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電大《人文社會科學基礎(A)》2022期末試題及答案(試卷號:2072)_第1頁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人文社會科學基礎(A)》2022期末試題及答案(試卷號:2072)_第2頁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人文社會科學基礎(A)》2022期末試題及答案(試卷號:2072)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6 頁 共 NUMPAGES6 頁國家開放大學電大人文社會科學基礎(A)2022期末試題及答案(試卷號:2072)國家開放大學電大人文社會科學基礎(A)2022期末試題及答案(試卷號:2072)盜傳必究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是正確的,請選出并將題號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題2分,共20分)1中國當代文藝研究在肯定反映論的前提下,正以( )為中心構筑新的理論體系。A客體論 B價值論 C方法論 D主體論 2精神分析p 理論是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 )首創的,對整個心理學帶來了很大沖擊。A馮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華生 3教材所介紹的調查方法中,哪一種具體方法是與

2、政治選舉的預測一起發展起來的?( ) A完全參與觀察 B半參與觀察 C非參與觀察 D抽樣調查 4創立了學年制和班級授課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義思想家、教育家( )。A夸美紐斯 B培根 C昆體良 D赫爾巴特 5.( )是介于經濟學和教育學之間的,研究教育與經濟的相互關系,并著重對教育進行經濟分析p 的交叉學科。A教育政治學 B教育心理學 C教育經濟學 D比較教育學 6下列學科中沒有明顯階級傾向的是( )。A政治學、歷史學 B法學、新聞傳播學 C倫理學、人類學 D語言學、考古學 7發動了早期有組織的全球問題研究活動并陸續發表增長的極限、回答未來的挑戰學無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報告的學術團體是(

3、)。A羅馬俱樂部 B斯坦福國際問題研究所 C蘭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8.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走過了曲折的道路,顯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的時期是( )。A“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后 B20年代 C50年代 D80年代之后 9據有關資料分析p ,1978年以后當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最為突出的學科是( )。A經濟學 B管理學 C歷史學 D政治學 10.“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教育觀點出于( )。A.孔子 B老子 C韓非子 D莊子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11.人文社會科學:就是以人的社會存在為研究對象,以揭示人的本質和人類社會規律為目的的科學。它是互相交叉聯結的人文科學

4、和社會科學的總稱,是與廣義的自然科學相關聯又相對應的一大科學部類。12.語言與言語:索緒爾提出區分語言和言語:語言是語言符號相互關聯的系統,言語則是實際話語。前者是社會的、主要的,后者是個人的、從屬的。13.接受美學:是從接受主體(欣賞者)的反應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藝,把欣賞者的理解著作作品的構成因素的一種文藝學美學思潮。14終身教育論: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是:教育如何適應迅速變化的社會,如何適應人的終身發展需求。它的主要內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四個方面。三、簡答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5.20世紀歷史學研究模式有哪些變革? 答:(1)“歐洲中心論”或“歐美中心論”失去其

5、統治地位;(4分) (2)傳統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4分) (3)現代歷史學研究的主體性的張揚;(4分) (4)歷史學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的更新。(3分)16.20世紀下半葉現代心理學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認識理論領域中,認知心理學取得重要進展;(5分)二是在人格理論領域中,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崛起;(5分)三是在情緒理論領域中,情緒心理學提出了新的假說。(5分)四、論述題(本題目要求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但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勵具有創新意識的分析p 和體會。共30分)17.以文理綜合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是當今教育領域的重要潮流之一。請你結合實際,說說這場改革與人文社會科學綜合發展、人文社會

6、科學與自然科學綜合發展趨勢的關系。答:(1)教育是文化事業的組成部分,教育觀念和教育實踐深受科學文化思潮發展的直接影響。人類科學的發展,總是沿著較低水平的綜合向較為精細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較高水平的綜合螺旋式路線前進。有分化才有綜合,有較高水平的綜合才有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紀下半葉,綜合發展逐步成為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界的自覺追求。“打破學科孤立發展的圍城”、“不要讓一個專業的人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理論的力量在于綜合,在于協同運用”的呼聲日益強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員群體化:出現了文一文溝通,理一理溝通,文一理溝通,共同創造一個綜合性的大科學體系的現實可能性。當前的世界和中國,從小學到

7、大學,都在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這場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就是強調文理綜合。這正是當代人文社會科學乃至大科學綜合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的產物。(11分)(2)教育觀念和科學文化思潮,說到底,都是社會實踐需求和時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綜合的教育觀念和倡導綜合發展的科學文化思潮,同樣反映了20世紀下半葉新的社會實踐的需求,體現了新的時代精神。所謂新的社會實踐的需求,就是信息社會、知識經濟對人的知識能力結構的需求;所謂新的時代精神的召喚,就是提高人的整體素質的召喚。新的世紀,要求人類走出自然科技“指數增 長”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個人的時代”;要求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結盟、交融;要求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改變重理輕文、重“智”輕“情”、重知識技能輕態度方法、重分析p 輕綜合、重物質追求輕精神價值的培養“半個人”的傾向。從這樣的角度,去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