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站前工程設計技術交底(環境保護)_第1頁
新建鐵路站前工程設計技術交底(環境保護)_第2頁
新建鐵路站前工程設計技術交底(環境保護)_第3頁
新建鐵路站前工程設計技術交底(環境保護)_第4頁
新建鐵路站前工程設計技術交底(環境保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環 境 保 護交底內容 一、聲屏障等降噪工程概況 二、環境敏感區分布情況及環保要求 三、取土場、棄土(渣)場、施工場地、施工便道等選址要求 四、環保工程施工注意事項一、聲屏障等降噪工程概況 蒙陜段共設聲屏障24152米,共64847平米,其中3.0m高路基聲屏障8932米,26798平米;2.5m高橋梁聲屏障15220米,38049平米。本段3m高路基聲屏障(桑樹坪段,僅實施基礎)17米,本段設隔聲窗50855平米。 二、環境敏感區分布情況及環保要求 本段共涉及9處環境敏感區,分別為浩勒報吉水源地、陶利水源地、毛烏素沙地柏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海則灘濕地、明長城大邊、明長城二邊、戰國秦長城、青化

2、砭戰役遺址、黃河龍門-司馬遷祠墓省級風景名勝區 1、浩勒報吉水源地本工程正線從工程起點至DK17+800穿越水源地,共計17.8km,并設置浩勒報吉和浩勒報吉南站。施工營地、取棄土場布設應遠離地表水體和飲用水源保護區,施工廢水、泥渣應進行收集處理,禁止排入地表水體和飲用水源保護區。 2、陶利水源地 本工程從DK128+050DK147+100穿越該水源地,共計19.05km,并設陶利廟南站。施工營地、取棄土場布設應遠離地表水體和飲用水源保護區,施工廢水、泥渣應進行收集處理,禁止排入地表水體和飲用水源保護區。 3、毛烏素沙地柏自然保護區工程以路基形式穿越保護區兩次共15.66km,其中第一次恩陶

3、DK151+330恩陶DK156+765穿越實驗區約5.44km;第二次DK157+550DK167+773穿越實驗區約10.22m。 3、毛烏素沙地柏自然保護區 將納林河站的房屋設施、煤炭集運功能及貨運功能移除毛烏素沙地柏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對工程占用草地、林地損失的植被進行補償。施工期間發現沙地柏灌叢應進行移栽保護。禁止在保護區內設置取土、棄土場、大臨工程、施工營地等臨時場地。無定河大橋施工期間若發現古生物化石,立即停止施工,并上報地方文物保護單位。 4、海則灘濕地本工程從DK204+800至DK206+300,以全路基形式經過該濕地外圍,共計1.5km。禁止在保護范圍內設置取土、棄土場、

4、大臨工程、施工營地等臨時場地。 5、明長城大邊、二邊,戰國秦長城 1、正線雙線在DK226+720附近采用1-(48+80+48)m連續箱梁形式上跨明長城大邊遺址;太中銀上行聯絡線在DK226+770處附近以1-(40+64+40)m連續箱梁形式上跨明長城大邊遺址;太中銀下行聯絡線在DK226+177處附近以1-(32+48+32)m連續箱梁形式上跨明長城大邊遺址。 2、正線在DK233+084.38-DK235+067.16以惠橋水庫特大橋形式跨越以山險水險組成的明長城二邊。在靖邊東站附近。 加強施工前考古勘探,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搶救性挖掘。開工前向文物部門辦理施工許可。不得在文物保護范圍和建

5、設控制地帶設置臨時工程。施工區域及時恢復原景觀,考古勘探如有重要發現應及時停止施工,向當地文物部門報告, 6、青化砭戰役遺址工程以隧道(青化砭1號隧道和青化砭2號隧道)和橋梁(綿羊溝跨包西鐵路特大橋)形式穿越遺址范圍2.56km,里程為DK344+640DK347+200。 加強施工前考古勘探,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搶救性挖掘。開工前向文物部門辦理施工許可。不得在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設置臨時工程。 7、黃河龍門-司馬遷祠墓省級風景名勝區 工程以橋梁、路基、隧道形式穿越風景名勝區約1.90km。景區內隧道洞口搞好景觀設計,盡可能增加綠化措施。橋梁底部能綠化的區域進行綠化,195m短路塹種植爬山虎

6、等綠植。施工場地等臨時工程避開景區范圍。隧道及路塹棄渣及時運至景區外的棄渣場妥善安置。施工期和運營期加強監管,不得隨意破壞景區內地貌,不得破壞及影響石門景點。三、取土場、棄土(渣)場等選址要求 按照設計指定位置辦理取土場、棄渣場、施工場地、施工便道等臨時用地手續后方可施工,臨時用地協議需與縣國土局簽訂,占用林地的需與縣林業部門簽訂。棄渣場位置因不可抗拒原因需要變化的,必須及時履行變更手續,發生位置變更的取土場、棄渣場、施工場地不得選在環境敏感區內,且須符合相關環水保要求。四、環保工程施工注意事項1、聲屏障施工:(1)現場核實聲屏障與敏感點位置關系;(2)聲屏障基礎與其它建(構)筑物發生干擾時,

7、及時對其他建筑物進行防護,并向設計單位反饋,以及時解決 ;(3)在高架橋、高路堤進行聲屏障施工,必須對施工人員采取安全保護措施,聲屏障構件吊裝作業時,應有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施工人員及途經施工作業場所的其他人員的人身安全 ;(4)既有線聲屏障施工之前,應對設置聲屏障路段的既有管線進行詳細調查,進行基坑開挖時或施工時避免挖斷沿線通訊信號電纜、光纜等管線;注意既有線行車安全及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四、環保工程施工注意事項2、路基、站場、橋梁、隧道施工過程中的環保注意事項:(1)做好施工區域的表土剝離,作為后期綠化用土,堆放期間采取苫蓋和攔擋措施。(2)路基施工期間做好臨時排水系統,避免大雨季節發生沖

8、刷裸露邊坡等現象。(3)橋梁鉆孔樁施工做好泥漿的處置工作,泥漿不得隨意橫流,跨河橋梁施工不得破壞河堤等水工建筑物,不得在河道內隨意棄土棄渣。(4)做好隧道出渣的臨時攔擋防護,不得破壞和占壓洞口周圍農田及植被。集義等洞頂有居民點的隧道施工期間密切監控對居民飲水的影響。(5)施工期間積極主動接受當地環保部門、水行政部門日常監督執法,并及時整改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四、環保工程施工注意事項3、取土場:風沙區:取土前剝離表土,集中堆放,并采取臨時攔擋和苫蓋措施。取土結束后,進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營造草方格沙障,沙障內植灌草恢復植被。其它區:取土前剝離表土,集中堆放,采取臨時攔擋和苫蓋措施。取土場進行削坡處理,周邊設截水溝,平臺內側設橫向排水溝,截排水溝相連,出口設消能措施。取土結束后,進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臺面和邊坡植喬灌草恢復植被。4、棄土(渣)場: 棄土(渣)前剝離表土,集中堆放,采取臨時攔擋和苫蓋措施。風沙區堆渣結束后營造草方格沙障,沙障內植灌草恢復植被。其他區渣場執行先擋后棄的原則,棄渣前底部設擋渣墻,堆渣結束后周邊設截水溝,各級堆渣平臺內側設橫向排水溝,截排水溝相連,出口設消能措施。堆渣結束后,進行土地整治,回覆表土,渣面及邊坡植灌草恢復植被。四、環保工程施工注意事項5、施工便道: 風沙區與黃土階地區:施工結束后,進行土地整治,撒播草籽,恢復植被。黃土丘陵區和土石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