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角蠟蚧的發生規律、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和防治技術_第1頁
林木角蠟蚧的發生規律、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和防治技術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第 頁林木角蠟蚧的發生規律、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和防治技術 角蠟蚧是柿樹和多種園林植物上新發覺的一種重要害蟲,農戶們必需了解把握該蟲害的相關學問,做好相應的防治措施。 1、發生規律 角蠟蚧1a發生1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枝干上越冬。翌年春季連續為害,4月中旬開頭孕卵,5月下旬開頭產卵,卵產于蟲體內。據2021年5月30日解剖10頭角蠟蚧雌成蟲觀看,蟲體內布滿卵粒,已辨別不出體內任何器官的痕跡,單雌卵量36845827粒,平均4846粒,繁殖系數之大在介殼蟲中亦少見,這是其突發成災的主要緣由之一。卵長橢圓形,長約0.3mm,初期肉紅色,兩端略帶紫色,孵化前變紫褐色。

2、卵期510d。 6月中下旬若蟲在母體內間續孵化,孵化后多從母體背面穿透蠟質掩蓋物爬出,在蠟質掩蓋物表面留有很多針尖大小的孔洞。若蟲孵化后若遇大雨或強降雨,對其種群數量影響很大。初孵若蟲扁橢圓形,長0.5mm,黃褐色至紅褐色,背隆起,眼黑色,足發達,從母體爬出后分散在嫩枝、嫩葉上吸食;至1齡末體長0.9mm,寬0.6mm,同時分泌白色蠟質蚧殼,蠟殼由放射形漸變為半球形,直徑1mm左右。經58d蛻皮變為2齡若蟲。2齡若蟲雌雄開頭分化,蠟質掩蓋物差異明顯,雌若蟲體長1.12.1mm,寬0.81.6 mm;蠟殼長橢圓形,乳白色,前端具有蠟突,四周有6塊蠟突,背面隆起較體寬高,呈圓錐形,頂端向前彎曲。雄

3、若蟲體長22.5mm,蠟殼橢圓形,背面隆起較低,四周有13個蠟突。3齡雌若蟲蠟殼直徑4.1mm左右,蠟殼背面隆起漸寬大,進而掩蓋整個蟲體。 雌蟲多固定在葉片、嫩枝、小枝條和大枝上為害,雄蟲多固定在嫩枝、小枝條和大枝上為害。若蟲歷期5060d。至8月中下旬,雌若蟲經3次蛻皮后羽化成為雌成蟲,雌成蟲體背、側面掩蓋一層很厚的蠟殼,為體重的2030倍,蠟殼灰白略帶粉紅色,周緣具角狀蠟塊,前端3塊,兩側各2塊,后端1塊,呈錐形;背部1塊常無。角狀蠟塊之間的凹陷處,常因灰塵沉積,呈灰黑色;背中部隆起呈半球形。活體蠟殼灰白色,死體則為褐黃色,并略呈紅色。 雄若蟲經2次蛻皮后變為前蛹,進而化蛹,雄蛹長1.3m

4、m,淡紅褐色。然后再羽化成為雄成蟲,雄成蟲體長1.5mm,赤褐色,前翅發達,后翅退化為平衡棒。 雌、雄成蟲羽化期全都,羽化后即交尾。交尾后雄成蟲很快死亡,雌成蟲受精后蟲體和蠟質蚧殼漸漸增大,并連續為害,直至越冬。 田間調查發覺,角蠟蚧的雄若蟲數量極少,不足5%,雌雄差異相當懸殊,因此筆者認為角蠟蚧在自然界的繁殖方式以孤雌卵生為主。 2、為害特點 角蠟蚧的若蟲和成蟲均可造成為害,主要是刺吸柿樹和園林綠化樹木的嫩枝及葉片的汁液。葉片受害后長勢減弱、失綠、變黃,嚴峻影響光合作用;枝條被害后表面凸凹不平,干枯死亡;嫩枝受害后樹皮縱裂,可使整個嫩枝干枯死亡。由于角蠟蚧的為害,使樹勢漸漸衰弱,可使柿樹等結

5、果樹木坐果率降低,最終使果少、果小而造成嚴峻減產。該蟲在為害過程中排泄的蜜露,常使葉片誘致煤污病,嚴峻影響光合作用。 3、傳播途徑 角蠟蚧的近距離傳播集中主要靠初齡若蟲的爬行,人為修剪等田間作業攜帶,或借助風力、降雨、流水傳播。該蟲活動力量和集中范圍有限,田間分布很不勻稱,但集中發生在四周幾株樹木上。 筆者通過調查觀看發覺,鳥類和其它昆蟲攜帶是該蟲在較遠距離(數百米)傳播集中的一個重要途徑,常將一片園林植物上發生的角蠟蚧傳播到四周不相連接的其他幾種園林植物上,呈零散的點狀分布,只發生在個別植株上,而且當年只有少數幾個蟲體。這是城市園林綠化中角蠟蚧傳播集中的特點。 角蠟蚧的遠距離傳播集中主要靠苗

6、木帶蟲調運傳播。筆者多次發覺,由外地調入的辛夷、玉蘭、柿樹都帶有此蟲。調查中發覺,凡此蟲發生嚴峻的園林樹木綠化場地,均為近8、9年新栽植的;發生嚴峻的柿樹園和行道、庭院柿樹,均為近5、6年新栽植的;而老柿樹園和10多年以前栽植的園林綠化樹木,尚未發覺此蟲嚴峻為害。 調查發覺,此蟲在柿樹、火棘、貼梗海棠、辛夷、紫白玉蘭等園林綠化植物上發生特殊嚴峻。在柿樹上的發生狀況果農形容為“遠看樹上一層白雪,近看才知是白蟲”;在火棘和貼梗海棠上,筆者也曾發覺一株上面有數萬頭之多。柿子是陜西省渭北旱原僅次于蘋果和梨的一個主要果樹樹種,同時也是庭院經濟和園林綠化景觀相結合的樹種之一。由于角蠟蚧的寄主范圍特殊廣泛,

7、以柿樹為載體,在園林綠化植物與果園之間的傳播、在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傳播,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田間調查發覺黑緣紅瓢蟲、紅點唇瓢蟲、異色瓢蟲是取食角蠟蚧蟲體的重要天敵。中華草蛉是捕食角蠟蚧卵的重要天敵。這幾種天敵對介殼蟲都有肯定的掌握作用,其愛護利用問題應作進一步的觀看調查和討論。 4、綜合治理技術 4.1 引進苗木時發覺攜帶角蠟蚧蟲源,要準時實行消毒措施防治 人工剝除蟲體。發覺調入的苗木攜帶的蟲量較少時,可人工剝除蟲體或剪除有蟲枝條,集中銷毀。 熏蒸殺蟲。發覺調入的苗木攜帶的蟲量較多時,可進行熏蒸殺蟲。詳細方法是:將苗木整齊堆放在一起,用塑料薄膜將樹體全部罩嚴,按每m3空間投放56%磷化鋁片劑(

8、每片3.3g)35片的量,在其內地面投放磷化鋁片劑,然后將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壓嚴,利用磷化鋁吸水釋放出的磷化氫毒氣熏蒸殺蟲,熏蒸時間23d。留意事項:此項操作必需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由于磷化氫毒氣對人劇毒,投藥人員要戴口罩和手套,投放要快速,投藥完畢后要將塑料薄膜密封嚴實,熏蒸結束后要通風散氣;角蠟蚧蟲體死亡后從寄主上也不脫落,必需將蟲體剝離枝干或葉片后從腹面觀看才能確定,活蟲為鮮紅色,死蟲為黑褐色。 4.2 在柿園和園林植物上若發覺有角蠟蚧為害,盡量采納人工除蟲的方法毀滅,以削減對環境的污染要準時剝除(刷除)蟲體或剪除有蟲枝條,集中銷毀。冬季枝條上結冰凌或霧凇時,用木棍敲打樹枝,蟲體可

9、隨冰凌而掉落。 4.3 愛護和利用天敵昆蟲 調查發覺瓢蟲、草青蛉是取食角蠟蚧的重要天敵,如發覺柿樹和園林植物上瓢蟲、草青蛉、寄生蜂等天敵較多時,應留意盡量削減化學農藥使用量,以免損害天敵。 4.4 藥劑防治 樹木發芽后至5月底,正值角蠟蚧孕卵期,蟲體大,蠟質掩蓋物很厚,藥液不易粘著和滲入,防治效果差。且此時正值天敵昆蟲發育期,可不必防治。 重點應抓好67月角蠟蚧12齡若蟲期的化學防治。此時蟲體小、體外分泌的蠟質掩蓋物也少,極易毀滅,是毀滅角蠟蚧的關鍵時期,以6月份防治效果最好。但由于人們用肉眼不易觀看到蟲體,因而忽視了防治工作,這一觀念必需訂正。可選用24%畝旺特(螺蟲乙酯)懸浮劑5000倍液、16%高滲殺撲磷乳油1000倍液、40%殺撲磷乳油1500倍液、35%賽丹(硫丹)乳油1500倍液、48%樂斯本(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200倍液等藥液噴霧毀滅。間隔1520天再噴藥1次。但在柿園管理上,此時正值柿樹果實膨大期,防治工作應盡早支配,盡量削減用藥次數,以免在果實中農藥殘留超標。 8月以后至樹木落葉前,選用24%畝旺特懸浮劑4000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