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預防老年患者髖部骨折壓瘡的護理對策1500字_第1頁
淺談預防老年患者髖部骨折壓瘡的護理對策1500字_第2頁
淺談預防老年患者髖部骨折壓瘡的護理對策1500字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預防老年患者髖部骨折壓瘡的護理對策1500字 R473.6 A 16723783(2022)12001301 畢業目的:討論預防老年患者髖部骨折壓瘡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選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髖部骨折患者56例,對患者進展壓瘡的危險度評估,給予有效的護理對策,并觀察壓瘡的發生率。結果:在56例患者中,僅2例3.57%合并糖尿病患者發生輕度壓瘡,經護理5-7天創面愈合。結論:有效的護理對策可預防和減少髖部骨折患者壓瘡的發生率和程度。髖部骨折;壓瘡;護理方法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of hip fractures in

2、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s in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Selects from January 2022 to December 2022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56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 pressure ulcers on the patients risk assessment, give effective nursing method and observ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 Res

3、ults: Among 56 patients, only 2 cases (3.57%) in patients with mild diabetes pressure sores, wounds 5-7 days after nursing. Conclusions: Effective methods of nursing can prevent and reduce the hip fracture patients with pressure sore incidence and severity.Hip fracture; pressure sores; nursing 壓瘡(Pr

4、essure Sores)即壓力性潰瘍(Pressure Ulcer PU),是指部分組織長時間受壓致血液循環障礙,導致部分持續性缺血低氧、營養不良而引起軟組織潰爛和壞死1。髖部骨折多發于老年人,該骨折部位特殊,采用保守治療或術后康復治療的療程較長,極易發生壓瘡,故護理的難度較大。我院自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對我院住院的髖部骨折患者56例,采取系統的護理方法,獲得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髖部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齡55歲-76歲,平均60.84.8歲;非手術治療38例;術后康復治療18

5、例(行全髖關節置換6例,切開復位內固定5例,人工股骨頭置換7例);臥床時間32-115天,平均69.714.2天;合并有高血壓患者13例,糖尿病29例,冠心病9例。排除有明顯心、肝、腎功能不全,腦梗,不配合研究等病例。1.2 危險度評估方法:用 Waterlow危險因素評估表評估壓瘡危險度。 Waterlow評估表2包括性別和年齡、體形、體重與身高、皮膚類型、控便才能、運動才能、食欲、心血管及全身情況、營養缺乏及藥物治療9大方面,累計1O分者為無危險, 1O分者為危險 (10-14分為輕度危險,15-19分為高度危險,20分以上為極度危險)。患者入院時評估:1O分-14分29例,15分-19分

6、18例,2O分以上9例。1.3 護理對策1.3.1 評估壓瘡危險度:護士在患者入院8 小時內進展壓瘡危險度評估,病情變化隨時復評,每周復評1次,直至患者出院。一旦出現高危患者及帶入壓瘡,要及時填寫?患者壓瘡非常危險報告表?,向護長報告,必要時向護理主管部門匯報。根據患者的壓瘡情況制定詳細的護理方案,采取有效的護理對策,預防或減少壓瘡的發生。1.3.2 做好患者安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為獲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先向其講解髖部骨折中保守治療和康復治療的方法、療效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包括壓瘡,指導患者如何配合護士,減少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及考前須知。對不配合護理工作的患者,給予心理疏導,使患保持樂觀的態度。1

7、.3.3 定期翻身,加強根底護理:髖部骨折需持續牽引的患者,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護理理論經歷,分別采用護理協助翻身法和指導翻身法。對無力抬起如老年癡呆、先天大腦發育不全的患者,采用協助翻身法,操作:一護士雙肘部著床,雙手指分開,抬起患者臀部和腰部;另一護士于對側雙手從骶尾部、腰部、背部循環按摩,每 2小時 1次。對能利用牽引床上的吊環及健側下肢蹬床、抬臀及穩定期患者采取指導翻身法,操作:患者健腿屈膝45度,以健側足跟、雙肘為支點,支撐床鋪,將臀部抬起。 海綿帶牽引應每 2 h-4 h翻開牽引套 1次,按摩患肢及其骨突處皮膚數分鐘,待放松 3O min后再予以固定,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部分皮膚壓迫。

8、皮膚牽引患者每 2 h-4h按摩骶尾部、膝、足跟、外踝等骨突部位皮膚,必要時墊棉墊或貼防壓瘡膜保護,防止皮膚壓瘡。 此外,加強皮膚護理,對皮膚易出汗部位可用爽身粉,冬季也可在皮膚外表涂潤膚霜,以保護、光滑皮膚。如有尿失禁,要對患者進展膀胱功能訓練或其他減少失禁發生的行為療法,必要時可行短期停留尿管,如長期停留尿管需注意預防泌尿系感染。如有大便失禁,對患者皮膚的損害更大,護理上除了經常為患者更換床單、衣褲、加強皮膚護理外,需向醫生匯報以尋求和消除發病原因。本研究有2例女性患者經行膀胱功能訓練后,尿失禁現象得以控制;有1例患者曾出現腹瀉、大便失禁,考慮為長期臥床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給予調理胃腸功能后

9、病情得到緩解。1.3.4 發揮患者自理潛能:護理人員做好疾病知識宣傳教育, 使患者掌握所患疾病的正確體位及自主活動的方法,發揮自理潛能。內容包括: 急性期: 減輕疼痛,指導患者收腹抬臀(健肢屈膝,雙手墊入臀下抬高臀部),在護士協助下進展翻身;穩定期: 鼓勵挺胸抬臀, 利用拉手或床欄進展自主翻身, 牽引床牽拉下使用便盆等,鼓勵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動,這不但可以滿足患者的自理需求, 而且可以增強患者的被尊重感和有用感。本研究52例患者在入院3-5天內能掌握正確的抬臀及使用便盆的方法。1.3.5 應用波浪型水墊:根據需應用的部位,選擇適宜的規格的水墊加毛巾,分別墊于肩胛、骶尾等骨隆突處。其原理通

10、過液體的流動性可以減輕部分壓力,使血液循環暢通,還可對受壓部位起到按摩作用,水墊的凹槽有利于氣體流通,患者使用水墊后可以減輕患者尾骶部的所受壓力,并可降低部分溫度,降低了部分代謝,可有效防止壓瘡的發生3。外表平鋪一層毛巾,能及時吸收人體汗液,始終保持患者皮膚的清潔枯燥。1.3.6 壓瘡的護理:發生 壓瘡要及早處理,首先通過定期翻身、加強防護措施,部分架空等部分減壓。壓瘡護理方法視情況而定:起水泡少的要注意保護,可暫不處理;大面積用注射器抽液后用無菌敷料覆蓋;滲液較多,用生理鹽水清洗,必要時根據藥敏使用抗生素;重度壓瘡需行外科換藥。1.3.6 加強營養,指導飲食:良好的膳食是改善患者營養狀況,進

11、步自身抵抗力,促進創面愈合的重要條件。由于老年患者合并病較多,病情復雜,營養支持應表達個性化。視病情給予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飲食, 易消化飲食,多食新穎蔬菜和水果, 多飲水等。假如進食有困難,那么可進展鼻飼,必要時給予靜脈營養支持。2 結果在56例患者中,僅2例3.57%合并糖尿病患者發生輕度壓瘡,經護理5-7天創面愈合。3 討 論 老年患者髖部骨折壓瘡問題一直是護理工作中較為棘手的問題,壓瘡的預防是護理工作的難點。我院針對患者的疾病特點,施行安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協助翻身法和指導翻身法,加強皮膚護理,發揮患者自理潛能、應用波浪形水墊、加強營養等綜合護理措施。參考文獻1 崔焱護理學根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