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運動和三大營養物質第一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人體不能直接利用外源電能、光能等能量形式作功,有機物質氧化分解釋放能量是人體運動或活動的唯一能量來源。生命活動或運動過程中能量供應的能源物質是糖、脂肪和蛋白質。第二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一節 運動和糖 一、糖類的概念和分類 糖是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及其衍生物的總稱,亦可稱為糖類,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構成一大類化合物。根據分子結構可分為: 單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味甜、易被人體吸收;雙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經消化酶作用,可分解為單糖;多糖(淀粉、糖原、果膠、纖維素):味不甜,經淀粉酶催化分解為葡
2、萄糖。 第三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膳食中糖的主要來源是谷類和根莖類食品,例如各種谷類(大米、小米、面粉、玉米等)、干豆類(黃豆、蠶豆等)、硬果類(栗子、花生等)和根莖類(土豆、紅薯等)含糖比較豐富,其次還可來自各種純糖(紅糖、白糖、蜜糖、麥芽糖等)。蔬菜、水果中除含少量單糖外,還是纖維素和果膠主要來源。常用食品中糖的含量見表1-1。二、糖的來源第四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食物名稱含糖量食物名稱含糖量食物名稱含糖量大米77蓮子(干)61.9豌豆(干)57.5面粉75花生15.5赤豆61玉米面71板栗41.5牛奶粉(全脂)52高粱面76柿子15豬肉0.9小米7
3、3蘋果13鯉魚1.0馬鈴薯18柑橘13甘蔗1418甘薯13橙10甜菜1620芋頭16菠菜4菠蘿1215藕18大白菜3玉米秸812藕粉85牛奶5胡蘿卜3 表1-1 常用食物中糖的含量 (克/100克)(引自齊波人體營養與營養素) 第五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糖在人體內的存在形式有3種,即肌糖原、肝糖原和血糖。糖在人體內總貯量為500克左右,其中肌糖原在人體內的貯量為400克左右,肝糖原在人體內的貯量為100克左右,血糖在人體內的貯量為5克左右。訓練水平較高的運動員肌糖原貯量可高達600800克左右,肌糖原貯量愈高,運動員運動至疲勞的時間愈長,沖刺能力愈強,運動水平愈高。三、人體
4、內糖的貯量第六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一)供給能量 這是糖類在體內最重要的生理功能。糖是機體最主要的供能物質。它在人體內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能迅速氧化給機體供能。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可釋放能量4千卡,即使在缺氧的條件下也能通過酵解作用為機體供能。 四、糖類的生理功能 第七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由糖參與構成的糖蛋白、黏蛋白、糖脂和核酸等參與構成細胞核、細胞膜、細胞間質和結締組織、神經鞘等,某些糖類還是構成一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質如抗體、酶、血型物質和激素的組成成分。 (二)構成機體成分四、糖類的生理功能 第八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
5、于2022年6月三羧酸循環是糖、脂肪、糖白質分解代謝中徹底氧化釋放能量的一個共同途徑。若缺乏糖,脂肪分解不能經三羧酸循環而完全氧化,因而形成丙酮、-羥丁酸和乙酰乙酸(即所謂的酮體)。當酮體在血液中達到一定濃度即發生酮病,引起酸中毒。體內糖代謝正常進行,將會減少酮體的生成。(三)調節脂肪代謝四、糖類的生理功能 第九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當蛋白質與糖一起被攝入時,氮在體內的貯留量比單獨攝入蛋白質時要多。主要因為糖的氧化增加了ATP的形成,有利于氨基酸的活化以及蛋白質合成。(四)增加蛋白質 四、糖類的生理功能 第十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當肝糖原儲備較充足時,
6、肝臟對某些化學毒物如四氯化碳、酒精、砷等有較強的解毒能力;對各種細菌毒素的抵抗力增強。(五)保肝解毒作用四、糖類的生理功能 第十一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攝入含糖食物,容易增加飽腹感,尤其是吸收緩慢和抗消化吸收的糖,更能延長饑餓到來的時間。 緩慢:多糖雙糖單糖(六)增加飽腹感四、糖類的生理功能 第十二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由于在長時間耐力運動和比賽中體內要消耗大量肌糖原和肝糖原,在運動前和運動后補充適量的糖是有好處的,可以防止低血糖發生,使血糖維持在較高水平上,推遲疲勞的產生,保持良好的耐力和最后沖刺的能力。五、運動過程中糖的補充第十三張,PPT共六十三
7、頁,創作于2022年6月補充葡萄糖有利于肌糖原的合成;補充果糖有利于肝糖原的合成,補給果糖時肝糖原合成的速度比以同樣的方式補充葡萄糖提高3.7倍。目前給運動補糖大多補充低聚糖(含38 分子葡萄糖),補充低聚糖有血液滲透壓較小又易消化等優點。(一)補糖的類型五、運動過程中糖的補充第十四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1.運動前補糖在賽前補充糖時,每千克體重約補充克糖為宜,一次補糖的總量應控制在60克之內。在賽前15分鐘,血糖升高快,補糖效果較佳,有利于提高運動員運動能力。(二)補糖的方法五、運動過程中糖的補充第十五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少量多次2. 運動中補糖五
8、、運動過程中糖的補充第十六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運動后補糖時間越早越好。理想的是在運動后即刻連續補糖,可使肌糖原的恢復達到最大,補糖效果最佳。3. 運動后補糖五、運動過程中糖的補充第十七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很多人都認為,吃糖對人體有害無益,但不少學者就這一問題分別從食品營養與衛生、人體生物學、基礎及臨床醫學、運動生理學等不同學科,對食糖與健康的關系進行了科學的論證,做出了“適量吃糖,有利于人體健康”這一論斷。其理由有: 六、糖營養與健康第十八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糖是人體重要的結構物質,其生理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糖是經綠色植物光
9、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一) 糖是人體最安全的能源物質六、糖營養與健康第十九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食糖容易引起肥胖,增加心血管及糖尿病的發病率”是一種誤解。專家們指出,肥胖除了遺傳因素和內分泌因素外,重要的病因是人體總能量的攝入大于支出。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物質除食糖外,還有脂肪和蛋白質。代謝試驗表明,過多的脂肪釋放的能量不能促進其完全的“燃燒”,而直接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儲存。由此得出結論,膳食中最易導致肥胖的是脂肪,而不是糖。 (二) 糖與肥胖 六、糖營養與健康第二十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1. 糖與糖尿病的關系 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因為胰島素
10、分泌少了或發生了胰島素抵抗,造成血糖調節異常。 1型糖尿病是未知環境因素中由病毒引發自身免疫功能缺陷。最常見的2型糖尿病具有很強的遺傳因素,再加上生活方式等環境因素增加發病的危險性,如膳食因素、缺乏鍛煉和超重。 (三) 糖與疾病的關系 六、糖營養與健康第二十一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2. 糖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 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是高血壓和高血脂癥。引起高血壓發病的膳食營養因素主要是能量過剩引起的肥胖和高鹽、飲酒等不良飲食習慣。 3. 糖與高血脂癥的關系 高血脂癥與膳食中總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高有密切的關系,二者與糖的攝入無明顯的因果關系。六、糖營養與
11、健康第二十二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一、脂類的概念和分類 脂類包括中性脂肪和類脂質。脂肪僅指中性脂肪,是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組成的酯。脂肪在常溫下有固態脂肪和液態脂肪的區別,動物脂肪為固態稱為脂,植物脂肪為液態稱為油;植物脂肪的營養價值高于動物脂肪。通常說的膳食脂類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和膽固醇。第二節 運動和脂類 第二十三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磷脂主要有卵磷脂和腦磷脂,它們是神經細胞的“營養因子”,有人稱卵磷脂和腦磷脂為腦黃金,在堅果中含量豐富。 膽固醇是人體內又一類脂類化合物。膽固醇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危害人體健康。一、脂類的概念和分類第二十四張,
12、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一)脂類是組成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 細胞膜具有由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組成的類脂層,腦和外周神經組織都含有鞘磷脂。 二、脂類的生理功用第二十五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維生素、都溶于脂肪,稱為脂溶性維生素。脂肪中往往含有一定數量的脂溶性維生素。(二)提供脂溶性維生素二、脂類的生理功用第二十六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每克脂肪在體內可供給千卡(37.62千焦爾)能量。一般膳食中所含的總能量約有1730來自脂肪。由于脂肪富含能量,所以是一種比較濃縮的食物,可縮小食物的體積,減輕胃腸負擔。脂肪在胃中停留時間較長,因此富含脂
13、肪的食物具有較高的飽腹感。(三)脂肪是一種富含能量的營養素二、脂類的生理功用第二十七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在腎臟、心臟周圍沉積著一層脂肪墊,維系和固定著這些重要的臟器,保護這些器官免受振蕩和運動損傷。(四)保護重要器官二、脂類的生理功用第二十八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亞油酸、亞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為人體所必需,在體內不能自行合成,必需由食物中的脂肪供給,故稱為“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細胞的組成成分,對細胞膜和線粒結構的維持具有重要意義,對膽固醇的代謝和運輸、對毛細血管壁的完整性都有重要作用;還有促進發育,保護皮膚和降低膽固醇等生理作用。
14、人體缺乏必需脂肪酸(主要是亞油酸)將引起皮膚病、生育異常和代謝紊亂,甚至危及生命。(五)食物中的脂肪可向人體供應必需脂肪酸二、脂類的生理功用第二十九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1. 運動強度和運動持續的時間對脂代謝的影響 劇烈運動抑制脂肪組織的分解;在低強度運動(25%最大吸氧量運動)中,脂肪組織的分解受到強烈刺激,游離脂肪酸進入血漿并氧化供能是最多的。由于脂肪動員達到最大反應速度需3060分鐘,所以,要有效的消耗肌體儲存的脂肪,要選擇時間為306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的運動。三、運動與脂肪代謝 (一)運動中脂肪代謝第三十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2. 肉堿對脂
15、代謝的影響 游離脂肪酸從骨骼肌細胞質進入線粒體分解需要肉堿的轉運系統。肉堿可以促進游離脂肪酸轉移進入線粒體進行氧化代謝。 3. 糖代謝水平對脂代謝的影響 糖代謝利用增加時,脂肪分解受到抑制。 第三十一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4. 脂肪酶活性對脂代謝的影響 脂肪分解需要脂肪酶,因此脂肪酶的活性是影響脂肪利用的又一重要環節。 第三十二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5. 運動訓練程度對脂代謝的影響 運動訓練是提高人體氧化利用脂肪能力最有效的措施,可使骨骼肌線粒體數量、體積、單位肌肉毛細血管密度、線粒體酶和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增加。三、運動與脂肪代謝 第三十三張,PPT共
16、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運動是改善體內的脂肪代謝,降低血脂含量,減輕體重和減少體脂的一種有效措施。運動還可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能加速血中膽固醇的運輸與排出,對于防止動脈硬化起著重要作用。長時間運動可使血漿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下降。運動能提高脂蛋白脂肪酶活性,清除甘油三酯的功能加強,因而使血脂含量下降 (見表1-3)。(二)運動對血脂、脂蛋白含量的調節三、運動與脂肪代謝 第三十四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表1-3 體育鍛煉對血脂含量的影響 血脂成分 鍛煉前(毫克)鍛煉后(毫克)平均下降 甘油三酯223.3 94.2108.8 65.6 42.5 總膽
17、固醇244.7 19.8220.0 39.1 23.8(引自體育院系教材運動生物化學)第三十五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對于能量消耗大,機體散熱較多和長時間運動項目,如馬拉松跑、滑雪、滑冰和游泳等,應適當增加脂肪供給量的比例。 運動員膳食中,脂肪的供給量一般應占總能量的30左右,脂肪的攝取量按每千克體重15克為宜, 應多用植物性脂肪和磷脂(大豆中含量高),動物性脂肪不宜超過總能量的10。 (三)運動員的脂肪需要量三、運動與脂肪代謝 第三十六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脂肪的主要作用是供給脂溶性維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保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等作用,所以人體需的脂肪
18、并不太多。 一般認為每日膳食中有50克脂肪即能滿足此項需要。四、膳食中脂肪供給量與健康第三十七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攝入過多的脂肪,對機體不利。有人用大鼠進行試驗,發現攝入高脂肪飼料者壽命顯著縮短。因此,應該適當控制膳食中脂肪含量,特別是動物性脂肪。一般情況下,植物性油脂比動物性油脂好。 第三十八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蛋白質是以氨基酸為組成單位、由肽鍵相連的具有穩定空間結構的生物大分子,是由碳(C)、氫(H)、氧(O)和氮(N)四種基本元素組成的。某些復雜的蛋白質還含有硫,有的還含有銅、鐵、鋅等金屬元素。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目前發現組成蛋白
19、質的氨基酸有20種,其中有種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全部通過食物來滿足機體對它們的需要,這種氨基酸(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及纈氨酸)稱為必需氨基酸。食物中含必需氨基酸越多,其營養價值就越高。 一、蛋白質定義和組成第三節 運動與蛋白質第三十九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占細胞內固體成分的80%以上。肌肉、血液中血紅蛋白、腱、骨、軟骨等都由蛋白質組成。體內代謝與破損的組織,也必須由蛋白質修復,因此,蛋白質維持組織的生長、更新和修復。(一)構成和修補機體組織二、蛋白質的生理功能第四十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20、 蛋白質是體內緩沖體系的組成成分,有利于維持酸堿平衡,而血漿蛋白質在維持機體的滲透壓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維持機體的滲透壓和酸堿平衡二、蛋白質的生理功能第四十一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生物體內的反應幾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而目前發現的1 000余種酶的化學本質都是蛋白質。由于酶的存在,使許多在一般化學條件下難以發生的反應在生物體內卻很容易進行。 (三)催化功能二、蛋白質的生理功能第四十二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在生物體內存在有一類可以防御異體侵入功能的蛋白質,如各種免疫球蛋白,它能識別外源物質如病毒、細菌和異種蛋白等,并能與之結合,使這些異體物
21、失去活性。這樣可以防御各種疾病發生。血纖蛋白原是另外一類具有保護功能的物質,它在動物體皮膚破傷時,可以迅速封堵傷口,防止液體大量流失和異體物質侵入。(四)防御和保護功能二、蛋白質的生理功能第四十三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蛋白質類激素是動物體內一類重要的激素,它們對生物體的生理活動起著調節控制作用。如胰島素可以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可以促進糖原分解和糖異生作用,提高血糖濃度。(五)激素功能二、蛋白質的生理功能第四十四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接受外界刺激的受體也是蛋白質,這類蛋白質可稱 為感覺蛋白。如視網膜上的視色素,味蕾上的味覺蛋白 等。這些感覺蛋白接受刺激
22、后,可將神經沖動傳導到中 樞神經,就可產生視覺或味覺反映。二、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六)傳遞信息功能第四十五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七)供給能量 食物中未被利用的蛋白質及體內更新的蛋白質分解后釋放能量,以滿足大強度、長時間運動后期對能量的需求。每克蛋白質完全氧化可釋放能量4千卡。二、蛋白質的生理功能第四十六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一般成人蛋白質需要量每日為1.21.5克/千克體重;兒童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應多供給一些蛋白質,蛋白質供給量每天約為2.5克/千克體重。兒童運動員應增至3克/千克體重,大運動量訓練或鍛煉時,消耗的蛋白質增加,就應供給較多的蛋白質。
23、三、運動員對蛋白質的需要量第四十七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四、優質蛋白質及其食物來源 (一)蛋白質的生理價值 在膳食供應中,不僅要注意蛋白質的數量,而且還要注意蛋白質的質量,應多供給優質蛋白質(指必需氨基酸含量多、種類齊全、比例合理的蛋白質),大豆是最理想的優質蛋白質食物,氨基酸含量豐富,質量好,價格便宜,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具體食物蛋白質的生理價值見表1-4。根據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可將蛋白質分第四十八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為完全性蛋白質和非完全性蛋白質。完全性蛋白質含有全部種必需氨基酸,含量豐富,比例也符合人體的需要。例如雞蛋、牛奶、瘦肉等食
24、品。非完全性蛋白質中缺乏一種或數種必需氨基酸。非完全性蛋白質主要存在于谷類食品和豆制品中。 第四十九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蛋白質生物價蛋白質生物價蛋白質生物價蛋白質生物價雞蛋蛋白 94 牛肉 76熟大豆 64玉米 60雞蛋白 83豬肉 74扁豆 72白菜 76雞蛋黃 96大米 77蠶豆 58紅薯 72脫脂牛奶 85小麥 67白面粉 52馬鈴薯 67魚 83生大豆 57小米 57花生 59 表1-4 常見食物的生物價(引自洪安瑅主編營養與膳食指導) 第五十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必需氨基酸構成比例見表1-5。 表1-5 世界衛
25、生組織推薦的必需氨基酸構成比例 氨基酸 毫克/克蛋白 異亮氨酸 40 亮氨酸 70 賴氨酸 55 甲硫氨酸 35 蘇氨酸 40 色氨酸 10 纈氨酸 50( 引自陳吉棣運動營養學) 第五十一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如將谷類食品和豆類食品同時混合食用,其所含的氨基酸就能互相補充,滿足人體的需要,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這一作用叫做蛋白質的互補作用。互補的幾種食物最好同時食用,這樣必需氨基酸可同時被吸收利用。如果幾種食物分別食用時間相隔過長,則不能起到互補作用(見表1-6)。第五十二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表1-6 幾種混合食物蛋白質生理價值 食品 生理價值 混
26、合比例 混合后生理價值 玉米 60 2 小米 57 2 73 大豆 64 1 小麥 67 6 小米 57 4 89 牛肉 69 2 黃豆 64 1 黃豆 64 3 77 小麥 67 7(引自青少年營養健美須知) 第五十三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谷類:一般含蛋白質610,缺乏賴氨酸。豆類:蛋白質含量較高,大豆含蛋白質3540,其他豆類蛋白質含量為2030,豆類蛋白富含賴氨酸,但其不足之處是蛋氨酸略顯缺乏。堅果類:如花生、核桃、葵花子、蓮子等,蛋白含量為1525。肉類:蛋白質含量為1020,所含必需氨基酸齊全,含量充足屬優質蛋白。(二)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第五十四張,PPT共六十
27、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禽類:蛋白質含量為1520,其氨基酸構成與人體肌肉蛋白質相似,利用率較高。魚類:蛋白質含量為1520,魚類肌組織肌纖維較短,加之含水量豐富,容易消化吸收。蛋類:蛋白質含量為1015。奶類:蛋白質含量為3.3。(二)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第五十五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實驗證明運動后服用糖類加蛋白質的補充品,能幫助身體建造蛋白質,增加肌纖維的橫截面積,有利于肌肉的發展壯大,這不是單純糖類補充品能做到的。運動之后膳食補充的最佳選擇:糖類加蛋白質。蛋白質的補充可選擇支鏈氨基酸 (BCAA)、谷氨酰胺和增肌粉等氨基酸和蛋白質補劑。五、氨基酸和蛋白質在運動中的作用第五十六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支鏈氨基酸是身體的肌肉蛋白質的重要部分,由異亮氨酸、亮氨酸和纈氨酸組成。當超過30分鐘以上的長時間運動,身體需要更多燃料和能量時,BCAA便往往被充當作能源物質而消耗。 (一)支鏈氨基酸五、氨基酸和蛋白質在運動中的作用第五十七張,PPT共六十三頁,創作于2022年6月 支鏈氨基酸的作用是: 1. 增強肌肉耐力和重建肌肉內的蛋白質。 2. 支鏈氨基酸在運動可氧化分解提供能量生成ATP供給運動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告公司實習心得總結(17篇)
-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1000字(20篇)
- 副高職稱自我鑒定(4篇)
- 2025十一活動總結(15篇)
- 客服個人工作總結模板(4篇)
- 大學學生會述職報告(17篇)
- 員工之星評選方案范文(5篇)
- 教師外出培訓總結(5篇)
- 中專生軍訓心得體會參考范文(5篇)
- 《減少垃圾我行動》(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山科版
- 6-4協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教案
- 2025年燒烤店創業計劃書
- 光伏強條執行計劃
- 《立體裁剪電子教案》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發展策略及投資改革創新模式分析報告
-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及處置制度模版(3篇)
- 《教育系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指南》知識培訓
- 牡蠣養殖及深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14-2024年高考語文真題匯編之詩歌鑒賞含答案解析
- 49-提高臨邊防護欄桿有效合格率(清泉建筑)
- 防腐木平臺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