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Ⅰ)2019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師猜題卷(七)_第1頁
(全國Ⅰ)2019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師猜題卷(七)_第2頁
(全國Ⅰ)2019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師猜題卷(七)_第3頁
(全國Ⅰ)2019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師猜題卷(七)_第4頁
(全國Ⅰ)2019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名師猜題卷(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名師猜題卷(七)(時間:35分鐘滿分:9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6分)1下列關于有機分子中的單體和多聚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磷脂分子是以碳鏈為骨架形成的多聚體B葡萄糖形成淀粉時會脫去水分子并合成ATPCRNA的單體是核糖,DNA的單體是脫氧核糖D相同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結構、功能未必相同解析磷脂分子不是多聚體,A錯誤;葡萄糖形成淀粉是合成反應,需要消耗能量,不能合成ATP,B錯誤;RNA的單體是核糖核苷酸,DNA的單體是脫氧核糖核苷酸,C錯誤;蛋白質多樣性取決于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以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氨基酸的種類相同,但蛋白質的結構、功能不一定相同,D

2、正確。答案D2下列有關生物學研究和實驗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A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時,部分標志物脫落,實驗所得到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偏大B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時,為了減小誤差需要設置預實驗C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濾紙條上的色素帶顏色自下而上依次呈黃綠色、藍綠色、黃色、橙黃色D“建立血糖調節的模型”采用的實驗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擬活動本身就是構建動態的物理模型解析根據標志重捕法的估算公式,種群數量(重捕個體數/重捕個體中標記數)初次捕獲標記數,部分標志物脫落導致重捕中標記數變小,實驗所得到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將偏大,A正確;預實驗是為了減少實驗的盲目性,而不是減少實驗誤差,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時,為

3、了減小誤差應在實驗得出的活性較好的溫度范圍內,設置更小的溫度梯度進行實驗,B錯誤;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色素時,濾紙由下往上,呈現的色素帶順序是:葉綠素b(黃綠色)、葉綠素a(藍綠色)、葉黃素(黃色)、胡蘿卜素(橙黃色),C正確;采用模型方法研究“建立血糖調節的模型”,模擬活動本身就是在構建動態的物理模型,然后再構建概念模型,D正確。答案B3將某一細胞核DNA被3H充分標記的雄性動物細胞(染色體數為2N)置于不含3H的培養液中培1養,并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A若進行減數分裂,則子細胞中含3H的DNA分子數一定為NB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子細胞中不含3H的染色體數可能為2N

4、C若某個子細胞的染色體都含3H,則其分裂過程中一定發生基因重組D若某個子細胞的染色體有的不含3H,則其分裂過程中不可能出現四分體解析由于DNA半保留復制的特點可知,若進行的是減數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中含有N個DNA,每一個DNA分子都含有3H,A正確;若進行有絲分裂,DNA復制兩次,則第二次有絲分裂后期,所有染色體一半被標記,一半未被標記,由于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時,染色體分配是隨機的,所以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子細胞含3H的染色體數可能為2N、0或02N,B正確;根據以上分析可知,若某個子細胞的染色體都含3H,則該細胞進行的可能是減數分裂也可能是有絲分裂,故細胞分裂過程中不一定發生了基因重組,C錯

5、誤;若子細胞中有的染色體不含3H,則該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則其分裂過程中不可能存在四分體,D正確。答案C4為了探究干旱處理時間對某植株野生型和脫落酸(ABA)缺失突變體的影響,科學家做了如下一組實驗,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選項中分析錯誤的是()A若給干旱處理的突變體幼苗施加適量的ABA,推測植物葉片的蒸騰速率會增大,以對環境的變化作出反應B干旱條件下,ABA對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抑制莖葉生長,促進根生長CABA有“逆境激素”之稱,其在植物體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根冠、萎縮的葉片D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細胞內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為化學反應的溶劑,維持細胞滲透壓,提供反應的原料等解析給干旱處

6、理的突變體幼苗施加ABA后,抑制了莖葉的生長,植物葉蒸騰速率會減慢,水分散失減少,以對環境的變化作出反應,A錯誤;干旱條件下,左右兩幅圖分別說明ABA對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抑制莖葉生長、促進根生長,B正確;ABA有“逆境激素”之稱,其在植物體中的2主要合成部位有根冠、萎縮的葉片,C正確;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細胞內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為化學反應的溶劑,維持細胞滲透壓,提供反應的原料等,D正確。答案A5對下列示意圖所表示的生物學意義的描述,錯誤的是()圖甲中所代表生物自交后產生基因型為Aadd的個體的概率為1/8乙圖細胞一定是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該生物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4條丙圖所示家系中

7、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患者,該病最有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病丁表示果蠅染色體組成圖,其基因型可表示為AaXWXWACBD解析圖甲中所代表個體的基因型為AaDd,自交后產生基因型為Aadd的個體的概率1/21/41/8,正確;乙圖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可能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暫時加倍,所以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應為4條,還可能是四倍體生物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錯誤;丙圖所示家系中,第二代中有雙親都患病,所生的女兒表現正常,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錯誤;丁圖細胞表示雄果蠅的染色體組成,其中A和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W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因此基因型可表示為AaXWY,錯誤。答案C

8、6下列有關種群、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A魚類養殖業在捕撈后種群數量接近K/2時有利于魚類資源的持續利用B標志重捕法調查野兔種群密度時,標記兔被捕食會使估算值偏高C玉米田里的玉米植株呈現群落的垂直結構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D某群落演替到相對穩定后,構成群落的物種組成還會發生變化3解析魚類養殖業在捕撈后種群數量接近K/2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快,魚種群數量會快速恢復,有利于魚類資源的持續利用,A正確;根據標志重捕法的計算公式:種群數量(重捕個體數/重捕個體中標記數)初次捕獲標記數,若部分被標記野兔被捕食,則會導致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偏小,最終導致實驗所得到數值比實際數值大,B正確;農田中玉米屬于一個種群

9、,沒有群落的垂直結構,C錯誤;群落演替到相對穩定的階段后,群落內物種的組成仍處在動態變化中,D正確。答案C二、非選擇題(共54分)29(9分)茅臺酒、汾酒等名酒,主要以高粱為原料,為研究氮元素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科研人員利用缺氮的完全培養液培養高粱幼苗,一段時間后,分別測定各組高粱幼苗的氣孔導度(氣孔對水蒸氣、CO2等氣體的傳導度)和凈光合速率相對值,將結果繪成曲線如下。請據圖分析回答:(1)培養液中氮濃度為4mmol/L時,線粒體產生的CO2(填“部分”或“全部”)擴散到葉綠體中被消耗掉,原因是_。(2)當培養液中氮濃度由0mmol/L增加到7mmol/L時,高粱凈光合速率逐漸增大的原因是

10、:(寫出兩點)。(3)當培養液中氮濃度由12mmol/L增加到16mmol/L時,高粱幼苗葉肉細胞的胞間CO2濃度變化趨勢是(填“降低”“升高”或“不變”),合理的解釋是_。解析(1)當培養液中氮濃度為4mmol/L時,凈光合速率大于0,則光合作用消耗CO2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產生CO2速率,線粒體產生的CO2全部擴散到葉綠體中被消耗掉。(2)當培養液中氮濃度由0mmol/L增加到7mmol/L時,氮濃度增大,促進了葉綠素的合成,使4光反應增強,從而使凈光合速率增大。根據曲線可知,培養液中氮濃度由0mmol/L增加到7mmol/L時,氣孔導度增大,增加了CO2的供應,使暗反應增強,從而使凈光合速率

11、增大。(3)培養液中氮濃度由12mmol/L增加到16mmol/L時,氣孔導度不變,但羧化酶含量可能減少,CO2消耗速率降低,凈光合速率下降,因此高粱幼苗葉肉細胞的胞間CO2濃度變化趨勢是升高。答案(1)全部(1分)光合作用消耗CO2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產生CO2速率(或凈光合速率大于0)(2分)(2)氮濃度增大,促進了葉綠素的合成;氣孔導度增大,增加了CO2的供應(3分)(3)升高(1分)氣孔導度不變,但凈光合速率下降,CO2消耗速率降低(2分)30(10分)研究表明,機體性腺的內分泌機能受“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調控,如圖所示,代表激素,I、代表作用過程。請回答以下問題:(1)圖中的分泌存在著調節

12、,圖中幾乎可作用于體內的一切組織細胞,這說明_。(2)卵巢產生的雌激素能促進雌性動物卵細胞的形成和排卵。但在生產實踐中,為促進雌性動物多排卵,通常使用的并不是雌激素,結合上圖分析可能的原因:大量使用雌激素會使過程、(填“增強”或“減弱”),通過影響激素(填名稱)的分泌量,從而導致性腺。(3)下丘腦和垂體之間存在神經聯系和體液聯系,為了證明下丘腦調節垂體分泌激素的方式是體液調節而不是神經調節,可利用小白鼠做實驗,實驗組所做的處理是:,一段時間后,檢測小白鼠血液中激素的含量,發現其含量沒有減少。解析(1)(性激素)的分泌分別受下丘腦和垂體的共同控制,說明存在分級調節;另外,反過來又能抑制下丘腦和垂

13、體的活動,還說明其分泌存在負反饋調節。(2)分析圖中過程可知,當性激素含量過多時,會反饋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作用于性腺;當性激素過多時,抑制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分泌過少會導致性腺萎縮。(3)要證明下丘腦調節垂體分泌激素的方式是體液調節而不是神經調節,實驗組需要切除下丘5腦和垂體之間的神經聯系進行實驗,對照組不切除下丘腦和垂體之間的神經聯系,一段時間后,檢測兩組小白鼠血液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答案(1)分級調節和反饋(1分)這些組織細胞(內部)均含有能特異性識別性激素的受體(3分)(2)增強(1分)促性腺激素(1分)萎縮(或功能減退)(1分)(3)切斷下丘腦和垂

14、體間的神經聯系(或者切除下丘腦,再注射適量下丘腦提取物)(3分)31(9分)珊瑚蟲靠蟲黃藻光合作用提供營養,珊瑚為蟲黃藻提供保護、居所、營養,珊瑚之所以有顏色也是因為蟲黃藻的存在。如果環境不適,蟲黃藻離開,珊瑚蟲就變成白色,然后慢慢死亡。2002年在南海調查發現密密麻麻的珊瑚,其間遍布魚、龍蝦、海參和海膽等各種生物,異常熱鬧非凡,然而如今珊瑚礁因各種污染、破壞性漁業和海上工程騷擾等只有白化死亡珊瑚的累累骨骸。我國科學家黃暉帶領團隊在海南實行人工種植珊瑚。珊瑚礁生長緩慢,要想種出大面積的海底森林,恐怕還要等待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光。請回答以下問題:(1)珊瑚蟲和蟲黃藻的關系是,從生態系統成分看分

15、別屬于、。(2)污染導致珊瑚礁的白化,使得該生態系統的和的功能遭到破壞。(3)人工種植珊瑚渴望恢復往日場景是為了提高該系統的穩定性,要等待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光才可能形成海底森林,可見其穩定性很低。從中也能看到人類活動會改變群落演替的_。解析(1)由題述可知,珊瑚蟲屬于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蟲黃藻屬于生產者,兩者的種間關系為互利共生。(2)污染導致珊瑚礁的白化,使得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功能遭到破壞。(3)人工種植珊瑚是為了增加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提高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進而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但是要等待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光才可能形成海底森林,可見其恢復力穩定性很低,從中也能看

16、到人類活動會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互利共生消費者生產者(2)物質循環能量流動(3)抵抗力恢復力方向與速度(2分)32(11分)某動物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已知該動物的有角與無角是一對相對性狀(由基因A、a控制)現有純合有角雄性個體與純合無角雌性個體交配,F1中雄性全為無角個體、雌性全為有角個體。F1的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2雄性個體中有角無角13,雌性個體中有角無角31,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某同學認為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相關的等位基因。你認為該同學的看法對嗎?請回答并說明理由:6_。(2)該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是伴性遺傳嗎

17、?為什么?_。(3)讓F2的無角雄性個體與有角雌性個體隨機交配,請預測F3中有角雌性個體所占的比例。解析(1)某動物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如果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相關的等位基因,可知親代有角雄性基因型為XAY,雌性無角基因型為XaXa,F1表現型及基因型為雄性無角(XaY),雌性有角(XAXa),F1的雌雄個體隨機交配,F2中雌性和雄性個體均有兩種表現型,且比例均為11,此結果與實際不符,所以該同學的假設是錯誤的。(2)根據(1)結果,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不在X染色體上,F2的雌性個體中有角無角31,說明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也不在Y染色體上,所以該對相對性狀的遺

18、傳不是伴性遺傳。(3)由(1)(2)分析可知,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假設A基因控制有角,a基因控制無角)雜交,F1基因型為Aa,在雄性中表現為無角,在雌性中表現為有角,則F2中有角雌性基因型為AA和Aa,無角雌性為aa,無角雄性基因型為Aa和aa,有角雄性為AA,F2的無角雄性個體產生配子:1/3A和2/3a,有角雌性個體產生配子:2/3A和1/3a,F2的無角雄性個體與有角雌性個體隨機交配,F3的基因型為2/9AA、5/9Aa、2/9aa,其中有角雌性占(5/92/9)1/27/18。如果A基因控制無角,a基因控制有角,F3中有角雌性也占7/18。答案(

19、1)不對,因為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相關的等位基因,則F2中雌性和雄性個體均有兩種表現型,且比例均為11,與實際結果不符(6分)(2)不是,因為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沒有位于性染色體上(4分)(3)7/18(1分)三、選做題(共15分)37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蚯蚓常以土壤中的秸稈和微生物為食,研究表明蚯蚓能通過分泌體液或者消化液影響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為探究蚯蚓腸液和體表分泌液對纖維素分解菌存活情況的影響,研究小組進行如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從土壤中篩選纖維素分解菌可以用法。根據透明圈的大小可以鑒別纖維素分解菌分7解纖維素的能力,其原理是:_。(2)補充以下實驗

20、步驟:提取蚯蚓的腸液和體表分泌液,在18環境中保存;分別取等體積腸液、體表分泌液與1L稀釋培養的混合;對照組應設置為:;在1820培養2h后,采用法制作平板,將各組平板置于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解析(1)纖維素分解菌可使用剛果紅染色法進行篩選。原理是剛果紅能與培養基中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纖維素酶分解后,培養基就會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透明圈大則分解能力大,透明圈小則分解能力小。以此作為鑒別纖維素分解菌分解纖維素的能力大小的依據。(2)為探究蚯蚓腸液和體表分泌液對纖維素分解菌存活情況的影響,其中自變量是腸液和體表分泌液,因變量是纖維素分解菌的存活情況。實驗步驟

21、如下:向等體積的腸液、體表分泌液和無菌水分別加入1L稀釋培養的纖維素分解菌混合培養;在1820培養2h后,由于細菌數量較多且需要計數應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制作平板;將各組平板置于相同且適宜的條件培養;通過對菌落的比較就能判斷纖維素分解菌在腸液和體表分泌液中的存活情況;觀察并記錄各組的菌落數,根據結果分析蚯蚓腸液和體表分泌液對纖維素分解菌存活情況的影響。答案(1)剛果紅染色(1分)剛果紅能與培養基中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纖維素酶分解后,培養基就會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透明圈大則分解能力大,反之分解能力小(5分)(2)纖維素分解菌(1分)取等體積無菌水替代腸液(或“體表分泌液”),其他與實驗組相同(4分)稀釋涂布平板(1分)觀察并記錄各組的菌落數,分析實驗結果(3分)38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我國科學家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的世界難題,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這標志著我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下圖為克隆猴的流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8(1)我國克隆猴利用的是猴胎兒成纖維細胞,該細胞是已分化的體細胞,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