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 Design Approach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Questions1 What working states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practical structures? 2 How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erviceability of your design? 3 What factors must be considered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erviceability?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 工程結構的設計需要保證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由于實際工程結構
2、中存在多種不確定性 結構設計方法就是研究工程設計中的各種不確定性問題,取得安全可靠與經濟合理之間的均衡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0 基本概念設計方法和內容: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容許應力設計方法 allowable stress 安全系數 K 是一個大于1.0的數值 K 越大,結構安全度就越高,同時結構材料用量也越多 為取得安全可靠與經濟合理的均衡, 在綜合考慮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后,可選取一個合適的安全系數。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 材料力學研究的是:單一材料、線彈性、簡單結構 實際工程結構遠比它復雜; 如鋼筋混凝土梁的受彎,從安全角度考慮,需要確定其極限受彎承載力; 而為控制正常使用階段的裂縫和撓
3、度變形,需要確定帶裂縫工作階段的受力情況。 采用容許應力設計方法,無法統一這兩方面的要求。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 首先根據工程結構需要滿足實際使用的各種要求(結構的功能)對安全可靠有更具體的科學定義; 需要盡可能詳細了解結構在不同情況下(施工、使用、破壞)可能受到的各種外界影響的大小和變化情況; 充分考慮各種外界影響:各種荷載、溫度變化、沉降、收縮徐變、地震、侵蝕、凍融等; 充分考慮結構尺寸、材料強度等的變異情況,以便科學全面合理的確定結構可靠性。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對建筑結構進行設計。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1 作用與作用效應 作用:使結構產生內力和變形的原因,分為直接作用和
4、間接作用和偶然作用。(P.53)3.1 作用與作用效應直接作用:亦稱為荷載,指施加在結構上的各種力 永久荷載G :在結構使用期間,其值不隨時間變化,且其變化 與平均值相比可以考慮不計,或其變化是單調的并能趨于限值的荷載,如自重、土壓力、預應力等。 可變荷載Q :在結構使用期間,其值隨時間變化,或其變化 與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不計的荷載,如使用活荷載、風荷載、雪荷載、汽車、水流等。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 作用:使結構產生內力和變形的原因,分為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和偶然作用。(P.53)直接作用:亦稱為荷載,指施加在結構上的各種力。 永久荷載G :自重、土壓力、預應力等; 可變荷載Q :使用活荷載、風荷
5、載、雪荷載、汽車、水流等。間接作用:引起結構外加變形或約束變形的原因,如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地基不均勻沉降(永久)、溫度變化(可變)、環境引起材料性能退化等。偶然作用:在結構使用期間不一定出現,但一旦出現,其值很大且持續時間很短的作用,如地震、 爆炸力、車船撞擊力。3.1 作用與作用效應3.1 作用與作用效應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 作用效應(S):結構上的作用使結構產生的內力(彎矩、剪力、扭矩)和變形、裂縫的統稱。(P.53)作用(荷載)效應= 作用(荷載)效應系數(C ) *荷載值 P.43承擔均布荷載q的簡支梁,其跨中彎矩 M=1/8*ql2,則荷載效應系數C= 1/8*l2 。3.1 作用與
6、作用效應3.1 作用與作用效應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2 結構的功能3.2 結構的功能 Functions of Structure 安全性 Safety (P.51) 如(MMu) 結構在預定的使用期間內(design life 一般為50年),應能承受在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情況下可能出現的各種荷載、外加變形(如超靜定結構的支座不均勻沉降)、約束變形(如溫度和收縮變形受到約束時)等的作用。 在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發生時和發生后,結構應能保持整體穩定性,不應發生倒塌或連續破壞而造成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2 結構的功能 適用性 Serviceability 結構在正常使用
7、期間,不需對結構進行維修(或少量維修)和加固的情況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能繼續正常使用。 如不發生影響正常使用的過大的變形(撓度、側移)、振動(頻率、振幅),或產生讓使用者感到不安的過大的裂縫寬度。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2 結構的功能 耐久性 Durability 結構在預定的使用期限內,不需對結構進行維修(或少量維修)和加固的情況下,結構的適應性和安全性仍滿足預定功能要求的能力。 如(wmax wmax) 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混凝土碳化、鋼筋銹蝕),結構的承載力和剛度不應隨時間有過大的降低,而導致結構在其預定使用期間內喪失安全性和適用性,降低使用壽命。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2 結構的功
8、能 魯棒性 Robust魯棒性指控制系統在一定的參數攝動下,維持某些性能的特性。結構的魯棒性是指在意外事件和極端災害下整體結構尚有足夠的生存空間而不發生連續倒塌的性能。 一般結構僅須滿足防連續倒塌的概念要求。通過概念設計,保證結構具有足夠的魯棒性。P.80 安全等級為一級的重要結構及由政府或業主確定的必須增強抗災能力的結構,其防連續倒塌設計需定量設計。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2 結構的功能 魯棒性 Robust 通過概念設計,保證結構具有足夠的魯棒性。P.80(1)采取減小偶然作用效應的措施;(2)采取使重要構件及關鍵傳力部位避免直接遭受偶然作用的措施;(3)在結構容易遭受偶然作用影響的區域增
9、加冗余約束,布置備用傳力途徑;(4)增強重要構件及關鍵傳力部位、疏散通道及避難空間結構的承載力和變形性能;(5)配置貫通水平、豎向構件的鋼筋,采取有效的連接措施并與周邊構件可靠地錨固;(6)通過設置結構縫,控制可能發生連續倒塌的范圍。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2 結構的功能 魯棒性 Robust漩口中學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2 結構的功能 結構的可靠性 reliability 可靠性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和魯棒性的總稱。 就是指結構在規定的使用期限內(design life=50年),在規定的條件下(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維護),完成預定結構功能的能力。 (P.37) 結構可靠性越高,
10、建設造價投資越大。 如何在結構可靠與經濟之間取得均衡,就是設計方法要解決的問題。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2 結構的功能 顯然這種可靠與經濟的均衡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如國家經濟實力、設計工作壽命(design life)、維護和修復等。 規范規定的設計方法,是這種均衡的最低限度,也是國家法律。 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具體工程的重要程度、使用環境和情況,以及業主的要求,提高設計水準,增加結構的可靠度。 經濟的概念不僅包括第一次建設費用,還應考慮維修,損失及修復的費用,乃至可能對社會和經濟所造成的影響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3 極限狀態3.3 極限狀態 Limit State (P.35) 結構能夠滿足功能
11、要求而良好地工作,則稱結構是“可靠”的或“有效”的。反之,則結構為“不可靠”或“失效”。 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超過某一特定狀態就不能滿足設計規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狀態為該功能的極限狀態。 區分結構“可靠”與“失效”的臨界工作狀態稱為“極限狀態”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3 極限狀態3.3 極限狀態 Limit State (P.35) 結構能夠滿足功能要求而良好地工作,則稱結構是“可靠”的或“有效”的。反之,則結構為“不可靠”或“失效”。 區分結構“可靠”與“失效”的臨界工作狀態稱為“極限狀態”適用性 耐久性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不適用性 不耐久性安全性魯棒性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不安全第三章 結構
12、設計方法承載力能力極限狀態 Ultimate Limit State超過該極限狀態,結構就不能滿足預定的安全性功能要求。An ultimate limit state occurs at the collapse, or partial collapse, of a structure. 結構或構件達到最大承載力(包括疲勞); 結構整體或其中一部分作為剛體失去平衡(如傾覆、滑移); 結構塑性變形過大而不適于繼續使用; 結構形成幾何可變體系(超靜定結構中出現足夠多塑性鉸); 結構或構件喪失穩定(如細長受壓構件的壓曲失穩); 結構因局部破壞而發生連續倒塌。(新規范增加內容)3.3 極限狀態第三章
13、結構設計方法承載力能力極限狀態 Ultimate Limit State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驗算應包括下列內容:結構構件應進行承載力(包括穩定性)計算;直接承受重復荷載的構件應進行疲勞驗算;有抗震設防要求時,應進行抗震承載力驗算;必要時尚應進行結構的傾覆、滑移、漂浮驗算;對于可能遭受偶然作用,且倒塌可能引起嚴重后果的重要結構,直接進行防連續倒塌設計。3.3 極限狀態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3 極限狀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 超過該極限狀態,結構就不能滿足預定的適用性和耐久的功能要求。 An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 is
14、 produced by excessive the deflection, cracking, or vibration. 過大的變形、側移(影響非結構構件、不安全感、不能正常使用(吊車)等); 過大的裂縫(鋼筋銹蝕、不安全感、漏水等); 過大的振動(不舒適); 其他正常使用要求的其他特定狀態。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3 極限狀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驗算應包括下列內容:對需要控制變形的構件,應進行變形驗算;對使用上限制出現裂縫的構件,應進行混凝土拉應力驗算;對允許出現裂縫的構件,應進行受力裂縫寬度驗算;對有舒適度要求的樓蓋結
15、構,應進行豎向自振頻率驗算(新增內容)。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3 極限狀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對大跨度混凝土樓蓋結構應進行豎向自振頻率驗算,其自振頻率宜符合下列要求:a. 住宅和公寓不宜低于5Hz;b. 辦公樓和旅館不宜低于4Hz;c. 大跨度公共建筑不宜3Hz;d. 工業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應根據使用功能提出要求。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3 極限狀態 An ultimate limit state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maximum load carrying capacity of a struc
16、ture. An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 is necessary to ensure satisfactory behavior under working load condition.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3 極限狀態結構功能的表達 P.35安全性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不安全適用性 耐久性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不適用性 不耐久性Z=R-S=0 極限狀態Z=R-S 0 可靠 Z:結構的功能函數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3 極限狀態S作用效應 Action Effect 結構上的作用(使結構產生內力和變形的原因,如荷載、不均勻沉降、溫度變形、收縮變形、地震等)引起的效應
17、如彎矩M、軸力N、剪力V、扭矩T、撓度 f、裂縫寬度 w 等 S = S(Q)=C*QR結構抗力 Resistance 結構抵抗作用效應的能力,如受彎承載力Mu、受剪承載力Vu、容許撓度f、容許裂縫寬度wR = R(fc, fy, A, h0, As, )結構力學的主要內容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 恒載 g與構件尺寸、材料容重等有關 活載 q(樓面活載、雪荷載)的數值是隨時在變化的 計算跨度 l 的不準確材料強度 fy 和 fc 的離散截面尺寸h0和 b 的施工誤差應力-應變關系參數 k1 和 k2不一定安全(可靠)結構設計中的不確定性Unc
18、ertainties and unexpected deviations factor in Design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法由于實際結構中的不確定性,因此無論如何設計結構,都會有失效的可能性存在,只是可能性大小不同而已。為了科學定量的表示結構可靠性的大小,采用概率方法是比較合理的。結構不能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稱為失效概率。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稱為結構可靠度。失效概率越小,表示結構可靠性越大。因此,可以用失效概率來定量表示結構可靠性的大小。當失效概率Pf小于某個值時,人們因結構失效的可能性很小而不再擔心,即可認為結構設計是可靠的。
19、該失效概率限值稱為容許失效概率Pf。失效概率failure probabilityPf = P (S R)3.4 結構設計方法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S*R*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法R-SSR f(S),f (R)S,RSRP.59 圖4-5設計驗算點S*=R*Pf = Pf3.4 結構設計方法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結構功能函數 Z = R - SPf =P (S R) =P(Z荷載頻遇值荷載準永久值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術語定義荷載代表值:對不同的作用,采用不同的代表值。永久作用-標準值可變作用-標準值、頻遇值、準永久值、組合值偶然作用-標準值荷載標準
20、值是荷載的基本代表值。允許某些極限狀態在一個較短的持續時間內被超過,或在總體上不長的時間內被超過,可以采用較小的計算荷載頻遇值Qf作為荷載的代表值。(與標準值相比要小些)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荷載效應組合:按極限狀態設計時,為保證結構的可靠性而對同時出現的各種荷載設計值的規定。基本組合:永久作用與可變作用的效應組合,用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偶然組合:永久作用、可變作用和一個偶然作用的效應組合,用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標準組合:采用標準值或組合值為荷載代表值的效應組合,用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計算。頻遇組合:對可變荷載采用頻遇值或準永久值為荷載代表值的效應組合,用于正常使用極限
21、狀態計算。準永久組合:對可變荷載采用準永久值為荷載代表值的效應組合,用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計算。術語定義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基本組合,必要時尚應考慮偶然組合。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時,應根據不同設計目的分別選用標準組合、頻遇組合、準永久組合的作用效應:標準組合:主要用于當一個極限狀態被超越時將產生嚴重的永久性損壞的情況-不可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頻遇組合:主要用于當一個極限狀態被超越時將產生局部損害、較大變形或短暫振動等情況-可逆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準永久組合:主要用在當長期效應是決定性因素時的一些情況-長期效應是決定性因素的正常使用
22、極限狀態。術語定義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建筑設計中對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應分別按荷載的準永久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的影響或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的影響。當結構振動時涉及人的舒適性、影響非結構構件的性能和設備(如吊車梁的設計)的使用功能的極限狀態采用頻遇組合。橋梁設計中應用較多。 驗算內容荷載效應組合類型最大撓度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準永久組合并考慮荷載長期作用預應力凝土受彎構件標準組合并考慮荷載長期作用正截面受力的裂縫控制一級鋼筋混凝土、預應力凝土受彎構件標準組合二級鋼筋混凝土、預應力凝土受彎構件標準組合三級鋼筋混凝土構件準永久組合并考慮荷載長期作用預應力混
23、凝土構件其他環境標準組合并考慮荷載長期作用2a類環境標準組合并考慮荷載長期作用準永久組合并考慮荷載長期作用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作用效應標準值Sk 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Sk 應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采用作用效應的標準組合、準永久組合或頻遇組合。1、標準組合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可靠度要求可適當降低,不考慮分項系數。當考慮短期效應時,可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分別采用荷載作用效應的標準組合或頻遇組合,當考慮長期效應時,可采用標準組合或準永久組合。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作用效應標準值Sk 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Sk 應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采用作用
24、效應的標準組合、準永久組合或頻遇組合。當考慮短期效應時,可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分別采用荷載作用效應的標準組合或頻遇組合,當考慮長期效應時,采用準永久組合。2、準永久組合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作用效應標準值Sk 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Sk 應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采用作用效應的標準組合、準永久組合或頻遇組合。3、頻遇組合頻遇組合系指永久荷載標準值、主導可變荷載的頻遇值與伴隨可變荷載的準永久值的效應組合。當考慮短期效應時,可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分別采用荷載作用效應的標準組合或頻遇組合,當考慮長期效應時,采用準永久組合。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作用效應標準
25、值Sk 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Sk 應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采用作用效應的標準組合、準永久組合或頻遇組合。3、頻遇組合2、準永久組合1、標準組合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橋梁作用效應標準值Sk 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Sk 應根據不同的設計要求,采用作用效應的短期效應組合、長期效應組合。1、短期效應組合永久作用標準值效應與可變作用頻遇值效應相組合。2、長期效應組合永久作用標準值效應與可變作用準永久值效應相組合。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作用效應設計值Sd 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S應考慮作用效應的
26、基本組合,必要時尚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偶然組合。1、基本組合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建筑結構SQ1:主導可變荷載;SQi:伴隨可變荷載G = 1.2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類別設計使用年限示例15臨時性建筑結構225易替換的結構構件350普通房屋和構造物4100標志性建筑和特別重要的建筑結構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要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期。主要體現在調整荷載設計值和耐久性兩個方面。我國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 50153-2008)規定的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如下表:類別設計使用年限示例15臨時性建筑
27、結構225易替換的結構構件350普通房屋和構造物4100標志性建筑和特別重要的建筑結構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作用效應設計值Sd 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S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基本組合,必要時尚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偶然組合。1、基本組合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G = 1.35橋梁設計無此種組合要求。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作用效應設計值Sd 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S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基本組合,必要時尚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偶然組合。1、基本組合 G = 1.35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 G = 1.2橋梁設計無此種組合要求。
28、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橋梁作用效應設計值Sd 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S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基本組合,必要時尚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偶然組合。1、基本組合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橋梁作用效應設計值Sd 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作用效應設計值S 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S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基本組合,必要時尚應考慮作用效應的偶然組合。*2、偶然組合公路橋涵通用設計規范:永久作用標準值效應與可變作用某種代表值效應(標準值、準永久值、頻遇值)、一種偶然作用標準值效應的組合。偶然作用的效應分項系數取1.0,地震作用標準值按橋梁抗震設計細則規定采用
29、。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偶然組合的設計值宜按下列規定確定偶然荷載的代表值(標準值)不乘分項系數;與偶然荷載同時出現的其他荷載可根據觀測資料和工程經驗采用適當的代表值。各種情況下荷載效應的設計值公式,可由有關規范另行規定。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 2、偶然組合公路橋涵通用設計規范:永久作用標準值效應與可變作用某種代表值效應(標準值、準永久值、頻遇值)、一種偶然作用標準值效應的組合。偶然作用的效應分項系數取1.0,地震作用標準值按橋梁抗震設計細則規定采用。 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偶然效應組合應包括永久作用(恒載、預應力、土壓力、水壓力)+地震作用效應(包括地震土壓力、地震水壓力),
30、未考慮其他可變作用。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4 結構設計方法2、偶然組合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偶然組合的設計值宜按下列規定確定:偶然荷載的代表值(標準值)不乘分項系數;與偶然荷載同時出現的其他荷載可根據觀測資料和工程經驗采用適當的代表值。各種情況下荷載效應的設計值公式,可由有關規范另行規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與上述規定“偶然荷載的代表值(標準值)不乘分項系數”不一致!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條文說明:在眾值烈度下的地震作用,應視為可變作用而不是偶然作用,故按確定直接作用分項系數的方法確定地震作用分項系數,即只考慮水平地震時取1.3.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5 結構設計方法實用設計表達式安全性 承載力能力
31、極限狀態 不安全適用性 耐久性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不適用性 不耐久性S: 作用效應設計值; 0 :結構重要性系數 (P.89)R: 結構抗力設計值; Rd:結構構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數SSk, RRk ?Rk: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規定的變形、裂縫寬度和應力等的限值。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結構重要性系數對可靠度指標的影響(P.90)3.4 結構設計方法安全等級破壞后果建筑類型 0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可靠指標一 級很嚴重主要1.13.74.2二 級嚴 重一般1.03.23.7三 級不嚴重次要0.92.73.2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5 結構設計方法實用設計表達式安全性 承載力能力極限狀態 不安全S
32、: 作用效應設計值;0 :結構重要性系數 (P.90)R: 結構抗力設計值; Rd:結構構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數,靜力設計取1.0,不確定性較大時取大于1.0,抗震設計時為RE。3.5 結構設計方法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安全等級破壞后果建筑類型 0一 級很嚴重主要1.1二 級嚴 重一般1.0三 級不嚴重次要0.9表 4-4 建筑結構重要性系數 P.90安全等級一級、二級、三級分別取1.1、1.0、0.9。3.5 結構設計方法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5 結構設計方法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fck、fsk分別為混凝土和鋼筋的強度標準值,fck /c 、fsk /s分別為混凝土和鋼筋的強度設計值fc 、f
33、s , b、h0 、As截面尺寸和配筋。對偶然作用下的結構進行承載力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按偶然組合計算,結構重要性系數取不小于1.0,混凝土、鋼筋的強度用標準值。fck、fsk分別為混凝土和鋼筋的強度標準值,fck /c 、fsk /s分別為混凝土和鋼筋的強度設計值fc 、fy , b、h0 、As截面尺寸和配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規范3.5 結構設計方法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與上述規定“混凝土、鋼筋的強度用標準值”不一致!對偶然作用下的結構進行承載力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效應按偶然組合計算,結構重要性系數取不小于1.0,混凝土、鋼筋的強度用標準值。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例 3-
34、1 P.44某辦公樓樓面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板,安全等級二級,計算跨度3.18m,板寬0.9m,板自重2.04kN/m2,后澆混凝土層厚40mm,板底抹灰厚20mm,可變荷載2.0kN/m2,準永久值系數為0.4,試計算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時的截面彎矩值。(使用年限50年)永久荷載標準值計算如下:自重40mm后澆面層20mm板底抹灰3.5 例題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5 例題沿板長每米均布荷載標準值為:沿板長每米可變荷載標準值為:簡支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為:故荷載效應系數為:因只有一個可變荷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進行設計時的組合時,若由可變荷載控制,公式為:第三章 結構設計
35、方法3.5 例題由永久荷載控制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的截面彎矩值應取為7.86kN.m。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進行設計時的組合時,若由可變荷載控制: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5 例題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時的截面彎矩值為:按荷載標準組合時:按準永久組合時:按頻遇組合時: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5 結構設計內容3.5 結構設計內容 一、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對應荷載效應M、N、V、T的承載力設計。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變形驗算裂縫控制驗算自振頻率驗算:新規范增加了樓蓋舒適度要求,規定了樓板豎向自振頻率的限制。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5 結構設計內容3.5 結構設計內容 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對大跨度混凝土樓蓋結構,宜進行豎向自振頻率驗算,其自振頻率不宜低于下列要求:住宅和公寓不宜低于5 Hz 辦公樓和旅館不宜低于4Hz 大跨度公共建筑不宜低于3Hz結構自振頻率與結構自振周期成倒數關系,頻率低則周期長,結構柔。結構自振周期可以通過計算求得。變形驗算裂縫控制驗算自振頻率驗算只要控制板的跨高比,就可滿足舒適度要求!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5 結構設計內容3.5 結構設計內容 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變形驗算裂縫控制驗算自振頻率驗算只要控制板的跨高比,就可滿足舒適度要求!第三章 結構設計方法3.5 結構設計內容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火力發電廠熱經濟性評價考核試卷
- 能源零售商的市場分析能力考核試卷
- 礦山開采對空氣質量影響評估考核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新朝陽實驗校2025屆初三寒假自主學習綜合練習英語試題含答案
-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儀器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工業職業學院《信號與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戲劇學院《大學生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寧師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教學診斷物理試題含解析
-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施工組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外國語大學《藥學細胞生物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月份循證護理查房課件
- JJF(湘) 09-2018 純水-超純水系統監測儀表(電導率)計量校準規范-(高清現行)
- SJG 82-2020 政府投資學校建筑室內裝修材料空氣污染控制標準-高清現行
- 大一下【世界古代史】期末復習資料
- 《脂蛋白(a)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關系及臨床管理的專家科學建議》(2021)要點匯總
- 2004年武漢房地產市場情況分析報告(共23頁)
- 腫瘤化學治療
- 尾礦庫筑壩施工組織方案
- 中藥斗譜排序
- 空調系統維保記錄表格模板
- 工作界面劃分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