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套打包】南寧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10套打包】南寧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10套打包】南寧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10套打包】南寧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10套打包】南寧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套打包】南寧市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中考語文第一次模擬考試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35分)1(10分)(1)擇其善者而從之不求聞達于諸侯 悠然見南山 閑垂釣碧溪上自將磨洗認前朝 四面歌殘終破楚(每句1分,共6分。有漏字、添字、錯別字的,該句不得分)(2)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每句1分,共4分。有漏字、添字、錯別字的,該句不得分2(9分)(1)hng hui 暢(每空1分,共3分)(2)寂漠 寂寞(每空1分,共2分)(3)受得住,禁得起;盡(每空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4)示例:棋就是這樣一方綠洲(2分)3(4分) (1)A(2分)(2)凡爾納;

2、阿龍納斯(每空1分,意思對即可)4(12分)(1)(3分) 示例一:參加陽光體育運動,做祖國合格建設者。 示例二:參加體育運動,爭做陽光少年。(符合題意即可)2)(6分)鯤鵬中學積極開展足球社團活動,將陽光體育精神發揚光大。(2分)喜歡足球 了解足球(2分)發揮 展示(或展現)(2分)(意思對即可)(3)(3分)示例:同學們每周體育鍛煉的時間都不低于7小時。(符合題意即可)二、閱讀(55分)一(21分)5(4分)在金艷伯的勸說下父親答應隨他打工;父親到南方城市時托人給家里寫了一封信(每空2分。意思對即可)6(2分)D7(6分) (1)運用比喻(1分),把父親比作一頭牛,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父親老實

3、忠厚的性格特點 (2分)(2)運用動作描寫(1分),生動地寫出了父親給“我”買鞋時的矛盾心理,表現了他對錢的珍惜和對兒子的疼愛之情(2分)。(意思對即可)8(3分)插敘。(1)交代母親的命運不好,對“我”的父母平時關系不好這一主要情節起補充說明的作用。(2)使情節更加完整,避免平鋪直敘。(插敘1分,作用2分意思對即可)9(6分)(1)勤勞能干。父親出門時,母親很早起,給他要用的衣被全部裝好,然后燒鍋做飯。(2)體貼溫柔。母親知道父親喜好喝點白酒,第二天便親自上街為他買回一壺白酒。(3)堅強隱忍。父親岀遠門,母親一人撐起家。(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二(19分)10(4分)(1)傳統文化對接時尚元

4、素。(2)年輕人走近經典,讓傳統文化在互動中注入了青春力量,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11(3分)C12(6分)(1)說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醫療、文化一味向錢看的危害性。(2)由此看,教育、醫療、文化產業化會扭曲人的價值觀,以賺錢為目的,對文化本身的價值并沒有足夠的認識。(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13(6分)示例:(1)運用絡直播技術,推動傳統文化表達方式的創新轉型。(2)拓展文化藝術的傳播邊界,讓傳統文化藝術,從各自的小天地飛向社會的大舞臺。(3)讓傳統藝術融入時尚元素,鼓勵和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每點3分,答出兩點即可。意思對即可)三(15分)14(5分)(1

5、)喪失 (2)踩踏 (3)連詞,相當于“就” (4)侍奉(5)同“向”,從前(每小題1分,共5分。意思對即可)15(4分)(1)輕蔑地呼喝著給人吃,饑餓的行人也不愿接受。(2)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每句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6(2分)是亦/不可以已乎(符合題意即可)17(4分)(1)孟子所說的“心”即人之“本心”,是人固有的羞惡之心。(2)文中兩次提到“心”,說明了每個人都有“本心”,強調了保有“本心”的重要性。(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三、寫作(55分)18(55分)參照2018年安徽省中考語文作文評分標準。卷面書寫(5分) 中考語文第一次模擬考試一、基礎(24分)1根據課文默寫

6、古詩文。(10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觀滄海)(1分)(2)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1分)(3)夫戰,勇氣也。 , ,三而竭。(曹劌論戰)(2分)(4)次北固山下中立意新穎,構思巧妙,富有哲理,“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留傳千古的名句是“ , ”。(2分)(5)請把陸游的游山西村默寫完整。(4分)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 。 ,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4分)(1)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雖沒上過學,卻也xn to( )得一身書香,識文斷字。(2)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xi

7、 d( )職業之神圣。(3)那種清冷是柔和的,沒有北風那樣du du b rn( )。(4)還沒等觀眾從yn hu lio lun( )中反應過,她已經展開身體,像輕盈的、筆直的箭,“哧”地插進碧波之中。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鄉下的秋風和煦輕柔,藍天白云飄逸悠揚。B清晨,走在林間小路,聽到一陣陣清冽的鳥鳴聲,我的心情頓時變得輕松愉悅。C誦讀經典對提升學生修養,陶冶學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D他是一個技術成熟、經驗豐富的選手,這次在奧運會上奪冠,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4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已經閉幕了

8、,但是他在世界杯上的精彩表現,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難忘的印象。(把“難忘的”調到“不可磨滅的”前面)B現在的80后、90后人群中有很多“低頭族”,“低頭族”是指在社交場合不關注身邊的人,跟人聊天時老忍不住看手機。(在句末加上“的人”)C肆意編造一些“趣聞”迎合部分讀者的需要,出版社賺了錢,可是那些書能起到什么樣的社會效果呢?(把“起到”改為“達到”)D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總長約55公里左右的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刪去“約”或“左右”)52018年10月

9、30日,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創作的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將永存于世。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金庸小說藝術上的成功,得力于戲劇、電影者尤多。戲劇和電影方面的實踐,對他的小說創作很有影響。如果說其小說場面和人物調度的舞臺化于戲劇的話,那么筆墨描寫的視覺化、場景組接的蒙太奇化等則得力于電影。金庸在小說中運用戲劇技巧,形態多樣;至于將電影技巧引進小說,更構成了金庸作品藝術上的一大特色。(1)提取以上內容的主要信息,在橫線上寫出四個關鍵詞。(不超過15字)(2分)(2)金庸先生給自己十四部中、長篇小說寫過一副對聯,分別由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等作品中的第一個字按順序組合

10、而成,在廣大金庸迷中廣為流傳。請你根據以上介紹及對聯常識,將下面的四個短語組合成這副對聯。(2分)笑書神俠飛雪連天倚碧鴛射白鹿二、閱讀(46分)(一)(10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

11、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 雜然相許 (2) 河曲智叟亡以應 (3) 懼其不已也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2)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8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方七

12、百里,高萬仞”一句從面積和高度兩個方面說明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暗示移山的任務十分艱巨。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顛倒,將大智大勇者命名為“愚公”,將鼠目寸光者命名為“智叟”,這樣加重了對比的色彩,增強了諷刺的效果。C愚公移山的主張得到了眾人的熱烈響應,卻遭到了妻子的質疑和智叟的嘲笑。D愚公挖山不止,感動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兩座大山。這一富有神話色彩的結局,包含了對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頌揚。(二)(9分)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學,博覽無所不見,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靜亡為,少耆欲,家產不過十金,乏無儋石之儲,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書不好也;非其意,雖富貴不事也。雄嘗好辭賦。先是時,蜀

13、有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溫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為式。又怪屈原文過相如,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離騷。初,雄年四十余,自蜀至游京師,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奇其文雅,召以為門下史,薦雄待詔。歲余,奏羽獵賦,除為郎,給事黃門,與王莽、劉歆并。哀帝之初,又與董賢同官。當成、哀、平間,莽、賢皆為三公,權傾人主,所薦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談說之士用符命稱功德獲封爵者甚眾,雄復不侯,以耆老久次轉為大夫。恬于勢利乃如是。於時,劉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譚以為

14、絕倫。桓譚曰:“今揚子之書文意至深,而論不詭于圣人,若使遭遇明君,更閱賢知,為所稱善,則必度越諸子矣。”(選自漢書揚雄傳,有刪改)注釋:耆:同“嗜”,嗜好。儋石:一石為石,二石為儋,指數量少。湛:同“沉”,使沉沒。符命:古代指天賜吉祥給人君的憑證,即祥瑞之物。耆老:年壽高。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清靜亡為/國恒亡B自投江而死/自非亭午夜分C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奇其文雅/邑人奇之D而論不詭于圣人/每與臣論此事10文中畫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限斷三處)悲 其 文 讀 之 未 嘗 不 流 涕 也 以 為 君 子 得 時 則 大 行 不 得 時

15、則 龍 蛇11揚雄作為大儒,備受推崇。陋室銘和本文都推崇他的什么品德?(三)(10分)閱讀經典是打開人生的正確方式王紀人經典正在被日益邊緣化這已是無需回避的事實。不信可以去問問小學生,有幾個孩子在課外另讀過安徒生和格林的其他童話?去問問中學生,除了語文課上讀過篇幅短小的少量中外名著,是否在個人的課外閱讀中啟動了有一定規模的經典處女讀,是讀過十幾本還是一本也沒有?再去問問大學生,除了本專業的必讀和選讀,成系統地讀過多少中外文學經典?有否做過讀書筆記或寫過讀后感?據統計,現在在中國,年人均讀書不足五本,那么其中是否有一本是經典?對于可能的回答我是不樂觀的。既然經典已被忽視和邊緣化,那么為了改變這一

16、現狀,就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經典。在這里我無意于提供一個詞典式的定義,主要側重于描述。在我看,經典肯定是原創、新穎、橫空出世、與眾不同、空前絕后、深深打上自我印記的作品。不僅如此,它們的生命力是如此久遠,雖然創作者已經逝去,但由于其杰作長留人間而使他們的名字永垂史冊。這些杰作跨越千百年仍能激起人們的閱讀熱情,吸引無數的后者作跨時空的審美朝圣,一代又一代的寫作者奉之為楷模,從而成為永遠值得繼承的遺產。經典肯定是名著,名著卻不一定是經典,只有經得起時間淘洗并可以重復閱讀的名著才可能是經典。經典是一份幸存者的名單,因為它們一要得到保存,二要流傳,三要進入公認的文學史學。進入各種選本和大學教科書,

17、最后進入文學史,這是它們得以流傳和承認的大致歷程。但這個歷程還只是一個沒有最終定論的過程,因為可能進入過多或被誤判,遴選者的評判標準過于寬松甚至出了偏差。由于這種種不確定性,經典化必然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曾經被認為毫無疑問的,最后可能出局,曾經被忽略和被淘汰的,最終可能被重新發現。所以經典作品只是在事后的歷史視角才被看作是經典作品的。有些人迫不及待地把經典的桂冠獻給一部剛剛出版的作品,不知是因為天真還是出于阿諛。經典應該是心智的成熟、文體的成熟和語言的成熟。這三者不無內在的聯系,但并不是說有了一個成熟就有其他兩個成熟,因為它們又有各自的要求,代表了文學的最重要的方面,三者不可或缺。有的作品因

18、為反復被宣傳,弄得名聲很大,但往往缺少思想,或者缺少長篇的豐贍,時見捉襟見肘,或者語言生澀,這任何一方面的缺陷使它總歸有一天會被淘汰。所以縱觀一部文學歷史,真正能夠得到公認的經典作品不會太多,得到公認的經典作家相對更少,因為他們一人可能寫出多部堪稱經典的長劇、長篇和更多的短章。對經典作品和作家的認定,存在過嚴或過偏的現象。例如艾略特,甚至認為英國文學沒有經典,莎士比亞和彌爾頓都不可能獲得經典作家的頭銜。這種虛無主義的言論莫非暗藏著自己的野心?因為當時他已從美國移民到英國。南非的諾獎獲得者庫切曾明白地提出了懷疑。我比較傾向對歐洲文學經典作家的如下排名:荷馬、維吉爾、但丁、喬叟、蒙田、莎士比亞、塞

19、萬提斯、彌爾頓、歌德、托爾斯泰、易卜生、普魯斯特和卡夫卡。如果參照這個比較嚴格的名單,我認為中國的經典作家至少可以提到如下幾位:莊子、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王維、杜甫、韓愈、蘇軾、辛棄疾、湯顯祖、曹雪芹、魯迅。當然,這兩份名單仍可適當增補。需要說明的是,非經典作家也可能創造經典作品。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煜和李清照的多首詞作等等即是。莊子在養生主里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意思是:人生有限,知識無邊。以有限的人生追隨無邊的知識,那就令人疲困。這句話自然不是反對求知,可以引申為因為生命有涯,在世難久,如果讓各種拙劣之作充斥我們的人生,豈非白白浪費寶貴的生命嗎?

20、布魯姆未必讀過莊子,但他卻不謀而合地說出了同樣的道理:“我們擁有經典的原因是生命的短促。人生有涯,生命終有盡時,要讀的書前所未有的多。”閱讀經典關系到人的生命如何通過有意義的閱讀和踐行變得有意義。經典對我們特別重要,是因為它們隱含了一個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全部天才。如果我們不去接觸,永遠不會知道人類的心智可以達到如此輝煌的程度,那些天才們的創造如有神啟。經典賦予我們認知能力,認知自我和世界;賦予我們感受美的能力,抵抗丑和創造美;賦予我們懂得人生終極價值的能力,拒絕平庸委瑣,追求尊嚴和自由。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在每部偉大的著作中我們都可以辨識出我們自己忽視掉的思想;它們以帶有一種陌生感的尊嚴重新回到

21、我們身邊。”現在有個流行句式叫“打開的方式”,在此我愿以很真誠的態度借用:閱讀經典是打開人生的正確方式。因為只有人類自己創造的,又歷經時間淘洗的經典,才集中體現了古今中外的智慧。其中文學經典更是體現了真善美的價值取向,使假惡丑暴露無遺。在這個價值發生惑亂的時代,多讀一點經典,也許可以使我們,尤其是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有一顆澄明博大之心。(選自解放日報,有刪改)12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據統計,現在中國人年均讀書不足五本,其中還不一定有經典,可見經典正在被中國人日益邊緣化。B經典是跨越千百年仍能激起人們的閱讀熱情,吸引無數的后者作審美朝圣,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寫作者奉之為楷模的人

22、類永遠值得繼承的遺產。C名著不一定是經典,只有經典作家創作的經得起時間淘洗并可以重復閱讀的名著才可能是經典。D閱讀經典可以讓我們的生命通過有意義的閱讀和踐行變得有意義。13下列論據插入的位置不夠恰當的一項是()A布魯姆說:“我們擁有經典的原因是生命的短促。人生有涯,生命終有盡時,要讀的書前所未有的多。”插入第段。B高爾基說:“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們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插入第段。C雨果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插入第段。D陳壽說:“一日無書,百事荒廢。”插入第段。14結合選文,談談什么是經典,我們為什么要閱讀經典。(四)(17分)父親的背影

23、和父親不相見已是一年有余了,我常常夢到父親的那個背影去年國慶放假回家,父親說從鎮上到家沒有車,他開電瓶車接我。七十歲的老人了,能開電瓶車嗎?望著坐在前面開車的父親,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著頭看著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頭清晰可辨,上面只裹著一張皮。他扶著方向盤,彎著腰,看上去就像一張犁轅。這還是我那偉岸高大的父親嗎?父親年輕的時候,在山里幫人炸石頭。我空閑時,喜歡到他那里玩耍。那時,我經常看到他揮舞著大鐵錘,把石頭砸得金星亂飛。這是怎樣一個形象呢?也許用個特寫就能表現出:身形高大的父親,脊背寬闊如門,兩腿站立如柱,兩臂肌肉暴起,揮舞起鐵錘,帶著呼呼的風聲。前些日子,看到庫爾貝的一幅油畫采石工,

24、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與現實有著不小的偏差。因為那時生活拮據,父親應該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類似,戴著沒有檐的草帽,穿著滿是補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連腳后跟都露出了。這能從父親當年拍的一張黑白照看出。這就是殘酷的現實,但我還是喜歡父親那個砸石頭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繃緊的雙臂,高舉的鐵錘。整幅畫面有著無窮的張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現力,誰看了不會對他蹺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親卻完全沒有了那種氣勢,委頓矮小,說話都有些不能關風,還怎么和當年那個形象相比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回到家,我感冒了。身體軟軟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親挑著一擔糞去澆地,我說我。父親笑說,你是紙扎的,經不起風。這時,我又看到了父親

25、的背影:他伸著頸,哈著腰,兩手抓著扁擔,整個人彎成了一張弓。望著他步履蹣跚的樣子,我的眼淚流了出。身為兒子,我卻不能讓年邁的父親頤養天年。走的那天,臨出門,父親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帶著。他說苦柚對我的高血壓和高血脂有益,一樹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著樹頂的苦柚,他準備爬上樹去摘。這么大年紀的人了,危險!我叫嚷著跑到父親的眼前,想要奪下他的腰籃,但他斷然回絕了:別看你比我年輕,但是爬樹,我靈活,你不行。倒吊在樹上的父親,就像一只塑料袋掛在樹上,迎風飛舞著,似乎隨時都會被風吹落。這時我的淚又了。父親哪里還有當年的寬闊背脊,人瘦得有些變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輪廓了。一件夾克被風揚起,就像被

26、鼓起的風帆,整個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蛻皮的蟬一樣。那手更是讓人不忍直視黢黑的像燒火棍一樣,沒有一點光澤;皸裂的像麻稈一樣,沒有一點肌肉。這還是父親嗎?眼淚像決堤的洪水一樣淹沒了我的視線。一年多的每一個日子里,我都思念著父親,忘不了他彎曲的背影。無論怎樣,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親,和他說一說我的工作、我的生活(選自思維與智慧2017年第15期,有刪改)15本文寫了父親哪幾件事?16請從人物描寫方法或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第段畫線句子。身形高大的父親,脊背寬闊如門,兩腿站立如柱,兩臂肌肉暴起,揮舞起鐵錘,帶著呼呼的風聲。17第段中寫到油畫采石工有何作用?18作者在第段中說“還是喜歡父親那個砸石頭的背影”,文章

27、開頭和結尾又說“常常夢到父親的那個背影”“忘不了他彎曲的背影”,這兩者矛盾嗎?為什么?三、作文。(50分)19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50分)逗號,表示句子中較小的停頓,說明句子的意思還沒有表達完畢。這正如生活一樣,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其實只是漫漫人生中的一個逗號,后面的路還很長請以“逗號”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1)文體自選;(2)不少于600字;(3)不要套作,不得抄襲;(4)不得透露真實的人名、校名等相關信息。附加題(10分)閱讀下面名著選段,完成13題。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這是我向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問

28、,也就都對她說了。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了!”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趕緊去接過,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1選文中我對阿長產生“新的敬意”,認為她“確有偉大的神力”的原因是什么?作品兩次提到“產生了敬意”和 “神力”,請指出另外一次是什么事后產生的?(

29、情節概述)2選文中提到了阿長“謀害隱鼠”。根據文章的內容,說說作者還寫了阿長的哪些事情?(情節概述)3根據作品的內容,說說阿長為什么關心山海經?這突出了她怎樣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1(1)山島竦峙(2)傷心秦漢經行處(3)一鼓作氣,再而衰(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本題共5小題10組空格,每組空格1分,錯、漏、多1字,扣完為止)2(1)熏陶(2)褻瀆 (3)咄咄逼人(4)眼花繚亂3B【解析】清冽:清涼寒冷,常用于描寫湖水、溪水等。不能用于形容聲音。4A【解析】句中“不可磨滅”已經有了“難忘”的意思,兩者重

30、復。正確的改法是刪去“難忘的”或“不可磨滅的”。5示例:(1)金庸小說藝術 戲劇 電影 技巧 (2)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6(1)贊同(2)通“無”(3)停止7(1)用箕畚裝土石并將其運到渤海邊上。(2)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8C【解析】 “獻疑”并非質疑。9C解析:A項,同“無”,沒有/滅亡。B項,自己/如果。C項,均為“對到驚奇”。D項,觀點/談論,討論。10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11推崇揚雄淡泊名利,家境貧寒卻安之若素,未遇明君、賢知,才華未顯于天下,但揚雄不戚戚汲汲。參考譯文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揚雄小時候喜歡學習,博覽群書,沒有什么

31、不知道的,性情沉默,喜歡深思。為人簡樸,悠閑自在,沒有什么特別的喜好,家產不超過十金,貧困得沒有什么儲糧,他安之若素。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賢的書不喜歡;不適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貴也不去做。揚雄曾經喜好辭賦。此前,蜀有司馬相如,作賦很壯麗典雅,揚雄心中佩服他,每次作賦,常把他作為榜樣模仿。又驚訝屈原文才超過相如,卻至于不被容納,作離騷,自己投江而死,為他的文章感到悲傷,讀時沒有不流淚的。認為君子時勢順利就大有作為,時勢不順就像龍蛇蟄伏。機遇好不好是命,何必自己投水呢!便寫了一篇文章,常常摘取離騷中的句子而反駁它,從岷山投到江水中哀悼屈原,名為反離騷。起初,揚雄四十多歲時,從蜀京師游學,大

32、司馬車騎將軍王音為他的文才感到驚奇,就召他擔任門下史,推薦揚雄待詔。一年多后,上奏羽獵賦,拜為郎官,任黃門給事,和王莽、劉歆并列。哀帝初,又和董賢同官。成、哀、平年間,王莽、董賢都位列三公,權力超過人君,推薦的人沒有不提拔的,但揚雄三代不升官。到王莽篡位,論談者用符命贊美其功德而被封爵的人很多,揚雄仍不被封侯,因年紀大而漸升為大夫。他就是如此淡泊名利。那時,劉歆和范逡敬重他,桓譚則認為他的文章無與倫比。桓譚說:“現在揚子的書文義最深,論述不違背圣人,如果后遇到逢時的明君,再經歷幾個賢明的人的閱讀,被他們稱道,那么必定超過諸子了。”12C解析:從文章第段“需要說明的是,非經典作家也可能創造經典作

33、品”可見C項“只有經典作家創作的”是錯誤的。13D解析:最后一段是作者再次重申論點“閱讀經典是打開人生的正確方式”,并倡導大家,特別是青少年要多讀經典,與D項陳壽說的名言不相符。14經典就是:原創、新穎、橫空出世、與眾不同、空前絕后、深深打上自我印記的作品。生命力久遠,經得起時間淘洗并可以重復閱讀的名著。是心智的成熟、文體的成熟和語言的成熟。我們閱讀經典是因為:閱讀經典關系到人的生命如何通過有意義的閱讀和踐行變得有意義。它們隱含了一個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全部天才。經典賦予我們認知、感受美、懂得人生終極價值的能力。15開電瓶車鎮上接“我”;年輕時幫人炸石頭;父親挑糞澆地;父親爬樹為“我”摘苦柚。16

34、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通過細節描寫,形象地寫出了“我”印象中父親健碩強壯的形象,與現在枯瘦的形象作對比,寫出了父親的辛勞與蒼老。17通過與現實的比對,表明了父親并沒有“我”印象中那么強壯,寫出了父親當年的辛勞和現在的蒼老。18不矛盾。“我”喜歡那個砸石頭的背影,這個背影讓“我”崇拜,讓“我”依賴;但是“我”常常夢到一年多以前見到的父親背影,那時的父親已經不再年輕,他需要“我”的陪伴。附加題3因為“我”非常喜歡而且想得到一本山海經,長媽媽很想滿足“我”這個想法。這表現了長媽媽樸實善良的性格特征。 2示例:喜歡切切察察的毛病;阿長的睡相不好,總擺一個“大”字;元旦的古怪儀式;講“長毛”的故事。 1原因

35、是阿長給“我”買加了渴望已久的山海經,她做到了別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情。另一次是講“長毛”的故事后產生的。 中考語文第一次模擬考試一、基礎(24分)1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10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觀滄海)(1分)(2)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1分)(3)夫戰,勇氣也。 , ,三而竭。(曹劌論戰)(2分)(4)次北固山下中立意新穎,構思巧妙,富有哲理,“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留傳千古的名句是“ , ”。(2分)(5)請把陸游的游山西村默寫完整。(4分)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 。 ,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2根據拼音

36、寫出相應的詞語。(4分)(1)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雖沒上過學,卻也xn to( )得一身書香,識文斷字。(2)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xi d( )職業之神圣。(3)那種清冷是柔和的,沒有北風那樣du du b rn( )。(4)還沒等觀眾從yn hu lio lun( )中反應過,她已經展開身體,像輕盈的、筆直的箭,“哧”地插進碧波之中。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鄉下的秋風和煦輕柔,藍天白云飄逸悠揚。B清晨,走在林間小路,聽到一陣陣清冽的鳥鳴聲,我的心情頓時變得輕松愉悅。C誦讀經典對提升學生修養,陶冶學生性情的作用是不

37、容置疑的。D他是一個技術成熟、經驗豐富的選手,這次在奧運會上奪冠,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4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已經閉幕了,但是他在世界杯上的精彩表現,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難忘的印象。(把“難忘的”調到“不可磨滅的”前面)B現在的80后、90后人群中有很多“低頭族”,“低頭族”是指在社交場合不關注身邊的人,跟人聊天時老忍不住看手機。(在句末加上“的人”)C肆意編造一些“趣聞”迎合部分讀者的需要,出版社賺了錢,可是那些書能起到什么樣的社會效果呢?(把“起到”改為“達到”)D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總長約55公里左右的港

38、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刪去“約”或“左右”)52018年10月30日,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創作的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將永存于世。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金庸小說藝術上的成功,得力于戲劇、電影者尤多。戲劇和電影方面的實踐,對他的小說創作很有影響。如果說其小說場面和人物調度的舞臺化于戲劇的話,那么筆墨描寫的視覺化、場景組接的蒙太奇化等則得力于電影。金庸在小說中運用戲劇技巧,形態多樣;至于將電影技巧引進小說,更構成了金庸作品藝術上的一大特色。(1)提取以上內容的主要信息,

39、在橫線上寫出四個關鍵詞。(不超過15字)(2分)(2)金庸先生給自己十四部中、長篇小說寫過一副對聯,分別由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等作品中的第一個字按順序組合而成,在廣大金庸迷中廣為流傳。請你根據以上介紹及對聯常識,將下面的四個短語組合成這副對聯。(2分)笑書神俠飛雪連天倚碧鴛射白鹿二、閱讀(46分)(一)(10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

40、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 雜然相許 (2) 河曲智叟亡以應 (3) 懼其

41、不已也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2)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8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方七百里,高萬仞”一句從面積和高度兩個方面說明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暗示移山的任務十分艱巨。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顛倒,將大智大勇者命名為“愚公”,將鼠目寸光者命名為“智叟”,這樣加重了對比的色彩,增強了諷刺的效果。C愚公移山的主張得到了眾人的熱烈響應,卻遭到了妻子的質疑和智叟的嘲笑。D愚公挖山不止,感動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兩座大山。這一富有神話色彩的結局,包含了對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頌揚。(二)(9分)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

42、而好學,博覽無所不見,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靜亡為,少耆欲,家產不過十金,乏無儋石之儲,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書不好也;非其意,雖富貴不事也。雄嘗好辭賦。先是時,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溫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為式。又怪屈原文過相如,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離騷。初,雄年四十余,自蜀至游京師,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奇其文雅,召以為門下史,薦雄待詔。歲余,奏羽獵賦,除為郎,給事黃門,與王莽、劉歆并。哀帝之初,又與董賢同官。當成、哀、平間,莽、賢皆為三公

43、,權傾人主,所薦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談說之士用符命稱功德獲封爵者甚眾,雄復不侯,以耆老久次轉為大夫。恬于勢利乃如是。於時,劉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譚以為絕倫。桓譚曰:“今揚子之書文意至深,而論不詭于圣人,若使遭遇明君,更閱賢知,為所稱善,則必度越諸子矣。”(選自漢書揚雄傳,有刪改)注釋:耆:同“嗜”,嗜好。儋石:一石為石,二石為儋,指數量少。湛:同“沉”,使沉沒。符命:古代指天賜吉祥給人君的憑證,即祥瑞之物。耆老:年壽高。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清靜亡為/國恒亡B自投江而死/自非亭午夜分C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奇其文雅/邑人奇之D而論不詭于圣人/每與臣論此事10

44、文中畫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限斷三處)悲 其 文 讀 之 未 嘗 不 流 涕 也 以 為 君 子 得 時 則 大 行 不 得 時 則 龍 蛇11揚雄作為大儒,備受推崇。陋室銘和本文都推崇他的什么品德?(三)(10分)閱讀經典是打開人生的正確方式王紀人經典正在被日益邊緣化這已是無需回避的事實。不信可以去問問小學生,有幾個孩子在課外另讀過安徒生和格林的其他童話?去問問中學生,除了語文課上讀過篇幅短小的少量中外名著,是否在個人的課外閱讀中啟動了有一定規模的經典處女讀,是讀過十幾本還是一本也沒有?再去問問大學生,除了本專業的必讀和選讀,成系統地讀過多少中外文學經典?有

45、否做過讀書筆記或寫過讀后感?據統計,現在在中國,年人均讀書不足五本,那么其中是否有一本是經典?對于可能的回答我是不樂觀的。既然經典已被忽視和邊緣化,那么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就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經典。在這里我無意于提供一個詞典式的定義,主要側重于描述。在我看,經典肯定是原創、新穎、橫空出世、與眾不同、空前絕后、深深打上自我印記的作品。不僅如此,它們的生命力是如此久遠,雖然創作者已經逝去,但由于其杰作長留人間而使他們的名字永垂史冊。這些杰作跨越千百年仍能激起人們的閱讀熱情,吸引無數的后者作跨時空的審美朝圣,一代又一代的寫作者奉之為楷模,從而成為永遠值得繼承的遺產。經典肯定是名著,名著卻不一定是

46、經典,只有經得起時間淘洗并可以重復閱讀的名著才可能是經典。經典是一份幸存者的名單,因為它們一要得到保存,二要流傳,三要進入公認的文學史學。進入各種選本和大學教科書,最后進入文學史,這是它們得以流傳和承認的大致歷程。但這個歷程還只是一個沒有最終定論的過程,因為可能進入過多或被誤判,遴選者的評判標準過于寬松甚至出了偏差。由于這種種不確定性,經典化必然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曾經被認為毫無疑問的,最后可能出局,曾經被忽略和被淘汰的,最終可能被重新發現。所以經典作品只是在事后的歷史視角才被看作是經典作品的。有些人迫不及待地把經典的桂冠獻給一部剛剛出版的作品,不知是因為天真還是出于阿諛。經典應該是心智的成

47、熟、文體的成熟和語言的成熟。這三者不無內在的聯系,但并不是說有了一個成熟就有其他兩個成熟,因為它們又有各自的要求,代表了文學的最重要的方面,三者不可或缺。有的作品因為反復被宣傳,弄得名聲很大,但往往缺少思想,或者缺少長篇的豐贍,時見捉襟見肘,或者語言生澀,這任何一方面的缺陷使它總歸有一天會被淘汰。所以縱觀一部文學歷史,真正能夠得到公認的經典作品不會太多,得到公認的經典作家相對更少,因為他們一人可能寫出多部堪稱經典的長劇、長篇和更多的短章。對經典作品和作家的認定,存在過嚴或過偏的現象。例如艾略特,甚至認為英國文學沒有經典,莎士比亞和彌爾頓都不可能獲得經典作家的頭銜。這種虛無主義的言論莫非暗藏著自

48、己的野心?因為當時他已從美國移民到英國。南非的諾獎獲得者庫切曾明白地提出了懷疑。我比較傾向對歐洲文學經典作家的如下排名:荷馬、維吉爾、但丁、喬叟、蒙田、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彌爾頓、歌德、托爾斯泰、易卜生、普魯斯特和卡夫卡。如果參照這個比較嚴格的名單,我認為中國的經典作家至少可以提到如下幾位:莊子、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王維、杜甫、韓愈、蘇軾、辛棄疾、湯顯祖、曹雪芹、魯迅。當然,這兩份名單仍可適當增補。需要說明的是,非經典作家也可能創造經典作品。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煜和李清照的多首詞作等等即是。莊子在養生主里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意思是:人生有限,知識無

49、邊。以有限的人生追隨無邊的知識,那就令人疲困。這句話自然不是反對求知,可以引申為因為生命有涯,在世難久,如果讓各種拙劣之作充斥我們的人生,豈非白白浪費寶貴的生命嗎?布魯姆未必讀過莊子,但他卻不謀而合地說出了同樣的道理:“我們擁有經典的原因是生命的短促。人生有涯,生命終有盡時,要讀的書前所未有的多。”閱讀經典關系到人的生命如何通過有意義的閱讀和踐行變得有意義。經典對我們特別重要,是因為它們隱含了一個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全部天才。如果我們不去接觸,永遠不會知道人類的心智可以達到如此輝煌的程度,那些天才們的創造如有神啟。經典賦予我們認知能力,認知自我和世界;賦予我們感受美的能力,抵抗丑和創造美;賦予我們

50、懂得人生終極價值的能力,拒絕平庸委瑣,追求尊嚴和自由。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在每部偉大的著作中我們都可以辨識出我們自己忽視掉的思想;它們以帶有一種陌生感的尊嚴重新回到我們身邊。”現在有個流行句式叫“打開的方式”,在此我愿以很真誠的態度借用:閱讀經典是打開人生的正確方式。因為只有人類自己創造的,又歷經時間淘洗的經典,才集中體現了古今中外的智慧。其中文學經典更是體現了真善美的價值取向,使假惡丑暴露無遺。在這個價值發生惑亂的時代,多讀一點經典,也許可以使我們,尤其是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有一顆澄明博大之心。(選自解放日報,有刪改)12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據統計,現在中國人年均讀書不

51、足五本,其中還不一定有經典,可見經典正在被中國人日益邊緣化。B經典是跨越千百年仍能激起人們的閱讀熱情,吸引無數的后者作審美朝圣,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寫作者奉之為楷模的人類永遠值得繼承的遺產。C名著不一定是經典,只有經典作家創作的經得起時間淘洗并可以重復閱讀的名著才可能是經典。D閱讀經典可以讓我們的生命通過有意義的閱讀和踐行變得有意義。13下列論據插入的位置不夠恰當的一項是()A布魯姆說:“我們擁有經典的原因是生命的短促。人生有涯,生命終有盡時,要讀的書前所未有的多。”插入第段。B高爾基說:“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們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插入第段。C雨

52、果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插入第段。D陳壽說:“一日無書,百事荒廢。”插入第段。14結合選文,談談什么是經典,我們為什么要閱讀經典。(四)(17分)父親的背影和父親不相見已是一年有余了,我常常夢到父親的那個背影去年國慶放假回家,父親說從鎮上到家沒有車,他開電瓶車接我。七十歲的老人了,能開電瓶車嗎?望著坐在前面開車的父親,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著頭看著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頭清晰可辨,上面只裹著一張皮。他扶著方向盤,彎著腰,看上去就像一張犁轅。這還是我那偉岸高大的父親嗎?父親年輕的時候,在山里幫人炸石頭。我空閑時,喜歡到他那里玩耍。那時,我經常看到他揮舞著大鐵錘,把石頭砸得金星亂飛。這是

53、怎樣一個形象呢?也許用個特寫就能表現出:身形高大的父親,脊背寬闊如門,兩腿站立如柱,兩臂肌肉暴起,揮舞起鐵錘,帶著呼呼的風聲。前些日子,看到庫爾貝的一幅油畫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與現實有著不小的偏差。因為那時生活拮據,父親應該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類似,戴著沒有檐的草帽,穿著滿是補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連腳后跟都露出了。這能從父親當年拍的一張黑白照看出。這就是殘酷的現實,但我還是喜歡父親那個砸石頭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繃緊的雙臂,高舉的鐵錘。整幅畫面有著無窮的張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現力,誰看了不會對他蹺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親卻完全沒有了那種氣勢,委頓矮小,說話都有些不能關風,還怎么和當年那

54、個形象相比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回到家,我感冒了。身體軟軟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親挑著一擔糞去澆地,我說我。父親笑說,你是紙扎的,經不起風。這時,我又看到了父親的背影:他伸著頸,哈著腰,兩手抓著扁擔,整個人彎成了一張弓。望著他步履蹣跚的樣子,我的眼淚流了出。身為兒子,我卻不能讓年邁的父親頤養天年。走的那天,臨出門,父親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帶著。他說苦柚對我的高血壓和高血脂有益,一樹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著樹頂的苦柚,他準備爬上樹去摘。這么大年紀的人了,危險!我叫嚷著跑到父親的眼前,想要奪下他的腰籃,但他斷然回絕了:別看你比我年輕,但是爬樹,我靈活,你不行。倒吊在樹上的父親,就

55、像一只塑料袋掛在樹上,迎風飛舞著,似乎隨時都會被風吹落。這時我的淚又了。父親哪里還有當年的寬闊背脊,人瘦得有些變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輪廓了。一件夾克被風揚起,就像被鼓起的風帆,整個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蛻皮的蟬一樣。那手更是讓人不忍直視黢黑的像燒火棍一樣,沒有一點光澤;皸裂的像麻稈一樣,沒有一點肌肉。這還是父親嗎?眼淚像決堤的洪水一樣淹沒了我的視線。一年多的每一個日子里,我都思念著父親,忘不了他彎曲的背影。無論怎樣,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親,和他說一說我的工作、我的生活(選自思維與智慧2017年第15期,有刪改)15本文寫了父親哪幾件事?16請從人物描寫方法或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第段畫線句子。身形高大的父

56、親,脊背寬闊如門,兩腿站立如柱,兩臂肌肉暴起,揮舞起鐵錘,帶著呼呼的風聲。17第段中寫到油畫采石工有何作用?18作者在第段中說“還是喜歡父親那個砸石頭的背影”,文章開頭和結尾又說“常常夢到父親的那個背影”“忘不了他彎曲的背影”,這兩者矛盾嗎?為什么?三、作文。(50分)19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50分)逗號,表示句子中較小的停頓,說明句子的意思還沒有表達完畢。這正如生活一樣,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其實只是漫漫人生中的一個逗號,后面的路還很長請以“逗號”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1)文體自選;(2)不少于600字;(3)不要套作,不得抄襲;(4)不得透露真實的人名、校名等相關信息

57、。附加題(10分)閱讀下面名著選段,完成13題。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這是我向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問,也就都對她說了。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了!”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趕緊去接過,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

58、,最為心愛的寶書。1選文中我對阿長產生“新的敬意”,認為她“確有偉大的神力”的原因是什么?作品兩次提到“產生了敬意”和 “神力”,請指出另外一次是什么事后產生的?(情節概述)2選文中提到了阿長“謀害隱鼠”。根據文章的內容,說說作者還寫了阿長的哪些事情?(情節概述)3根據作品的內容,說說阿長為什么關心山海經?這突出了她怎樣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1(1)山島竦峙(2)傷心秦漢經行處(3)一鼓作氣,再而衰(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本題共5小題10組空格,每組空格1分,錯、漏、多1字,扣完為止)2(1)熏陶(2

59、)褻瀆 (3)咄咄逼人(4)眼花繚亂3B【解析】清冽:清涼寒冷,常用于描寫湖水、溪水等。不能用于形容聲音。4A【解析】句中“不可磨滅”已經有了“難忘”的意思,兩者重復。正確的改法是刪去“難忘的”或“不可磨滅的”。5示例:(1)金庸小說藝術 戲劇 電影 技巧 (2)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6(1)贊同(2)通“無”(3)停止7(1)用箕畚裝土石并將其運到渤海邊上。(2)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8C【解析】 “獻疑”并非質疑。9C解析:A項,同“無”,沒有/滅亡。B項,自己/如果。C項,均為“對到驚奇”。D項,觀點/談論,討論。10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

60、11推崇揚雄淡泊名利,家境貧寒卻安之若素,未遇明君、賢知,才華未顯于天下,但揚雄不戚戚汲汲。參考譯文揚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揚雄小時候喜歡學習,博覽群書,沒有什么不知道的,性情沉默,喜歡深思。為人簡樸,悠閑自在,沒有什么特別的喜好,家產不超過十金,貧困得沒有什么儲糧,他安之若素。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賢的書不喜歡;不適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貴也不去做。揚雄曾經喜好辭賦。此前,蜀有司馬相如,作賦很壯麗典雅,揚雄心中佩服他,每次作賦,常把他作為榜樣模仿。又驚訝屈原文才超過相如,卻至于不被容納,作離騷,自己投江而死,為他的文章感到悲傷,讀時沒有不流淚的。認為君子時勢順利就大有作為,時勢不順就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