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獻檢索基礎知識課件_第1頁
第一章-文獻檢索基礎知識課件_第2頁
第一章-文獻檢索基礎知識課件_第3頁
第一章-文獻檢索基礎知識課件_第4頁
第一章-文獻檢索基礎知識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文獻檢索與利用 美國文獻家赫伯特說:知識的一半,是知道到哪里去尋找它.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閱讀的人,而是缺乏檢索能力的人.工科學生的學習與文獻信息的關系 為鞏固、拓展專業課知識閱讀相關的參考書; 專業課要求撰寫課程相關的文獻綜述; 畢業環節:撰寫畢業論文或設計的開題報告;撰寫或完成畢業論文。 離不開文獻信息寫畢業論文的體會:我們很多的時候,悶在實驗室閉門造車,實在不如稍抽出一點時間看看別人的文獻,看看別人有什么樣的研究。利用文獻時普遍存在的問題 不知應檢索什么樣的資料。 對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檢索系統來進行相關文獻資料的檢索不太清楚。 對常用數據庫的功能、用法不了解或不熟悉。普遍存在的問題 對已

2、經查到線索的文獻資料,無法得到全文,也不清楚可以通過什么途徑、到哪里去獲取原文。 不大清楚該利用什么數據庫或網絡資源去查找國內外相關專題的資料。學習目的通過學習文獻檢索課培養和強化學生的信息素質,即信息意識、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通過學習文獻檢索課使學生具有八個方面的信息能力 (1)運用信息工具的能力 (2)獲取信息的能力 (3)處理信息的能力 (4)創造信息的能力 (5)表達信息的能力 (6)發揮信息作用的能力 (7)信息協作意識與能力(8)信息免疫能力文檢課與專業課的關系 專業課給予了具體的專業知識,是從事 科技工作的根本。而文檢課則是傳授獲 取新知識的方法,以便獲取更多新的專 業知識 。第

3、一章 文獻檢索基礎知識第一節 文獻、信息概述 談話引入: 什么是信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認為哪些屬于信息? 1:校園里鈴聲響,可以告訴我們信息:上課或下課。 2:觀看校運會,可以獲得很多運動會賽場上的信息。 :從互聯網上可以獲得很多信息,如:學習資料、娛樂、新聞報導等。其實信息在我們日常生活周圍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一.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這一概念首先是由信息論的創始人申農(C.E.Shannon)提出來的 。申農是美國數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信息論的創始人。申農在1948年發表 了通信的數學理論, 1949年發表了噪聲中的通信。這兩篇著名論文奠定了信息論的基礎。 申農(1916-2

4、001)(美國)不同的學者給信息下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哲學家認為:信息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依據,數學家認為:信息是一種概率,物理學家認為:信息是“熵”,通信學家認為:信息是“不定度”的描述, 圖書信息領域的專家認為:信息是可以以各種形式進行傳播、記 錄、出版及發行的觀念、事實及論著。 什么是信息呢? 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與方式的反映,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在這里,“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對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質客體,也包括主觀世界的精神現象;“運動”泛指一切意義上的變化,包括機械運動、化學運動、思維運動和社會運動。 信息的結構由下圖表示 其中: Data-信息的原材料 Information-由人提供

5、的有組織 的數據 Knowledge-對信息的理解與認識 Wisdom-精煉的知識 (二)信息的特征 1.價值性 (1)能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 。 (2)信息可以促進物質、能量的生產和使用 。 (3) 信息只有被人們利用,才有價值。 2.可傳遞性 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發揮它的價值作用。 3.可存貯性 信息不能獨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 載體。信息可存貯在不同的載體上。 4.可加工性 信息可以壓縮、擴充和疊加,也可以變化形態。如:一次信息經過加工可以變 成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5.時效性 信息的時效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信息的時效性必須與價值性聯系在一起。 6. 共享性信息可以共享。如:互聯

6、網上的信息被許多人同時共享。 .污染性信息的過剩、垃圾信息、信息的失真等。二、知識(一)知識的概念 知識:是人類對信息、對客觀事物規律的認識,它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知識是信息內容的組成部分。什么是知識呢? 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二)知識的分類 1.按OECD(世界合作與發展組織)劃 分 ;知識分為四大類(4W)。即:事實知識(Know What)、原理知識(Know Why)、技能知識( Know How)和人力知識( Know Who)。(1)Know What(知道是什么)-關于事實方面的 知識。(2)Know Why(知道為什么)-關于自然

7、原理和規律方面的知識。(3)Know How (知道怎么做)-關于技能或能力方面的知識。(4 )Know Who (知道誰有知識)-關于人力方面的知識。 2.按中國學者劃分:中國著名的學者提出:“知識6W1Q” 即事實知識(Know What)、原理知識(Know Why)、技能知識( Know How)、人力知識( Know Who)、時間知識(Know When)、空間知識(Know Where)、數量知識(Know Quantity)。 3.按知識形態劃分:按知識形態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類。 (1)顯性知識 顯性知識指格式化、文本化了的知識,它的傳播比較容易。人們可以通過教科書、參

8、考資料、期刊雜志、專利文獻、視聽媒體、軟件和數據庫等方式獲取。容易被人們學習。 (2)隱性知識 隱性知識存在于個人的腦子里,它可以表現為一種智慧、經驗甚至感覺,傳播難度大。經過長期積累而擁有的知識,通常不易用言語表達,傳播起來非常困難。 三、信息素質 信息環境的變遷、信息用戶需求的變化以及信息資源的增多,使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質成為現代人的必備素質。 信息時代里具有信息素質的人應具備六個方面信息技能:能知道何時需要信息能鑒別解決疑難問題所需的信息能查找出所需要的信息能評價信息能組織信息能有效利用信息,解決手邊的難題 完整的信息素質應包括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兩個方面信息意識是指對信息重要性的認識和對信

9、息的敏感性。信息能力是指獲取、加工、利用和創新信息的能力,其重點和基礎是信息檢索能力。信息素質最早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車可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 什么是信息素質? “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利用信息的技能”。四、文獻(一)文獻的概念“文獻”一詞最早見于孔子的論語八佾篇中。篇中未說明文獻指什么。宋代朱熹注釋為:“文,典籍也;獻賢也”。 將“文解釋為“典籍” 。是指歷代的歷史文件,典冊和書籍的統稱。“獻”訓為賢,是指見多識廣,熟悉歷史的賢者。可見,“文獻”包括歷代的歷史文件和熟悉歷史的賢者兩個方面。 在國外,1905年法國人保羅曼特勒(POtlel)最早提出“文獻”

10、一詞,英文名稱為:Document.并為歐美各國廣泛采用。 我國國家標準文獻著錄總則對文獻有如下定義: 文獻是記錄知識的一切載體。可見,文獻的三個基本要素是:知識、載體和記錄。 (二)現代科技文獻的特點 現代科技文獻的特點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1.數量巨大: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科技信息、科技知識膨脹。平均每四年翻一番,作為載體的科技文獻急劇增長。據估計,科技文獻量以四倍于科技成果量的增長。當今世界每年圖書的出版不下百萬種,其中約有1/4為科技書籍。 我國的情況是: 2011年我國出版圖書37萬種. 我國出版期刊9849種。 世界有三大權威刊物工程索引、科學引文索引和科技會議錄索引。2010年我國

11、出版的科技期刊有183種被工程索引收錄。 文獻數量的激增,一方面表明文獻信息資源的豐富,但同時也產生了“文獻信息污染”,給人們選擇、利用文獻,獲取所需信息造成了障礙。 2.分布離散信息的可擴散性、可替代性,反映在文獻方面則表現為其分布離散重復的現象。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相互滲透,使得許多新興學科、邊緣學科、交叉學科不斷涌現。 如:軟件工程是計算機技術領域中的一門新興學科。 化學與物理學的交叉形成了物理化學和化學物理學。 對某一學科專業出版物來說,不僅收集本學科的,而且還收集許多相關學科的文獻。某篇專業的文獻,可能發表在其核心期刊上,也可能發表在其相關學科的出版物上。 例如:利用英國科學文摘統

12、計了“日本光纖通信”方面的論文322篇,共發表在66種雜志上。發 現有107篇文章發表在3種雜志上(核心期刊),約有33%的文章發表在另12種期刊上(相關期刊),還有近1/3的文章則發表在另51種期刊上(邊緣期 刊)。文獻的這種分布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它提示人們在收集文獻信息時,應首先選擇本專業的核心期刊。化妝品與洗滌用品 粘合劑 3.更新加快 信息的時效性,對于發展越快的學科影響越大,現象也越明顯。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成果的層出不窮,新老知識更新的頻繁,文獻有效利用時間縮短 。 半衰期:是一種表示文獻老化速度的概念,指某學科的文獻從出版到有50%的內容因老化而失去

13、參考價值所經歷的時間. 我國研究認為,中文文獻的半衰期約為6年。 例如: 我國化學工程專業中文期刊文獻的半衰期為 4.8年左右. 新興學科文獻的半衰期要長一些。 基礎學科文獻的半衰期為8-10年。 4.內容交叉重復 表現在 ( 1) 同一內容的文獻以不同的文字發表.比如:同一項 發明可以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使得相同內容的專利文獻以不同的文種形式存在,使專利文獻的重復率達65-70. (2)同一內容的文獻以不同的形式出版.如:科技報告既以報告的形式單獨出版,也可以發表在科技期刊上,使科技報告的重復率達80. 比如:中國大百科全書既有印刷版,又有電子版。 5.載體及語種增多 隨著聲、光、電、磁等技

14、術和新材料的廣泛應用,新型文獻載體不斷涌現。傳統的紙張型文獻已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局面,多種載體的文獻相互依存、相互補充、共同 發展已成為趨勢。新型的非紙張型文獻比如:縮微型文獻、機讀型文獻、視聽型文獻等. 各國文獻所用語種不斷增多。世界上連續出版物使用的語種多達 144種,常用的就有10多種,其中英文約42%。第二節 文獻類型一、信息源 信息源又稱情報源,即人類獲取知識情報的來源。信息源按其物質載體的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 1.人腦信息源 :是指人們通過思維、交談、討論、發言、等形式不斷溝通情況, 并傳遞信息,也稱口頭信息源。 2.實物信息源:實物信息是借助物體表達的情報信息。如:產品展覽、商品成

15、列和展銷等方式發出的信息來源。 3.文獻信息源 :是把人類的知識用文字、圖形、聲頻、視頻信號等手段記錄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上進行交流傳播。它是一種經過加工的信息源。 二、科技文獻的類型 科技文獻按不同的性質劃分,可產生不同的類型,具體劃分如下: (一)按科技文獻的載體形式劃分 1.印刷型:是以紙介質為載體,以印刷 方式為記錄手段而形成的文獻類型。 它是一種傳統的文獻形式。如:期刊、 圖書等。2.縮微型:又稱縮微復制品,這是以感光材料為存儲介質,以縮微照相為記錄手段而產生出來的一種比印刷型縮小了若干倍的文獻 。如縮微平片、縮微膠卷 。另外,還有一種計算機輸出縮微膠片。 3.視聽型:又稱聲像型或直感資

16、料,它是一種脫離文字形式,而直接記錄聲音、圖象的一種文獻類型,它運用錄音,錄象和攝影等技術手段來記錄聲音與圖象信息而產生的一種文獻形式。如錄像帶、錄音帶、科技電影、幻燈片等。4.機讀型:主要是將信息以計算機可讀的形式記錄在磁性載體(磁盤等) 、光學載體(光盤) 、網絡上,在計算機軟件的支持下,進行讀取的一種文獻形式。它們包括電子圖書、電子期刊、聯機數據庫、網絡數據庫、光盤數據庫等等。機讀型的版本也是多樣的.有磁帶版(magnetic tape)、磁盤版(floppy disc)、光盤版(CD-ROM)、聯機版(online)以及最新的網絡版(network)。 印刷型文獻 優點:便于直接閱讀,

17、使用方便 . 缺點:較笨重、存儲密度低,不便于加工、整理和收藏.縮微型文獻 優點:存儲密度較大、 體積小、 便于收藏保存、 便于遠距離傳遞. 缺點: 不能直接閱讀,需借助縮微閱讀機才能閱讀.視聽型文獻 優點:直觀、 生動. 缺點:制作成本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設備才能閱讀.機讀型文獻 優點:存儲密度高,容易更新,傳遞信息迅速,存取速度快,信息共享性好、可以融文本、圖像、聲音等多媒體信息于一體. 缺點:需借助計算機等先進技術設備才能閱讀. (二)按科技文獻的加工層次劃分 1.一次文獻 是作者以生產或研究成果為依據而創作的原始文獻。如: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專利文獻、會議文獻、研究報告等。 特點: 新

18、潁性、創新性、系統性 。 2.二次文獻 將無序的一次文獻進行收集、整理,著錄其特征并以規定的格式編制成為便于管理和查找文獻的工具,即檢索工具。 如:目錄、題錄、索引、文摘。 特點: 濃縮性、匯集性、有序性。3.三次文獻 是指在利用二次文獻的基礎上,對一次文獻的內容經閱讀研究,濃縮提煉而編寫成的文獻。如科技動態、專題綜述、情報調研報告、決策參考、指南、進展、百科全書、年鑒、辭典等。從文獻檢索的角度來說,一次文獻是檢索的對象,二次文獻是檢索一次文獻的工具, 三次文獻是情報研究的成果 。 (三)按科技文獻的出版形式劃分 1.科技圖書 國際標準化組織將圖書定義為“49頁及49頁以上構成一個書單元的文獻

19、(不包括封面和扉頁)”;548頁為“小冊子”。圖書是多種出版物中歷史最悠久的一種 。它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范圍最廣 。主要是指以單本方式印刷的出版物 。 科技圖書是對科研成果、生產技術及經驗,或某一知識領域進行系統全面的概括和論述. 特點:成熟、全面、可靠,時效性差. 用途:初步了解一般性問題. 閱讀型:教科書 專著 科技圖書 論文集 工具型:百科全書 手冊 年鑒 國內外出版的圖書版權頁上印有的國際標準書號ISBN,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圖書國際編號.如: ISBN 978-7-81082-802-4 前綴號 計算機核對號 書號及版次號 出版者號 地域(國家、地理、語言)號其中,地

20、域號:7表示(中國)圖書資料的檢索途徑 (1)各種圖書館的書目檢索系統: 如- 青海大學圖書館的館藏目錄檢索系統, 清華大學圖書館的館藏目錄檢索系統,中國高校聯合書目數據庫(CALIS聯機公共數據庫)等. (2)各種網上電子圖書: 如 - 超星數字圖書館 2.科技期刊 1665年法國的學者周刊被視為現代期刊的源頭。期刊又稱雜志,英文為Journal 、 Magazine 等,是指刊名、刊期相對固定的定期或不定期連續性讀物。每年至少出兩期。每期有卷號、期號 。 特點:內容新穎、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傳遞信息快、傳播面廣、時效性強 。 用途:獲取最新研究成果和動態。 按內容特征把期刊分為綜合性、學

21、術技術性、通俗性、科普性和檢索性。 按載體形式區分為主要有印刷版和電子版兩種。 按出版頻率區分為最常見的期刊是按月出版,即月刊,還有周刊、半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美國科學雜志是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的權威性刊物。它于1880年有電燈的發明人、世界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創辦。該雜志由美國科學促進會簡稱AAAS)出版發行。AAAS成立于1848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科學團體之一。英國自然(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也是全球科學界最有名望的科學周刊。它是1869年在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支持下在英國創辦的,

22、并將自己的辦刊宗旨確定為: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個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 130多年來,自然曾發表過的重要研究論文有:X-射線的發現 1896年電子的發現 1897年中子的發現 1932年核裂變的首次解釋 1939年全息術的發明 1948年DNA 的結構 1953年人造金剛石 1955年脈沖星的首次觀測 1962年板塊構造(大陸漂移)的發現 1963年一個完整生物體的第一個完整的DNA 序列 1977年臭氧洞的發現 1985年太陽系以外第一個行星的發現 1992年克隆羊“多利” 1997年一個人類染色體完整序列的首次獲得 1999年Nature的主站

23、點 核心期刊確定核心期刊的理論基礎,是英國 文獻學家布拉德福(Bradford, S.C.) 提出來的 。核心期刊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總是會有 變化的。所以應盡量利用新的核心期刊表。核心期刊:某學科核心期刊是指刊載該學科 學術論文較多的,論 文被引用較多的,受讀者 重視的,能反映該學科當前研究狀況的,最為 活躍的那些期刊,是獲取專業領域前沿信息 的主要信息源 。 要了解 本專業的核心期刊,可使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單位合編的 (2011年) 期刊的檢索途徑:(1) 各大圖書館的聯機書目檢索系統 如: 清華大學圖書館的館藏目錄檢索系統, (2)中科院圖書館全國期刊聯合目錄 檢索全國400余家圖書情報機

24、構的館藏 ,瀏覽世 界7000余種網上期刊的目次文摘/全文( 3)各種全文期刊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Wiley -Online Library(4)在線免費全文期刊.3.科技報告科技報告 是指研究成果的正式報告或研究過程中各個階段進展情況的實際記錄 。在國際上最為著稱的是美國的四大報告,即政府部門的PB報告,軍事系統的AD報告,國家宇航局的NASA報告,能源部的DOE報告。 特點:內容新穎、詳細、專業性強、出版及時、傳遞信息快,發行范圍控制嚴格,不易獲取原文。美國照明市場十年間熒光燈平均系統功效的提升 檢索途徑: (1)上海圖書館的特種文獻數據庫 (2)北京文獻服務處(原國防科工委情報所

25、) (3)中國科學院文獻中心(收藏PB報告最全的單位) (4)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4.政府出版物 政府出版物是指各國政府部門及其所屬機構發表的文獻,包括行政性文件(如:政府法令、方針政策等)和科技文獻(政府部門的研究報告、專利文獻、標準等)兩類。政府文件具有指導意義,通過政府文獻可以了解到各國的方針政策、經濟狀況、社會狀況和科技發展狀況。其中科技文獻占整個政府出版物的30%-40% 。特點:內容范圍廣泛;具有權威性;不易收集。用途:對了解各國的方針政策、經濟狀況及科技水平,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檢索途徑: (1)各國政府部門的網站 (2)中國國家圖書館-政府信息平臺、政府信息導航、國際組織與

26、外國政府出版物文庫等. (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5.會議文獻會議文獻是在各種學術會議、專題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和報告 。它是最新研究成果公布于世的一種主要方式,是人們及時了解有關學科領域發展狀況的重要渠道。科技會議文獻包括會前文獻、會間文獻和會后文獻。特點:內容新穎、專業性強,傳遞信息迅速。用途:了解有關學科發展的動向。檢索途徑:1.CALIS聯機公共書目查詢系統(國際會議論文查詢) 2.上海圖書館(國內專業會議資料數據庫查詢系統) 6.專利文獻專利文獻 主要是指專利說明書.即專利申請人向政府提交的說明新發明創造的書面文件. 特點:(1)內容新穎、出版迅速. 據統計全世界發明創

27、造成果約90%95%首先公布于專利文獻上. 所以它是獲取新技術的最快、最重要的信息源. (2)涉及技術領域廣泛、實用性強 在研究開發和生產活動中遇到的各種技術問題,幾乎均能在專利文獻中得到有價值的解決方案,所以專利文獻也是最好的實用技術信息源. (3)具有法律效力 專利說明書是一種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判斷專利侵權的主要依據.(4)重復量大 由于同一項發明可以向不同國家申請專利,便形成了基本專利說明書和相同專利說明書,它們的文字不同但內容幾乎完全一樣.專利文獻的檢索途徑: 一.各種專利光盤數據庫(如:上海圖書館 等) 二.各國家的專利局網站提供檢索. 基本專利說明書:某發明最先在某國申請并獲專利

28、權的說明書. 相同專利說明書:同一發明在第一申請國以外的國家申請的專利說明書.7.標準文獻標準文獻 是經過公認的權威機構批準的以特定的文件形式出現的標準化工作成果.標準分為國際標準(ISO3297-1986)、國家標準(GB18187-2000)、部頒標準(HG)、企業標準(QB)四種.同時,根據標準的內容,標準分為基礎標準、產品標準、輔助產品標準、原材料標準、方法標準五大類. 特點:內容可靠、實用、有法律約束力,適用范圍明確. 檢索途徑:(1)萬方數據庫:中外標準 (2)各地標準局 (3)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中外標準 (4)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網站 8.學位論文學位論文 是高等院校和科

29、研單位的學生即將結束學業時為獲取某種學位而撰寫的學術論文.英國統為稱Thesis.美國稱為Dissertation.學位論文分為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三種.特點: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學位論文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1)調查研究性的 (2)理論的研究和探討. 檢索途徑:(1)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是國家法定的學位論文收藏單位. (2)萬方數據庫:收錄有約81年以后的學位論文. (3)清華同方優秀博碩士論文. (4)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收錄有約81年以后的學位論文數據. 9.產品資料產品資料 是各家廠商為推銷其產品而印發的商業宣傳品,包括產品樣本、產品目錄、說明書和廠商的情況介紹等。

30、特點:反映的技術比較成熟,數據也較為可靠,內容具體、通俗易懂,但產品樣本的時間性強,使用壽命較短.而且許多不提供詳細的數據和理論依據.用途:(1)作為技術人員設計、制造新產品的一種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2)了解各廠商出廠產品現狀、掌握產品市場情況及發展動向.檢索途徑: (1)各廠家的網站 (2)萬方數據庫 10.技術檔案技術檔案是指在生產建設和科技部門的技術活動中形成的、對一定工程對象的技術文件的總稱.包括任務書、 協議書、技術經濟指標、審批文件、研究計劃、方案、技術措施、設計數據、工藝圖紙等一系列文件.特點: 具有保密和內部使用的特點.用途:在生產建設和科學技術研究工作中用以積累經驗、吸收教

31、訓和提高質量.11.網頁 網頁,是網站中的一頁,通常是HTML格式,網頁要透過網頁瀏覽器來閱讀。 網頁是構成網站的基本元素,是承載各種網站應用的平臺。通俗的說,網站就是由網頁組成的。 簡單地說,網站是一種通訊工具,就像布告欄一樣,人們可以通過網站來發布自己想要公開的信息,人們可以通過網頁瀏覽器來訪問網站,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一般來說,主頁是一個網站中最重要的網頁,也是訪問最頻繁的網頁。它是一個網站的標志,體現了整個網站的制作風格和性質,中華網站就是典型的門戶網站。 文獻信息服務系統 1.圖書館系統公共圖書館:面向全社會公眾開放的圖書館.如: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為各高校教學和科

32、研服務的機構.如:青海大學圖書館. 科學圖書館:主要為本單位或本系統的科學研究服務.如: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2.科技信息服務系統 主要負責搜集、整理、研究和傳遞各種專業性的學術信息.如: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科學圖書館科技信息服務系統 3.專利文獻服務系統 專利文獻中心是從事專利文獻的收集、存儲、加工、檢索和服務的專門機構.如:中國專利局 , 中國專利信息中心。 4.檔案館系統 檔案館負責對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并向社會提供利用服務.我國檔案館大致可分為:國家檔案館、地方檔案館、專門性檔案館等.5.標準文獻服務系統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是我國標準文獻中心.提供標準文獻的

33、信息服務,是檢索和獲取標準文獻的好去處.專利文獻服務系統檔案館系統標準文獻服務系統三、科技文獻檢索概括(一)科技文獻檢索的含義 所謂檢索(Retrieval)是指查找、尋求、獲取的意思.而文獻檢索狹義是指依據一定的方法,從已經組織好的大量有關獻集合中,查找并獲取特定的相關文獻的過程.文獻檢索廣義上包括信息的存儲和檢索兩個過程.存儲: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有序的組織起來.檢索:根據用戶特定的需求將相關信息準確的提取出來. 文獻檢索是指將文獻按一定的方式組織和存儲起來,并根據用戶的需要查找出所需文獻的過程. (二)科技文獻檢索的分類 1.按其檢索對象分為: (1)文獻檢索:凡是以文獻為檢索對象的稱為文

34、獻檢索 .通過文獻檢索獲得文獻線索(文獻出處). 如:關于海底隧道有些什么樣的文獻? (2)數據檢索:凡是以數據作為檢索對象的稱為數據檢索.它直接提供用戶所需要的數據,是一種確定性檢索.如:某隧道有多長?(3)事實檢索:凡是以事實為檢索對象的成為事實檢索 .它直接提供用戶所需要的事實,是一種確定性檢索.如:世界上最長的隧道是哪一條? 數據檢索和事實檢索是一種確定性的情報檢索.主要是通過參考工具書進行檢索. 文獻檢索是一種相關性的檢索.主要是通過檢索工具進行檢索. 2.按其存貯內容可分為: (1)書目檢索:用戶通過書目、題錄、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獻,檢索出有關課題的一系列文獻信息線索。 (2) 事

35、實檢索:用戶通過參考工具書,檢索出有關某一事物的具體答案. (3)數值檢索: 用戶通過參考工具書檢索,可以得到經過核實,整理的數據. (4)全文檢索:指檢索工具(檢索系統)存貯的整篇文章乃至整本圖書的全部文本,用戶從中檢索出整篇文獻或其中的章,節段等文字。 3.按文獻存貯載體及實現查找技術手段分為 (1)手工檢索:以手工方式,利用圖書館卡片目錄和書本式文摘、索引等檢索工具進行的檢索活動。 (2) 計算機檢索:它是通過計算機,檢索出數據庫中用戶所需要的信息。 第三節 檢索工具及檢索途徑 一、檢索工具的概念:檢索工具是報導、存貯(累積)和查找文獻信息線索的工具.二、檢索工具的類型: 按著錄方式劃分

36、:檢索工具可以分為目錄、索引、題錄和文摘四種。 1.目錄: 目錄是檢索工具的主要類型之一,也是一種常用的檢索工具. (1)目錄的定義: 目錄(catalog)也稱書目,是最早的一種檢索工具。它是著錄一批相關的文獻,并按一定的次序編排而成的一種揭示與報道文獻的工具。目錄是對圖書、期刊等單位出版物的外表特征的揭示報導 (2)目錄的對象:目錄以單位出版物為其著錄對象。所謂的單位出版物,指的是以文獻獨自名稱作為一個完整出版單位的出版物。例如一本以高等數學為名稱的教科書,一套以中國百科全書為名稱的工具書,一種以自然為名稱的學術期刊,都是一個以獨自名稱作為出版單位的出版物,目錄就以此為其著錄對象,描述出版

37、物的基本特征。 目錄對文獻的描述較簡單,條目的著錄項有:作者(編者,主要責任者),題名(書名,文獻名)和出版事項等。以下是傳統的卡片目錄格式。以下是INNOPAC的中英文電子目錄 2.索引 索引是一種重要的檢索工具. (1)索引的定義:把文獻中的知識單元(如書名、刊名、人名 等)按照一定的方法編排,并指明出處,為用戶提供文獻線索的一種檢索工具。 (2) 索引通常有三部分組成:標目(heading)說明語(modification)存貯地址(location) 在計算機檢索系統中,索引由倒排文檔通過連接來實現。 例: Wastewater acetochlor extn treatment pr

38、oces P32583u : 標目 : 說明語 : 存貯地址 3.題錄 題錄(Title):是對文獻外部特征的描述題錄一般以內容上獨立的文獻單元作為其著錄的基本單位。如:一篇文章或書中某一部分、某一章節.它是最簡單的文獻報道形式,一般無簡介或摘要。 題錄型檢索工具:著錄單篇文獻的外部特征的檢索工具 題錄內容通常包括:篇名、作者(或含其所在單位)和文獻出處(出處是指文獻所在刊名、期刊的卷期、頁數、文獻文種等),由文獻出處指引到原文。以下是一條電子條目 : 4.文摘 (1)文摘的定義:文摘(Abstract)是系統報道、積累和檢索科技文獻的主要工具。它是二次文獻的核心。 (2)文摘的結構:它通常由題錄部分,文摘正文和文摘員署名三部分組成。就其摘要的詳簡程度,可分為指示性文摘和報導性文摘兩種。 報道性文摘: 是原文內容的濃縮,文字一般在二、三百字左右。 指示性文摘: 僅是原文的簡介,包括目的、方法、范圍、結果、結論等,文字精簡到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