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坡治理-成功的案例_第1頁
邊坡治理-成功的案例_第2頁
邊坡治理-成功的案例_第3頁
邊坡治理-成功的案例_第4頁
邊坡治理-成功的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根本情況某泵站位于山坡上,屬低山、殘丘地貌,地面高程2260m;設計要新開挖1條長約m的進水渠,進水渠橫切山脊。2000年10月底施工開挖,左邊坡因坡面高差較大,在左邊坡設4級馬道21.65m、26.6m、36.6m、46.6m, 46.6m高程馬道以上開挖坡比為1:1.50,46.6m高程以下各馬道之間1:1.25,坡面呈規范的扇形面展布;右側邊坡未分級馬道,一次性開挖到渠底,近似呈長條形展布。在開挖過程中,由于種種緣由,邊坡沒有立刻采取維護措施,直至開挖到渠底,左側高邊坡整個坡面全部暴露在外,如圖1。圖1 開挖邊坡產生裂隙及滑動圖2 上部為暫時錨桿支護,下部碳質泥巖產生部分破壞在

2、進水渠部分段開挖至設計底板高程時,左側邊坡渠底附近的炭質泥巖就出現了部分隆起、滑塌景象見圖2,同時在26.6m馬道以上出現裂痕。進水渠左側高邊坡在26.60m36.60m馬道之間于2001年春節前后的雨天,出現了第1次的大面積滑塌,雖然后來在左邊坡26.60m36.60m馬道之間做了噴砼漿維護與部分噴錨掛網維護等措施,但在后期的兩次暴雨天中又分別在26.60m36.60m馬道以及36.60m馬道以上出現了大面積坡體滑移、隆起及崩塌,整個坡面四處出現隆起或反坡向的拉開裂痕,幾乎到了逢雨必滑的地步,給工程施工與正常運轉都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對工程的平安與穩定帶來很大隱患。圖3 邊坡的典型坡面表1

3、 土的物理特性類 別根本性質 顆粒組成(%)含水率 %土粒比重天然密度g/cm3飽和度 %塑限 %液限 %塑限指數自在膨脹率%0.25-0.075mm0.075-0.005mm0.005mm0.002mm坡積棕黃色粉質粘土28.12.731.8193.625.538.613.112.06.130.360.342.2灰白色粉砂質泥巖26.22.771.9195.82944.515.59.01.731.556.542.7灰黑色炭質泥巖28.72.791.9297.328.546.718.221.01.826.567.549.1灰褐色含礫砂質泥巖18.32.791.9977.51930.511.51

4、8.55.638.726192、邊坡滑塌緣由分析從整個邊坡體的滑塌情況來看,當邊坡開挖至渠底時,在邊坡暴露、未做任何維護措施之前,邊坡僅是在26.6m馬道附近與渠底的炭質泥巖發生隆起、滑塌,在左邊坡36.6m以上的左側部分土體發生坍塌;對26.6m馬道以下至渠底與26.6m馬道以上附近進展噴錨支護后,在整個坡面上噴上一層厚約15cm素砼維護,但坡面還多處出現反坡向下切橫向裂痕,裂痕深達2m多,寬約1020cm,斜交坡面馬道延伸,長約530m不等,以致后來開展到46.6m馬道以上的坡面土體整體下沉1030cm,36.6m46.6m馬道之間幾乎整體滑塌、降起、開裂、沉降,26.6m馬道以上坡面巖體

5、大部分產生滑塌,整個左邊坡坡面幾乎被滑塌體所覆蓋,最厚處近5m;經過施工地質的現場查勘及鉆孔地質資料分析,左邊坡滑塌的主要緣由有如下幾點:圖4 開挖初期在坡底用木樁暫時支護1邊坡開挖出來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未作任何邊坡維護處置,使其暴露、臨空時間過長,且經過延續的雨季沖刷和陽光曝曬,使坡面本來就脆弱的巖體反復產生軟化、膨脹、龜裂,從而坍塌失穩。后來雖然做了表層噴錨支護,但在上述種種滑坡誘因下,支護的作用是非常不明顯的。2該供水泵站進水渠底板高程為17.1m,左邊坡最大坡頂高程約61m,邊坡相對高差較大,開挖坡比僅在46.6m馬道以上為1:1.5,余下坡比均為1:1.25,此開挖坡比,由于征地等客

6、觀問題,沒有到達工程地質建議的坡比值,加上邊坡挖好后沒有及時支護,使其臨空時間過長,從而引起坡體巖體滑塌。圖5 暫時錨桿支護破壞3邊坡的巖體不但脆弱,同時層間節理、裂隙呈網狀發育,將邊坡巖體切割成多個塊體與楔形體,順坡向的節理、裂隙面平直、光滑,利于邊坡巖體的滑落,從而引起邊坡的不穩。4進水渠所在地段地下水埋藏淺,未施工前山坡地下水位高程普通在21.0m左右,主要賦存于土壤孔隙與基巖裂隙中,屬潛水含水層,受大氣降水補給。水對此邊坡的穩定性影響很大,是影響邊坡不穩定的觸發要素。工地上每次降雨過后,邊坡的變形破壞便加劇。根據前述土質軟化強度實驗可知,雨水滲入后,巖體中大量的泥質成分高嶺土會遇水軟化

7、,從而使土的粘聚力減小,強度顯著降低,另外滲入坡體里面的水會令枯燥形狀的構造面軟化、光滑,也將降低潛在滑動面的抗剪強度,促使邊坡滑動或倒塌。邊坡遇雨塌滑的另一重要要素是雨水經過邊坡裂隙滲入坡體后,由于排泄速度較慢,加上在雨季經常有雨水補充,導致坡體內地下水長期處于較高水位,由地下水對潛在的滑動體產生的靜水壓力和動水壓力也隨之添加,對邊坡的穩定更加不利靜水壓力能添加水的揚壓力,減少作用在滑動面上的滑動體分量的法向分力,從而降低了坡體的抗滑力;動水壓力即滲流水壓力常與滑動面傾向方向一致也可以添加滑體的切向下滑力。高邊坡在開挖后幾乎閱歷了整個雨季,靜置時間較長,因此產生變形破壞是必然的。5邊坡巖性本

8、身脆弱,由于開挖呵斥原始應力形狀的改動,巖土體卸荷呵斥邊坡表層巖土回彈松弛,邊坡裂隙擴展,為雨水滲入發明了條件。隨著巖土體卸荷裂隙的開展和雨水的長期作用,當坡體較大范圍土層強度衰減,邊坡就會產生滑動破壞。3治理措施根據以上對邊坡破壞緣由的分析,在對邊坡進展處置時,綜合思索以下措施:1防滲與排水 水是誘發本邊坡變形破壞的主要緣由,一定要真實做好邊坡的防水排水任務,對滑體以外的地表水,可用攔截和旁引的方法,在坡體外布置環形截水溝,對于滑體中的地下水,可布置一定密度的程度排水廊道或豎向排水井的方法將水排出。坡面上可用漿砌石或草皮護坡。2削坡減荷與錨噴 邊坡過陡是影響其變形的要素之一。為使邊坡變緩和減輕滑動體的分量,提高邊坡的穩定性,可將陡坡上部的巖體削除一部分盡能夠放大坡比,同時在36.6m馬道以下坡面要做噴錨支護,在36.6m馬道以上坡面要植草皮或漿砌石護坡,此法最后因征地問題而難以實施。3更改原設計方案可將如今的引水明渠改為暗渠,然后將邊坡放緩并將挖下來的泥土覆蓋在暗渠的上面。經過諸多方案比較,最后采用了改明渠為暗渠的方案,修正后的進水渠剖面如圖6所示。計算分析和實踐運轉觀測均闡明渠坡是穩定的。4閱歷教訓1邊坡開挖前應進展詳細的工程地質堪察、土工實驗及穩定論證。2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