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動物疫病防治員簡答題及其答案_第1頁
農業部動物疫病防治員簡答題及其答案_第2頁
農業部動物疫病防治員簡答題及其答案_第3頁
農業部動物疫病防治員簡答題及其答案_第4頁
農業部動物疫病防治員簡答題及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業部動物疫病防治員簡答題及其答案1.出具動物產品檢疫證明應具備的條件:動物產品來自非疫區精液、種蛋、胚胎的供體應取得健康合格證,包裝箱尚需加貼統一的外包裝消毒封簽標志毛、蹄、骨、腳應按規格作外包裝消毒,并貼統一規定的外包裝消毒封簽標志/皮張做炭疽沉淀反應,結果為陰性,或做環氧乙烷消毒。2. 豬瘟特征性病理變化:急性豬瘟與亞急性、慢性豬瘟病理變化不同。急性豬瘟:黏膜、漿膜、淋巴結、心、肺、喉頭、腎盂、膀胱、膽囊等處常有數量不等、程度不一的出血斑點淋巴結呈大理石狀外觀,以腹腔內淋巴結最為典型,腫大、暗紅色、切面多汁,呈彌漫性出血或周邊出血脾不腫大,有的可見出血性梗塞,以邊緣最為多見/扁桃體常有炎

2、癥腦的變化以充血為主,偶見腦膜有少數出血點亞急性和慢性豬瘟:主要病變為壞死性腸炎,一般見于回腸末段和結腸的黏膜上。炎癥從淋巴濾泡開始,向外發展,形成同心輪層狀的扣狀腫,黑褐色,突出黏膜表面,中央低陷,有的品剝脫形成潰瘍。3.檢疫處理的類型:對合格的動物、動物產品出具檢疫證明對發現染疫動物、動物產品進行無公害化處理4.豬囊蟲病主要檢疫方法:臨床上檢查舌肌,在舌底面可察見米粒大白色透明的囊尾蚴的囊泡肉檢中切開嚼肌、舌肌、腰肌、心肌等檢查囊尾蚴的囊泡免疫學檢查有變態反應,環狀沉淀試驗,補體結合反應,間接血凝試驗,炭粉凝集試驗和酶聯免疫吸咐試驗囊蟲病豬肉的處理:在檢驗部位40平方厘米面積內有囊尾蚴及其

3、鈣化蟲體3個及3個以下,胴體冷凍或腌制等無公害化處理后出廠;蟲體45個者,高溫處理以后出廠;6個以上者作工業用或銷毀胃腸和皮張不受限制出廠,內臟和體腔脂肪經檢驗無囊蟲者,不受限制利用皮下脂肪練食用油或作為復制品原料5.豬宰后必須檢驗的部位:有頭部、體表、內臟、及胴體、的有關部位a頭部檢驗:兩側頜下淋巴結,咬肌和鼻唇、咽喉、扁桃體等有無局部炭疽和囊尾蚴動物b體表觀察:皮膚的完整性和顏色,注意一、二類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皮膚病變c內臟檢驗:心、肝、肺和胃、腸、脾。心注意有無出血、纖維素、心肌變性壞死、囊尾蚴和心瓣膜贅生物等。肺注意有無結節、硬塊、炎灶、結核、肺絲蟲和甲狀腺是否摘除。肝注意有無淤血、檳

4、榔肝、脂變、黃疸、大小、硬度、寄生蟲包囊和結節。胃腸注意表面有無頸囊尾蚴和腸系膜淋巴結有無腸型炭疽。脾注意有無梗死和急性脾腫。d胴體檢驗:肌肉色澤,肋骨兩側小血管有無血液和肌斷面濕潤,以其放血程度好壞。/皮膚、脂肪、肌肉、胸腹膜、關節和脊椎斷面有無異常;尤其皮膚對豬瘟、豬丹毒、豬肺疫和豬弓形蟲病的檢出有很大意義。/頸淺背淋巴結、腹股溝淺淋巴結、髂內淋巴結有無病變。/腰肌檢查有無囊尾蚴寄生。如果咬肌、心肌和腰肌均有囊尾蚴時,應檢查肩胛外側肌、膈肌和股部內側肌是否有囊尾蚴。/腎臟檢查:剝離被膜而不切開,檢查是否有出血、膿腫、腎蟲結節等和腎上腺是否摘除。6. 產地檢疫出證的條件:a被檢動物來自非疫區

5、;b臨床檢查健康;c 免疫在有效期內;d 規定的實驗室檢驗項目結果為陰性。7. 確診旋毛蟲病的主要檢疫方法:目前主要應用壓片法和集樣消化法檢查旋毛蟲囊和醚聯免疫吸附試驗、沉淀反應、對流免疫電泳、凝集反應等血清學試驗。壓片法:取左右膈肌各一塊(30),每塊選剪出麥粒大的12小塊,用厚玻片壓片鏡檢,可發現旋毛蟲囊,呈橄欖形,約0.81.0厘米長,內含有縮成螺絲狀幼蟲.包囊有肉芽腫型、包囊型和和混合型三種有時可見濃淡不一黑色的鈣化包囊。集樣消化法:取膈肌角肉樣,每分約12,每20100頭分為一大樣,置搗碎機中,加510倍0.4%胃蛋白酶容液量的一半進行搗碎然后將搗碎液傾入燒杯中,用剩下的另一半胃蛋白

6、酶溶液沖洗搗碎機容器后,洗液并入燒杯中,再用鹽酸(每100毫升搗碎液加入0.7毫升鹽酸)調整pH為1.82.0,在3841下消化35分鐘,隨后收集沉淀物于表玻皿中鏡檢。若發現蟲體,要判定該肉樣為陽性再把該大樣的的頭份分為1020頭為一小樣,重復本法篩選8. 鑒別牛炭疽、牛氣腫疽、巴氏桿菌病:牛炭疽:黏膜發紺,口鼻流出帶血泡沫,肛門和尿道口流出不易凝固的黑色血液,糞、尿帶血,頸、胸、腹部及外生殖器可能發生局限性水腫。牛巴士桿菌病:鼻鏡干燥,呼吸、脈搏加快,結膜藍紫,牛腹瀉,形狀如稀粥,后呈水樣,混有黏液和血塊,惡臭。鼻汁帶血。尿含血塊。牛頭頸、胸發生浮腫,外形明顯失常,重者肛門和生殖器或腿部亦呈

7、現水腫,甚至蔓延身體其他部位。牛氣腫疽:在肌肉豐滿部位,如股、臀、腰、肩、胸、頸等部位發生腫脹。皮膚干硬而黑,甚至壞死,觸壓患部有捻發音。若切開腫脹部,有黑色帶氣泡的液體流出,并有特殊臭味。9.家畜傳染病發生、發展的三個條件是:a傳染源,是指某種傳染病的病原體在其中寄居、生長、繁殖,并能排出體外的動物機體。b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后侵入另一易感動物所經的途徑。c動物的易感性,是一群動物對某種傳染病的易感受程度。10. 肉尸和內臟經檢疫后的處理方法:a健康合格的動物產品應在胴體上加蓋驗訖印章,出具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b不合格的動物產品,應立即記錄在“檢疫登記簿”上,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

8、國國家標準GB165481996和其他規定提出處理意見并進行處理。11. 動物檢疫有哪些方法: a流行病學調查法。主要應了解當地和鄰居地區過去和現在發生疫病的情況,動物疫病的一般和特殊癥狀,發病率、病死率和死亡數,發病動物的年齡和發病的季節性,疫病的病程經過,治療的方法和效果,免疫接種情況。綜合分析所掌握的資料,結合臨床和病理材料,對動物疫病進行確診。b病理學檢查法。可分為尸體剖檢和病理組織學檢查兩種。尸體剖檢對于一些疫病在臨床上不顯示任何典型癥狀,而在剖檢時卻可能找到特征性病變。周圍、這將幫助檢疫人員作出正確的判斷。病理組織學檢查,對肉眼看不清楚或疑難疫病,可酌情采取病料送實驗室作組織切片,

9、在顯微鏡下檢查,觀察其細微的組織學病理變化,借以幫助診斷。c病原學檢查法。一般常用的方法和步驟為:病料的采集;病料涂片的檢查; 分離培養與鑒定;動物接種試驗。 d免疫學診斷法。一般分為血清學實驗和變態反應。 血清學實驗利用抗原和抗體特異性結合進行診斷,特異性和敏感性都很高,方法簡易迅速。常用的有沉淀反應、凝集反應、補體結合反應。變態反應常用于某些寄生蟲和某些慢性傳染病的診斷,常用于診斷馬鼻疽、結核病和布氏桿菌病等的檢查。臨床檢查法。可分為群體檢查和個體檢查。12.死畜肉的判斷?死畜肉的感官特征為: a極度放血不全; b頸部組織呈黑紅色或暗紅色,刀口周圍無血液侵染現象,骨髓呈暗紅色; c在肉體一

10、側的皮下組織、肌肉和漿膜,呈明顯墜積性淤血,血管怒張,血液浸潤組織呈大片紫紅色區。在側臥部位皮膚上有淤血斑,即斑尸。d淋巴結腫大,切面呈紫紅色或有其他變化。e 橫死肉有致死痕跡,如撞死或摔死者,多有骨折或嚴重內出血,體表局部有明顯損傷;勒死者有索勒痕等。13. 病死畜的處理:病死畜一律做工業用或銷毀。14. 集貿市場開展肉品衛生監督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動物衛生防疫監督人員在集貿市場執行監督檢查任務時,應著裝整齊、標志明顯、攜帶證件、憑據齊全。一般工作程序是:出示證件,說明來意;全面檢查,了解情況;調查取證,做好筆錄;認定事實,依法處理;。手續完備,監督執行。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檢疫法所稱的

11、動物產品包括:是指動物的生皮、原毛、精液、胚胎、種蛋以及未加工的胴體、脂、臟器、血液、絨、骨、角、頭、蹄等。16.染豬瘟病的豬宰后病理變化是: a腎皮質色澤變淡,有點狀出血;獸醫教學參考,獸醫臨床交流(G9_3UP+G2v9c;yb淋巴結外觀出血腫脹,切面周邊出血,呈紅白相間的“大理石樣”;c脾臟不腫臟,邊緣發現楔狀梗死區;d 喉頭、膀胱有小部分點狀出血;e 全身出血性變化,多呈小片或點狀;f 回盲瓣、回腸、結腸形成“紐扣狀腫”(慢性豬瘟)17. 檢疫豬腎臟主要疫病病理變化:(豬腎臟病理變化,因傳染病的種類不同而不同)a豬瘟:腎臟一般不腫大,貧血呈灰褐色或土黃色,表面有針尖大小出血點,切面腎盂

12、乳頭出血明顯; b最急性豬肺疫:腎臟充血腫脹,表面有大小不規則的出血斑、點,切面髓質出血明顯,并伴有壞死灶;c豬血痢:腎充血d豬敗血性鏈球菌病:腎淤血呈暗紅色,稍腫大,皮質、髓質可見黑紅色不規則的出血區和出血斑點;e豬丹毒:腎臟淤血腫大,呈深紅或紫紅色,表面有云霧狀藍紫色淤血帶,并伴有深紅色大小不等的出血點,俗稱“大花腎”,切面皮質見有針尖大串珠狀紅色小突起18. 從苗豬到合格肉品上市各流通環節的不同需進行哪些檢疫、開哪些檢疫證明?從苗豬到合格肉品上市,因各流通環節的不同實施的檢疫與出證也不同:a產地檢疫:開具產地檢疫證明;b 運輸檢疫:開具運輸檢疫證明及運輸工具消毒證明;轉自 動物醫學論壇8

13、Y$i:&B4l2Nc屠宰檢疫:開具動物產品檢疫證明。19. 有條件利用的動物肉,其無害化處理方式是:高溫處理,有兩種方式: a高壓蒸煮法,將肉尸切成重不超過2千克,厚不超過8厘米的肉塊,放在密閉的高壓鍋內,在112千帕壓力下蒸煮1.52個小時b一般煮沸法,將肉尸切成重不超過2千克,厚不超過8厘米的肉塊,放在普通鍋內煮沸22.5個小時(從水沸騰是計算)20. 目前我國獸醫法規規定的十大惡性傳染病是:口蹄疫、炭疽病、牛瘟、牛肺疫、非洲豬瘟、豬瘟、豬傳染性水皰病、雞瘟(A型流感)、非洲馬瘟。21. 動物傳染病的特點: a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 b傳染病有傳染性和流行性; c被感染的機體能發生特異

14、性反應; d被感染的機體能獲得免疫性;e 具有傳染病特征性的臨床癥狀。22. 控制、撲滅動物傳染病的措施:有隔離、捕殺、銷毀、消毒、緊急免疫接種、限制易感的動物、動物產品及有關物品出入、防治、凈化等。23. 動物檢疫原則:a依法實施的原則; b尊重事實的原則;c尊重科學的原則;d促進生產、有利流通的原則; e預防為主的原則;f檢疫與經營相分離的原則。24. 淋巴結的病理變化:水腫、充血、漿液性炎、出血性炎、化膿性炎、急性增生性炎、慢性增生性炎。25. 主要人畜共患傳染病:炭疽病、結核病、口蹄疫、豬丹毒、布魯氏桿菌病、狂犬病、沙門氏桿菌病、豬弓形體病、鼻疽、鉤端螺旋體病、李氏桿菌病等。26. 馬

15、立克氏病的屠宰檢疫主要特點:其在臨床的類型不同,特點也不同:a神經型:常見腰薦神經叢、坐骨神經、臂神經叢、迷走神經等不對稱的腫大增粗、表面,光滑、灰黃或灰白色,有水腫液。b內臟型:肝、脾、腎、性腺、胃、心、肺等有灰白色脂肪樣大小不等的堅硬腫瘤塊,或肝、脾、腎彌漫腫大,質脆弱易破裂的病變,腔上囊多為萎縮狀態。c皮膚型:毛囊可見灰白色結節狀腫大。27. 國家制定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目的是:a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的需要;b保護和促進養殖業生產發展的需要;c為了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身體健康;d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管理,將其納入法制化軌道; e為了理順動物防疫管理體制、完善調整范圍、健全防疫制度、建立防疫秩序等,需要上升為法律。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立法宗旨是:a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管理;b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c促進養殖業生產; d保護人體健康。29. 豬瘟、豬丹毒、豬局部炭疽、仔豬副傷寒的淋巴結炎病變的主要區別:a 豬瘟淋巴結是出血性炎癥,淋巴結切面上周邊出血、呈大理石樣斑紋;b豬丹毒淋巴結是卡他性炎癥,淋巴結腫脹,切面有透明液流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