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彎梁彎曲的應力分析實驗報告_第1頁
純彎梁彎曲的應力分析實驗報告_第2頁
純彎梁彎曲的應力分析實驗報告_第3頁
純彎梁彎曲的應力分析實驗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實驗目的梁在純彎曲時橫截面上正應力大小和分布規律驗證純彎曲梁的正應力計算公式測定泊松比m掌握電測法的基本原理二、實驗設備多功能實驗臺,靜態數字電阻應變儀一臺,矩形截面梁,游標卡尺三、實驗原理測定彎曲正應力本實驗采用的是用低碳鋼制成的矩形截面試件,實驗裝置簡圖如下所示。計算各點的實測應力增量公式:如實=/實,計算各點的理論應力增量公式:AMyAc = ii Iz測定泊松比8計算泊松比數值:日=一8四、實驗步驟測量梁的截面尺寸h和b,力作用點到支座的距離以及各個測點到中性層 的距離;根據材料的許用應力和截面尺寸及最大彎矩的位置,估算最大荷載,即:廣bh 2Fmax -耳云財,然后確定量程,分級

2、載荷和載荷重量;接通應變儀電源,分清各測點應變片引線,把各個測點的應變片和公共補 償片接到應變儀的相應通道,調整應變儀零點和靈敏度值;記錄荷載為F的初應變,以后每增加一級荷載就記錄一次應變值,直至加到F ;n按上面步驟再做一次。根據實驗數據決定是否再做第三次。五、實驗數據及處理梁試件的彈性模量E = 2.1 x 1011Pa梁試件的橫截面尺寸 h =40.20 mm , b =20.70 mm支座到集中力作用點的距離d =90mm各測點到中性層的位置:y 1 =20.1 mm y 2 = 10.05 mm y 3 =0 mmY 4 =10.05 mmy 5 =20.1 mm載荷(N)靜態電子應

3、變儀讀數(X10-6)1點2點3點4點5點6點FF讀數1增量A1讀數&2增量A2讀數&3增量Ae3讀數4增量Ae4讀數e5增量Ae5讀數e6增量Ae604920-270-12010160260-10492-27-1211626-10506-31-1411628-8998-58-2623254-18450-10-63815-41448-68-3254069-22262-20-61812-21710-88-3864881-24AFA1A注2Ae3Ae4Ae5Ae6427.5-22-9.51.51220.25-6應變片位置1點2點3點4點工八、5點6點實驗應力值/MPa-4.62-2.000.322.524.25-1.26理論應力值/MPa-3.45-1.7301.733.45相對誤差/%33.9%23.9%45.7%23.2%泊松比值H = 0.3六、應力分布圖(理論和實驗的應力分布圖畫在同一圖上)y-。應力分布曲線rr - -I、-/ J Y 5 5七、思考題1.為什么要把溫度補償片貼在與構件相同的材料上?答:應變片是比較高精度的傳感元件,必須考慮溫度的影響,所以需要把溫 度補償片貼在與構件相同的材料上,來消除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