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流域綜合規劃編制_第1頁
陜西省流域綜合規劃編制_第2頁
陜西省流域綜合規劃編制_第3頁
陜西省流域綜合規劃編制_第4頁
陜西省流域綜合規劃編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二陜西省流域綜合規劃編制工作大綱陜西省水利廳二七年十二月目 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80726101 1 任務依據 PAGEREF _Toc180726101 h 1 HYPERLINK l _Toc180726102 2 陜西省基本情況 PAGEREF _Toc180726102 h 1 HYPERLINK l _Toc180726103 2.1 河流水系及社會經濟 PAGEREF _Toc180726103 h 1 HYPERLINK l _Toc180726104 2.2 我省流域規劃工作情況 PAGEREF _Toc180726104

2、h 4 HYPERLINK l _Toc180726105 3 規劃編制依據及參考資料 PAGEREF _Toc180726105 h 5 HYPERLINK l _Toc180726106 4 規劃總體思路及技術路線 PAGEREF _Toc180726106 h 5 HYPERLINK l _Toc180726107 4.1 規劃總體思路 PAGEREF _Toc180726107 h 5 HYPERLINK l _Toc180726108 4.2 規劃總技術路線 PAGEREF _Toc180726108 h 6 HYPERLINK l _Toc180726109 5 規劃水平年及范圍

3、PAGEREF _Toc180726109 h 6 HYPERLINK l _Toc180726110 5.1 規劃水平年 PAGEREF _Toc180726110 h 6 HYPERLINK l _Toc180726111 5.2 規劃范圍 PAGEREF _Toc180726111 h 6 HYPERLINK l _Toc180726112 6 工作內容 PAGEREF _Toc180726112 h 7 HYPERLINK l _Toc180726113 6.1基本資料收集與整理及流域規劃存在的問題 PAGEREF _Toc180726113 h 7 HYPERLINK l _Toc1

4、80726114 6.2配合兩委的工作 PAGEREF _Toc180726114 h 9 HYPERLINK l _Toc180726115 6.3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180726115 h 9 HYPERLINK l _Toc180726116 6.4 總體規劃 PAGEREF _Toc180726116 h 10 HYPERLINK l _Toc180726117 6.5 水資源評價及配置 PAGEREF _Toc180726117 h 11 HYPERLINK l _Toc180726118 6.6 防洪規劃 PAGEREF _Toc180726118 h 1

5、1 HYPERLINK l _Toc180726119 6.7 治澇規劃 PAGEREF _Toc180726119 h 12 HYPERLINK l _Toc180726120 6.8 供水規劃 PAGEREF _Toc180726120 h 12 HYPERLINK l _Toc180726121 6.9 灌溉規劃 PAGEREF _Toc180726121 h 15 HYPERLINK l _Toc180726122 6.10 水力發電規劃 PAGEREF _Toc180726122 h 16 HYPERLINK l _Toc180726123 6.11 跨流域調水 PAGEREF _T

6、oc180726123 h 17 HYPERLINK l _Toc180726124 6.12 航運規劃 PAGEREF _Toc180726124 h 17 HYPERLINK l _Toc180726125 6.13 水資源保護規劃 PAGEREF _Toc180726125 h 18 HYPERLINK l _Toc180726126 6.14 水土保持規劃 PAGEREF _Toc180726126 h 21 HYPERLINK l _Toc180726127 6.15 漁業發展規劃 PAGEREF _Toc180726127 h 22 HYPERLINK l _Toc18072612

7、8 6.16 水利旅游規劃 PAGEREF _Toc180726128 h 24 HYPERLINK l _Toc180726129 6.17 環境影響評價 PAGEREF _Toc180726129 h 25 HYPERLINK l _Toc180726134 6.18 流域水利管理 PAGEREF _Toc180726134 h 28 HYPERLINK l _Toc180726135 6.19 投資框算與實施效果 PAGEREF _Toc180726135 h 29 HYPERLINK l _Toc180726136 6.20 近期工程實施意見 PAGEREF _Toc180726136

8、 h 29 HYPERLINK l _Toc180726137 7 規劃主要成果 PAGEREF _Toc180726137 h 30 HYPERLINK l _Toc180726138 7.1主報告 PAGEREF _Toc180726138 h 30 HYPERLINK l _Toc180726139 7.2附件:必要的專題報告 PAGEREF _Toc180726139 h 30 HYPERLINK l _Toc180726140 7.3圖冊:XX流域綜合規劃圖冊 PAGEREF _Toc180726140 h 301 任務依據2007年1月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會議,

9、全面部署了新一輪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6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水利部關于開展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意見的通知,要求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完成長江、黃河等七大江河流域綜合規劃的修編工作。2007年7月9日,水利部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開展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意見的通知,要求各流域機構及各省水利(水務)局全面啟動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8月26日和9月16日,長江水利委員會和黃河水利委員會分別在武漢和鄭州召開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及省際協商會議,對各省區提出了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的具體任務要求。 我省根據流域機構提出的任務要求,結合我省流域開發利用實際,確定對我省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10、黃河干流陜西段、黃河和長江的41條重要一級、二級及三級支流開展流域綜合規劃編制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水利部關于開展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744號)、黃河流域綜合規劃工作大綱、長江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大綱、關于印發黃河流域綜合規劃修編省區工作意見的通知、關于印發長江流域綜合規劃修編省區工作意見的通知及陜西省流域綜合規劃修編任務書等,編制陜西省流域綜合規劃編制工作大綱。2 基本情況2.1 流域及社會經濟概況陜西省位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與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等七省(區)相鄰。其中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西部與寧夏回族自

11、治區、甘肅省為鄰,南部以米倉山、大巴山與重慶市、四川省為界,東南與湖北、河南省相連,東部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全省總土地面積20.56萬km2,占全國總土地面積的2.1%。以秦嶺為界,全省分屬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秦嶺以北為黃河流域,總面積13.33萬km2,占全省總面積的64.8%;秦嶺以南為長江流域,總面積7.23萬km2,占全省總面積的35.2%。在黃河流域內,有4045km2的內流水系,分布于定邊、靖邊、榆林、神木北部的風沙草灘區。黃河自河口鎮至潼關沿我省東界而下,境內直接入黃的主要支流有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馬川、窟野河、禿尾河、佳蘆河、無定河、清澗河、延河、云巖河、仕望河、涺水、渭

12、河和伊洛河等。渭河是黃河最大支流,發源于甘肅省鳥鼠山,自寶雞峽進入我省,橫貫我省關中平原,在潼關注入黃河;左岸支流主要有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涇河、石川河、洛河,均發源于黃土丘陵和黃土高原區,特點是源遠流長,河床比降較小,含沙量較大;渭河右岸支流眾多,均發源于秦嶺北麓,主要有清姜河、石頭河、霸王河、黑河、澇河、灃河、灞河、尤河等,其特點是源短流急,谷狹坡陡,含沙量小,出峪后河床比降減緩。黃河的其它一級支流,水系一般呈樹狀分布,中上游河谷開闊,下游河口處狹小,河床比降大,洪水暴漲暴落,洪枯流量相差懸殊,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我省秦嶺南側為長江主要支流嘉陵江和漢江的上游。嘉陵江發源于鳳縣,流

13、經甘肅后又進入我省,于寧強縣廟子嶺流入四川省。漢江發源于我省寧強縣蟠冢山,自西向東流經秦嶺與巴山之間,于白河縣城以東流入湖北省境。漢江北岸支流眾多,自西向東主要有沮水、褒河、湑水河、酉水河、子午河、池河、月河、旬河、金錢河及丹江等;南岸較大支流自西向東主要有玉帶河、漾家河、濂水河、冷水河、牧馬河、任河、洞河、嵐河、壩河以及南江河(堵河)等。漢江流域水量豐沛,徑流變化相對較小,洪水一般持續時間較長;上游區河流湍急,多峽谷瀑布,水力資源豐富,含沙量小,水質良好。全省流域面積100km2以上的河流共有583條(含內陸河4條),流域面積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68條(含內陸河2條)。黃河流域100k

14、m2以上的河流共有362條(含內陸河4條),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44條(含內陸河2條);長江流域100km2以上的河流共有221條,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24條。全省轄十市一區。2005年總人口372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85萬人。國民生產總值3674.75億元,人均生產9844元。關中是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區內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氣候適宜,灌溉條件優越,改革開放以來,一個以西安為中心,東聯西進、南北拓展的開放開發格局已經形成,機械、電子、紡織、化工、電力、航空、高科技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得到了迅速發展,并隨著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建成,將輻射帶動了全省乃至西北地區農

15、業生產的發展。陜北擁有世界注目的礦產資源和畜牧業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及重化工基地之一,目前已探明的煤炭儲藏量為1660億t,占全國累計探明儲藏量的13.9%;天然氣遠景儲藏量4萬億m3,占全國的10%以上;綏德、米脂一帶的特大型鹽礦,預測儲量8000億t,占全國鹽礦資源總量的15%。豐富的煤、氣、油、鹽等礦產資源為該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礦產資源開發潛力巨大。陜南的漢中、安康、商丹盆地具有更優越的自然條件,農作物一年兩熟,素稱陜西的魚米之鄉;工業以機械、電力為主。除此之外,秦巴山地的亞熱帶經濟林木和山貨特產在西北地區占有重要的地位。約有80%的水力資源尚待開發。2.2規劃概況自上世紀

16、90年代以來,我省先后完成了陜西省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陜西省水中長期供求計劃、陜西省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陜西省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陜西省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規劃、21世紀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陜西省水功能區劃、渭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陜西省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供水水源規劃、陜西省水力資源復查、陜西省城飲水水源安全保障規劃、陜西省防洪規劃、陜西省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規劃、陜西省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一五”規劃、陜西省黃河流域水資源配置規劃、涇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洛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等多項省、市級專業規劃及專項規劃。目前,正在開展的規劃有陜西省水資源綜合規劃、陜西省小水電規劃、陜西省設區

17、市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等。這些規劃成果為本次開展流域綜合規劃奠基了一定的基礎。但以上規劃只是區域或流域的專項規劃和專業規劃,我省還沒有開展過流域綜合規劃工作,由于這些規劃的背景和完成的時間不同,還需對其進行復核、補充、修改。3 規劃編制依據及參考資料3.1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河道管理條例、采砂管理條例、水利產業政策、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等相關國家法律法規。(2)江

18、河流域規劃編制規程(SL201-97)等有關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3)黃河流域綜合規劃工作大綱和長江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大綱3.2參考資料(1)陜西省水資源綜合規劃(2)陜西省水功能區劃(2004.9)(3)陜西省沿渭(河)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區劃定及保護方案(4)陜西省地下水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5)陜西省城市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4 規劃總體思路及技術路線4.1 規劃總體思路根據我省流域存在的主要問題、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資源水利的指導思想,把維護河流健康、促進流域協調發展作為各河流綜合規劃的主線,科學制定以防洪減災、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生態與環境保護、流域水利管理四大體系為

19、核心的規劃方案。促進流域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保證實現又好又快發展。4.2 規劃總技術路線規劃主要技術路線:調查研究編制規劃工作大綱綜合規劃征求意見規劃評審等。5 規劃水平年及范圍5.1 規劃水平年根據黃河流域綜合規劃工作大綱、長江流域綜合規劃修編工作大綱規定,本次規劃基準年為2005年,近期規劃水平年為2020年,遠期規劃水平年為2030年,以近期水平年為重點。有關基準年和規劃水平年發展指標按照2005年價格水平和2000年可比價同時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投資匡算以2005年價格水平為準。5.2 規劃范圍根據我省主要河流的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水資源開發利用實際,結合流域機構提出的任

20、務要求,確定全省流域綜合規劃編制范圍為:流域面積在1000 km2以上的黃河、長江一級支流,流域面積在1000 km2以上、流域內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現狀開發利用程度相對較高的黃河、長江二級或三級支流,流域面積在1000 km2以下,流域開發利用對當地社會經濟影響較大的黃河、長江二級或三級支流。遵照以上原則,確定對我省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黃河干流陜西段、黃河和長江的41條重要一級、二級及三級支流開展流域綜合規劃編制工作1)黃河流域開展我省黃河流域,黃河干流陜西段,渭河、伊洛河、黃甫川、窟野河、無定河等5條河流省內部分,孤山川、禿尾河、佳蘆河、清澗河、延河、云巖河、仕望河、涺水等8條黃河一級

21、支流,以及涇河、北洛河、馬蓮河、馬欄河、漆水河、石川河、榆溪河、灞河(含浐河)、灃河、黑河、澇峪河,千河等12條黃河二級及三級支流的流域綜合規劃工作。2)長江流域開展我省長江流域流域,漢江、嘉陵江、丹江、渠江、堵河、西漢水等6條河流省內部分,褒河、牧馬河、任何、嵐河、月河、壩河、金錢河、銀花河、旬河、湑水河等10條河流進行綜合規劃。6 工作內容6.1現狀調查及資料收集1)經濟社會資料收集2005年全省縣以上經濟社會及水利、電力、交通、城建等行業統計年鑒。按綜合規劃的要求,分析統計整理各流域主要社會經濟指標。主要社會經濟指標包括人口、GDP、耕地面積、糧食及主要經濟作物產量,防洪保護區主要社會經

22、濟指標,易澇面積、分布及治理現狀、水旱災情,耕地面積、灌溉面積、城鄉供水,已建和在建水利水電工程指標,現有各類設施供水量和各部門用水量,水電、火電等主要指標,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儲量、產量等主要指標,鐵礦、銅礦等主要有色金屬和非有色金屬礦藏的儲量和分布,水運、公路、鐵路、航空主要指標,重要動植物數量及分布,主要旅游資源數量及分布等。 2)水文氣象資料收集整理省內各主要河流控制站的水位、流量、泥沙資料;主要氣象站降水、蒸發、氣溫、風等氣象資料;主要河流歷史洪水、枯水流量資料;主要水庫運行資料,包括庫水位過程、泄流量過程、庫容曲線等。 3)地形地質資料收集整理已有區域地質志、區域地質圖和區域構造圖

23、、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及區域地震資料;流域地形圖及局部地區主要河道地形;已建水利工程或已達到規劃及其以上深度的壩址區、水庫區、主要建筑物、骨干灌排河道等工程地質圖及文字說明資料;地下水開采量較大地區的地下水資源量和可利用量、補給與排泄條件等資料。4)水資源保護資料收集整理流域近年來水生生物,包括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棲動物種群及數量、經濟魚類及產卵場分布、漁業資源狀況、重點保護的珍稀、特有水生生物物種資料;濕地的類型、分布及各類濕地的主要野生動物、植物的類型、分布資料;生態與環境保護、水資源保護與水土保持的科研成果資料;生態與環境保護、水資源保護及水土保持的有關政策、法規及技術標準資料;其他有關部

24、門、行業的相關調查研究資料。5)收集旱、澇、洪、土地荒漠等自然災害和水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等資料。6)規劃資料收集陜西省國民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國土、水利、電力、交通、能源、城市發展、工業、農業、林業、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等行業發展專項規劃;各設區市國民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相關行業發展專項規劃;流域及區域相關資料。7)其他資料收集整理規劃區水土侵蝕狀況、水土流失治理狀況,跨流域調水受水區有關資料以及流域綜合規劃需要的其他資料。6.2配合流域機構的工作 按照流域機構要求,提供有關水文、氣象及社會經濟指標等基礎資料;提供相關流域在防洪、治澇、灌溉、水力發電、水土保持、供水、跨流域調水、航運

25、、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及流域綜合管理等方面的規劃成果或意見;配合流域機構完成重要跨省河流的流域綜合規劃。6.3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分析1)分析流域經濟社會現狀特征根據流域經濟社會在全省的戰略地位、發展的有利條件,分析流域經濟社會現狀特征,包括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特征、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發展戰略中的地位、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等。2)研究流域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戰略及目標結合全省經濟區劃劃分、生產力總體布局等總體發展戰略,研究提出各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及目標,明確流域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并提出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中長期發展目標。3)預測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和趨

26、勢根據國家和陜西省相關政策、陜西省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陜西省委書記在中國共產黨陜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所做的題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為把陜西建成西部強省 而努力奮斗的報告及我省各部門的中長期規劃和有關科研單位研究成果等,預測2020年、2030年流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主要包括人口、GDP、工業增加值、有效灌溉面積、生態發展要求等。4)經濟社會發展與流域治理開發保護協調性分析根據上述研究的各流域2020年、2030年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和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提出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要求,主要包括防洪、除澇、供水、灌溉、河道治理及岸線利用、航運、電力

27、、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要求。根據各分區防洪能力、水資源與水環境承載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議。6.4 總體規劃1)研究流域治理、開發、保護的原則、方針和任務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分析流域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研究提出流域治理、開發和保護的原則、方針和任務。2)研究提出流域治理、開發和保護的總體目標結合流域治理、開發和保護的現狀,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研究確定2020年、2030年流域治理、開發和保護的總體目標。3)研究提出流域在農灌、城市、工業等部門節水規劃,按節水型社會目標進一步研究規劃水平年需水要求。4)制定流域總體規劃構架根據規劃水平年的經濟社會發展預測和要求,按照統籌發展的原則,協調

28、防洪減災、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生態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協調各專業、區域規劃,提出流域開發、利用、配置、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總體構架。主要包括防洪、治澇、供水、灌溉、水力發電、跨流域調水、航運、河道與河口整治、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漁業、水利旅游規劃總體布局。6.5 水資源評價及配置1)水資源及開發利用現狀調查評價流域水資源分析可采用陜西省水資源綜合規劃之專題陜西省水資源調查評價成果,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調查評價可參考陜西省水資源綜合規劃之專題陜西省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調查評價成果。在保證河道內生態環境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分析流域水資源可利用量和開發潛力。2)規劃水平年供需分析和水資源配置2

29、020年、2030年流域水資源供需分析和配置可參考陜西省水資源綜合規劃成果。6.6 防洪規劃在陜西省防洪規劃報告(2003年3月)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復核補充工作如下:1)進一步提出山洪災害的防治對策結合中小河流防洪研究,進一步研究提出山洪災害的防治對策。2)進一步研究防洪非工程措施結合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進一步研究以洪水風險管理、水文預警預報系統、干支流水庫調度運用、防洪應急預案等為重點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方案,為減輕洪水災害、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洪水災害突發事件奠定基礎。6.7 治澇規劃1)分析致澇成因和規律調查和復核流域澇區范圍、易澇面積、主要經濟社會指標、降雨、災害資料等,分析澇區分布及致澇

30、成因和規律。2)研究治澇目標分析流域澇區自然特點、治澇工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研究確定規劃水平年治澇目標和任務。3)研究治澇總體方案在總結以往治澇經驗的基礎上,分區研究完善治澇方案,制定流域治澇總體規劃方案。4)提出分期實施意見根據澇區的重要性、規劃實施的可能性及財力等,提出分期實施意見。6.8 供水規劃在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全省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的基礎上,主要補充以下工作:1)流域供水現狀補充調查及評價以2005年為基準年,調查流域城鄉生活及工業供水現狀,調查分析供水水源水質情況以及供水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人畜飲水困難和供水安全狀況。調查內容包括:流域經濟社會情況統計以

31、縣為單元,包括國內生產總值、產業結構、城鎮化水平、人口、居民收入水平、牲畜情況;流域城鄉生活及工業供用水現狀情況,包括供水人口、自來水普及率、自來水供水規模、現狀供水保證率、水源供給方式、供水量、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及生態用水比重、生活用水定額、牲畜用水定額、工業用水萬元產值耗水量、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現狀缺水情況(限時供水情況)、城鄉供水設施狀況、城市供水管網狀況、供水價格;流域城鄉生活及工業供水水源情況,包括水源地規模、所處水系、類型(水庫、湖泊、河道、地下)、來水情況、水質狀況等;流域內人畜飲水困難的鄉村地區分布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供水工程情況:水庫、閘壩、提水工程、輸水工程等的供水或過水能

32、力及運行狀況,取水工程條件,設計供水量及水量分配結構,現狀實際供水量及供水結構等;流域供水管理情況:管理手段,節水措施,地方法規,飲用水安全措施等。根據流域內供水現狀調查成果,對水資源短缺、水源污染、供水工藝水平,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評價。2)城鄉生活、工業需水預測復核在補充調查流域城鄉生活、工業供水現狀和城鄉發展對供水要求的基礎上,根據流域內水資源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指標,考慮其經濟增長速度、產業結構變化、都市化程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現狀用水情況、不同水平年可能達到的供水能力和節水水平等因素,提出各規劃水平年城鄉生活、工業生產需水量。3)供水規劃目標根據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考慮需求與可能,優

33、先保證城鄉居民生活供水、農村基本普及自來水供應;提高各行業生產供水保證率,努力保障生態用水。4)制定供水規劃根據經濟社會條件、水資源條件、水資源工程建設和管理情況,在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礎上,研究提出供水規劃方案,包括供水范圍、供水水源(包括調水工程)、取水方式、供水數量、供水保證率及供水效益等。針對缺水城鎮、農村人畜飲水困難的地區,視水源情況和水質條件,研究不同供水對象的供水保證率,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5)研究提出應急措施對于重要城市的供水,盡量采取多水源聯合供水方案,以提高供水保證程度。當水源較單一時,應有儲備水源。對特殊枯水年、連續枯水年及突發污染事故情況下的供水,研究提

34、出應急調配方案。飲用水水源水量保證率低和污染嚴重近期難以治理恢復、地下水嚴重超采的城市,根據飲用水安全需要,研究供水質量保證措施,提出解決方案。6.9 灌溉規劃以陜西省水資源綜合規劃之專題陜西省節水灌溉規劃為基礎,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確定灌區發展目標與任務。在現狀灌溉工程體系的基礎上,分析存在的問題,復核水資源配置方案,分區域確定灌溉定額和灌溉保證率,提出流域灌溉工程布局及配套、更新改造方案,研究提出灌溉非工程措施,提出流域灌溉規劃及特枯水年抗旱對策。a)流域灌溉現狀補充調查及評價以2005年為基準年,進行灌溉現狀調查和評價。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灌區及灌溉工程現狀進行全面評價。調查內容包括

35、:灌區社會經濟主要指標和供需基本情況;灌區水源地位置、類型(水庫、湖泊、河道、地下水),規模,利用情況等;供水組成(生活、工業、灌溉等供水量)、現狀供水保證率、水源供給方式等;水源地水質狀況;取水、輸水工程型式、能力及運行狀況,取水工程條件等;管理狀況。b)目標與任務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糧食安全的需要,研究確定灌溉規劃目標與任務。c)分析存在問題,復核水資源配置方案 針對規劃目標及灌區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復核水資源綜合規劃提出的水資源配置方案。d)分區域確定灌溉定額和灌溉保證率 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分區域確定灌溉定額和灌溉保證率。e)提出灌溉工程布局及配套、更新改造方案1)灌區水源工程建設

36、規劃對灌區水源水量保證率低或缺水地區進行水源工程建設規劃,水源工程包括以提供灌溉水源為主要功能的蓄、引、提、調等水資源配置工程。2)灌區改造、配套工程建設規劃對工程配套不全或工程老化影響灌溉效益正常發揮的灌區,進行改造、配套工程建設規劃。f)分期實施意見根據輕重緩急,提出規劃方案的分期實施意見。g)提出灌溉非工程措施提出特枯水年抗旱對策。6.10 水力發電規劃在陜西省水力資源復查成果的基礎上,結合陜西省各市區小水電開發規劃工作,開展以下工作:a)流域經濟社會與電力發展現狀及規劃調查分析對全省市電力現狀及發展規劃進行調研,分析2005年各流域社會經濟與電力發展指標。b)提出規劃水平年的水電開發意

37、見(1)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能資源開發的要求和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結合移民安置問題及工程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程度和保護措施效果,綜合考慮流域開發治理的需要、電源點開發條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電東送的要求,提出規劃水平年的流域水電開發意見。(2)提出規劃總方案的近期工程實施意見。(3)近期工程效益分析。c)水電開發與其它綜合利用開發任務的協調研究分析水力發電工程應承擔的綜合水利任務,明確防洪、城鄉生活用水、生態必要用水的優先次序,提出水電開發與其它綜合利用開發任務協調的意見。 d)流域農村小水電研究小水電資源的開發利用,明確山區、丘陵、平原區的小水電發展方向,并提出發展小水電的原則意見和促進小水

38、電發展的政策建議。6.11 跨流域調水本次規劃主要采用陜西省南水北調總體規劃、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項目建議書、引江濟渭入黃規劃等已有規劃、設計成果,重點補充研究引漢濟渭工程對下游的影響,并提出相應對策及保護措施。6.12 航運規劃在陜西省航運規劃報告等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公路、鐵路交通的規劃,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對航運的要求,提出航運規劃。1)研究航運發展戰略和目標流域航運經濟現狀分析及發展預測;流域綜合交通現狀分析及發展規劃;航道現狀條件分析及發展規劃;航運發展內外部環境分析;提出航運發展戰略和目標。2)客貨運量預測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在分析航運狀況的基礎上,預測2020年、2030年的客貨運量。

39、3)2020年、2030年主要通航河流航道建設規劃結合公路、鐵路交通規劃,在現有航運、航道規劃的基礎上,根據預測的不同水平年的客貨運量,規劃主要通航河流航道建設,包括提出航運規劃;提出水系內船舶船型發展趨勢的規劃設想;研究水系內重要港口碼頭和航運岸線規劃,包括航運岸線資源分析與評價及岸線利用規劃;提出航運發展布局規劃及實施建議;航運發展實施措施及建議。6.13 水資源保護規劃a)水質保護水質保護參考陜西省水資源綜合規劃之專題陜西省水資源保護規劃成果。b)水生生物保護1)現狀調查評價收集流域近年來水生生物,包括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棲動物種群及數量,經濟魚類及產卵場分布,漁業資源狀況,重點保護珍

40、稀特有水生生物物種的產卵場、棲息地、洄游通道等的分布區域、保護狀況資料。經對資料整理評價,如不能滿足規劃需要,再作必要的補充調查。2)確定主要保護對象、目標及范圍分析水生生物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流域、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地位和作用。在分析流域水生態與環境現狀主要問題的基礎上,結合流域開發利用方案,提出珍稀水生生物保護種類及其保護范圍、開發利用限定條件及控制因素。c)濕地保護1)現狀評價對流域濕地現狀評價,包括濕地類型、分布,各類濕地的主要野生動物和植物的類型、分布。2)濕地保護辨識分析濕地保護存在的問題;重點調查分析流域重要濕地的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及生態完整性等。如生物多樣性豐富程度或者珍稀

41、、瀕危物種集中分布情況;調查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鳥類的繁殖地、越冬地或者重要的遷徙停歇地及具有其他特殊保護或者科學研究價值的場所。3)保護目標及范圍在分析重要濕地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結合流域開發利用方案,提出開發利用限定條件及控制因素,劃定重點濕地保護范圍。d)涉水景觀保護1)現狀評價調查流域涉水的國家級與省級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及其它重要涉水自然景觀的面積、分布、保護對象與等級。2)涉水景觀保護辨識分析涉水景觀保護存在的問題;調查分析流域重要涉水景觀的科學、美學和文化價值。3)保護目標及范圍結合流域開發利用方案,提出開發利用限定條件及控制因素,擬定流域具科學、美學和文化價值的涉水

42、景觀保護的初步方案。e)涉水自然保護區保護1)現狀評價分析調查流域涉水的自然保護區數量、面積、分布、保護對象與等級。2)涉水自然保護區辨識分析涉水自然保護區保護存在的問題;調查各自然保護區的分布地區及其保護意義;辨識自然保護區的功能區劃分、保護范圍及主要保護對象等;分析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的典型性、生物多樣性、自然性及完整性。3)保護目標及范圍結合流域開發利用方案,提出開發利用限定條件及控制因素,擬定保護對象的初步方案。f)生態環境需水量估算g)保護對策措施根據確定的污染物削減量,研究提出污染物控制措施、水資源保護措施及管理要求。1)點污染源削減及控制措施完善流域水質監測體系規劃,提出編制流域突

43、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意見。2)面源(含內源)污染治理及控制措施提出污染治理對策和預防措施。3)水生生物保護措施根據調查分析結果,確定保護目標及保護范圍,擬定保護初步方案,提出防治不利影響的工程、生態及管理措施。4)濕地保護及修復措施根據濕地類型、分布情況、生態功能和水資源、植被、野生動植物狀況,提出防治不利影響、修復受損生態的工程、生態及管理措施,并估算相應投資;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提出水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及對策;根據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研究提出開發利用限定條件及控制因素,分析擬定水生態與環境保護方案。5)涉水景觀保護措施根據景觀科學、美學和文化價值,對可能影響的涉水景觀提出開發利用限定

44、條件及控制因素,采取工程、生態及管理措施進行保護。6)自然保護區保護措施提出保持自然保護區的典型性、生物多樣性、自然性及完整性的生態及管理措施。h)投資估算根據以上保護對策措施估算相應投資,對水土保持規劃中已有的水土保持項目,不重復累積投資。6.14 水土保持規劃a)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分區及類型區劃分1)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分區參考陜西省水土保持“三區”劃分的成果,確定流域的水土保持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和重點治理區。2)水土流失類型區劃分將流域氣候、地質、地貌、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強度等具有相似性的連片行政單元作為同一個類型區劃分。b)制定規劃目標在充分調研和以往工作

45、的基礎上,結合流域水土流失的特點,制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標,包括:預防保護與監督管理、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監測預報、科研與示范推廣目標。c)水土保持規劃根據水土流失防治目標,提出預防保護與預防監督規劃、生態建設及修復規劃、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規劃、水土保持監測網絡規劃、科技示范推廣規劃、重點項目規劃;制定水土保持規劃總體布局;提出水土保持規劃方案分期實施意見。d)投資估算按照水利部水總200367號文頒發的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編制規定和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額,提出各項措施的平均估算單價,按照水土保持工程量和平均估算單價,計算各水土保持項目的分項投資及總投資。6.15 漁業發展規劃a)對流域內漁業環境調

46、研調查分析流域內各水域漁業環境特點,收集和整理水電開發、防洪、航運、岸線利用等改變江河生態條件的資料,評估其對魚類生存條件和產卵條件的影響程度;調查評估流域內池塘、水庫、湖泊、江河等水域的水質狀況,不同水域的污染情況,不同水域的漁業生產性能和漁業負載力。b)漁業可持續發展規劃技術組成分析1)流域魚類種質資源及其變動趨勢評估收集流域漁業歷年來資源監測的結果;根據監測指標,分析流域魚類種質資源的分布情況及其數量變動趨勢,以便在魚類某種群資源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可及時采用不同的管理對策,如限制捕撈量、禁止捕撈、增殖放流等;根據生物學特點、致危機制,對流域內珍稀、瀕危、特有魚類提出保護措施和意見,如設立

47、自然保護區、規定禁漁期、劃定禁漁區等。2)最大持續漁獲量研究以魚類生物能量學和魚類生理生態學為基礎上,定量預測魚類的攝食、生長及與餌料生物、產量與水質的關系;結合魚類種群動態模型,預測不同水體最大持續漁獲量,建立漁業管理模式;根據水體的不同功能,確定漁業水體負載力。3)人工養殖發展現狀分析及評價在全面了解不同水體現狀漁業生產方式、掌握不同漁業生產類型的主要特點的基礎上,評估不同水域漁業運用方式的科學性和各種漁業方式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利用水質監測資料,分析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對魚類生存環境的影響,制定這些水域魚類種質資源保護的方案和應急措施,并提出受影響水域的環境改善對策。同時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成

48、果,研究確定不同區域養殖廢水的排放量與排放水域自凈能力的關系。c)漁業發展規模及產業格局規劃對流域內漁業及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分析,了解不同水體的魚類分布情況、現有漁業生產方式,掌握不同漁業生產類型和主要特點,確定流域漁業發展規模與方向,制定魚類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對策與措施;預測不同水平年水產品的生產結構、經濟產量;評估水產養殖和捕撈的生產能力。在此基礎上,建立流域漁業開發對策和措施。并根據河流、水庫、湖泊、池塘水域的具體情況,研究確定漁業發展規模及總體布局。d)漁業發展保護與利用管理在考察現有漁業資源保護利用措施及運行狀況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漁業種質資源保護及新品種開發利用

49、規劃,提出養殖水體水質保護及引進品種養殖生態安全方案和自然保護區、人工增殖放流站設置與建設方案,提出制定相關管理措施、運行機制的建議。6.16 水利旅游規劃1)對流域內主要水利旅游資源調研對流域主要水利旅游資源進行調研,在了解、掌握流域水利旅游資源(包括江河湖泊自然風景、水工程風景區等)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分析各地區各類水利工程旅游的特征。2)分析研究水利旅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結合各地區旅游業經營發展狀況,分析研究水利旅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及水利建設項目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如增添部分新景觀、改善旅游景區環境等)。3)提出水利旅游資源規劃意見結合水利規劃項目,提出流域主要水利旅游

50、資源的規劃意見。4)提出對水利旅游事業發展指導性意見根據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經濟增長方式轉型、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從水利工程規劃建設及水利旅游環境建設等方面,為流域水利旅游事業的發展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6.17 環境影響評價1)環境現狀分析與評價流域自然環境基本特征調查及分析評價。通過資料分析及補充實測數據等手段,對流域自然環境現狀基本特征進行分析評價。 流域社會結構情況調查及分析評價。評價經濟結構與經濟增長方式,主要包括產業構成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和強度。對移民問題的調查,主要包括遷移規模、遷移方式、預計的產業情況,居住區情況以及潛在的生態問題和敏感因素。對自然資源量的調查

51、及評價。流域生態現狀評價及分析,包括從生態完整性的角度評價現狀環境質量,即注意區域環境的功能與穩定狀況;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評價自然資源現狀、發展趨勢和承受干擾的能力;分析植被破壞、荒漠化、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消失、自然災害、土地生產能力下降等重大資源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動、植物資源分布,珍稀瀕危動物的生活習性,歷史演化情況及發展趨勢;評價人類活動歷史對生態環境的干擾方式和強度,自然災害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干擾破壞情況,生態環境演變的基本特征。復核已建、在建水電工程是否引起植被破壞,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消失,自然災害、土地生產能力下降等環境問題,識別敏感的環境問題以及制約規劃的主要因素。歸納流域主要環境問題,并從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方面分析對規劃目標形成可能制約的關鍵因素。2)環境影響識別及保護目標擬定在規劃方案分析的基礎上,識別規劃方案實施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識別內容包括環境系統及環境要素、影響范圍、時間跨度、影響性質,并確定重點環境要素。根據重點環境要素識別,篩選出各重點環境要素的評價指標,擬定評價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