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與配合以及幾何公差課件_第1頁
極限與配合以及幾何公差課件_第2頁
極限與配合以及幾何公差課件_第3頁
極限與配合以及幾何公差課件_第4頁
極限與配合以及幾何公差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技術要求表面粗糙度極限與配合幾 何 公差材料的熱處理和表面處理一、零件的互換性 當裝配一臺機器或部件時,從一批規格相同的零件中任意取一件,不經過修配或再調整,就能裝到機器或部件上,并能保證使用要求。零件的這種性質稱為互換性。 零件在制造過程中,由于加工或測量等因素的影響,完工后一批零件的實際尺寸總存在誤差。為保證零件的互換性,就必須將零件的實際尺寸控制在允許變動的范圍內。二、有關尺寸的術語及定義1.尺寸:以特定單位(如mm)表示線性尺寸值的數值。2.公稱尺寸: 設計確定的尺寸(40mm)。3.實際尺寸: 通過實際測量獲得的某尺寸(40.001mm)。上極限尺寸40.006下極限尺寸39.985

2、4.極限尺寸:允許尺寸變動的兩個界限值。零件合格的條件:下極限尺寸實際尺寸上極限尺寸即 39.985實際尺寸40.006公稱尺寸40上極限尺寸:允許的最大尺寸。下極限尺寸:允許的最小尺寸。上極限偏差=上極限尺寸-公稱尺寸。6.尺寸公差(簡稱公差):允許零件實際尺寸的變動量。下極限偏差=下極限尺寸-公稱尺寸。5.極限偏差: 極限尺寸減去公稱尺寸所得的代數差。分為上極限偏差和下極限偏差。公稱尺寸40上極限尺寸40.006下極限尺寸39.985公差=上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 =上極限偏差-下極限偏差上極限偏差+0.006下極限偏差-0.015 尺寸公差0.016零線:表示公稱尺寸的一條基準線,零線上方

3、為正值,下方為負值。公差帶-0.015+0.006公差帶:在公差帶圖中,由代表上、下極限偏差的兩條直線所限定的一個帶狀區域。0公稱尺寸407.公差帶圖:上、下極限偏差圍成的方框簡圖。上極限偏差下極限偏差8.標準公差:國家標準規定的用以確定公差帶大小的任一公差。標準公差0標準公差標準公差公稱尺寸+- 國家標準共規定了20個等級。即IT01、IT0、IT1IT18,從IT01至IT18等級依次降低。標準公差表: 3 6 0.4 0.6 1 1.5 2.5 4 5 8 12 18 30 48 75 0.12 0.18 0.30 0.48 0.75 1.2 1.8 大于 至 IT01 IT0 IT1

4、IT2 IT3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IT16 IT17 IT18 0 3 0.3 0.5 0.8 1.2 2 3 4 6 10 14 25 40 60 0.1 0.14 0.25 0.40 0.60 1.0 1.4 6 10 0.4 0.6 1 1.5 2.5 4 6 9 15 22 36 58 90 0.15 0.22 0.36 0.58 0.90 1.5 2.2 10 18 0.5 0.8 1.2 2 3 5 8 11 18 27 43 70 110 0.18 0.27 0.43 0.70 1.10 1

5、.8 2.7 18 30 0.6 1 1.5 2.5 4 6 9 13 21 33 52 84 130 0.21 0.33 0.52 0.84 1.30 2.1 3.3 30 50 0.6 1 1.5 2.5 4 7 11 16 25 39 62 100 160 0.25 0.39 0.62 1.00 1.60 2.5 3.9 50 80 0.8 1.2 2 3 5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0.30 0.46 0.74 1.20 1.90 3.0 4.6 80 120 1 1.5 2.5 4 6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0.35 0.54

6、0.87 1.40 2.20 3.5 5.4 120 180 1.2 2 3.5 5 8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0.40 0.63 1.00 1.60 2.50 4.0 6.3 180 250 2 3 4.5 7 10 14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0.46 0.72 1.15 1.85 2.90 4.6 7.2 250 315 2.5 4 6 8 12 16 23 32 52 81 130 210 320 0.52 0.81 1.30 2.10 3.20 5.2 8.1 315 400 3 5 7 9 13 18 25 36 57 89

7、 140 230 360 0.57 0.89 1.40 2.30 3.60 5.7 8.9 400 500 4 6 8 10 15 20 27 40 63 97 155 250 400 0.63 0.97 1.55 2.50 4.00 6.3 9.7標 準 公 差 等 級/m/mm公稱尺寸/mm0.016mm 查表舉例:軸的直徑為50mm,標準公差等級IT為6,則其公差為:? 16 國家標準規定軸和孔各有28個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寫字母表示孔,小寫字母表示軸。9.基本偏差:用來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線位置的上極限偏差或下極限偏差。一般為靠近零線的那個偏差?;酒罨酒罨酒?公稱尺寸

8、+-孔的下偏差為0的代號是H,軸的上偏差為0的代號是h。30 f 7軸的公差帶代號公差等級代號(大?。?0.041 -0.02030f7 = 30 上極限偏差孔的基本偏差代號30 H 7軸的基本偏差代號(位置)孔的公差帶代號10.孔和軸公差帶的代號 由基本偏差代號和公差等級代號組成。下極限偏差公稱尺寸三、有關配合的術語及定義 1.配合:公稱尺寸相同,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分類: 間隙配合 過盈配合 過渡配合0+-公稱尺寸孔軸孔軸孔軸孔大于軸,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于零)的配合。上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上極限尺寸最大間隙最小間隙(1)間隙配合孔軸(2)過盈配合軸大于孔,孔的公

9、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最大過盈最小過盈上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上極限尺寸孔軸(3)過渡配合 一批零件中可能出現間隙(孔大于軸)也可能出現過盈(軸大于孔)的配合為過渡配合。最大間隙最大過盈下極限尺寸上極限尺寸下極限尺寸上極限尺寸孔軸 國家標準對配合規定了基孔制和基軸制兩種基準制度。基孔制: 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 (選一個),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2.配合制 基準孔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公差帶圖:-0+ 基準孔的基本偏差代號為“H”,即下極限偏差為0,即下極限尺寸=公稱尺寸。基孔制:ah 通常形成間隙配合jn 通常形成過渡配合pzc 通常形成過盈配合基軸制

10、:基準軸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公差帶圖:-+ 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的公差帶(選一個),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帶形成各種不同配合的制度。 基準軸的基本偏差代號為“h”,即上偏差為0,即上極限尺寸=公稱尺寸?;S制:AH 通常形成間隙配合JN 通常形成過渡配合PZC 通常形成過盈配合 配合代號用孔和軸公差帶代號組成的分數式表示,分子表示孔的公差帶代號,分母表示軸的公差帶代號。在配合代號中有“H”者為基孔制配合;有“h”者為基軸制配合。如H7/g6是基孔制配合,H7表示孔的公差帶代號;g6表示軸的公差帶代號。如K7/h6是基軸制配合,K7表示孔的公差帶代號;h6表示軸的公差帶代號。3.配合代號4.

11、公差與配合的標注方法(1)在零件圖上的標注a.標注公差帶代號:在公稱尺寸后注出基本偏差代號和公差等級數字。30H830f7 配合精度明確,標注簡單,但數值不直觀。適用于大批量生產和用量規檢測的尺寸。b.標注極限偏差:注出公稱尺寸及上、下極限偏差值。 數值直觀,用萬能量具檢測方便。試制單件及小批生產用此法較多。30+0.0330 -0.04130-0.020c.同時標注公差帶代號和極限偏差:在公稱尺寸后,注出基本偏差代號、公差等級及上、下極限偏差值,極限偏差值要加上括號。30H8( )+0.033030f7( )-0.020-0.041 既明確配合精度又有公差數值。適用于生產規模不確定的情況。3

12、0H8f740F7h6軸軸套箱體40H8f7(2)裝配圖上的標注 或 40F7/h6孔的公差帶代號 公稱尺寸軸的公差帶代號例:查表寫出30H8/f7的極限偏差數值。 H8是基準孔的公差帶代號解: f7是配合軸的公差帶代號 +13 +5 0 0 0 0 -10 -19 +43 +24 +18 +27 +43 +110 +6 -5 +35 +20 +15 +22 +36 +90 +5 -4 F G H K N 8 7 7 8 9 11 7 7 +16 +6 0 0 0 0 -12 -23 +53 +28 +21 +33 +52 +130 +6 -7 +20 +7 0 0 0 0 -15 -28 附表 -76 -28 -14 -9 -15 -36 -90 +1 -50 -16 -6 0 0 0 0 +12 -40 -13 -5 0 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