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3年起用籃球裁判員新規則培訓 (2)_第1頁
最新2013年起用籃球裁判員新規則培訓 (2)_第2頁
最新2013年起用籃球裁判員新規則培訓 (2)_第3頁
最新2013年起用籃球裁判員新規則培訓 (2)_第4頁
最新2013年起用籃球裁判員新規則培訓 (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3年最新國際籃球裁判法第一部分 規則精神實質“規則之于比賽,如繩墨之于曲直,規矩之于方圓,權衡之于輕重?!币巹t是指導籃球運動向健康方向發展的條文規定。它提倡公平競賽、文明比賽、積極進取、團結合作精神以及優良的體育道德作風,它限制了不正當的行為和不合理動作,此乃規則的精神實質。裁判員是比賽的組織者和“法官”,以規則作為“法典”,是規則的執行者、實施者和維護者。規則通過裁判員的實施來引導比賽,規范比賽的程序和行為。 如何學習新規則 1、理解規則條款 2、領悟規則精神 3、依據規則執裁 4、要善于交流,討論和“鉆牛角尖”第二部分 籃球規則2010 修改要點 國際籃聯修改規則的目的和遵循的原則是

2、什么? 國際籃聯的解釋是: 1、為了把規則解釋的更加清楚; 2、使規則簡單化; 3、為裁判員和參賽各方指明方向; 4、減少規則中繁多的解釋和例外。 修改規則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籃球規則使比賽有魅力、有活力,在好的防守和成功的進攻之間保持一個牢固的平衡。一、限制區將由現在的梯形改變為長方形。長為5.8米、寬4.9米、罰球線長仍為3.6米。二、 “合理沖撞免責區”的出現。在該區域內發生身體接觸,只有阻擋犯規,沒有帶球撞人。此規則依照NBA的規則精神,未來強力籃球將主宰禁區。2010年規則主要變動“無撞人區”位于球籃中心正下方場地上,以1.25m為半徑的半圓(內徑),此半圓連接與端線垂直的2條線

3、,0.375m長并距離端線1.2m。 無撞人半圓區由與籃板前沿平行的虛線和場地上界線末端連接封閉構成,無撞人區半圓的界線不是無撞人區的一部分。 無撞人半圓區域將適用于下列情況:(a) 防守隊員應雙腳位于半圓區域內。 (b) 進攻隊員應穿過半圓區域運球切入籃下并試圖投籃得分或者在空中傳球。無撞人半圓區域將不適用于下列情況:任一接觸都應依據正常的規則進行裁決,例如圓柱體原則,阻擋/撞人原則:(a) 對于所有無撞人半圓區域外的發生的情況,也包括正在半圓區和端線之間區域發展的的情況。(b) 對于所有搶籃板球的情況,當投籃之后,球反彈起并且發生一起接觸的情況。(c) 對于任一進攻和防守隊員所有非法用手、

4、胳膊、腿或者身體的情況。 三、球場內三分線距離,由現在的6.25米,延長到6.75米。(美國N.B.A 的三分線長度為7.25米) 四、增加擲球入界線:擲球入界線應在記錄臺對面,從最近的端線外丈量8.325m的邊線外面向外延伸0.15m。 等于底線到三分線頂端弧線的長度。 第四節和每一決勝期最后2分鐘內,后場擁有球權的隊準予了暫停之后,隨后的擲球入界應在記錄臺對面,該隊的前場的擲球入界線處執行。五、修改了24秒鐘執行程序。24秒重新設定的情況: 如果比賽被裁判員中斷,球權被判給與先前控制球相同的球隊。且擲球入界在后場執行: 因為不控制球的球隊犯規或者違例(不是因為球出界) 因為任何與不控制球的

5、球隊有關原因。 因為任何與雙方球隊都無關的原因。 24秒計時器回到24秒如果擲球入界在前場執行,24秒鐘計時器應按照如下方法重設: 當比賽被停止時,如果24秒鐘計時器顯示為14 秒或者更多(含14秒),24秒鐘計時器不應被重設,應以停止時的時間繼續。 當比賽被停止時,如果24秒鐘計時器顯示為13 秒(含13秒59)或者更少,24秒鐘計時器應被重設到14秒。六、關于球回后場 運球隊員在后場往前場運球的過程中,雙腳和球都進入前場,才是使球進入該隊的前場。騰起在空中的隊員建立了一個新的球隊控制,隊員的位置直到他雙腳落回地面才確立屬于前場/后場。七、增加時間小于等于0:00.3的得分方式 在臨近一節的

6、結束,對在時間到之前的投籃必須有一個最少的可用的時間總量。 如果比賽計時鐘上顯示了0.3秒鐘,確定投籃隊員是否是在該節結束的比賽計時鐘信號響之前球離手,是裁判員(們)的職責。 然而,如果比賽計時鐘上顯示了0.2或0.1秒鐘,那么,有效的投籃形式僅僅只能是騰起空中的隊員通過拍擊球或直接扣籃來完成。 八、增加球隊聯賽棄權條款 如果在一次聯賽中,一個球隊棄權兩次,該隊將被取消資格,并且該隊在比賽中的所有結果視為無效。 九、修改干擾條款 在一次投籃或罰球中,球在籃圈上方時,如果隊員從下方伸手穿過球籃并接觸球是干擾。在一次傳球或一個彈起的籃板球中,當球在籃圈上方時,如果一名隊員從下方伸手穿過球籃并接觸球

7、是干擾。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后,并在球觸及了籃圈之后,在球進入球籃前如果任一隊員合法觸及球,則罰球的狀態發生了改變,變為了一次2分投籃。第5條 隊員:受傷第7條 教練員:職責和權力第9條 一節的開始和結束第12條 跳球和交替擁有第16條 球中籃和它的得分值第17條 擲球入界第18/19條 暫停/替換第24條 運球第25條 帶球走第28條 8秒鐘第29條 24秒 第30條 球回后場第31條 干涉得分和干擾第33條 接觸:一般原則 33.10 無撞人半圓區域第35條 雙方犯規第36條 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第38條 技術犯規第39條 打架第42條 特殊情況第44條 可糾正的失誤第46條 主裁判員:

8、職責和權力第50條 24秒鐘計時員:職責第三部分 籃球規則2010 解釋 第5條 隊員:受傷陳述1:如果一名隊員受傷或者看起來是受傷了,導致教練員、助理教練員、替補隊員或任何其他球隊席人員進入比賽場地,則該隊員被認為是已經接受了治療,不管是否實施了實際的治療。則該隊員必須被替換。陳述2:如果根據醫生的意見,在場上移動一名嚴重受傷的隊員是危險的,則沒有時間限制。陳述3:如果一名隊員受傷了,或正在流血,或有開放的傷口并且不能立即(大約在15秒鐘內)繼續比賽,他必須被替換。陳述1舉例1:A4看起來腳踝受傷了并且比賽被停止。A隊醫生進入比賽場地并且治療A4受傷的腳踝。A隊醫生進入比賽場地但是A4已經恢

9、復。A隊教練員進入比賽場地了解A4的傷勢。A隊助理教練員,A隊替補隊員或A隊隨隊人員進入比賽場地但未治療A4.解釋:在(a),(b),(c)和(d)中,A4被認為是已經接受了治療,必須被替換。陳述2舉例2:A4嚴重受傷,因為醫生估計將隊員從場地移走可能是危險的導致比賽停止了大約15分鐘。解釋:醫生的意見將決定把受傷隊員從場地移走的適當時間。在替換后,比賽應重新開始,無需任何處罰。陳述3A4受傷了,比賽被停止。當A4不能立即繼續比賽時,一名裁判員鳴哨并做出常規的替換手勢。A隊(或B隊)教練員請求暫停:(a) 在A4的替補隊員進入比賽之前。(b) 在A4的替補隊員進入比賽之后。當暫停結束時,A4看

10、起來已經恢復并要求留在比賽中。A4的請求應被準許嗎?解釋:(a) 準許暫停,如果A4在暫停期間恢復了,他可以繼續比賽。(b) 準許暫停,但A4的替補已經進入了比賽;因此,A4不能重新進入比賽,要等到比賽計時鐘運行了這個時間片段之后。第7條 教練員:職責和權力陳述1:至少在被排定的比賽開始前20分鐘時,每一位教練員或他的代表應將合格參賽的球隊成員的姓名和相應號碼,以及隊長、教練員和助理教練員姓名的名單交給記錄員。教練員親自負責落實名單上的號碼與隊員背心上的號碼相符合。至少在排定的比賽開始前10分鐘,教練員須對他球隊成員的姓名和相應號碼,教練員、助理教練員和隊長的姓名予以確認,并在記錄表上簽名陳述

11、2至少在排定的比賽開始前10分鐘,每一位教練員須指明在比賽開始上場的5名隊員。在比賽開始前,記錄員須核對這些首發的5名隊員有無錯誤,如有,他應盡快通知最近的裁判員。如果這個錯誤在比賽開始前被發現,首發的5名隊員應被糾正。如果這個錯誤在比賽開始后被發現,應不予理會。陳述1舉例:A隊按時提交球隊名單給記錄員。有兩名隊員的號碼與他們的背心上的號碼不一樣,或者在記錄表上一位隊員的姓名被遺漏了。這被發現在:在比賽開始前。在比賽開始后。主裁判員應如何處理?解釋:無需任何處罰,錯誤的號碼被糾正并且被遺漏的隊員姓名應加在記錄表上。主裁判員在不將任一隊置于不利的合適時間,停止比賽。將錯誤的號碼糾正,但被遺漏隊員

12、的姓名不能增補在記錄表上(不能參加比賽)。陳述2舉例:發現在比賽場地上有一名隊員不是被確認的首發隊員之一。這發生在:比賽開始前。比賽開始后。解釋: 該隊員須被在比賽開始首發的隊員替換,無需任何處罰。比賽繼續,這個失誤不予理會。第9條 一節的開始和結束陳述1: 在每隊有最少5名有資格參賽的隊員在場上并做好比賽準備之前,比賽不應開始。 如果在比賽開始前15分鐘內少于5名隊員到場: 如果為延誤比賽提供了合理解釋,則不須登記技術犯規。 如果沒有提供合理的解釋,須判罰一次技術犯規,或棄權。判棄權告負,應記錄比分0:20。陳述2: 如果在任一節比賽開始時兩隊進攻/防守著錯誤的球籃,該情況一經發現,只要不置

13、任何一隊于不利時應立即被糾正。 在比賽停止前的任何得分記錄,耗費的時間,登記的犯規等都保留有效。陳述2:舉例1比賽開始后,裁判員們發現兩隊正在錯誤的方向中比賽。解釋:只要不置任何一隊于不利,比賽應盡快停止。雙方球隊應交換球籃。比賽應從最靠近比賽被停止地點的對稱(譯注:以中線為軸)地點對面重新開始。 舉例2某節比賽開始,A隊正進攻/防守著它的本方球籃時,B4錯誤地向他的本方球籃運球,并投籃得分。解釋:判給(在比賽場地上的)A隊隊長得2分。第12條 跳球和交替擁有陳述1:在比賽開始的跳球中沒有獲得控制球權的球隊將被判給在最靠近下一次跳球情況發生地點的界外擲球入界。陳述2無論何時,一個活球停留在籃圈

14、和籃板之間(罰球之間除外)是跳球情況,導致一次交替擁有。如果是在球停留在籃圈和籃板之前控制了球的隊擁有擲球入界權,則應只有24秒計時鐘上剩余的時間。陳述1舉例1:主裁判員為比賽開始的跳球拋球,在球剛被跳球隊員A4合法拍擊之后:A4和B5之間宣判了爭球。A4和B5之間宣判了雙方犯規。解釋:因為球權尚未建立,裁判員不能用交替擁有箭號判給球權。主裁判員應在中圈進行另一次跳球,跳球隊員應為A4和B5.在合法的拍球之后,以及在爭球/雙方犯規發生之前,不論比賽計時鐘上消耗多少時間,均應保留。陳述1舉例2:主裁判員拋球執行比賽開始的跳球。在球被跳球隊員A4合法拍擊后,并且該球:直接出界。在被任一非跳球隊員觸

15、及或接觸地面之前,被A4接住。解釋: 在這兩種情況中,判給B隊擲球入界,如同由于A4違例。擲球入界后,在比賽場地上沒有獲得控制活球的球隊,將擁有在下一次發生跳球情況的最近地點的第一個交替擁有。陳述1舉例3:按交替擁有程序,B隊擁有擲球入界權。裁判員和/或記錄員造成失誤,將球錯誤地給予A隊擲球入界。解釋:一旦球觸及或被在比賽場地上的隊員觸及,該失誤不能被糾正。然而,由于該失誤,B隊不應失去它交替擁有擲球入界的機會,并且B隊將擁有下一次交替擁有的擲球入界。陳述1舉例4:第一節結束,在比賽計時鐘發出信號的同時,B5對A5的犯規被判為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交替擁有的箭頭指給任一方。裁判員應如何處理?解釋

16、:A5應在隊員不站位和沒有比賽剩余時間的情況下執行2次罰球。在2分鐘比賽休息期間之后,比賽應由A隊在記錄臺對側的中線延長部分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沒有隊失去在下一次跳球情況中執行它交替擁有擲球入界的權利。陳述2舉例1: A4投籃中,球停留在籃圈和籃板之間。按交替擁有程序,A隊擁有擲球入界權。解釋: 擲球入界后,A隊僅有24秒計時鐘上剩余的時間。舉例2:A4投籃,24秒計時鐘到時,隨后球停留在籃圈和籃板之間。按交替擁有程序,A隊擁有擲球入界權。解釋:由于A隊在24秒計時鐘上沒有剩余的時間,一次24秒鐘違例已發生。B隊擁有擲球入界。第16條 球中籃和它的得分值陳述:在臨近一節的結束,對在時間到之前的投

17、籃必須有一個最少的可用的時間總量。如果比賽計時鐘上顯示了0.3秒鐘,確定投籃隊員是否是在該節結束的比賽計時鐘信號響之前球離手,是裁判員(們)的職責。然而,如果比賽計時鐘上顯示了0.2或0.1秒鐘,那么,有效的投籃形式僅僅只能是騰起空中的隊員通過拍擊球或直接扣籃來完成。陳述舉例:判給A隊擲球入界,此時比賽計時鐘上的顯示a 0:00.3b 0:00.2或0:00.1。解釋:在(a)情況中,如果試圖投籃并且該節結束的比賽計時鐘信號響,那么在試投過程中,確定投籃隊員是否是在該節結束的比賽計時鐘信號響之前球離手,是裁判員們的職責。在(b)情況中,僅僅只有擲球入界的球傳在空中時,被拍入球籃或直接扣入球籃才

18、能被判給得分。第17條 擲球入界陳述1:在擲球入界中,在擲球入界隊員的球離手之前,擲入動作有可能造成持球的手超過分隔界內區域與界外區域的界線平面。在這種情況下,避免通過接觸仍在擲球入界隊員手中的球來干擾擲球入界,仍然是防守隊員的責任。舉例:判給A4擲球入界。持球時,A4的手越過了界線的平面以致球處于界內區域的上方。B4在與A4無任何身體接觸的情況下抓A4手中的球或將他手中的球拍掉。解釋:B4已經干擾了擲球入界,因而延誤了比賽的重新開始。應給B4一次警告同時通知B隊教練員,此警告在剩下的比賽中對B隊所有隊員適用。任一B隊隊員重復同樣動作,可導致一次技術犯規。陳述2:在擲球入界中,擲球入界隊員必須

19、將球傳(不是遞交)給在比賽場地上的同隊隊員。遞交球給場上的同隊隊員違反了擲球入界的含義。舉例:在A4擲球入界中,A4將球遞交給在賽場上的A5。解釋:A4已發生了擲球入界違例。要被認為是合法的擲球入界,球必須離開隊員的手。將球判給B隊在原來的擲球入界地點擲球入界。陳述3擲球入界時,在球被擲過界線前,其他隊員不得將他們身體的任何部分越過界線。舉例1:在一次界外球違例后,A3已從管理擲球入界的裁判員處得到了球。A3:將球放置在地板上,之后由A2來擲球將球遞交給位于界外區域的A2。解釋:這是A2的一次違例,因為在A3將球擲過界線前,A2移動他的身體過了界線。舉例2:在A隊投籃成功或最后一次罰球成功后,

20、B隊獲得一次暫停。暫停后,B3在端線從管理擲球入界的裁判員處得到了球。B3將球放置在地板上,之后由B2來擲球將球遞交給B2。解釋: 合法的舉止。對于B隊在擲球入界中的僅有的限制是,他們必須在5秒鐘之內將球傳到賽場上。陳述4: 在第4節的最后2分鐘或每一決勝期的最后2分鐘內,如果判給在后場擁有球權的隊被準予了一次暫停,擲球入界應在擁有擲球入界球權隊的記錄臺對面前場發球線執行。擲球入界的隊員必須將球傳給前場的隊友。舉例1:在比賽的最后1分鐘內,A4正在他的后場運球,這時B隊隊員將球從罰球線延長線處拍擊出界。準予B隊暫停。準予A隊暫停。先準予B隊暫停,緊接著準予A隊暫停(或反過來)。暫停后A隊應從何

21、處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解釋:在(a)中,A隊在罰球線延長部分執行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在(b)和(c)中,A隊在記錄臺對面的前場擲球入界線處執行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舉例2:在比賽的最后1分鐘內,A4正執行2次罰球。A4在第2次罰球時因踩到罰球線被宣判了一次違例。B隊請求暫停。暫停后B隊將從何處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解釋:由B隊在記錄臺對面的前場擲球入界線處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舉例3:在比賽的最后2分鐘期間,A4在其后場運球已達6秒鐘時(a) B4將球拍出界外(b) B4發生了B隊在該節的第3次犯規。A隊被準予了一次暫停。在暫停之后,比賽由A4在記錄臺對側、A隊前場的擲球入界線處擲球入界重

22、新開始。解釋:在這兩種情況中,A隊應有24秒計時鐘上剩余的18秒鐘。舉例4: 在比賽的最后2分鐘期間,A4在其前場運球。B3將球拍到A隊的后場,A隊的任一隊員在其后場開始再次運球。現在,在A隊的后場,(a) B4將球拍出界外,(b) B4發生了B隊在該節的第3次犯規,此時24秒計時鐘上剩余6秒鐘。A隊獲得一次暫停。在暫停之后,比賽由A4在記錄臺對側、A隊前場的擲球入界線處擲球入界重新開始。A隊在24秒計時鐘上還剩余多少秒?解釋: A隊應在24秒計時鐘上還剩有(a) 6秒鐘。(b) 14秒鐘。陳述5:在兩種情況中,隨后的擲球入界應在記錄臺對側的中線延長部分執行:(a) 某隊員在記錄臺對側的中線延

23、長部分擲球入界時發生了違例,并且將球判給了對方隊員在原擲球入界地點擲球入界。(b) 如果雙方球隊成員在打架中被取消比賽資格,而又沒有其他的犯規罰則要執行,并且在比賽被停止時某隊已控制球或已擁有了球權。解釋:在所有上述情況中,擲球入界隊員可以將球傳至前場或后場。陳述6:在一次擲球入界中可能發生下列情況:擲入的球越過球籃,被任一隊的隊員從下方穿過球籃觸及。球停留在籃圈和籃板之間。為了使24秒計時鐘復位,故意將球擲在籃圈上。舉例1: 在擲球入界中,A4傳球越過球籃時,被任一隊的隊員從下方穿過球籃觸及。解釋: 這是一次干擾違例。由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擲球入界重新開始。如果防守隊員發生該違例,進攻隊不得

24、分,因為球沒有來自賽場界內區域。舉例2: 擲球入界隊員A4將球傳向球籃,球停留在籃圈和籃板之間。解釋: 這是一次跳球情況。比賽應用交替擁有程序重新開始。如果A隊擁有擲球入界,24秒記時鐘不應復位。舉例3: 24秒計時鐘上剩有5秒鐘,A4在擲球入界中將球傳向球籃并接觸了籃圈。解釋: 24秒鐘計時員不應把他的計時鐘復位,因為比賽計時鐘尚未開啟。比賽不要中斷應繼續。第18/19條 暫停/替換陳述1:在一節的比賽時間開始之前或在一節的比賽時間結束之后,不能準予暫停。在第1節比賽時間開始之前或比賽時間結束之后,不能準予替換,在比賽休息期間可準予任何替換。舉例1:在開始比賽的跳球中,但在球被合法拍擊之前,

25、跳球隊員A5發生違例和球被判給B隊擲球入界。此時任一教練員請求一次暫?;蛱鎿Q。解釋:暫停和替換都不能準予,因為比賽時間尚未開始。陳述1舉例2:在結束一節或決勝期(不是比賽結束)的比賽計時鐘信號響起的同時,宣判了一次犯規并判給A42次罰球。任一教練員請求:暫停。替換。解釋:暫停不能準予,因為一節比賽時間已經結束。替換只能在罰球結束以后,并已經開始比賽休息期間時,可準予。第18/19條 暫停/替換陳述2:在一次投籃的球在空中時,如果24秒鐘裝置信號響起,不停止比賽計時鐘。替換不被允許,并且只對非得分隊是一次暫停的機會。舉例:在一次投籃中,球在空中時24秒鐘裝置信號響起。然后,球進入球籃。此時:任一

26、隊或雙方隊請求替換。任一隊或雙方隊請求暫停。解釋:(a)24秒鐘信號被忽略,因為它不停止比賽計時鐘。只在第4節最后2分鐘或每一決勝期的最后2分鐘內,比賽計時鐘才停止,只有非得分隊才允許替換。如果非得分隊準予了替換,那么對方也可替換,并且兩隊都可以被準予一次暫停。(b)僅對非得分隊是一次暫停機會。如果準予了暫停,對方如果請求也可被準予一次暫停,并且兩隊都可以替換。第18/19條 暫停/替換陳述3:如果暫停或替換(對任何隊員,包括罰球隊員)的請求在罰球隊員第1次罰球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可處理之后提出,對雙方隊的暫?;蛱鎿Q都應該準予,如果:A 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成功。B 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成

27、功后還要在記錄臺對側的中線延長部分擲球入界,或因為任何有效的原因,在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后球仍是死球。陳述3舉例1:A4被判給2次罰球。A隊(或B隊)請求暫?;蛱鎿Q:在罰球隊員A4可處理球之前。第1次罰球嘗試之后。在第2次或最后一次罰球(是成功的罰球)之后,但是在擲球入界隊員可處理球之前。在第2次或最后一次罰球(是成功的罰球)之后,但是在擲球入界隊員可處理球之后。請求的暫停或替換能準予么?如果能準予,在什么時候?解釋:在第1次罰球嘗試之前,可直接準予暫停或替換。在最后一次成功的罰球后,可準予暫停或替換。在擲球入界之前,可直接準予暫?;蛱鎿Q。陳述3舉例2:判給A42次罰球。在第1次罰球后,由

28、A隊或B隊請求了一次暫?;蛱鎿Q。在下面那幾個情況里可以準予暫停或替換,如果準予,在什么時候?在最后一次的罰球嘗試中不予準許球從籃圈上彈起并且比賽繼續不予準許罰球中籃準予非得分隊暫停,既而暫停和替換球沒有觸及籃圈違例死球,準予暫停替換宣判A4罰球時踩罰球線違例準予暫停替換罰球沒有命中,但B4被宣判在球離開罰球隊員的手之前進入罰球區的違例重新罰球,如果成功,應立即準予暫?;蛱鎿Q陳述4:如果暫停請求提出后,任何一隊發生了一起犯規,應該等到裁判員就該起犯規已完成了與記錄臺的所有聯系后,暫停才開始。如果出現一個隊員的第5次犯規,那么這個聯系包括必要的替換程序。一旦聯系完成,當裁判員鳴哨并給出暫停手勢時,

29、該暫停時段應開始。舉例1:在B4發生了第5次犯規后,A隊教練員請求暫停。解釋:應直到與記錄臺完成了涉及該犯規的所有聯系,并使B4的替換者成為隊員時,該暫停機會才開始。陳述4舉例2:在任一隊員發生犯規后,A隊教練員請求暫停。解釋:如果隊員們知道已經請求了暫停時段,縱然暫停沒有正式開始,應該允許雙方球員走向他們的球隊席。陳述5:如果裁判員們發現同一隊有多于5名的隊員同時在場上比賽,只要沒有置對方隊于不利,此錯誤必須盡快改正。假定裁判員和記錄臺人員正確地做他們的工作,一名隊員必定是不合法地進入或留在場上。因此,裁判員必須命令一名隊員立即離開場地并登記該隊教練員一次技術犯規(記錄為“B”)。教練員有責

30、任確保替換被正確地運用和替換之后被替換的隊員立即離場。陳述5舉例:比賽正在進行時,發現A隊在比賽場地上的隊員多于5名。(a) 在發現的時候,B隊(有5名隊員)控制球。(b) 在發現的時候,A隊(多于5名隊員)控制球。解釋:(a) 如果B隊沒有被置于不利,比賽應立即停止。已非法進入(或留在)比賽中的隊員必須從比賽中離開,并且應登記那隊的教練員一次技術犯規,記作“B”。(b) 比賽須立即停止。已非法進入(或留在)比賽中的隊員必須從比賽中離開,并且應登記那隊的教練員一次技術犯規,記作“B”。陳述6:在發現某隊以多于5名隊員參加比賽之后,還發現隊員A5非法參加比賽時已得分或發生了犯規。所有此類分數應有

31、效并且該隊員發生的任何犯規(或被侵犯的)應被看做是隊員犯規。陳述6裁判員認識到A5是A隊在賽場上的第6名隊員,并在:(a) A5犯規后(b) A5投球中籃后(c) A5一次不成功的投籃中已被B5犯規后停止了比賽。解釋:(a) A5的犯規是一起隊員的犯規。(b) A5的投籃須計得分。(c) 應由宣判犯規時在賽場上的任一A隊隊員來執行罰球。陳述7: 替換或暫停機會何時開始和結束。教練員請求暫停和替換必須知道這些限制,除這機會之外,替換或暫停不被立即準予。陳述7舉例1:當一次替換或暫停的機會恰好已結束時,A隊教練員跑到記錄臺大聲地請求替換或暫停。記錄員做出了反應并錯誤地發出了信號聲響。裁判員鳴哨并中

32、斷了比賽。解釋:由于裁判員中斷了比賽,球成了死球并且比賽計時鐘仍是停止,好象是正常地產生一個替換或暫停機會。然而,由于該請求提出得太晚了,不應準予替換或暫停,比賽應立即重新開始。陳述7舉例2:一起干涉得分或一起干擾發生在比賽期間的任何時候。來自任一隊或雙方球隊的替補隊員正在記錄臺處等候進入比賽,或任一隊已請求了暫停。解釋: 違例使得比賽計時鐘被停止,并且球成死球。替換或暫停應被允許。陳述8: 每次暫停應持續1分鐘。在裁判員鳴哨并招呼球隊回到比賽場地時,球隊必須迅速地回到比賽場地上。 若球隊暫停超過規定的1分鐘,造成了比賽的延誤,獲得了利益,裁判員應給予那個隊一次警告。 如果那個隊對此警告不做出

33、反應,則應登記該違犯的隊一次附加的暫停。 如果該隊沒有剩余的暫停,可以給該教練員登記一次延誤比賽的技術犯規。記作“C”。陳述8:舉例:暫停時段結束了,并且裁判員招呼A隊到比賽場地上。A隊教練員繼續在指導他的球隊,并且該球隊仍然滯留在球隊席區域。裁判員再次招呼A隊到比賽場地上,并且(a)最后A隊回到比賽場地上(b)A隊繼續滯留在球隊席區域。解釋:(a)在該隊開始移動回到比賽場地上后,裁判員警告該教練員:如果相同的行為再出現,就要給A隊登記一次附加的暫停。(b)登記A隊一次暫停,沒有警告。如果A隊沒有剩余的暫停,將給A隊教練員登記一次延誤比賽的技術犯規,記作“C”。第24條 運球陳述:如果隊員故意

34、地把球砸向籃板(不是嘗試一個真正的投籃),這個動作被認為是隊員在地面上拍球一樣。在球觸及了(或被觸及)另一隊隊員之前,如果該隊員再次觸及球,這被認為是運球一樣。舉例1:A4尚未運球時將球擲向籃板,并在其他隊員接觸了球之前又再次抓住球。解釋:在抓住球后,A4可以投或傳球,但不能開始一次新的運球。舉例2:A4在運球結束后,他在連續動作中或仍站立時將球擲向籃板,并在球被其他隊員觸及前又再次抓住或接觸了球。解釋:A4已經發生了一起兩次運球違例。第25條 帶球走陳述: 如果一名正躺在地板上的隊員獲得了控制球,這是合法的。 如果一名持著球的隊員跌倒在地板上,這是合法的。 如果該隊員跌倒在地板上短暫地滑動,

35、這是合法的。 然而,如果該隊員隨后持球滾動或持球試圖站起來,這是一起違例。舉例1:A3持著球時失去平衡跌倒在地板上。解釋:A3非故意地跌倒在地板上的行為是合法的。舉例2:A3正躺在地板上時獲得了控制球。然后A3將球傳給A4。躺在地板上開始運球。持著球試圖站起來。解釋:在(a)和(b)中,A3的行為是合法的。在(c)中,一起帶球走違例已經發生。舉例3:A3正持著球,摔倒在地板上。他的沖量使A3在停住之前沿地板滑行。解釋:A3無意識的滑行動作不構成一起違例。然后,如果A3出現滾動或者試圖在還持著球時站起來,則發生一起帶球走違例。第28條 8秒鐘陳述1:這條規則的運用只根據裁判員對8秒鐘的個人的計算

36、。假使在裁判員記秒數和24秒鐘裝置顯示數之間有任何不同,以裁判員的決定為準。陳述2:如果因為一次跳球情況使在后場內的8秒鐘計算被停止和導致把球判給曾控制球隊交替擁有擲球入界,則該隊只有8秒鐘周期剩余的無論多少時間。陳述3:在從后場向前場運球期間,當運球隊員的雙腳和球與前場接觸時,球進入該隊的前場。陳述1舉例:當裁判員宣判了8秒鐘違例時,A4正在他的后場運球。24秒鐘裝置顯示只走過了7秒鐘。解釋:裁判員的決定是正確的。裁判員唯一有權決定8秒鐘周期何時終了。陳述2舉例:當一次爭球發生時A隊在該隊后場已控制球5秒鐘。裁判員判定A隊對下一次交替擁有擲球入界有權。解釋:A隊只有剩余的3秒鐘來使球進入前場

37、。陳述3舉例1:A1正騎跨中線。他接到從位于后場的A2傳來的球。然后,A1將球回傳給仍位于后場的A2。解釋:合法的舉止。A1沒有雙腳在前場,因此他有權傳球到后場。8秒鐘應繼續計算。舉例2:A2正從他的后場運著球,并在騎跨中線時持球結束了他的運球。之后,A2將球傳給也騎跨著中線的A1。解釋:合法的舉止。A2沒有雙腳在前場,因此他有權將球傳給也不在前場的A1。8秒鐘應繼續計算。舉例3:A2正從他的后場運著球,并且一腳(不是雙腳)已在前場。然后,A2傳球給正騎跨中線的A1。接著A1在他的后場繼續運球。解釋:合法的舉止。A2沒有雙腳在前場,因此他有權將球傳給也不在前場的A1。因此A1 有權在他的后場運

38、球。8秒鐘應繼續計算。舉例4:A4正從他的后場運著球,當他停止向前運動但還繼續運球時:a 正騎跨中線。b 雙腳在前場,但球正被運在后場。c 雙腳在后場,但球正被運在前場。d 雙腳在前場,球正被運在后場,然后A4將雙腳撤回他的后場。解釋:在所有的情況中,運球隊員A4依舊是在后場,直到雙腳和球接觸前場。在每一種情況中,8秒鐘應繼續計算。陳述3第29條 24秒陳述1:當臨近24秒鐘周期結束時投籃,并且球在空中時信號響。如果球未觸籃圈,一次違例發生,除非對方隊員已立即并清楚地獲得了控制球。應判給對方隊員在被裁判員停止比賽的最近地點擲球入界,直接在籃板后面的地點除外。陳述2如果24秒計時鐘信號響,據裁判

39、員判定對方隊員是立即并清楚地獲得了控制球,在這種情況中,信號不予理會,比賽應繼續。陳述3:如果原控制球的隊被判給交替擁有擲球入界,該隊只有在跳球情況發生時24秒計時鐘上剩余的時間,無論多少。陳述4:如果因為非控球的隊發生了犯規或違例(不是使球出界),裁判員停止了比賽,并將球權判給原先在前場已經控球的同一隊,24秒計時鐘按如下復位:如果在比賽被停止時,24秒計時鐘上顯示的時間是14秒或更多,24秒計時鐘不要復位,而是從被停止的時間處繼續。如果在比賽被停止時,24秒計時鐘上顯示的時間是13秒或更少,24秒計時鐘要復位到14秒。陳述5: 如果裁判員因為任何不涉及任一球隊的正當理由而停止了比賽,并且根

40、據裁判員的判斷,這將置于對方于不利,24秒計時鐘計時應從停止處繼續。陳述1舉例1:A5投籃的球在空中時,24秒計時鐘信號響。球觸及籃板隨后滾落在地板上,在那里,球被B4觸及后又被A4觸及,最終被B5控制。解釋:這是24秒鐘違例,因為球未觸籃圈,并且隨后球沒有被對方隊員立即并清楚地控制。舉例2:A5投籃觸及籃板,但未觸籃圈。然后,在搶籃板中球被B5觸及,但未被控制,之后A5獲得控制球。此時24秒計時鐘信號響。解釋:一次24秒鐘違例已發生。當球沒有觸及籃圈,并且球再次被A隊隊員控制時,24秒計時鐘繼續在運行。陳述1舉例3:在24秒鐘周期結束時A4投籃。該投籃合法地被B4封蓋,并且隨后24秒計時鐘信

41、號響。信號響后B4對A4犯規。解釋:一次24秒鐘違例已發生。B4的犯規應不予理會,除非是技術犯規、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或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舉例4:A4投籃,球在空中時24秒計時鐘信號響。球未觸籃圈,之后,立即宣判了A5和B5之間的一次爭球。解釋:一次24秒鐘違例已發生。B隊不是立即并清楚地獲得控制球。陳述2舉例: 臨近24秒鐘周期的結束,A4給A5(兩名隊員是在他們的前場)傳球失誤,球滾入A隊的后場。此時B4有一條直通球籃的無防守隊員的途經,但在B4獲得控制球前,24秒鐘信號響。解釋: 如果B4立即并清楚地獲得了控制球,該信號不予理會,比賽應繼續。陳述3舉例1:A隊控制球,在24秒鐘周期剩下1

42、0秒鐘的時候發生了一次爭球。一次交替擁有擲球入界被判給了:(a) A隊。(b) B隊。解釋:(a) A隊只有24秒鐘周期中剩余的10秒鐘。(b) B隊應有一個新的24秒鐘周期。陳述3舉例2:A隊控制球,24秒鐘周期剩余10秒鐘時球出界。裁判員們對是A4還是B4在球出界之前最后觸及球有爭議,或者裁判員們無法判定哪一名隊員在球出界之前最后觸及球。一次交替擁有擲球入界判給:(a) A隊。(b) B隊。解釋:(a) A隊只有24秒鐘周期中剩余的10秒鐘。(b) B隊應有一個新的24秒鐘周期。陳述4舉例1: 在A隊前場,B4使球出界違例。24秒計時鐘顯示8秒鐘。解釋: A隊應僅有24秒計時鐘上剩余的8秒

43、鐘。舉例2: A4在他的前場運球,B4對其犯規。這是B隊在該節的第二次犯規。24秒計時鐘上顯示3秒鐘。解釋: A隊應有24秒計時鐘上剩余的14秒鐘。陳述4舉例3:A隊在他的前場控制著球,24秒計時鐘上還剩余4秒鐘時,a A4b B4受傷,裁判員終止了比賽。解釋:A隊應有24秒計時鐘上剩余的a 4秒鐘。b 14秒鐘。舉例4: A4投籃球出手。當球在空中時,宣判了A5和B5的雙方犯規,此時24秒計時鐘上還剩余6秒鐘。球未進入球籃。交替擁有的箭頭表明緊接著的球權給A隊。解釋: A隊應有24秒計時鐘上剩余的6秒鐘。舉例5: A4正在運球時,宣判了B4一次技術犯規,隨后又宣判了A隊教練員一次技術犯規,此

44、時,24秒計時鐘上剩余5秒鐘。解釋: 在相等罰則抵消后,比賽應由A隊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并且24秒計時鐘上剩余5秒鐘。陳述4陳述4舉例6:B4在他的后場故意用腳踢球或用拳擊球,此時,24秒計時鐘上剩余a 16秒鐘。b 12秒鐘。解釋:B隊違例。在前場擲球入界后,A隊應有24秒計時鐘上剩余的a 16秒鐘。b 14秒鐘。陳述4舉例7:在A2擲球入界時,B4在他的后場將他的手臂伸過界線并阻擋A2的傳球,此時,24秒計時鐘上剩余19秒鐘。11秒鐘。解釋:B4違例。在前場擲球入界后,A隊應有24秒計時鐘上剩余的19秒鐘。14秒鐘。陳述4舉例8: A4在他的前場運球時,發生了B4對A4的違反體育道德的犯

45、規,此時,24秒計時鐘上剩余6秒鐘。解釋:無論罰球成功與否,應判給A隊從記錄臺對側中線的延長部分擲球入界。A隊應有一個新的24秒鐘周期。這個相同的解釋對技術犯規和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都有效。陳述5舉例1:比賽的最后一分鐘還剩余25秒鐘時,比分A72 B72,A隊獲得控制球;在運球已達20秒鐘時,比賽被裁判員停止,因為a 比賽計時鐘或24秒計時鐘沒有運行或開啟b 一個瓶子扔到比賽場地上c 24秒計時鐘錯誤地復位。解釋: 在所有的情況中,由A隊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并且24秒計時鐘上剩余4秒鐘。如果給予一個新的24秒鐘周期,B隊將被置于不利。陳述5舉例2: A3投籃后,球從籃圈彈起,之后被A5控制。

46、9秒鐘后,24秒計時鐘誤響。裁判員中斷了比賽。解釋: 如果這是一起24秒鐘違例,A隊將被置于不利。在與技術代表和24秒計時鐘操作員磋商后,裁判員由A隊擲球入界重新開始比賽,24秒計時鐘上剩余15秒鐘。 第30條 球回后場陳述:當一名隊員騰起在空中時,他保持著相對與他跳起前最后觸及的地面相同的(位置)狀況。然而,當一名隊員從他的前場跳起在空中,并仍在空中時獲得控制球他是第一個為他球隊建立球隊控制球的隊員。 然后,如果他的動量使他回到了他的后場,要避免持球不回到后場對他也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如果一名騰起空中的隊員建立了一個新的球隊控制(球),那個隊員相對前場 / 后場的(地面)位置不要去確定,要直

47、到他雙腳落回地面。舉例1:位于A隊后場的A4試圖一次快攻,傳球給位于其前場的A5。B3從B隊的前場跳起,并且仍在空中時抓住該球并落地(a) 雙腳位于B隊后場。(b) 騎跨中線(c)騎跨中線,隨后運球或傳球到他的后場。解釋:沒有發生違例。當B3騰起在空中時建立了B隊最初的球隊控制(球),他相對前場/后場的(地面)位置不要去確定,要直到他雙腳落回地面。在所有的情況中,B3是合法地在他的后場。舉例2:在A4和B4之間開始第一節的跳球中,當球已被合法拍擊時, A5從他的前場跳起,在空中時抓住了球并落地(a) 雙腳在A隊的后場。(b) 騎跨中線。(c)騎跨中線,隨后運球或傳球到他的后場。解釋:沒有發生違

48、例。A5騰起在空中時建立了A隊最初的球隊控制(球)。在所有的情況中,A5是合法在他的后場。舉例3:A4在他的前場擲球入界,試圖傳球給A3。A3從他的后場跳起,在空中時抓住了球并落地(a) 雙腳位于A隊的后場。(b) 騎跨中線。(c)騎跨中線,隨后運球或傳球到他的后場。解釋:A隊違例。在A3騰起在空中抓住了球并落地前,擲球入界隊員A4已經確立了A隊的前場控制球。在所有的情況中,A3已非法使球回后場。舉例4:在后場的A4試圖傳球給在前場的A5。B4從他的前場跳起,在空中時抓住了球,并在他落到后場地面前將球傳給位于后場的B5。解釋: B隊非法使球回后場違例。第31條 干涉得分和干擾陳述1:在一次投籃

49、或罰球中,球在籃圈上方時,如果隊員從下方伸手穿過球籃并接觸球是干擾。陳述2:在傳球中或球已觸及籃圈后,當球在籃圈上方時,如果隊員伸手從下方穿過球籃并觸球,這是干擾。陳述3: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后,并在球觸及了籃圈之后,在球進入球籃前如果任一隊員合法觸及球,則罰球的狀態發生了改變,變為了一次2分投籃。陳述4:在一次投籃后,在球向上飛行時,如果一名隊員觸及球,所有關于干涉得分和干擾的限制都適用。陳述5:如果在一次投籃中,隊員使籃板或籃圈晃動,據裁判員判定,此舉已阻礙了球進入球籃或已使球進入了球籃,這是干擾。陳述6:在投籃中,當球接觸球籃并仍有可能進入球籃時,一名隊員接觸球籃或籃板,此時,防守隊

50、員或進攻隊員發生了干擾。陳述1在A4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中,a 在球觸及籃圈前,b 在球已觸及籃圈后,但仍有可能進入球籃時,B4伸手從下方穿過球籃并觸球。解釋:B4的非法觸球是違例。a 判給A4得1分,并判B4一次技術犯規。b 判給A4得1分,不判B4技術犯規。陳述2舉例:由于傳球,當球在籃圈上方時,B4伸手從下方穿過球籃并觸球。解釋:B4是違例。應判給A隊得2分或3分。陳述3舉例:A4的最后一次或僅有一次的罰球,球觸及了籃圈并彈起在籃圈上方,這時B4試圖將球拍走但球進入球籃。解釋:因為球被合法觸及,罰球的狀態發生了改變,判給A隊得2分。陳述4舉例:在發生第5次犯規后,B4被通知不再有資格

51、參賽。晚些時候,B4作為一名替補隊員進入比賽。B4的非法參賽被發現在:(a) 比賽重新開始,球成活球之前。(b) 球已再次成活球后,并由A隊控制球時。(c) 球已再次成活球后,并由B隊控制球時。(d) 隨著B4進入比賽,球已再次成為死球之后。解釋:(a) B4必須立即離開比賽。登記B隊教練員一次技術犯規,記作“B”。(b) 只要不置A隊于不利,比賽應立即停止。B4必須離開比賽,并登記B隊教練員一次技術犯規,記作“B”。(c),(d) 比賽應立即停止。B4必須離開比賽,并登記B隊教練員一次技術犯規,記作“B”。陳述5舉例:在發生第5次犯規,并已被通知不再有資格參賽之后,B4作為替補隊員再次進入比

52、賽。B4的非法參賽在下述情況之后被發現:(a) B4投籃得分。(b) B4發生犯規。(c) B4被A4犯規(第5次全隊犯規)。解釋:(a) B4的投籃應計得分。(b) B4的犯規是一次隊員犯規。(c) 判給B4的2次罰球應由他的替補隊員執罰。在所有所做的事情都結束后,應執行B隊教練員技術犯規(記作“B”)的罰則。陳述6舉例:在A4投籃后,球從籃圈上彈起并隨后再次落在籃圈上。當球仍正與籃圈接觸時,B4接觸球籃或籃板。解釋:B4是違例。當球有可能進入球籃時,干擾限制就適用。33.10 無撞人半圓區域陳述:這條無撞人半圓規則的目的不是去獎勵一個在他自己的球籃下方已經占據好位置,并以此來造成正控制球并

53、插向球籃的進攻隊員撞人犯規的防守隊員。對于該無撞人半圓規則適用于:(a) 防守隊員將雙腳位于該半圓區域內(見圖例 1)。半圓線不是該半圓區域的一部分。(b) 當進攻隊員運球上籃越過該半圓線,并試圖投籃或騰起時傳球。33.10 無撞人半圓區域在下列情況中,該無撞人半圓規則不適用,將按照一般原則,如:圓柱體原則、阻擋/撞人原則來判定任何接觸: (a) 對所有在該無撞人半圓區域外發生的比賽情況,同樣產生在從該半圓區域到端線之間區域的比賽情況。(b) 對所有爭搶籃板球的情況:當投籃后球反彈出時,一次接觸情況發生。(c) 對所有進攻隊員或防守隊員非法用手、手臂、腿或身體。舉例 1: A4在該半圓區域外開

54、始試圖跳投,并撞到在該半圓區域內的B4。解釋: A4是合法動作,該無撞人半圓規則適用。舉例 2: A4沿端線運球,當他到達籃板背后的區域后斜向跳起或向后跳起,撞到了在該半圓區域內處于合法防守位置的B4。解釋: A4是撞人犯規。當A4從直接位于籃板(正面向地面)延伸的假想線段(見圖例 1)背后的比賽場地進入到該無撞人半圓區域時,該無撞人半圓規則不適用。舉例 3: A4投籃的球接觸籃圈,并發生了一次籃板球情況。A5跳起空中抓住了球,并隨后撞到了在該半圓區域內處于合法防守位置的B4。解釋: A5撞人犯規。該無撞人半圓規則不適用。舉例 4: A4運球上籃并正做投籃動作。A4沒有完成他的投籃,而是將球傳

55、給直接跟隨他后面的A5。隨后A4撞到在該無撞人半圓區域內的B4。就在那時,A5手中持球直接上籃去得分。解釋: A4是撞人犯規。當A4非法使用他的身體去為A5掃清上籃的道路時,該無撞人半圓規則不適用。舉例 5 A4運球上籃并正做投籃動作。A4沒有完成他的投籃,而是將球傳給正站在比賽場地角落的A5。隨后A4撞到在該無撞人半圓區域內的B4。解釋: A4是合法動作。該無撞人半圓規則適用。第35條 雙方犯規陳述:每當在大約同一時間裁判員們做出矛盾的宣判或發生多個規則的違犯,并且其中一個判罰是取消得分,則該判罰有效和不判給得分。舉例:在投籃動作中,A4和B4之間有身體接觸,球進入球籃。前導裁判宣判A4進攻

56、犯規,因此中籃不計得分;追蹤裁判宣判B4防守犯規,因此中籃應計得分。解釋:一起雙方犯規已發生,并且該中籃不應計得分。比賽應由A隊在罰球線延長部分擲球入界重新開始。A隊應僅有在發生雙方犯規時24秒計時鐘上剩余的時間,無論多少。第36條 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陳述1:在第四節的最后兩分鐘和在每一決勝期的最后兩分鐘期間,球出界執行擲球入界,球仍在裁判員手中或擲球入界隊員已經可處理球。如果此刻,一名在賽場上的防守隊員造成與一名在賽場上的進攻隊員發生接觸,并被判以犯規,這是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陳述2: 在一場勢均力敵比賽的最一分多鐘中,球已離開擲球入界隊員的(雙)手后防守隊員為了停止比賽計時鐘或不讓其重新開

57、啟,造成與在賽場上正要接到或已經接到球的進攻隊員接觸。這樣的接觸應立即被判一次侵人犯規,除非有應被判為違反體育道德或取消比賽資格犯規的嚴重接觸。有利 / 無利的原則不適用。陳述1:舉例1:比賽的最后一分鐘還剩余53秒鐘時, A4擲球入界已持球在手或已可處理球時,B5在比賽場地上造成接觸,B5被判犯規。解釋:顯然,B5不做任何努力去打球,并用不獲利的舉止不讓比賽計時鐘重新開啟。必須判以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無須給予警告。舉例2:比賽的最后一分鐘還剩余53秒鐘時, A4擲球入界已持球在手或已可處理球時,A5造成與在比賽場地上的B5接觸,A5被判犯規。解釋:A5發生犯規沒有獲利。應判A5一次侵人犯規,

58、除非有應該被判為違反體育道德犯規的嚴重接觸。應將球判給B隊在發生違犯的最近地點擲球入界。陳述2舉例1: 比賽的最后一分鐘還剩余1:02,比分A83 B80,當A4擲球入界球已離手時,B5在賽場上造成與將要接到球的A5接觸。B5被判犯規。解釋: 應立即判B5一次侵人犯規,除非裁判員判定B5接觸的嚴重性需要判給違反體育道德的或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舉例2: 比賽的最后一分鐘還剩余1:02,比分A83 B80,當A4擲球入界球已離手時,A5在賽場上造成與B5接觸。A5被判犯規。解釋: A5發生犯規沒有獲利。應立即判A5一次侵人犯規,除非是嚴重接觸。應將球判給B隊在發生違犯的最近地點擲球入界。陳述2舉例

59、3: 比賽的最后一分鐘還剩余1:02,比分A83 B80,當A4擲球入界球已離手時,B5在比賽場地上與執行擲球入界地點不同的區域中造成與A5接觸。B5被判犯規。解釋: 顯然,B5不做任何努力去打球,并通過不讓比賽計時鐘重新開啟獲得利益。必須判以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無須給予警告。第38條 技術犯規陳述1:裁判員已對隊員的一次行動或舉止給予了警告,如果重復這種行動或舉止將導致一次技術犯規。此警告還應通知該隊教練員和此警告在剩下的比賽中對出現類似行為的該隊任何成員均適用。裁判員的警告應只在比賽計時鐘停止和球成死球時給出。陳述2:在比賽休息期間,如果一名有資格參賽的并被指定為隊員兼教練員的球隊成員發生

60、了技術犯規,此技術犯規應算作隊員犯規并應算做隨后一節的全隊犯規處罰狀態的犯規。陳述3:當一名隊員正在做投籃動作時,不允許對方隊員用諸如揮手阻礙投籃隊員的視野、大聲叫喊、用力跺腳或靠近投籃隊員拍手等行動來破壞投籃。如果由于此種行動使投籃隊員被置于不利,可導致一次技術犯規;如果投籃隊員未處于不利,應給予一次警告。陳述4:如果一名隊員已經發生第5次犯規后和已通知該隊員不再有資格參賽后又進入比賽,一發現此非法的參賽就應立即處罰,只要不置對方隊于不利。第38條 技術犯規陳述5:如果一名隊員因為第5次犯規已被通知不再有資格參賽之后,他又進入比賽并且在發現非法參賽之前投籃得分、發生犯規或被對方隊員犯規,則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