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感知覺Company Logo本 章 重 點 研究嬰兒感知覺經驗的方法2 掌握嬰兒感知覺特點和教學應用3 感知覺的概述1LOGO第一節 感知覺概述一、感覺與知覺的概念 二、感知覺的關系和功用LOGO(一)什么是感覺什么顏色?什么味道?輕重如何?一、感覺與知覺的概念LOGO(二)什么是知覺這是什么東西?LOGO感知覺感覺就是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在人腦中引起的反應 。感知覺知覺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時人腦對外界的整體屬性的理解和看法。LOGO(一)感知覺的關系聯系感覺是知覺的基礎,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區別 感覺是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對事物的各種不同屬性、各個不同部分及其相互關系
2、的綜合反映。 感覺只需個別器官的活動,知覺需各種感官共同的活動。 二、感知覺的關系和功用LOGO我們如何認識世界?我們的知識又是怎樣得到的?這一切均始于我們的感覺!感覺和知覺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開端。因此,要了解人的豐富而復雜的心理現象,應該以感覺、知覺開始。(二)感覺與知覺的功用LOGO嬰兒感知覺特點及培養 第二節LOGO(一)感知覺在嬰兒心理發展中的作用 1、感知覺是人生最早出現的認識過程,是其他心理現象產生的基礎 2、感知覺是2歲以前兒童認識世界的基本手段 3、在36歲兒童的心理活動中感知覺仍占優勢。LOGO 人類大量的信息都是借助于感知獲得的.感覺通道出現障礙,人類獲取信息就會受阻。它是人
3、類一切認識活動的開端,是一切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因此,在孩子早期教育中,應該注重“聽看摸聞嘗”的感覺刺激方法。 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應該抱著孩子多去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環境,給他們的容量巨大的感知覺倉庫里,存儲更多的信息資料,這是促進孩子早期智力發展的最好的方法。 (二)嬰兒視覺的發展 在出生后的前幾個月里,嬰兒的視覺系統成熟非常快:剛出生時,視覺是所有感覺中發展水平最低的。6個月嬰兒的視敏度相當于成人的20%,2歲時接近成人水平。應注意: 依據嬰兒期兒童視敏度發展的特點,在制作教具和圖片時文字圖片要大些。LOGO4-8個月的嬰兒最喜歡波長較長的暖色調,紅顏色特別能引起兒童的興奮。LOGO(三
4、)嬰兒聽覺的發展其一,胎兒期的第4個月就有了聽覺能力;6個月時聽覺感受器就已基本發育成熟。 其二,新生兒能夠辨認出媽媽的聲音,喜歡聽媽媽的說話聲和輕松、優美的音樂聲。其三, 嬰兒34個月能對音樂表現出愉快,1歲半時能隨著音樂跳舞。促使兒童聽覺發育的方法1)多聽優美的經典名曲:如莫扎特的音樂(莫扎特效應)所謂“莫扎特效應”是指“莫扎特的音樂可以作為胎教音樂,可以提高孩子智商”,這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論,商家即群起炒作,但其實這樣籠統的論斷是會誤導人的。因為莫扎特的創作主題豐富、風格多樣,他的音樂也有很多表現過于強烈的感情,或憂傷或狂熱或悲壯,這樣風格的音樂就算是天才之作也不適宜
5、選作胎教音樂的。 促使兒童聽覺發育的方法2)動物的聲音引導孩子觀察聆聽不同動物的叫聲;促使兒童聽覺發育的方法3)聽音瓶 準備3個礦泉水瓶(易拉罐),一個是空的,什么也不裝;一個裝約1/3的黃豆(沙子);一個裝約1/3的水。 對于小月齡的嬰兒,可以邊搖邊告訴他這是什么發出的聲音;對于大一點的兒童,可以在其背后搖動,讓他猜搖的是什么?促使兒童聽覺發育的方法4)引導孩子觀察聆聽自然界的聲音小鳥聲、蟋蟀聲、流水聲、風聲、雨聲、打雷聲等等。促使兒童聽覺發育的方法5)什么樂器在唱歌 準備一些奧爾夫樂器,在黑暗處或者給寶寶蒙上眼睛,敲打這些樂器,發出聲音,讓寶寶猜是哪種樂器的聲音。促使兒童聽覺發育的方法6)
6、摸黑游戲 給寶寶蒙上眼睛,然后家長在家中不同的位置呼喚他,或者用搖鈴發出聲音,讓孩子僅憑聽覺去尋找聲音。 注意:游戲的安全性。促使兒童聽覺發育的方法7)猜猜這是誰的聲音。 把寶寶熟悉的親人的聲音錄制下來,放給寶寶聽,然后問他,這是誰的聲音。促使兒童聽覺發育的方法8)聽音尋物 把寶寶的一個玩具藏在房間的某個角落里,讓寶寶尋找。家長用一種樂器(鋼琴、吉他、電子琴等)提醒寶寶玩具的位置。 具體做法是:當寶寶離該玩具藏的位置越來越近時,家長在樂器上彈奏節奏快而音高的聲音,當寶寶離玩具越來越遠時,家長在樂器上彈奏節奏慢而音低的聲音。寶寶根據樂器的提示,找到玩具。促使兒童聽覺發育的方法9)用身體感受聲音的
7、大小、高低和快慢 隨機設計一些動作反映聲音的大小,比如,家長輕輕敲一下木琴,發出小小的聲音,那么孩子就蹲下來,身體變得小小的。家長重重地敲一下木琴,孩子就站起來,把手舉得高高的,身體變得大大的。 隨機設計一些動作反映聲音的高低,比如,家長在樂器上彈奏高音,孩子摸摸頭;家長彈奏中音,孩子摸摸自己的肚子;家長彈奏低音,孩子摸摸腳。或者家長彈奏高音,孩子學開飛機狀;家長彈奏低音,孩子在地上爬,學開火車。 隨機設計一些動作反映聲音的快慢,比如,對于小月齡的孩子,聽到節奏快的音樂,家長抱著他跑得快些;聽到節奏慢的音樂,家長抱著他走得慢慢的。對于走路已經走的非常穩的孩子,讓他自己用身體表現音樂的快慢。促使
8、兒童聽覺發育的方法10)媽媽充滿愛意的語言 非常關鍵。媽媽在撫育孩子的同時,經常說些充滿愛意的、溫柔的語言,不僅促進聽覺的發育,更促進孩子情商的發展。(四)嬰兒嗅覺和味覺的發展嬰兒的味覺系統在胎兒三個月時就開始發育。出生前味覺系統已經發育成熟,新生兒一生下來就有了味覺,并且相當敏銳,遇到與習慣的滋味有區別的食物立即能辨別出來。新生兒偏愛甜的食物,甜的食物能讓嬰兒停止哭泣。當給新生兒甜水喝時,他們喝的時間明顯地比喝白水長,而且很少停頓。 出生一周的嬰兒已能辨別母親的氣味和其他人的氣味。他們喜歡聞正在哺乳的女人的氣味,勝過聞沒有哺乳的女人的氣味。寶寶的飲食特征和注意事項: 1、3歲以前的寶寶飲食較
9、無規律,昨天吃得多些,今天吃得少些,屬正常現象,不必過于擔心;另外,寶寶的口味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今天拒絕的食物,沒準兩天后就會接受。 大約8個月時,寶寶就已經對食物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喜惡,這就是最初的“偏食”現象。然而,寶寶的這種偏食并非永久性的。他在這個月齡不喜歡吃的東西,很有可能到了下個月就又變得很喜歡吃,這個月齡寶寶的偏食同大一點的孩子的偏食并不能相提并論。 如果媽媽不了解這一點,就很容易因為擔心寶寶缺了營養,而對寶寶的這種“偏食”現象非常在意,十分“較真”,以致采取強硬的態度試圖來改變寶寶,那就會在寶寶的腦海中留下十分不良的印象,導致他以后很難再接受這種食物,形成真正的偏食習慣。 2、
10、不管是什么原因,家長、老師切忌在孩子進餐時恐嚇、責罵或以其他方式懲罰孩子,影響其食欲。要善于營造就餐時的快樂氣氛,使孩子心情愉快,樂于進食。 3、如果父母不注意烹調方法,不注意顏色搭配和形狀的多樣化,或飲食比較單調,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習慣。 4、家長以身作則,盡量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偏食,防止對孩子的不當誘導。 5、事前不讓孩子知道,在他最喜歡吃的食物中摻入不吃的食物成分。比如把孩子不吃的羊肉、蝦、芹菜等切成碎末,拌在菜里或拌在餃子餡中,開始少量,以后再逐漸增加,當增加一定程度后,就自然而然地養成習慣了。 6、兒童非常好動,需要消耗大量熱能。因此,每天在正餐之外恰當補充一些零食,能更
11、好地滿足新陳代謝的需求。研究表明,兒童恰當吃一些零食會營養更平衡,是攝取多種營養的一條重要途徑。所以愛吃零食并不是壞習慣,關鍵把握一個科學尺度。 首先,吃零食時間要恰當,最好安排在兩餐之間,不要在餐前半小時至1小時吃。其次,零食量要適度,不能影響正餐。另外,要選擇清淡、易消化、有營養、不損害牙齒的小食品,如新鮮水果和蔬菜、堅果、牛奶、酸奶、純果汁、豆漿等,不要太甜、太油膩。7、媽媽總是按照自己對于營養知識的了解,去給寶寶安排膳食,認為這樣才能保證營養的攝取。然而,兒科醫學專家表明,雖然寶寶的食欲可能會經常變化,但是只要不過分受到人為偏見的影響,從長遠看他們的飲食一般是能夠達到平衡的。媽媽沒必要
12、過分限制寶寶。如果過分限制寶寶的飲食,就會帶給他不良的飲食體驗,反而導致他偏食挑食甚至厭食,最終營養攝取不均衡。8、通常寶寶都是碰到喜歡吃的食物,就沒完沒了地吃個不停。然而,小孩子的消化器官還很嬌嫩,如果一味地嬌縱,就會使寶寶傷了脾胃,結果造成傷食,以后一碰到這種食物,就感到十分厭惡,從此再也不吃了,由此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發生“營養不良”。9、當寶寶不愛吃某種東西時,媽媽一著急,常常采取強迫、威脅等做法,硬要寶寶吃,結果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時間一長,就會使寶寶對這種不愛吃的食物形成條件反射,一見到便感到惡心。長此以往,也會影響營養的均衡攝取。促使兒童味覺發育的方法 嘗味游戲 準備4個相同的杯
13、子,一個杯子里是白糖水,一個是白醋水,一個是鹽水,一個杯子里是白開水。 用棉簽或者小勺蘸取一點,讓孩子品嘗,告訴孩子這是什么味道。然后說出一種味道,讓孩子通過品嘗找出來。 注意:對于較小的孩子,味道不要過于刺激;品嘗兩種味道之間,要用清水漱口。(五)嬰兒觸覺的發展 嬰兒出生時已經具備了超出成人想象的發達的觸覺。由于具備了撫觸條件,良好的觸摸有助于嬰兒身體的發育,對嬰兒的情感發展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新生兒的觸覺有高度的敏感性,是嬰兒獲得外部環境知識的主要方式,對于嬰兒早期的認知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嘴唇和手是觸覺最靈敏的部位。促使兒童觸覺發育的方法1.讓孩子用手觸摸各類玩具感受物體特性。如軟、硬、
14、光滑、粗糙、冷、熱、大、小、粗、細等。以游戲“奇妙的口袋”為例,將各類玩具放入一布袋內,請孩子閉著眼,用手伸進布袋摸一件玩具,憑手的感覺說出玩具名稱、特性。2.充分利用孩子的觸覺感官全身各部分的皮膚,調動一切可能的資源來發展孩子的觸覺。如:赤腳分別走在沙地、水泥地、石子地、泥巴地上,光著身子浸泡在不同水溫的水里;分別睡在席夢思、板床、棕櫚床上;戴各種不同質地的帽子等。這里,每一樣自然物都可成為孩子的玩具,在與孩子的皮膚、身體接觸時,提高孩子的皮膚感受性。3、34個月之后,媽媽把寶寶抱起來指認家中一些物體或各種玩具,然后扶著他的小手去摸一摸,如電視機、電冰箱、錄音機、玩具小熊、玩具小狗等。小石頭
15、是個脾氣暴躁、好動活潑的寶寶,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最喜歡的玩具是金箍棒,最喜歡的卡通人物是孫悟空,總是模仿著孫大圣爬高爬低、躥上跳下,由于動作不協調、不靈活,身上受了不少傷,但很少聽到小石頭喊疼。媽媽常常覺得小石頭是個堅強的寶寶,為此感到非常驕傲。可有一天,小石頭摔倒時劃破了腿,流了很多的血,清洗傷口時看到小石頭不太痛苦的表情,媽媽才覺得小石頭似乎有些問題俏俏是一個俊秀可人、人見人愛的漂亮小姑娘,誰見到都會忍不住想親親、抱抱她。但是,除了自己親近的家人以外,俏俏對別人的親近行為一概排斥,誰也別想碰她一下。最讓媽媽苦惱的是,每次給俏俏洗澡、洗頭發的時候,俏俏都哭聲震天,經常把媽媽的臉和頭發亂
16、抓一氣。唉,俏俏就像一個誰也碰不得的瓷娃娃,愁得媽媽都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小石頭和俏俏的表現顯然是感覺系統中觸覺功能失調造成的,小石頭表現為觸覺遲鈍,而俏俏的情況屬于觸覺敏感,這類寶寶面對來自外界的觸覺刺激猶如驚弓之鳥,反應強烈。觸覺遲鈍或敏感的寶寶在今后的成長中都會表現出注意力難以集中,情緒不夠穩定,容易與人發生沖突,以致人際關系很緊張的種種情況。(六)兒童知覺能力的發展形狀知覺深度知覺方位知覺兒童掌握幾何圖形由易到難: 1、形狀知覺:四歲是形狀知覺最敏感時期規律2、空間知覺 幼兒辨別方位空間大致是從以自身為中心,向以客體為中心過渡。教師在舞蹈、體育等活動中要做鏡面示范。 上下(3歲)前后(
17、4歲)左右(5歲)都能辨別,但辨別左右相對困難(6歲)以他人為中心的左右辨別(7歲)LOGO3、嬰兒的深度知覺 “視崖實驗說明嬰兒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覺”。 LOGO4、時間知覺: 幼兒對時間的知覺和理解有一個“由中間向兩端”、“由近及遠”的發展趨勢。 在“天”中,最先理解的是“今天”,然后是“昨天”、“明天”;再后才是“前天”、“后天”,“上周”、“下周”。對于“正在”、“已經”、“就要”三個與時間有關的常用副詞的理解,同樣也是以現在為起點,逐步向過去和未來延伸。LOGO 生活制度和作息制度在兒童的時間知覺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幼兒常以作息制度作為時間定向的依據(如“早上就是上幼兒園的時候”,
18、“下午就是午睡起來以后”,“晚上就是爸爸媽媽來接我們回家的時候”等)。嚴格執行作息制度,有規律的進行生活將有助于發展孩子的時間知覺,培養時間觀念。LOGO 小孩子常常不能理解計時工具的意義。媽媽告訴孩子時鐘走到6點半就可以打開電視看“貓和老鼠”,孩子等得不耐煩了,就要求媽媽把鐘撥到6點半。有個孩子聽見媽媽說:“日歷都快撕完了,還有幾天就要過新年了。”他跑去把日歷統統撕掉,回來告訴媽媽:“快過新年吧,日歷已經撕完了!”三、嬰兒動作的發展嬰兒動作發展的基本規律:頭尾規律:動作的發育自上而下的規律。就是說,孩子的動作是先會抬頭,然后會用手取物,再會坐、站、走,是遵循著從頭到腳的先后次序逐步形成和完善
19、的。近遠規律:就是靠近軀干的肌肉動作先發育,然后才是肢體遠端的肌肉發育和動作形成。比如孩子先會抬肩,后會用手取物,從肩、腰部的動作向手、腕、足、踝的過渡都是這一規律的體現。大小原則:從大肌肉到小肌肉,從粗大動作到精細動作。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對外界刺激的應答是手舞足蹈,全身活動。比如眼前有一個鮮艷的玩具,小嬰兒會興奮地全身亂動,但他很難抓到玩具。發展到后來能夠有意識地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品,能夠有意識地把物品放進盒子里等等。所有的嬰兒的動作發展都具有相似的模式 在獨立行走之前都經歷了抬頭、翻身、坐、爬等階段,嬰兒的動作發育是有系統、有秩序地進行的。可用鈴鐺在頭部的前后左右各方向輕輕搖動,使孩子追
20、隨鈴聲活動頭部。四、爬行對兒童的重要意義爬行對嬰兒身體發育的作用 觀察嬰兒爬行的姿勢,就會發現爬行是一種極不簡單的動作。爬行時嬰兒必須頭頸抬起,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就使四肢及胸腹背的肌肉得到鍛煉,逐漸發達起來。 爬行對嬰兒心理發展的作用 爬行還會使嬰兒的心理產生巨大的變化。在爬行的過程中,由于空間位置發生了變化,嬰兒能主動接觸周圍較多的事物,從而促進了他們感知覺的發展。 日本神戶大學教授丸正太郎認為:嬰兒2個月前的大部分時間是躺臥在睡眠的世界里,可叫做“平面世界”;3個月時,嬰兒能伸著脖子抬起頭向四周張望,這時才進入“立體世界”;當嬰兒7個月以后爬行時,才能隨心所欲地探索外界、與
21、人交往、認識更多的事物。可見,爬行對身心發育極為有利。五、精細動作對兒童的重要意義手是我們感知外界物體一個非常重要的感覺器官。“孩子的心智發展與生活能力,也來源于手的探索與實踐,因此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非常重要。” “心靈手巧”如何幫助兒童發展手部精細動作撕紙:拿五顏六色的紙,讓孩子自由地撕成條、塊,并可以根據撕出的形狀,想象它們是面條、包子、小汽車、鐘表等等。 串珠子鈕扣:讓孩子用線、塑料繩把各種色彩、形狀的大珠子、大鈕扣串起來,隨著孩子動作的熟練和精細化,珠子和鈕扣的洞眼可以逐漸變小,繩子逐漸變細、變軟。夾玻璃珠:讓孩子用筷子把碗里的玻璃珠、乒乓球一個個夾到另一個容器里,鍛煉一段時間后,可以
22、換成顆粒更小的糖果或黃豆、花生米等。摁電話鍵:準備一個玩具電話,讓寶寶隨意地去摁電話鍵。有些玩具電話還可以發出聲響,以增加孩子玩的興趣。模仿: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坐好,然后一起做各種動作。可以先由媽媽做,然后讓寶寶模仿。比如,做洗臉的動作、模仿小魚游、小鳥飛的動作等等。六、感覺統合失調在獲取的感覺信息的基礎上,經大腦比較、聯系、組合,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覺信息的過程,就是感覺統合。 一旦進入大腦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形成有效的組合而產生的缺陷,就是感覺統合失調,多發生在四五歲至十一二歲的兒童身上。感統失調危害: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統合能力不足導致其智力水平沒有得到充
23、分發展,尤其是到了學齡期,在學習能力和性格上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障礙。(1)經常出現類似的異常行為,或有自傷行為,或頻發的自我刺激行為。(2)完成動作有困難。(3)喜歡獨處,與同伴一起游戲或溝通存在困難;(4)害怕別人觸摸或者喜歡別人觸摸。(5)喜歡爬高,旋轉不覺得眩暈;害怕爬高或者害怕眩暈;(6)語言發育遲緩、姿勢別扭、動作不協調;(7)注意力存在缺陷,多動或沖動,并因此呈現出學業不良問題。1、 懷孕期間妊娠反應嚴重,造成孕婦營養吸收能力差,進而造成胎兒營養不良。2、 物質上過于寬松精神上有些苛刻,對孩子的情感愛撫不夠;3、 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4、缺少同伴群體;5、缺少運動和游戲;6、過早的進行認知教育,對孩子要求過高、限制過多。 1、母親在孕期工作緊張忙碌、壓力過大、焦慮,運動不夠、家務勞動過多;2、母親在孕期被動吸煙或者飲酒、喝濃茶、咖啡等;3、早產、剖腹產的嬰兒受產道擠壓;4 、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度、嬌寵溺愛,造成孩子操作能力欠缺;5、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南寧學院《俄語精讀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157中學2025年初三月考卷(六)英語試題含答案
- 淺談腦梗患者護理小常識
- 湛江十中高三月周測考試文綜地理試題
- 2025煤炭運輸、安全合同
- 2025校園照明系統維修承包合同
- 2025廣告設計制作合同2
- 《2025租賃合同提前終止協議》
- 2025年居間合同示范文本
- 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 4-01-06-01 電子商務師S 人社廳發202233號
-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申報書-面上項目
- 鞣制化學題庫
- 基于“三新”背景下的2025屆新高考物理復習備考策略-課件
- 2024人防工程設計指南醫療救護工程分冊
- 2024年海洋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70題)
- 應急管理數據標準化與共享
- 風險控制崗位招聘筆試題與參考答案(某大型國企)2024年
- 藥劑科考勤管理制度
- 學徒簽約合同協議書
- 山東省濟南市等2地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期中物理試題(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