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句子語段練習_第1頁
三年級句子語段練習_第2頁
三年級句子語段練習_第3頁
三年級句子語段練習_第4頁
三年級句子語段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年級句式及語段訓練專題三年級句式訓練一、分辨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四種句子類型。1.陳述句:能告訴別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號。2.疑問句:向別人提出問題的句子,句末用問號。3.祈使句:向別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號,有時也用感嘆號。4.感嘆句:帶有快樂、驚訝、厭惡等濃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嘆號。二、改變句式 同一個意思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進行表達。表達樣式不一樣,語言效果也不一樣。變換句式,就是把一個句子改變為另一個句子,意思不變。常見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陳述句的互換; 2、肯定句、雙重否定句的互換; 3、陳述句、反問句、感嘆句的互換; 4、直接引用和轉述句互換。 (一)

2、把字句、被字句、陳述句的互換。 【例】他緊緊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變為被字句、把字句) 他把老人的手緊緊地握住了。(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緊緊地握住了。(被字句) (二)陳述句、反問句、感嘆句的互換【例】他是一個好人。 (分析)陳述句變反問句,加上“怎么”、“難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嗎”、“呢”,句尾句號變為問號。該題是肯定的陳述句變為反問句,要加上一個否定詞,表示否定的意思;變為感嘆句直接加上感嘆詞。 (答案)他難道不是一個好人嗎? 他真是一個好人啊! (三)肯定句、雙重否定句的互換 一個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來表達肯定的意思,強調絕對的事實,語氣更堅定有力。 【例】 我必須去圖書館

3、看書。(變雙重否定句) (分析)雙重否定句的語氣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變,方法是加兩個否定詞:“不不”或“非不可”等。 (答案)我不得不去圖書館看書。 (四)直接引用與間接引用 直接引用改間接引用要注意三點變化:1、標點變化。要將表示直接引用的冒號改為逗號;2、人稱變化。要將直接引用句中的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即“我”改為“他” , “我們”改為“他們”)第二人稱一般改為人名;3、文字變化。可以改動少量文字。 (四)直接引用與間接引用 【例】 王亮說:“我要像李永那樣關心集體。” (分析)該題是將直接敘述改為轉述,那么直接將第一人稱“我”變成第三人稱“他”。 (答案) 王亮說,他要像李永

4、那樣關心集體。 三、修改病句1.成份殘缺; 我緊緊地這只發抖的手。2.搭配不當; 推開門,我們看到了一干二凈的地面。3.重復羅嗦; 美麗的小興安嶺真美啊!4.語序顛倒; 北京的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5.前后矛盾; 我們身邊有許多熟悉的陌生人。三、修改病句6.用詞不當; 雖然盾大得像個鐵屋子,但是敵人就戳不到我了。7.指代不明; 小紅和小名一起去上學,他幫他拿著小書包。8.分類不當; 菜園里種著絲瓜、西瓜、南瓜、蘿卜等蔬菜。9.不合事理; 大年三十的月亮分外圓。四、擴句和縮句 (一)、定義 擴句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葉”,使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加具體、形象生動。 縮句與擴句恰好相反,就是

5、去掉句子中的“枝”和“葉”,保留其主干。縮句可以幫助我們準確理解句子的意思。 建議老師們先練習擴句,再練習縮句。(二)方法1、擴句一般采用局部擴句法。即把句子分成兩部分,先擴前面部分,再擴后面部分。 如: “小明讀書”。 “我的同學小明在教室里認真地讀書”。2、縮句一般可采用這樣的步驟:1)去掉枝葉。先把起修飾作用的“的”、“地”、“得”的內容刪掉。2)分辨句式。先看句子講什么,然后畫出主語“誰”或“什么”,再畫出“干什么”、“怎么樣”或“是什么”,把其余的去掉。3)把畫出的部分連起來讀讀,看句子是否還有表修飾或限制的詞,如果有,再刪去。4)看句子是否完整。5)看原句的意思是否改變。 【例】

6、1. 媽媽買來了桔子。(擴句) 小林的媽媽從水果店買來了一袋黃澄澄的桔子。 2.我時常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著我的老師。(縮句) 我思念老師。五、修辭手法 1、掌握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等修辭手法。 2、要掌握幾種修辭手法的特點: 1)比喻是用具體、淺顯的,人們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給抽象的、深奧的、人們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個比喻句中有本體和喻體以及比喻詞。 2)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寫,賦予它們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和人一樣會說話、有感情。3)夸張是把要描寫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縮小,使其更鮮明,更突出。 4)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比肯定更強烈的情感。 5)設問也就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 6

7、)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義密切相關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句子排列起來,就是排比。 【例】 1)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郵來了秋天的涼爽。(比喻) 2)千萬顆雨點落在水面上,好像在跳芭蕾舞。 (擬人 )3)馬跑得越快,離楚國不是越遠嗎?(反問) 【注】 從學生日常的反應來看,最容易將比喻和擬人混淆,比喻的特點是兩種有相似點或相同點的不同事物間的作比,和擬人是用描寫人動作、神態等詞語直接描寫物。 比喻的判定 比喻的特點是兩種有相似點或相同點的不同事物間的作比,容易和聯想混淆【例】 1、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2、他站在城樓之上,眼前仿佛出現了那片曾經的草原。 六、排列句子1)把要排列的幾句

8、話默讀一兩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讀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寫作順序和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寫作順序:時間先后、事情發展、地點空間轉換等) 七、其他題型(一)正確使用關系詞語 為了使語句在表達上更加簡潔,常常會用上關聯詞語。1、表示并列關系 例如:(1)李時珍一面行醫,一面研究藥材。(2)這里的西瓜既大又甜。(3)星期天,小紅不是去學習書法,而是學習聲樂。2、表示假設關系 例如:(1)即使困難再大,我們也能克服。(2)盡管風沙很大,白楊樹也堅強地挺立著。3、表示條件關系 例如:(1)只有平時多積累,才能寫出好文章。(2)不管刮風下雨,戰士們都堅持訓練。4、

9、表示轉折關系 例如:(1)雖然我離開故鄉多年,但是對故鄉的感情一直很深。(2)盡管天氣寒冷,冬泳愛好者還是堅持下水游泳。5、表示遞進關系 例如:(1)曇花開放不但美麗而且香味濃。 (2)草塘不僅風景優美,物產還很豐富。6、表示因果關系 例如: (1)因為平時小強學習刻苦,所以這次數學競賽得了第一名。 (2)由于天下起了雨,今天的長跑比賽取消了。7、表示選擇關系:指句子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可能的情況讓人從中選擇,可用如下關聯詞語: 或者或者 不是就是 是還是(二)比較句子,哪句好,并說說好在哪里。例:藍天上飄著白云。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三)補充句子補充句子是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句子并把句子寫

10、完整的一種訓練,是學生學造句前一種過渡性的訓練形式。例:_幫丁阿姨澆花。我們一同_。我們學會了_。 路邊的小草像_。(比喻句) 路邊的小草_。(擬人句) 列寧 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 回來了。” 男孩 地說:“一定會飛回來!”(四)仿寫句子仿寫句子是學生學習用詞造句前的另一種過渡性的訓練形式。例:江水和河水都流進海洋里。_和_都_。_。 例: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例: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黃黃的葉子 。三年級閱讀訓練一、閱讀明確:自然段和意義段 1、認識表條件、遞進、轉折關系等復句; 2、了解反問、排比等修辭句的特點和表達效果; 3、認識自然段;

11、 4、從意義段的聯系上認識意義段,初步懂得圍繞一個意思可以用幾個自然段表達; 5、領悟自然段里句子與句子的聯系; 6、了解“總分總”、“總分”等先概括寫后具體寫的構段式的特點,領悟承啟式、問答式、遞進式和時間發展式、空間移步換位式等構段方式。 7、認識過渡段,了解過渡段的特點; 8、認識先概括后具體描述或先具體描述后概括點明事物特點的構篇方法; 9、了解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等文體的基本構篇知識。二、四步閱讀策略第一步,略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第二步,一道一道問題看,根據第一遍略讀的映象找問題對應段,精讀對應段,找對應關鍵句,精讀關鍵句,體會關建詞第三步,認真琢磨,可以集中精力閉眼想一想第四步,整

12、理好通順語句,通順的句子可以給老師較好的映象作答即可,不要想當然,秘訣是結合上下文,結合文章首尾,列關鍵詞、字等三、閱讀技巧(一)閱讀是關鍵(二)抓重點詞句的解讀(三)循序漸進來解題(一)灰 雀(節選)p12 有一年冬天,列寧在郊外養病。他每天到公園散步。公園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寧又來到公園,走到白樺樹下,發現那只胸脯深紅灰雀不見了。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 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

13、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附加:1、詞語搭配填空(紅色字顯示部分)2、解詞:仰望、婉轉3、第三自然段正確填寫標點符號(藍色字顯示部分) 4、寫出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5、畫出語段中的擬人句。(二)秋天的雨(節選)p25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牧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頻點

14、頭。附加:1、數一數,這個自然段一共有( )句話。2、根據解釋寫詞語:五彩繽紛、頻頻點頭。3、找出文中的一組反義詞:炎熱涼爽4、文中“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把( )比作( ),寫出了( )。5、這段話中描寫了哪幾種景物,用圓圈圈畫出來。6、畫出兩個比喻句和擬人句。7、畫出文中的中心句。(三)孔子拜師(節選)p42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穿著長袍,頭發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首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這位風塵仆

15、仆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人們佩服孔子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附加:1、填上量詞:一駕馬車、一位老人2、從( )( )這些詞語能寫出孔子到洛陽的辛苦。(紅色字)3、給這句話加上標點。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首行禮,問道:“

16、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4、孔子為什么要去拜老聃為師?請用橫線在文中畫出來。5、孔子是怎樣跟著老聃學習的?請用曲線在文中畫出來。(斜體)6、由孔子的言與行你想到了什么?(四)美麗的小興安嶺(節選) 見書p91二、三自然段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地流著。溪里漲滿了春水。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

17、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1、填上正確的詞語。紅字部分2、詞語搭配填空(橫線部分)3、( )和( )這兩個詞寫出了了夏天的樹很茂盛的特點。4、畫出兩個比喻句和擬人句。5、抄寫出描寫鮮花的句子。6、這兩段是按_順序寫的?7、在第一、二自然段中,分別描寫了春天、夏天的景物,其中都寫到了( )這一種景物。(五)矛和盾的集合p62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 竟然 固然 當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到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18、 可是,這樣(忽然 竟然 固然 當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啊!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 (忽然 竟然 固然 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1916年,英軍的坦克首次沖上戰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1.結合語段填空。 矛的長處容易( 戳破盾 ); 盾的長處容易(抵擋矛) 。2. 給帶點字注音。 履帶( ) 坦克( ) 戳穿(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