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速澄清池運行操作規程_第1頁
機械加速澄清池運行操作規程_第2頁
機械加速澄清池運行操作規程_第3頁
機械加速澄清池運行操作規程_第4頁
機械加速澄清池運行操作規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 械 加 速 澄 清 池運行操作規程宜興市華達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地 址:宜興市和橋鎮新建新村333號電 話7801576機械加速澄清池運行操作規程一、運行前的準備工作檢查減速機是否加注指定的潤滑油(按雙級蝸輪減速機產品說明書操作)。檢查池內機械設備的空池運行情況。電氣控制系統應操作安全,動作靈活。進行原水的燒杯實驗,取得最佳混凝劑和最佳投藥量。機械攪拌澄清池攪拌機、刮泥機運轉方向按順時針方向運行,禁止逆向運行操作。停水后,關掉調速電機開關,刮泥機繼續運轉30分鐘,關掉刮泥機電機開關,關閉排泥閥。二、初次運行應盡快形成所需泥渣濃度,可先減少進水量,增加投藥量,一般調

2、整進水量為設計流量的2/3-1/2。適當加大投藥量(一般為正常加藥量的12倍),并減少葉輪提升量。逐步提高轉速,加強攪拌。如泥渣松散,絮粒較小或水溫、進水濁度低時,可適當投加粘土或石灰以促進泥渣的形成,也可將正在運行的機械攪拌澄清池的泥渣加入新運行的機械攪拌澄清池中,以縮短泥渣形成的時間。在泥渣形成過程中,進行轉速和開啟度的調整,在不擾動澄清區的情況下盡量加大轉速和開啟度,找出開啟度和轉速的最佳組合。在泥渣形成過程中,應經常取樣測定池內各部分的泥渣沉降比,若第一反應室及池子底部泥渣沉降比開始逐步提高,則表明泥渣在形成(一般2-3h后泥渣即可形成),此時運行已趨于正常。 泥渣形成后,出水濁度達到

3、設計要求(5NTU)時,可逐步減少藥量至正常加注量,然后逐步增大進水量。每次增加水量不宜超過設計水量的20%。水量增加間隔不小于1h,待水量增至設計負荷后,應穩定運行不小于48h。當泥渣面高度接近導流室出口時開始排泥,用排泥來控制泥渣面在導流室出口以下。一般二反應室5min泥渣沉降比在10%20%左右。 按不同進水濁度確定排泥周期和歷時,用以保持泥渣面的高度。三、停池后重新運行池停止運轉824h后,泥渣成壓實狀態,重新運轉時,宜先開啟底部放空管閥門,排出池底少量泥渣,并控制較大的進水量和適當加大投藥量,使底部泥渣松動,然后調整到正常水量的三分之二左右運轉,待出水水質穩定后,再逐漸降低加藥量,增

4、大進水量。四、運行中的幾種特殊情況及處理方法:當出現下列情況時,一般是由于投藥量不足或原水堿度過低。分離室清水區中出現細小絮粒上升,出水水質渾濁。從第一反應到取樣觀察,發現絮粒細小。反應室的泥渣濃度愈來愈低。2. 當池面水體有大的絮粒普遍上浮,但顆粒間水色仍透亮時,可能系藥量過大,可適當降低投藥量,觀察效果。3. 遇下列情況發生時,通常說明排泥量不夠,必須縮短排泥周期或加長排泥歷時:污泥濃縮斗內排出的泥渣含水量很低,泥渣沉降比已超過80%。反應室泥渣濃度增高較劇,泥渣沉降比達25%以上。分離室泥渣層逐漸升高,出水水質變壞。在正常溫度下,清水區中有大量氣泡出現,可能是投加堿量過多,或由于池內泥渣回流不暢,沉積池底,日久腐化發酵,形成大塊松散腐殖物,并夾帶氣體上漂池面。清水區中絮粒明顯上升,甚至引起翻池,可能由于以下原因:進水水溫高于澄清池內水溫1以上,降低了混凝效果,同時局部的上升流速比設計的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