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參與公民傳播與社區敘事課件_第1頁
公民參與公民傳播與社區敘事課件_第2頁
公民參與公民傳播與社區敘事課件_第3頁
公民參與公民傳播與社區敘事課件_第4頁
公民參與公民傳播與社區敘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單元社區公民與社會發展 傳播與社區公民授課老師:王漢銘簡報範本資源來自NordriDesign。本單元教學目標研讀本單元內容後,同學可以瞭解:社區公民的意義與影響,知曉社區公民的責任。公民發聲行動的意義。社區公民對傳播與社區的影響。能從自身的公民身分去思索自身行動對社區的影響。2您還在等什麼?請同學儘快完成分組,繳交分組名單!再等下去結果只有:1.日後成為望夫(妻)石,受後人膜拜,直到因土石流有安全疑慮被移除。2.大不了日後再修一門通識課。3.成為獨夫(一人一組),結果是校長兼打鐘。3來看看幾則有關大寮地區的介紹臺灣的故事大寮區 /watch?v=KrgAp-LRZ4國道欺號https:/

2、watch?v=zs00h8tHV_c4想一想看完之後,有什麼想法?5老師:兩則不一樣的影片,一則氣氛愉快,一則令人憂心。 老師:為什麼今天要看這二則影片? 公民的新舊思維過去的思維指成年公民,在某些因素下,公民不能有自我多元的想法,需服從政策。符合主流思維,要求對某些事物貼標籤,具有排斥性。如排斥非公民,也排斥不夠格的次等公民,那些被懷疑不愛國或不道德的公民往往都享受不到應有的自由人權。6公民的新舊思維新思維自主公民:關心自我也關心社群中的他人。反對區分排斥,反對各種力量凌駕於公民自由之上。進行最大的包容,要包容異己、要包容外來、要包容非常態、要包容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性道德等等,不妖魔化

3、任何人;多元文化與多元思維。具有參與社會事務的能力與主動性。7公民社會英文為Civil society,定義其實很多。有指圍繞共同的利益、目的和價值上的非強制性的集體行為,。有的則認為是指圍繞共同利益、目標和價值的,非強制的行動團體。例如非政府機構、慈善團體、教會佛寺道觀、工會、環保組織、專業組織、壓力團體、提倡某些主張的組織,例如民間人權陣線(民陣)、街坊會、小眾組織,例如女同學社、彩虹)等。8公民參與英文為citizen participation。指一種行為與涉入過程,其能主動參與一個方案、團體、組織機構或環境當中決策的行為,這些包括影響他們的工作職場、鄰里、學校、社會等,也有像致力於環

4、境改造的社區組織。9公民參與公民參與的概念和賦權(empowerment)、自助與社群意識間是有關係的。10同學:老師,好難喔!我不知道能不能撐得過這個學期。老師:其實我也不知道在講什麼,反正照著講義唸就對了。不要問我那些字代表什麼意思。公民參與階梯公民控制(8)授予權力(7)伙伴(6)安撫(5)諮詢(4)通知(3)教化(2)操縱(1)11參與程度公民參與的層次階層1-2:非參與。階層3-5:表面參與。階層6-8:公民力量。12想一想為什麼公民要參與?13或許與賦權有關?什麼是賦權?賦權乃是個人、組織與社區藉由一種學習、參與、合作等過程或機制,使獲得掌控自己本身相關事務的力量,以提昇個人生活、

5、組織功能與社區生活品質。14同學:那與我有什麼關係?想一想公民要參與什麼?15或許與自身社區事務關?同學,睡覺就睡覺,睡姿也要好看一點,打呼及流口水仍在禁止之列16公民參與與賦權個人(心理賦權)、環境(刺激、草根組織)、公民參與、社區意識之間的互動關係。如社區意識受到挑釁激怒的威脅,其可能是最近的一特定事件,例如某家公司計畫拆除一個村莊,準備去蓋座水壩,因此引起居民的暴力攻擊,或者是承包商沒有信守承諾等。17想一想公民參與為何重要?18參與決策,表達意見、辯論政策.公民社會之參與不是天生具備需要培養與互動練習。19同學:又是一些老掉牙的東西了!老師:很好,我是故意測試看看你們有沒有在認真聽課!

6、同學:老師,我的學號是,不要忘了加分喲!來看看幾個例子吧!20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watch?v=s2Vmbf-m9QU21大埔拆屋的事件https:/watch?v=UgTwXEII1o022白衫軍運動https:/watch?v=h8Y-99ueZdw23為什麼這些人會做這些事?24什麼是公民發聲我們沒這麼說,為何媒體會這麼報?25再來看看一個例子胖達人的消費糾紛。該店之廣告標榜天然酵母,無添加人工香料;但在2013年8月17日,香港部落客演奏家李冠集在網路上發表文章質疑胖達人的產品添加人工香精,不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稽查發現9項人工香料,與先前聲明使用天然食材製造不符,涉及廣告不實。26想

7、想看其行銷的手法。為何需要公民發聲因個人力量實在有限,所以需透過小眾力量集結,才能形成力量,並以道德訴求以及公民團體的集團行動,對外發聲,以形成壓力。27就好像螞蟻雄兵的力量。公民參與和社區公民參與需要奠基於社區或中環境,乃著眼於社區介入之特點。焦點從個人責任轉移到社區需要,強調社區內每個人都能參與。透過社區發展與社區組織推展,容許社區發展地方特色及個別殊異性需求。28社區公民對傳播與社區的影響自主性的傳播力量。與自身社區事務相關。不疏離與冷漠。29什麼是公民發聲公民發聲,就是不要保持沈默?我不想保持沈默,但沒有地方可以發聲?我害怕說的不好,說錯了怎麼辦?30想一想但要如何才能發聲?萬一發聲後

8、沒人理,又能怎麼樣?31真的不能再等了?請同學儘快完成分組,繳交分組名單!學生:老師,我真的不能等,我真的等不及要上廁所了。32這件事也不能再拖了?下週要說明期中作業內容,請同學記得出席。33補充資料公民新聞學英文為public journalism,又稱公共新聞學。這個名詞由紐約大學教授羅森(Jay Rosen)於1993年率先使用。具實用主義特色的實踐性新聞理念,其目的在於藉由邀請公民大眾共同從事新聞報導的生產,共同針對公共議題或社區問題進行研議與協商。主要在喚醒居民對自己週遭事務的關懷。34補充資料幾個相關網站臺灣媒體教育觀察基金會, .tw/ 媒體觀察站,/mwradiostati文化

9、部臺灣社區通PeoPo公民新聞,https:/香港社區參與廣播服務試驗計畫,https:/cibs.rthk.hk/2012農人寫作培力工作坊,http:/dfun-empower.blogspot.tw/search/label/4%20%E5%AD%B8%E5%93%A1%E4%BD%9C%E5%93%8135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2013.10.02)。公民社會。 /wiki/%E5%85%AC%E6%B0%91%E7%A4%BE%E4%BC%9A。維基百科(2013.10.02)。公民參與。 /wiki/%E5%85%AC%E6%B0%91%E7%A4%BE%E4%BC%9A。維基百科(

10、2013.10.02)。賦權。 /wiki/%E8%B3%A6%E6%AC%8A。MBA智庫百科(2013.10.02)。公民社會。 http:/zh-tw/%E5%85%AC%E6%B0%91%E7%A4%BE%E4%BC%9A。吳欣欣(2013.10.02)。公民參與階梯。 http:/ /2012/03/13/ED1203130025.htm 。36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2013.10.02)。胖達人。 /wiki/%E8%83%96%E9%81%94%E4%BA%BA。管中祥、劉忠博(2006.7)。社區媒體經濟結構與勞動力使用的在地意義-以文山報導、月光山雜誌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林福岳(1998)。論社區傳播概念之建構:從社區總體營造的文化觀點談起。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步明薇(1998)。社區媒介與與:以參與傳播架構對小功率社區電臺所行之評估。中華傳播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