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2022_第1頁
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2022_第2頁
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2022_第3頁
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2022_第4頁
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202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 - 5 -留守兒童教育調查報告2022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緣由(一)存在的主要問題。1.留守兒童的學習普遍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忱,進取性、自覺性不強,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應付了事,學習成果普遍較差。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學習成果優秀的不到20%,65%以上學習成果中等或偏下,部分留守兒童學科檢測成果只有40、50分,逃學、厭學現象比較普遍。2.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掌握力量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里不聽代養人教育,頂撞長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章

2、制度,不服管理,逃學、早戀、抽煙、喝酒、說謊、打架,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成人混在一起成為了“問題兒童”。3.留守兒童心理消失偏差,少數留守兒童消失心理障礙。留守兒童大多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進展的關鍵時期,有的誕生幾個月或一周歲后,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別,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意,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案例7嚴道四小對100名留守兒童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有的心情消極,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急躁,上課經常發呆,不情愿回答老師的提問,集體活動也不情愿參與,常常獨自一人躲在一個角落。4.對留守兒童

3、的關注消失偏差,教育和關愛力度不夠。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責任完全推給學校和監護人,鄉(鎮)政府、村社、社區忽視了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和教育,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沒有形成合力,教育和關愛力度不夠。(二)主要緣由。1.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同學產生厭學心情,學習缺乏熱忱,不求上進,學校教育往往處于事倍功半的尷尬境地。留守兒童一旦在某個學習環節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厭倦學習、不求上進。2.監護管理力度不夠。隔代教育徘徊于溺愛的誤區。當前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父母托付的監護人多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年紀較大的人。天鳳學校對本校留守兒童監護人狀況進行調查,監護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占56%;無人監護占26%;監

4、護人是其他親戚占18%。作為一個特別的監護群體,這些老人普遍年齡大,身體差,文盲比例較高,不但在學習上無法給留守兒童切實有效的關心和輔導,而且由于隔代監護,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管理上弊端較多,重“養”輕“教”,過分遷就,甚至放任自流,只“養”不“教”;其次,是托管(新型產業),同時監護幾十個小孩,也只能讓孩子們吃飽,按時上學,他們的表達力量不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需求不夠了解,不能賜予他們必要的法律、平安、衛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識的關心、指導,不能在學習上、心理上予以輔導。3.教育方法簡潔。一部分留守家長有溺愛和偏愛的傾向,把孩子當“小皇帝”、“小公主”看待。出了問題又是簡潔粗暴,動輒拳腳,忽

5、視同學的心理健康和正常人格教育,或者干脆放縱與不管。他們中一些人早出晚歸與社會上閑雜人員來往,沾上小偷小摸惡習或癡迷于電子嬉戲,光顧不良網吧,成天神智恍惚。4.溝通難度大,家校聯系少。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工作,學校老師很難見到孩子父母面對面溝通,即便是了解孩子父母的聯系電話,基于同學的數量和同學問題的簡單性,老師也很難做到長期堅持與家長溝通并電話反映同學真實表現和存在的問題。同時,大部格外出務工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等緣由,很少主動了聯系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狀況,導致家庭和學校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的信息溝通不暢。5.學校教育力不從心。外出務工人員將子女的教育完全寄望于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

6、由于同學多,教學任務重,心有余力不足。非寄宿制學校的留守兒童在學校的時間有限,老師對他們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與家長的溝通難以實現,很難為留守兒童供應共性化、針對性的教育,在學習上、生活上難以給留守兒童賜予更多的關懷和愛惜,對那些有問題的留守兒童難以管理。三、對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工作的看法和建議1.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加大農村教育投入,擴大寄宿制學校的掩蓋面。讓留守兒童集中到學校學習和生活,一是可以解決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監管不力的問題;二是便利同學學習,提高學習的樂觀性;三是有利于同學間的溝通,利于留守兒童進展樂觀向上、開朗健康的性格和心理;四是可以基本排解留守兒童在來回途中的平安隱患。2

7、.學校應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學校連續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一是從生活上和心理上賜予留守兒童更多關懷和關愛;二是針對留守同學特點,強化行為規范的養成訓練,在教學中加強生存教育、平安教育和法制教育,關心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愛護;三是通過書信、熱線電話等形式,加強與留守同學家長的溝通,為增進孩子與父母的聯系制造條件;四是大力開展各類資助,竭力關心貧困留守兒童。3.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引導家長重視對留守子女的教育。社會各方面應針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宣揚普及家教學問,教育進城務工的農村家長熟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在留守兒童父母回鄉探親時,組織他們參與家長學校培訓活動,召開家長會,引導他們常常與孩子進行情感溝通,彌補父母不在身邊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教育臨時監護人真正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注意道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4.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構建社會關愛網絡。各鄉鎮、村(居)委會應盡快做好留守兒童檔案的建設工作,全面把握留守兒童的有關狀況,針對各類留守兒童的詳細狀況實行樂觀措施,和學校、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更切合實際地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生活問題。對于那些生活較困難和問題突出的留守兒童要特殊關注,建立社區幫扶中心,并組織干部到留守兒童家里慰問,切實關心留守兒童解決實際問題。要加強農村基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由村支部負責,統籌鄉村學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