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概述為了解決上海市住宅建設中中低價住宅相對較少的結構矛盾,2003年7月16日,上海市中低價“四高”示范居住區建設正式啟動。根據上海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結合近郊城鎮建設,依托城市軌道交通和快速干道等大型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上海市在外環線附近區域將規劃建設若干個中低價“四高”示范居住區。2003年上海市政府提出以每年300萬平方米為目標,推進中低價商品房的建設,總的建設目標是達到“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標準管理”、滿足“造價不高水平高,面積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環境美”的居住要求。以形成上海近郊設施配套現代化、居住環境生態化的一流社區。上海市南匯區康橋鎮基地是上海
2、市首批規劃建設的四個基地之一。一、基地概況1.1 區位康橋鎮基地位于上海市南匯區。本次規劃用地范圍,東起羅山路南延長線,西至500KVA高壓走廊東側用地邊界,南臨周鄧公路,北到秀浦路。地形呈長方形。基地規劃用地面積99.58公頃。1.2 基地現狀本次規劃用地為狹長方形,南北向長度約為1800米,東西向寬度約為500700米。現狀地塊內水網密布,除農田、水域等非建設用地外,現狀建設用地以農民宅基地為主,基地北部為劉家宅、洪家宅、沈家宅、姚家宅等村民住宅,沿秀浦公路以南有沿南小學。基地中部為徐家宅、朱家宅、桂家宅等村民住宅;南部為張家宅、銀丁家宅等村民住宅。現狀平均標高4.3米。1.3 周邊情況基
3、地河流水域面積10.09公頃,其中骨干河道三條:七灶港、八灶港、姚漁港,水域面積7.70公頃。基地周邊有眾多交通設施。向北沿羅山路南延長線可接外環線和磁懸浮列車;向南可接周鄧公路、沈祝公路兩條重要的公路;向西經秀浦路可接滬南公路;向東可接2高速公路。規劃中的軌道交通線在基地南側設有站點,這些設施建成后,交通出行將十分便利。基地周邊尚有規劃中的眾多的生態體系,和醫療衛生設施,西側為周浦鎮區,北側為康橋工業園區,東側為規劃中的浦江鎮生態林地及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南側是規劃中的國際醫學園區。中遠期有望為基地居民提供優質的生態休閑環境和醫療衛生保障。二、 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城市居住區規
4、劃設計規范(GB50180-93)、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03年12月)、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城市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設置標準,DGJ08-55-2002、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及其配套性文件,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局,2002年12月、上海市中低價“四高”示范居住區-南匯區康橋基地控制性詳細規劃(上海營都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天銳建筑咨詢(上海)有限公司)(2003年12月)7、上海市建設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場(庫)位置標準(PJB-7-96)8、上海市住宅設計標準(2001年)9、上海市住宅建設發展中心提供的相關資料及要求三、規劃指導思想以建設上海市新世紀的精品住宅為目的,規劃設計應
5、體現新理念、新手法、使用新材料、新工藝,達到造價不高品質高的建設目標。貫徹“以人為本”的規劃思想,強調人居環境與建筑的共存與融合,精心處理“人建筑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倡導“生態住宅區”的理念,營造生態型的居住區。綠脈是本基地的特點,充分利用綠化布景,創造綠地空間,將住宅組群與綠色活動空間融為一體,充分調和自然資源,力求為居民創造既有現代都市文化生活氣息,又可享受大自然田園風光的新世紀高品質人文社區。貫徹“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充分考慮與周邊地區的協調發展,規劃區的各控制要素需符合更高層次規劃的要求,要滿足下一步開發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實施滾動開發與分期建設,堅持居住區建設與社會
6、建設的互相結合,通過社區的營運,將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貫徹與規劃設計、小區建設與管理中。設計應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彈性與可操作性。四、規劃設想本次修建性詳細規劃是依據上一層次控制性詳細規劃所確定的開發容量進行合理的規劃布局。在對規劃設計方案進行多次調整修改的基礎上,力求創造合理的空間布局、齊全的公建配套和良好的景觀環境。4.1 規劃原則居住區的規劃布局,應綜合考慮周邊環境、路網結構,公建與住宅布局、群體組合、綠地系統及空間環境等內在聯系,構成一個完善的、相對獨立的有機整體。4.2 用地布局規劃結構基地整體布局結構可概括為“一軸三心九團”。一軸:基地中部沿姚漁港及緯一路自然構筑成一條縱貫基地
7、南北向的功能主軸。該軸既是區域內重要的南北向生活性主干道,又是整個居住區的功能和景觀主軸,沿主軸布置居住區主要的公共服務設施。三心:基地南北縱深較長,五條河流將基地分隔為大小不等的五段。根據不同公共服務設施的服務半徑,規劃采用串珠狀布局集中布置公共服務設施。在整個住區形成三個各具特色公共服務設施中心。北部中心教育功能為主;中部中心以綜合服務、社區管理、醫療衛生功能為主;南部中心以文化娛樂、金融商業、大型商業服務功能為主。九團:以規劃“一縱五橫”的水系劃分,規劃用地內形成九片規模適宜、較為集中的住宅用地。居住組團九個組團占地53.59公頃,可建住宅面積87.39萬平方米,及組團配套公建2.11平
8、方米。本居住區總共分為九個居住片區,姚漁港以東5個,姚漁港以西4個。姚漁港以東居住組團結合原有地脈走向,建筑布局強調區域的整體性、規劃性,呈現出強烈的城市肌理。姚漁港以西居住組團受河流分割較多,組團內部相對獨立完整,建筑布局結合地塊形態和地貌呈組團自由布局的形式。在每個居住組團內配建有相應的居住組團級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周邊距離最近發展成熟的周浦鎮區距基地大于1500米,居住區前期發展所需公共設施可依托周浦鎮,并通過交通加強與周浦鎮區的聯系,但中遠期發展仍需要由居住區內部達到配套平衡。在完全按照規范配置小區級、組團級公共服務設施內容的同時,適當設置居住區級配套公建的內容。整個居住區公
9、共服務設施配套采用組團居住區的兩級組織結構形式。按照規劃總體結構“一軸三心九團”,居住區級公建分為三組設置,在秀浦路、經二路交口處預留35KV變電站,用地約0.32公頃,中部與公共綠地結合,集中布置社區服務中心、社區醫院,形成強烈的向心匯聚力和焦點;南部(經一路以東,七灶港兩側),設置文娛中心,金融商業服務中心,大型商業服務設施,及單身公寓等。規劃本居住區內教育設施配套按人口測算。基地內設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小學一所,另外按服務半徑設幼兒園三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布置在經二路與環線交叉口西北角,姚漁港以西,用地面積2.12公頃;小學位于經二路東側,用地面積1.53公頃。三所幼兒園分別位于經二路與環
10、線交叉口西南角,姚漁港以西,用地面積0.66公頃;經二路與緯一路交叉口東南角,姚家宅河以南,用地面積0.66公頃;經二路以西,七灶港以北,用地面積0.77公頃。4.3 空間布局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豐富城市天際線,住宅組團內住宅布置由56層的多層住宅和1314層的小高層有機組成。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空間層次豐富。住宅組團內公共綠地布局體現“均好性”原則,住宅圍繞組團綠化形成居住組團,讓居民推窗見綠。內部公共綠地擬設幾何形狀硬質鋪地的健身廣場,有小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配以鵝卵石小徑、座椅、亭廊,營造出一個美麗、幽靜、富有生活氣息的綠化休閑區。4.4 住宅設計總體設計強調豐富的建筑形體,形成風格鮮明
11、的住宅建筑群,具有標識性和品質感。住宅的基本元素包陽臺門窗,形體設計是對上述元素特色化處理,展現更具個性、地域特征和風格化的建筑形態。平面設計住宅設計力求功能合理、設施完善、房型組合靈活、遵循以人為本的思想,從實際出發,無論是空間布局,還是細節處理,均體現對人的尊重、體貼與關懷。、居住形式多樣化。、住宅戶型貼近市場,戶型豐富多樣,面積大小不一,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住宅內部空間布置合理,按照空間使用功能,循序漸進。、居住理念適當超前化,經久耐用。、實現住宅信息化,智能化,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立面造型建筑單體立面設計中,采用現代歷史文脈與地域相結合的處理手法,力求多樣花及功能與形式的統一
12、。在建筑的外部設計時充分利用仿石面磚、清水面磚及局部涂料飾面,配以玻璃欄板陽臺、四坡頂,色彩素雅,富有地域特色和時代氣息。五、道路交通系統 5.1周邊城市道路基地周邊對外交通聯系的主要道路包括三條:羅山路南延長線連接外環線及康橋鎮,羅山路南延長線規劃紅線寬度60米,兩側各100米控制綠帶。東西向秀浦公路和周鄧公路是基地與西部周浦鎮區及東部主題公園的主要聯系通道,周鄧公路紅線寬度32米,秀浦公路寬度40米.鑒于基地南北向長約18000米,擬在基地中部西側預留兩條與周浦連接的道路。5.2 規劃路網結構居住區設四個主要出入口:秀浦路兩個,經一路、交叉口;周鄧公路,經一路、交叉口;緯一路和緯二路向西與
13、經一路相交成兩個出入口。規劃采用方格網與環路相結合的路網形式。形成兩橫兩縱的主要干道與環狀次要道路相結合的道路系統。基于近期規劃實施和中遠期景觀構建兩方面的考慮,規劃基地中設兩條南北向主要道路:經一路、經二路。經一路道路走向沿高壓走廊東側布置,為交通性主要道路,道路線型以直線為住,保證車輛的高效通過,同時方便聯系西南側的軌道交通站點。經二路位于基地中央,沿姚漁港東側布置,為中遠期基地內生活性主要道路和景觀通廊。為了便于小區車輛出入,中期在基地西側設置市政道路浦安路,匯交緯一路,緯二路向西延伸。兩條東西向道路緯一路和緯二路分別沿姚家宅河、八灶港布置,保證用地經濟并考慮在遠期與周浦鎮區相連通。在基
14、地東側,考慮的基地內組團間的交通聯系需要,規劃一條環狀次要道路,作為各組團間聯系的主要通道。各組團內部根據地塊大小及建筑布局形式,形成各自獨立又相互有機聯系的支路系統。5.3 道路等級規劃道路分為三級:居住區主要道路:經一路、經二路、緯一路、緯二路。道路紅線寬度2024米;居住區次要道路:環狀道路,紅線寬度16米;支路:各組團內部的道路,道路寬度米,車輛可以雙向行駛。各居住組團內入戶道路寬度4米,內部盡頭設置回車場地。小高層處設置供消防車使用的登高場地。道路名稱紅線寬度()經一路24浦安路24七灶港北側東西向道路24經二路20緯一路20緯二路20環路16支路57入戶路45.4 步行系統住宅組團
15、內結合條狀綠地設置林蔭道,路面以鋪砌地坪為主,林蔭步道是小區居住與休閑活動之間的主要聯系空間,便于小區居民方便地到達組團各處和周邊的景觀、景點。5.5 靜態交通整個住區停車包括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停車、居住區內停車兩種類型。(1)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停車基地南部結合大型商業設置社會停車場。在局部濱河綠地結合環境設計設置部分半地下停車場。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停車位的設置要求參見上海市建設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場(庫)位置標準(2)居住區內停車本次規劃居住區內,各區塊在開發過程中應該以每百戶35個停車位來保證有足夠的停車空間,力爭總停車位達到約4000個。居住內的地面停車位和地下停車數量結合建筑設計時整體考慮。居
16、住區和組團內的停車形式包括:路邊臨時泊車位,主要沿居住小區和組團內主要道路兩側設置,可采用鋪設植草磚等形式。半地下掩體式停車場:局部頂部覆土并加以綠化,以避免對景觀視線干擾。地面集中停車:結合道路一側,在住宅周邊設置。地下集中停車:結合小區人防工程,組團集中綠地設置。各居住區組團內根據人口規模設置相應自行車停車位。小高層地下層設集中的自行車停車場點,能夠滿足居民自行車的停放要求。以每戶1.15輛計算,需自行車車位13050個。5.6 公交站點考慮到公交和軌道交通是本居住區今后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規劃居住區分別設置連接周浦鎮區、康橋鎮區、軌道交通站點以及外環路的公交線路。公交線路主要沿經一路、經
17、二路、緯一路、緯二路布置,在以上四條道路上設置相應的公交站點。公交站點的設置同時結合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在經一路中段設置100X10米公交首末站,便于居民出行。六、綠地景觀系統規劃6.1綠地系統新區綠地系統在充分挖掘基地自然景觀和羅山路、高壓走廊景觀綠化的基礎上,由濱水綠帶結合水體、居住區公園、廣場綠地、街頭綠地及道路防護綠地,共同組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地系統。濱水綠帶:主要沿基地內保留的六條河流兩側布置,在滿足原有兩側6米控制寬度的基礎上,結合道路線型形成沿河寬窄變化有致的綠帶。濱水綠帶的形式以生態駁岸為主,局部結合城市廣場的設置可采用部分硬質駁岸。同時結合非骨干河道可營造景觀水面,如
18、姚家河、無名河等。居住區公園:基地內設居住區公園二處,一處位于社區醫院北,另一處位于八灶港和姚漁港交匯處。公園為開放式布局。考慮公眾觀賞、休息、健身、逗留等各項活動的需求,在四周綠化區內部設休息座椅。公園西側利用與水面的高差變化設臺階形成濱水廣場。街頭綠地:主要沿幾條主要道路交叉口布置,街頭綠地形式應突出標識性。道路防護綠地:基地周邊的三條城市道路兩側均控制有較大寬度的道路綠地。沿羅山路沿線綠地采用生態林形式,保障對羅山路噪聲、廢氣污染的有效隔離。沿周鄧公路與秀浦路以規整片林為主,提高標識性。同時在各組團內部根據建筑群體組合形成組團內部的公共綠地。綠地內花卉、草坪、小品、樹木、卵石步道散落其間
19、,各種健身器材與活動場所身處其間,恬靜而安逸,活力而生機,精心營造的緩坡綠地及景觀樹構成了一幅富有韻率感的畫卷。6.2 景觀系統基地的景觀系統由景觀節點、門戶節點、景觀軸線、景觀控制界面、重要景觀控制區和周邊生態景觀區共同構筑而成。中部公共服務設施中心,結合公共建筑形態組合及東側、南側小高層建筑形成具有半圍合感的城市廣場,作為整個居住區居民活動的中心。在北部學校,結合濱河綠地,形成北部門戶節點。居住區公園布置在中部節點北部,利用河道和道路交角的放大部分作為整個居民區的主要公園。中部的經二路是基地重要的功能軸,同時它與姚漁港結合形成居住區重要的景觀軸,居住區內的景觀節點和門戶節點均沿該景觀軸布置
20、。景觀控制界面:在中部節點,結合建筑布局形式形成連續的公共建筑界面和富有節奏感的小高層建筑界面。重要景觀控制區:基地內不同功能的建筑,形成不同的景觀控制區,主要包括公共建筑景觀區和居住建筑景觀區,對不同景觀區的建筑要各具建筑特色。周邊生態景觀區:規劃將用地東側沿羅山路100綠帶建設成為基地周邊的特色生態景觀區。七、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規劃7.1 供水、需水量基地規劃居住戶數11350戶,居住人口34050人。根據上海市供水專業規劃所明確的居民生活用水標準、以及國家建設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標準(GB/T50331-2002),本小區居民生活用水量按平均日180L/p
21、.d估算,日變化系數取用1.3,因此,基地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為7970立方米日。基地公共建筑包括行政管理、建筑郵電、商業服務、教育和文化體育等,建筑面積約209422萬平方米,按80m3萬m2.d估算,為1680立方米日。由于基地內水系比較發達,綠地用水考慮取用河道。因此,基地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用水總計為950立方米日,再考慮15%為不可預見水量后,基地最高日總需水量為11100立方米日。、規劃管線康橋鎮基地規劃近期以南匯區自來水公司所屬周浦泵站(水廠)為供水水源,通過規劃秀浦路、周鄧公路給水管線的建設,開源接管。C、規劃管線路名起止路線管徑規劃秀浦路經一路規劃羅山路沿長線500緯一路經一路
22、規劃路300緯二路經一路規劃路300規劃周鄧公路經一路規劃羅山路沿長線500經一路規劃秀浦路規劃周鄧公路500經二路規劃秀浦路規劃周鄧公路3007.2 雨污水排放、規劃標準1、 雨水標準:設計暴雨重現期為一年,涇流系數按地面下墊面情況而定,地面綜合涇流系數取0.6。、污水量標準:規劃污水量按規劃用水量來確定,規劃污水量規劃用水量的比值為90%。本地區地下水位較高,應適當考慮地下水滲入量,一般平均日旱流污水量10%計。、雨水排水工程規劃本地塊屬水利防汛排澇的浦東片。按照“上海市城鎮雨水排水系統專業規劃”和“南匯區水利規劃”,周康地區現狀水面率較高,地區內河最高控制水位為3.70米,常年控制水位為
23、2.50米。基地內自然地面平均高程在4.0米以上,規劃地坪標高在4.20米以上。由于本基地內水面率已達到8%,河道調蓄庫容充裕且分布均勻,河道最大間距不超過600米,地面與河道最高控制線水位的高差較大在0.5米以上,因此該地區雨水排水有條件采用城市自流排水模式。雨水經區干道、支路下敷設管道,多頭分散,就近自流出浜,至躍進河、張家浜、姚家宅河、八灶港、七灶港及姚漁浦等地區河道。經一路、經二路、緯一路、緯二路及基地內部支路分別敷設6001000雨水管道,就近出浜。鄰近河道的小區街坊的雨水排水可按就近排放,分散多頭,自流出浜的原則設計,設計管徑建議采用400600,管道最大流行距離不超過200米。小
24、區內各干路、支路敷埋6001000C、按本基地內的水系分布情況,將基地內的污水系統劃分為北區、中區和南區三個污水系統分區。北區的服務范圍是東起羅山路延伸段以西,西至浦安路以東高壓走廊,南起張家宅河,北抵秀浦路,服務面積約24.5ha。北區污水系統自張家宅河起,沿小區主干道經一路敷設400污水收集干管,由南向北接入秀浦路上周康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干管800,納入康橋2#污水泵站提升后納入白龍港污水排放系統。經一路的一側支路設300污水收集支管。中區的服務范圍是東起羅山路延伸段以西,西至浦安路以東高壓走廊,南起八灶港,北鄰張家宅,服務面積約48ha。中區污水系統自經一路、經二路起,沿小區東西向主干道
25、緯一路敷設400污水收集干管,由東向西接入浦安路上周康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干管1000,納入康橋2#污水泵站提升后納入白龍港污水排放系統。經一路、經二路的二側支路設300污水收集支管。南區的服務范圍是東起羅山路延伸段以西,西至浦安路以東高壓走廊,南鄰周鄧公路,北抵八灶港,服務面積約27.5ha。南區污水系統自八灶港起,沿小區主干道經一路敷設400污水收集干管,由北向南接入周鄧路上周康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干管800,近期由東向西納入康橋2#污水泵站提升后納入白龍港污水排放系統,遠期由西向東,納入東部規劃周康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到六灶港。經一路的一側支路設300污水收集支管。小區內各干路、支路敷埋300污水管。7.3 供氣A、供氣量天然氣(立方米/時)住宅用氣量835商業、辦公用氣量190總用氣量1025B、規劃管線路名起止路線管徑規劃秀浦路經一路規劃羅山路沿長線200300兩根緯一路經一路規劃路200緯二路經一路規劃路200規劃周鄧公路經一路規劃羅山路沿長線200300兩根經一路規劃秀浦路規劃周鄧公路200經二路規劃秀浦路規劃周鄧公路2007.4 供電A、需電量規劃居住總戶數11350戶,每戶建筑面積約77平方米,考慮用電有功功率為6KV/戶則需有68100KW,若工作系數為0.6,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