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語文模塊突破復習課件: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_第1頁
2021年高考語文模塊突破復習課件: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_第2頁
2021年高考語文模塊突破復習課件: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_第3頁
2021年高考語文模塊突破復習課件: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_第4頁
2021年高考語文模塊突破復習課件: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2021年高考語文模塊突破復習課件: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授課提示:對應學生用書第117頁從2004年起,高考語文考試大綱由原來的“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改為“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D級。這段文字應作如下理解:1.表明對詞語考查的范圍擴大了。由“成語”擴大到“熟語”的變化給了我們一個信號:中學生必須進一步走向生活。2.對熟語的考查重在正確使用的能力上,能力層級為D級。3.熟語的運用要考慮以下三個層次的問題:準確把握熟語本義、引申義、比喻義等內涵;細致了解熟語語義輕重、范圍大小、適用對象、感情態度、語體風格等特定指向;辨別熟語在語境中語法搭配、

2、感彩、整體語義等方面的協調問題。本考點包括的知識點、能力點是:1.了解熟語分類。成語;慣用語;歇后語;諺語(俗語);格言。2.熟悉成語常識。成語的特征;成語的來源;成語的構造。3.掌握熟語誤用類型辨析熟語運用中會出現的下列錯誤類型:望文生義;誤用褒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累贅;謙敬錯位;自相矛盾;不合語境。縱觀近幾年的考查情況,本考點呈現以下幾個特點:1.熟語是2004年考試大綱新增的考點,這之前該考點主要考查熟語中成語的運用。2004年以來,除重點考查常見成語的使用之外,還考查了那些實用性強、流傳性廣的慣用語、歇后語、俗語。2.高考熟語考查的題型一般為兩種:一是判斷句子中加點熟語運用的正

3、確與否,二是選用近義熟語填空。正誤辨析選擇題占大部分,有選出正確的項和選出錯誤的項兩種形式,前者偏多。3.熟語運用題命題點往往落在上面指出的“熟語誤用類型”幾個方面。4.一般都把它放在第一卷的客觀選擇題里,考查分值為3分。5.2008年福建卷把熟語中的成語放在第卷中以主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是一種新的題型,應引起重視。2011年對熟語的考查仍是熱點。從錯誤干擾項的設置情況來看,考查的內容包括熟語運用中的望文生義、大詞小用、褒詞貶用、貶詞褒用、使用對象錯誤、適用范圍不當等。具體說可能有以下的特點:第一,綜合性越來越強,有可能將熟語的運用和辨析近義詞結合起來設題考查。第二,選取的測試熟語應是生活中的

4、常用熟語。第三,設置仍以客觀題為主,個別省份有可能以主觀形式出現。授課提示:對應學生用書第117頁熟語的使用,重點是正確理解熟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不僅有對熟語使用是否正確的問題,還有使用得是否更好的問題。作為高考對熟語的考查,不外乎以下十種情況:1.望文生義,主觀臆斷熟語具有結構的穩定性和意義的整體性等特征,有其豐富的人文背景。因此,我們在掌握或運用熟語時,一定要注意把握它的字面意義之外的整體意義;同時必須準確理解其中一些含有生僻義的關鍵語素,切忌粗枝大葉,一瞥而過,主觀臆斷,望文生義。例如:博物館里保存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輪美奐。分析:“美輪

5、美奐”出自禮記檀弓下,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在句中使用時,由于望文生義,誤解成了美好之意。2.不明語源,不知本義許多熟語都有一定的典故來歷,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歷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詩文,都有著特定的含義。還有的熟語在現代大都使用其引申義或比喻義,但偶爾還會使用其本義,故當它們的運用回到其本義時,我們不能視其為錯。例如:隨著雙邊關系的不斷改善,中俄兩國終于結為秦晉之好。分析:“秦晉之好”泛指兩姓聯姻,而非泛指友好關系。再如:為紀念中國話劇百年誕辰,話劇界一些前輩粉墨登場,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經典劇目。分析:此句中的“粉墨登場”用的就是本義。“粉墨登場”出自藏懋循元曲選后序:

6、“而關漢卿輩至躬踐排場,而傅粉墨。”“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原指演員化裝上臺演戲,但現在一般多用于貶義,比喻壞人喬裝打扮登上了政治舞臺。3.色彩不分,褒貶失當熟語從感彩上可分為褒義、中性、貶義。不同的熟語常帶有不同的感彩,并隨著語言環境的不同而變化,我們在使用時必須辨明褒貶,否則就容易造成褒詞貶用或貶詞褒用的失誤。例如:當年中國音樂家往外走,現在世界著名音樂大師趨之若鶩地進入中國。分析:“趨之若鶩”指像鴨子一樣,成群地跑過去。多比喻許多人爭著去追逐(不好的事物)。是個貶義詞,用于此處色彩不當。4. 對象不當,張冠李戴有些熟語詞義有所側重,適用的對象也就不同。如果對這些熟語所表達的習慣對

7、象缺乏了解,就會使陳述與被陳述對象之間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例如:民謠云:“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足見賈府金玉之多,簡直達到了汗牛充棟的地步。分析:“汗牛充棟”形容書籍極多,不能指金玉之類,對象不當。5.角度不當,謙敬錯位某些從古代沿用下來的熟語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記,有的用于自稱(謙稱),有的則用于稱呼對方(敬稱),如將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誤用。例如:面對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國政府鼎力相助,全力維持世界經濟平穩。分析:“鼎力相助”為敬辭,用于請求或感謝別人幫助,不能用于形容自己幫助別人。敬辭謙用不當。6.范圍不清,輕重失當有的熟語適用范圍有大小,詞義有輕重,這就要求我們要善于根據特定的語言環境

8、,選用范圍大小或詞義輕重適度的成語,以避免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重詞輕用或輕詞重用等弊病。例如:考前每個考生都應充分做好復習,否則,上了考場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就會影響正常水平的發揮。分析:“三長兩短”指意外的災禍、事故,特指人的死亡,詞義很重,例句中,用在“考生”身上是犯了“重詞輕用”的錯誤。7.功能混亂,搭配不當熟語由于自身詞義和詞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語法功能也會不同。如果對句子的語法功能把握不準,就容易造成搭配不當、功能混亂。例如:他往四周一看,發現漫山遍野都是這種怪石,這時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勝叛軍的妙計。分析:例句中“出奇制勝”可作謂語,但其后不能帶賓語,用在此處顯然錯誤。8.畫蛇添足,前

9、后重復熟語一般都比較簡練,使用得當可以收到言簡意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有些成語和句中的其他詞語的語意作相同或相近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語隱含義與句子語意的重復。例如: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會感到自慚形穢,甚至無端地對自己進行心理折磨。分析:例句中“自慚形穢”指因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成語里已隱含有“感到”之意,故該句在語意上顯得重復贅余。9.不合邏輯,事理不通不合邏輯是指所使用的成語與整個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有時從意義上乍一看,似乎沒有錯誤,但從邏輯角度考慮則可能于事理不通。例如:其實,很多紛紛落馬的貪官在受賄之初就心有余悸。分析:“心有余悸”指危險的事情雖然過

10、去了,回想起來還感到害怕。“雖然過去了”與“受賄之初”相矛盾。類似的還有“曾幾何時將大展宏圖”“問題未發現前就應防微杜漸”“長此以往就出現了成績下滑”等。10.不合語境,整體不協有些成語使用時有著特定的語言環境,如果使用不當,就會與所在的語境不協調。例如:當時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一個多小時趕到了大壩。分析:“安步當車”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當是坐車。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搶險時的情景,情況緊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該成語與所在的語境很不協調,是不恰當的。1.(2009 年山東卷)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最恰當的一句是 ( )A.在某些傳染病暴發初期,醫學專

11、家最感左右為難的是,如何判斷和預測疫情的規模和發展趨勢,以便為公共決策提供更多的科學依據。B.大型實景舞劇長恨歌的演員們充分利用華清池的空間,以優美的舞姿把發生在一千多年前的愛情悲劇演繹得動人心弦,幻若夢境。C.再完美的機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機會主義、暴利主義成為心底橫行之猛獸,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價,破壞制度與規則者也會前赴后繼。D.廣交會為企業提供了內外貿對接的契機,但這種對接不可能一揮而就,絕大多數出口企業由于不熟悉國內市場,即使有意內銷也無從著手。解析:A.左右為難: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形容無論怎樣做都有難處。與前面的“最感”意思有重復。B.動人心弦:激動人心,非常動人。C.前赴后繼:

12、形容英勇戰斗勇往直前的精神。用在此處,褒貶失當。D.一揮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動筆就寫成。此處應用“一蹴而就”。答案:B2.(2009 年全國卷)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研究結果表明,那些心態平和、性格開朗、胸懷寬廣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臉、孤獨緊張、憂心忡忡的人出現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B.對手在戰略上的調整使該公司必須做出選擇:要么聯手業內巨頭,強勢逼宮,使對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現獲利,回歸軟件市場。C.自第三分鐘樸智星被斷球后,曼聯隊在五分鐘內竟然無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納隊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壓得曼聯喘不過氣來。D.新版電視劇四世同堂引起爭議,有人認為該劇加

13、進了太多現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畫卷變得南腔北調,丟掉了原著的靈魂。解析:A.憂心忡忡:指心情憂愁;B.急流勇退:指在復雜的斗爭中及早退出,中性詞;C.排山倒海:指力量強,聲勢大;D.南腔北調:形容口音不純,攙雜方音,與“生活畫卷”不搭配。答案:D3.(2009 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能被括號中的詞語替換且符合句意的一項是 ( )A.針對個別干部違規駕駛公車發生交通事故的現象,某單位作出副科級以上干部重考駕駛證的決定,這實在是驢唇不對馬嘴。(名不副實)B.“限塑令”頒布之后,農貿市場的一些攤主對記者打開天窗說亮話:為了招徠顧客,我們難以拒絕提供免費塑料購物袋。(直言不諱)C.學習

14、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需要提倡“拿來主義”精神,如果脫離國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畫虎不成反類犬。(畫蛇添足)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復,既給下鄉知識青年提供了求學上進的機會,也使許多農家子弟有了“鯉魚跳龍門”的希望。(脫胎換骨)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A.驢唇不對馬嘴:比喻答非所問或事物兩下不相合。名不副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不相符,有名無實。前者強調”答非所問”,后者強調”不相符”。B.打開天窗說亮話:比喻毫無隱瞞地公開說出來。直言不諱:直截了當地說出來,沒有絲毫顧忌。C.畫虎不成反類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倫不類。畫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當。前

15、者強調“模仿不成”,后者強調“做多余的事”。D.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脫胎換骨:比喻徹底改變立場觀點。從詞義上看,二者不能替換。答案:B4.(2009年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這幾位大學畢業生雖然工作經驗欠缺,實踐能力不足,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下,他們決心自主創業,牛刀小試,開創一番新事業。B.陽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賓合江門廣場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廣場上表演太極拳,引來無數行人側目觀看。C.2009年5月9日,我國著名相聲演員李文華老人溘然長逝,這讓他的老搭檔姜昆深感失之交臂,沉浸在極度的悲痛

16、之中。D.林和靖“梅妻鶴子”,隱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寫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絕唱,才能成為名人。解析:A.“牛刀小試”比喻有很大的本領,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此意與前文“工作經驗欠缺,實踐能力不足”矛盾,故此熟語使用不當。B.“側目”是指不敢從正面看,斜著眼睛看,形容畏懼而又憤恨。而B項中行人觀看老人表演太極拳,不會產生畏懼而又憤恨的情緒,故此詞與語境不合。C.“失之交臂”形容當面錯過,失掉好機會。而文中姜昆與李文華是“老搭檔”,所以不能用此詞。D.“固然”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此詞與下文的關聯詞”但”搭配恰當,符合語境,故而選D項。答案:D一、辨析方法正確

17、使用熟語,辨析正誤是關鍵。辨析熟語使用的正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從熟語意義上辨析1.準確把握熟語的含義。對熟語的一些關鍵語素,必須準確理解,防止望文生義。許多熟語都有特定含義,不能隨便解釋,更不能不分場合地亂用。如“不孚眾望”中的“孚”是“使人信服”的意思;“不負眾望”中的“負”是“辜負”的意思,兩個熟語的意思相差很大。又如“無微不至”,是待人細致周到,體貼入微,褒義;“無所不至”是指做事無法無天,到處干壞事,是貶義。2.理解關鍵語素的含義。比如“文不加點”一詞,其中“點”不是指“標點”,而是指“涂上一點,表示刪去”。如果我們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理解成“寫文章不加標點”,而實際上它的

18、意思是“寫文章很快,不用修改就寫成”。3.掌握多義熟語。如“燈紅酒綠”除了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外,還可以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景象。“淋漓盡致”既可以形容文章或談話詳盡透徹,也可以指暴露得很徹底。(二)從熟語色彩上辨析1.曉褒貶。熟語從感彩上可分為褒義、中性、貶義,在使用過程中,必須辨明感彩,否則就會誤用。例如:自從中國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規以來,不少外商蠢蠢欲動,紛紛來中國投資。分析:其中“蠢蠢欲動”本指蟲子及其他生物緩緩移動。后用于比喻壞人準備進攻或行動。多含貶義。用在來我國投資的外商身上,就犯了貶詞褒用的錯誤。2.知謙敬。有些熟語是謙辭,只能對己;有些熟語是敬辭,只能對人。如果辨別

19、不準,就會導致謙敬錯位。例如:您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顯單調,建議您掛些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分析:“蓬蓽生輝”表示別人來到自己家里或別人的字畫掛在自己室內而使自己非常榮耀。用作謙辭,只能對己。這里犯了謙辭敬用的錯誤。(三)從熟語用法上辨析1.明確對象。有些熟語需要特定的使用對象,如果把握不準,就容易擴大使用范圍而誤作他用。如“巧奪天工”指人為,非自然物。“渙然冰釋”指誤會、前嫌等消除,與具體的冰無關。“汗牛充棟”專指藏書多,而不能用作指其他。2.注意搭配。熟語由于自身詞義和詞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語法功能也會不同。如果對句子的語法功能把握不準,就容易造成搭配不當。例如:他

20、往四周一看,發現漫山遍野都是這種怪石,這時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勝叛軍的妙計。分析:其中“出奇制勝”可作謂語,但其后不能帶賓語,用在此處顯然錯誤。3.避免重復。熟語一般都比較簡練,使用得當可以收到言簡意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將某些熟語和句中的其他熟語的語意作相同或相近的比較,就容易造成熟語隱含義與句子語意的重復。例如: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會感到自慚形穢,甚至無端地對自己進行心理折磨。分析:句中的“自慚形穢”指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成語里已隱含“感到”的意思,故該句在語意上顯得重復贅余。二、答題技巧解答熟語使用題,可以采用以下兩類技巧:1.選項排除。熟語使用主要采用選擇題型,所以可以采用選項排除法來解答。而在排除的過程中,避生就熟、以熟帶生是應當遵循的一條原則。因為在歷年高考題中,都會出現一些較為生僻的成語。從命題角度看,是有意拔高,使得考生既能憑借所學知識來分析做題,又能促進考生擴大詞匯量,當然也能考查他們的聰明才智。而從解題角度看,也有跡可尋:越是生僻的成語越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