即為玻璃磚折射率的測量值.(2)處理方式二:根據(jù)折射定律可得sinn_.si192重復以上實驗,因此有sin9_sin9.2ni要點詮釋:在多次改變入射角、測量相對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上,以血9i值為橫坐標、以sin92值為縱坐標,建立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描數(shù)據(jù)點,過數(shù)據(jù)點連線得一條過原點的直線.,11求解圖線斜率,設斜率為k,則k=,故玻璃磚折射率n二nk方法推廣插針法的作用是找出玻璃磚內的光路,其

19、關鍵是確定入射點和出射點,而入射點和出射點是利用插針后確定的直線與界面相交而得到的,故實驗的關鍵是插準大頭針,畫準玻璃磚邊界線,而與所選玻璃磚兩邊平行與否無關.如用半圓形、圓形或三角形玻璃磚,均可測出其折射率,光路如圖所示.()【典型例題】類型一、光的反射和折射例1.如圖所示,光線以入射角e從空氣射向折射率n=u2的玻璃表面.1當入射角e=45。時,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間的夾角e為多少?1當入射角e為多少時,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垂直?舉一反三:【高清課堂:光的折射、全反射例2】【變式】為了觀察門外情況,有人在門上開一小圓孔,將一塊圓柱形玻璃嵌入其中,圓柱體軸線與門面垂直。從圓柱底面中心看出去,可以

20、看到的門外入射光線與軸線間的最大夾角稱做視場角。已知該玻璃的折射率為n,圓柱長為l,底面半徑為r,則視場角是(A.arcsmnlr2+12.nrB.arcsinr2+12.rC.arcsinnpr2+12.lD.arcsin.nw2+12例2.空中有一只小鳥,距水面3m,其下方距水面4m深處的水中有一條魚.已知水的折射率為4/3,則鳥看水中的魚離它m,魚看天上的鳥離它m.例3.半徑為R的玻璃半圓柱體,截面如圖所示,圓心為O,兩束平行單色光沿截面射向圓柱面,方向與底面垂直,ZAOB二60。,若玻璃對此單色光的折射率n=,則兩條光線經(jīng)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點與O點的距離為().A.D.R例4.假設地

21、球表面不存在大氣層,那么人們觀察到的日出時刻與實際存在大氣層的情況相比().【高清課堂:光的折射、全反射例5】例如圖示,有一玻璃直角三棱鏡ABC,其臨界角小于45。,一束平行于BC邊的白光射到AB面,在光束射在三棱鏡時,(設光線在三棱鏡內射到BC邊上)()從玻璃直角三棱鏡BC面,射出的是白色光束從玻璃直角三棱鏡AC面,射出的是白色光束從玻璃直角三棱鏡AC面,射出的是彩色的不平行光束從玻璃直角三棱鏡AC面,射出的是平行于入射線的彩色光束【高清課堂:光的折射、全反射例6】【變式3】如圖,a和b都是厚度均勻的平玻璃板,它們之間的夾角為P,一細光束以入射角0從P點射入,09,已知此光束由紅光和藍光組成

22、,則當光束透過b板后()傳播方向相對于入射光方向向左偏轉Q角傳播方向相對于入射光方向向右偏轉9角紅光在藍光的左邊紅光在藍光的右邊例7.酷熱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會看到在一定距離之外,地面顯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還能看到遠處車、人的倒影.但當你靠近“水面”時,它也隨著你的靠近而后退.對此現(xiàn)象正確的解釋是().出現(xiàn)的是“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熱難耐,人產(chǎn)生的幻覺太陽輻射到地面,使地表溫度升高,折射率大,發(fā)生全反射太陽輻射到地面,使地表溫度升高,折射率小,發(fā)生全反射【鞏固練習】一、選擇題一條光線從空氣射入折射率為在的介質中,入射角為45,在界面上入射

23、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折射,則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夾角是().A.75B.90C.105D.120兩束細平行光a和b相距為d,從空氣中互相平行地斜射到長方體玻璃磚的上表面,如圖所示,若玻璃對a的折射率大于對b的折射率,當它們從玻璃磚的下表面射出后,有().兩束光仍平行,間距等于dB.兩束光仍平行,間距大于dC.兩束光仍平行,間距小于dD.兩束光不再平行條光線以40的入射角從真空中射到平板透明材料上,光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折射,折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可能是().A.小于40B.在50100之間C.在100140之間D.大于140OMN為玻璃等腰三棱鏡的橫截面.a、b兩束可見單色光從空

24、氣垂直射入棱鏡底面MN,在棱鏡側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況如圖所示.由此可知()棱鏡內a光的傳播速度比b光的小棱鏡內a光的傳播速度比b光的大C.a光的頻率比b光的小D.a光的波長比b光的長一玻璃柱體的橫截面為半圓形細的單色光束從空氣射向柱體的D點(半圓的圓心),產(chǎn)生反射光束1和折射光束2.已知玻璃折射率為13,入射角為45(相應的折射角為24).現(xiàn)保持入射光不變,將半圓柱繞通過D點垂直于紙面的軸線順時針轉過15,如圖中虛線所示,則().入射光A.光束1轉過15B.光束1轉過30光束2轉過的角度小于15D.光束2轉過的角度大于15如圖甲所示,將筷子豎直插入玻璃杯內,從俯視圖中的P點沿水平方向

25、看到的應該是圖圖中的哪個圖形?()筷子Pl.ABI丿玻丿璃1|1杯,N_一.D如圖所示,一束白光從頂角為。的棱鏡的一個側面AB以較大的入射角i入射,經(jīng)三棱鏡后,在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帶,當入射角逐漸減小到零的過程中.若屏上的彩色光帶先后全部消失,則().紅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C.紫光最先消失,黃光最后消失紫光最先消失,紅光最后消失紅光最先消失,黃光最后消失在完全透明的水下某處放一點光源,在水面上可以見到一個圓形透光平面,如果圓形透光平面的半徑勻速增大,則光源().A.加速上升B.加速下沉C.勻速上升D.勻速下沉9如圖為一直角棱鏡的橫截面,Zbac=90,Zabc=60,平行細光束從O點沿垂直

26、于be面的方向射入棱鏡已知棱鏡材料的折射率n,若不考慮原入射光在be面上的反射光,則有光線().A.從ab面射出B.從ac面射出從be面射出,且與be面斜交D.從be面射出,且與be面垂直TOC o 1-5 h z兩種單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氣時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分別為&2,已知0i02用叫、n2分別表示水對兩單色光的折射率,V、v2分別表示兩單色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則().A.nn2,V1V2B.niV2C.nin2,V1n2,vv2如圖所示,用插針法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P、P2及P3、P4之間的距離適當大些,可以提高準確度P、P2及P3、P4之間的距離取得小些,可以提高準

27、確度入射角i適當大些,可以提高準確度P、P2之間的距離,入射角的大小均與實驗的準確度無關二、填空題如圖所示,激光液面控制儀的原理是: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i照射到液面上,反射光OB射到水平的光屏上,屏上用光電管將光訊號轉變成電訊號,電訊號輸入控制系統(tǒng)用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發(fā)現(xiàn)點B在屏上向右移動了As的距離到B,由此可知液面(填“升高”或“降低”)了.在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中,甲、乙、丙三位同學在紙上畫出的界面aabbz與玻璃磚位置的關系分別如圖、和所示,其中甲、丙兩同學用的是矩形玻璃磚,乙同學用的是梯形玻璃磚他們的其他操作均正確,且均以aabbz為界面畫光路圖貝9:(1)甲同學測

28、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丙同學測得的折射率與真實值相比在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實驗中,某同學操作步驟如下:將記錄光路的白紙鋪放在平板上;手拿玻璃磚的毛面或棱,將其輕放在白紙上:用鉛筆環(huán)繞玻璃磚畫出邊界aaz和bb;在aa上選擇點0,作為不同入射角的入射光線的共同入射點,畫出入射角i分別為0、30、45的入射光線;用“插針法”分別得到各條入射光線的折射光線,觀察時著重看大頭針針帽是否在一條直線上,取下玻璃磚、大頭針,連接各針孔,發(fā)現(xiàn)所畫折射光線中有兩條相交,量出各個折射角r;sini按

29、公式分別計算,取三個值的算術平均值.sinr以上步驟中有錯誤或不妥之處的是:;應改正為:.15.如圖所示,某同學用插針法測定一半圓形玻璃磚的折射率.在平鋪的白紙上垂直紙面插大頭針P、P2確定入射光線,并讓入射光線過圓心0,在玻璃磚(網(wǎng)中實線部分)另一側垂直紙面插大頭針P3,使P3擋住PP2的像,連接0P3圖中MN為分界面,虛線半圓與玻璃磚對稱,B、C分別是入射光線、折射光線與圓的交點,AB、CD均垂直于法線并分別交法線于A、D點.(1)設AB的長度為1,A0的長度為12,CD的長度為13,D0的長度為14,為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磚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測量,則玻璃磚的折射率可表示為.(2)該同學在插大頭針只前不小心將玻璃磚以D為圓心順時針轉過一小角度,由此測得玻璃磚的折射率將(填“偏大”“偏小”或“不變”).測定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如圖13-1-44所示,把玻璃磚放在白紙上之前應在紙上先畫好圖上的三條直線,它們分別是、,最后按正確的要求插上大頭針P3、P4,由P3、P4的位置決定了光線的方位,從而確定了折射光的方向.三、解答題由某種透明物質制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鏡AOB,兩腰都為16cm,且兩腰與Ox和Oy軸都重合,如圖所示,從B0邊的C點注視A棱,發(fā)現(xiàn)A棱的位置在D點,在C、D兩點插上大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