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中考歷史復習試卷(二)-(帶答案解析)_第1頁
2020年安徽省中考歷史復習試卷(二)-(帶答案解析)_第2頁
2020年安徽省中考歷史復習試卷(二)-(帶答案解析)_第3頁
2020年安徽省中考歷史復習試卷(二)-(帶答案解析)_第4頁
2020年安徽省中考歷史復習試卷(二)-(帶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答案第 = page 14 14頁,總 = sectionpages 14 14頁答案第 = page 13 13頁,總 = sectionpages 14 14頁絕密啟用前2020年安徽省中考歷史復習試卷(二)試卷副標題考試范圍:xxx;考試時間:120分鐘;命題人:xxx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評卷人得分一、 選擇題(共11題)1. 1838年,道光皇帝派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欽差大臣軟硬兼施,追使外國上繳鴉

2、片237萬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大快人心。這位欽差大臣是()A.林則徐B.鄧世昌C.左宗棠D.關天培2. 鴉片戰(zhàn)爭后。兩江總督耆英說,“良民與葵民亦成水火民已焦頭爛額,官猶詡詡自得,揚言。民情柔儒,安得鬧事”,更“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此實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認為鴉片戰(zhàn)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A.貧富不均B.莠民作亂C.民性懦弱D.吏治敗壞3. 恩格斯說到某國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于法德兩國而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這個國家是()A.美國B.俄國C.英國D.法國4. 如圖所示遺址是中國近代屈辱的見證,它曾經遭受了“火劫、木

3、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災難。其中“火劫”發(fā)生在期間()A.鴉片戰(zhàn)爭B.甲午中日戰(zhàn)爭C.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5. 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清朝百姓爭先恐后應募日軍的招工,盼望能獲得一份差事。這直接反映出甲午戰(zhàn)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是()A.當時的中國人缺乏對日本的了解B.人民普遍缺乏民族國家觀念和國民意識C.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D.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敵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6. 列寧指出“地權和平均土地的思想,無非是為了完全推翻地主權力和完全消滅地主土地占有制而斗爭的農民力求平等的革命愿望的表現(xiàn)而已?!?9世紀中期頒布的體現(xiàn)這一思想的文件是()A.天朝田畝制度B.資政新篇C.中國土地法大綱D

4、.青年雜志7. 寫實的民謠能夠勾勒出一幅幅塵封的歷史畫面,常常喚醒人們的歷史記憶。義和團民謠“拆鐵路,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tǒng)靖江山?!?。據(jù)此不能得出的認識是義和團運動()A.盲目排外B.斗爭矛頭是帝國主義C.主張推翻清朝統(tǒng)治D.強烈的愛國主義意識8. 由黃興領導、被孫中山稱為“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的起義是()A.廣西起義B.萍瀏醴起義C.安慶起義D.黃花崗起義9. 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歷史事件與孫中山有直接關系的是()成立興中會 參與創(chuàng)辦機關刊物民報任武昌起義總指揮 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A.B.C.D.10. 1912年1月6日,時報發(fā)表了

5、一幅名為元宵慶賀燈的漫畫,其中一個燈籠上寫著“總統(tǒng)萬歲、共和萬歲”。這是為了慶祝()A.同盟會成立B.武昌起義成功C.中華民國建立D.新文化運動開始11. 下列有關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宣布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B.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的性質C.宣布中華民國國民一律平等D.規(guī)定參議院行使行政權評卷人得分二、 單選題(共4題)12. 如表是某同學學習太平天國運動時所列的過程簡表,其中處應填的事件是()開始金田起義發(fā)展高潮定都天京轉折失敗天京陷落A.天京事變、北伐西征B.永安建制、安慶陷落C.北伐西征、三河大捷D.永安建制、天京事變13. 用唯物史觀全面評價歷史事件是落

6、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如評價戊戌變法,它作為一場政治運動,百日維新短命而敗,但作為一場更廣闊意義上的社會文化運動它也有成功之處。其成功之處主要指()A.阻止了民族危機繼續(xù)加深B.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C.實行君主立憲制D.動搖了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14. 護國戰(zhàn)爭期間,潰退、相持、觀望,甚至倒戈加入反袁陣營是北洋軍的看家本領,連跟隨袁世凱最久、最為聽話的張勛都勒兵不動,洪憲帝國的前途已經一目了然。這反映了()A.北洋軍反對袁世凱B.復辟帝制不得人心C.專制制度不得人心D.護國軍是正義之師15. 語言變革常常是文化變革的先導,白話作為語言正統(tǒng)地位的確立,確實帶來了精神的解放和文化創(chuàng)作的進步

7、。白話新詩、白話小說、白話散文、白話戲劇紛紛在此時應運而生。材料中所屬情況出現(xiàn)在()A.鴉片戰(zhàn)爭時期B.洋務運動時期C.維新變法時期D.新文化運動時期評卷人得分三、 辨析改錯題(共4題)16. 1862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是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錯誤_ 改正_17. 康有為在時務報上發(fā)表變法通義,強調中國如果不變法,將會因守舊而滅亡。判斷:_改正:_18. 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即民主、民權、民生主義。判斷:_;改正_。19. 袁世凱為復辟帝制,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tǒng)制。判斷:_;改正_。評卷人得分四、 材料解析題(共3題)20.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紀60

8、年代,西方列強爭奪中國的鐵路修筑權,李鴻章等堅決抵制,李鴻章上奏說,此事(列強在中國修鐵路)大有利于彼(列強),洋人貪利無厭,若再議及,只有仍執(zhí)前說(以前所說的理由),(修筑鐵路)鑿我山川,害我田廬,礙我風水,占我商民生計,百姓必群起抗戰(zhàn)拆毀,致激民變。 -李鴻章籌辦夷務始末 材料二 (19世紀80年代,李鴻章等力矯眾說,要求自建鐵路,)李鴻章上奏說,若火車盛行,則有駕駛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鐵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謀生者當不下數(shù)十萬人鐵路所經不過丈余之地,于田廬墳墓尚不相妨。即遇官道稍窄之處,亦必買地優(yōu)給價值(多給錢拆遷百姓的田廬);其墳墓當?shù)勒?,不難稍紆折(多給錢拆遷老百姓的墳墓)以避之。

9、 -光緒六年十二月初一直隸總督李鴻章奏材料三 1881年,為例解決開平煤礦的運輸問題,李鴻章下令修筑了唐山到胥各莊的唐胥鐵路。后來,清政府還自行設計施工修筑了鐵路。 -摘編自近代史資料匯編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歸納李鴻章反對修筑鐵路的目的和理由。(2)根據(jù)材料二、三,概括歸納李鴻章主張修筑鐵路的目的和理由。(3)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洋務運動以來,清朝鐵路發(fā)展的主要原因。21.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準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三,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

10、據(jù)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近代某不平等條約節(jié)選材料二:該條約簽訂以后,臺灣人民紛紛表示“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堅決反對割讓臺灣。愛國志士徐驤等人組織義軍,與劉永福等人領導的清軍協(xié)同作戰(zhàn),在5個多月的時間里,打死打傷日軍32000多人。摘編自初中歷史教科書材料三:殖民大國的軍隊開入北京,其中也發(fā)生了一些針對平民的野蠻報復行動,之后他們分區(qū)占領了北京城,然后繼續(xù)與分散在中國北部的義和團作戰(zhàn)。經過曠日持久的談判,1901年9月7日所謂辛丑條約簽訂。摘編自中國近代史綱要1.【小題題干】材料一是哪一不平等條約的內容?該條約使中國的社會性質發(fā)生什么變化?(2).【小題題干】寫出材料二中條約的名稱,該

11、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社會的最大影響是什么?(3).【小題題干】根據(jù)材料三并所學知識指出兩個在1840至1901年兩次派軍隊侵入北京的殖民大國,辛丑條約對中國造成了怎樣的影響?22. 在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中,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無數(shù)仁人志士探尋救亡中國的之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器物之路】材料一: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采用西方生產技術,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企業(yè),著名的有安慶內機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等。這些企業(yè)生產的產品分配給軍隊。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創(chuàng)辦了另一批企業(yè),如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等,他們希望通過創(chuàng)辦這類企業(yè),將產品投放市場,同外國人競爭,“分洋商之利”。1.【小題題干】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洋

12、務運動在19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在性質上有什么區(qū)別?19世紀70年代創(chuàng)辦的民用企業(yè)有何積極意義?【制度變革】材料二: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后,舉國激憤。時值18省1300多名舉人在京會試,37歲的廣東考生康有為在一夜之間趕寫萬言書,提出“拒和、遷都、變法”主張。材料三:孫中山在臨終時囑托革命人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2).【小題題干】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國近代哪一歷史事件?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重大的歷史貢獻?為什么孫中山說“革命尚未成功”?【思想解放】材料四:陳獨秀說:“吾國人之維新也,復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對岸之火

13、,熟視而無所動心。”所以必須啟發(fā)民智。(3).【小題題干】結合材料四和所學知識,以陳獨秀為首的先進知識分子發(fā)起了什么運動來“啟發(fā)民智”?他們在“啟發(fā)民智”的過程中打出的旗號是什么?【探究啟示】(4).【小題題干】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從近代化的探索之路,我們從中可以得出哪些認識?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選擇題1. 【答案】A 【解析】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林則徐不計個人得失,上書道光皇帝,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毀了110多萬千克鴉片,領導了中國人民取得了禁煙運動的偉大勝利;林則徐曾在被貶的途中寫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也被后人譽為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全球

14、禁毒的第一人”。故1838年,道光皇帝派欽差大臣林則徐前往廣東禁煙。故選:A。本題主要考查林則徐的相關史實。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是中國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相關史實。2. 【答案】D 【解析】根據(jù)題干鴉片戰(zhàn)爭后。兩江總督耆英說,“良民與葵民亦成水火民已焦頭爛額,官猶詡詡自得,揚言。民情柔儒,安得鬧事”,更“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zhàn)爭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吏治腐敗。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是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戰(zhàn)敗的主要原因。D符合題意。故選:D。本題以“鴉片戰(zhàn)爭后。兩江總督

15、耆英說,“良民與葵民亦成水火民已焦頭爛額,官猶詡詡自得,揚言。民情柔儒,安得鬧事”,更“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為切入點,考查了鴉片戰(zhàn)爭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疾榱锁f片戰(zhàn)爭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3. 【答案】B 【解析】恩格斯說到某國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于法德兩國而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這個國家是俄國。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等一系列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俄國是近代從清王朝手中侵占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故選:B。本題考查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俄國割占中國領土。俄國是近

16、代從清王朝手中侵占我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俄國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4. 【答案】C 【解析】圖片是圓明園廢墟。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法聯(lián)軍攻占北京,闖入圓明園,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燒了圓明園,使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變?yōu)閿啾跉堅膹U墟。故選:C。本題以圓明園廢墟圖片為切入點,考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本題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為背景,考查學生識圖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5. 【答案】B 【解析】“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清朝百姓爭先恐后應募日軍的招工,盼望能獲得一份差事”說明人民對甲午中日戰(zhàn)爭抱著與己無關的態(tài)度,只關心自己的生活,體現(xiàn)了人民普遍

17、缺乏民族國家觀念和國民意識。故選:B。本題以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清朝百姓爭先恐后應募日軍的招工,盼望能獲得一份差事為切入點,考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本題以甲午中日戰(zhàn)爭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史料能力。6. 【答案】A 【解析】據(jù)“地權和平均土地的思想,無非是為了完全推翻地主權力和完全消滅地主土地占有制而斗爭的農民力求平等的革命愿望的表現(xiàn)而已?!奔八鶎W知識可知,19世紀中期頒布的體現(xiàn)這一思想的文件是天朝田畝制度。19世紀中期,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規(guī)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國想通過這個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18、。但是,天朝田畝制度主張在小生產的基礎上廢除私有制和平均社會財富,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實際上也沒實行。故選:A。本題主要考查天朝田畝制度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天朝田畝制度的相關史實。7. 【答案】C 【解析】依據(jù)“拆鐵路,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tǒng)靖江山”從材料中獲得的信息不準確的是:義和團運動是中國民族矛盾加劇的結果、義和團運動盲目排外、義和團運動對清政府認識不清。故不能得出的認識是義和團運動的是主張推翻清朝統(tǒng)治。故選:C。本題以“拆鐵路,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tǒng)靖江山”為依

19、托,考查義和團運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義和團運動的背景、經過和結果。8. 【答案】D 【解析】1911年4月27日(農歷3月29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清王朝的統(tǒng)治,在廣州起義失敗,戰(zhàn)役犧牲的烈士安葬于黃花崗。此次起義因此又稱黃花崗起義。黃花崗起義鼓舞了人民革命斗志,加速了民主革命進程。故有孫中山“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钡氖①?。故選:D。本題主要考查黃花崗起義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與識記黃花崗起義的相關史實。9. 【答案】A 【解析】武昌起義爆發(fā)時,孫

20、中山正在海外籌集軍費,因此任武昌起義總指揮,不符合史實。成立興中會 參與創(chuàng)辦機關刊物民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都與孫中山有直接關系。故選:A。本題以與孫中山有直接關系的歷史事件為切入點,考查孫中山的歷史功績。本題以孫中山的歷史功績?yōu)楸尘埃疾閷W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10.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獨立。革命形勢的發(fā)展要求有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會,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以1912年年為民國元年,改用公歷;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tǒng),成立臨時參議院。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是孫中

21、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C符合題意。故選:C。本題以1912年1月6日,時報發(fā)表了一幅名為元宵慶賀燈的漫畫,其中一個燈籠上寫著“總統(tǒng)萬歲、共和萬歲”為切入點,考查了中華民國成立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本題考查了中華民國成立的相關史實,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11. 【答案】D 【解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重要內容: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國民享有自由和權利;采用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實行責任內閣制。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

22、級性質的民主憲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D表述不正確,因此符合題意。故選:D。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旨在考查學生再認再現(xiàn)歷史知識和分析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二、 單選題12. 【答案】D 【解析】1851年洪秀全發(fā)動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開始,1851年9月下旬攻克永安,12月,洪秀全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云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所封諸王受東王節(jié)制。太平天國初步建立政權組織。太平天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之后攻克武昌,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與清廷對

23、峙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1856年的天京事變,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1864年,太平天囯都城天京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據(jù)框表信息可知,處應填的事件是永安建制、天京事變。故選:D。本題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的經過。解題關鍵在于對題干材料和相關知識的準確把握。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知識點。13. 【答案】B 【解析】據(jù)所學可知,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變法圖強的社會呼聲日益高漲。B項符合題意。故選:B。本題主要考查戊戌變法的意義。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

24、啟蒙的作用,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中國政治近代化的開端。掌握戊戌變法的意義和分析理解材料是解題的關鍵。14. 【答案】B 【解析】1915年底,袁世凱準備元旦登極,復辟帝制。李烈鈞、唐繼堯在云南宣告獨立,組織護國軍北上討袁,護國戰(zhàn)爭爆發(fā)。袁世凱復辟帝制迅速敗亡的根本原因是袁世凱復辟不得人心。故選:B。本題主要考查袁世凱復辟不得人心。結合所學知識點進行思考解答。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北洋政府的黑暗統(tǒng)治的相關史實。15. 【答案】D 【解析】據(jù)題干“語言變革常常是文化變革的先導,白話作為語言正統(tǒng)地位的確立,確實帶來了精神的解放和文化創(chuàng)作

25、的進步。白話新詩、白話小說、白話散文、白話戲劇紛紛在此時應運而生?!笨芍?,材料中所屬情況出現(xiàn)在新文化運動時期。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fā)起的一次“反傳統(tǒng)、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故選:D。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內容與影響相關知識的掌握,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文學革命運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內容與影響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三、 辨析改錯題16. 【答案】京師大學堂;京師同文館 【解析】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是在戊戌變法時期創(chuàng)辦的。故答案為:

26、錯誤:京師大學堂;改正:京師同文館。本題考查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即可作答。注意識記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及意義。17. 【答案】 康有為改為梁啟超 【解析】梁啟超而不是康有為在時務報上發(fā)表變法通議,強調“變者,天下之公理也”,中國如果不變法,將會因守舊而滅亡。故答案為:判斷:;改正:康有為改為梁啟超。本題考查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掌握康有為和梁啟超的主要事跡。注意識記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影響。18. 【答案】,民主改為民族 【解析】依據(jù)所學,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統(tǒng)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民報的發(fā)刊詞上把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fā)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

27、義,被稱為“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芍}干的說法是錯誤的,民主應改為民族。故答案為:判斷:;改正:民主改為民族。本題考查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指的是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本題以三民主義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19. 【答案】, 【解析】鎮(zhèn)壓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凱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tǒng),隨即1914年初,袁世凱解散國會。他又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tǒng)制。接著,修改總統(tǒng)選舉法,規(guī)定總統(tǒng)可以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人。至此,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故答案為:。本題考查袁世凱復辟帝制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即可作答。本題主要考查

28、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判斷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北洋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的相關史實。四、 材料解析題20. 【答案】(1)根據(jù)材料一中“此事(列強在中國修鐵路)大有利于彼(列強)”,可知,李鴻章反對修筑鐵路的目的是排斥列強對中國鐵路建設的染指根據(jù)材料“洋人貪利無厭、鑿我山川,害我田廬,礙我風水,占我商民生計,百姓必群起抗戰(zhàn)拆毀,致激民變”,可知,李鴻章反對修筑鐵路的理由是列強貪利,危害財政;毀壞田地房屋;破壞風水;破壞老百姓的生計;容易激起民變(2)根據(jù)材料中“為例解決開平煤礦的運輸問題”,可以看出李鴻章主張修筑鐵路的目的是解決運輸問題根據(jù)材料中“則有駕駛之人,有修路之工、民之依以謀生者當不下數(shù)十萬人

29、、于田廬墳墓尚不相妨、不難稍紆折(多給錢拆遷老百姓的墳墓)以避之”可以看出,鴻章主張修筑鐵路的理由是修筑鐵路可以增加老百姓的就業(yè)機會;增加老百姓的謀生手段;老百姓的田廬(墳墓)不妨礙鐵路的建設;拆遷百姓房屋(或墳墓)可多給補償(3)材料三中“開平煤礦”是洋務運動時期的洋務派開辦的企業(yè),所以洋務運動以來,清朝鐵路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包括洋務運動的推動,另外還有政府的重視和投入;鐵路建設(或設計)者的努力;西方科技(鐵路修筑技術)的引進故答案為:(1)目的:排斥列強對中國鐵路建設的染指;原因:列強貪利,危害財政;毀壞田地房屋;破壞風水;破壞老百姓的生計;容易激起民變(2)目的:解決運輸問題;原因:增加老

30、百姓的就業(yè)機會;增加老百姓的謀生手段;老百姓的田廬(墳墓)不妨礙鐵路的建設;拆遷百姓房屋(或墳墓)可多給補償(3)洋務運動的推動;政府的重視和投入;鐵路建設(或設計)者的努力;西方科技(鐵路修筑技術)的引進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洋務運動與我國鐵路發(fā)展的有關內容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洋務運動與我國鐵路建設的有關內容21. 【答案】【小題答案1】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拘☆}答案2】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拘☆}答案3】英國、法國;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解析】本題以三段文字材料為背景,考查近代列強侵華及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特別是要準確識記這些條約的內容及其影響。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近代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內容及影響。22. 【答案】【小題答案1】(1)由材料“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企業(yè),著名的有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等19世紀70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