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本冊內容由“電”、“新的生命”、“食物”和“巖石和礦物”四個單元組成。“電”單元是從“什么是電”開始的。學生對靜電有比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讓他們適當地了解一點有關電荷的知識,可以使后續課中電流、電路的學習更有基礎。這一單元將通過與電相關內容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測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學生形成關于電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新的生命”單元是從“觀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動物的卵、繁殖的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學生獲得植物和動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并形成關于生命的一系列發展性概念。教科書中的觀察實
2、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有關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生命的理解?!笆澄铩眴卧ㄟ^對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憶和分類,引起學生對飲食的關注,發現自己在飲食中的不良習慣,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學、合理、均衡地飲食。食物的變化和獲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的特征及其變化規律?!皫r石和礦物”單元是學生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通過對巖石、礦物的觀察、分類和描述,使學生形成關于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并對保護、開發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了解。二、學生情況分析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活動,已對四年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四年
3、級的學生已掌握了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也有一定的發展。對科學探究活動非常喜歡,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另外,學生在進行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可以說: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已明顯增強。但是,由于學生年齡的局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較好運用。在開展探究活動時,課堂上常有耗時低效的現象。另外,由于學生的學習任務較重,在本學科上所能投入的精力有限,有些活動只是形式上的走過場,部分學生只是喜歡湊熱鬧而沒能深入研究。在評價體
4、系的研究方面,采用單元考核、常規積分、小組互評的評價方法。本學期打算學習網上其他科學老師的好的評價方法。采用積分晉級制,開學初就將積分表張貼于實驗室墻上,對于學生帶好材料、認真聽課、積極發言等良好學習行為折合成分數記錄,對于每次的考核成績也折合成相應的分數記錄,對于課外進行探究活動,或參加科學小記者活動的也折合成分數記錄。對每個月內進步明顯、有晉級、或在學科學習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學生獎勵喜報。三、教學目標與措施方案本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教師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漸養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具體措
5、施: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主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并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2、指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教科書中涉及了大量的觀察、比較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觀察對象在屬性、結構、功能、關系等方面的特點,是學生建構科學概念的重要認識基礎。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并提示學生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并隨時提示他們將自己的記錄與小組同學的記錄進行比較、修正,教師
6、每周都要對學生的記錄進行督促和檢查。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匯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活動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這種描述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5、指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尤其要重視學生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從證據、表格、圖形獲得的一些科學信息,并引導他們合理地使用這些信息做出科學解釋。四、教學進度:周次內容周次內容1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1020第一單元電1.1電和我們的生活教學目標:1、經歷調查家用電器的活動過程,并且科學文件夾記錄;2、經歷一次收集并且處理數據的科學研究
7、過程;3、討論他們想知道的關于電的知識;4、明確一些安全用電的常識,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安全用電的習慣。教學重點: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教學難點:關于電的知識。教學準備:準備一份科學調查記錄表,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電的知識的資料。教學過程:一、引入課前我們做了一個調查記錄,調查了我們自己家里的用電器,這節課我們就來做個統計,交流我們的調查結果。二、探究過程1、調查家中的電器。(1)小組內互相交流調查記錄,同學之間相互說說。(2)個人統計:生活中常用的用電器有哪些?大的電器有哪些?小的用電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電器有哪些?這些用電器分別是用哪些電的?你統計的數量是多少?(3)全班交流。(4)在調查
8、你們發現了哪些問題?(5)自己還有哪些想法?(6)要是沒有電的話,我們的生活會怎樣?2、交流我們知道的電的知識。(1)小組討論,相互說說你在以前知道的關于電的知識。A、靜電的知識B、雷電的知識C、富蘭克林的故事1752年6月的一天,美國費城郊區,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在一塊寬闊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兩個人正興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風箏。突然,一道閃電劈開云層,在天空劃了一個“之”字,接著嘎嘣一聲脆雷,那如銅錢般的雨點就瓢灑盆潑般地傾下來了。只見老者大聲喊道:“威廉,站到那邊的草房里去,拉緊風箏線。這時,閃電一道亮過一道,雷鳴一聲高過一聲。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順著兒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見那拉緊
9、的麻繩,本來是光溜溜的,突然怒發沖冠,那些細纖維一根一根都直豎起來了。他高興地喊道:“天電引來了!”他一邊囑咐兒子小心,一邊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繩上的那把銅鑰匙。突然他象被誰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渾身發麻。他顧不得疼痛,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將帶來的萊頓瓶接在銅鑰匙上。這萊頓瓶里果然有了電,而且還放出了電火花,原來天電和地電是一個樣子!他和兒子如獲至寶似地將萊頓瓶抱回了家。這捕獲天電的人就是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富蘭克林于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國,小時候家里很窮,無錢上學,就在哥哥開的印刷廠中當學徒。然而,他憑借他的聰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一生中具有許多發明,而且是電學的開門鼻祖。他不僅是
10、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獨立宣言的發起人之一,是美國第一任駐外大使。風箏實驗之后,富蘭克林寫了一篇論閃電和電氣的相同的論文,闡述了雷電的本質,還提出了制造避雷針的設想,使建筑物免遭雷擊。然而,當他的論文在英國皇家學會上宣讀的時候,有人卻報之以輕蔑和嘲諷。但是,科學終究會戰勝愚昧和無知,1756年英國皇家學會授予富蘭克林皇家學會正式會員的稱號。富蘭克林發明的避雷針,一下子風靡一時,傳到英國、法國、德國、傳遍歐洲和美洲。但是傳到英國卻發生一段離奇的故事。D、關與電的科學家(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等)3、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養成安全用電的習慣。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在戶
11、外,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在家里與學校,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我懂得怎樣安全用電??討論:怎樣安全用電。?全班交流。三、總結。板書設計:1.1電和我們的生活1、調查家中的電器2、交流我們知道的電的知識教學后記:1.2點亮我們的小燈泡教學目標:1、經歷用一跟電線、一個電池,使一個小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2、學會對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進行觀察和畫出電在小燈泡內的流動路線;3、學會畫一個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圖;4、經歷多種簡單電路的連接過程;5、學會檢查電路裝置,避免短路現象的發生。教學重點:能讓小燈泡亮起來。教學難點:畫一個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圖。教學準備:每個學生一份材料:1根導線、1個電
12、池、1個小燈泡、科學文件夾。教學過程:一、引入。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電的很多知識,今天我們要來研究怎樣點亮小燈泡?二、探究過程。1、讓小燈泡發光。(1)觀察材料。?仔細觀察電線、干電池、燈泡,我們有什么發現??說說電線的特點;?說說干電池的特點;?說說小燈泡的特點。(2)連接一個簡單的電路。用這些材料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嗎?(3)把發光燈泡的連接裝置畫在科學文件夾上。(4)說出電在小燈泡里的流動路線。?猜一猜電在小燈泡里是怎樣流動的,在小組里指著說說電的流動路線。?在記錄本上畫出電流在燈泡里的流動路線。2、出示四種電路連接圖,讓學生判斷哪個小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說出判斷的理由。?分別試著連一連。
13、?在科學文件夾里,分別畫出這四種電路圖。?為什么不亮的原因,區別短路與斷路。3、交流?今天我們學會了幾種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連接方法??有什么新的問題?板書設計:點亮我們的小燈泡1、讓小燈泡發光2、哪個小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教學后記: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教學目標:1、觀察電池盒、小燈座的結構特點;2、學會用電池盒、小燈座使小燈泡發亮;3、學會用簡單的電路圖記錄自己的連接;4、經歷讓更多小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并且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學重點:能使用燈座讓小電燈亮起來。教學難點: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教學準備:小組觀察:小燈座、電池盒;活動材料:小燈泡2個、小燈座2個、電池盒、干
14、電池一個、電線4根。教學過程:一、引入。師: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怎樣使小燈泡亮起來,并且電流在小燈泡里怎樣流的。(1)請一學生到前面來,用1根導線、1個電池,點亮小燈泡。(2)發現問題:一個人操作很難。(3)有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手解放出來。(4)出示電池盒、小燈座。想想他們是干什么的?二、探究過程:1、學習使用燈座的小電燈。(1)觀察材料。觀察電池盒的結構特點。觀察小燈座的結構特點。(2)連接電路。在電池盒兩端的彈簧夾上接電線并把電池安裝到電池盒里。把小燈泡連接在小燈座上。用電池盒與小燈座組建一個電路。并且說說電是怎樣流的?(3)畫簡單的電路圖。能不能更簡單的方法表示電路。把簡單的電路圖畫在科學
15、文件夾上。2、點亮更多的燈泡。提供材料:小燈泡2個、小燈座2個、電池盒、干電池個一個、電線4根。小組討論:我們能用這些材料做什么事呢?可以開展哪些研究?要讓兩個燈泡亮起來怎么研究?制定一個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活動。三、小結。四、拓展研究。在能不能使10個小燈泡同時發亮?為什么?板書設計: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1、學習使用燈座的小電燈2、點亮更多的燈泡教學后記:1.4電路出故障了教學目標:經歷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的分析活動過程。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經歷用電器檢測器檢測故障電路的活動過程。教學重點: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教學難點:經歷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的分析活動過程。教學準備:每個小組2-3
16、個小燈泡、電線若干、電池、電池盒、小燈座、壞的燈泡、沒有剝皮的電線、廢電池、形成斷路的電池盒;每個小組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教師準備一張電路檢測器的掛圖。科學文件夾。教學過程:一、引入: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光的串聯電路,說一說電流是怎樣流動的。出示一個不能使燈泡發光的有故障的電路,提出問題:燈泡為什么不亮了?二、探究內容:1、什么地方會出故障。(1)分組試一試本組的燈泡能不能亮?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會亮,但是連接三個燈泡就不亮了;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就不會亮;電路中,連接一個燈泡也不會亮。(2)分析思考:是不是電路出故障了?分析猜想:電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整理記錄:在科學文件夾里記錄分析和
17、猜想。討論交流:全班有多少種分析和猜想。2、做個電路檢測器。(1)討論: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檢測有故障的電路?檢查法:檢查電路中的連接是否好。替換法:用另外的燈泡、電池來替換電路中的材料,看看燈泡是否能亮。(2)做一個電路檢測器。指導學生做一個電路檢測器。檢驗電路檢測器是否可以用。(3)制定檢測計劃。(4)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生的原因。邊檢查有故障的電路,邊做記錄。數一數電路中一共有幾個地方出故障了。(5)討論交流。A四人小組合作,把自己小組的檢測辦法告訴大家,邊說邊演示。B進行集體的評價。3、排除故障,使小燈泡亮起來4、注意安全:220V的電路。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里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
18、測三、總結四、課堂作業。五、板書設計。1.4電路出故障了1、什么地方會出故障2、做個電路檢測器。六、教學后記:1.5導體與絕緣體教學目標:1、經歷對多種物體進行預測、檢測與記錄等活動過程,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與分析,提出問題。2、形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認真細致的探究習慣和安全用電意識。3、初步學會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導體,哪些物體是絕緣體。教學重點:檢測區分25種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教學難點:教室電器設備的絕緣體材料和安全用電事項。教學準備:學生:每組一套材料,包括電路檢測器,科學記錄表及實驗盒、泡沫、螺絲刀、海綿、回形針、鋁箔紙、玻璃杯、鑰匙、一角硬幣、五角硬幣、橡皮筋、調羹、木條、螺帽
19、、信封、石塊、陶瓷片、插頭等18種待檢測物體。教師:演示用的電路裝置“電流放大鏡”、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欲望1、觀察簡單的電路連接,說說電流在這個電路中是怎么流的?2、如果我們將電路中的導線剪斷,會出現什么情況?為什么?3、想辦法重新接亮小燈泡,在此過程中發現電線外部包著的塑料不能讓電流通過;電線里面的銅絲可以讓電流通過。4、如果我們在中間接上別的物體,哪些物體可以讓電流通過?二、討論研究計劃,進行探究指導師生共同研討檢測“一元硬幣”的研究計劃。突出:在檢測之前先預測;需檢測兩次;注意檢測的順序。(針對學生現有的探究能力水平,以討論的形式落實研究計劃,提高活動的可操
20、作性。)三、開始探究活動,注重思維參與1、學生探究任務:檢測18種物體和自找7種物體,進行區分,預測這些物體是會不會導電?2、找出容易導電和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的區別。3、教師提供背景音樂,巡回指導(通過檢測25種物體,讓孩子有足夠的經驗認識生活中的導體和絕緣體,在這里教師沒有提供全部的25種物體,留一些“空白”給學生,期望學生能走出教室,走向生活,體會到身邊處處有科學。)四、匯報探究結果、發現提出問題1、匯報交流哪些物體能使電珠發亮,哪些物體不能使電珠發亮,在分類中感知導體和絕緣體。2、對螺絲刀、插頭等進行判斷,知道“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電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希望有電的
21、地方。3、交流發現材料的一些規律。4、提出探究中產生的新問題,相互啟發解決。(這是一個學生匯報收獲、問題和感受的過程,也是學生交流心得、互相評價的過程。良好的科學學習習慣包括尊重別人的發言,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更重要的是在解決問題和交流過程中發現和提出新問題。)五、拓展探究內容,引導用電安全指導探究人體、水的導電性。(引導學生認識人體和水是導體的意義有三一一是這兩種物體都是非金屬,避免孩子誤認為導體都是金屬;二、學生生活中的安全用電常識與這兩種物體關系密切;三是這兩種物體與學生“心理距離“很近,孩子對它們有著較強的探究欲望。六、課堂小結。七、課堂作業。八、板書設計:1.5導體與絕緣體1、區分2
22、5種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2、教師電氣設備的絕緣材料和安全用電事項九、教學后記:1.6我來做個小開關教學目標:1、經歷觀察、動手操作和描述手電筒開關特點的活動過程。2、經歷設計和制作一個小開關的活動過程,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和創造能力。3、經歷一個設計裝置紅綠燈的活動過程。教學重點:經歷設計和制作一個小開關的活動過程。教學難點:給小電燈做一個開關。教學準備:小組每人一只手電筒和干電池。每個小組燈泡一枚、小燈座、電池盒、干電池各一個,電線若干、回形針1枚、其他導體、絕緣體若干。每組電路裝置1個、開關1個、紅燈、綠燈和黃燈各1個、干電池2個、電線若干。教學過程:一、引入我們已經學過怎樣點亮小燈
23、泡了,點亮小燈泡的電路是怎樣的?二、探究過程1、觀察手電筒(1)觀察手電筒的組成材料,討論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導體,有些地方要用絕緣體。2)觀察手電筒的構造,比一比它和小燈泡的電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觀察并操作手電筒的開關,體驗開關是怎樣控制小燈泡的亮和滅。(4)游戲:用手電筒相互發信號。2、給我們的小電燈做一個開關(1)在一個斷開的電路上,小組討論用什么材料來控制小電燈的亮和滅?(2)再利用回形針,將一頭翹起,一頭固定,做一個按壓式開關。(3)利用自己準備的材料,討論并設計、制作一個小開關,全班交流。3、紅燈、綠燈和黃燈1)利用每組準備好的材料,小組合作制作一個能交叉控制紅綠燈的電路和開關
24、。推測一下,什么時候紅燈亮,什么時候綠燈亮。2)在控制紅綠燈裝置的電路中,再增加一個連接有黃燈的電路,使紅燈變綠燈、綠燈變紅燈的時候,中間亮起一盞黃燈。4、小組討論制作三、交流匯報在小組活動中發現了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一共運用了幾種小開關的制作方法。自己做的紅綠燈是怎樣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紅綠燈有什么區別。延伸活動,向學生介紹遙控式開關、真空式開關和漏電保護開關。四、總結五、板書設計:1.6我來做個小開關1、觀察手電筒2、給我們的小電燈做一個開關3、紅燈、綠燈和黃燈六、教學后記:1.7里面是怎樣連接的教學目標:1、經歷用電路檢測器檢測4接線盒子的過程;2、學會根據檢測
25、結果,推測盒子里面電線的連接方法;3、初步發展學生的逆向思維。教學重點:學會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教學難點:做一塊電路游戲板。教學準備:每組:電路檢測器一個、4個連接點的黑箱子一個;游戲用:四跟導線;演示用:6接口的黑箱子一個。教學過程:一、游戲引入猜一猜,左邊的哪個電線頭與右邊的哪個電線頭是同一根電線?依據是什么?二、探究過程1、研究:里面是怎樣連接的。盒子上面有4個接線頭,里面有電線連接著,不打開盒子蓋能知道哪幾個接線頭是連通的嗎?(1)計劃?說說打算如何去檢驗?怎樣檢驗不對遺漏連接點的檢驗??想想大概需要檢測多少對連接頭??檢測要求:A、組裝檢測器;B、試試檢測器是不是靈;C、把檢測結果記錄
26、在表中。(2)推測盒子里的連接方法。?運用檢測器檢測。?我們能根據檢測記錄,推測4接線頭盒子里的電線是怎樣連接的嗎?請討論一下,把推測結果畫在紙上。?交流匯報。請將推測的圖話在黑板上,并說說推測的依據。?統計全班一共推測出幾種連接方法。?想一想,根據這些推測結果我們能確定盒子里的連接是哪一種嗎?2、研究的延續。(1)測試4個接線頭的盒子我們會測了,那么6個接線頭的呢,需要檢測接線頭幾對?請把接線頭的對數和順序寫在白紙上。(2)推測如果知道哪兩個接線頭之間是怎么連通的,會推測盒子里的電線是怎么連接的嗎?試試。3、做一塊電路游戲板。(1)小組討論。(2)合作完成電路游戲板。三、小結教學后記:1.8
27、我們選擇了什么教學目標:1、經歷用兩節電池、1個小燈泡采取兩種不同連接方法的活動過程;2、經歷1節電池、2個小燈泡采取兩種不同連接方法的活動過程;3、經歷給模型房間設計電路,并能在科學文件夾中畫出電路的過程;4、經歷給模型房間親自安裝電燈,并讓其亮起來的活動過程。教學重點:了解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方法。教學難點:能設計一個房間的電路。教學準備:每個小組兩節電池、兩個燈泡、若干電線。每組已設計好的紙盒房間,最好是兩個房間。電池、電池盒、小燈泡、燈座、小開關各2個,長電線4根、短電線6根、膠帶紙1卷、小剪刀1把、白紙若干張。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引入我們知道有關電的很多知識,會動手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
28、了。今天這節課,我們還要研究有關電路的問題。二、探究過程1、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方法1)電池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比一比:用最快的速度,把2節電池、2個電池盒、1個小燈泡、幾根電線連接起來,讓燈泡亮起來,看看能有幾種方法連接。在這兩種連接方法中,我們發現了什么?(2)燈泡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比一比:用把1節電池、2個小燈座、2個小燈泡、幾根電線,讓燈泡亮起來,能有幾種連接方法??在這兩種連接方法中,我們發現了什么??在串聯、并聯電路中,比劃出電流的流動路線。2、分組討論,總結。三、小結板書設計:1.8我們選擇了什么1、串聯2、并聯教學后記: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你們想自己動手設計房間里的電路
29、嗎?這節課我們來設計一下,看誰想的方法最好?二、探究過程1、設計一個房間的照明電路。(1)出示一個紙盒做的模型房間,用我們學過的電路知識,象電工那樣為這個紙盒房間設計照明電路。(2)小組討論:怎樣設計??要解決哪幾個實際問題??采用怎樣的電路安裝?(3)交流匯報:全班交流各組的設計方案。?評說別人的設計方案。?提出好的建議和意見。(4)討論交流后,把我們組想好的設計方案用簡單的電路圖畫下來。2、安裝我們房間的照明電路。(1)提出安裝的要求:各組安裝要注意按一定順序進行,安裝每一個線路看看電是否經過了用電器,特別要注意斷路現象。(2)安裝完畢后仔細檢查一遍照明電路的連接,在通電。(3)每組作品展
30、示,比一比哪組的小屋組裝的電燈最亮。三、小結四、板書設計:設計一個房間的照明電路五、教學后記:第二單元新的生命2.1油菜花開了教學目標:1、學習使用解剖的方法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構造。2、通過油菜花的觀察活動中獲得親近自然的情感體驗,產生探究各種各樣的花的濃厚興趣。3、說出花的各組成部分的名稱,在對一顆油菜的花進行觀察后能推測花的變化過程,并用畫的形式記錄下來。教學重點: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構造。教學難點:知道油菜花的各部分組成名稱。教學準備:學生個人和小組觀察的油菜花若干,小卡片、鑷子、放大鏡若干,油菜花變化過程的圖片。教學過程一、引入春天到了,油菜花開了,桃花開了,蒲公英花開了花草樹木以白花盛
31、開的形式宣告:創造新生命的工作開始了!同學們,平時有認真地觀察過花嗎?今天開始,我們一起來了解花的世界好嗎?二、探究過程1、觀察一棵油菜。出示一顆油菜,說說油菜長得怎么樣?區分油菜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從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2、觀察一朵油菜花。用放大鏡觀察一朵油菜花。在小組里描述所觀察到的這朵油菜花。自己解決描述所需的油菜花各部分名稱的詞匯問題。學習使用鑷子解剖一朵油菜花,觀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個部分。?關于鑷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順序;?關于油菜花各部分的分類擺放?關于“油菜花的觀察記錄表”。交流。小結: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個部分組成的。油菜花的花瓣是四瓣。3、觀察一棵油菜的
32、花。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時開放的嗎?數數一棵油菜上有幾朵花?幾個花蕾?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謝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4、觀察并推測花蕾的變化。觀察一個花蕾;把這個花蕾畫下來。推測這個花蕾未來的變化;說說推測依據。畫除花蕾未來變化連續圖(或排列花蕾的變化連續圖照片)。課后尋找一個花蕾進行實證性觀察。5、交流與小結。(1)關于油菜花,我們知道些什么了?對于各種各樣的花,我們想了解些什么呢?三、小結板書設計:2.1油菜花開了1、觀察一棵油菜2、觀察一朵油菜花3、觀察一棵油菜的花教學后記:2.2各種各樣的花教學目標:1、能自己設計有關花的小專題研究方案,完成小專題研究活動,并能將研究結果以表格、圖示、
33、文字等方式呈現出來。能以報告會的形式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2、在進行花的專題觀察活動中能形成自覺珍惜生命、保護環境的情感體驗,在課后有繼續探究的濃厚興趣。3、知道什么是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單性花和兩性花。教學重點:設計有關花的專題研究方案。教學難點:分辨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教學準備小組觀察用的能涵蓋“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雌花和雄花、單性花和兩性花”等概念的花若干。教學活動過程:一、引入校園里有許多花開了,我們能作哪些研究呢?二、探究過程1、花的專題觀察。(1)小組討論,確定研究專題,制定研究方案。(2)交流:準備研究的內容;怎樣研究;研究成果的呈現方式。(3)供參考的研究專題:校園里
34、花的種類;各種花的花瓣數量;各種花的萼片研究;花的大小;雄蕊和雌蕊;統計花的顏色;花的香臭等。(4)研究的方法:數一數、統計、測量等。(5)成果展現:表格、圖示、文字小結等。(6)討論觀察研究的注意事項:不采摘,不損傷花朵。2、“花的觀察”報告會。(1)分組匯報。(2)將研究成果進行分類,由學生自己制定標準。(3)討論研究中發現的問題。3、認識完全花與不完全花(1)觀察比較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說說他們在構造上由哪些不同?不完全花有的少萼片,有的少花瓣(如馬蹄蓮),有的少雄蕊或雌蕊。(2)閱讀課文,了解不完全花與完全花、雌花與雄花、單性花與兩性花。(3)判斷:觀察南瓜的兩種花有什么不同,分別屬于哪
35、一類?觀察其他的花,判斷屬于哪一類?(4)推測:南瓜的雄花和雌花會怎樣變化呢?4、交流與小結(1)通過學習,知道了花的哪些秘密?(2)在生活中尋找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觀察花的變化過程。三、課后拓展還有哪些關于花的問題?四、教學后記:2.3花、果實和種子教學目標:1、能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說出大致的探究思路。能在前兩課用多種方法觀察花的基礎上,進一步經歷按一定順序觀察,對雄蕊和雌蕊這樣更細小的物體進行專題觀察的過程。2、有探究花的奧秘的欲望。樂于嘗試著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花的授粉條件。3、知道植物的花承擔著生產種子、繁殖生命的任務,能用自己擅長的方法表達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圖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
36、一一果實的成長過程。教學重點: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教學難點:了解花的果實和種子。教學準備:1、放大鏡、鑷子、白紙、油菜果實、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等供分組探究用(無油菜花的也可用白菜花、蘿卜花等)。2、顯微鏡2臺。3、有關植物傳粉、受精的課件或掛圖。4、初春有條件的學校在校園里種上幾株南瓜(或絲瓜等),讓科技小組或有興趣的同學做做人工授粉的對比實驗。教學過程:一、導入我們已經觀察了油菜花,還認識了大自然各種各樣的花,知道許多植物會開花、結果。可是學校科技組的同學在南瓜棚里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同樣是南瓜的雌花,有的結了瓜,有的卻結不成瓜。蘋果、桃子、玉米、油菜等植物也有開了花不結果或少結果的現象
37、。這是怎么回事呢?學生根據原有經驗提出自己的解釋。這許多解釋哪些是正確的呢?我們還是仔細地觀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二、探究過程1、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1)油菜花很小,雄蕊和雌蕊更難觀察,我們用什么方法才能看清楚呢?用什么方法才能通過觀察雄蕊和雌蕊作出正確的解釋呢?(2)學生分組討論并匯報,師生共同歸納研究方法。?用放大鏡觀察雄蕊的各部分一一花絲和花藥。?把花藥上的花粉抖落在白紙上進行觀察。需要使用顯微鏡觀察的小組可以自行到講臺左側的實驗臺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雌蕊的各部分一一子房、花柱和柱頭。?用手輕觸柱頭,觀察柱頭是否有粘性。再將白紙上的花粉抖落在柱頭上,看看柱頭是否很容易將花粉粘住
38、。?其他還有什么要研究的嗎??思考:雄蕊和雌蕊的這些構造特點與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聯系?為什么有的花會結果,有的花不會結果?(3)學生分組觀察、輕聲討論。(4)全班研討。(5)教師根據學生發言,適時展示蜜蜂傳播花粉圖和花的受精示意圖或有關課件。(6)瀏覽課文: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油菜的花朵開始凋謝。提問:你還看到過其他昆蟲傳播花粉的現象嗎?植物還依靠哪些力量傳播花粉?2、觀察油菜的果實和種子(1)觀察油菜的果實。做一個游戲:分組按成長的順序把實物排列在紙上,并指出哪一部分是剛剛受精后的果實雛型。(2)小心剝開油菜的果實,
39、觀察油菜種子是怎樣排列的?數數角果莢里有多少粒種子,再數數一株油菜可能長多少個角果莢,算一算一株油菜的種子有多少?(3)說說為什么豌豆莢里有的豌豆很飽滿,有的卻只有很小的一粒?3、思考:(1)果農為了防止果樹不結果,往往采用什么措施?為什么?(2)科技組的同學課外要做一個南瓜雌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對比實驗,怎樣才能成功?(選未開花的雌南瓜花兩朵,分別用紙袋包扎好,不給于授粉的機會。待花開時,給其中一朵進行人工授粉,另一朵不進行人工授粉,兩朵花繼續分別用紙袋包扎好,看哪一朵花能結果?)三、作業:我來做一朵“油菜花”,玩玩“蜜蜂授粉”的游戲。板書設計:2.3花、果實和種子1、觀察花的雄蕊和雌蕊2、觀察
40、油菜的果實和種子教學后記:2.4豌豆莢里的豌豆教學目標:1、用解剖等方法觀察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異同,經歷不斷改進觀察方法的過程。2、在對各種果實和種子的觀察研究、統計活動中能產生親近自然的情感體驗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課后有繼續探究的興趣。3、能用多種感官對多種果實進行觀察、比較,知道果實里都有種子,不同的果實果皮的軟硬、厚薄等不同,不同的果實種子的數量也不同。4、能自己設計“豌豆莢里的種子數”圖表,并通過數學統計的方法知道豌豆種子數量的分布規律。教學重點:觀察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異同。教學難點:了解豌豆莢里的種子數。教學準備:1、小組或個人觀察的油菜和豌豆的花、果
41、實及種子若干,蘋果、板栗、圓椒、花生等果實若干。2、小組和個人使用的“()個豌豆莢里的種子數”統計表。3、實物投影儀。教學過程一、引入出示油菜花和豌豆花,認識它們嗎?能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處?二、探究過程1、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種子。?提出按從外到內的順序進行觀察比較:先比較花的外部,再用解剖的方法觀察豌豆花的內部構造,與課文中的油菜花構造圖進行比較,描述它們的異同。?按照順序比較兩種植物的果實,再輕輕打開莢殼比較內部的種子,尋找構造上的相似之處。?能全面描述比較后的發現。得出結論:不同的花結出不同的果實;油菜與豌豆的果實雖然在外部形態上有很多不同,但它們都有莢,莢里的種子有順序地
42、排列2、觀察比較更多的果實與種子。?其他的果實和種子是不是也和它們一樣呢??蘋果的果實不能掰開,怎么觀察呢?確定觀察的方法:咬、解剖。?進行分組或個人的觀察比較活動。?描述所觀察到的果實與種子的特點:(1)果實的共同點是什么?(2)種子外面包著的東西是一樣的嗎?有什么不同?(3)種子的數量相同嗎??種子外面的殼的軟硬厚薄與種子的數量有關系嗎?為什么?3、豌豆莢里的種子數。?不同植物的果實種子數量不同,那么相同植物的果實種子數量相同嗎??猜想:豌豆莢里有幾粒豌豆??能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確定用統計豌豆莢內種子數量的方法。提供統計記錄表,討論該如何填寫。?個人、小組統計記錄。?說說個人的統計圖表
43、與小組的統計圖表有什么變化??全班設計合作完成“全班()個豌豆莢里的種子數”統計圖表(可以讓學生蘸紅色印泥表示種子數,會非常有趣)。?根據統計圖表,說說應該怎樣來描述豌豆莢里的種子數量??人的身高、樹葉的長度也會有這樣的規律嗎??為什么豌豆莢里的種子數會有這樣的分布規律,與自然界有關系嗎?三、小結板書設計:2.4豌豆莢里的豌豆1、比較油菜與豌豆的花、果實、種子。2、觀察比較更多的果實與種子。3、豌豆莢里的種子數。教學后記:2.5把種子散播到遠處教學目標:1、經歷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假設的過程;經歷利用測量、實驗等方式尋找證據驗證推測的過程。2、認識幾種常見的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認識各種植物
44、的種子和果實在外部形態上是不同的,都有其獨特的傳播方式;認識種子和果實的結構與種子傳播方式之間的聯系;激發探究植物種子和果實的興趣。3、在觀察活動中,獲得關于植物的多樣性、植物與動物、植物與人類等知識的直接認識。教學重點:觀察種子傳播的方式。教學難點:測量栗子跳動與滾動的距離。教學準備:1、選擇一些常見的植物果實和種子:油菜、栗子、蒲公英、蒼耳等。2、在校園里尋找一塊適于測量栗子跳動與滾動的草地或泥地,落差也盡量選擇與栗子樹接近。(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植物進行代替栗子樹。)3、蒲公英飛行距離的測量記錄紙(表格由學生自己設計)。教學過程:一、引入1、一株油菜大約能產生多少粒種子?2、模擬實驗:用紙
45、剪一棵植物的模型,頂端放上油菜種子,下鋪一塊厚的絨布,讓種子散落在附近。二、探究過程1、觀察油菜散播種子的方式?討論:種子成熟后,都掉落在植物近旁,會產生怎樣的情況??觀察油菜的果實。?請你推測一下:你覺得油菜的種子是怎樣散播到遠處的??你有什么方法來驗證你的推測??匯報驗證推測的方法。2、測量栗子跳動與滾動的距離?觀察栗子樹的圖片,認識栗子的果實。?栗子成熟了,從高高的樹上掉落下來,你估計會掉到什么地方??你能想出一個在我們課堂上進行驗證的方法嗎??到校園里分組進行測量。測量提示:負責拋落栗子的同學不能將栗子往下扔,而讓栗子自由垂直落下。測量的起點應該是栗子的垂直落點。?匯報測量結果:跳得最
46、遠的是多少距離?在測量過程中你還有什么新的發現?怎樣的栗子跳、滾得最遠??得出結論。3、觀察隨風飛行的蒲公英種子?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蒲公英的種子:你有什么發現??推測一下蒲公英是怎么散播種子的??設計實驗驗證你的推測。?分組設計記錄表,測量蒲公英的飛行距離。?匯報測量結果,得出結論。4、收集有關植物散播種子的資料?你還知道哪些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你是怎么知道的?三、總結。四、布置作業收集有關植物散播種子的資料,分類整理成冊。板書設計:2.5把種子散播到遠處1、觀察油菜散播種子的方式2、測量栗子跳動與滾動的距離3、觀察隨風飛行的蒲公英種子4、收集有關植物散播種子的資料教學后記:2.6萌發的種子教
47、學目標:1、會使用鑷子解剖種子;能設計對比實驗進行研究并作記錄。2、喜歡探究種子的奧秘,養成認真細致、堅持觀察的科學態度。3、知道蠶豆種子的構造:由種皮、胚根、胚芽、子葉等部分組成。教學重點:觀察發芽的蠶豆,知道蠶豆種子的構造與各部分的作用。教學難點:觀察子葉在蠶豆發芽過程中的作用。教學準備:在課前10天左右提供蠶豆種子、發放記錄表,用于觀察蠶豆發芽時的吸水量和蠶豆發芽情況。課堂上準備:分組觀察材料培養皿、鑷子、小刀、放大鏡、不同發芽階段的蠶豆種子;學生準備好觀察記錄表以便匯報;剛發芽的蠶豆、棉花,為第三部分實驗做準備。教學過程:一、引入植物媽媽利用各種方法將種子散播到了遠處,種子經過一段旅途
48、之后,如果找到合適的環境它就開始萌發了。二、探究過程1、觀察蠶豆發芽時的吸水量?討論:種子萌發需要哪些條件??出示一些蠶豆種子:這些蠶豆種子有沒有具備發芽的條件?缺少哪些條件??匯報蠶豆發芽時吸水量的觀察記錄。?計算:10粒蠶豆種子的吸水量大約為毫升,平均每粒吸水毫升。2、觀察發芽的蠶豆?激發研究興趣?討論研究方法及解剖方法。?示范用鑷子剝蠶豆皮的方法,強調要領:a不要著急;b把剝了皮的蠶豆從開口的那邊小心掰開,放在培養皿中。?分組研究:蠶豆種子可以分成幾部分??認識種子的各部分。?推測:種皮、胚根、胚芽和子葉在蠶豆種子生長過程中分別起了什么作用??尋找證據證明各部分的作用。?觀察發芽天數不同
49、的蠶豆,歸納種子各部分作用。3、子葉在蠶豆發芽過程中的作用?子葉有什么作用?找到證據了嗎?你有什么疑問產生嗎??討論研究操作步驟。?分組將蠶豆如33頁插圖所示做好實驗裝置?設計蠶豆發芽情況記錄表。?你們能完成這項研究嗎??各研究小組討論各自的研究計劃。?匯報交流研究計劃。4、若干天后,各組歸納實驗結論并匯報。三、小結板書設計:2.6萌發的種子1、觀察蠶豆發芽時的吸水量2、觀察發芽的蠶豆3、子葉在蠶豆發芽過程中的作用教學后記:2.7動物的卵教學目標:1、經歷一個飼養動物、觀察孵化的過程。在觀察基礎上能對研究問題進行推測,并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和查閱資料尋找證據。2、樂于探究動植物繁殖的奧秘。3、認識
50、動物的一些繁殖活動及產卵動物的卵的特點,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動植物的多樣性特點及動、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教學重點:觀察動物卵的特點。教學難點:經歷一個飼養動物、觀察孵化的過程。教學準備:尋找幾種常見的動物觀察它們的繁殖活動,或者查閱資料了解動物的繁殖活動。一些供觀察的新鮮雞蛋和不同孵化階段的雞蛋。到池塘邊收集一些青蛙的卵,把青蛙的卵連同從池塘取來的水草放在透明的飼養槽內,放于涼爽但不會太冷、陽光不會直接照到的地方。教學過程:一、引入春天是一個繁殖的季節,植物們忙著發芽生長,動物們也開始了它們的繁殖活動二、探究過程1、觀察動物的繁殖活動(1)我們平時看到的動物活動,哪些是動物在進行繁殖后
51、代的活動?(2)認識產卵動物的繁殖活動。(3)討論:動物和植物的繁殖活動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2、觀察動物的卵(1)觀察各種各樣的卵: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觀察各種各樣鳥類的卵:你有什么發現?它們有相同的地方嗎?(3)觀察雞蛋外部:?畫一個雞蛋;?用放大鏡觀察雞蛋:你有什么發現?這些小孔有什么用?(4)觀察雞蛋的內部?在蛋的側面敲開一個洞觀察:認識蛋黃、胚、殼?觀察兩頭敲開的雞蛋?觀察打在盤中的雞蛋?觀察縱切開的熟雞蛋:認識蛋白、蛋黃、氣室,分別是生雞蛋的哪一部分?聯想:蛋的這幾個部分相當于種子的哪個部分?推測:它們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起什么作用呢?(5)觀察不同發育階段的雞蛋,認識雞蛋各部分
52、的作用。3、觀察青蛙卵的孵化(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嗎?(2)討論觀察方法,設計觀察記錄表。(3)發放青蛙卵,學習飼養方法及注意事項。三、小結教學后記:第三單元食物3.1一天的食物教學目標:1、能積極參與討論,初步掌握調查記錄食物的方法。2、能利用簡單的統計分析,發現我們一天食物的問題和規律。3、能夠用多種方法對食物進行分類。教學重點:通過記錄一天的食物,發現問題和規律。教學難點:會給多種的食物進行分類。教學準備:1、事先對幾位學生的一天食物進行跟蹤調查,了解四年級孩子所吃食物的情況。2、設計按餐別統計的調查記錄表,供學生小組活動用。3、設計一張大的統計表,供記錄匯總學生食物情況
53、。4、準備一些寫有食物名稱的卡片,供學生分類時用。教學過程:一、引入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對于我們人的生長發育來說十分需要。小時侯,我們吃媽媽的乳汁長大,現在人越長越高,活動也越來越多,光吃母乳一種食物已經不夠了,我們開始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了。二、探究過程1、記錄一天的食物?以昨天為例:我們都吃些什么??學生匯報。(1)討論活動:這么多食物我們該怎么來記錄呢??討論記錄的一些方法:如按餐別進行記錄;按葷素記錄等;?討論記錄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如“炒三絲”算幾種食物?零食是否要記錄?喝過的水要不要記錄等;(2)小組記錄:要求學生對一天的食物按餐別進行記錄。組織小組活動,小組匯報,師記錄(或統
54、計表)。(3)思考:從這些匯報中,我們可以看出些什么??一天中,我們要吃多少種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2、給食物分類(1)圖片分類:這么多食物,除了可以根據每餐吃什么來分類以外,還可以怎樣進行分類?(2)匯報:?按喜歡吃的分類;?按味道分類;?按生活習慣分類;?按食物結構分類;?按食物來源分類;(3)舉例說說葷食、素食還可以分為哪幾種?三、小結師:食物中蘊藏著許多學問,比如人為什么要吃食物,吃哪些食物好,等等請同學們課外去搜集一些資料,我們將作深入的研究。板書設計:3.1一天的食物1、記錄一天的食物2、給食物分類教學后記:3.2我們身體從食物中獲得什么教學目標:1
55、、能夠自行查找食物營養成分的資料,知道食物的營養成分,感受營養對人體的重要作用。2、能用簡單的方法來判別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激發探究營養成分的濃厚興趣。教學重點:知道食物有哪些營養成分。教學難點:能找出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教學準備:1、事先讓學生查找食物營養成分的相關資料,帶到課堂上進行匯報。2、讓學生帶一些食物。3、準備作業紙。4、碘酒、小刀、白紙、蠟燭、火柴。教學過程:一、引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能促進我們的生長發育,維持我們的生命活動。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主要有哪些呢?二、探究過程:1、食物有哪些營養成分按組進行匯報交流(1)蛋白質組:?蛋白質是人體肌肉、皮膚、內臟、頭發、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56、;?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例舉;(2)糖類組:?就是白糖嗎??淀粉也是糖類;?變成熱量、力氣的食物;(3)脂肪組:?你認為脂肪是什么??哪些食物中含有脂肪?(4)維生素組:?你知道哪些維生素??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看圖說說哪些食物有較多的維生素?(5)礦物質組:?礦物質是什么??缺鈣會得軟骨病;?含有礦物質的食物。小組活動:將帶來的食物進行分類(作業紙)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含有豐富糖類的食物含有豐富脂肪的食物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含有豐富礦物質的食物2、找出食物中的營養成分(1)過渡:剛才我們通過交流對食物的營養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親自來找一找這些食物所含有的營養
57、成分,那就更有趣了。(2)找找糖類。?復習: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糖類,我們可以采取什么辦法?(滴碘酒)?滴碘酒該怎么做呢?(一小片食物,幾小滴,用滴管要稍離開食物)?學生操作;匯報。(3)找找脂肪。?嘗一?;ㄉ缀鸵涣PQ豆,說說有什么不同??想想可以用什么辦法檢驗脂肪?(在紙上捻一下,看看有沒有留下油跡。)?學生操作;匯報。(4)找找蛋白質。?你有辦法嗎?(可以看看標簽)?學生看食物包裝袋上的標簽,找找不同食物的蛋白質含量。?用蠟燭燒頭發、指甲,聞聞發出的氣味。這是蛋白質燃燒時產生的。?燒一塊瘦肉,繼續檢驗。三、小結1、說說食物中的營養成分。2、繼續檢驗食物的營養成分,制成一份常見食物營養成分表
58、。板書設計:3.2我們身體從食物中獲得什么1、食物有哪些營養成分2、找出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教學后記:3.3吃什么還吃什么教學目標:1、知道人需要不同的營養,懂得營養均衡的重要性。2、通過探究理解食物的“金字塔結構”,初步學會合理搭配食物。3、在討論、交流、研討過程中逐步養成合理飲食的習慣。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合理配搭膳食營養。教學難點:了解怎樣使營養均衡。教學準備:1、根據上節課的研究,教師從學生的作業中選擇一份較科學的食物營養成分表。2、食物的“金字塔結構”圖。3、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與食堂聯系,請他們提供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教學過程:一、引入:一天中,我們要吃很多食物(出示食物營養成分表),哪
59、些是支持我們生長發育的食物?哪些是給我們提供活動能量的食物?哪些是使我們保持健康的食物?二、探究過程:1、怎樣使營養均衡(1)出示青菜、米飯和肥肉圖片:說說哪種食物最有營養?(2)出示一位孩子的一天食譜:說說發現什么?(3)口頭回答:為了使我們均衡地獲得各種營養,我們每天應吃什么?還應吃些什么?(板書課題)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吃食物??方法指導,如細嚼慢咽;?衛生指導,如飯前洗手。2、搭配膳食營養(1)小組活動:怎樣搭配我們的食物??小組設計;?匯報(35人):構建“飲食結構圖”。(2)觀察“金字塔結構”,理解食物搭配的原則。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多種搭配;適當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喝一些水;(
60、3)根據以上原則,請你為自己配制一份營養晚餐。?學生配制;?35人匯報;?學生評價:這頓飯,富含我們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嗎?三、課外延伸請按自己的食譜進行實踐,我們將評出“美食大師”板書設計:3.3吃什么還吃什么1、怎樣使營養均衡2、搭配膳食營養教學后記: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學目標:1、知道食物分為生吃和熟吃。2、能用酒精燈燒熟食物。3、能通過觀察具體描述生、熟食物的變化。教學重點:觀察比較生、熟馬鈴薯,了解生與熟的不同。教學難點:通過觀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變化。教學準備:1、給每組學生準備一份生、熟馬鈴薯,水果刀。2、準備酒精燈、石棉網、火柴、燒杯、水、鐵匙、玉米等器材。3、設計一張觀察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病人考試題及答案
- 育嬰師技術與知識提升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標簽效應測試題及答案
- 基金基礎面試題及答案
- 考試心態的初級會計師試題及答案
- 礦山法考試題及答案
- 新課標2024高考數學大一輪復習第八章立體幾何題組層級快練50空間點線面的位置關系文含解析
- 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常用術語解析試題及答案
-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4單元運算律第4節乘法結合律教案北師大版
- 藥劑職業素養提升試題及答案
- 2019年遼寧省普通高考志愿填報表(一)
- x-y數控工作臺機電系統設計
- 北京中醫藥大學個人自薦信
- 工程交付使用表
- 電子物證專業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公司清算報告計劃工商局版
- 欣賞 牧童短笛
- (完整版)BrownBear繪本附配音課件
- T∕CADERM 3035-2020 嚴重創傷院內救治流程和規范
- 臍血分血及CIK細胞培養流程
- LNG站、槽車事故案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