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5課應對自然災害課件_第1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5課應對自然災害課件_第2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5課應對自然災害課件_第3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5課應對自然災害課件_第4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5課應對自然災害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然災害有哪些?旱災臺風地震滑坡泥石流海嘯病蟲害-蝗災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課件第五課 應對自然災害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臺風、干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紅十字會總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2019年十大自然災害如下:1、1909號超強臺風“利奇馬”2、6月上中旬廣西廣東江西等6?。▍^)洪澇災害3、貴州水城“72

2、3”特大山體滑坡災害4、四川“820”強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5、7月上中旬長江中下游洪水6、南方地區夏秋冬連旱7、四川長寧6.0級地震8、四川木里“330”森林火災9、山西鄉寧“315”滑坡災害10、青海玉樹等地雪災2019年中國自然災害十大事件0304結合數據進行分析:1.從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數據上分析,我國的自然災害大致有哪些種類?2.哪一地區遭受自然災害的頻率最多?3.這些災害中哪些跟天氣有關?哪些跟地質有關?1.2019年11月15日,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一棟28公寓樓由于工人違規進行電焊施工發生特別重大的火災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70余人受傷。2. 葫蘆島校門口撞人案。11月2

3、2日中午12點多,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第二小學校門前發生重大車禍,多名學生被一輛黑色轎車撞飛。事故造成5名未成年人死亡、19人受傷,其中重傷3人。實事辨析兩則案例中都有很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它們屬不屬于自然災害?為什么?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關鍵詞是它一種自然現象而非人為事故)自然災害的定義2.小組探究:(1)如圖分析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有哪些種類?(2)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集中在哪一部分?(3)哪一類自然災害分布最為廣泛?(4)你居住的地區常發生哪一類自然災害?洪澇災害發生在我國的東部和南部旱災和洪澇分析各地區自然災害分布種類示意圖探究:這

4、些自然災害發生有什么特點?我國自然災害特點:種類多,頻率高,分布范圍廣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的種類: 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廣泛性 區域性 頻繁性 周期性 危害性 不可避免性 干旱、高溫、低溫、寒潮、洪澇、山洪、臺風、龍卷風、火焰龍卷風、冰雹、風雹、霜凍、暴雨、暴雪、凍雨、大霧、大風、結冰、霾、霧霾、地震、海嘯、泥石流、浮塵、揚沙、沙塵暴、雷電、雷暴、球狀閃電、火山噴發等。 2.觀看圖片小組探究:(1)這些災害都給人們帶來哪些方面的影響?(2)哪些災害短期內可以恢復、控制?哪些會造成長遠影響?地震常出現的疫情會有什么影響?(3)談談你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和感受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資源破壞、直接經

5、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可能由地震引起的自然災害有哪些?滑坡泥石流圖片中發生泥石流災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這樣的災害能不能避免呢?人們還有哪些行為間接導致了自然災害的頻發?森林的消失泥石流的到來除了自然的原因外,人類在滿足個人生產、生活中的需要而做出的不合理的行為也會引發或加重自然災害。例如:過度砍伐造成植被減少而發生的泥石流、山體滑坡,過度采礦造成的地質塌陷,焚燒秸稈造成的霧霾天氣(你還知道哪些類似事件說出來我們共同抵制?)樹木擁有綠色,地球才有脈搏。作業:查詢抗爭救災小故事填空第二板塊防御自然災害避震小常識火災防

6、護大風預警、暴雨預警、道路結冰預警、空氣污染預警等。收到預警信息時,大部分待在家中,如果出行的話,注意安全。為了減輕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危害,我國做了哪些舉措?(1)建立氣象、海洋、地質及生物等災害的監測、預警系統。(2)建設牢固的防災減災工程。(3)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人們的行為,減少自然災害的危害。怎樣防御自然災害?(1)增強防災避險意識、自救自護的知識和能力,可以預防自然災害的發生,減輕其帶來的損失。(2)建立氣象、海洋、地質等災害的監測,建設牢固的防災減災工程。(3)不斷探索科學、有效的方法抗擊災害,提高抗災能力。(4)法律是約束人們的行為,減少自然災害的重要手段。第三板塊 不屈的抗災精神抗災小故事展示答:這件事反映了人們在自然災害面前不屈不撓、團結互助的抗災精神。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稱,汶川地震發生后,深入災區的國內外志愿者超過300萬人,在后方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