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檢驗工第十一章課件_第1頁
食品檢驗工第十一章課件_第2頁
食品檢驗工第十一章課件_第3頁
食品檢驗工第十一章課件_第4頁
食品檢驗工第十一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食品檢驗工(中級)黃高明 主編 第十一章 茶葉的檢驗第十一章 茶葉的檢驗 掌握直接灰化法的測定原理和操作要點;掌握高溫爐的使用、坩堝的處理、樣品炭化、灰化等的基本操作方法;熟練掌握酸度、茶葉中粗纖維的測定原理及操作技能;掌握用平板菌落計數法測定霉菌、酵母菌的方法和檢測技能。第一節茶葉中水溶性灰分堿度的測定1)0.1mol/L鹽酸標準溶液。2)甲基橙指示劑:甲基橙0.5g,用熱蒸餾水溶解后稀釋至1L。1)坩堝:3050mL的石英坩堝或瓷坩堝(一次性使用)。2)馬弗爐(muffle furnace)。3)坩堝鉗。4)干燥器。3.儀器2.試劑1.原理第一節茶葉中水溶性灰分堿度的測定5)分析天平。6)

2、磨碎機:由不吸收水分的材料制成;死角盡可能小,易于清掃;使磨碎樣品能完全通過孔徑為6001000m的篩。7)電熱板。(1)坩堝的恒重用稀鹽酸(14)將坩堝煮12h,洗凈置于馬弗爐內,在(52525)下灼燒30min,待爐溫降至200以下時,將坩堝移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重(準確至0.0001g),重復灼燒至恒重。(2)試樣的制備 4.操作方法第一節茶葉中水溶性灰分堿度的測定1)緊壓茶:用錘子和鑿子將緊壓茶分成48份,再在每份不同處取樣,用錘子擊碎,混勻,按上述方法制備試樣。2)除緊壓茶以外的各類茶:先用磨碎機將少量試樣磨碎,棄去,再磨碎其余部分,作為待測試樣。(3)炭化稱取混勻的磨碎試樣2

3、g(準確至0.0001g)置于坩堝內,在電熱板上徐徐加熱,使試樣充分炭化至無煙。(4)灰化將坩堝移入(52525)馬弗爐內,灼燒至無炭粒(不少于2h)。第一節茶葉中水溶性灰分堿度的測定(5)水溶性灰分堿度的測定加約20mL熱水于所得的灰分中,全部移入已放好濾紙的漏斗中,然后用少量熱水洗滌濾紙上的殘留物,將洗滌液并入濾液,待濾液冷卻后加2滴甲基橙指示劑,用0.1molL鹽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黃色變為紅色,記錄消耗標準鹽酸溶液的體積。(1)堿度用毫摩爾數表示(100g干態磨碎樣品)(2)堿度用氫氧化鉀的質量分數表示0.05611氫氧化鉀的摩爾質量(g/mmol)。6.說明5.結果計算第二節茶葉中氟含

4、量的測定一、擴散-氟試劑比色法1)丙酮。2)硫酸銀-硫酸溶液(20gL):稱取2g硫酸銀,溶于100mL硫酸(31)中。3)氫氧化鈉-無水乙醇溶液(40gL):取4g氫氧化鈉,溶于無水乙醇并稀釋至100mL。4)乙酸(1molL):取3mL冰乙酸,加水稀釋至50mL。2.試劑1.原理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5)茜素氨羧絡合劑溶液:稱取0.19g茜素氨羧絡合劑,加少量水及氫氧化鈉溶液(40gL)使其溶解,加0.125g乙酸鈉,用1乙酸溶液調節pH值為5.0(紅色),加水稀釋至500mL,置冰箱內保存。6)乙酸鈉溶液(250gL)。7)硝酸鑭溶液:稱取0.22g硝酸鑭,用少量1乙酸溶液溶解,加水至

5、約450mL,用乙酸鈉溶液(250gL)調節pH值為5.0,再加水稀釋至500mL,置冰箱內保存。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8)緩沖液(pH4.7):稱取30g無水乙酸鈉,溶于400mL水中,加22mL冰乙酸,再緩緩加冰乙酸調節pH值為4.7,然后加水稀釋至500mL。9)二乙基苯胺-異戊醇溶液(5100):量取25mL二乙基苯胺,溶于500mL異戊醇中。10)硝酸鎂溶液(100gL)。11)氫氧化鈉溶液(40gL):稱取4g氫氧化鈉,溶于水并稀釋至100mL。12)氟標準溶液:準確稱取0.2210g經95105干燥4h的氟化鈉,溶于水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勻。第二節茶葉中氟含

6、量的測定13)氟標準使用液:吸取1.0mL氟標準溶液,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勻。14)圓濾紙片:把濾紙剪成直徑為4.5cm圓,浸于氫氧化鈉-無水乙醇溶液,于100烘干、備用。1)塑料擴散盒:內徑4.5cm,深2cm,蓋內壁頂部光滑,并帶有凸起的圈(盛放氫氧化鈉吸收液用),蓋緊后不漏氣。2)恒溫箱:(551)。3)可見分光光度計。4)酸度計:PHS2型或其他型號。3.儀器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5)馬弗爐。(1)擴散單色法1)樣品處理谷類樣品:稻谷去殼,其他糧食除去可見雜質,取有代表性樣品50100g,粉碎,過40目篩(孔徑為.)。蔬菜、水果:取可食部分,洗凈、晾干、切碎、混勻,

7、稱取100200g樣品,以80鼓風干燥,粉碎,過40目篩(孔徑為.)。結果以鮮重表示,同時要測水分。4.分析步驟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特殊樣品(含脂肪高、不易粉碎過篩的樣品,如花生、肥肉、含糖分高的果實等):稱取研碎的樣品1.002.00g置于坩堝(鎳、銀、瓷等)內,加4mL硝酸鎂溶液(100gL),加氫氧化鈉溶液(100gL)使其呈堿性,混勻后浸泡0.5h,將樣品中的氟固定,然后在水浴上揮干,加熱炭化至不冒煙,再于600馬弗爐內灰化6h,待灰化完全,取出放冷,取灰分進行擴散。2)測定 取塑料盒若干個,分別于盒蓋中央加0.2mL氫氧化鈉-無水乙醇溶液,在圈內均勻涂布,于(551)恒溫箱中烘干

8、,形成一層薄膜,取出備用;或把濾紙片貼于盒內備用。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 稱取1.002.00g處理后的樣品置于塑料盒內,加4mL水,使樣品均勻分布,不能結塊。加4mL硫酸銀-硫酸溶液(20gL),立即蓋緊,輕輕搖勻。若樣品經灰化處理,則先將灰分全部移入塑料盒內,用4mL水分數次將坩堝洗凈,洗液均倒入塑料盒內,并使灰分均勻分散,若坩堝還未完全洗凈,可加4mL硫酸銀-硫酸溶液(20gL)于坩堝內繼續洗滌,將洗液倒入塑料盒內,立即蓋緊,輕輕搖勻,置(551)恒溫箱內保溫20h。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 分別于塑料盒內加0.0mL、0.2、0.4、0.8、1.2、1.6mL氟標準使用液(相當于0、

9、1.0、2.0、4.0、6.0、8.0g氟)。補加水至4mL,各加硫酸銀-硫酸溶液(20gL)4mL,立即蓋緊,輕輕搖勻(切勿將酸濺在蓋上)置恒溫箱內保溫20h。 將盒取出,取下盒蓋,分別用20mL水,少量多次地將盒蓋內氫氧化鈉薄膜溶解,并用滴管小心完全地移入100mL分液漏斗中。 分別于分液漏斗中加3mL茜素氨羧絡合劑溶液、3.0mL緩沖液、8.0mL丙酮、3.0mL硝酸鑭溶液、13.0mL水,混勻,放置10min,各加入10.0mL二乙基苯胺-異戊醇溶液(5100),振搖2,待分層后,棄去水層,分出有機層,并用濾紙過濾于10mL帶塞比色管中。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 用1cm比色皿于580

10、nm波長處以標準零管調節零點,測吸光值,繪制標準曲線,用樣品吸光值與標準曲線比較求得氟的含量。3)結果計算(2)擴散復色法1)樣品處理:同擴散單色法。2)測定 取塑料盒若干個,分別于盒蓋中央加0.2mL氫氧化鈉-無水乙醇溶液(40gL),在圈內均勻涂布,于(551)恒溫箱中烘干,形成一層薄膜,取出備用;或把濾紙片貼于盒內備用。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 稱取1.002.00g處理后的樣品置于塑料盒內,加4mL水,使樣品均勻分布,不能結塊。加4mL硫酸銀-硫酸溶液(20gL),立即蓋緊,輕輕搖勻。若樣品經灰化處理,則先將灰分全部移入塑料盒內,用4mL水分數次將坩堝洗凈,洗液均倒入塑料盒內,并使灰分

11、均勻分散,若坩堝還未完全洗凈,可加4mL硫酸銀-硫酸溶液(20gL)于坩堝內繼續洗滌,將洗液倒入塑料盒內,立即蓋緊,輕輕搖勻,置(551)恒溫箱內保溫20h。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 分別于塑料盒內加0.0mL、0.2、0.4、0.8、1.2、1.6mL氟標準使用液(相當0、1.0、2.0、4.0、6.0、8.0g氟)。補加水至4mL,各加硫酸銀-硫酸溶液(20gL)4mL,立即蓋緊,輕輕搖勻(切勿將酸濺在蓋上)置恒溫箱內保溫20h。 取下盒蓋,分別用10mL水分數次將盒蓋內的氫氧化鈉薄膜溶解,并用滴管小心完全地移入25mL帶塞比色管中。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 分別于帶塞比色管中加2.0mL

12、茜素氨羧絡合劑溶液、3.0mL緩沖液、6.0mL丙酮、2.0mL硝酸鑭溶液,再加水至刻度,混勻,放置20min,用3cm比色皿于波長580nm處以零管調節零點,測各管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比較。3)結果計算:同擴散單色法。二、灰化蒸餾-氟試劑比色法1)丙酮。2)鹽酸(111):取10mL鹽酸,加水稀釋至120mL。2.試劑1.原理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3)乙酸鈉溶液(250gL)。4)乙酸溶液:同擴散-氟試劑比色法。5)茜素氨羧絡合劑溶液:同擴散-氟試劑比色法。6)硝酸鎂溶液(100gL)。7)硝酸鑭溶液:同擴散-氟試劑比色法。8)緩沖液(pH4.7):同擴散-氟試劑比色法。9)氫氧化鈉溶液(

13、100gL)。10)酚酞-乙醇指示液(10gL)。11)硫酸(21)。12)氫氧化鈉溶液(40gL):同擴散-氟試劑比色法。13)氟標準使用液:同擴散-氟試劑比色法。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1)電熱恒溫水浴鍋。2)電爐:800W。3)酸度計。4)馬弗爐。5)蒸餾裝置(見圖11-1)。3.儀器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圖11-1蒸餾裝置1電爐2蒸餾瓶3溫度計4冷凝管5小燒杯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6)可見分光光度計。(1)樣品處理1)糧食:同擴散-氟試劑比色法。2)蔬菜:同擴散-氟試劑比色法。3)魚、肉類:取鮮肉絞碎,混合。4)蛋類:去殼,將蛋白、蛋黃打勻。5)豆制品:將樣品搗碎、混勻。4.操作步

14、驟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2)灰化稱取混勻樣品5.00g(以鮮重計),置于30mL坩堝內,加5.0mL硝酸鎂溶液(100gL)和0.5mL氫氧化鈉溶液(100gL),使其呈堿性,混勻后浸泡0.5h,置水浴上蒸干,再低溫炭化,至完全不冒煙為止。(3)蒸餾1)于坩堝中加入10mL水,將數滴硫酸(21)慢慢加入坩堝中,防止溶液飛濺,中和至不產生氣泡為止。2)于蒸餾瓶中加60mL硫酸(21),數粒無氟小玻璃珠,連接蒸餾裝置,加熱蒸餾。3)取下冷凝管,用滴管加水洗滌冷凝管34次,洗液合并于燒杯中。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4)分別吸取0.0mL、1.0、3.0、5.0、7.0、9.0mL氟標準使用液置于

15、蒸餾瓶中,補加水至30mL,以下按蒸餾操作中2)、3)進行。(4)測定1)分別吸取標準系列蒸餾液和樣品蒸餾液各10.0mL置于25mL帶塞比色管中。2)分別于帶塞比色管中加2.0mL茜素氨羧絡合劑溶液、3.0mL緩沖液、6.0mL丙酮、2.0mL硝酸鑭溶液,再加水至刻度,混勻,放置20min,用3cm比色杯于波長580nm處以零管調節零點,測各管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比較。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三、氟離子選擇電極法1)乙酸鈉溶液(3molL):稱取204g乙酸鈉(CH3COONa3H2O)溶于300mL水中,加乙酸(1molL),調節pH值至7.0,加水稀釋至500mL。2)檸檬酸鈉溶液(0.

16、75molL):稱取110g檸檬酸鈉(Na3C6H5O72H2O)溶于300mL水中,加14mL高氯酸,再加水稀釋至500mL。2.試劑1.原理5.結果計算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3)總離子強度緩沖劑:乙酸鈉溶液(3molL)與檸檬酸鈉溶液(0.75molL)等量混合,臨用時現配制。4)鹽酸(111)。5)氟標準溶液。6)氟標準使用液:吸取10.0mL氟標準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1)氟電極。2)酸度計(或離子計):0.01pH單位。3)磁力攪拌器。4)甘汞電極。3.儀器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1)稱取1.00g粉碎過40目篩(孔徑為0.45)的樣品,置于50mL容量瓶中,

17、加10mL鹽酸(111),密閉浸泡提取1h(不時輕輕搖動),應盡量避免樣品粘于瓶壁上。2)吸取0,1.0mL,2.0mL,5.0mL,10.0mL氟標準使用液(相當于0,1.0g,2.0g,5.0g,10.0g氟),分別置于50mL容量瓶中,于各容量瓶中分別加入25mL總離子強度緩沖劑,10mL鹽酸,加水至刻度,混勻,備用。3)將氟電極和甘汞電極與測量儀器的負端與正端相聯接。4.分析步驟第二節茶葉中氟含量的測定4)以電極電位為縱坐標,氟離子濃度為橫坐標,在半對數坐標紙上繪制標準曲線,根據樣品電位值在曲線上求得含量。1)此法不適用于脂肪含量高而又未經灰化的樣品(如花生、肥肉等)。2)最低檢出含量

18、為0.25mgkg。3)氟電極在每次使用前,先用水洗至電位為340mV以上。4)塑料和玻璃儀器在使用前需用11鹽酸及水淋洗。6.說明5.結果計算第三節茶葉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測定1)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2)孟加拉紅培養基。3)高鹽察氏培養基。4)滅菌蒸餾水。5)乙醇。(1)采樣取樣時須特別注意樣品的代表性和避免采樣時的污染。4.操作步驟3.檢驗程序2.培養基和試劑1.設備和材料第三節茶葉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測定(2)樣品處理1)以無菌操作稱取檢樣25g(或25mL),放入含有225mL滅菌水的具塞三角瓶中,振搖30min,即為110稀釋液。2)用滅菌吸量管吸取110稀釋液10mL,注入試管中,另

19、用帶橡膠乳頭的1mL滅菌吸量管反復吹吸50次,使霉菌孢子充分散開。3)取1mL 110稀釋液注入含有9mL滅菌水的試管中,另換一支1mL滅菌吸量管吹吸5次,此液為1100稀釋液。第三節茶葉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測定4)按上述操作順序做10倍遞增稀釋液,每稀釋一次,換用一支1mL滅菌吸量管。(3)接種培養根據對樣品污染情況的估計,選擇3個合適的稀釋度,分別在做10倍稀釋的同時,吸取1mL稀釋液于滅菌平皿中,每個稀釋度做2個平皿,然后將冷卻至45左右的培養基注入平皿中,待瓊脂凝固后,倒置于2528溫箱中,3天后開始觀察,共培養觀察5天。(4)計算方法通常選擇菌落數在10150之間的平皿進行計數,一個稀釋

20、度使用兩個平板,采用兩個平板的平均數;選擇稀釋度也選擇平均菌落數在10150之間的稀釋度,菌落平均數乘以稀釋倍數,即為每克(或毫升)檢樣中所含霉菌和酵母數。第四節茶葉的檢驗技能訓練實例(1)儀器瓷坩堝(3050mL)、馬弗爐、坩堝鉗、干燥器、分析天平、磨碎機。(2)試劑0.1mol/L鹽酸標準溶液、0.5gL甲基橙指示劑。1)數據記錄:將試驗數據填入下表。3.數據記錄及處理2.操作步驟1.儀器及試劑第四節茶葉的檢驗技能訓練實例表格2)按式(-)計算茶葉中的水溶性灰分堿度(用氫氧化鉀質量分數表示)。1.儀器及試劑第四節茶葉的檢驗技能訓練實例(1)儀器恒溫水浴箱、分析天平(感量0.0001g)、孔

21、徑為50m的尼龍布(相當于300目)、玻質砂芯坩堝(微孔平均直徑80160m,體積30mL)、高溫爐(52525)、鼓風電熱恒溫干燥箱(溫控1202)、干燥器(盛裝有有效干燥劑)。(2)試劑1.25(體積分數)硫酸溶液、12.5g/L氫氧化鈉溶液、1(質量分數)鹽酸溶液、95(體積分數)乙醇、丙酮。2.操作步驟第四節茶葉的檢驗技能訓練實例(1)酸消化稱取制備好的試樣約2.5g(準確至0.0001g)置于400mL燒杯中,加入約100的1.25(體積分數)硫酸溶液200mL,放在電爐上加熱(在1min內煮沸)。(2)堿消化用約100的12.5g/L氫氧化鈉200mL,將尼龍布上的殘渣全部洗入原燒杯中,放在電爐上加熱(在1min內煮沸)。(3)干燥將上述坩堝及殘留物移入干燥箱中,120烘4h。(4)灰化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