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PC向T細胞提呈抗原的過程_第1頁
一APC向T細胞提呈抗原的過程_第2頁
一APC向T細胞提呈抗原的過程_第3頁
一APC向T細胞提呈抗原的過程_第4頁
一APC向T細胞提呈抗原的過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醫學免疫學教案首頁School of Medicine第次課授課時間 年 月曰教案完成時間 年 月曰課程名稱年 級級專業、層次教 師張榮波專業技術職 務副教授授課方式 (大、小)大班 學時 2學時授課題目(章、節)第15章 適應性免疫:T淋巴細胞對抗原的識別及應答基本教材或主要參考書醫學免疫學(第4版)陳慰峰教學目的和要求:1掌握T淋巴細胞對抗原的識別2.掌握T淋巴細胞活化的信號要求3掌握T淋巴細胞活化后的表現4掌握細胞免疫應答效應大體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課堂講授輔以啟發式提問,配以多媒體投影T淋巴細胞對抗原的識別(10min)T淋巴細胞活化的信號要求(15min)3

2、T淋巴細胞活化后的表現(15min)4細胞免疫應答效應(40min)共 80min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免疫應答概念T細胞活化、增殖和分化T細胞應答的效應及其機制 難點:T細胞應答的效應及其機制教研室審閱意見: (教學組長簽名)(教研室主任簽名)2004年 月 日基本內容輔助手段和時間分配第十五章 T淋巴細胞對抗原的識別及應答1概述免疫應答(immune response):指機體受抗原刺激后,體內抗原特異性淋 巴細胞識別抗原,發生活化、增殖、分化或失能、凋亡,進而表現出一定生 物學效應的全過程。免疫應答的類型細胞免疫應答(cell immunity)免疫細胞發揮清除和破壞抗原性物質的 效

3、應稱為細胞免疫應答。體液免疫應答(humoral immunity)成熟B細胞遭遇特異性抗原,則發生 活化、增殖,并分化為漿細胞,通過產生和分泌抗體發揮清除病原體的作用。 由于抗體(存在于體液中)是B細胞應答的主要效應分子,故將此類應答稱 為體液免疫應答。免疫應答過程:分為識別、增殖分化和效應三個階段。免疫應答的場所:主要在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結和脾臟)。初始T細胞:與特異性抗原相遇前的成熟T細胞一般被稱之為初始T細胞)第一節T細胞對抗原的識別初始T細胞膜表面抗原識別的受體TCR與抗原提呈細胞(APC)表面的抗原 肽一MHC分子復合物特異結合稱為抗原識別(antigen recognition)

4、,這是T細 胞特異活化的第一步。其日在特異性識別APC所提呈的抗原多肽的過程中,必 須同時識別與抗原多肽形成復合物的MHC分子,這種特性稱為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一 APC向T細胞提呈抗原的過程抗原的攝取:APC通過吞噬、吞飲及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攝取抗原。其中 DC是激活初始T細胞的最重要APC。抗原的加工、處理和提呈:*外源性抗原以抗原肽一MHC-II類分子復合物形式呈遞給CD4+Th細胞識別 *內源性抗原以抗原肽一MHC-I類分子復合物形式呈遞給CD8+T細胞識別二APC與T細胞的相互作用T細胞與APC的非特異結合初始T細胞進人淋巴結的副皮質區,T細胞利用細胞表面

5、的黏附分子(IFA 一 1、CD2)與APC表面相應配基(ICAM 1、IFA3)結合。這種結合是可逆而 短暫的,僅是為T細胞表面TCR提供特異性識別和結合抗原肽的機會。T細胞與APC的特異性結合在T細胞與APC的短暫結合過程中,若TCR識別相應的特異性抗原肽一 MHC 復合物后,則T細胞可與APC發生特異性結合,并由CD3分子向胞內傳遞特 異性識別信號,導致LFA 1分子構象改變,并增強其與ICAM的親和力,從 而穩定并延長APC與T細胞間結合的時間(可持續數天),以便有效地誘導抗 原特異性T細胞激活和增殖。APC和T細胞相互作用過程中,在細胞與細胞接觸部位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結構,稱T細胞突觸

6、(T cell synapse),又被稱為免疫突觸。第二節T細胞活化的過程一、T細胞活化涉及的分子*MHC限制性識別:TCR不僅識別抗原肽,還須識別與抗原肽結合成復合物的 MHC分子。*抗原識別:雙識別:TCR-肽,TCR-MHC共受體:CD4-MHCII, CD8-MHCIAPC與T細胞共刺激分子對的結合:特舜懵號特異信號由回刺新i轉 - ycd找刺盤 、!_無能旅初由新師活化并增值二、T細胞活化的信號轉導途徑PLC-7活化TCR活化信號傳向胞內時,首先使CD3分子胞漿區易于被PTK作用的特定 序列 免疫受體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發生磷酸化,ITAM磷酸化后,胞內 帶有SH2結構域的ZA

7、P-70分子則與CD3分手的ITAM結合。(二) MAP激酶活化ZAP-70活化后可經Ras活化絲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級聯反應。激活的 ZAP-70使接頭蛋白LAT和SLP-76發生磷酸化,再激活生長因子生長結合蛋白 -2(Grb-2)和鳥苷酸置換因子,在鳥苷酸置換因子(GEF )的作用下,無活性的 Ras蛋白-二磷酸鳥苷結合物(Ras-GDP)轉變為有活性的Ras-GTP。激活的Ras 結合絲氨酸/蘇氨酸激酶Raf(又稱為MAPKK,即MAP激酶的激酶),再由Raf 順序激活MAP激酶。進入細胞核,使底物發生磷酸化作用。三、T細胞活化信號涉及的靶基因使T細胞活化的基因有近百種,包括

8、細胞原癌基因、細胞因子基因和細 胞因子受體基因、分化抗原基因及MHC分子基因。四、抗原特異性T細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CD4+T細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CD4+T / CD8+T細胞的活化活化信號1 (抗原識別信號)雙識別:TCR-肽/MHCII/MHCI共受體:CD4-MHCII, CD8-MHCICD3傳遞特異性抗原識別信號活化信號2 (協同刺激信號):如B7-CD28等黏附分子結合細胞因子(如IL-1等)也是T細胞充分活化重要條件CD4+T細胞增殖和分化初始 CD4+Tt Th0 TTh1 和 Th2. CD8+T細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Th細胞非依賴性(直接活化)由病毒感染的APC直接激活CD8+

9、T細胞,無須Th細胞輔助。Th細胞依賴性(間接活化)*APC表面同時表達抗原肽一MHCI類分子復合物和抗原肽-MHCII類分子復合 物,向CD4和CD8T細胞遞呈抗原;CD4+T細胞和CD8+T細胞需識別同一 APC所遞呈的特異性抗原;CD4+T細胞提供IL-2或刺激APC表達協同刺激分子,輔助CD8+T細胞活化、 增殖分化為細胞毒性T細胞。4.活化T細胞的轉歸*增殖分化為效應T細胞;*活化T細胞轉變為記憶T細胞,參與再次應答;*活化T細胞發生凋亡,及時終止免疫應答。其機制:活化誘導的細胞死亡(AICD)和被動細胞死亡(PCD)。第三節 效 應T細胞的應答效應1 .效應T細胞的生物學特征合成和

10、分泌多種效應分子:多種細胞因子、細胞毒素表達多種膜分子*活化M如FasL殺傷靶細胞;也可抑制T細胞過度活化;CTLA-4抑制T細胞過度活化。*高表達CD2和LFA-1,增強T細胞與靶細胞的親和力;2. CTL介導的細胞毒效應特異性識別與結合階段:*非特異性結合:效-靶細胞通過黏附分子非特異性結合*特異性結合:CTL的TCR與靶細胞表面表達的抗原肽-MHCI類分子復合物 特異性結合致死性打擊階段:*穿孔素/顆粒酶途徑穿孔素(perforin)導致靶細胞壞死顆粒酶(granzyme)導致靶細胞凋亡FasL /Fas和TNF/TNFRI途徑介導靶細胞凋亡CTL連續殺傷靶細胞Th1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效

11、應Thl細胞對巨噬細胞的作用*通過分泌IFN-Y等細胞因子和細胞膜上表達CD40L,激活巨噬細胞;*通過分泌IL-3、GM-CSF、TNF-a、MCP-1等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誘生并募集 巨噬細胞Th1細胞對T細胞的作用產生IL-2,促進Thl和CTL增殖,放大免疫效應。Th1輔助B細胞產生調理性抗體Th1對中性粒細胞的作用產生LT和TNF-a,活化中性粒細胞,促進其吞噬殺傷作用。活化誘導的細胞死亡(AICD): T細胞活化后引起的細胞凋亡性死亡。因 為活化后的CTL可表達FasL,通過FasL/Fas途徑殺死自身或相鄰表達Fas的 T細胞。活化誘導的細胞死亡對免疫應答的調節或維持自身耐受是非常重要 的。(教案末頁)本次課小結T細胞通過TCR識別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復合物,在協同刺激分子的作用下,T 細胞被激活,進一步增殖、分化呈效應T細胞發揮生物學效應。名詞:細胞免疫應答T淋巴細胞活化的要求信號細胞免疫應答效應復習思考題, 作業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