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環境下的閱讀生活12423_第1頁
數字環境下的閱讀生活12423_第2頁
數字環境下的閱讀生活12423_第3頁
數字環境下的閱讀生活12423_第4頁
數字環境下的閱讀生活124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數字環境下的閱讀生活數字環境下的閱讀生活1不知疲倦地讀書,快意人生!23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紙質讀物閱讀仍是七成以上國民偏好的閱讀形式,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35本,報紙和期刊的人均閱讀量分別為100.70份、6.67期。在2011年間,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等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呈較快增長勢頭。4 2011年我國國民(以下所指“國民”年齡區間為18至70周歲)數字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38.6%,比2010年上升了5.8個百分點,增幅為17.7%。5在接觸過數字化閱讀方式的國民中,41.8%的人能夠接受付費下載閱讀,這一比例比2010年的53.8%明顯下降。數字化閱讀

2、接觸者總體能夠接受一本電子書的平均價格為3.50元,比2010年增加0.05元。11.8%的數字閱讀接觸者在讀完電子書后還曾購買過該書的紙質版。6選擇數字化閱讀方式的原因價格優勢、獲取便利、方便隨時隨地閱讀、方便檢索信息2011年,我國僅有34.9%的國民表示購買過紙質圖書,這一比例比2010年的36.4%又略有降低。2011年國民年均購書2.20次,比2010年的2.63次也有所減少。7 如果說一個人每天的閱讀時長是相對固定的話,分解到數字閱讀和傳統閱讀的時長將形成杠桿式此消彼長的態勢。 這些數字顯示出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數字閱讀在閱讀量上擠占了對傳統紙質讀物閱讀的機會。(?)8“自從有了

3、這幾種電子閱讀器,我就把書都扔了!”9原作名: The Case for Book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作者: 美 羅伯特達恩頓譯者: 熊祥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出版年: 2011-5索書號:G792/106510電子書替代紙質書?沒那么容易! 自從第一份“電子書”1945年在美國問世以來,傳統圖書就被頻繁宣判死刑,以致我們擔心哪一天書架將空空如也。 然而,即使在數字技術最發達的美國,紙張的消耗量仍比以往都多。連比爾蓋茨也聲稱自己更喜歡在印有文字的紙張上閱讀。11谷歌替代圖書館?沒那么簡單! 從2004年起,谷歌把數以百萬計的圖書數字化并將之上傳網絡,這些書來自

4、大型研究型圖書館的收藏。這項工程被稱為“谷歌圖書搜索計劃”。這個計劃承諾建造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圖書館,人們可以免費或者以低廉的價格通過網絡找到自己想看的任何一本藏書。12事實是僅美國研究型圖書館的藏書就已經遠遠超出谷歌目前的數字化能力。更不用說在世界范圍內取代圖書館的紙質書館藏。 圖書館的存在是為了促進公共利益,鼓勵人人求知。但如果允許將圖書館館藏商業化,那就意味著公共利益的私有化。盡管標榜免費共享,但恐怕終有一天谷歌會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從這些本該屬于公眾的圖書中獲取商業利益。 13電子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公司的衰落也在加快。谷歌也許會解體或者被更強大的技術公司超越,可以讓谷歌的數據庫失去時效

5、并在市場上消失。電子企業此起彼伏,而圖書館已經存在了若干世紀。與其宣稱后者已不合時宜,不如加強其作用,因為易過時恰恰是電子媒介的特征。14羅伯特達恩頓(Robert Darnton),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圖書館館長,圖書史專家,歐洲文化史專家。曾任牛津大學出版社北美分部理事,發起、參與大量的圖書史研究,電子書啟蒙運動項目,在圖書領域具有豐富的商業、學術背景,他和他的著作曾獲多項學術獎和圖書獎。在中國,因經典著作屠貓記、啟蒙運動的生意、拉莫萊特之吻:有關文化史的思考為讀者熟知。15手機閱讀:學歷越低,閱讀率越高 手機閱讀人群以年輕人為主體,18至29周歲人群所占比例最大,為59.7%,其次

6、是30至39周歲人群,所占比例為29.9%。這兩個群體幾乎占手機閱讀人群總體的九成(89.6%)。 手機閱讀人群的學歷大多集中在大專、高中和初中,這三個群體在手機閱讀人群總體中幾乎占到八成(79.0%)。而高等學歷(本科及以上)僅占17.9%,低學歷者(小學)僅占3.1%。 手機閱讀人群平均每天進行手機閱讀的時長接近40分鐘,平均每年花費在手機閱讀上的費用約為20元。1617 2011年增加了數字閱讀的群體主要集中在學歷較低、年齡較輕的農村居民中。認為“自己減少了紙質內容閱讀”的國民57.1%也集中在農村居民中,且高中及以下學歷的占到70.0%,18-39周歲之間的占到66.7%。可見,“增加

7、數字閱讀內容”和“減少了紙質閱讀內容”的群體,都是農村居民占據著絕大多數,且在低學歷人群中“減少了紙質閱讀”的比例要顯著高于“增加了數字閱讀”的比例。18“三上”變“三低”手機用戶上網時最希望看到的是新鮮的、原創的、精彩的閱讀內容。年輕人推崇手機閱讀為“三上閱讀”(床上、車上、廁上閱讀),則要求手機閱讀的內容應簡短、精煉、有趣,百字文、千字文,能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獲取有益的內容。色情、暴力、玄幻、穿越這些低俗內容儼然已經成為手機閱讀吸引點擊量和訂閱的法門。19手機:三低閱讀,即低齡、低質、低俗的閱讀20新聞1+12011年11月1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書店!解說: 光合作用門店關閉,一條新聞幾多

8、惋惜,而這樣的唏噓似曾相識。字幕提示:席殊書屋關閉思考樂書關閉風入松茶座關閉21人,詩意,棲居解說: 風入松書店位于北大南門外的地下室,1995年他寫著“人,詩意,棲居”的口號迅速成為北京最著名的人文書店之一。22Borders破產 其中這本書的條碼上,被劃了一筆黑道。 聽運貨來的朋友解釋才知道,這本書購自Borders書店關門歇業的那一天。 在平時,讀者如果對書不滿意,可以憑上面的條碼來店里退換。而劃下這筆黑道,則是說:我們不能再為您服務了,這是我們最后一次營業。明天,本店將不再存在。 -老六23全球蔓延傳統書店倒閉潮 7月22日起美國連鎖書店Borders開始關閉旗下的399家店面。Bor

9、ders曾是美國第二大傳統圖書零售商,有著40年的歷史,一度被認為是全美最佳書店,巔峰時期銷售額更是達到40億美元。 巴諾書店的生存問題也暗涌流動,其華爾街股票迅速貶值。 英國水石書店曾宣布2009年至2010財年利潤同比下滑了70%。 2007年到2009年,中國民營書店就減少了10000家。24 就在市場的一片惋惜之中,最近卻傳來臺灣誠品書店進軍大陸市場的消息。 一家也曾經歷過市場的挑戰,卻如今成為臺灣文化符號的書店。他信心滿滿的到來究竟會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發? 252627 書店關張,紙質閱讀陷入危局,其背后更多的是當今時代社會閱讀本身的異化。 28 這些閱讀方式,一方面來自于當今社會快節

10、奏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則是經濟追求之下的結果。 閱讀以功利和實用為目的,變成了信息的瀏覽,變成了利益獲取的手段,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在閱讀中得到一些幫助自己實現某種目的的手段。這讓閱讀不再純粹。” -白燁(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29一種建立在以電腦字節為基礎上的經濟學,而非過去建立在物理原子基礎上的經濟學。 字節經濟的網絡世界中,物品變得越來越便宜 。30 書,要算是人類在走向未來幸福的道路上創造的一切奇跡中最復雜最偉大的奇跡。 高爾基31數字時代閱讀的本質3233 張紹剛舉例說,一同學言之鑿鑿地強調自己看過原著,那本書的名字叫魯迅漂流記。 他們有空時會看網絡小說,也大多記不住名字。“

11、有人深情地說,他最喜歡的詩句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如獲至寶地希望他多背幾句出來,結果他相當沉穩地告訴我:我就喜歡這一句,這就夠了!” 揚子晚報2010.3.173435熟悉的場景地鐵車廂里,大家都低頭擺弄手機、電紙書或者平板電腦。其中不少人在利用路途的短暫時間進行斷斷續續的閱讀。回到家中,頻頻刷微博又成了很多年輕人的“必修課”。這股風潮甚至蔓延到了出版界,一本本“微博圖書”紛紛上市。3637 從調查看,國民數字閱讀無論是在線閱讀還是手機閱讀,均具有較明顯的碎片化特征。 38 “碎片癥”(Fragmentia) :一種認知障礙,源于個體在不間斷接觸片斷性信息和世界時感到自己被切斷了與一種整體感

12、之間的聯系。 戴維申克David Shenk (“信息煙塵Data Smog”創造者)牛津英語詞典2004年收入39“碎片化”閱讀 主要指的是對類似微博、手機這種短的內容,或者長的內容被拆散后,通過零碎時間進行閱讀的一種方式。還包括網上的一些“百科”、“知道”等。碎片化閱讀并非新生事物,傳統意義上的報紙和期刊閱讀,也可以歸入此類。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應用理論研究室主任、國民閱讀調查報告課題組負責人徐升國40“碎片化”閱讀的利與弊信息量大、快速、及時、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時間擠占深閱讀時間,惰性化依賴,習慣于通過搜索、提問或者交互來獲得知識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統的知識體

13、系。它對人們的知識體系、思維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都構成挑戰。4142傳統意義的閱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許多國際閱讀專家認為,報刊閱讀并不算真正的閱讀,其瀏覽的是第二天就過時的新聞碎片。 真正的閱讀只有讀書。只有讀書這種深度閱讀才能將知識系統化地傳播下去,使人類文明不斷延續其輝煌。 43傳統閱讀時代: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電子閱讀時代:聲、光、電技術革新,電子書是人類進步的“電梯”;網絡閱讀時代: 關聯、鏈接、共享,無窮無盡。 紙張戰勝竹帛,CD淘汰磁帶,MP3取代隨身聽文化傳播載體的進化不僅帶來了傳播方式的改變,更進一步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44全新的閱

14、讀方式 書籍有助于開發一種沉思冥想式的思維;屏幕則鼓勵更為功利實用的思考方式。 閱讀書籍提高了我們的分析能力,鼓勵我們對一個看法追根究底。 閱讀屏幕則鼓勵迅速建立模式,讓一個主意與另一個主意相互關聯,使我們能夠應對每天層出不窮的千百個新思想。 屏幕激發行動而不是以理服人。凱文凱利Kenvin Kelly失控作者2010年8月 4546書的未來翁貝托.艾柯(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在談到超文本的磁盤或網絡是否會取代供閱讀的紙質圖書時,他說: “書仍將是不可缺少的,這不僅僅是為了文學,也是為了一個供我們仔細閱讀的環境;不僅僅是為了接受信息,也是為了要沉思并作出反應。讀電腦屏幕跟讀書是不一樣的。” 47

15、 網絡條件下超文本閱讀,根本無法滿足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激發出的方方面面的知識需求,即在讀書過程中,讀者需要的是和自己一同前行的紙質伴侶,而不是像“導盲犬”那樣遠遠跑在前面的“網絡讀物”。 48 我認為不存在淺閱讀,閱讀就是閱讀,閱讀要身心投入,淺閱讀就是不閱讀。 我不認為微博是一種閱讀,我認為微博是一種了解,是一種知曉,它跟閱讀不一樣。我從微博獲得信息,當然會獲得一些廣義的知識。但是通過閱讀獲得的知識可能會更加精煉一些。 -錢文忠 49 我認為,真正的閱讀是一種文化行為。文字本身有文化內涵,然后通過這個文字進入到人類文化傳統當中去進行思考,這才是一種真正的閱讀行為。 -周國平50 讀書是生活的一

16、部分,是一種心靈救贖的儀式。書外有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我們熟知的世俗世界;書里還有一個世界,那是一個陌生的空間,它有自己的一套歷史悠長的靜止的邏輯。 張檸(北京師范大學教授)51 重網絡閱讀、輕紙本閱讀等現象影響了青年人的讀書興趣,已使讀書成了一種被動和強制性的行為,無法感受到蘊含在其中的無盡樂趣。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已經背離了閱讀本身的含義。當閱讀成為“悅”讀,就變得沒意義了,“這個時代的特征是閱讀和實用相聯系。讀書是為得到精神的交流和共鳴,而不是為謀取現實利益?!?2閱讀療法53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17、 (英)弗蘭西斯培根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漢)劉向5455讀累了,歇一會兒!56大學生閱讀現狀57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 高爾基 5859“破萬卷”不如“點鼠標”網絡化6061零閱讀、淺閱讀膚淺化6263只讀“有用”之書功利化646566 快餐式讀書能夠滿足我們短時間內汲取較大知識量的需要。但是,單有快餐是不夠的,我們更需要帶著感情去讀書。急功近利地讀書,帶著這個世界朝九晚五的邏輯是進不了另一個世界的。 張檸(北京師范大學教授)67劣書驅逐良書 迷茫68中國大學生基礎書目項目6970劣書驅逐良書 迷茫71 “現在的書太多,不知道該讀哪一本,要是能有人為我們推薦一些好

18、書就好了。” 在其他幾個不讀書的原因中,選擇“不知道讀什么書”的比較集中。可見,我國目前還缺少權威機構對不同年齡段讀者的優秀書目的推薦。72反對開列指定書目 我很反對開書單,也特別不愿意看到很多父母帶孩子挑書的場景。應該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愛的讀物。我希望再辦書展時要寫明:父母謝絕入內,讓孩子自己挑書。 -錢文忠 我覺得讀書要根據個人的興趣,閑看書,混看書。就像吃飯飲食要葷素搭配,這樣才會身體健康。指定書目確實有些呆板,如果不在指定書單里而自己又很喜歡的書看不看呢?我覺得哪怕你覺得寫得不太好的書,或者沒用的書,也要讀。我相信讀過之后總會有所收獲。當代年輕作家的書我也會看,經典作品也會看,哲學書、文

19、學書、繪畫書、戲曲書,我都讀。 -王小鷹73 經常碰到有人說你給我開一個書單吧!我說沒辦法開,因為對我來說這是本好書,對你來說卻未必。要說個人閱讀的話,我覺得那是個人的事情,有的人愛讀書,有的人不愛讀書,愛讀書,愛讀什么書,這是個人趣味的問題。我們討論的實際上是大眾閱讀,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現象的閱讀。 -周國平74閱讀讓一個人活好幾一輩子 池莉“讀己所喜”:讀書是很花時間的事情,其實一輩子讀不了多少書,“我的心得,普通人最好的讀書方式是讀自己喜歡的書,這非常重要”?!白x好書,不讀壞書”。拿到一本書,翻翻前面,翻翻后面,再翻翻中間,如果發現文理不通,不知所云,胡編亂造,那一定是壞書,別讀了。75

20、1998年為北大百年校慶而作,包括推薦應讀書目30種,推薦選讀書目30種。這個書目由北京大學校內外50多位著名教授推薦 7677787980 大學生閱讀意愿和閱讀能力都迅猛下降,閱讀質量更是每況愈下。 一本好書需要很長時間來慢慢品嘗。閱讀是一種提升自我修養的學習,然而可悲的是,它沒有成為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內容。 81 教育不再是像以前一樣的挖掘式,而是擴散式,接觸的信息面很廣,但深度不夠。大學生缺乏耐心,習慣于被動地被網絡海量信息喂飽,缺乏理性的思考。 這種閱讀的缺陷影響了他們的讀書興趣,使讀書成了一種被動和強制性的行為,無法感受到蘊含在其中的無盡樂趣。 82 “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

21、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 溫家寶 同濟大學演講83南航自動化畢業生寫出3D制作教材 填補國內空白 羅聰翼在軟件知識上的積累,是從南航開始的。 2008年,羅聰翼在南航圖書館瀏覽雜志時發現了一篇介紹Blender的文章。 84大學生應該讀什么書85一流大學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 一流大學就是要培養精英人才; 一流大學要培養通才; 一流大學要重視哲學和學科方法論的教育; 一流大學要引導學生加強人格修養; 一流大學要培養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人才。 吳志攀(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 86 學生什么都學一點,學了一肚子“概論”,那不是通才。 通才之所以“通”,是因為他有好的思維方法

22、,他的頭腦是受到過訓練的,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能力。 87 培養通才的辦法就是引導學生閱讀經典、讀古今中外的“大書”,文理醫工,各科的學生都要閱讀這些經典。 大學要請最好的教授來指導,帶著大家一起精讀。如果在大學階段,學生能真正讀通了幾十本、一百本經典,有這個基礎了,那他就是通才。 88讀書體系的構造89 要培養一個人、設計一個人的個性,就努力幫助他從小建立起自己的“小藏書箱”,建立起個人獨特的讀書體系。 蘇霍姆林斯基 讀書,一定要讀好書,否則不如不讀。一定要習慣從高位進入!強迫自己從高位進入!讀書,做人,無不如此。 余秋雨 90919293949596養生之道首在養心,養心之法莫如讀書書分

23、兩種:一種謀生 一種謀心 開卷有益,讀書無用 無用之用為大用 -易中天979899100一流好書的作用一種知識,以及思考方向。 一種激發,以及做事方法。 一種高貴,以及生活安排。 一種挑戰,以及自我提升。 101一流好書必須要具有下述一個或數個特色:傳播現代知識有創意并激發創意故事感人且具啟發性有實用價值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記錄人類(及國人)的杰出成就探索人類的心靈世界提倡人間的長情與大愛102青春正是讀書時 “現在”不可不讀。 “凡事都有時機。年輕時讀過的話,就會烙印在腦海里,刻劃在內心某處,形成我們的思想,成為學習事情看法所需的經驗、助力。” 池田大作青春對話103104 要多讀書,但不

24、要讀太多的書。 富蘭克林 有兩種人萬不能讀書太多,一種是天才,一種是蠢才。天才讀書太多就會削弱創造力,蠢才讀書越多越糊涂。 105自由的閱讀:傳統的紙質文獻閱讀What(讀什么)When(什么時候讀)How(怎么樣讀)How much(讀多少書)106107閱讀環境春日桃花園與書戀愛的季節樹下放羊的傳說 床頭窩中我窩故我在 咖啡屋小布爾喬亞情結 圖書館書山書海寄今生 108109讀書的樂趣110分享書111傳統紙媒112 讀書創刊年,一路風風雨雨,可稱為中國讀書類雜志的旗幟。 113 創刊于年的博覽群書大概是目前為止,除了讀書之外,堅持時間最長的讀書類雜志。 針對一般青年讀者、介紹讀書方法和推

25、薦新書好書的月刊,比起讀書,它一開始的定位就更加大眾化。114 1993年鳴鑼開張的書城命運最為曲折,曾三次???。 復刊后,余秋雨任名譽主編,宣稱“從原來的小眾人文雜志向文化品格較高的大眾刊物轉型”。 115 創辦于年代中期的書屋,這是由湖南出版集團主管、湖南教育出版社主辦的一份思想文化類雜志。116 開卷是南京一群讀書人業余編輯的民間文化刊物, 每月出版一期,沒有正式的刊號,不能上市銷售,全部贈送讀者,沒有一分錢進項,全靠鳳凰臺飯店有限的經濟支撐。 目前已經出到了多期,這在許多文化刊物日漸式微,或停刊或轉向的今天,確實是一個文化奇跡。117讀庫 “京城著名文化名人” 張立憲(老六)主編的綜合性人文社科讀物,取“大型閱讀倉庫”之意,一般每兩月推出一期。118119編輯方針: “擺事實不講道理”“三有三不”原則:有趣、有料、有種; 不惜成本、不計篇幅、不留遺憾。篇幅:中篇讀本內容:非學術,非虛構,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結合,探究人與事、細節與談資,不探討學術問題,不發表文學作品,所選書評影評等文體則強調趣味性,通過真實的表象給讀者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