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03接口和E1接口區別講課稿_第1頁
G703接口和E1接口區別講課稿_第2頁
G703接口和E1接口區別講課稿_第3頁
G703接口和E1接口區別講課稿_第4頁
G703接口和E1接口區別講課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G703接口和E1接口區別-G.703接口和E1接口區別1.一條E1是2.048M的鏈路,用PCM編碼。2.一個E1的幀長為256個bit,分為32個時隙,一個時隙為8個bit。3.每秒有8k個E1的幀通過接口,即8K*256=2048kbps。4.每個時隙在E1幀中占8bit,8*8k=64k,即一條E1中含有32個64K。E1幀結構E1有成幀,成復幀與不成幀三種方式,在成幀的E1中第0時隙用于傳輸幀同步數據,其余31個時隙可以用于傳輸有效數據;在成復幀的E1中,除了第0時隙外,第16時隙是用于傳輸信

2、令的,只有第1到15,第17到第31共30個時隙可用于傳輸有效數據;而在不成幀的E1中,所有32個時隙都可用于傳輸有效數據.一E1基礎知識E1信道的幀結構簡述在E1信道中,8bit組成一個時隙(TS),由32個時隙組成了一個幀(F),16個幀組成一個復幀(MF)。在一個幀中,TS0主要用于傳送幀定位信號(FAS)、CRC-4(循環冗余校驗)和對端告警指示,TS16主要傳送隨路信令(CAS)、復幀定位信號和復幀對端告警指示,TS1至TS15和TS17至TS31共30個時隙傳送話音或數據等信息。我們稱TS1至TS15和TS17至TS31為“凈荷”,TS0和TS16為“開銷”。如果采用帶外公共信道信

3、令(CCS),TS16就失去了傳送信令的用途,該時隙也可用來傳送信息信號,這時幀結構的凈荷為TS1至TS31,開銷只有TS0了。由PCM編碼介紹E1:由PCM編碼中E1的時隙特征可知,E1共分32個時隙TS0-TS31。每個時隙為64K,其中TS0為被幀同步碼,Si,Sa4,Sa5,Sa6,Sa7,A比特占用,若系統運用了CRC校驗,則Si比特位置改傳CRC校驗碼。TS16為信令時隙,當使用到信令(共路信令或隨路信令)時,該時隙用來傳輸信令,用戶不可用來傳輸數據。所以2M的PCM碼型有PCM30:PCM30用戶可用時隙為30個,TS1-TS15,TS17-TS31。TS16傳送信令,無CRC校

4、驗。PCM31:PCM30用戶可用時隙為31個,TS1-TS15,TS16-TS31。TS16不傳送信令,無CRC校驗。PCM30C:PCM30用戶可用時隙為30個,TS1-TS15,TS17-TS31。TS16傳送信令,有CRC校驗。PCM31C:PCM30用戶可用時隙為31個,TS1-TS15,TS16-TS31。TS16不傳送信令,有CRC校驗。CE1,就是把2M的傳輸分成了30個64K的時隙,一般寫成N*64,你可以利用其中的幾個時隙,也就是只利用n個64K,必須接在ce1/pri上。CE1-最多可有31個信道承載數據timeslots1-31timeslots0傳同步二接口G703非

5、平衡的75ohm,平衡的120ohm2種接口三使用E1有三種方法,1.將整個2M用作一條鏈路,如DDN2M;2.將2M用作若干個64k及其組合,如128K,256K等,這就是CE1;3.在用作語音交換機的數字中繼時,這也是E1最本來的用法,是把一條E1作為32個64K來用,但是時隙0和時隙15是用作signaling即信令的,所以一條E1可以傳30路話音。PRI就是其中的最常用的一種接入方式,標準叫PRA信令。用2611等的廣域網接口卡,經V.35-G.703轉換器接E1線。這樣的成本應該比E1卡低的目前DDN的2M速率線路通常是經HDSL線路拉至用戶側.E1可由傳輸設備出的光纖拉至用戶側的光

6、端機提供E1服務.四使用注意事項E1接口對接時,雙方的E1不能有信號丟失/幀失步/復幀失步/滑碼告警,但是雙方在E1接口參數上必須完全一致,因為個別特性參數的不一致,不會在指示燈或者告警臺上有任何告警,但是會造成數據通道的不通/誤碼/滑碼/失步等情況。這些特性參數主要有;阻抗/幀結構/CRC4校驗,阻有75ohm和120ohm兩種,幀結構有PCM31/PCM30/不成幀三種;在新橋節點機中將PCM31和PCM30分別描述為CCS和CAS,對接時要告訴網管人員選擇CCS,是否進行CRC校驗可以靈活選擇,關鍵要雙方一致,這樣采可保證物理層的正常。五常見問答questions:1.E1與CE1是由誰

7、控制,電信還是互連的兩側的用戶設備?用戶側肯定要求支持他們,電信又是如何分別實現的。【答:】首先由電信決定,電信可提供E1和CE1兩種線路,但一般用戶的E1線路都是CE1,除非你特別要只用E1,然后才由你的設備所決定,CE1可以當E1用,但E1卻不可以作CE1。2.CE1是32個時隙都可用是吧?【答:】CE1的0和16時隙不用,0是傳送同步號,16傳送控制命令,實際能用的只有30個時隙1-15,16-303.E1/CE1/PRI又是如何區分的和通常說的2M的關系。和DDN的2M又如何關聯啊?【答:】E1和CE1都是E1線路標準,PRI是ISDN主干線咱,30B+D,DDN的2M是透明線路你可以

8、他上面跑任何協議。E1和CE1的區別,當然可不可分時隙了。4.E1/CE1/PRI與信令、時隙的關系【答:】E1,CE1,都是32時隙,30時隙,0、16分別傳送同步信號和控制信今,PRI采用30B+D,30B傳數據,D信道傳送信令,E1都是CAS結構,叫帶內信令,PRI信令與數據分開傳送,即帶外信令。5.CE1可否接E1。【答:】CE1和E1當然可以互聯。但CE1必需當E1用,即不可分時隙使用。6.為實現利用CE1實現一點對多點互連,此時中心肯定是2M了,各分支速率是N*64K2M,分支物理上怎么接呢?電信如何控制電路的上下和分開不同地點呢?【答:】在你設備上劃分時隙,然到在電信的節點上也劃

9、分一樣同樣的時隙順序,電信只需要按照你提供的時隙順序和分支地點,將每個對應的時隙用DDN線路傳到對應分支點就行了。7.CE1端口能否直接連接E1電纜,與對端路由器的E1端口連通【答:】不行8Cisco7000系列上的ME1與Cisco2600/3600上的E1、CE1有什么區別?【答:】Cisco7000上的ME1可配置為E1、CE1,而Cisco2600/3600上的E1、CE1僅支持自己的功能。六配置補充:光端機用法:光纖光端機同軸線G703轉v35轉換器同步串口orBNCDB15,BNCRJ45CE1G.703接口簡介G.703建議是數字網絡接口建議。隨著光纖通信和數字傳輸技術的飛速發展

10、,利用64Kbit/s和2Mbit/s速率的數字信道傳輸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多,G.703建議定義了分級數字接口的物理/電氣特性。數字接口的比特率分級由G.702建議規定。G.703對各種速率的接口分別定義了功能特性和電氣特性。1.64kbit/s接口1.接口功能要求(1)對于發送和接收兩個方向,都有三種信號通過接口:64kbit/s信息信號64kHz定時信號8kHz定時信號(2)三種接口類型同向接口:指通過這個接口的信息和它相關的定時信號是以同一方向傳輸的,如下圖所示:反向接口:指通過這個接口的與兩個傳輸方向相關的定時信號都是由數字傳輸設備提供給終端設備的,如下圖所示:中央時鐘接口:指通過這個接

11、口的與兩個傳輸方向相關的定時信號是由一個中央時鐘供給的,如下圖所示:2.接口電氣特性由于三種接口類型的定時信號提供方式的不同,因此所需的接口線和信號編碼方式也不同,以下分別說明:(1)同向接口的電氣特性A標稱比特率:64kbit/sB經接口傳輸的信號的最大容差:100ppmC64kbit/s和8kHz的定時信號和64kbit/s的信息信號在同一方向傳輸,對每一傳輸方向用一平衡線對,用編碼的方法將三種信號綜合在一個傳輸信號之中。D信號編碼規則如下:a將64kbit/s周期分成4個單位間隔b二進制的“1”被編碼成為4比特碼組:1100c二進制的“0”被編碼成為4比特碼組:1010d通過交替變換相鄰

12、碼組的極性,把二進制信號轉換成三電平信號e在每第8組破壞碼組的極性交替(第八組不改變極性),從而表示該碼組代表了八比特信息組的最后一個比特。上述編碼規則可通過下圖的例子予以說明。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對于任意的信息比特組合,傳輸信號都在按規則發生變化,接收端可以從信號中識別出包含的64kHz定時信號,同時利用第8組破壞碼組的極性交替的規則,接收端可以識別出8kHz定時信號。這樣就實現了在一個傳輸方向上用一對平衡線傳輸三種接口信號(64kbit/s信息、64kHz定時、8kHz定時)。對于全雙工通信,接口只需兩對(四線)平衡線路。E接口特性:接口電路的輸出信號為矩形脈沖,“傳號”(有脈沖)的標稱峰

13、值電壓為1.0V,“空號”(無脈沖)的峰值電壓為0.10V。標稱脈沖寬度3.9S(信號波特率256kBd)。如果平衡線對是平衡的,屏蔽層在輸出口接地,必要時也要能在輸入口將屏蔽接地。(2)反向接口的電氣特性反向接口與同向接口不同的是,它需要在每個傳輸方向使用兩對平衡線,一對用于傳輸數據信號,另一對用于傳輸綜合的定時信號(64kHz和8kHz)。數據信號編碼采用100%占空比的雙極性AMI(AlternateMarkInversion)碼,綜合的定時信號采用50%占空比的雙極性AMI碼傳遞64kHz定時信號,并通過引入編碼規則破壞點的辦法來傳遞8kHz定時信號的8相信息。如下圖所示:反向接口電路

14、的輸出波形也是矩形脈沖,數據信號的標稱脈沖寬度為15.6S,定時信號的標稱脈沖寬度為7.8S。其它特性與同向接口相似。(3)中央時鐘接口的電氣特性中央時鐘接口在每一個傳輸方向上需要用一對平衡線傳輸數據信號,另外還需要用一對平衡線將來自中央時鐘源的綜合定時信號(64kHz和8kHz)送至局內終端設備。數據信號采用100%占空比的雙極性AMI碼,定時信號采用5070%占空比的AMI編碼和編碼規則破壞點技術,與反向接口的情況相同。2.2048kbit/s接口1一般特性比特率:2048kbit/s50ppm信號編碼采用HDB3碼(3階高密度編碼)。HDB3碼是AMI碼的改進型。AMI碼是用交替極性的脈

15、沖表示碼元“1”,用無脈沖表示碼元“0”。為了防止電路出現長時間無脈沖狀態,HDB3碼的編碼規則是:當沒有4個或4個以上連續的“0”碼時,就按AMI規則編碼;當連續出現4個或4個以上連續的“0”碼時,每4個連續“0”的第一個“0”的變化要看它前面相鄰的“1”的情況而變,如果它的前一個“1”的極性與前一個破壞點的極性相反而本身又不是破壞點,則4個連續的“0”的第一個“0”仍保持“0”;如果它的前一個“1”的極性與前一個破壞點的極性相同或本身就是破壞點,則第一個“0”改為“1”。這一規則保證了相繼破壞點具有交替的極性,因而不會引入直流成分。4個連續“0”的第2、3個“0”總是為“0”。4個連續“0

16、”的第4個“0”改為“1”,而其極性與它前一個“1”的極性相同(破壞極性交替規則)。在接收端,如果相繼收到兩個極性相同的“1”,它的前面有3個連續的“0”則將后一個“1”改為“0”,如果它的前面是兩個“0”,則將前后兩個“1”均改為“0”。這樣就恢復了原來的數據信號。2輸出信號特性“傳號”(有脈沖)的標稱峰值電壓為2.37V(同軸線對)或3V(對稱線對)。“空號”(無脈沖)的標稱峰值電壓為00.237V(同軸線對)或00.3V(對稱線對);標稱脈沖寬度為244ns。3.G.703接口的應用利用模擬通信網傳輸數據信號,一個話路的數據傳輸速率通常不高于9.6kbit/s,而利用數字通信網傳輸數據信

17、號,一個話路(零次群)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達48、56或64kbit/s,而且數據傳輸的誤碼率低,通信質量好。具有G.703接口功能和特性的數據通信設備(數據終端、分組交換、集中器等)可以直接與數字通信設備(PCM設備)連接。對于具有V系列或X系列建議接口功能和特性的數據通信設備要利用數字通信信道傳輸數據時,需要在數據通信設備和PCM設備之間加接口和速率轉換器。摘要:完整的數字信號包括其代表的邏輯符號和序列關系。本文討論在電信號傳輸線條件下完整恢復數字信號的方法,介紹傳輸信號的均衡器的一個實例:HYPERLINK/MAX3800-p.htmoMAX3800貨源和PDF資料t_blankMAX380

18、0可沿30m同軸電纜或2m印制電路板(PSB)微帶線有效傳送3.2Gbps的數據信號。關鍵詞:完整性信號恢復傳輸線MX38001引言計算機的普及使數據通信越來越成為人們的日常交流的手段之一。為用戶提供可靠有效的數據通信就成為每一個通信系統所必不可少的業務功能之一。在當前信息量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僅僅進行低速數據通信是不夠的。廣大用戶對廣域網帶寬的需求不斷增加,接入DDN網、幀中繼網等高速數據通信網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通信速率越來越成為人們所追求的目標。如何將用戶設備連接至E1線路、PCM信道等高速數據接口?G.703通信接口轉換器以其高可靠性,高性能價格比為廣大用戶解決了這一問題。G.703通信接

19、口轉換器的線路端(G.703接口)可直接接入電信網的E1線路,速率為N*64K(N=132)。數據端給用戶設備(如路由器、多路復用器、會議電視設備、局域網等)提供多種標準數字接口(如X.21、V.35、RS499、RS530等),供用戶靈活選用,確保用戶端與電信網間的高質量傳輸。廣泛適用于電視會議、局域網互聯、專線、DDN網、衛星、微波等領域。目前,國內通信、網絡市場上的各種通信接口轉換器很多,但大都為國外或臺灣等地的產品,國內公司自己獨立開發、生產的通信接口轉換器很少。現在,市場上占有率較高的主要有臺灣“CTC”和以色列“RAD”通信接口轉換器產品,但他們的價格都是很高的。我們自己開發、生產

20、的通信接口轉換器以其高性能價格比必將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2.系統功能描述及結構框圖G.703通信接口轉換器作為一個獨立的接口轉換控制器,涉及V.35等多種接口的電平轉換和速率設置、數據的接收和發送、E1接口的控制及通信方式設置等方面。具體描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微處理器實現對數據接口協議的處理、數據接口收發時鐘的控制、E1接口的控制及告警的插入和提取、系統工作狀態和DIP開關的控制等。數字接口通過DIP開關或軟件控制可實現X.21、V.35、RS499、RS530、RS232等數字接口的轉換及環回測試,并且在硬件上不需要增加任何器件。數據處理包括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數據發送是將PCM中指定時隙

21、內的信號接收下來,并按用戶指定的速率從數據端口送出。數據接收是將用戶送來的同步高速數據經過一定的變換處理,在定時信號的控制下,寫入系統指定的PCM時隙。E1接口實現E1接口數據的接收、發送,E1側的時鐘提取,環回測試和時隙控制等。時序產生產生數據接口、E1接口和數據處理所需要的各種不同速率的時鐘信號。轉換器內部電路結構示意圖如圖2-1所示。3系統工作原理G.703通信接口轉換器是將一個用戶數據端口接入單元復用到一個E1線路,解決一路數據用戶的接入。其主要由用戶接口、數據處理和E1接口三部分組成。在接收側,用戶接口將接收到的用戶數據轉換為TTL電平送入數據處理部分,數據經特定處理后插入到串行通信

22、總線(HYPERLINK/ST-BUS-p.htmoST-BUS貨源和PDF資料t_blankST-BUS)相應時隙,E1接口將串行通信總線數據處理后轉換為HDB3碼送入PCM線路發送。在發送側,E1接口接收從PCM線路來的數據信號,經處理后送入串行通信總線(HYPERLINK/ST-BUS-p.htmoST-BUS貨源和PDF資料t_blankST-BUS),數據處理電路將串行通信總線相應時隙數據提取,數據經處理后送入用戶接口部分,用戶接口電路將TTL電平的數據轉換為用戶所要求的電平并送入線路發送。3.1用戶接口用戶接口電路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系統中TTL電平與線路中用戶所要求電氣性能的相互轉換

23、,線路碼型為NRZ碼。它可以通過微處理器的控制完成同步接口RS449,V.35,V.36,RS530及異步接口HYPERLINK/RS232C-p.htmoRS232C貨源和PDF資料t_blankRS232C,RS422等的相互轉換。3.2數據處理數據處理部分主要由數據發送、數據接收和時序處理三部分組成。其主要作用是:實現高速同步、異步數據與PCM時隙數據的轉換和數據處理所需時序的產生。在數據轉換中,需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數據發送和接收處理中緩沖區大小的確定。3.2.1緩沖區的確定PCM是利用32個時間不同的取樣脈沖進行32個話路的復用。它的取樣頻率采用8KHZ,取樣周期為125us,即每1

24、25us抽取一個樣值,每個樣值編8位二進制碼。傳送一個8位碼的碼組占用125/32us=3.9us,稱為一個“時隙”,一共有32個時隙。在125us的時間內,每一話路輪流傳送8位碼的碼組一次,稱為一幀。每一話路的8位碼在一幀中占用一個“時隙”,每一幀包括32個時隙。高速同步數據速率通常為N*64K(N=1-32),在一個125us的周期內所發送的比特數為N*8。如果PCM的部分時隙數據要轉換為高速同步數據,那么,N個時隙數據轉換后的高速同步數據速率為N*64K(N=1-32)。同樣,N*64K(N=1-32)的高速同步數據插入到PCM也需要占用N個時隙。由于PCM數據的發送速率較高速同步數據快

25、,所以在數據轉換過程中必須經過緩沖區暫存。在本設計中采用FIFO(先進先出)用作緩沖,為滿足N*64K(N=1-32)數據轉換的要求,FIFO的存儲單元選取必須合適。FIFO的存儲單元選用過小,會造成一些較高速率的數據在轉換過程中出錯;FIFO的存儲單元選用過多,會造成可編程邏輯器件內部邏輯單元的浪費。高速同步數據速率的不同,占用FIFO的存儲單元數也不同,在這里我們只要知道N*64K(N=1-32)的數據轉換中占用FIFO的存儲單元數最多的情況,其它情況也就都可以滿足。在數據發送端,PCM時隙數據首先寫入FIFO,然后讀出到達高速同步數據端口。設定N為數據轉換中占用PCM一幀的時隙數;X為P

26、CM一幀內,FIFO中時隙數據存入最多時的個數,即FIFO的最大存儲單元數;Y為PCM一幀內當FIFO中有X個時隙數據存入時,高速同步數據發送的8位比特數。PCM數據轉換的時隙數N應等于存入FIFO的時隙個數X加上高速同步數據發送的8位比特數Y,即。N個時隙數據寫入FIFO所需時間T1=(N8)/2048K,高速同步數據發送8比特的時間T2=8/(N64K),在T1這個時間內高速同步數據發送的8位比特數Y=T1/T2。根據以上設定列方程為:求解方程得X=(32N-N2)/32,我們只要求出32N-N2的極大值(N=1-32)就可知X的最大取值。經解可知,當N為16時,32N-N2取得極大值為2

27、56,即得X=8。根據以上結果可知,當PCM有16個時隙數據轉換時,即高速同步數據速率為16*64K=1024K時,占用的FIFO存儲單元數最多,為8個。所以,在數據發送端設定FIFO的存儲單元數只要等于或大于8,就可滿足N*64(N=1-32)的數據轉換要求。在本設計中數據發送端設定FIFO的存儲單元數為9。在數據接收端,高速同步數據首先寫入FIFO,然后讀出到達PCM時隙。設定高速同步數據速率為N*64K,即高速同步數據在PCM一幀中占用N個時隙;X為高速同步數據在PCM一幀內,FIFO中存入的8位比特數最多時的個數,即FIFO的最大存儲單元數。PCM發送N個時隙數所需的時間T1=,高速同

28、步數據發送8位比特的時間T2=,因為PCM發送一幀數據的時間為125us,所以一幀內高速同步數據寫入FIFO的最多8位比特個數應為。根據以上設定列方程為:求解方程得X=(32N-N2)/32,我們只要求出32N-N2的極大值(N=1-32)就可知X的最大取值。求解可知,當N為16時,32N-N2取得極大值為256,即得X=8。根據以上結果可知,當高速同步數據速率為16*64K=1024K時,占用的FIFO存儲單元數最多,即為8個。所以,在數據接收端設定FIFO的存儲單元數只要等于或大于8,就可滿足N*64(N=1-32)的數據轉換要求。3.2.2數據發送數據發送處理部分,是將PCM中指定時隙內

29、的信號接收下來,并按用戶指定的速率從數據端口送出,其原理如圖3-1所示。首先,在定時信號的控制下,將指定PCM時隙內的信號進行串并變換、鎖存,寫入緩沖區(FIFO)。74164采用2M信號為采樣時鐘,將指定PCM時隙的8位串行數據變換為8位并行數據,經74373進行鎖存,并將鎖存的8位數據在寫數據使能(WR-EN)信號的控制下寫入FIFO(先進先出)。其次,將緩沖區(FIFO)中數據讀出,按用戶要求的速率進行鎖存、并串變換,送給數據端口。在讀數據使能(RD-EN)信號的控制下將FIFO(先進先出)中8位并行數據讀出,經74373進行鎖存,在數據發送時鐘的控制下,74166將8位并行數據變換為8

30、位串行數據,送給數據端口。3.2.3數據接收部分數據接收處理部分是將用戶送來的同步高速數據經過一定的變換處理,在定時信號的控制下,寫入系統指定的PCM時隙,其原理如圖3-2所示。首先,在定時信號的控制下,高速數據經串并變換、鎖存,進入緩沖區(FIFO)。74164采用數據接口接收時鐘為采樣時鐘,將從用戶數據端口來的串行數據變換為8位并行數據,經74373進行鎖存,并將鎖存的8位數據在寫數據使能(WR-EN)信號的控制下寫入FIFO(先進先出)。其次,將緩沖區(FIFO)中數據讀出,經鎖存、并串變換后插入到指定的PCM時隙內。在讀數據使能(RD-EN)信號的控制下將FIFO(先進先出)中8位并行

31、數據讀出,經74373進行鎖存,在2M信號的控制下,74166將8位并行數據變換為速率為2048kb/s的8位串行數據,在時隙使能(SLOT)信號的控制下插入到指定的PCM時隙內。時序處理電路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數據處理時序和數據接口時序。所有時序信號均根據DIP開關的設置相應產生,DIP開關設置不同,將產生不同的時序信號。這部分電路需要微處理器的參與,微處理器根據DIP開關設置和數據處理的需要控制時序處理電路輸出相應的時序信號。這部分電路的主要作用是:產生E1接口和數據處理所需要的各種不同速率的時鐘信號;產生數據接口的接收和發送時鐘信號。a.數據處理時序數據處理時序電路主要由一只多路時鐘信號發

32、生器和分頻處理電路組成。多路時鐘信號發生器用于產生E1接口時鐘,包括PCM主時鐘(/4M)、PCM幀頭(F0)和2M時鐘。它的輸入參考時鐘可選擇E1側時鐘或數據接口側時鐘。在數據接口為DCE模式時,它選擇E1側時鐘為參考時鐘,工作模式可選主模式或從模式。在主模式,它的所有輸出信號與輸入參考時鐘不同步,為自由振蕩方式。在從模式,它的所有輸出信號與輸入參考時鐘同步,為鎖相環方式。在數據端口為DTE模式時,它選擇數據接口側時鐘為參考時鐘,工作模式為從模式。數據處理所需要的時鐘和定時信號均根據鎖相環送來的PCM主時鐘(/4M)、PCM幀頭(F0)和數據端口的接收、發送時鐘分頻處理產生。在DTE模式,還

33、要實現將不同速率的數據接口接收時鐘進行分頻,產生一個8Khz的時鐘信號,作為時鐘信號發生器的輸入參考時鐘。b.數據接口時序數據接口時序由一只可編程鎖相環產生,通過微處理器對其內部控制寄存器進行設置,可輸出用戶所需要的各種頻率時鐘信號,用于數據端口的接收和發送時鐘。數據的發送時鐘(RXC)和接收時鐘(TXC)可設為:64K、128K、192K、256K、320K、384K、448K、512K、576K、640K、704K、768K、832K、896K、960K、1024K、1088K、1152K、1216K、1280K、1344K、1408K、1472K、1536K、1600K、1664K、17

34、28K、1792K、1856K、1920K、1984K和2048K。Slot(時隙使能信號):數據在它所指定的時隙內進行傳送。圖3-3給出E1接口與數據接口的時序對應關系(以64K為例,時隙為TS0)。3.3E1接口PCM基群設備提供如下功能:PCM幀與復幀同步、時鐘同步、PCM幀時隙交換。我們采用的Mitel公司生產的HYPERLINK/MT9075-p.htmoMT9075貨源和PDF資料t_blankMT9075芯片提供了完整的2.048Mb/s數字鏈路和串行通信總線(HYPERLINK/ST-BUS-p.htmoST-BUS貨源和PDF資料t_blankST-BUS),具有外圍電路簡單

35、,控制方便的特點。該PCM基群設備的復接部分是在系統時鐘及89C51單片機的控制下接收HYPERLINK/ST-BUS-p.htmoST-BUS貨源和PDF資料t_blankST-BUS30個話路音頻數字信號的,并將幀定位信號、非幀定位信號、復幀同步碼及各話路信令碼插入到TS0及TS16時隙中。然后將復接的碼流送入CRC編碼電路,完成CRC復幀結構,形成完善的2.048Mb/s輸出信號,經信道接口電路變換成所要求的HDB3信道碼型送往信道,完成30個話路的時分復用。設備的接收部分首先將HDB3碼變換成二元碼,經解碼電路解碼后將線路信號送至控制總線、話路信號送數據總線HYPERLINK/ST-B

36、US-p.htmoST-BUS貨源和PDF資料t_blankST-BUS,完成話路的分接。4系統硬件設計G.703通信接口轉換器采用目前比較先進的控制及可編程器件技術、可編程鎖相環技術和可編程數字接口技術等。由于大量可編程器件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設備的集成度與工作的可靠性,實現了硬件的軟件化。G.703通信接口轉換器主要由六部分組成:電源供電、微處理器、可編程邏輯器件、數字接口、E1接口和時序產生。4.1電源供電電源供電部分由外接輸入電源和板內穩壓電源組成。4.1.1外接輸入電源采用220VAC轉9-12VDC電源變換器或48VDC轉9-12VDC電源變換器,輸入電流大于600mA。4.1.2板

37、內穩壓電源電路板內采用三端穩壓器件(7805),將9-12VDC的輸入電壓轉換為+5V電壓,為板內所有元器件供電。在電源輸入部分有過流保護和對地濾波電容;在三端穩壓器件的輸出端有對地濾波電容。過流保護器件采用REX070自恢復保險絲,當電流大于1.4A時保險絲瞬時斷開,當電流小于1.4A時保險絲恢復通路。對地濾波電容采用HYPERLINK/100UF/25V-p.htmo100UF/25V貨源和PDF資料t_blank100UF/25V電解電容和0.1UF的獨石電容,電路如圖4-1所示。4.2微處理器微處理器部分采用內部帶4KByteFlash的HYPERLINK/AT89C51-p.htmoAT89C51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