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板藝術資料課件(PPT 16頁)_第1頁
金錢板藝術資料課件(PPT 16頁)_第2頁
金錢板藝術資料課件(PPT 16頁)_第3頁
金錢板藝術資料課件(PPT 16頁)_第4頁
金錢板藝術資料課件(PPT 16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錢板第1頁,共16頁。主要內容金錢板發源于300多年前的成渝兩地,是民間傳統說唱藝品種之一,興起于晚清時期,鼎盛于民初。廣泛流傳于巴蜀地區。該藝術擅于說長篇大書,傳統曲目的內容包括民間故事、社會新聞等。曲目的內容豐富,刻畫人物生動,語句通俗,廣受歡迎。舊時藝人們以它為道具進行表演,常能“走州吃州、走縣吃縣”,故稱為“金錢板”。第2頁,共16頁。淵源流變分為五個階段:初期:簡單的唱腔唱誦“勸世文”發展:不斷改進提高技藝鼎盛時期:成都時事通俗畫報刊有題名為警察驅逐金錢板,可見其盛;(出現長篇節目,藝人每日接唱可連續說唱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于是金錢板進入茶館坐唱。)衰落期:“文革”期間,城市幾乎難

2、覓蹤影恢復期: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恢復演出第3頁,共16頁。表演形式金錢板為一人表演,表演者手拿三塊楠竹或斑竹做的板子,邊敲邊打,邊說邊唱,邊唱邊演。打、說、唱、演相結合。樂器為:金錢板板質:楠竹或斑竹制成,共3塊,每塊長30厘米、寬3.3厘米、厚約0.5厘米,其中兩塊中嵌有小銅錢或金屬片。第4頁,共16頁。第5頁,共16頁。根據表演形式的不同,分為三派:花派:板式打得熱鬧,且打且耍,眉眼身法靈活自如;代表人物:閔桂廷清派:重視咬詞吐字,字正腔圓,細膩準確,行腔中不能有“啦”、“哈”、“呀”等虛字尾音出現,表演動作不大;代表人物:劉寶山雜派:唱詞長短運用自如,不受節奏拘束,唱一段說一段,說中帶唱

3、。代表人物:萬年寬第6頁,共16頁。代表作品傳統書目:“三打五配”三打:打董家廟(武松傳)、打洞庭(打鐵山)、打毗蘆蕩(乾隆訪江南)、五配:胭脂配、芙蓉配、龍鳳配、金嬋配、節孝配以及鬧雅安、嫌貧傳、藍大順起義、瓦崗寨、包公案、說岳傳等。新興劇目:秀才過溝、雙搶老太婆、許云峰、斷頭山、冷槍戰、焦裕祿、贛南烽火、雷鋒等。第7頁,共16頁。有視頻唱段:秀才過溝第8頁,共16頁。主要特點1、使用鄉音表演。2、唱詞:要求嚴格,要句句壓韻,并要一韻到底,中途不得轉韻。每句唱詞,多是七字句(斷句二 二三),十字句(斷句三三四),亦可用長短句。3、唱腔:以部分川劇曲牌,如紅鸞襖、富貴花、江頭桂、滿堂紅以及川戲

4、中的燈戲、彈戲、胡琴的某些曲牌。和四川民歌為基礎形成,第9頁,共16頁。傳人:鄒忠新四川安岳人,金錢板著名表演藝術家、傳承人。幼年拜師學藝,14歲后在四川成都說唱。2006年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2013年5月13日病逝,享年89歲。善于吸收各派之長,能創作、善表演,整理了金錢板的打譜和唱腔,代表唱段:秀才過溝武松打虎岳飛傳等。個人著作:金錢板表演與寫作、金錢板書帽集、武松傳、岳飛傳、蟠龍套等專集。第10頁,共16頁。第11頁,共16頁。生存現狀 老藝人相繼謝世,演員隊伍青黃不接,資金不足,金錢板的許多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傳承。政府: 2011年,重慶市萬州區申報金錢板,經國務院批準列入

5、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播電視、報刊、出版書籍、參與各類演出、參加各種比賽活動等方式。個人:萬州金錢板第十七代傳承人丁長福研究金錢板,寫唱詞,收徒弟。帶領學生前往俄羅斯孔子學院巡演,將這項中國民間傳統表演藝術傳播到了國外。鄒忠新徒弟上千人,拜過師的十數人。第12頁,共16頁。第13頁,共16頁。個人感想除了政府的扶持、更是要激發出這門古老藝術自身的生命活力。1、借助新媒體,比如微博,引發關注。2、依托市文化團等,由民間向官方靠攏。3、積極創新,不能只表演傳統的經典的節目,更應該創造新的經典節目,讓這項藝術更具吸引力。第14頁,共16頁。人有了知識,就會具備各種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勤懇讀書,廣泛閱讀,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蓖ㄟ^閱讀科技書籍,我們能豐富知識,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閱讀文學作品,我們能提高文學鑒賞水平,培養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