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補充世界茶文化-(整理+插圖)_第1頁
精選補充世界茶文化-(整理+插圖)_第2頁
精選補充世界茶文化-(整理+插圖)_第3頁
精選補充世界茶文化-(整理+插圖)_第4頁
精選補充世界茶文化-(整理+插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彩繽紛的世界茶文化茶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世界上許多飲茶國家都與茶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全球性的文化交流,使茶文化傳播世界,同各國人民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以至宗教意識相融合,呈現出五彩繽紛的世界各民族飲茶習俗。目錄:亞洲的茶文化1.1日本茶道1.2 印度茶葉1.3中國茶文化歐洲各國茶文化2.1英國茶文化2.2法國茶文化2.3德國茶文化非洲的茶文化亞洲的茶文化。日本茶道。日本茶道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隋唐以前,兩國已有文化交往。以后,隨著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茶文化也同時傳到了日本。飲茶很快成了日本的風氣。日本茶道即是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們進行一種禮法教育和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日本茶道有20多個流

2、派,代代相傳,沿襲至今。現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積不大、清雅別致的茶室里進行。室內有珍貴古玩、名家書畫。茶室中間放著供燒水的陶炭風爐、茶鍋釜。爐前排列著專供茶道用的各種沏茶、品茶用具。 日本茶道的規矩比擬講究,友人到達時,主人在門口恭候。待賓客坐定,先奉上點心,供客人品嘗。然后在炭爐上燒水,將茶放入青瓷碗中。水沸后,由主持人按規程沏水泡茶,依次遞給賓客品飲。品茶時要吸氣,并發出吱吱聲音,表示對主人茶品的贊賞。當喝盡茶湯后,可用大拇指和潔凈的紙擦干茶碗,仔細欣賞茶具,且邊看邊贊“好茶!以表敬意。儀式結束,客人鞠躬告辭,讓人跪坐門側相送。整個過程,都洋溢著“敬、和、清、寂的精神。2.茶葉大國印度印度茶

3、產量曾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茶葉這種天然飲料不僅大量出口,而且也很快受到當地廣泛歡送并且成為生活必需品之一,正因為如此,世界上將近三分之一的茶葉都產在印度。印度茶起源中國8萬顆茶種1833年,東印度公司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他們從中國收集了80000顆茶種子,因為他們對于印度本地的植物仍然不具信心,委員會的成員們堅持要引進中國的茶葉樹種。那些被送到加爾各答植物園的種子孵育到相當結實后,被送到1000公里之外的新茶園中栽種。印度茶產量曾一度世界第一印度茶葉年產量在百萬噸以上,茶葉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全國22個邦均生產茶。阿薩姆紅茶是印度最大茶區,產量約占全印總產量的50%以上。印度許多茶葉質量優

4、良而穩定,其中大吉嶺紅茶更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優質紅茶,在國際市場上,和中國祁紅地位并列,但是產量較小。2001年為85.37萬噸。2023年為82.61萬噸,這個水平遠遠超過世界上所有的茶葉生產國,位居第一,到2023年印度茶葉產量為119.1萬噸,僅落后于中國的227.8萬噸,居世界第二位。世界名茶大吉嶺紅茶源于武夷山大吉嶺紅茶,產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一帶。當地年均溫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日夜溫差大,谷地里常年彌漫云霧,是孕育此茶獨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號茶品質最優,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100多年來,大吉嶺紅茶被稱頌為世界名茶之一,是英國貴族的寵兒。這種茶

5、的前身就是中國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種紅茶。奇風異俗喝茶直接用舌頭舔飲印度人傳統飲茶方式較特別,他們把茶倒在鼎子襄用舌頭舔飲,另外,遞送茶具只用右手,因為,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印度也有“客來敬茶的風俗習慣。客人到訪,主人會請客人席地而坐,主人給客人捧上一杯甜茶,擺上水果甜食等茶點。主人第一次敬茶的時候,客人不能立即伸手去接,而要先禮貌地表示感謝和推辭。主人再敬茶,客人才可以接茶杯。印度人在吃飯時沒有喝湯的習慣,但在飯后一定要喝一杯香濃的奶茶。3.中國茶文化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制茶、飲茶的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其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中華茶文

6、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圣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于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于文化學范疇。茶文化產生之初是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開始的。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淡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于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后來清淡之風開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

7、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那么可長飲且始終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現了許多茶人。在我國的唐朝時期,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開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根底。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那么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宋朝人拓寬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復、瑣碎、奢侈,

8、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時,北方民族雖嗜茶,但對宋人繁瑣的茶藝不耐煩。文人也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清節,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這兩種思潮卻暗暗契合,即茶藝簡約,返樸歸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藝簡約化;二是茶文化精神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晚明到清初,精細的茶文化再次出現,制茶、烹飲雖未回到宋人的繁瑣,但茶風趨向纖弱,不少茶人甚至終身生泡在茶里,出現了玩物喪志的傾向。歐洲各國的飲茶文化。主要講英國2.1英國的茶文化茶,被全方位寫進了大英帝國開展的歷史。作為一種軟實力,茶在英國表現得十分突出。相對于硬實力,軟實力的影響那么更深遠

9、、更全面。茶,已經從單一的飲料,變成了一種影響西方社會的東方文化,變成了一種中國價值的輸出。毫無疑問,從最根本的品飲層面來看,茶有益于英國人的健康。英國主食面包是多酸性,而中國茶多堿性,酸堿平衡,就像現今人們非常注重的健康焦點沒有比這更完美的飲食搭配,這種搭配平衡了英國傳統食物結構。干硬的冷面包、厚膩的奶酪和咸肉,讓人難以下咽,而茶輕易解除了這道看似平常的生活難題。對于英國普通人,茶扮演的健康角色也十分重要。要知道,在早期工業化時代,在高強度、長時間的體力勞動的工作條件下,加牛奶和糖的茶,可以快速補充營養、恢復體力。于是,茶成了英國各個階層的生活必需品。相對于飲酒過度引起社會騷亂,茶有收斂性情

10、的作用,道德意義不言而喻。茶也直通精神愉悅之路,在品飲中構建秩序和節奏,有利于家庭與社會倫理的進步。從家庭倫理角度講,茶,尤其是下午茶,幾乎成為英國家庭生活的親情儀式。這與茶在中國“接人待物的角色多少有些類似,在精神層面上那么有所提升。中國茶“和的力量在英國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釋放。而以家庭為單位,以茶待客,從餐廳到客廳、從家庭到社會,聯絡親朋感情,獲取紙媒信息,飲茶成為一種優雅的社交儀式。至于講究的茶具、殷勤的主婦、自由友好的談話、海闊天空的氣氛,茶散發出與人性同構的魅力:人性的茶構建出人性的社會。最令人稱道的,是英國生活中的下午茶點與茶園,把生活推向了精雅的極致,讓茶漫生出一種生活美學。精美如

11、青花瓷的中國瓷器,帶有濃厚異國情調;從客廳的餐桌到茶園的裝飾,布置都非常講究。飲茶的最高生活,在英國也自成一格,落地生花。在下午茶點上或茶園中,人們不僅體會到文明的情趣,還體驗到文明與自然的和諧,體驗到外鄉與異域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和諧,人在消費物質時也在消費文化。來自自然的茶,陽光照耀過,雨水滋潤過,霧氣氤氳過,飛鳥歇息過,在中國大俗大雅過,又山水迢迢,輾轉來到英國,完全像自然選擇一樣,一點一滴,進入到了英國人的血液和英國社會,由內而外地強壯了大不列顛。茶,已經不再囿于東方文化的幅員,而早已開始了全球敘事。2.2 法國茶文化法國是較早接觸到茶葉的歐洲國家之一,早在1636年首批茶葉就抵達了法國巴

12、黎,這比英國最早接觸到茶葉的時間足足要早22年之久。但長期以來,法國人均茶葉消費量遠較英國為低。近幾十年來,法國悄然興起一股茶文化熱,茶葉消費量持續增長。目前,法國已是歐洲的第四大飲茶國家,人均茶葉消費量僅次于愛爾蘭和英國,和德國相差無幾。一茶葉的早期輸入1636年,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商人把中國的茶葉轉運至法國巴黎,法國人開始接觸到茶葉。法語中,開始有了“茶一詞。由于茶最早是由荷蘭人轉運至法國的,因此法語中“茶the和荷蘭語中的“茶thee一樣,都源于福建廈門的閩南話“茶的發音“te。1700年8月3日,一艘名為阿穆芙萊特的法國船只,從中國運回絲綢、瓷器和茶葉等,拉開了中法茶葉直接貿易的

13、序幕。此后,往來于中法兩國,運送茶葉等貨物的船只逐漸增多。二社會上層接受飲茶在法國,剛開始,由于供需失失衡,茶價非常昂貴,一般人喝不起,茶僅是宮廷貴族和豪門、世家作為養生和社交禮儀的奢侈品。飲茶的皇室貴族一般也是將茶視為醫治疾病的“萬靈丹和“長生妙藥。由于皇室的倡導,飲茶逐漸在法國巴黎上層社會中流行開來。進入18世紀,飲茶有利于防病、治病的觀念在法國上層社會中仍盛行不衰。三法國茶文化的初步形成與歐洲的其他國家相比,法國的茶文化形成較早。其原因在于,“浪漫的法國人在接受中國茶產品的同時,能夠從精神領域中去體驗茶文化的品味和情調。早在17世紀,法國上流社會就把中國茶視為貴族飲料,有文化的人在一起喝

14、茶,常常探討茶的品牌品色,時常傳遞來自中國的茶信息,他們總是試圖從茶葉本身搜尋一種神秘的文化跡象。法國最早進口的茶葉是中國的綠茶,隨后烏龍茶、紅茶、花茶及沱茶磚茶等相繼輸入。19世紀以后,隨著斯里蘭卡、印度、印尼、越南等國試種茶葉成功,這些國家的茶葉也相繼進入法國市場。法國人的飲茶方式,主要有“清飲和“調飲兩種。其中,“清飲和中國目前的飲茶方式相似,“調飲那么加方糖或新鮮薄荷葉,使茶味甘甜。無論“清飲或“調飲,均有各式甜糕餅佐茶。據臺灣學者范增平的考察,法國人以飲用紅茶的人口最多,飲法與英國人類似;飲用綠茶的人也不少。品質好的中國綠茶,是旅法的非洲人和阿拉伯人的最愛。花茶的消費者是旅法的中國人

15、及2600多家中國餐館的主要對象。沏茶方法與中國北方習俗相同,以沸水沖泡清飲。對那些去中國餐館品嘗中國菜肴的人來說,餐前、餐后喝杯帶花香的茶,去除油膩、齒頰留香,神清氣爽極了。所以近來本來就愛花喜香的法國人,對花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花茶的前景頗為看好。沱茶主產于中國西南地區,因它具有特殊的藥理功能,所以也深受法國一些養生益壽者。法國上層社會的人士很喜歡喝臺灣的白毫烏龍茶,待客時非此茶不歡。除飲用外,法國人還大力開發茶葉的其他用途。如不少法國廚師制作菜肴或點心時,習慣使用茶葉作為烹飪調料,如今法國人已開發出了各式茶葉餅干、茶糖、茶凍等食品。法國人甚至還把茶葉添加到蠟燭、香水、洗發香波、牙膏、奶油

16、、巧克力甚至酒中。浪漫的法國人還喜歡洗茶葉澡,認為有美容護膚、減肥的成效。2.3德國茶文化1657年茶葉出現在德國的藥店,但是除了東弗里西亞今下薩克森一帶地區之外,沒有贏得德國人太多的興趣。現在德國人也喜歡飲茶。比方,德國也產花茶,但不是用茉莉花,玉蘭花或米蘭花等窨制過的茶葉,而是用各種花瓣加上蘋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一片茶葉也沒有,真正是“有花無茶。中國花茶講究花味之香遠;德國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實。德國花茶飲時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澀酸味。德國人也買中國茶葉,但居家飲茶是用沸水將放在細密的金屬篩子上的茶葉不斷地沖、沖下的茶水通過安裝于篩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壺內,之后再將茶葉倒掉。與東方

17、茶相較,德國茶味道較為清淡。非洲國家的茶文化。由于茶在當地人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西非人民中,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 讓他們喝來把酒夸,讓他們想那好生涯,那宴樂之歡,永遠輪不到咱,給咱一杯茶!可見,茶已成了西非人民生活的一種享受。西非地區飲茶主要消費國家有:摩洛哥、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馬里、幾內亞、尼日利亞、贊比亞、尼日爾、利比里亞、多哥等國家,以消費綠茶為主。這與綠茶所具有的膾炙人口的色、香、味及怡神止渴、解暑、消食等藥理功能和營養作用是分不開的。綠茶的這種特有成效和風味,正是西、非人民在特殊生活條件下所迫切需要的。 非洲西部地區,人們普遍信仰伊斯蘭教,教規禁酒,而飲茶有提神清心,驅睡生津之效,故以茶代酒,蔚為成風。許多國家的人民,在向真主祈禱開始新的一天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茶,茶是當地的一大嗜好。因為西非地處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境內或周圍,常年天氣炎熱,氣候枯燥,那里的人們出汗多,消耗大,而茶能解干熱,消暑熱,補充水分和營養。加之,西非人民常年以食牛、羊肉為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