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短期經營決策第一節 短期經營決策常用的成本概念 第二節 短期經營決策方法第三節 短期經營決策舉例第四節 經濟訂貨量決策第一節 經營決策常用的成本概念 經營決策中,需要通過比較不同備選方案經濟效益的大小進行最優化選擇。而影響經濟效益大小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成本的高低,成本的高低決定了備選方案的優劣。因此,必須熟悉經營決策中常用的成本概念。一、機會成本:是指在使用資源的決策分析過程中,選取某個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所喪失的“潛在收益”。例:某公司現有一空閑的車間,既可以用于A產品的生產,也可以用于出租。如果用來生產A產品,其收入為35000元,成本費用為18000元,可獲凈利17000元;用于出
2、租則可獲租金收入12000元。 在決策中,如果選擇用于生產A產品,則出租方案必然放棄,其本來可能獲得的租金收入12000元應作為生產A產品的機會成本由生產A產品負擔。生產A產品將比出租多獲凈利5000元。 在決策分析中考慮機會成本,才能對該方案的經濟效益做出全面的、合理的評價,最后正確判斷被選用的方案是否真正最優。 二、廣義的差量成本:是指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時,根據不同備選方案計算出來的成本差異。亦稱差別成本或差額成本。例:某公司全年需要1200件甲零件,可以外購也可以自制。如果外購,單價為5元;如果自制,則單位變動成本為3元,固定成本500元。外購或自制決策的成本計算如表所示。于外購總成本比
3、自制總成本高1900元,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應選擇自制方案。外購自制差量成本采購成本1200*5=6000變動成本1200*3=3600固定成本500總成本600041001900方案項目三、狹義的差量成本:是指由于生產能力利用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異,亦稱增量成本。例某企業生產A產品,最大生產能力為年產10000件,正常利用率為最大生產能力的80%,A產品單位變動成本為3元,年固定成本為6000元按生產能力正常利用率可達到的產量8000件分攤,每件單位固定成本為0.75元。則以年產量8000件為基礎,每增加1000件產品的生產量而追加的差異成本計算如表。在相關范圍內,產量不超過其最大生產能力
4、10000件時, 固定成本總額不隨產量的變動而變動,每增加生產1000件產品而追加的成本額為變動成本3000元。單位成本中的固定部分則呈降低的趨勢。產量總成本產量增加1000件的差異成本單位成本產量增加1000件的差別單位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80006000240000.75390006000270000+30000.673-0.080100006000300000+30000.63-0.070四、邊際成本:就是指在企業的生產能量的相關范圍內每增加或減少1個單位產量所引起的成本變動數額。 從100增加到104件時,在相關范圍內固定成本不隨產量變化
5、而只是變動成本隨產量變化;104105超出了原來的相關范圍,增加固定成本,邊際成本又以固定數值2,在新的相關范圍內隨單位產量的增加而增加。產量(件)總成本(元)邊際成本(元)100800101802210280421038062104808210591811010692021079222五、沉沒成本:是指過去已經發生并無法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所改變的成本。是對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都無影響的成本。例企業有一臺舊設備要提前報廢,其原始成本為10000元,已提折舊8000元,折余凈值為2000元。假設處理這臺舊設備有兩個方案可予考慮: 一是將舊設備直接出售,可獲得變價收入500元; 二是經修理后再
6、出售,則需支出修理費用1000元,但可得 1800元。 在進行決策時,只將這兩個方案加以比較,直接出售可得收入500元,而修理后可得凈收入800元(1800-1000)顯然,采用第二方案比采用第一方案可多得300元。所以,應將舊設備修理后再出售。六、重置成本:是指目前從市場上購買同一項原有資產所需支付的成本,亦稱為現時成本或現行成本 在商品訂價決策中,一般需將重置成本作為重點考慮對象。例國華商場今年一月份購進牛仔褲10000條,購入價45元。五月中旬有某顧客愿意單價50元全部買去。若按歷史成本為基礎來考慮,似乎每條可獲購銷差價5元,共獲毛利50000元。但按管理會計觀點,要做出正確的訂價決策,
7、必須以重置成本為根據。若五月份在市場上該牛仔褲的現時成本需52元,那么現以單價50元出售,不僅不獲利,反而每條虧損2元。七、付現成本:是指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所能夠改變其支出數額的成本。例:企業計劃進行A產品的生產?,F有甲設備一臺,原值50000元,已提折舊35000元,折余凈值15000元。生產A產品時,還需對甲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為此須追加支出10000元。如果市場上有乙設備出售,其性能與改造后的甲設備相同,售價為20000元。在是否改造舊設備的決策中,因為舊設備的折余凈值屬于沉沒成本,不影響決策。應將改造舊設備的付現成本10000元與購買新設備的20000元進行比較,從而作出正確的抉擇:
8、選擇改造舊設備將比購買新設備節約支出10000元。 八、專屬成本和聯合成本 專屬成本是指可以明確歸屬于企業生產的某種產品,或為企業設置的某個部門而發生的固定成本。專屬成本是與特定的產品或部門相聯系的特定成本。例如專門生產某種產品的專用設備折舊費、保險費等。 聯合成本是指為多種產品的生產或為多個部門的設置而發生的,應由這些產品或這些部門共同負擔的成本。如在企業生產過程中,幾種產品共同的設備折舊費、輔助車間成本等,都是聯合成本。 在進行方案選擇時,專屬成本是與決策有關的成本,必須考慮;而聯合成本則是與決策無關的成本,可以不予考慮。九、可選擇成本與約束性成本 可選擇成本是由企業管理者的決策來決定其是
9、否發生的固定成本,如廣告費、培訓費、職工培訓費、管理人員獎金、研究開發費等。 約束性成本是為進行企業經營而必須負擔的,不能改變的最低限度的固定成本,如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所提的折舊,不動產的稅金、保險費以及管理人員薪金等。 一般說來,可選擇成本是相關成本,約束性成本是無關成本。十、相關成本與無關成本 相關成本是對決策有影響的各種形式的未來成本,如差量成本、機會成本、重置成本、邊際成本、付現成本、專屬成本、可選擇成本等。 無關成本是對決策沒有影響的成本,這類成本過去已經發生,或對未來決策沒有影響,因而不予考慮,如沉沒成本、聯合成本、約束性成本等。第二節 短期經營決策方法1、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法 以
10、有關方案的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指標作為決策評價指標,它是正指標,即備選方案中該指標最大的方案中選。單位資源貢獻邊際 = 前提:生產只受到一項資源的約束,固定成本為無 關成本。缺點:到底可以多獲多少利潤不清楚。例題1:某企業尚有一定閑置的設備臺時。擬用于開發A 、B 兩種產品。A 品種的預計單價為 200 元/件,單位變動成本為160 元 ,消耗甲材料的單耗定額為 10千克/件;B品種的預計單價為100 元/臺,單位變動成本為 70 元/臺,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額為 6 千克/臺。開發新品種不需要追加專屬成本。作出開發何種新產品的決策。 解:A品種的單位貢獻邊際=200 160 = 40 元/件 B品
11、種的單位貢獻邊際=100 70 = 30 元/件開發A品種可獲得的單位資源貢獻邊際 = 40 / 10 = 4 元/千克開發B品種可獲得的單位資源貢獻邊際 =30 / 5 = 5元/千克 ( 4元/千克)故:開發B 更有利。例題2:某企業尚有一定閑置的設備臺時,擬用于開發一種新產品,現有A、B兩個品種可以選擇,pA=100,bA=60,單位產品臺時消耗定額為2小時/件。此外,還需消耗甲材料,其單耗定額為5千克/件;pB=120,bB = 40,單位產品臺時消耗定額為8小時/件.甲材料的單耗定額為2千克/件。假定甲材料的供應不成問題。要求:用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法作出開發哪種產品的決策,說明理由。解
12、:A品種的單位貢獻邊際=100-60=40元/件; 每臺時的貢獻邊際=40/2=20元/小時 =80/8=10單位甲材料貢獻邊際=40/5=8元/千克 a2, b1 x0,A 方案優;業務量 x0 ,B 方案優如左圖示例題5:某企業生產所需的某部件以前一直從市場采購,當采購量5000件時的采購單價為7元,若追加投入12000元的專屬成本則該企業可以自己制造此部件,預計單位變動成本為5元。作出自制或外購的決策并說明理由。分析:不知道需用量,否則可以用相關成本法比較 采購量不同單價不同,會有兩個成本無差別點存在。解:采購量不足5000時,設成本無差別點業務量為X 則:12000 + 5X = 8X
13、X = 4000件 采購量超過5000時,設成本無差別點業務量為Y 則:12000 + 5Y = 7Y Y = 6000件400050006000部件需要量外購自制外購自制一、新產品開發的品種決策 企業在利用現有的絕對剩余生產經營能力開發新產品的過程中,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多個新品種間選擇一個最優品種的決策。(互斥方案) 方法: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法、貢獻邊際總額分析法 例題1:某企業擬開發一種新產品,有兩個品種可供選擇。A品種的單價為100元/件,單位變動成本為60元/件,單位產品臺時消耗定額為2小時/件,B品種的單價為120元/個,單位變動成本為40元/個,單位產品臺時消耗定額為8小時/個。 要
14、求:作出開發哪種品種的決策,并說明理由。 第三節 短期經營決策舉例解:開發A品種時可獲得的單位資源貢獻邊際 =(100-60)/2=20元/小時 開發B品種時可獲得的單位資源貢獻邊際 =(120-40)/8=10元/小時 因為2010 所以開發A品種比開發B品種更有利。 決策結論:應當開發A品種 注意:若需要追加專屬成本的品種決策,則采用差別損益。二、虧損產品決策 (一)虧損產品是否繼續生產的決策 方案:繼續生產 、 停產 1、相對剩余生產能力無法轉移 決策準則:邊際貢獻大于0 2、相對剩余生產能力可以轉移 決策準則:邊際貢獻大于機會成本(轉移生產的收益) (二)是否增產虧損產品的決策 方案:
15、增產 、 停產 1、相對剩余生產能力無法轉移 決策準則:邊際貢獻大于0 2、相對剩余生產能力可以轉移 決策準則:邊際貢獻大于機會成本(轉移生產的收益)解:當年銷售收入 = 利潤+成本 = -10000+110000=100000 元 變動成本=80 *1000=800000 元 貢獻邊際=100000-80000=20000元 0 結論:則繼續生產對企業有利??梢允蛊髽I少損失20000元。例題2:某企業某年生產的甲產品產銷量為1000件,單位變動成本為80元/件,虧損10000元,完全成本為110000元。若產品的市場容量、價格、變動成本均不變,做出下年度是否繼續生產該產品的決策。三、是否轉產
16、某種產品的決策 轉產是利用原生產能力對原有品種結構的調整。 備選方案為 :繼續生產原品種 、轉產 決策方法:貢獻邊際總額分析法。四、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決策備選方案 1、將半成品深加工為產成品 2、直接出售思考:方案1的相關成本可能有哪些? 方案2的相關成本為?1、方案1的相關成本: 深加工的增量成本、追加的專屬成本、占用生產資源的機會成本,等。2、方案2的相關成本: 相關成本為0,是否深加工都無法改變和影響半成品的既定成本 (1)簡單條件下的決策: 企業已具備將全部半成品深加工為產成品的能力且無法轉移,投入產出比為1:1分析:不需考慮專屬成本、機會成本。出售半成品和深加工兩個的決策涉及的相關業
17、務量相等。相關收入為:相關產銷量*產成品單價 相關產銷量*半成品單價 例題3:某企業組織甲半成品的生產,單位成本為80元/件,市場售價為100元/件,年產量為1000件。甲經過深加工可轉為乙成品,售價將為200元/件,每深加工一件需要追加的變動成本為80元/件。確定是否深加工并說明理由。解:深加工的相關收入為:200*1000=200000元 相關成本為: 80*1000= 80000元 相關損益為: 120000 直接出售的相關收入為:100*1000=100000元 相關成本為:0 相關損益為:100000(20000元,故應直接出售,否則企業將少獲利1000元。3、只具備部分深加工能力
18、例題6:若企業具備將80%的半成品深加工的能力,但此能力可以轉移,若對外出租可獲15000元貢獻邊際,設備年折舊為6000元,其余條件不變,考慮是否深加工。解:深加工的相關收入為:100080200=160000元 加工成本為: 100080 80=64000元 機會成本為:15000元 相關損益為:81000元 直接出售的相關收入為:100080100=80000元 相關成本為:0 相關損益為:80000(81000)結論:應深加工再出售。4、半成品與產成品的投入產出比不是1:1 例題7:企業具備將全部半成品深加工的能力,且不可轉移,但甲和乙的投入產出比為1:0. 9。其他條件不變。分析:相
19、關業務量不同,深加工的相關業務量為900件,直接出售的相關業務量為1000件。解:全部深加工時的相關收入為 200*900=180,000 相關成本為 80*900 = 72,000 相關損益為 108,000 直接出售的相關收入為 100 *1000 = 100,000 相關成本為 0 相關損益為100,000 相關成本 故應接受低價追加訂貨。 注意:若接受此任務使得正常訂貨不能如期交付而產生違約金,應作為接受追加訂貨決策的專屬成本。 2、可以轉移絕對剩余生產能力 例題10:假定A企業在不接受追加訂貨時的設備可用于承攬零星加工業務,預計可獲150000元,其他條件不變。 分析:在上題基礎上若
20、接受追加訂貨又增加了一個機會成本150000。兩者比較后接受會給企業多損失50000元,故應放棄 3、需要追加訂貨的企業有特殊要求 例題11:如果追加訂貨的企業對訂貨有特殊要求,需要該企業追加投入180000元,其他條件不變。 分析:將上題的機會成本改變為此題的專屬成本即可。此時的相關收入差異額-相關成本的差異額= - 80000 0, 故不能接受特殊價格訂貨。六、零部件自制還是外購的決策 1、自制能力無法轉移 例題12:某企業常年生產,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00件。該零件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購,自制的單位完全生產成本為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變動性制造費用1元,固定性制造費用5
21、元,假定該零件的外購價為27元,自制能力無法轉移。 分析:相關成本分析法。 只要比較單位變動成本與外購單價的高低即可 題中,生產能力無法轉移,單位變動成本為20+4+1=25 外購零件的單價27 ,應自制。 2、自制的生產能力可以轉移 例題13:上例中若不自制,則生產能力可以用于承攬零星業務預計可獲貢獻邊際300000元,其他條件不變。 分析:仍采用相關成本分析法。只是多了機會成本。自制外購變動成本機會成本25 * 100000 = 2500000 30000027 * 100000=2700000相關成本 28000000 2700000應外購七、組合生產的決策(兩種產品的組合決策) 方法:圖解法、線性規劃法 例14:某企業生產兩種產品,每種產品都需要經過部門A和部門B才能完成。資料如下: 甲產品 乙產品 單價 8元 5元 單變 5元 3元 邊際貢獻 3元 2元 加工小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授權合同協議書(以此為準)
- 生物制藥公司合同協議
- 用工合用工合同協議
- 珠寶個人買賣合同協議
- 環保鋼帶箱采購合同協議
- 鹽水鵝供銷合同協議
- 甲級木質門銷售合同協議
- 甲乙雙方協議終止合同
- 電解液采購合同協議
- 電器組裝采購合同協議
- 【人教版】《勞動教育》五上 勞動項目三《制作扇子》 課件
-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試卷
- 高速公路路基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
- 《形形色色的分子、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名師課件1
- 技能人才評價新職業考評員培訓在線考試(四川省)
-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簡介
- 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帶公式)20240301更新
- CJT165-2002 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材
- 駕駛員交通安全培訓及考試試題
- 3貨物接取送達運輸協議
- 海洋牧場原理與技術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魯東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