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什么是文學翻譯何謂文學翻譯?一些翻譯理論家給它作出了定義:茅盾說:“文學的翻譯是用另一種語言,把原作的藝術意境傳達出來,使讀者在讀譯文的時候能夠像讀原作一樣得到啟發、感動和美的感受” 。蘇聯翻譯理論家加切奇拉澤說:“文藝翻譯是把用一種語言寫成的作品用另一種語言再創造出來。” 張今和張寧教授根據前人的定義總結道:“文學翻譯是文學領域內兩個語言社會之間的交際過程和交際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進本語言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或)文化進步,它的任務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會生活的映象完好無損地從一種語言移注到另一種語言中去。”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這些定義都是正確的,它告訴我們在翻譯文學作品時要考
2、慮到的因素,概括之,審美因素,社會因素和交際因素。翻譯界中存在翻譯是科學還是藝術的爭論,但是,文學翻譯卻永遠是一門藝術。因為真正的藝術永遠是藝術。既然文學是藝術,文學翻譯也就不能不是藝術。不僅如此,文學翻譯還是藝術的高級形式,當代翻譯大師許淵沖說過:“文學翻譯家要像畫家一樣使人如歷其境,像音樂家一樣使人如聞其聲,像演員一樣使觀眾如見其人。” 可見文學翻譯對譯者要求之高。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要使翻譯出來的小說像原作一樣具有文學價值,譯者至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深刻理解原作 譯者想要傳神地譯出文學作品,首先要對它有深刻透徹的理解。這是翻譯的基礎。譯者只有自己先理解了原文,才
3、能用另一種語言對作品再創造,才能進一步去傳達作品的風格和思想。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二、把握原文的風格 風格是什么?布封說:“風格即其人。”福樓拜說:“風格不但就是其人,而且還是一個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風格乃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由于作家的生活經歷、立場觀點、藝術修養、個性特征各不相同,他們在處理題材、駕馭體裁、描述形象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這種寫作和藝術風格,常常比表達的意義本身還重要。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三、了解雙語的社會文化背景 文學作為社會上層建筑,必然有反映社會文化的一面。因此,文學翻譯就不能不對原作中包含的社會生活映
4、象進行認識和反映,或者說對原作中反映的社會生活進行再認識和再反映。而譯者如果沒有對源語的社會文化背景深刻的理解,就不可能具有敏銳的美學和社會學眼光,自然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再創作也就不能進行到一個比較深的層次了。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另外,除了源語的社會文化背景,譯者同樣也要了解目標語的社會文化背景。這會幫助譯者選擇翻譯策略,甚至影響到譯者翻譯的語言表達。 四、要有良好的母語素養 一位翻譯界的教授曾將翻譯中的語言表達比喻為足球比賽中臨門的一腳:一位譯者可能學了許多翻譯理論,又花費了許多時間,終于理解了原作,搞懂了相關的背景知識,就像球員們好不容易將球帶入對方禁區了。萬事俱備,只需提
5、筆翻譯。可是這臨門一腳卻不爭氣,拙劣的漢語表達使譯文不堪入目,美感全無。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按照傳統劃分法,文學翻譯大致可分為散文翻譯、小說翻譯、詩歌翻譯和戲劇翻譯四類。目前又有人提出影視翻譯也應囊括其中。本單元中,我們將初步探討文學翻譯中的小說翻譯、散文翻譯和詩歌翻譯。但文學翻譯浩如煙海、深不可測,要想真正做好文學翻譯,還有待大家長期的訓練和積累。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11.1 文學翻譯明知不可而為之的藝術11.1.1 難譯譯事難,難于上青天。“譯一本書比自己寫一本書要難得多。” “事實上,作者在靈感與沖動的誘導下寫出一篇作品,恐怕他自己對他當時的感受也很難說出一個
6、具體的輪廓。文學和藝術作品畢竟不是科學,而是觸及靈魂的東西,這里面有朦朧 和似與不似之間(齊白石關于繪畫的見解)的成分,要用像數學那樣的精確的形式表達出來是不可能的。” 布朗寧(Robert Browning)對此有過精辟的論述,“我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兩個人知道我的意思,即我和上帝。至于現在呢,那只有上帝知道了” 。王克非將譯事之難歸結為“翻譯之難在于傳達原文的意和味” 。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11.1.2 可譯然而,并不是說文學作品就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能至了:國內外很多成功譯例無疑是年輕譯者漫漫翻譯路上的啟明燈。錢鐘書曾說:“我這一次發現自己寧可讀林紓的譯文,不樂意讀
7、哈葛德的原文。理由很簡單,林紓的文筆比哈葛德的英文文筆高明得多。”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11.1.3 如何走上漫漫譯途? 信心 + 練筆 + 悟性1. 樹立信心 翻譯伊始,不要害怕出錯,人非圣賢,孰能無“錯”?別說新手,“連荷馬也有打盹的時候” 俄國大詩人萊蒙托夫在翻譯拜倫的長詩阿比多斯的新娘的一句題詞時,就曾把Had we never loved so kindly一句中的kindly一字,和德文的das kind一字混淆起來,結果把這個句子翻譯成“假如我們不是孩子們”;魯迅翻譯死魂靈加注時,誤將一千零一夜中講故事的女主人公謝赫拉扎臺的名字解釋為一座城市名稱。2. 練筆有方 我認
8、為文學翻譯有兩種搞法,一種是“游擊戰”式的,即不固定翻譯某一作家的作品,碰上誰的翻誰的;另一種是“陣地戰”式的,即經過逐漸摸索,逐漸確定一位作家的作品來譯。 “原作者所讀過的書,譯者也應該讀過。原作者所知道的,譯者也應該知道。否則譯時只能照貓畫虎。” 一個翻譯工作者要提高業務水平,必須加強文學修養。修養主要靠的是平時堅持不懈地閱讀,不能靠臨時抱佛腳。在這前提下,當一個人翻譯某一外國文學作品時,為了掌握原作風格,倒也不妨讀一些本國有關的作品,臨時抱抱佛腳。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3.悟性 葉廷芳深知文學翻譯的艱難與奧秘。他說過,文學翻譯是所有翻譯中難度最大的一種,搞文學翻譯的至少要過四
9、道關:外語關(文學語言比其他語言更活、更難)、知識關(文學涉及天文地理的各種學問)、母語關(譯文文學性的強弱就看你的母語功底)、悟性關(文學中存在非理性因素)。 如果說前三關還可以通過后天努力改善,那么悟性關在勤奮之外還要求譯者要有文人內在的氣質。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11.1.4 理論與實踐不要再糾纏于理論有用無用的爭論中。很多翻譯大師根本不講理論,仍舊稱其為大師,很多研究理論的人只能“紙上談兵”;這似乎是很好的佐證,做翻譯實踐就好了,不必去看理論。事實情況是,大師不講理論不等于沒有理論,不過是他們的翻譯理念恰好跟某些理論相吻合,內化了而已。所以,了解一些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理論
10、,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夠站得高看得遠,省去一些摸索過程。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11.2 翻譯文學“文學翻譯的最高目標是成為翻譯文學” 。謝天振、查明建等學者呼吁人們重視翻譯文學,他們認為,將翻譯文學等同于外國文學,抹殺了文學翻譯者的創造性勞動;而且“翻譯文學直接參與了時代文學主題的建構,與創作文學形成互動、互文關系。” 因此,應改變其游離于外國文學與目標語文學之間的尷尬地位,“主張把翻譯文學視為本國文學” ;并勾勒出中國文學翻譯史的書寫框架:“文學翻譯史以翻譯事件為核心,關注的是翻譯事件和文學翻譯歷時性的發展線索。而翻譯文學史不僅關注歷時性的翻譯活動,更關注翻譯事件發生的文
11、化空間、譯者翻譯行為的文學、文化目的以及進入中國文學視野的外國作家。”但張南峰提出了商榷意見:“承認翻譯文學的國籍的模糊性、雙重性甚至游移性,才是出路所在。”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11.3 小說翻譯小說是微觀敘述的語言藝術,是對具體的人物、事件、場景、環境的描寫。小說總是表現特定的主題。其表現技巧全部歸屬于書面語言,主要有結構、章節、段落、語法、修辭、描寫,對話等,即運用形象思維,通過情節、細節,越過時間、空間,調動環境、場景,塑造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反映豐富的社會生活,以及隱蔽地顯示代表作者世界觀的主題思想。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小說與其他文學體裁比較,是一種最自由的敘
12、事性的文學形式:它既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也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既能在文中直敘作者的感情和見解,又能在文中根據情節的發展描述大段的景物和人物的心態。總之,它是可以調動各種藝術表現手段,多角度、多層次地充分反映五彩繽紛生活的全方位的創作“攝影機”。在進行小說翻譯時必須將小說的這些特點充分考慮到,這樣才能重現原作的意境和表達意圖。如果僅僅是將小說的情節用另一種語言說出來,恐怕小說作者都寧愿不要翻譯他的作品。本節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會小說翻譯。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11.3.1 翻譯策略的選擇提到翻譯策略,大家可能就想到“歸化(domestication)”與“異化(foreigniz
13、ation)”。翻譯中的“歸化”表現在把原文的句式(syntactical structure)按照中文的習慣句式譯出,如“Behind the mountain, the sun set.”如果譯成“日落山陰”則是句式上的“歸化”,而如果譯成原文的歐化句式“山背后,太陽落下去了。”就是句式上的異化。其次就是詞匯上的“歸化”和“異化”。對于一些文化特有詞匯,選擇“歸化”的譯法則會將其用中文中已有的文化詞匯表達出來,而“異化”則保持原文。如crocodiles tear,“歸化”的翻譯策略譯為“假慈悲”,“異化”的翻譯策略則是“鱷魚的眼淚”。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翻譯策略對于譯文的好
14、壞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但是如何選擇翻譯策略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除了譯者本身的雙語水平和審美能力以外,社會因素也會制約譯者。我們現在來看飄第一句的翻譯: Scarlett OHara was not beautiful, but men seldom realized it when caught by her charm as the Tarleton twins were. 譯文1 那郝思嘉小姐長得并不美,可是極富有魅力,男人見了她,往往要著迷,就像湯家那一對雙胞胎兄弟似的。 譯文2 思嘉奧哈拉長得并不漂亮,但是男人們一旦像塔爾頓家那對孿生兄弟為她的魅力所迷住時,便看不到這一點了。 譯文3
15、 思嘉麗奧哈拉長得并不美,但是男人一旦像塔爾頓家孿生兄弟那樣給她的魅力迷住往往就不大會理會這點。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這是飄的開篇第一句話,預示了小說的基本基調,包括敘事節奏、語言風格等。我們可以初步得出:這部小說的敘事節奏較快,開門見山,一針見血;語言通俗,貼近日常用語,句子的重點在末尾,符合英語傳統句末點意的特點。我們來看下面的三個譯本,可以說三個譯者對原文都徹底理解了,但他們得出的譯本風格迥異。傅東華先生的譯本出現最早,首版于1940年,是將飄作為通俗的暢銷書來譯的,整個譯本給讀者一種輕松閱讀的感受,他對原文的改動最大,將人名譯成“郝思嘉”,很像中國人名,以便讀者接受;另外
16、他對句子也作了較大的調整,將長句拆分為易讀的短句和分句。再看當代的戴侃和陳良廷的譯本,基本上保持了原句的詞序和結構,人名也是采取保守的音譯,譯文讀起來拗口多了。因為在1940年以后,飄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文學地位不斷上升,這使得譯者翻譯時不得不小心謹慎亦步亦趨。在上面這個句子的翻譯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譯者不敢隨便拆分句子,因為長句的應用在文中構成了一種張力,也將句子的重心突出了出來。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從這點來看,我們可以說,傅東華先生在翻譯時采取了“歸化”的翻譯策略。而戴侃和陳良廷則采取了“異化”的翻譯策略。再來看下面幾段翻譯,請注意分析: Although they cons
17、idered themselves Scarletts favored suitors, they had never before gained tokens of this favor so easily. 譯文1 他們在思嘉的追求者當中,雖然自問還算受歡迎,可是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百依百順過。 譯文2 盡管他們把自己看作思嘉所嘉許的追求者,可是以前他們還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百依百順過。 譯文3 雖然他們自命為思嘉麗的意中人,可是他們從沒有這么輕易得到過這份恩寵。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從翻譯的歷史來看,“歸化”的翻譯策略具有歷史性。在兩種文化互不相通的階段,翻譯為了盡快介紹異國文化
18、和原作的主要信息,會用“歸化”翻譯策略。隨著時代的進步,文化觀念和翻譯觀念都在發生改變,翻譯界開始提倡“異化”,認為文化交流中應消除民族文化優勢感和民族語言優越感,尊重他者文化。可以大膽地下一個結論:大多數情況下,譯者對原文抱著越尊重的態度,越會采取“異化”的翻譯策略。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11.3.2 對話的翻譯在大多數小說中,對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對話展開情節,塑造人物,制造矛盾,激起高潮有些小說,比如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幾乎只有對話。所以,對話的翻譯對小說的重塑也是至關重要的。看傲慢與偏見開篇的一段對話: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My dear Mr. Be
19、nnet, said his lady to him one day, have you heard that Nether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 Mr. Bennet replied that he had not. But it is, returned she; for Mrs. Long has just been here, 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 Mr. Bennet made no answer. Do not you want to know who has taken it? cried his wife im
20、patiently. 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You want to tell me, and I have no objection to hearing it. This was invitation enough. Why, my dear, you must know, Mrs. Long says that Netherfield is taken by a young man of large fortune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 that he came down on Monday in a chaise and four to se
21、e the place, and was so much delighted with it that he agreed with Mr. Morris immediately; that he is to take possession before Michaelmas, and some of his servants are to be in the house by the end of next week. What is his name? Bingley.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Is he married or single? Oh! single, my dea
22、r, to be sure! A single man of large fortune; 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 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 How so? How can it affect them? My dear Mr. Bennet, replied his wife, how can you be so tiresome! You must know that I am thinking of his marrying one of them. Is that his design in settling
23、here? Design! nonsense, how can you talk so! But it is very likely that he may fall in love with one of them, and therefore you must visit him as soon as he comes. I see no occasion for that. You and the girls may go, or you may send them by themselves, which perhaps will be still better, for as you
24、 are as handsome as any of them, Mr. Bingley might like you the best of the party.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譯文: 有一天班納特太太對她的丈夫說:“我的好老爺,尼日斐花園終于租出去了,你聽說過沒有?” 班納特先生回答道,他沒有聽說過。 “的確租出去了,”她說,“朗格太太剛剛上這兒來過,她把這件事的底細,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我。” 班納特先生沒有理睬她。 “你難道不想知道是誰租去的嗎?”太太不耐煩地嚷起來了。 “既是你要說給我聽,我聽聽也無妨。”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這句話足夠鼓勵她講下去了。 “
25、哦!親愛的,你得知道,郎格太太說,租尼日斐花園的是個闊少爺,他是英格蘭北部的人;聽說他星期一那天,乘著一輛駟馬大轎車來看房子,看得非常中意,當場就和莫理斯先生談妥了;他要在米迦勒節以前搬進來,打算下個周末先叫幾個傭人來住。” “這個人叫什么名字?” “彬格萊。” “有太太的呢,還是單身漢?” “噢!是個單身漢,親愛的,確確實實是個單身漢!一個有錢的單身漢;每年有四五千磅的收入。真是女兒們的福氣!” “這怎么說?關女兒們什么事?” “我的好老爺,”太太回答道,“你怎么這樣叫人討厭!告訴你吧,我正在盤算,他要是挑中我們一個女兒做老婆,可多好!” “他住到這兒來,就是為了這個打算嗎?” “打算!胡扯
26、,這是哪兒的話!不過,他倒作興看中我們的某一個女兒呢。他一搬來,你就得去拜訪拜訪他。” “我不用去。你帶著女兒們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發她們自己去,那或許倒更好些,因為你跟女兒們比起來,她們哪一個都不能勝過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萊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王科一譯)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因其通過精美的語言制作而顯現出來的偉大人文思想而傲然于世,深受英國人民喜愛。小說屬于敘述文體典型,對話為高雅的口語,分為應對式和隨意式,隨處可感受對話者們的機智、詼諧、幽默、反諷。可以說,如果譯不好對話,就譯不好這部小說。在中國,王科一先生最早譯入了傲慢與偏見,引起讀者的熱烈反響。隨
27、著翻譯事業的發展,又有一些譯者重譯了該小說。現在我們就其中的一些不同處理作一個比較。 1. Mr. Bennet replied that he had not. 譯文1 班納特先生回答道,他沒有聽說過。 譯文2 貝內特先生回答道,沒有聽說。 譯文3 本內特先生回答他沒聽說。 分析 這三個譯本對這句話的翻譯越來越短,這個意識就非常好。在這段對話中,原作者不斷凸現Mr. Bennet和Mrs. Bennet的不同,使二人之間形成鮮明對比,表現為一個羅嗦,一個簡潔,一個熱衷,一個冷淡,一個非要說,一個愛理不理等。從這點來看,對這句話的翻譯越短越好。Mr. Bennet的話越短,越顯得不以為然,這種
28、對比越明顯,小說中人物之間的張力越大。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2 . “Why, my dear, you must know, Mrs. Long says that Netherfield is taken by a young man of large fortune from the north of England; that he came down on Monday in a chaise and four to see the place, and was so much delighted with it that he agreed with Mr. Morri
29、s immediately; that he is to take possession before Michaelmas, and some of his servants are to be in the house by the end of next week.” 譯文1 “哦!親愛的,你得知道,郎格太太說,租尼日斐花園的是個闊少爺,他是英格蘭北部的人;聽說他星期一那天,乘著一輛駟馬大轎車來看房子,看得非常中意,當場就和莫理斯先生談妥了;他要在米迦勒節以前搬進來,打算下個周末先叫幾個傭人來住。” 譯文2 “嗨,親愛的,你可要知道,郎太太說,租內瑟菲德莊園的是英格蘭北邊來的一個年輕人,
30、有大筆家當;說他星期一坐了一輛駟馬轎車來看了房子,一看就十分中意,馬上跟莫里斯先生租妥,說要在米迦勒節以前就搬進去,而且他的幾個傭人下周末就要先住進去了。”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譯文3 “咳,親愛的,你應該知道,尼日菲爾得莊園被一個從英格蘭北部來的年輕人租去了。他可是大富翁啊。星期一那天,他坐著一輛駟馬馬車來看房子。他對房子很滿意,并立即同意從莫里斯先生手上租下;他將在米迦勒節前搬進來住,他的一些傭人將在下周末提前過來。這是郎格太太告訴我的。” 分析 這段話里,作者讓Mrs. Bennet一連說了4個that, 這在忌諱重復的英語里是不正常的,作者的意圖顯而易見,通過重復塑造Mr
31、s. Bennet啰嗦、長舌,說話不思考的性格。在張玲,張揚譯本中,有三個說字,其實就在重建這種效果,義海的譯本故意使語言冗長,應該也是出于這點考慮,但是他將“這是郎格太太告訴我的。”放在句末,對原文改動就有點過了。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3. how can you be so tiresome! 譯文1 你怎么這樣叫人討厭! 譯文2 你怎么這么令人討厭! 譯文3 你怎么這么煩人! 譯文4 你怎么這么不開竅? 分析 這句話是夫妻之間的輕嗔。需要譯得自然,口語化,但又不能成了真罵。前兩個譯本顯得文皺皺的,不像夫妻之間自然的語言。譯文3、4都比較自然,譯文四對原意理解后不拘泥于字面意思
32、,也傳達了原作的精神。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4. But it is very likely that he may fall in love with one of them 譯文1 他倒作興看中我們的某一個女兒呢 譯文2 他興許會看中她們中哪一個 譯文3 但是他的確很有可能愛上我們女兒當中的一個. 分析 這句話中,大家對it is very likely that 的譯法不同。同樣,我們可以從口語化角度來處理。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名句的翻譯譯小說,特別是譯名著,除了在大的方面要把握好小說的情節和人物的性格,常常還會遇到一些經典的句子,這些句子是對譯者水平的考驗。所
33、謂Translator is born, not taught. 在遇到這樣的句子時,真的要靠靈感和每個人的悟性了,同藝術創作一樣,有時成敗就在你認為理所當然的細節上。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海倫凱勒的假如讓我眼亮三日中的句子: I have often thought it would be a blessing if each human being were stricken blind and deaf for a few days at some time during his early adult life. (Three Days to See) 譯文 我多次這樣想過,如果一個人在剛
34、成年時經歷一段瞎子或聾子的生活,可能是一件好事。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原文中的a few days其實與題目的three days相互照應,譯者此處譯為“一段生活”就破壞了這種照應,損傷了原文的連貫(coherence)。下面,我們來看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十幾個譯本。 1.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2. 是生存還是消亡,問題的所在。 3. 存在,還是毀滅就是這問題了。 4. 死后還是存在,還是不存在,這是問題。 5. “反抗還是不反抗”,或者簡單一些“干還是不干”。 6.
35、是生,是死,這是問題。 7. 生或死,這就是問題所在。 8. 生存還是不生存,就是這個問題。( 9. 活下去還是不活,這是問題。 10. 活著好,還是死了好,這是個問題 11. 應活嗎?應死嗎?問題還是 12. 死還是不死?這是個問題。 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前3個譯本將to be 譯為“生存”或“存在”,將not to be譯為“毀滅”或“消亡”,詞很大,用于哈姆雷特對個人生命的思考,似乎不太適宜;第4、5譯本對原文的理解與眾人不同,只能代表一家之言;第6、7譯本簡短精練,但是有人指出它們像哲學家的演講,不像劇中人在臺上吐露真情,其后4種譯本代表了主流;最后一個譯本聯系舞臺的實際
36、,大膽譯出“死還是不死”。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課內練習Try to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tyle and tone. Her knowledge of love was purely theoretical, and she conceived of it as lambent flame, gentle as the fall of dew or the ripple of quiet water, and cool as the velvet-dark of summ
37、er nights. Her idea of love was more that of placid affection, serving the loved one softly in an atmosphere, flower-scented and dim-lighted, of ethereal calm. (Martin Eden)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參考譯文 她對愛情的理解純然是理論的,把它看作一股搖曳的火焰,輕柔有如露珠的滴落或靜止的水面上的漣漪,冷澈有如天鵝絨般黑的夏夜。她把愛情看得像是平靜的溫情,在一個花香馥郁、光影迷離、虛無縹緲、萬籟俱寂的氛圍里,被拿來溫柔
38、地獻給心愛的人。(吳勞 譯)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11.4 散文翻譯散文是最自由的一種文體,是一種作者寫自己經歷見聞中的真情實感的靈活精干的文學體裁。在散文中,作者的形象比較明顯,常用第一人稱敘述,個性鮮明,可以說是表現自我。正如魯迅所說“任意而談,無所顧忌”。寫真實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散文語言一般以口語為基礎,而文語(包括古語和歐化語)為點綴。好的散文文風清新自然,優美洗練,句式長短相間,隨物賦形,如多用修辭特別是比喻,如講音調、節奏、旋律的音樂美等。下面,我們來看在英漢散文翻譯中如何實現美感功能和表情功能。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散文美感功能在語言上的
39、實現1. 詞匯方面(1)語義清晰 意義的傳達是翻譯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如果譯者沒有從整體上把握原文意思,再用譯語準確流暢地加以表達這種翻譯觀念,就很容易受語言對等思想的影響,束縛于原文的語言結構,導致語義失真或語義梗塞。試看以下幾例: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Between two tall gate-posts of rough-hewn stone (the gate itself having fallen from its hinges at some unknown epoch) we beheld the gray front of the old parsonage ter
40、minating the vista of an avenue of black ash-trees. It was now a twelvemonth since the funeral procession of the venerable clergymen, its last inhabitant, had turned from that gateway towards the village burying-ground. The wheel-track leading to the door, as well as the whole breadth of the avenue,
41、was almost overgrown with grass, affording dainty mouthfuls to two or three vagrant crows and an old white horse who had his own living to pick up along the roadside. The glimmering shadows that lay half asleep between the door of the house and the public highway were a kind of spiritual medium, see
42、n through which the edifice had not quite the aspect of belonging to the material world. 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譯文一條大路,兩旁白蠟樹成林,路盡頭可以望見牧師舊宅的灰色門面。路口園門的門拱不知在哪一年掉下來了,可是兩座粗石雕成的門柱還巍然矗立著。舊宅的故主是位德高望重的牧師,現已不在人世,一年前,他的靈柩從園門里遷出,移向村中的公墓,也有不少人執紼隨行。園門里的林蔭大路和宅門前的馬車道,雜草蔓生,偶爾有兩三只烏鴉飛來,隨意啄食,在路旁覓食的那頭老白馬,也可以在這里吃到幾口可口的美餐。宅門和公
43、路之間,都是隱約朦朧的樹影,似乎人鬼異世,這座舊宅也不屬于這個世界的了。(夏濟安 譯)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在翻譯中,譯者通過自己的理解能力在頭腦中再現與原作者頭腦近似的圖景,再依靠自己的表達能力將這一圖景蘊涵在譯語的語言形式中。由于語言材料和文化環境的不同,要實現相同圖景的傳達,這個二次表達和原作者的一次表達必然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翻譯要把握與原創作的同與不同,靠的就是這個整體圖景的限定。作為一種成熟的藝術題材,散文藝術的翻譯要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語言風格、意象、情感等各個層面。無論是哪一個層面,譯者都應該進行整體把握,在充分掌握原語信息的基礎上,將所形成的格式塔意象用譯語建構起
44、來,這樣才能攝原文“意境之神韻”,突破語言、文化和時空的藩籬,將美感體驗完整地再現于譯文中。下面我們看夏濟安先生是怎么做的: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We beheld the gray front of the old parsonage terminating the vista of an avenue of black ash-trees. 譯文 一條大路,兩旁白蠟樹成林,路盡頭可以望見牧師舊宅的灰色門面。 分析 譯者將terminating the vista of an avenue的意思用“路盡頭”來傳達,沒有受到vista這個虛義模糊詞的局限,并將terminatin
45、g轉換成一個地點狀語,所表達的意思與原文一致,并非常清楚。如果譯者試圖尋找與terminating和vista語義對應的語言單位,就會受到英語語言結構的影響。 The wheel-track leading to the door, as well as the whole breadth of the avenue. 譯文 園門里的林蔭大路和宅門前的馬車道。 分析 對應原文,譯文中沒有語言單位能對應抽象名詞breadth所表達的意思,但整句話的含義沒有損失,因為“雜草蔓生”也能反映原文中把整條道路覆蓋的意思。從上面兩例中可以看出,原文抽象虛義的詞很難把握,如果譯者不是從整體上把握原文的意思,
46、就容易為了把他們的意思表達出來而受到他們的束縛,最終會使語義不清。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2)詞匯豐富 Books of voyages and travels became my passion, and in devouring their contents I neglected the regular exercises of the school. 譯文1 我最愛讀的書是游記旅行之類,廢寢忘食讀這種閑書,把學校里的正課練習都給耽誤了。 譯文2 描寫海與陸的游記成了我的酷嗜,寢饋其中,致廢課業。 分析 比較兩種譯文,可以發現譯文2在遣字措辭上的功夫和善于白文結合的特點使得譯
47、文干凈利索,遒勁練達。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3)虛詞的使用 My native country was full of youthful promise. Europe was rich in the accumulated treasures of age. Every ruin told the history of times gone by and every moldering stone was a chronicle. 譯文 我的本國充滿著青年的遠大前程;歐洲卻蘊蓄著世代聚集的珍奇寶藏。就連那里的遺址廢墟也盡是過去歷史的記載,每塊殘磚爛石都是一部史冊。 分析 原文由
48、兩句構成,每句又分別包含兩個并列的分句,之間并無明顯的關系標志。通過使用“卻”、 “就連”、 “也”、 “都”等虛詞,將原文語句間隱含的關系一一明示,使譯文條理清晰。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4)四字結構 The long slender bars of cloud float like fishes in the sea of crimson light. 譯文1 條條纖云在絳色霞光中飄揚,如海中游魚般。 譯文2 那里萬道霞光,宛如無數錦鱗,正浮沉翔游于金光熠耀的猩紅海洋。 分析 四字結構是漢語表達形式中一個極重要的組成部分,比較兩個譯文不難看出,正是通過四字結構的使用,才使得譯文
49、二更加豐滿,并極富色彩的變化,讓人讀起來有壯麗華美之感。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2. 句子層面(1)行文流暢 It was now a twelvemonth since the funeral procession of the venerable clergymen, its last inhabitant, had turned from that gateway towards the village burying-ground. 譯文 一年前,他的靈柩從園門里遷出,移向村中的公墓,也有不少人執紼隨行。 分析 原文是it wassince的結構,譯文將他轉換成適合漢語的表達
50、方式(一年前),這種記述的視角更符合譯語的習慣,行文更流暢。原文中的一個時間狀語since the funeral procession,在譯文中被作者轉換成一個獨立的分句“也有不少人執紼隨行”,對上文“一年前,他的靈柩從園門里遷出”補充說明,意思非常連貫。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The glimmering shadows that lay half asleep between the door of the house and the public highway were a kind of spiritual medium, seen through which the
51、edifice had not quite the aspect of belonging to the material world. 譯文 宅門和公路之間,都是隱約朦朧的樹影,似乎人鬼異世,這座舊宅也不屬于這個世界的了。 分析 譯者將a kind of spiritual medium譯成“似乎人鬼異世” ,把medium這個很難放在漢語里的意思表達得很清楚了,而且渲染了原文情感色彩,使譯作呈現一股“圣潔之氣”。如果譯者不作這樣的努力,原作的基本意思很難表達清楚,更不用說他的蘊涵了。而且,譯者并沒有對應原文用a kind of spiritual medium作the glimmering
52、 shadows的補足成分,那樣不符合漢語的表達和思維習慣。上面兩例說明,譯者在把握了原文語義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在表達的時候,語言首先要連貫流暢,不受原文表達模式的影響。如果行文不暢,也就談不上語言的美了。行文流暢是散文語言風格的基本要素。凡是好的散文,讀之均如行云流水,暢快淋漓,意象呼之欲出,情感噴薄而發。好的翻譯散文當然也要做到這一點。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2)適合漢語散文語體 Between two tall gate-posts of rough-hewn stone we beheld the gray front of the old parsonage termin
53、ating the vista of an avenue of black ash-trees. 譯文 一條大路,兩旁白蠟樹成林,路盡頭可以望見牧師舊宅的灰色門面。 分析 原句是一個由between,of等小詞構成的復雜句,有比較長的修辭限定關系和主從句關系。譯文將這個復雜句分成若干小句,以不同關系對應之,符合漢語表達的習慣和思維模式。并且譯者盡量避免用“的”來表達原句中的從屬結構,把從屬成分作為意象并置,避免了“的的不休”的歐化語體。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此例中,原文中有“我們”,而譯文省略了這個主語,這也是漢語散文語體特征之一。散文翻譯的語言風格是翻譯界討論的一個熱點,如何才算
54、翻譯的風格,是譯者的風格還是原作的風格。原作的風格是否能用譯語傳達,都還很難達到共同認識。但是散文不能沒有風格。夏濟安先生的翻譯實踐證明,如果翻譯的語言風格不能適合譯語的語言特點,這種風格也很難再現。夏濟安先生舍棄了翻譯中以語言單位對應實現語義對應的機械翻譯的操作模式,突破了翻譯單位說,在實現語言信息與主觀的美感體驗達到高度融合后,用目的語進行再創作式的翻譯,在語言層面上真正有效避免了語義梗塞,使譯文流暢自然,語義清晰,不僅將原文的含義表達得非常清楚,而且符合漢語散文語體的特點。由于這種整體構建方法的有效性,他的散文翻譯既能照顧到譯文與原文信息的真正映合,又能讓翻譯散文自成一個完美的藝術體,保
55、證譯作上下文關系不受與原文形式對應關系的分割。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3)巧妙安排句式 I made myself familiar with all its places famous in history or fable. I knew every spot where a murder or robbery had been committed or a ghost seen. I visited the neighboring villages and added greatly to my stock of knowledge by noting their habit
56、s and customs and conversing with their sages and great men. I even journeyed one long summers day to the summit of the most distant hill from whence I stretched my eye over many a mile of terra incognita and was astonished to find how vast a globe I inhabited. 譯文 那里一切在歷史上或傳說上有名的地方,我無不十分熟悉。我知道那里的每一處
57、殺人越貨之所與鬼魂出顯之地。我繼而訪問了許多鄰村,觀察其地的風俗習慣,并與當地的圣賢與偉人接談,因而極大增加了我的原有見聞,一次,在一個漫長的夏日天氣,我竟漫游到了一座遠山之巔,登臨縱目,望見了數不盡的無名廣土,因而驚悟所居天地之寬。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分析英漢在句式特點上有很大不同。英語中絕大部分句子都以主謂結構為主干,而漢語中主謂結構與話題說明結構則各占相當一部分比重。這里,原文以4個清晰的主謂結構描述“我”的見聞,靈活地將段首主題句處理為話題說明句,而將其余各句仍然保留為主謂結構,使整個自然段呈現出清晰的總分態勢,從而準確無誤地將原作者的意圖傳遞給了譯文讀者。常用文體翻譯
58、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11.4.2 散文美感功能在意象方面的實現譯文的意象必然來自原文,但并不是所有的譯者都能將譯語中的意象表達得完整、鮮明而有感染力。原文的意思在譯文中表達是否清晰、流暢、準確是意象成功再現的先決條件,但并不是充分條件。譯者在翻譯語義的時候,還必須有意識地考慮如何使譯文中的意象完整、鮮明、意象是否完整涉及重構的問題,也就是說他不僅是一個語義轉換的問題,需要譯者專門在意象上下功夫。看下面的例子:常用文體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 affording dainty mouthfuls to two or three vagrant crows and an old white h
59、orse who had his own living to pick up along the roadside. 譯文 偶爾有兩三只烏鴉飛來,隨意啄食,在路旁覓食的那頭老白馬,也可以在這里吃到幾口可口的美餐。 分析 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譯者在語義轉換上的技巧,將一個結構緊湊的短句展開成幾個分句,語調舒緩;另一方面,可以看到譯者意象的重構,烏鴉(隨意啄食)和白馬(在路旁覓食)的形象并不是完全包含在原句中,而是有譯者的創造。在文學翻譯中,譯者要通過形象思維將物化在原文語句中的藝術形象轉化為自己心目中的意象,并使自己的審美體驗與原文作者的審美體驗相互統一,從而達到兩者審美意象的相互融合。常用文體
60、翻譯方法和要求(文學翻譯)11.4.3 散文表情功能的實現散文的情感非常重要。即使譯文和原文能保證給讀者傳遞同樣的信息,在讀者頭腦中創造同樣的意象,但也不能說就一定能引起讀者同樣的情感共鳴。意象傳達和感情色彩上整體把握,在譯文中創造性地再現原文的信息和表達模式,使譯文語義流暢,語言有韻味;場景生動,意象鮮明;感情色彩豐滿和諧,才能真正使譯文閃爍原文同樣的藝術魅力。看下面的例子:1. Between two tall gate-posts of rough-hewn stone (the gate itself having fallen from its hinges at some unk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軟件資格考試信息安全工程師(中級)(基礎知識、應用技術)合卷試卷及解答參考
- 2025年中國床旁多參數監護儀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巖石工程力學特性參數測定裝置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家居安全防盜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天然純果健康除菌洗手液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多功能雙聯廚房水嘴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地下管道檢漏儀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含氣瓶蓋墊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雙螺旋洗面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鹵素照明光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大學化學第03章-材料化學基礎
- 面癱患者的中醫護理常規
- 企業刑事合規培訓課件
- 訂做門合同協議范本
- 2025年蘭州市九年級診斷考試(一診)物理試卷
- 2024年陪診師考試完整題庫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開關電源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初中地理】西亞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下冊
- 鑄就數字堅盾網絡安全技術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青島工學院
- (高清版)JTGT 3650-01-2022 公路橋梁施工監控技術規程
- 中國歷史地理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北京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