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房屋剪力墻結構設計問題的思考_第1頁
對房屋剪力墻結構設計問題的思考_第2頁
對房屋剪力墻結構設計問題的思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房屋剪力墻構造設計問題的考慮摘要:目前,越來越多的剪力墻構造小高層住宅樓拔地而起,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我們發現這些剪力墻構造小高層在施工質量上還存在著一些質量通病,主要表現為剪力墻板混凝土成型質量差、混凝土實體回彈檢測強度不高等。本文根據工程實際并結合2001版?標準?和其他相關資料,闡述了底層框剪構造的設計方法說明了一些考前須知。關鍵詞:剪力墻構造過渡樓層側移剛度比0引言對于1216層的小高層建筑構造,采用既可以保證構造的剛度、位移,又可以使室內空間方正合理。所以剪力墻構造得以普遍應用。剪力墻的受力、變形特征,類似以框剪構造。但比框架構造的剛度分配、內力分配更合理,構造的變形協調導致的豎向位

2、移差異,也比框剪構造小,那么傳根底荷載更均勻、合理。目前,越來越多的剪力墻構造小高層住宅樓拔地而起,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我們發現這些剪力墻構造小高層在施工質量上還存在著一些質量通病,主要表現為剪力墻板混凝土成型質量差、混凝土實體回彈檢測強度不高等。1剪力墻構造的根本含義剪力墻構造的定義:剪力墻是指墻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為58的剪力墻;高層建筑構造不應采用全部剪力墻的剪力墻構造;剪力墻較多時,應布置筒體或一般剪力墻,形成剪力墻與筒體或一般剪力墻共同抵抗程度力的剪力墻構造。剪力墻構造的必要條件:抗震設計時,墻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傾覆力矩不大于構造總底部地震傾覆力矩的50%。剪力墻構造的下限:當墻較

3、少時,如墻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傾覆力矩小于構造總底部地震傾覆力矩的15%40%,那么可以按普通剪力墻構造設計。下限標準沒有規定,用戶可以靈敏掌握。假如在剪力墻構造中,只有個別小墻肢,不應看成剪力墻構造而應作為一般剪力墻構造處理。2剪力墻房屋的設計根據2001版?抗震設計標準?要求,對于底層框架剪力墻構造應強調抗震概念設計以及抗震構造措施的重要性。相對于89版標準,其放寬了構造總高和層數限制,增加了底部兩層框架構造并提出了過渡層概念。進一步進步了底層框架剪力墻構造的性能。2.1選擇有利的建筑形式在抗震設計中,建筑平面應盡可能簡潔、規那么,構造的剛心與質心相一致,以減少地震作用下構造產生的改變效

4、應。剪力墻的方案布置、墻量的多少、墻片的大小應合理。由于底部框墻構造中的剪力墻屬低矮墻,其抗剪剛度相對較大,假如布置的墻肢較長、平面形式復雜,很容易出現部分剛度過大,受力過于集中的現象,甚至經常出現只布置極少的剪力墻就滿足上下層抗側剛度比限值的情況。因此在剪力墻布置方案上一定要堅持均勻、對稱、周邊、分散的原那么,墻片不宜過長,應以墻片高寬比1.5左右為為宜,墻片平面形式不宜采用進步抗側剛度的“等平面形式,而是盡可能采用“一字形。這是因為只有弱化每一單片剪力墻的剛度,才有可能實現均勻分散多道設防的目的。同時還應控制剪力墻的最大間距,以期符合標準的要求。縱向抗震墻還應在外縱軸布置開窗洞的抗震墻或剪

5、力墻,這樣大大增強橫向抗傾覆的才能,防止邊柱產生過大的壓力和拉力。2.2建筑高度和層數的限值以往震害資料及文獻的分析說明,底層框架剪力墻房屋的震害隨著樓層數的增加而加劇。因此底層框架剪力墻構造應滿足高度和層數的限值。2001版?標準?規定,6,7度區22米7層,8度區19米6層。所謂房屋總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頂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從室內算起,全地下室或嵌固條件好的半地下室應從室外地面算起。帶閣樓的坡屋面應算到山間墻的1/2高度處。室內外高差大于6米時,房屋總高度應允許適當增加,但不超過1米。2.3嚴格遵守抗震標準對不同設防烈度的第二層與第一層側移剛度比的限值規定在歷次地震中,底層框

6、架房屋構造之所以發生嚴重破壞,其原因就在于底層層間剛度與上部層間剛度比過于懸殊。當地震作用集中在底層時,由于底層較上部構造小得多的側移剛度,造成非常突出的底層彈塑性變形集中現象。因此,控制底層與上部側移剛度比是很必要的。標準給出了不同設防烈度下上層與底層側移剛度比的限值,6、7度時不應2.5,8度不應2.0且均不應1.0。2.4底層框架柱網的設置底層應為全框架,至少應是框架形式,即在內柱縱、橫軸線的內、外墻中均設柱或構造柱,且縱橫兩向均應形成框架形式。底部框架構造的柱網不宜過大,一般控制在7.5左右,并且框架梁上懸墻數目不應超過一道。首先從使用功能上,底框構造大多為商住樓,該跨度對應上部可分割

7、為兩開間(4.2+3.3或4.5+3.3),(大于4.2,已為大開間,其面積比受到標準限制),無論上部為住宅樓,還是辦公樓,上述跨度對應的上部開間尺寸足以滿足砌體構造所能實現的功能。而且可以控制框架梁上僅有一道懸墻。同時考慮底部框架梁橫斷面高度取值應控制在1518梁跨,假如柱網過大,會使梁斷面及配筋出現異常現象,而上部懸墻數目增多,更會加重這種現象。控制柱網尺寸,給出規定限值,限制框架梁上的懸墻數目,對底層框架剪力墻構造來說非常重要。2.5過渡樓層設計底層框架剪力墻構造具有較好的承載、變形和耗能才能,其破壞狀態一般為延性破壞;上部磚房部分雖具有一定的承載才能,但變形和耗能才能相對較差,其破壞狀

8、態多為脆性破壞。在上部磚房中,過渡樓層墻體承受地震剪力和傾覆力矩最大,受力最為不利。此外,在豎向均勻荷載作用下,過渡樓層墻體處于壓剪或拉剪應力狀態。因此當有程度荷載作用時,過渡樓層墻體與落地墻體相比,其抗裂性能和程度承載力均相應降低。試驗說明,在豎向及反復程度荷載作用下,過渡樓層墻體的程度承載力約降低20%30%。過渡樓層墻體的程度承載力驗算按式fVEA/RE(1)fVE=1/1.21+0/fv0.5fv(2)=+iG/i(3)=1/1+0.45(0.2-0.8b/)0VV(4)式中程度承載力降低系數;0對應于重力荷載代表值的墻體截面平均壓應力,/2;fv砌體的抗剪強度平均值,/2;hb托梁的截面高度,;I托梁的計算跨度(),對兩跨不等跨梁,I取較大跨的跨度;對跨中設置構造柱的梁,I以1/2代入;墻體扣除混凝土構造柱及洞口后的程度截面面積,2;i混凝土構造柱的截面面積,2;e,混凝土和砌體的切變模量,/2;i構造柱抗剪參與系數,中柱(包括邊中柱)取04,邊柱取03;RE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當按式(3)計算時,RE可取10;當計算中不考慮混凝土構造柱(即將混凝土構造柱按一樣截面的磚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