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五篇 昆蟲分類 Insect Taxonomy一、研究內容: 1、定義:研究昆蟲的命名、鑒定、描述以及系統發育和進化的科學。 2、任務: 鑒定 identification: 確認及描述 分類 classification: 排列成序、建立分類系統 系統發育 systematic: 物種的形成、彼此的親緣關系 二、研究意義1、是整個昆蟲學的基礎 研究對象: 粘蟲 Cirphis unipunita Mythimna separata “小螻蛄” Gryllotalpa africana Gryllotalpa orientalis 非洲螻蛄 東方螻蛄 二、研究意義 1、是整個昆蟲學的基礎
2、預測預報的依據:性引誘劑(誘芯) 為害蟲防治提供信息: 生物防治:寄生蜂的專一性 植物檢疫的基礎 抗美援朝: 細菌戰, 陸寶麟、柳支英中國紫膠蟲:劉崇樂 商品儲運中的害蟲問題2、國防與經濟生活3、保護生物多樣性跳蟲紫膠蟲1、偉鋏叭 Atlasjapyx atlas 級 2、尖板曦箭蜓 Heliogomphus retroflexus 級 3、中華缺翅蟲 Zorotypus sinensis 級 4、墨脫缺翅蟲 Zorotypus medoensis 級 5、中華蛩蠊 Galloisiana sinensis 級 6、拉步甲 Carabus (Coptolabrus) lafossei 級 7、
3、碩步甲 Carabus (Apotopterus) davidi 級 8、彩臂金龜 Cheirotonus spp. 級 9、叉犀金龜 Allomyrina davidis 級 10、金斑喙鳳蝶 Teinopalpus aureus 級 11、雙尾褐鳳蝶 Bhutanitis mansfieldi 級 12、三尾褐鳳蝶 Bhutanitis thaidina dongchuanensis 級 13、中華虎鳳蝶 Luehdorfia chinensis 級 14、阿波羅娟蝶 Parnassius apollo 級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988(昆蟲綱)4、環境保護 第一章 昆蟲分類學的基本原
4、理主要內容物種概念 分類階元種下階元分類特征 命名原則檢索表昆蟲分類學的歷史與現狀、物種概念物種(species)既是一個分類學概念,又是一個生物學概念。物種是分類的基本階元,物種定義是分類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它的定義很多,有關判別的標準爭議很大。人們普遍接受的是生物學物種概念,即“物種是自然界能夠交配、產生可育后代,并與其他種群存在有生殖隔離的群體”。以種群的形式客觀存在。同一個種群具有相同的形態特征,包括內部的和外部的。種群內個體之間可以自由交配,后代正常。同一種群與其他種群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外生殖器,性外激素)。例如,棉鈴蟲 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就是一個
5、物種。、分類階元 2.1 分類單元 分類單元(Taxon)是分類工作中的客觀操作單位,有特定的名稱和分類特征。如一個具體的屬、一個具體的科、一個具體的目等。2.2 分類階元 分類階元(Category)是由各分類單元按等級排列的分類體系(hierarchy)。在分類學中有7個基本的分類階元,包括:界、門、綱、目、科、屬、種。 界(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phylum)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綱(class) 昆蟲綱 Insecta 目(order) 鱗翅目 Lepldoptera 科(family) 夜蛾科 Noctuidae 屬(genus) 實夜蛾屬Hel
6、icoverpa 種(speies) 棉鈴蟲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通過分類階元,我們可以了解一種或一類昆蟲的分類地位和進化程度,如棉鈴蟲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的分類地位是: 種是分類的基本階元,其余的6個是主要階元。但由于昆蟲種類繁多,進化級別和程度不同,以上7個階元在實踐中常感到不夠用,因此經常在這 7個階元下加亞(Sub-)、次(infra)等,如亞目、亞科、亞種等;在其上加上總(super),如夜蛾總科、葉蟬總科等;在科和屬之間有時還加上族(tribe),如犀獵蝽族、桿獵蝽族等。這些為次要階元。 在昆蟲分類中,總科
7、詞尾加-oidea,科詞尾加-idae,亞科加-inae,族加-ini。在具翅昆蟲中,其目名詞尾常加-ptera。屬級及其以上各單元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一律要求大寫。 有了分類體系,分類學就成為有效的信息存貯系統。換句話說,提到一個種時,我們沒有必要每次都描述這個種的所有特征。例如,鑒定出一種昆蟲屬于東亞飛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只要寫出學名,注出它所屬的目(直翅目)、科(蝗科),我們立即就知道它屬于漸變態、植食性、咀嚼式口器、卵產于土中等,對所研究的種的性質獲得一些總體印象。又比如,如果鑒定出一種昆蟲屬于葉蟬類,我們就可知道它以刺吸的方式取食植
8、物的汁液,而且非常有可能傳播植物病毒病等。 由于有了分類體系,使分類學的預測功能成為可能。分類學能根據已有的研究去預測研究不完善的生物。例如,昆蟲幾乎總是先根據外部形態進行分類。然而,一旦用形態標準把一種昆蟲歸于某一具體的單元,就可根據單元內其他研究較好的成員預測其習性(包括生活史)、內部構造和生理。3、種下階元 物種內并非均勻一致,而是由一系列種群所組成。不同種群間由于遺傳變異可有所差異,所以種下分類曾使用過許多種下單元(infra specific category)。常見的有:(1)變種(variety) 以前,有些人認為凡不符合模式的標本稱為一個變種。分類學早期應用較多,1961年以后
9、已廢棄不用。 是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生態條件下產生的不同表現型,形態上有明顯差異,但其后代可隨環境條件的改變而發生可逆性變化。如東亞飛蝗的群居型和散居型,密度高時產生群居型,翅長、前胸背板平直、可遷飛;密度低時為散居型,翅稍短、前胸背板隆起、不遷飛。蚜蟲有有翅型和無翅型,營養條件好時為無翅胎生蚜,營養惡化時產生有翅型,遷移到其他植株上去。分類學上現已不用生態型這一概念。(2)生態型(ecotype) 由于地理隔離,不同種群間基因交流降低,各自向不同方向演化,有相當大的趨異,但相互間仍能雜交,未達到種的級別,就定為亞種。這一概念目前僅承認地理亞種。 (3)亞種(subspecies)4、分類特征 絕
10、大多數物種描述都是根據選擇的形態特征,而且雖然現代的趨勢肯定是向著包括其他類型的特征前進(尤其是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行為學的特征),但形態學特征可能還會繼續成為大多數描述的中心,至少在昆蟲中是這樣。 形態學特征是分類學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特征,除體長、體寬、顏色等一般的外部形態外,還用到一些特殊構造(如外生殖器、各種腺體等)、內部形態(如消化道、神經系統等)、胚胎學特征及胚后發育特征等。 包括代謝因子、血清、蛋白質和其他生化差異、身體分泌、基因性不育因子等。 分類中可以選擇的特征很多,主要包括:(1)形態學特征(2)生理學特征 包括棲境和寄主、食物、季節變異、寄生物、寄主反應、
11、行為學特征、求偶和其他行為隔離機制及其他行為類型。 主要包括一般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種群的同域一異域關系等。 細胞核學(以及其他細胞學區別)、同工酶、核酸序列、基因表達和調控等。(3)生態學特征(4)地理特征(5)遺傳學特征 根據所用的主要特征,有人把分類分為形態分類(morphological taxonomy)、化學分類(chemical taxonomy)、遺傳分類(genetic taxonomy)、分子分類(molecufar taxonomy)等。顯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昆蟲分類學的手段也在不斷變化。 5、 命名原則 命名法(nomenclature)涉及生物和生物類群的命名,以及命
12、名所遵循的規則和程序。最初的命名法規是在林奈(1758)自然系統(第10版)中對生物命名原則的基礎上制定的,在過去的200多年中逐漸發展與完善,每隔若干年就可能要修訂一次。生物命名法規包括植物命名法規和動物命名法規兩類,兩者相互獨立,內容有所不同。我們現在使用的動物命名法規是2019年修訂的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第4版),從2000年元月1日起開始實行。我們對昆蟲的命名時要嚴格遵循最新修訂的國際動物命名法規。 學名由拉丁語單詞或拉丁化的單詞所構成,大多數名稱源于拉丁語或希臘語,通常表示命名的動物或類群的某個特征,也可以用人名、地名等命名。5.1 學 名 國際動物命名委員會,規定科學中動物命名只能使
13、用一種語言拉丁語。按照動物命名法規給動物命名的拉丁語名稱就是學名(scientific names)。 雙名法(binomen)即昆蟲種的學名由兩個拉丁詞構成,第一個詞為屬名,第二個為種本名。如菜粉蝶 Pieris rapae L,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等。分類學著作中,學名后面還常常加上定名人的姓。但定名人的姓氏不包括在雙名法內。5.2 命名法(1)雙名法 當某一學名中的屬名被修訂或種名被更改時,原定名人的姓氏要加圓括號,以便查對。如三化螟最初學名為Schoenobius incertulas Walker, 70年代將該種移入Tryporyza屬,學名成為Trypo
14、ryza incertulas (Walker),80年代,又將該種移入Scirpophaga屬,學名又成為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 亞種的學名由3個詞組成,屬名、種名和亞種名。即在種名之后再加上一個亞種名,就構成了三名法(trinomen)。如:東亞飛蝗Locux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2)三名法屬名+種名一律用拉丁文字母表示。屬名在前種名在后,屬名第一個字母大寫,其余字母小寫。定名人用正體,第一個字母大寫,其余字母小寫。學名印刷時常用斜體,以便識別。種名在同一篇文章中再次出現時,屬名可以縮寫。如果一個種只鑒定到
15、屬而尚不知道種名,則用 Sp來表示,如 Aphis sp表示蚜屬一個種;多于一個種時用 Spp,如 Aphis Spp表示蚜屬的兩個或多個種。5.3 命名的原則 都是不允許的。5.4 同物異名和異物同名 誰先最先發表,就以誰的為準。一個種有幾個名,最早發表的那個為準。兩種動物共用一個名,即同名,優先律規定最早使用該學名的種有效。5.5 命名的優先律5.6 模式標本 模式標本是指建立種級新分類單元時依據的標本,包括正模(holotype)和副模(paratype )。正模:是指新種發表時,由作者指定作為載名模式的一個標本。正模標本應附上注明正模字樣的紅色標簽及種名標簽。 副模:是指除正模以外的模
16、式標本。每個副模標本都應附上注明副模字樣的黃色標簽及種名標簽。、檢索表 對比分析和歸納的方法,選用比較重要而穩定的特征,以簡短的文字排列而成。 分類工作的重要工具和基礎。A.檢索表類型 雙項式 單項式 退格式或包孕式(1)雙項式1、無翅 -2 有翅 -32、腹末有彈器 -彈尾目 腹末有尾須1對和中尾絲一條-纓尾目3、口器刺吸式-4 口器咀嚼式-54、前翅為半鞘翅,后翅為膜質;喙著生于頭前端-半翅目 前后翅膜質,或前翅稍加厚;喙著生于頭腹面后端-同翅目5、前翅覆翅,后翅膜質;后足跳躍足,或前足開掘-直翅目 前翅為鞘翅,后翅為膜質-鞘翅目(2)單項式1(4) 無翅2(3) 腹末有彈器-彈尾目3(2
17、) 腹末有尾須1對和中尾絲1條-纓尾目4(1) 有翅5(8) 口器咀嚼式6(7) 前翅覆翅,后翅膜質;后足跳躍足或前足開掘足-直翅目7(6) 前翅為鞘翅,后翅為膜質-鞘翅目8(5) 口器刺吸式9(10) 前翅為半鞘翅,后翅膜質;喙著生于頭前端-半翅目10(9) 前、后翅膜質,或前翅稍加厚;喙著生于頭腹面后端-同翅目(3)退格式或包孕式A 無翅 B 腹末有彈器-彈尾目 BB 腹末有尾須一對或中尾絲1條-纓尾目AA 有翅 B 口器咀嚼式 C 前翅覆翅,后翅膜質;后足跳躍足或前足開掘足-直翅目 CC 前翅為鞘翅,后翅為膜質-鞘翅目 BB 口器刺吸式 C 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質;喙著生于頭前端-半翅目
18、CC 前后翅膜質,或前翅稍加厚;喙著生于頭腹面后端-同翅目目名口器翅其他特征彈尾目咀嚼式無腹末有彈器纓尾目咀嚼式無腹末有尾須一對、中尾絲一條直翅目咀嚼式前翅覆翅,后翅膜質后足跳躍足或前足開掘足鞘翅目咀嚼式前翅鞘翅,后翅膜質半翅目刺吸式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質喙著生于頭前端同翅目刺吸式前后翅膜質或前翅略加厚喙著生于頭腹面后端B.檢索表制作步驟: 選取特征 列表 成文C.編制檢索表的注意事項:盡可能地選用明顯而穩定的外部特征絕對性狀對稱性狀文字簡潔7 、昆蟲分類學的歷史與現狀(一) 分類學的歷史 分類:我國,3000年前,爾雅,草、木、蟲、魚、鳥、獸 。蟲字旁的字50多個,涉及昆蟲80多種。亞里士多德
19、(公元前384322),昆蟲20類(翅的不同)我國明代李時珍,1590年,本草綱目,昆蟲3類106種。 分類學的三個歷史階段:1、1758,Linnaeus,自然系統 貢獻:雙命名法,初步的分類體系。 或甲級分類 classification (地區性生物區系的研究)2、1859,Darwin,物種的起源 或乙級分類學 taxonomy(自然系統)3、1940,Huxley,新系統學 或丙級分類學 systematics 物種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形態學和單一的標本(二)現狀與展望傳統:知識、資料、標本、解剖鏡1、理論上:三大學派 進化分類學: 陳世驤,1987 進化論與分類學 數值分類學:全面相
20、似性、聚類 支序分類學:距共同祖先的相對近度2、技術上:微觀(電子顯微鏡)與宏觀(生物學)生理生化:相似種鑒定、系統發育計算機:資料獲取、圖象處理、數據分析、 標本管理、自動識別(三)我國的昆蟲分類學進展起步晚 1914,第一篇正式論文。 19351941:胡經甫中國昆蟲名錄:6卷 20199,中國人命名204種,0.9%;成績卓著:廣而深 經濟昆蟲志 55卷,昆蟲志20余卷 地區性考察:三峽、西藏、橫斷山等 50年昆蟲: 新科6個,新屬670個,新種13400個。(三)我國的昆蟲分類學進展任務艱巨 未知的基數龐大: 世界:1000萬種,已描述90萬種, 每年遞增78千種,1300年 中國:1
21、00萬種,已知7萬, 很多類群沒有人涉足 50年的新種:31個目、488科 1000 吳燕如:河北條蜂(2000), Licent,1915.8.4采于河北 人員少:400人629人(新種定名人) 第二章昆蟲綱(s. l.)的分類體系 一、分目依據: 翅的類型與質地;變態類型;口器類型;生物學習性;二、體系的沿革:Linnaeus,1758,7個目。 膜、脈、鱗、鞘、雙、有吻目、無翅目。Brauer,1885,無翅、有翅兩個亞綱,17個目。Borner,1904,有翅亞綱分為不完全變態類和完全變態類,22個目。Brues 和 Melander,1932,34個目。周堯,19471964,蚣蟲亞
22、綱、粘管亞綱、無翅亞綱、有翅亞綱。蔡邦華,1955,兩個亞綱,3大類、10類,34個目。 目前:33或34個目+1個新目。本書:六足總綱:內口綱:原尾目、彈尾目、雙尾目昆蟲綱: 無翅亞綱:纓尾目、石炳目 有翅亞綱 古翅次綱:蜉蝣、蜻蜓兩個目 新翅次綱:外翅部: 內翅部:原尾目Protura原尾蟲,蚖;Protura彈尾目Collembola跳蟲,跳;Springtails雙尾目Diplura 鋏尾蟲,雙尾蟲,趴;Diplurans二、昆蟲綱Insecta(s. str.):口器不包藏于頭腔內,外露一、內口綱Entognatha:口器包藏于頭腔內,不外露石蛃目Archeognatha石蛃;bristletails衣魚目Zygentoma衣魚;Silverfishes(一)無翅亞綱Apterygota 原始無翅,口器咀嚼式,變態不明顯,成蟲腹部生殖前節有附肢。蜉蝣目Ephemeroptera蜉蝣,蜉;Mayflies蜻蜓目Odonata蜻蜓,蜻,蜓,豆娘;Dragonflies, damselflies (二)有翅亞綱Pterygota 原始具翅,口器多樣,變態明顯,成蟲腹部生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東部五校2024-2025學年(五四學制)七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 2025企業合同的基本內容
- 統計員給員工培訓大綱
- 汽車行業動態解讀
- 文化活動場所的安全管理計劃
- 2025家電購銷合同模板
- 聯動社區發展的圖書館項目計劃
- 幼兒園教研學期工作計劃的教學資源與教學手段
- 2025照明設備銷售合同范本
- 2023年《房屋建筑學》考試復習題庫大全(含答案)
- 征地拆遷培訓班課件
- 2024年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工作進度保證措施
- 管道(管網)水力計算表
- 游泳對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 汞中毒學習課件
- 國際商事調解的流程和程序
- 工廠領手套管理制度
- JGJT220-2010 抹灰砂漿技術規程
- 【基于PLC的搬運機器人系統設計4700字(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