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健康影響評價課件_第1頁
環境健康影響評價課件_第2頁
環境健康影響評價課件_第3頁
環境健康影響評價課件_第4頁
環境健康影響評價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2章 環境質量評價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講課內容提要第一節 概 述 一、環境質量評價的目的和種類 二、環境質量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第二節 環境質量現狀評價current assessment for EQA 一、污染源的調查評價 assessment for pollution sources 二、環境質量評價方法methods for EQA (一)環境質量評價方法的基本要素 (二)數理統計法 statistical method (三)環境質量指數法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三、環境質量與人群健康關系的調查評價 (

2、一)環境暴露評價 assessment for exposure (二)人群健康效應評價 assessment for health effects (三)健康經濟損失評價 assessment for economic loss 第三節 環境影響評價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一、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和作用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 三、環境健康影響評價 (一)環境健康影響評價概述 (二)環境健康影響評價方法講課內容提要第一節 概述 環境質量評價概念 環境質量是以人為中心的各種環境要素客觀存在的一種本質屬性,是以健康為準繩的環境各要素的優劣程度。環境質量是存

3、在于大氣、水、土壤等環境介質中的感官性狀、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的質量。 環境質量評價是從環境衛生學角度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對一定區域范圍內的環境質量進行客觀的定性和定量調查分析、描述、評價和預測。概述 一 環境質量評價的主要目的 較全面揭示環境質量狀況及其變化趨勢 找出污染治理重點對象 為制定環境綜合防治方案和城市總體規劃及環境規劃提供依據 研究環境質量與人群健康的關系 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質量評價分類按評價因素單要素環境質量評價( 大氣、水、土壤、噪聲等) 綜合環境質量評價按評價階段 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 按評價區域城市區域、水系、全球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質量評價內容和程序二、環境質量評

4、價的程序和內容環境質量評價內容 1. 污染源的調查與評價 確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2. 環境質量的調查與評價確定污染現狀、時空變化規律及污染物在環境介質(大氣、水、土)中的遷移、轉化和歸宿。是環境質量評價的主要內容和重點。 3. 環境效應分析即環境污染影響分析。一般包括三方面內容(生態效應、人體健康影響、經濟效益分析) 環境質量評價程序 一般工作程序為:調查、監測、評價、規劃評價原理 環境由要素(氣、水、土、噪聲等)構成 要素由因子構成 因子是窺察整體環境的窗口 選擇一定量的參數(即環境要素的構成因子)將其換算成可比指標,再加權綜合即得到環境要素的質量指標,再綜合成全環境質量指標做好環境質

5、量評價的關鍵 正確認識環境,分解環境因子選擇環境因子正確獲取環境因子的性狀數值選擇恰當的評價標準選擇適當的方法(模式)評價將定量化的數據轉化為定性的語言評價人員的要求:具有環境、化學、物理、生物、衛生學、社會經濟的知識。 第二節 環境質量現狀評價一、污染源的調查和評價 評價目的: 了解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尋找治理重點 評價內容: 1 .污染源的數量及性質,污染物排放方式 2 .污染物的種類和排放量 評價方法 污染物排放量 實地監測(煙囪、污水排放口) 物料平衡計算一、污染源的調查和評價污染排毒系數: 式中:Fi為i污染物的排毒系數; mi為i污染物的排放量(kgd); di為i污染物的評價

6、標準 含義:假設不考慮污染物排入環境后的稀釋、擴散、遷移、轉化等轉歸,并假設長期內,每日排放的污染物全部被人們吸入或攝入時,可引起呈現慢性中毒效應的人數。 源綜合評價指標污染源綜合評價指標等標污染負荷 Pollutant loading in equivalent standard PI 為i污染物的等標污染負荷: mi為i污染物的排放量(kgd); C為i污染物的評價標準,采用國家規定的濃度排 放標準 物理概念:把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釋到其相應排放標準時所需要的介質量等標污染負荷比舉例二、環境質量評價方法(一)環境質量評價方法的基本要素1.監測數據 環境質量評價的基礎資料2.評價參數(監測指標)

7、最常見、有代表性、常規監測的污染物項目。此外要有針對性、可比性。3.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是評判環境質量優劣的依據(環境衛生標準或環境質量標準 )4.評價權重 加權方法:評價標準的倒數、權重系數、公眾意見、專家建議等5.環境質量的分級 根據環境質量的數值及其對應的效應作質量等級劃分,以此賦于每個環境質量數值的含義。 數理統計方法 statistical method 平均水平: 均數、中位數、幾何均數、標準差超標狀況: 超標率、超標倍數表示方式: 濃度頻數分布圖(直方圖)濃度變化曲線評價: 采用衛生(或環境質量)標準對各指標作評價 環境質量指數(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

8、x)環境質量指數的概念 將大量監測數據經統計處理后求得其代表值,以環境衛生標準(或環境質量標準)作為評價標準,把它們代入專門設計的計算式,換算成定量和客觀地評價環境質量的無量綱數值 環境質量指數的分類 單要素環境質量指數 總環境質量指數環境質量指數的特點 能適應綜合是能適應綜合評價某個環境因素乃至幾個環境因素的總環境質量的需要 可提綱挈領地表達環境質量,既綜合概括,又簡明扼要 可用于評價某地環境質量各年(或月、日)的變化情況,或比較環境治理前后環境質量的改變即考核治理效果,以及比較同時期各城市(或各監測點)的環境質量 適用于向管理部門和公眾上提供關于環境質量狀況的信息環境質量指數類型比值法 比

9、值簡單疊加型 兼顧最高分指數和平均分指數的環境質量指數 評分法 將各污染物參數按其監測值定出評分,應用時根 據實測的數據就可得到其評分 分段線性函數型 評分加權征詢法 冪函數型環境質量指數 模糊綜合評價方法 密切值法 灰色聚類法 2.算數均數型環境質量指數比值簡單疊加型環境質量指數兼顧最高分指數和平均分指數的環境質量指數 兼顧最高分指數和平均分指數的環境質量指數 分段線性函數型 按評價參數濃度劃分評分等級,各等級間的濃度值與評分值呈直線函數關系,根據監測濃度按這一關系,計算出評分值,分別對應其相應的大氣質量分級,作出評價API(air pollution index)指數計算實例SO2 :0.

10、9mg/m3,查表得到SO2的濃度限值Ci, j=0.800,與其對應的API折點Ii, j為200, 該折點的上一個折點的分指數值(Ii, j+1)為300, 其對應的濃度限值(Ci, j+1)為1.60mg/m3, 0.90.8Ii (300200)200 1.6 0.8 代入公式,計算得到SO2的污染分指數(Ii)為212.5。API的主要缺點 API最后對各污染物指數沒有綜合,僅給出最大分指數的污染物及其污染指數,不能反映其它污染物的污染狀況。 淡化了其它污染物對大氣環境質量的綜合影響。因此僅根據API進行某個城市的空氣質量評價,其結果實際上減弱了次要污染物的作用,缺乏綜合評價能力空氣

11、質量預報 air quality forecast空氣質量預報是對未來某一區域空氣質量的預測1掌握區域內及周圍地區污染物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及其濃度2全面整理分析歷年監測資料掌握其變化規律3.研究氣象因素包括分風速、霧、雨、相對濕度等, 找出與氣象要素相對應的空氣質量,4建立初步的統計預報模式,并在實際預報過程中不斷完善提高預報準確率。 評分加權征詢法設計原理: 書面調查征詢專家意見并加以統計整理,確定評價參數、評分尺度(繪制各參數的評分曲線)、參數權重。實測值經查評分曲線得到質量評分,再乘以權重得到該參數得分指數,再將各分指數疊加后得到某環境要素的綜合指數冪函數型境質量指數 這類指數較多見的是

12、在比值疊加法基礎上乘一個常數,再根據其冪值求指數值 式中常數:a=5.7,b1.37 大氣質量分成6級: ORAQI20時,大氣質量優良:2039 好:4059 尚可,6079 差;8099 壞:100 危險性。 綜合疊加型總環境質量指數式中:Qi,為i項環境因素的綜合質量指數; Mi,為i項環境因素的權重系數(據人民來信對環境污染的投訴,采用的權重為:大氣污染0.6,噪聲0.2,地面水和地下水污染各0.1)我國城市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指標 大氣、水質、物理環境、生物環境四個分指標,每個分指標由若干個分指標因子(污染物)所構成,各分指標因子的質量根據其環境效應分成五級 T=區域總體環境質量綜合指標

13、 PI =單項環境要素的分指標 WI為i分指標的權重系數(根據對72個環境監測、科研、管理部門、大專院校等專家調查意見經統計分析后得出,權重分別為大氣0.30、水質0.29、噪聲0.24、生物0.17)區域總體環境質量綜合指標 舉例室內環境質量評價 (assessment for indoor air quality)指數綜合評價法 確定評價指標, 建立分級標準, 統一指標方向性,使其均成為逆向指標 Ci=XiZi 確定衛生質量等級和綜合指數范圍(1)一級(很好): 0Pi0.5(2)二級(較好):0.5Pi1.0(3)三級(較差):1Pi1.5(4)四級(很差):Pi1.5 生態環境質量評價

14、 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范 (CEPA2006)對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作了明確的闡述規定 生物豐度,即被評價區域內生物多樣性的豐貧程度 植被覆蓋包括被評價區域內林地、草地及農田三種類型的面積占被評價區域面積的比重等 水網密度如包括被評價區域內河流總長度、水域面積和水資源量,及其占被評價區域面積的比重等 環境質量指數 SO2 、COD、固體廢棄物排放量 土地退化指數 土地侵蝕面積 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生態指數 (EI):生物豐度指數Abio(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濕地0.11耕地0.04建設用地0.01未利用地)/區域面積 植被覆蓋指數Aveg(0.38林地面積0.34草地面積0.19耕

15、地面積0.07建設用地0.02未利用地)/區域面積水網密度指數=Ariv河流長度/區域面積Alak湖庫(近海)面積/區域面積Ares水資源量/區域面積 生態指數(EI) 環境質量指數0.4(100ASO2SO2 排放量/區域面積)0.4(100ACODCOD 排放量/區域年均降雨量)0.2(100Asol固體廢物排放量/區域面積) 土地退化指數Aero(0.05輕度侵蝕面積0.25中度侵蝕面積0.7重度侵蝕面積)/區域面積 生態指數 (EI)0.25生物豐度指數0.2植被覆蓋指數0.2水網密度指數0.2土地退化指數0.15環境質量指數 生態指數評價值環境污染健康效應評價人群環境污染暴露評價 暴

16、露強度與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接觸的時間與密度,接觸途徑與方式等有關。 人群暴露資料的獲得途徑: 1 環境污染監測資料污染物的種類,開始排污的年份,排污規律,排放方式,污染范圍代表性和適用性 總接觸量(或日均攝入) 2 個體監測資料 3 生物監測資料 環境污染的健康效應評價一、環境污染物水平及其相應的人群死亡率二、在暴露-反應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危險度特征分析三、污染物每增加一個單位所產生的健康影響(如死亡率等)進行定量評估 X=X0(1+RL或RU) 超死亡數或超病例數= XX0=(該時間段內的總死亡率或疾病死亡專率或患病率)(社區中暴露人口數) X0 (該社區中為污染時的死亡數或病例數)環境污

17、染健康影響評價概念:對現有的環境污染包括長時間污染物排放或突發 性事故引起的環境污染對健康造成影響的評價內容:健康損害評價(流行病學、毒理學分析)、環境 污染評價(污染物鑒定、暴露水平和污染區域評 價)、環境污染健康影響評價(污染與人群健康 效應相關分析、環境污染健康影響的特征分析、 不確定性分析) 方法 現場初步調查,環境污染健康影響定性評價,環 境污染健康影響定量評價 健康經濟損失評價世界衛生組織估計, 大氣顆粒物污染每年引起10萬人死亡, 75萬生命年的喪失在歐洲2000年僅由于大氣污染造成死亡的經濟損失為305億875億歐元大氣中的顆粒物(PM10)污染一年給上海市民帶來的疾病負擔就高

18、達83億元。占2000年上海GDP的1.8 健康經濟損失評價1. 人力資本法由大氣TSP污染造成健康危害的經濟損失為 V總=V1(因死亡造成的工資損失)+ V2(醫療費用)+V3(因疾病誤工造成損失) V1=CNpY(人年均工資超死亡人數平均剩余壽命)V2=eiNpi=第i種疾病的人均醫療費(元/人) 第i種疾病的發病人數 V3= CDR=人均日工資誤工缺勤天數勞動年齡(1665歲)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的比例健康經濟損失評價 2.支付意愿法(willingness to pay,WTP) 支付意愿法測量的是人們對提高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如環境質量改善而導致的個體死亡/發病風險降低)而愿意付出的貨幣

19、數值 支付意愿法的主要優點在于它反應了被測量人群的個人觀點和意愿,較好地符合福利經濟學的原理,因此在歐美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 測量人的支付意愿,一般有勞動力市場研究法、調查評估法以及其他基于市場交換的方法 第三節 環境影響評價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概念和作用 是環境質量評價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并進行跟蹤檢測的方法和制度環境影響評價概念和作用 聯合國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的原則17指出:環境影響評價是一種國家手段,國家主管當局應對擬議中可能對環境產生重大不

20、利影響的活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作出有關決定。 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發展1950s 預防性衛生監督 1979-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探索性進行環境影響評價198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規定建設項目必須進行環評200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 (一)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 (二)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三)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環境影響報告書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

21、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四)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五)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六)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七)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環境影響評價需做好: 1環境現狀的調查環境現狀的調查方法 收集資料法 現場調查 遙感法 2 擬建項目工程概況項目名稱、性質和建設目的;選址地理位置;建設規模;產品和主要工藝,主要原料,燃料和水的耗用量及來源;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廢棄物等的種類、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廢棄物綜合利用和處理的設施和最終處置;職工人數和生活區布局,占地面積;衛生防護帶設置;建設項目發展遠景等。 3 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EIA)環境影響評價基本工作內容(以大氣環境的影響評價為例):1.擬建工程污染物排放情況2. 現有大氣污染狀況3. 污染物擴散狀況的預測 (1)氣象條件有:風向頻率、風速、太陽輻射、大氣穩定度、逆 溫出現頻率和逆溫層高度、混和層高度等 (2)污染源及污染物參數(3)污染源周圍地形(4) 計算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